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01 B05 DB2302 齐 齐 哈 尔 市 地 方 标 准 DB 2302/T0212022 抗线大豆品种齐农 12 号生产技术规程 2022-07-17 发布 2022-07-30 实施齐齐哈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2302/T021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提出。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齐齐哈尔分院。本文件起草人:袁明、韩冬伟、王振、
2、张笛、王连霞、朱治佳、孙浩月、王淑荣、王俊强、马波、韩业辉、于运凯、周超、季生栋。DB2302/T0212022 1 抗线大豆品种齐农 12号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大豆品种齐农12号的品种特性,规定了其生产过程中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地块选择与整地、种子处理、施肥、播种、田间管理、收获及生产档案等技术要求。本文件适用于齐齐哈尔地域第一积温带、第二积温带胞囊线虫病高发地块种植。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95 环境空气
3、质量标准 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部分:豆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量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8321.4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T 8321.6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大豆胞囊线虫 大豆胞囊线虫是大豆的主要有害生物,是一种根系寄生线虫,以2龄幼虫的形式在土壤中移动,侵入根尖,为害根部。3.2 大豆胞囊线虫病 大豆胞囊线虫病又称为大豆根线虫病、大豆萎黄线虫病。该病害是由大豆胞囊线虫侵入根系,为害根部生长发育,被害植株表现为矮小,叶片发黄早落,不能结荚或很少结荚
4、。在我国该病害主要分布于东北和黄淮海大豆主产区,尤以东北三省发生普遍而严重,轻病田一般减产10%,重病田可减产30%50%,甚至绝收。3.3 齐农 12 号 该品种为抗大豆胞囊线虫病品种,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20 d左右,需10 活动积温2400。该品种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93 cm左右,紫花,圆叶,棕色茸毛,荚弯镰形,成熟时呈黄褐色。种子圆形,种皮黄色有光泽,种脐黄色,百粒重20 g22 g。平均蛋白质含量39.71%,平均脂肪含量20.76%。抗病接种鉴定结果为抗大豆胞囊线虫病。DB2302/T0212022 2 4 产地环境条件 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土壤环境质量应符
5、合GB 15618,农田灌溉水质量应符合 GB 5084的规定。5 地块选择与整地 5.1 地块选择 选择中等肥力以上地块种植。前茬既可选择玉米、马铃薯、谷子、小麦的正茬地块,也可选择没有条件轮作倒茬的重迎茬地块。5.2 整地 5.2.1 整地方式 实行以深松为主体的松、耕、耙、旋交替进行的整地方式。无深翻、深松整地基础的地块,秋季深翻、深松起垄或耙茬深松起垄,打破犁底层;有深翻深松基础的地块,可进行秋耙茬后旋耕起垄镇压。5.2.2 整地标准 翻地深度为20 cm25 cm,深松深度25 cm30 cm,旋耕深度16 cm18 cm,耙茬深度12 cm15 cm。5.2.3 起垄规格 垄距65
6、 cm,垄高16 cm18 cm,垄要直且垄高、垄宽、深浅达到一致,达到待播状态。6 种子处理 6.1 种子精选 播前种子要采用人工或机械精选,剔除虫食粒、病粒、不完整粒和杂质,种子质量符合GB 4404.2的规定,要求种子纯度98%、净度98%、发芽率85%、水分13%。6.2 药剂拌种 播种前用药剂进行种子处理,大豆种子可采用多福克种衣剂包衣或咯菌腈+精甲霜灵+噻虫嗪包衣,防治苗期地下害虫及根部病害(农药根据产品说明书用量推荐使用)。种衣剂符合GB/T 8321.4、GB/T 8321.6的规定。7 施肥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依据检测分析结果进行配方施肥。7.1 底肥 每公顷施腐熟的有机肥3
7、0 m3 以上,整地前做底肥一次性施入。7.2 种肥 DB2302/T0212022 3 每公顷施纯氮30.0 kg35 kg、纯磷69 kg92 kg、纯钾35.0 kg40 kg做种肥,分层施于种下5 cm7 cm和14 cm16 cm处,侧深施肥切忌种肥同位。肥水充足地块宜少施肥,瘠薄地块适量多施肥。7.3 追肥 大豆开花初期进行追施氮肥,根据土壤肥力及植株长势情况,结合第三次中耕培土,每公顷施用纯氮23 kg34.5 kg;也可在大豆开花初期、结荚鼓粒期喷施磷酸二氢钾(含量99%)12次,进行叶面喷施(叶面肥根据产品说明书用量推荐使用)。8 播种 8.1 播种时期 当5 cm耕层温度稳
8、定通过7 8 即可播种,第一积温带、第二积温带5月1日5月15日。8.2 播种方法 采用机械垄上精量双条点播,每公顷播种量55 kg60 kg,播种后镇压,垄上种子双行间距10 cm12 cm,每公顷保苗株数23 万株25 万株。9 田间管理 9.1 中耕管理 进行三次中耕。第一次中耕于大豆幼苗拱土初期进行垄沟深松,耕深15 cm18 cm;第二次中耕于出苗后7 d10 d,耕深10 cm12 cm;第三次中耕于封垄前进行,培土高度达到第一复叶节,耕深8 cm10 cm。9.2 化学除草 9.2.1 苗前封闭除草 播后苗前3 d5 d内进行,可用乙草胺或异丙甲草胺+噻吩磺隆或嗪草酮对水进行土壤
9、喷雾(农药根据产品说明书用量推荐使用)。9.2.2 苗后茎叶除草 在大豆1片2片复叶,禾本科杂草2片4片叶时,可用烯禾啶或烯草酮或精喹禾灵+灭草松或氟磺胺草醚对水进行茎叶喷雾(农药根据产品说明书用量推荐使用)。9.3 病虫害防治 9.3.1 苗期根腐病及地下害虫 按本文件6.2要求药剂拌种防治。发病时喷洒或浇灌甲霜灵、甲霜灵锰锌(农药根据产品说明书用量推荐使用)。9.3.2 菌核病 发病初期可喷施腐霉利,也可用异菌脲进行喷雾防治(农药根据产品说明书用量推荐使用)。DB2302/T0212022 4 9.3.3 蚜虫 当田间有5%植株卷叶时,可用啶虫脒或噻虫嗪或吡虫啉等药剂对水进行喷雾防治(农药
10、根据产品说明书用量推荐使用)。9.3.4 红蜘蛛 当田间点片发生时,可用阿维菌素或哒螨灵或螺螨酯对水喷雾防治(农药根据产品说明书用量推荐使用)。9.3.5 食心虫 根据预测预报成虫发生盛期进行防治。如大豆封垄好,面积小地块可用敌敌畏乳油制成的毒棒熏蒸;如封垄差或面积较大的地块,可用溴氰菊酯等菊酯类农药对水进行叶面喷施防治(农药根据产品说明书用量推荐使用)。9.4 灌溉 遇干旱年份及时灌溉,于开花期、结荚鼓粒期各灌溉1次,补充田间持水量,可采用滴灌和喷灌两种方式,根据旱情适量进行灌溉。农业灌溉水质应符合GB 5084的规定。10 收获 10.1 收获方式及时期 叶片、叶柄全部落净,豆粒归圆时,进行机械收获。10.2 收获质量 要求割茬高度以不留底荚为准,同时注意田间损失率5%和清洁率95%。11 生产档案 建立大豆抗胞囊线虫病品种齐农12号生产档案,包括:产地环境条件、地块选择与整地、播种、施肥、用药、田间管理及收获情况等。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