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南省地方标准DB43湖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DB43/T1940 2020 ICS CCS 65.020.30B 442020-12-29发布 2021-03-29实施沙子岭猪育肥期管理技术规范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anagement of Shaziling pig fattening periodDB43/T 1940 2020 I 目 次 前言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与定义 1 4 育肥猪场选址与布局 2 5 投入品 2 6 管理技术 3 7 无抗饲养 4 8 生物安全 4 9 出栏与运输 4 10 溯源 4 11 废弃
2、物处理 5 12 档案记录 5 DB43/T 19402020 II DB43/T 19402020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 给出的规则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由湖南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湘潭市家畜育种站(湘潭市饲料监测站)、湘潭市农业农村局、湘潭新湘农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湘潭飞龙牧业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吴买生、乔春生、李铁军、粟泽雄、谭红、李朝晖、刘传芳、张兴、彭炎清、刘赞。DB43/T 19402020 IV
3、 DB43/T 19402020 1 沙子岭猪育肥期管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沙子岭猪育肥猪场的选址与布局、投入品、管理技术、无抗饲养、生物安全、出栏与运输、溯源、废弃物处理及档案记录等。本文件适用于沙子岭猪育肥期的良好管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T 17823 集约化猪场防疫基本要求 GB/T 17824.1 规模猪场建设 GB/T 17824.3 规模猪场环境参数
4、及环境管理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GB/T 20014.6 良好农业规范畜禽基础控制点与符合性规范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T 472 绿色食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T 1168 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 NY 5027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饮用水水质 NY 5030 无公害农产品 兽药使用准则 NY 5033 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管理准则 NY/T 5339 无公害食品 畜禽饲养兽医防疫准则 DB43/T 625 沙子岭猪饲养管理技术规范 DB43/T 634 畜禽水产养殖档案记录规范 DB43/T 902 猪场引种 疫病控制技术规程 生猪产地检疫规程
5、农牧发20192 号 生猪屠宰检疫规程农牧发20192 号 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农医发20068 号 病死及病害动物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农医发201725 号 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 第 2625 号 3 术语与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沙子岭猪育肥期 Shaziling Pig Fatten DB43/T 19402020 2 沙子岭仔猪 80 日龄以上(或体重 15kg以上),经过肥育达体重 80kg5 kg 的饲养阶段。3.2 育肥猪身份标识物 Fattening Pig Identity Marker 经行业主管部门批准使用的条码耳标、无线射
6、频耳标以及其他能承载生长育肥猪信息的标识物。4 育肥猪场选址与布局 4.1 猪场选址 育肥猪场的选址应符合 GB/T 17824.1 的有关规定,位于适养区内。周围 3km 无厂矿、皮革、肉品加工、屠宰场或其它畜牧场;周围有围墙或防疫沟,并建立绿化隔离带。4.2 布局 4.2.1 场区分设管理区、生产区、无害化处理区,区间相距 50 m300m;场区道路应硬化,净道与污道应分开;入场大门口和行人入口、生产区入口、无害化处理区门口以及猪场各栋栏舍入口应设消毒设施。生产区在管理区的下风向,无害化处理区在生产区的下风向。猪舍朝向宜坐北朝南偏东 1015,栏内通风、干燥、采光良好,有防暑降温和防寒保暖
7、设施。栏舍间距 10 m15 m。4.2.2 栏舍可采用单列式或双列式,单列式人行道靠北,猪栏靠南;双列式人行道居中,猪栏居两边。栏舍墙体宜为砖混结构,保温隔热。人行道门宜为窗实木结构,猪栏门宜为钢筋结构,猪栏窗宜为钢筋或水泥结构。4.2.3 地面平整硬实,不打滑,呈 1015坡度,不积水和粪尿,宜用混凝土铺设。4.2.4 墙面平坦、光滑、便于消毒。4.2.5 栏舍周围的排污沟应低于栏舍地面 5 cm10cm,应高于场内总排污沟 5 cm10cm,全场排污沟应用混凝土粉刷。4.3 场区环境 环境参数应符合 GB/T 17824.3 和 DB43/T 625 的规定,空气中有害气体含量应符合 N
8、Y/T 388 的规定。5 投入品 5.1 饲料 5.1.1 饲料原料、配合饲料的卫生指标应符合 GB 13078 的规定,饲料添加剂的使用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 2625号的规定。5.1.2 饲料应经非洲猪瘟病毒检测合格。5.1.3 饲料和原料应分开存放,每批次的原料都应有明确标识,贮存饲料原料的仓库应保持清洁干燥,防止虫害、鼠害和霉变等因素造成饲料的损失和污染。5.1.4 饲料中不应添加动物源性原料(血液制品、肉骨粉等)。5.2 饲草 5.2.1 饲用桑、构树、苎麻等青绿饲料可鲜喂或发酵、青贮后饲喂。5.2.2 青绿饲料、发酵饲料、青贮饲料应无发霉、变质、结块,且无异味。DB43
9、/T 19402020 35.3 饲料添加剂 5.3.1 宜使用植物提取物、微生物等功能性饲料添加剂。5.3.2 不应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激素类药品和国务院兽医行政管理部门规定的其他禁用物品。5.4 引用水 5.4.1 饮用水水质应符合 NY 5027的规定。5.4.2 场区应建有蓄水设施,可储存 7d 以上的用水量。6 管理技术 6.1 营养需要 按 DB43/T 625 的规定执行。6.2 饲养管理 应符合 NY 5033 的规定。6.3 沙子岭猪育肥期温度要求 见表1。表 1 沙子岭猪育肥期温度要求 阶 段 适宜温度()小猪15 kg30kg 2224 中猪30 kg50kg 202
10、2 大猪(50kg以上)1821 6.4 沙子岭猪育肥期饲养密度 见表2。表 2 沙子岭猪育肥期饲养密度 猪的类型 面积(m2/头)密度(头/圈)育肥猪 15kg30kg 0.5 0.8 1020 30kg50kg 0.8 1.0 1020 50kg以上 1.3 1.5 1020 6.5 饲养方式 采用自由采食或分餐饲喂的方式,分餐饲喂每天饲喂次数 2次。沙子岭猪育肥期日饲喂量参见表 3。表 3 沙子岭猪育肥期日饲喂量(参考)猪的类型 日饲喂量 育肥猪 15kg30kg 体重的5.54.5 30kg50kg 体重的4.53.5 50kg以上 体重的3.53.0 DB43/T 19402020
11、4 6.6 批次管理 单批次饲养,全进全出,避免混群。同一批次仔猪宜根据大小强弱分群饲养管理。7 无抗饲养 7.1 沙子岭育肥猪出栏之日前 90d或 50kg 之后,应进行无抗饲养。7.2 猪舍应保持良好的卫生状况。7.3 无抗饲养期内,有治疗价值的病猪应先隔离,及时诊断和治疗,治疗药物参照 NY/T 472的规定执行。治疗过的育肥猪休药期应达到 30d 以上,经检测无药物残留并标识清楚。8 生物安全 8.1 猪场引种按 DB43/T 902 的规定执行。8.2 防疫要求应符合 GB/T 17823 及NY/T 5339 的规定。8.3 猪场卫生与消毒、防疫程序(制度)按 DB43/T 625
12、 的规定执行。8.4 发现疫情,按照有关规定程序及时上报。8.5 外来人员进入生产区要按规定程序消毒,更换防护衣、帽和鞋。8.6 应采取措施消除蚊蝇的孽生,定期灭鼠、灭蝇,及时收集死鼠和残余鼠药,并做无害化处理。8.7 运送病、死猪和运送饲料应用不同的运输设施,对运输设备应进行彻底清洗消毒。8.8 猪舍清空时,应对所有相关的设施和器具进行彻底清洗消毒。8.9 应建立兽医巡视制度,每天至少巡视 2 次,发现病猪,及时处置和治疗;疾病防治兽药的使用按NY 5030 的规定执行。8.10 病、死猪处理按农医发201725 号的规定执行。8.11 饲养管理人员应符合 GB/T 20014.6 的规定。
13、9 出栏与运输 9.1 出栏适宜体重80 kg5kg。9.2 运输育肥猪应有产地检疫证明和非洲猪瘟检测报告,产地检疫按照农牧发20192 号的规定执行,非洲猪瘟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检测。9.3 运输过程中应带有育肥猪身份标识物,身份标识物应符合农医发20068 号的规定。9.4 不同来源的育肥猪不得混群运输。9.5 育肥猪到达目的地后,按农牧发20192号的规定进行检疫。9.6 运输前后,运输工具和设备应进行安全检查和清洗消毒。9.7 尽量减少运输过程中恶劣天气、急刹车、野蛮装卸、暴力虐待等对猪造成的损伤和应激。10 溯源 10.1 建立育肥猪养殖管理全过程溯源制度。10.2 沙子岭育肥猪应在 15kg 之前,应用育肥猪身份标识物对猪只进行标识。DB43/T 19402020 511 废弃物处理 粪污处理应符合 NY/T1168 的规定,废水排放应符合 GB 18596的规定。12 档案记录 档案记录应符合 DB43/T 634 的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