1、 ICS 65.020.20 CCS B 31 3501 福建省福州市地方标准 DB3501/T 0082022 早春西瓜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Code of practice for green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watermelon in early spring 2022-08-04 发布 2022-11-04 实施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501/T 008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
2、件由连江县立山农业试验场提出。本文件由福州市农业农村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连江县立山农业试验场、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福州市蔬菜科学研究所、连江县农业科学研究所、连江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福建省标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罗晓华、王艳娜、滕美妹、戴峥峰、陈立武、陈思恋。DB3501/T 0082022 1 早春西瓜绿色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西瓜栽培的产地环境、品种选择、嫁接苗培育、定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运输、废弃物处理和生产记录。本文件适用于福州地区西瓜早春双膜半覆盖栽培。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
3、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3416.3 蔬菜病虫害安全防治技术规范 第3部分:瓜类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根坨 root ball 穴盘苗成苗时与基质缠绕在一起,呈上大底小塞子形的发达根系。3.2 双膜半覆盖栽培 double-film semi covering 定植前畦面盖地膜,定植后畦上搭小拱棚,西瓜生育前期
4、双膜覆盖,后期当外界气候条件适合西瓜生长时拆除小拱棚的栽培技术。3.3 三蔓整枝 three-vine cultivation 主蔓89叶时,选留主蔓和两个健壮侧蔓,其余子蔓和孙蔓全部除去的栽培技术。4 产地环境 4.1 生产基地应距离公路、铁路、生活区 50 m 以上,距离工矿企业 1 km 以上。应避开工业和城市污染源。4.2 宜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通透性良好的沙质壤土,不宜选连作地。前作以水稻为宜,不宜选择前作为瓜类蔬菜的地块。4.3 空气、灌溉水、土壤的质量应符合 NY/T 391 的规定。DB3501/T 0082022 2 5 品种选择 5.1 参考 GB 167
5、15.12010 的规定,选择优质、高产、商品性好以及抗病抗裂等抗逆性强的品种,如天王、甜王等。5.2 嫁接栽培宜选用亲和力好、抗逆性强、前期耐低温、后期耐高温的葫芦、南瓜品种或野生西瓜作为砧木。6 嫁接苗培育 6.1 砧木培育 6.1.1 砧木种子用 60 孔育苗穴盘播种,每孔播 1 粒,播种深度 1 cm,种子平放,芽尖朝向一致。播种后覆盖消毒基质,盖塑料膜保湿保温。6.1.2 砧木种子出苗前,膜内白天温度宜控制在 28 30,夜间温度宜控制在 22 25。6.1.3 出苗后应加强通风透光,膜内白天温度宜控制在 25 28,夜间温度宜控制在 18 20。6.2 嫁接苗培育 6.2.1 嫁接
6、苗种子应提前浸种催芽,在砧木种子破土时开始播种。用 60 孔育苗穴盘播种,每孔播 1粒,播种深度 1 cm,种子平放。播种后覆盖消毒基质,盖塑料膜保湿保温。6.2.2 嫁接苗种子出苗前,膜内白天温度宜控制在 28 30,夜间温度宜控制在 25 28。6.2.3 出苗后,膜内白天温度宜控制在 25 28,夜间温度宜控制在 18 20。6.3 嫁接方法 采用顶插接法,具体做法如下:a)嫁接前,先将接穗从苗床拔出,冲洗干净,整齐放入容器中,用湿布保湿备用;b)嫁接时去掉砧木苗的生长点,用竹签紧贴子叶的叶柄中脉基部向另一子叶的叶柄基部成3045斜插入 0.6 cm0.8 cm,竹签稍穿透砧木苗表皮,以
7、手指有触感为宜,竹签暂不拔出。在西瓜接穗的子叶基部 0.5 cm1.0 cm 处平行于子叶先斜削一刀,再垂直于子叶将胚轴切成楔形,切面长 0.5 cm0.8 cm。拔出竹签,将切好的接穗迅速准确地斜插入砧木切口内,使接穗与砧木密切吻合,用嫁接夹固定紧;c)嫁接后迅速将嫁接苗穴盘运回苗床,并在苗床上覆盖棚膜保湿。6.4 嫁接后管理 6.4.1 温度管理 嫁接后1 d2 d苗棚内白天温度宜控制在25 30,夜间温度宜控制在23 25。嫁接后3 d4 d苗棚内白天温度宜控制在26 28,夜间温度宜控制在23 25。嫁接后遇寒潮或低温、阴雨天气,可依据降温情况进行人工加温。育苗棚内温度超过32 时,应
8、遮荫降温,遮荫后温度仍超过35,可增加覆盖,加强通风,及时降温,苗床温度宜控制在30 32。6.4.2 光照管理 嫁接后棚内不宜阳光直射,但棚内温度低于或等于35 且接穗不萎蔫时,可增加光照。DB3501/T 0082022 3 嫁接后第1 d嫁接苗可适当见光,2 d后可逐渐延长光照时间,1周后不宜再遮荫。但发现接穗萎蔫时,应及时遮荫。6.4.3 湿度管理 苗床湿度晴天以保湿为主,阴天以干燥为主。嫁接后1 d3 d,棚内湿度保持95%以上,接穗生长点不宜积水。嫁接后4 d6 d,应通风透光,通风时间以接穗不萎蔫为宜。接穗开始萎蔫时,应保湿遮荫,待其恢复后再通风见光,进行练苗。6.4.4 砧木不
9、定芽摘除 嫁接苗生长过程中,应及时摘除砧木发生的不定芽。6.4.5 嫁接苗质量 6.4.5.1 苗龄宜选 35 d45 d。6.4.5.2 幼苗具有 2片真叶以上,叶色鲜绿、叶片肥厚、下胚短而粗,株高 6 cm7.5 cm。6.4.5.3 根系发达,形成完整根坨,无有害生物。7 定植 7.1 定植前准备 7.1.1 整地作畦 冬季深翻土地25 cm30 cm。3月上中旬施肥、旋耕、作畦。畦宽含沟1.8 m2 m,畦高25 cm30 cm。畦面在定植前2 d3 d覆盖白色透明地膜,膜宽1.8 cm,盖膜应达到畦面成“弓背形”,膜与畦面贴紧,四周封实,破膜处用细土封严。7.1.2 施用基肥 7.1
10、.2.1 肥料的选择和使用应符合 NY/T 394的规定。7.1.2.2 结合整地,每亩施商品有机肥 300 kg500 kg,或腐熟农家肥 1 000 kg,N:P:K=15:15:15的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 50 kg。7.2 定植时间 宜在3月中下旬,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5 以上时种植。7.3 定植密度 1畦1行,中间种植,株距60 cm80 cm。爬地式三蔓整枝法栽培,每亩定植350400株。7.4 定植方法 将营养钵按子叶与畦向一致的方向放入定植穴内,覆盖根坨,深度与畦面持平,嫁接口高出畦面2 cm,用细土填满苗穴,带药剂浇定根水。7.5 小拱棚搭建 定植后搭建小拱棚,采用双膜半覆盖栽培
11、。小拱棚用长2 m的竹条插成拱形,拱棚高60 cm,每隔80 cm插1根竹条,插好后覆膜,再用沟土埋好。DB3501/T 0082022 4 8 田间管理 8.1 温湿度 8.1.1 定植后拱棚内白天温度宜控制在 25 30,夜间温度宜控制在 18 20,拱棚内温度高于或等于 30 时应及时通风降温。8.1.2 应适时观察棚内空气湿度,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 60%70%。注:相对湿度超过80%容易引起病害的发生和蔓延。8.1.3 拱棚外日平均气温稳定在 25 以上可揭膜。8.2 水分 8.2.1 根据土壤湿度及西瓜长势控制水分,开花坐果前不浇水,土壤干旱可浇水 12 次。8.2.2 结果期视土壤
12、墒情及时浇水,供应充足水分。8.2.3 遇连续雨天,应注意清沟排水,防止田间积水。8.3 追肥 基肥下足的坐果期可不再追肥,基肥不足的坐果期可重施膨果肥,每亩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15 kg20 kg。花期、幼果期和果实膨大期可结合病虫害防治根外追肥,采用氨基酸类和中微量元素叶面肥。8.4 整枝 采用三蔓整枝法。整枝不宜在阴雨天进行。蔓长到50 cm时,结合整枝用竹条压蔓,间隔34节再压1次,每蔓压23次,将瓜蔓均匀摆布好。8.5 授粉留瓜 西瓜进入盛花期,应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每天上午9:00之前用雄花的花粉涂抹在雌花的的柱头上进行人工辅助授粉。采用一株二果,主蔓第二、三雌花留果,侧蔓第一、二雌
13、花留果。幼果达到拳头大小时,进行疏果留瓜,选择果型端正、果色好的幼果留下,其余果实全部摘除。西瓜膨大期每隔3 d5 d翻瓜1次,有利着色、甜度均衡,瓜形均匀。9 病虫害防治 9.1 防治原则 培育健壮无病苗,营造健康生态系统。实施农业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与化学农药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9.2 常见病虫害 9.2.1 主要病害:立枯病、蔓枯病、枯萎病、炭疽病、白粉病、细菌性果斑病等。9.2.2 主要虫害:蚜虫、蓟马、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烟粉虱、白粉虱等。DB3501/T 0082022 5 9.3 防治措施 9.3.1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虫品种、培育壮苗、加强田间管理、中耕除草、深翻晒土
14、、清洁田园、轮作倒茬、增施有机肥等一系列防治方法。9.3.2 生物防治 可使用生物农药,如枯草芽孢杆菌制剂、短稳杆菌悬浮剂、BT乳剂等。9.3.3 物理防治 悬挂黄板诱杀害虫,黄板规格25 cm40 cm,每667 悬挂2025块;安装害虫诱捕器,每间隔20 m安装1个。9.3.4 化学防治 按照GB/T 23416.3、NY/T 393的规定执行,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10 采收 10.1 采收成熟度 自雌花开放到果实成熟28 d32 d。果皮光亮,花纹清晰,果脐向内凹陷,果柄绒毛脱落。长途运输的,宜在八成熟时采收;近郊当天销售的,宜在九成熟时采收。10.2 采收时间 采收宜选择
15、晴天早晨露水干后或傍晚进行,不宜雨后、中午烈日采收。10.3 采收方法 用剪刀将果柄从基部剪断,每个果宜保留2 cm3 cm绿色的果柄。10.4 收后处理 采收后按照大小、皮色、成熟度进行分类分级。11 运输 11.1 运输用的车辆、工具、铺垫物应清洁、干燥、无污染。11.2 运输散装瓜时,运输工具的底部及四周与果实接触的地方应加铺垫物。11.3 运输过程中应注意防雨、防晒、通风散热。12 废弃物处理 应及时清理农业投入品包装废弃物和农用薄膜废弃物,回收统一处理。DB3501/T 0082022 6 13 生产记录 应健全生产管理制度,建立投入品使用台账,做好西瓜生产记录并保存三年以上。生产记
16、录表参见附录B。DB3501/T 0082022 7 附录A(资料性)主要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表 主要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表见表A.1。表A.1 主要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表 防治对象 防治时期 农药名称 使用量 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天)立枯病 苗期 30%精甲噁霉灵水剂 2 0003 000倍液 灌根 10 细菌性果斑病 苗期 47%春.王铜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 喷雾 7 根腐病 苗期 30%精甲噁霉灵水剂 2 0003 000倍液 灌根 10 蔓枯病 发病初期 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60 g/亩100 g/亩 喷雾 7 发病初期 22.5%啶氧菌酯悬浮剂 35 ml/亩45 ml/亩
17、喷雾 7 枯萎病 发病初期 0.3%多抗霉素水剂 80100倍液 灌根 发病初期 30%噁霉灵水剂 150 ml/亩250 ml/亩 喷雾 3 炭疽病 发病初期 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166 g/亩250 g/亩 喷雾 21 发病初期 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 1 500倍液 喷雾 7 发病初期 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80 g/亩120 g/亩 喷雾 7 发病初期 22.5%啶氧菌酯悬浮剂 35 ml/亩45 ml/亩 喷雾 7 发病初期 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 50 g/亩80 g/亩 喷雾 14 发病初期 50%吡唑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10 g/亩15 g/亩 喷雾 7 病毒
18、病 发病初期 1%香菇多糖水剂 200400倍液 喷雾 发病初期 5%氨基寡糖素水剂 40 ml/亩50 ml/亩 喷雾 白粉病 发病初期 50%醚菌酯水分散粒剂 15 g/亩20 g/亩 喷雾 5 发病初期 40%氟硅唑乳油 6 0008 000倍液 喷雾 21 细菌性角斑病 发病初期 6%春雷霉素可湿性粉剂 32 g/亩40 g/亩 喷雾 14 疫病 发病初期 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 100 g/亩120 g/亩 喷雾 7 发病初期 60%唑醚代森联水分散粒剂 60 g/亩100 g/亩 喷雾 7 DB3501/T 0082022 8 表 A.1 主要病虫害防治农药使用表(续)防治对
19、象 防治时期 农药名称 使用量 使用方法 安全间隔期(天)蚜虫 发生期 70%吡虫啉水分散粒剂 2 g/亩4 g/亩 喷雾 10 46%氟啶啶虫脒水分散粒剂 33.3 ml/亩40 ml/亩 喷雾 5 50%氟啶虫胺腈水分散粒剂 3 g/亩5 g/亩 喷雾 7 甜菜夜蛾、斜纹夜蛾 发生期 5%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45 ml/亩60 ml/亩 喷雾 10 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 20 ml/亩30 ml/亩 喷雾 5 蓟马 发生期 60 g/L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 40 ml/亩50 ml/亩 喷雾 5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33.3 ml/亩40 ml/亩 喷雾 5 烟粉虱、
20、白粉虱 发生期 22%呋虫胺可溶粒剂 30 ml/亩40 ml/亩 喷雾 14 10%溴氰虫酰胺可分散油悬浮剂 33.3 ml/亩40 ml/亩 喷雾 5 DB3501/T 0082022 9 附录B(资料性)生产记录 B.1 投入品购买记录 投入品购买记录见表B.1。表B.1 投入品购买记录 生产单位:作物名称:记录人:B.2 田间作业管理记录 田间作业管理记录见表B.2。表B.2 田间作业管理记录 生产单位:作物名称:记录人:作业日期 作业内容 作业地点 作业面积 带班人 技术员 参加人数 备注 注:作业内容包括从种植到采收各个主要环节。购买日期 品名 供货单位 生产厂家 数量 单价 包装
21、规则 购买人 仓管员 签字 批准文号/登记证号 注:投入品包括种苗、农药、化肥及除草剂等。DB3501/T 0082022 10 B.3 肥料使用记录 肥料使用记录见表B.3。表B.3 肥料使用记录 生产单位:作物名称:记录人:使用日期 肥料名称 使用地点 及面积(亩)肥料 类型 规格 使用 范围 使用 方法 使用量(kg/亩)领用人 技术员(签字)B.4 农药使用记录 农药使用记录见表B.4。表B.4 农药使用记录 生产单位:作物名称:记录人:使用日期 农药名称 使用地点 及面积(亩)农药 类型 剂型 规格 防治对象 使用 方法 使用量(g/亩或mL/亩)领用人 技术员(签字)DB3501/T 0082022 11 B.5 产品销售记录 产品销售记录见表B.5。表B.5 产品销售记录 生产单位:记录人:销售日期 产品 销售单价(元/kg)销售数量(kg)销售总额(元)销售地区 销售者 备注 DB3501/T 0082022 12 参考文献 1 GB 16715.12010 瓜菜作物种子 第1部分:瓜类 2 NY/T 4272016 绿色食品 西甜瓜 3 NY/T 6582015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4 NY/T 10562021 绿色食品 贮藏运输准则 5 NY/T 51112002 无公害食品西瓜生产技术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