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DB1304 邯 郸 市 地 方 标 准 DB 1304/T3932022 邯棉656 高产技术操作规程 2022-06-10发布 2022-07-01实施 邯郸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1304/T393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一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制定。本文件由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邯郸市馆陶县农业农村局、邯郸市农业农村局和馆陶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共同起草。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马建英、丁海波、王玲玲、殷庆欢、潘玉雷、毕章宝、罗文梅、史艳芬、徐振彬。DB1304/T3932022 1 邯棉656 高产
2、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邯棉 656 的术语和定义、栽培技术、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及时采收等。本文件适用于邯郸市水肥条件较好、栽培技术水平较高的黄萎病轻病地地膜覆盖春播棉花种植区。按本规程实施公顷籽棉产量可达37505250kg。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407.1-2008 经济作物种子第1 部分:纤维类 GB13735-2017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 3095-201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4285 农药
3、安全使用标准 GB 5084-2021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3838-2002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T 17420-1998 微量元素叶面肥料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T 15671-2009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GB/T 3543.3-1995 农作物种子检验规程 净度分析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邯棉 656 河北银田种业有限公司选育的棉花品种之
4、一。4 栽培技术 4.1 播前准备 4.1.1底肥 在棉花播种前,有水浇条件的地方提前造墒;无水浇条件的地方,雨后抢播,并施有机肥 4560m3/hm2,或施用棉花专用肥50kg,或优质土杂肥 2000kg+磷酸二铵30kg。4.1.2整地 早春解冻后拾净秸秆、杂草、残膜等,播种作业前整地,达到“齐、平、松、碎、墒、净、直”七字标准的待播状态。涝洼地块,注意提前留好排水沟。DB1304/T3932022 2 4.1.3种子选择 棉花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7.1-2008经济作物种子第1部分:纤维类的规定。纯度 97%以上,净度 95%以上,健子率95%以上,含水率低于 12%,毛头率低于5%
5、,破碎率低于 1%。4.1.4化学除草 耙地前表土喷雾33%二甲戊灵乳油150200mL/亩或 48%氟乐灵乳油 125150mL/亩进行化学除草。4.1.5地膜准备 选用符合GB13735-2017要求的地膜,厚度要求大于0.01mm,便于回收。4.2 播种 4.2.1播种期和密度 当 5cm地温稳定通过16 的日期为适宜播期。一般为 4月 2025日(谷雨前后)。高水肥棉田密度 28003000 株/亩左右,旱薄地密度32003500株/亩左右。4.2.2播种方式及播种量 机械式精量播种,边播种边覆地膜。播深24cm,播种量为 1522.5kg/hm2左右。播后每隔 510m用土压 1条护
6、膜带,防止大风将地膜掀起。4.3 本条款没有说明的栽培技术,仍采用常规农耕农艺技术。5 田间管理 5.1 苗期管理 从棉花出苗到现蕾为棉花苗期,此期以长根、茎、叶为主,子叶面积小,光合能力弱,抗逆性弱,易感染病害。对养分和水分需要量少,但反应却十分敏感。5.1.1及时放苗 要在子叶展开变绿后及时放苗。放苗过早,苗易死亡;放苗过晚,地膜易压弯棉苗,高温时还会烧苗。5.1.2间苗和定苗 根病少或病轻时,间苗、定苗一次完成,反之,应分次完成。棉苗34片真叶时进行间苗,56片真叶时进行定苗,早定苗,地温高,墒情好,生长快,有利于壮苗早发。5.1.3防治病虫害 此期主要防治立枯病、炭疽病、棉蚜、棉叶螨等
7、。5.2 蕾期管理 从现蕾到开花为蕾期,此期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主根和侧根生长速度达到高峰。此期既要搭好地上部丰产的架子,又需促进根系快速扩展,为高产打下坚实基础。5.2.1追肥 追肥以饼肥、优质粪肥等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如追施复合肥,氮素化肥不宜超过 10kg/亩。5.2.2浇水 当棉田 1030cm 土壤含水量小于55%时,要及时浇水,每亩控制在 1015m3。5.2.3整枝 所有主茎叶要保留,下部果枝一般留 1节,节够就打边心,要打早、打小。5.2.4防治病虫害 此期主要病害为枯萎病、黄萎病,主要虫害为棉蚜、绿盲蝽、烟粉虱、棉铃虫。5.2.5化学控旺 在盛蕾期,一般在6 月中
8、、下旬,喷施缩节胺12g/亩,或250g/L 助壮素水剂 10mL,均兑水 30kg均匀喷雾,切忌一次喷量多大。5.3 花铃期管理 DB1304/T3932022 3 从开花到吐絮为花铃期,此期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均较旺盛,对肥水的要求达到了高峰,是养分和水分的需求临界期。5.3.1追施花铃肥 早施重施花铃肥,追施棉花专用肥25kg/亩。5.3.2浇水和排水 当 2040cm 土壤含水量低于田间持水量的 60%时要浇水,如遇雨季,降雨偏多,地块出现积水,及时排水。5.3.3整枝 打顶要遵循“枝到不等时、时到不等枝”的原则。棉花株高 6575cm、单株果枝达到 810个应立即打顶,且打顶要彻底
9、,1周后进行复打顶,要求漏打率小于 2%。人工打顶做到“一叶一心”,7月1520日完成打顶。打顶偏晚,棉花会出现空枝或秃枝,打顶过早,棉花上部会窜出很多赘芽。5.3.4病虫害防治 此期的主要的虫害有绿盲蝽、烟粉虱、棉叶螨、棉铃虫和棉蚜。5.4 吐絮期管理 从吐絮到吐絮收花结束为吐絮期,此期棉花营养器官生长逐渐减弱,生殖器官生长也逐渐减慢,棉株内 90%以上的有机营养供给棉铃生长。5.4.1防止棉花早衰 在吐絮期及时喷施叶面肥,以改善棉株营养状况,延长和维持叶功能期,增强光合产物的积累。5.4.2早摘烂铃 遇到连阴天气,易出现烂铃,要及时摘除。并预防棉铃疫病。5.4.3防止棉花贪青 在霜前 20
10、d喷施乙烯利+80%噻苯隆脱叶催熟。吐絮率达 60%70%时均匀喷施棉花,间隔 7d一次,连喷 2次,实现棉花集中落叶和吐絮,便于棉花采摘。6 主要病虫害化学防控 6.1 主要虫害发生与防治 6.1.1棉铃虫 选用 200g/L 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 10mL/亩或苏云金杆菌可湿性粉剂每亩用 100200g,兑水 5070kg均匀喷雾。6.1.2棉蚜 在苗期棉蚜或伏蚜发生盛期,选用35%、60%吡虫啉1520g/亩,或 5%啶虫脒乳油 13mL/亩,或 10%、20%啶虫脒20g/亩均匀喷雾。6.1.3棉叶螨 在苗期、蕾期、花铃期棉叶螨达到防治指标时,选用10%阿维菌素悬浮液 700010000
11、倍液,或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mL/亩,或50%吡蚜呋虫胺水分散粒剂 20g/亩进行叶面喷雾。6.1.4 绿盲蝽 选用 30%噻虫高氯氟悬浮剂10-20mL/亩叶面均匀喷雾。6.1.5烟粉虱 选用 200g/L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10mL/亩+5%啶虫脒乳油 13mL/亩,或亩用 2.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 4060mL均匀喷雾。6.2 主要病害发生与防治 6.2.1立枯病、炭疽病 一方面与玉米、小麦等禾本科作物进行轮作,另一方面,在棉花子叶展开后,每亩喷施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150g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 8001000倍液或,每 7d喷一次,共喷23次。DB1304/
12、T3932022 4 6.2.2枯、黄萎病 枯萎病 5 月下旬开始发病,6月上旬达盛期,黄萎病7 月中旬开始发病,8月下旬达盛期,田间如发现零星病株,应及时拔除,并进行病穴消毒,也可喷施枯草芽孢杆菌 10002000 倍液、乙蒜素 500倍液等药剂,每隔 20d 喷一次,连喷 2 次;对严重发生的棉田,可用黄腐酸盐、30%恶霉灵稀释 600800 倍液对病株进行灌根,连灌2次,间隔 710d。未发病地块,也应喷施磷酸二氢钾等叶面肥,提高棉株抗病力。6.2.3棉铃疫病 发病始期在8 月中旬,盛期在8月下旬9 月上旬。可用 50%多菌灵、75%百菌清、70%甲基托布津等药剂 8001000倍液喷雾,每710d喷 1次,连喷23次。7 及时采收 棉田大部分棉株有 23 个铃吐絮即开始采收,以后每隔 57天采收 1次。采收时做到分摘、分晒、分轧、分存、分售,同时要做到棉株上的棉絮拾净、铃壳内棉絮掏净、落在地上的棉絮捡净和棉絮上的叶屑杂物去净。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