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5215-2022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现场检测技术标准.pdf

    • 资源ID:1534878       资源大小:3.28MB        全文页数:5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5215-2022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现场检测技术标准.pdf

    1、 前 言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印发 年第二批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 的通 知(鲁建标字 号)的要求,编制组 经 广 泛调 查 研究,认真 总 结 经验,参考国内外 有 关 标准,结合我 省 实际,制订本 标准。本标准主要技术 包括:总则;术语和符号;基 本规定;外观质量渗透检测;内部缺 陷 超声 波 检测;高强度 螺 栓终 拧 扭矩 检 测;变 形 检测;钢材 厚 度检测;防腐 涂 层厚度检测;防方涂层厚度检测;钢管内混凝土缺陷内窥镜法检测 和钢材强度检测。本 标准由山 东 省住 房 和城 乡 建 设厅 负 责管 理,由 山 东 省建 筑 科学 研 究

    2、院 有 限公司 负 责具 体 技术 内 容的解 释。执 行 过程 中 如 有意 见 或建 议,请 反 馈至 山 东 省建 筑 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地址:济南市天桥区无影 山路 号,邮编:,联系电话:,电子邮箱:),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主编单位:山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北汇绿建 集团有 限公司 参编单位:山东萌山钢构工程有限公司 山东贝格 建筑设 计有限 公 司 山东联兴 绿厦建 筑科技 有 限公司 临沂市金 明寓建 筑科技 有 限公司 山东方大 杭萧钢 构科技 有 限公司 东营市住 房和城 乡建设 发 展服务中 心 山东鲁帆 建设科 技有限 公 司 山东省建 筑工程 质量检 验 检测中心

    3、 有限公 司 山东 建科 建筑设 计有限 责 任 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崔士起 石 磊 周学军 崔 珑 宋双阳 洪 奇 张军 陈聚磊 周东升 王卫东 王国容 刘卫东 张 威 杜 霞 刘春华 张宏亮 主要审查人员:徐新生 石玉仁 张 毅 宋亦工 王士奇 王 健 董先锐 李占先 房海波1 目 次 1 总 则.1 2 术语 和符号.2 2.1 术 语.2 2.2 符 号.3 3 基本 规定.4 3.1 检 测分类.4 3.2 检 测工作 程序与 基本 要求.4 3.3 抽 样比例 及合格 判定.5 3.4 检 测设备 和检测 人员.9 3.5 检 测报告.10 4 外观 质量检 测.11 4.1 一

    4、般规定.11 4.2 辅 助工具.11 4.3 外 观质量.11 5 表面 质量渗 透检测.13 5.1 一 般规定.13 5.2 试 剂与器 材.13 5.3 检 测与评 价.15 6 内部 缺陷超 声波检 测.18 6.1 一 般规定.18 6.2 设 备与器 材.20 6.3 检 测步骤.23 6.4 检 测结果 的评价.26 7 高强 度螺栓 终拧扭 矩检 测.28 7.1 一 般规定.28 7.2 检 测技术.28 7.3 检 测结果 的评价.29 2 8 变形 检测.30 8.1 一 般规定.30 8.2 检 测技术.30 8.3 检 测结果 的评价.31 9 板材 厚度检 测.3

    5、3 9.1 一 般规定.33 9.2 检 测技术.33 9.3 检 测结果 的评价.34 10 防腐涂 层厚度 检测.35 10.1 一般 规定.35 10.2 检测 技术.36 10.3 检测 结果的 评价.37 11 防火涂 层厚度 检测.38 11.1 一般 规定.38 11.2 检测 技术.38 11.3 检测 结果的 评价.39 12 钢管内 混凝土 缺陷检 测.40 12.1 一般 规定.40 12.2 检测 技术.40 12.3 检测 结果的 评价.41 13 钢材强 度检测.42 13.1 一般 规定.42 13.2 检测 技术.42 13.3 检测 结果的 评价.44 本标准

    6、用 词说明.45 本标准引 用标准 名录.46 3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1 2 Terms and Symbols.2 2.1 Terms.2 2.2 Symbols.3 3 Basic Requirements.4 3.1 Classification for Testing.4 3.2 Procedures of Testing and Basic Requirements.4 3.3 Selective Testing Ratio Scale and Acceptance Judgement.5 3.4 Detection Devices and

    7、Testers.9 3.5 Test Report.10 4 Testing of Apparent Quality.11 4.1 General Requirements.11 4.2 Auxiliary Instrument.11 4.3 Apparent Quality.11 5 Penetrant Testing for Surface Quality.13 5.1 Heneral Requirements.13 5.2 Reagent and Facilities.13 5.3 Test and Evaluation of Test Results.15 6 Ultrasonic T

    8、esting for Internal Defects.18 6.1 General Requirements.18 6.2 Equipments and Facilities.20 6.3 Testing Process.23 6.4 Evaluation of Test Results.26 7 Eventually Torque Testing for High Strength Bolts.28 7.1 General Requirements.28 7.2 Testing Technique.28 7.3 Evaluation of Test Results.29 8 Deforma

    9、tiong Testing.30 4 8.1 General Requirements.30 8.2 Testing Techique.30 8.3 Evaluation of Test Results.31 9 Thickness Testing for Steel Products.33 9.1 General Requirements.33 9.2 Testing Technique.33 9.3 Evaluation of Test Results.34 10 Thickness Testing for Anticorrosive Coating.35 10.1 General Req

    10、uirements.35 10.2 Testing Technique.36 10.3 Evaluation of Test Results.37 11 Thickness Testing for Fireprotection Layer.38 11.1 General Requirements.38 11.2 Testing Technique.38 11.3 Evaluation of Test Results.39 12 Drilled hole endoscope Testing for Internal Defects.40 12.1 General Requirements.40

    11、12.2 Testing Technique.40 12.3 Evaluation of Test Results.41 13 Testing for Tensile Strength of Steel.42 13.1 General Requirements.42 13.2 Testing Technique.42 13.3 Evaluation of Test Results.44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Standard.45 List of Quoted Standards.46 1 1 总 则 为 规 范 装 配 式钢结 构 住 宅 现场 检 测

    12、,做到 安 全 适 用、数 据 准确、确 保 质 量、便 于操作,制 定本标 准。条文说明:国务院与住房城乡建设部发布了一系列政策 和文件,明确提出了大力发展钢结构 建 筑 的新 型 生 产建 造方 式 的 要求,装 配式 钢结 构 住 宅建 筑 进 入快 速发 展 阶 段。近 年来,虽然我 省积极发展钢结构住宅建筑,但其 一直存在 有建筑质量和性能不高的 问题。目前 已有了一些钢结构材料强度及构件质量的检测标准,但尚无一本既适用于工程现场检测 且具有可操作性的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检测技术标准,为此制 定本标准。本 标准 适用 于装配 式钢 结 构住 宅中 有关连 接、变形、钢材 厚度、涂装 厚度

    13、等 的现 场检 测及 检测结 果 的 判定。条文说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检测内容很多,具体检测内容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 的相关要求执行,考虑到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结构检测 技术标准 缺少 相应检测方法和操作过程,本标准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特点出发,解决检测中常用的、重要的有关检测方法和操作过程。装 配 式 钢 结 构住宅 现 场 检 测 除 应 符 合本标准 外,尚应 符 合 国家和 山东省现行 有 关标准 的规 定。条文说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现场检测技术 涉及 的应用技术面广、综合性强;在检测、鉴定及验收中,凡本标准 有规定者,应遵照执行;凡 本标准无规定者,应按照现行有关

    14、标准的规定执行。2 2 术语 和符号 2.1 术 语 装配 式 钢结 构住宅 以 钢结 构作为 主要 结构系 统、配套 的外 围护系 统、设备管 线系 统和内装 系统 的主要 部品 部(构)件 采用 集成方 法 建 造的住 宅建 筑。现 场检 测 对装 配式 钢结构 住宅 实体 的原 位检查、测 量和检 验等 工作。目 视检 测 用 人的 肉眼或 借助 于低倍 率放 大镜,对材 料表面 进行 直接观 察的 检测方 法。无损 检测 对 材料 或构件 实施 的一种 不损 害其使 用性 能或用 途的 检测方 法。渗 透检 测 利用 毛 细管作 用原 理检测 材料 表面开 口性 缺陷的 无损 检测方

    15、法。超 声波 检测 利 用超 声 波在 介质 中遇到 界面 产生反 射的 性质及 其在 传播时 产生 衰减 的 规律,来检 测缺 陷的 无损检 测方 法。线型 缺陷 缺 陷的 长度与 宽度 之比大 于。圆形 缺陷 缺陷 的 长度与 宽度 之比小 于或 等于。焊缝 缺陷 3 焊 缝中 的裂纹、未 焊透、未 熔 合、夹 渣、气孔等。焊缝 裂 纹 焊 缝中 原子结 合遭 到破坏,而 导致在 新界 面上产 生缝隙。未焊透 母 材金 属 未熔 化,焊接金 属未 进入母 材金 属内而 导致 接头根 部的 缺陷。未熔 合 焊接 金 属与母 材金 属之间 或焊 接金属 之间 未熔化 结合 在一起 的缺 陷。焊

    16、 缝夹 渣 焊 接后 残留在 焊缝 中的熔 渣、金属氧 化物 夹杂等。平 面型 缺陷 二 维尺 寸的缺 陷,例如,裂纹、未 熔 合以 及钢板 的分 层、层 状撕 裂等。体积 型 缺陷 三 维尺 寸的缺 陷,例如:气孔、夹 渣、夹 杂等。2.2 符 号 几 何参 数 L 线型缺陷的显示长度;D 圆型缺陷的主轴长度;B 试场或焊缝宽度。力 学参数 施工终拧扭矩值。4 3 基本规定 3.1 检测分类 当 遇到 下列 情况之 一时,应按 在建 装配式 钢结 构住宅 进行 检测:在 材料 检测 或施工 验收 过程 中需了 解质 量 状况;对 施工 质量 或材料 质量 有怀 疑或争 议;对 工程 事故,需

    17、要 通过 检测 分析事 故的 原因以 及对 结构可 靠性 的影响。条文说明:一般情况下,钢结构工程的施工质量验收应按现行国家标准 建筑工程 施工 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和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进行验收。当 遇到 下列 情况之 一时,应按 既有 装配式 钢结 构住宅 进行 检测:安 全鉴 定 或抗 震鉴 定;大修 前 的可 靠 性 鉴 定;建筑 物 改、扩建前 的鉴 定;受到 灾 害、环境侵蚀 等 影响 的鉴定;对 可靠 性有 怀疑或 争议;改变 使 用功 能。3.2 检测工 作 程 序与基本 要求 装 配式 钢结 构住宅 的现 场检测 方案 宜包括 下列 主要内 容:工 程或 结构 概况,包

    18、括 设计 依据、结构 类型,设计、施 工 及 监理单位、建 造年 代或工程 检 测时 的 进度 情况等;检 测目 的或 委托方的 检 测要 求;检测 依 据,包括检 测所 依据 的标准 及有 关的技 术资 料等;检 测范 围、检测选 用的 检测 方法;检测 的 方式、检测 批的 划分、抽样 方法 和检测 数量;检测 人 员和 仪器设 备情 况;检测 工 作进 度计划;需要 委 托方 配合的 工作;检测 中 的安 全与环 保措 施。5 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检测方案的主要内容。装 配式钢结构住宅的现场检测中的安全问题,包括检测人员、检测仪器设备、受检结构及相邻构件的安全问题 等。现场 检 测获 取

    19、的数 据或 信息应 符合 下列要 求:人 工记 录时,宜 采用专 用表 格,并应做 到数据 准确、字 迹清晰、信息 完 整,不 应追记、涂 改;仪器自 动 记 录的 数 据应 妥 善 保 存,必 要 时 应打 印 输 出 后经 现 场 检测人 员 校 对 确认;图像 信 息应 标明获 取信 息的 时间和 位置。条文说明:本条对现场检测获取 的数据或信息提出要求。当 有笔误时,应进行 杠改 并签字或盖章确 认;仪器自动记录时,将自动记录的数据转换成专用记录格式打印输出,是为了便于对原始记录长期保存;图像信息应标明获取信息的位置和时间,是为了保证原始记录的可追溯性。当 发现 检测 数据数 量不 足

    20、 或者 检测 数据出 现异 常情况 时,应进行 补充 检测。3.3 抽样比 例及 合格判定 装 配式 钢结构 住宅 现场 检测可 采取 全数检 测或 抽样检 测两 种检测 方式。抽样 检测时,宜 随机 抽取样 本。当不具 备随 机抽样 条件 时,可 按约 定方法 抽取 样本。条文说明:现场检测一般有全数检测和抽样检测两种方式。当 遇到 下列 情况之 一时,宜采 用全 数检测:外 观缺 陷或 表面损伤 的 检查;受 检范 围较 小或构 件数 量较 少;质 量状 况差 异较大;灾害 发 生后 对结构 受损 情况 的 识别 委托 方 要求。条文说明:本条提出了采用全数检测方式的 适用情况。全 数检测

    21、并不意味着对整个工程 的全部构件(区域)进行检测,也可以是对应于检验批内的全部构件(区域)。抽 样 检 测 可 根据检 测 项 目 的实 际 情 况采取 计 数 抽 样方 法、计量抽 样 方 法 或分 层 计量6 抽 样方 法进行 检测。条文说明:抽样检测的目的是通过样本质量特征来推定总体质量状况,抽样方案分成计数抽样方案、计量抽样方案两种情况。计数抽样方案有明确的抽检量和验收概率的计算方法,对 检 测 量的 总 体 分布 类型 无 特 殊要 求,但检 测结 果 不 能充 分 反 映检 测量 的 质 量状 况 信 息。计量抽样方案要求检测量的总体分布服从正态分布,抽检量和验收概率依赖于检测批总

    22、体的变异性,但检测结果能更多地反映检测量的质量状况信 息。现场检测中会涉及到一些个体如何划分的问题,例如,检测的个体为测 点时,检测批的总量就是一个不确定量或者称为无限大量,给抽样检测带来困难。根据目前检测单位的习惯,本标准采取分层抽样方法,先随机抽取构件,再在每个受检构件上均匀布置 测点,这种方法也是抽样规则允许的。计 数 抽 样 时 检测批 最 小 样 本容 量、分层计 量 抽 样 时检 测 批 中受检 构 件 的 最少 数 量可按表 的 规定 确定。表 检 测批最 小样本 容量 检测 批 的容量 检测类 别和 样本 最小容 量 检 测批 的容量 检测类 别和 样本 最小容 量 注:检测

    23、类 别 适 用于 一般项 目施 工质 量的 检测,检测 类 别 适用 于主 控 项目施 工质 量的 检测,检测类 别 适 用于 结构 工 程施工 的质 量检 测或 复检。无 特别 说明 时,样本 单 位为构 件。条文说明:根据 抽样 检查导则 和实际工作经验,总体分布服从正态分布时,计量抽样检查方案比计数抽样检查方案所需的样本小。计 数抽 样检 测批的 符合 性判定 应符 合下列 规定:检 测的 对象为 主控 项目时 按表 的 规定确 定;表3.3.5-1 主 控项 目的 判 定 样本 容量 合格 判定数 不合格 判定数 样本 容量 合格 判定数 不合格 判定数 7 检 测的 对象为 一般 项

    24、目时 按表 的 规定确 定。表3.3.5-2 一 般项 目的 判 定 样本 容量 合格 判定数 不合格 判定数 样本 容量 合格 判定数 不合格 判定数 条文说明:依据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 给出了混凝土结构检测的计数抽样的样本容量和正常一次抽样的判定方法。一般项目的允许不合格率为,主控项目的允许不合格率为。主控项目和一般项目应按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确定。当其他检测项目按计数方法进行评定时,可按上述方法实施。对 符 合 正 态 分布的 性 能 参 数可 对 该 参数总 体 特 征 值或 总 体 均值进 行 推 定,推 定 时应提 供被 推定值 的推 定区间,标 准差未 知时 计

    25、量抽 样和 分层计 量抽 样的推 定区 间限值 系数 可按表 的 规定 确定。表 标准 差未 知时 推 定区间 限值 系数 样本 容量 标准差 未知 时推 定区 间上 限值与 下限 值系 数 分 位数 分 位数 5.0k 5.0k u,05.0k l,05.0k u,05.0k l,05.0k 8 条文说明:依据正态分布完全样本可靠度单侧置信下限 给出了样本容量与推定区间限值系数的对应关系表。推 定区 间 宜 按下列 公式 计算:1 检 测批 标准差 未知 时,总 体均 值的推 定区 间 的上 下限 分别按式()、()计算:s k m0.5 u+=()s k m0.5 l=()式 中:u 均

    26、值推 定区间 的上 限值;l 均 值推 定区间 的下限 值;m 样 本均 值;s 样 本标 准差。2 检 测批 标准差 为未 知时,计 量抽 样检 测 批具 有 保 证率 特征值 的推定 区间 上限值 和下 限值 分 别按 式()、()计算:s k m xu,05.0 u 0.05,=()s k m xl,05.0 l 0.05,=()式 中:u 0.05,x 特 征值 推定区 间的 上限值;l 0.05,x 特 征值 推定区 间的下 限值。条文说明:根据抽样检测的理论,随机抽样不能得到被推定参数的准确数值,只能得到被9 推定参数的 估计值,因此推定结果应该是一个区间。本条给出了检测批总体特征

    27、值或总体均值推定区间计算方法。对 计量 抽样 检测结 果推 定区间 上限 值与下 限值 之差值 宜进 行控制。条文说 明:对 计 量抽 样检 测 批 检测 结 果 的推 定区 间 进 行了 限 制,在 置信 度 相 同的 前 提 下,推定区间越小,推定结果的不确定性越小。3.4 检测设 备和 检测人员 检测所 用 的 仪器、设 备 和 量具 应 有 产品合 格 证、计量 检 定 机构出 具 的 有 效期 内 的检定(校 准)证书,仪器 设 备的 精度应 满足 检测项 目的 要求。检测 所用检测 试 剂应标 明生 产日 期和 有效期,并 应具有 产品 合格证 和使 用说明 书。检测人员应经过培

    28、训 取 得 上岗 资 格;从事 装配式 钢结 构 住 宅 无损 检 测 的 人员 应 按现行 国家 标准 无损 检测 人 员资 格鉴 定与认 证 进行 相应级 别的 培训、考核,并 持有 相应考 核机 构颁发 的资 格证书。取 得 不 同 无 损检测 方 法 的 各技 术 等 级人员 不 得 从 事与 该 方 法和技 术 等 级 以外 的 无损检 测工 作。条文说明:、对实施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无损检测的人员提出了资格方面的要求。常 用的钢结构的无损检测方法有超 声波检测(),渗透检测()、磁粉检测()、射线检测()。在各种 方法中,对检测人员分为三个等级:级(初级)、级(中级)、级(高级)。以

    29、机械工程学会超 声波培训为例,各等级的差别如下:级(初级)报考人需接受 小时的培训,通过理论考虑、实际操作 考试;级持证人员能进行 检测,但不能编写检测报告,不能对检测结果作评定。级(中级)报考人需接受 小时的培训,通过理论考试、实际操作考试;级持证人员既能进行 检测,又能编写检测报告。级(高级)要 求报考人已取得 级证,再接受 小时的培训,通过理论(含专门技术、通用技术)考试、编制工艺考试;级持证人员能检测、编写检测报告,可对技术问题 做解释。10 从 事装 配式 钢结构 住宅 无损检 测的 人员,视力 应满足 下列 要求:每年 应 检查 一次视 力,无 论是 否经过 矫正,在 不小 于 距

    30、离 处,一只 眼睛或两 只眼 睛的近 视力 应能读 出;从事 渗 透等 检测的 人员,不 应 有色 盲。条文说明:从事装配式钢结构住宅检测的人员,由于无损检测 的方法不同,对人员的视力要求不 同。现场 检 测工 作应由 两名 或两名 以上 检测人 员承 担。3.5 检测报告 检测报告应对所检 测 的 项 目作 出 是 否符合 设 计 文 件要 求 或 相应验 收 规 范 的规 定。既有 装配 式钢结 构住 宅结构 性能 的检测 报告 应给出 所检 项目的 检测 结论,并应 为 其结 构的 鉴定 提供 可靠的 依据。检测报告应 包括:委 托单位 名称、建 设工 程概 况、建设 单位等相 关单 位

    31、名称、检测原 因及 目的、检测 项目及 依据 等内容。对 符合性判断检测 报 告 应 给出 是 否 合格的 结 论;计算 抽 样 的检测 报告中 应提 供 上、下 限推 定值或 推定 区间。条文说明:合格性判断和 上、下限推定值或推定区间按本标准 节的规定执行。11 4 外观质量检测 4.1 一般规定 本章 适 用于 装配式 钢结 构住宅 现场 外观质 量的 检测。直 接目 视 检 测时,眼睛与 被检 构件表 面的 距离 不 应大于,视线 与被检 测构 件表 面所 成的夹 角不 得小于,并 宜从 多个角 度 进 行观察。被 检 测构件 表面的 照度 不宜低 于;当对 细小缺 陷进 行鉴别 时,

    32、照度不 应低于。条文说明:、在对装配式钢结构住宅进行目视检测时,除了检测人员应具备正常的 视 力 外,保 证 适当 的视 角 及 足够 的 照 明是 必不 可 少 的。必 要 时,可使 用 辅 助灯 光 照 明。4.2 辅助工具 对 细小 缺陷 进行鉴 别时,可 使用 倍的 放大 镜。条文说明:普通的放大 镜放大倍数愈大,其焦距 愈小,在现场目视检测时,过小焦距不宜于观察,因此,放大 镜的 放大倍数不宜过大。焊 缝的 外形 尺寸可 用焊 缝检验 尺进 行测量。条文说明:焊缝检验尺由主尺、多用 尺 和高度标尺构 成,可用于测量焊接母材的坡口角度、间隙、错位及焊缝高度、焊缝宽度和角焊缝高度。4.3

    33、 外观质 量 钢 材表 面不 应有裂 纹、折叠、夹层,钢 材 端边 或断口 处不 应有分 层、夹渣等 缺陷。当 钢材表面有 锈蚀、麻 点 或划 伤 等 缺陷时,其 深 度不 应 大 于该钢 材 厚 度 负偏 差 值的。焊缝外 观 质 量的目 视 检 测 应在 焊 缝 清理完 毕 后 进 行,焊 缝 及焊缝 附 近 区 域不 得 有焊渣 及飞 溅物。焊缝 焊 后目 视检 测的内 容应 包括焊 缝外 观质量、焊 缝尺寸。焊 缝外观 质量 及12 尺 寸允 许偏差 应符 合现行 国家 标准 钢结 构工程 施工 质量验 收标 准 的 有关 规定。高 强度 螺栓 连接副 终拧 后,螺栓丝 扣外露 应为

    34、扣,其中 允许 有 的 螺栓 丝扣外露 扣 或 扣;扭剪 型 高强 度螺栓 连接 副终拧 后,未 拧掉梅 花头 的螺 栓数 不宜多 于该 节点 总螺 栓数的。涂 层 与 钢 基 材之间 和 各 涂 层之 间 应 粘结牢 固,无 空鼓、脱 层、明 显 凹 陷、粉 化 松散和 浮浆 等缺陷。涂 层不应 有漏 涂,表面不 应存在 脱皮、泛 锈、龟裂和起 泡等 缺陷,不应 出现 裂缝,涂层 应均 匀、无 明显 皱皮、流坠、乳突、针 眼和气 泡等。13 5 表面质量 渗 透检测 5.1 一般规定 本 章适 用于 装配式 钢结 构住宅 中的 焊缝表 面 开 口性缺 陷检 测。条文说明:本条规定该 检测方法

    35、用于金属材料表面开 口性缺陷检测。检测 灵敏度随工 件表面光洁度的提高而增高。渗透检测不仅用于钢铁材料,也用于各种不锈钢材料和有色金属材料。在 装 配式 钢结构 住宅工 程中 主 要 用于 角焊 缝、磁粉 探 伤 有困 难或 效 果 不佳 的 焊 缝,例如对接双面焊焊缝清根检测、焊缝坡口母材分层检测等。装 配式 钢结 构住宅 中的 原材料 表面 开口性 缺陷 检测可 按本 章的规 定进 行。条文说明:本条规定的 原材料是指金属原材料,不包括混凝土等非金属原 材料上的表 面开口性裂缝检验。渗 透 检 测 人 员的未 经 矫 正 视力 或 经 矫正的 近(小 数)视 力 和远(距)视 力应 不 低

    36、于。测试 方法应 符合 的 规定,且应 一年 检查一 次,不得有 色盲。渗 透检 测的 环境及 被检 测部位 的温 度宜在 范 围内。当 温度 低于 或 高于 时,应 按 现行国 家 标 准 承压设 备无损 检测 第5 部分:渗透 检测 NB/T 47013.5的 规定 进行灵 敏度 的对比 试验。条文说明:本条规定渗 透检测环境及被检测部位的温度范围。过 低的温度和过 高的温度 对检测的灵敏度会造成影响。一 般夏天 山东省的最高 气温不会高于,但夏天在太阳照射下,金属 材料表面的温 度可能有 60以上,甚至 70,因此,在检测时,应注意检测部位(工件)上的温度。现 行国家标准 承压设备 无损

    37、检测 第5 部分:渗 透检测 NB/T 47013.5规范性 附录B 对用于非标准温度的检测方法 进行 了规定。5.2 试剂与 器材 渗 透剂、清洗 剂、显 像剂 等渗透 检测 剂的质 量应 符合 现 行国 家 标准 无损 检测 渗透检 测用 材料 的 有关 规定。宜采 用成 品套 装喷罐 式渗 透检测 剂,采用喷 罐 式 渗透 检测 时,其 喷罐 表面 不 得有 锈蚀,喷罐 不得出 现泄漏。应 使用 同一厂 家生 产的同 一系 列配 套渗 透检测 剂,不得 将 不同 种类的 检测 剂混合 使用。14 条文说明:渗透剂、清洗剂、显像剂等 应对被检焊缝及 母材无腐蚀作用,而且应便于携带和现场的使

    38、用。当 检测 含镍合金材料时,检测剂中的硫含量不应超过残留物重量的;当检测奥氏体不锈钢或钛合金材料时,检测剂中的氯和氟含量之和不应超过残留物重量的。现场 检 测宜 采用非 荧光 着色渗 透检 测,渗 透剂 可采用 喷罐 式的水 洗型 或溶剂 去除 型,显 像剂 可采用 快干 式的湿 显像 剂。条文说明:对于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的焊缝而言,一般不选择荧光渗透剂,通常选择溶剂去除型非 荧光渗透剂,采用喷涂方式。当采用喷罐套装 检测剂时一定要注意有效期,超过有效期的检测剂不 应继续使用。渗透 检 测应 配备铝 合金 试块(型对 比试 块)和 不锈钢 镀铬 试 块(型灵敏 度试 块),其 技术 要求应 符

    39、合 现行国 家 标 准无 损检 测 渗透 检测 用试 块 的 有关 规定。条文说明:型铝合金试块主要用于检测 剂的性能测试;型不锈钢 镀铬试块则用于根据被检工 件和设计要求,确定检测灵敏度的级别时使用。型铝合金试块在其表面上,应分别具有宽度不大于、和大于 等三类尺寸的非规则分布的开口裂缝,且每块试块上有不大于 的裂纹不得少于两 条。试 块的 选用 应符合 下列 规定:当 进行 不同渗 透检 测 剂 的灵 敏度对 比试 验、同 种渗 透检测 剂在 不同环 境温 度条件 下的 灵敏 度对比 试验 时,应 选用 铝合金 试 块(型 对比试 块);当 检验 渗透检 测 剂 系统 灵敏 度是否 满足 要

    40、求及 操作 工艺正 确性 时,应 选用 不锈钢 镀铬试 块(型灵 敏度试 块)。试块 灵 敏度 的分组 应符 合下列 规定:当 采用 不同 灵敏度 的渗 透检 测 剂系 统进 行渗透 检测 时,不 锈钢镀 铬试 块(型 灵敏度试 块)上可 显示 的裂纹 区号 应符合 表 的 规定;表 不 同灵 敏度等 级下 显示的 裂纹 区号 检测 系 统的灵 敏度 显示 的 裂纹区 号 低 中 高 15 不 锈钢 镀铬 试块(型 灵敏 试块)裂纹区 的长 径显 示尺寸 应符 合表 的 规定。表 不 锈钢 镀铬试 块裂 纹区的 长径 显示尺 寸 裂纹 区号 裂缝 长 径()条文说明:各 种 试 块 使 用 后

    41、 必 须 彻 底 清 洗,清 洗 干 净 后 将 其 放 入 丙 酮 或 乙 醇 溶 液 中 浸 泡,晾干或吹干后,将试块旋转在干燥处保存。检测 灵 敏度 等级的 选择 应符合 下列 规定:焊缝 及 热影 响区应 采用 中灵敏 检测,使 其在 不锈 钢镀铬 试块(级 灵敏 度试块)中 可清 晰显示 号 裂 纹;焊 缝母 材 加 工坡口、不 锈钢 工件应 采用 高灵 敏度 检测,使其 在不锈 钢镀 铬试块(级 灵敏 度试块)中 可清晰 显示 号裂纹。5.3 检测与 评价 渗透检测 应 按照预 处 理、施加 渗 透 剂、去 除 多 余 渗透 剂、干燥、施 加 显 像剂、观察与 记录、后处 理等 步

    42、骤 进 行。预 处理 应符 合下列 规定:应对 检 测面 上的铁 锈、氧化 皮、焊接 飞 溅 物、油污 以及 涂料进行 清理。清理 从 检测部 位边 缘向外 扩展 的 范围;机加 工检测面 的表 面粗 糙 度(R a)不 宜大于,非 机械 加工面 的精 粹度不 得影 响检测 结果;对 清理 完毕 的检测 面应 进行 清洗;检测 面 充分 干燥 后,方 可施 加渗透 剂。条文说明:、渗透检测过程中工件表面的处理很重要,工件表面光洁度越高,检测灵敏度也越高。通常采用机械打磨或钢丝刷清理工件表面,再用清洗溶剂将清理面擦洗干净。不 允许用 喷砂、喷 丸 等 可能 堵塞 表 面开 品 性 缺陷 的 清

    43、理方 法。当 焊接 的 焊 道或其他表面 不规则形状影响检测 时,应将 其打磨平整。清洗时,可采用溶剂、洗涤剂 或喷 罐套装的清洗剂。清洗后的工件表面,经自然挥发或用适当的强风使其充分干燥。施加渗 透 剂 时,可 采 用 喷 涂、刷 涂 等方法,使 被 检测 部 位 完全被 渗透剂 所覆 盖。在环境 及 工件温 度 为 的 条件下,保持 湿润 状态不 应少 于。16 去除多余 渗 透剂时,可 先 用无 绒 洁 净布进 行 擦 拭。在 擦 除 检测面 上 大 部 分 多余的渗透 剂后,再 用蘸 有清洗剂 的纸 巾或布 在检 测面上 朝一 个方向 擦洗,直到 将检 测面上 残留 渗透 剂全 部擦净

    44、。条文说明:多余渗透剂清洗是渗透检测中的重要环节,清洗不足会使本底 反差减小,无法辨别缺陷 迹痕,过度清洗又会将缺陷中的渗透剂洗掉,使缺陷迹痕难以显现,达不到检测目的。通常采用擦洗的方式清除多余渗透剂,不可用冲洗或泡洗的方式进行清除。清洗处 理 后 的检测 面,经 自然 干 燥 或用布、纸 擦 干或 用 压 缩空气 吹 干。干燥 时间 宜控 制在 之间。宜 使用喷 罐 型的快 干 式 显 像剂 进行显像。使 用 前 应充 分 摇 动,喷 嘴 宜 控 制在 距 检测面 处 进 行喷 涂,喷涂方 向宜与 被检 测面成 的 夹 角,喷涂应 薄而均 匀,不应在 同一 处多次 喷涂,不得 将湿 式显像

    45、剂倾倒 至被 检 面 上。迹 痕观察 与 记录应 按下 列要求 进行:施加 显 像剂 后宜停留 后,方 可在光 线充 足的条 件下 观察 迹 痕显 示情况;当 检测 面 积 较大 时,可 分区 域检测;对 细小 迹痕,可用 倍 倍 放 大镜 进行 观察;缺陷 的 迹痕 可采用 照相、绘 图、粘 贴等 方法记 录。检测 完 成后,应将 检测 面清理 干净。渗透检 测 可 允许有 线 型 缺 陷和 圆 型 缺陷存 在。当 缺陷 迹 痕 为裂纹 时,应 直接 评 定为不 合格。条文说明:缺陷的迹痕显示可有多种形态,按长宽比分为线型迹痕和圆型迹痕。裂纹 是危险性缺陷,在焊缝中不允许存在。评定 为 不合

    46、 格时,应 对 其进 行返 修。返修 后应 进行复 检。返 修复 检部 位应在 检测 报告 的检 测结果 中标 明。条文说明:对不合格缺陷进行打磨去除,对返修后的区域进行复检时,应采用相同的渗透检验方法和灵敏度等级。返修 复检的部位应在检测报告中标明,以便对其进行核查。17 检测后应 填写检测 记录。所 填写 内 容宜符 合本 标准的有 关 规定。18 6 内部缺陷 超声 波 检测 6.1 一般规定 本章 适 用于 母材厚 度不 小于、曲率 半径 不小于 的 碳素 结构钢 和低 合金高 强度 结构钢 对接 全熔透 焊缝,使用 型脉冲 反射 法手工 超 声 波的质 量检 测。对 于母 材壁 厚为

    47、、曲率 半径 为 的 钢管 对接 焊缝 与相贯 节点 焊缝应 按照 现行 行业 标准 钢结 构超声 波探 伤及质 量分 级法 的 有关 规定执 行。条文说明:用超声波检测缺陷时,对于板厚小于 的焊缝,难以对进行精确定位,为此,提出了对不同板厚、不同曲率半径的构件进行检测,应满足不同的要求。对壁厚 为 的管、球节 点焊缝 等曲率 半径较小的构件焊接进行超声波检测,应按现行 行业标准钢结构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 执行。该标准中对探头、标准试块、形焊接接头距离 波幅曲线的灵敏度及缺陷 定量等均有专门的要求。探 伤人 员应 了解构 件的 材质、结构、曲率、厚 度、焊接 方法、焊 缝种 类、坡口形 式、

    48、焊 缝余 高及背 面衬 垫、沟 槽等 实际情 况。根据 质 量要 求,检 验等 级 一般 可划 分为、三级:级 检验:采用 一种 角度 探头在 焊缝 的单面 单侧 进行检 验。只 对允许 扫 查到的焊缝 截面 进行探 测。一 般 可 不要 求作横 向缺 陷的检 验。母 材厚 度大 于 时,不 应 采用 级 检验。级 检验:宜 采用一 种角 度探头 在焊 缝的单 面 双 侧进行 检验,对整 个焊 缝截面 进行 探测。母材 厚度 大于 时,应 采用双 面双 侧检验;当 受构件 的几 何条件 限制 时,可 在焊 缝的双 面单 侧采用 两种 角度的 探头 进行 探 伤;条件 允许 时,要求作 横向 缺

    49、陷的 检验。级 检验:至少 应采 用两 种角度 探头 在焊缝 的单 面双侧 进行 检验,且应 同时作 两个 扫查 方向和 两种 探头角 度的 横向缺 陷检 验。母 材厚 度大于,宜采 用双面 双侧 检验。条文说明:检验工作的难度系数按、顺序逐渐增高。装 配 式 钢 结构 住宅 的 焊 缝 质量 的 超 声波 探 伤 检 验 等级 应 根 据工件 的 材 质、结 构、焊接 方法、受力 选择,当结 构设 计和施 工上 无特 殊 规定 时,装 配式 钢结构 住宅 的焊缝 质量 的19 超 声波 检验等 级宜 选用 级。钢 结构 中 形接头、角 接接头 的超 声波检 测,除用平 板焊 缝中提 供的 各

    50、种方 式外,尚 应考 虑到各 种缺 陷的可 能 性,在 选择 探伤面的 探头 时,宜使 用声束垂 直于 该焊缝 中的 主要 缺陷。在 对 型接头、角 接接头 进行 超声 检测 时,探伤 面 和 探头的 选择 应符合 下列规定:型 接头 的超 声波检 测,探伤面 和探 头的选 择应 符合下 列要 求:)采 用 探头 在腹板 一侧 作直射 法和 一次反 射法 探测 焊 缝及 腹板侧 热影 响区的 裂缝,如 图 所示。图 探测 焊缝 与腹 板热 影响区 的裂 纹)为探 测 腹 板及 翼 板侧 焊 缝 下 层状 撕 裂等 缺陷,可 采 用直 探 头或 斜探 头 在 翼 外侧 探测,也 可在翼 板内 侧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5215-2022 装配式钢结构住宅现场检测技术标准.pdf)为本站会员(sofeeling2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