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7 T 5204-2021 山东省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标准.pdf

    • 资源ID:1534871       资源大小:1.85MB        全文页数:5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7 T 5204-2021 山东省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标准.pdf

    1、前 言按 照 山 东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山 东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关 于 印 发 2020 年 第 二 批 山东 省 工 程 建 设 标 准 制 订、修 订 计 划 的 通 知(鲁 建 标 字 2020 18 号)的 要 求,编 制 组通 过 广 泛 调 查 研 究,参 考 国 内 外 相 关 标 准,认 真 总 结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建 设 实 践 经 验,并 充分征求了有关单位意见,结合我省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实际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主要 内容包括 1 总则,2 术语,3 基本规定,4 城市道路绿 化规划,5 城市道路绿 带 设 计,6 交 通 岛、停 车

    2、场 及 立 体 交 通 绿 化 设 计,7 特 殊 地 区 道 路 绿 化 设 计,8 城 市 道路 绿 化 施 工,9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工 程 质 量 验 收,10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与 相 关 设 施,11 城 市 道 路绿化养护管理及有关附录。本 标 准 由 山 东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负 责 管 理,由 济 南 园 林 开 发 建 设 集 团 有 限 公 司 负责 具 体 技 术 内 容 的 解 释。执 行 过 程 中 若 对 本 标 准 有 任 何 意 见 和 建 议,请 寄 送 至 济 南 园 林开 发 建 设 集 团 有 限 公 司(地 址:济 南

    3、市 市 中 区 马 鞍 山 路 34 号,邮 编:250000,联 系 电话:0531-82059307,邮箱:y l j t z g b 163.c om),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参编单位、主要起草人员和主要审查人员:主 编 单 位:济南园林开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园林集团景观设计有限公司参 编 单 位:青岛新都市设计集团有限公司山东绿苑环境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要起草人员:刘 飞 刘运初 戚海峰 李爱倩 丹明琳 姜 康 陈朝霞窦金法 王 岩 王 东 白红伟 何 宁 井 菁主要审查人员:徐金光 赵兰勇 李振江 徐其华 王吉栋 李彩民 齐海

    4、鹰曾全银 吴雯雯目 次1 总 则.12 术 语.23 基 本 规 定.44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规 划.54.1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规 划 总 体 要 求.54.2 城 市 道 路 绿 地 布 局.54.3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植 物 选 择.55 城 市 道 路 绿 带 设 计.65.1 分 车 绿 带 设 计.65.2 行 道 树 绿 带 设 计.65.3 路 侧 绿 带 设 计.66 交 通 岛、停 车 场 及 立 体 交 通 绿 化 设 计.86.1 交 通 岛 绿 化 设 计.86.2 停 车 场 绿 化 设 计.86.3 高 架 桥 及 立 交 桥 绿 化 设 计.8

    5、7 特 殊 地 区 道 路 绿 化 设 计.97.1 盐 碱 地 区 道 路 绿 化 设 计.97.2 沿 海 地 区 道 路 绿 化 设 计.98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施 工.1 08.1 场 地 与 种 植 土.1 08.2 土 壤 改 良 及 施 基 肥.1 18.3 种 植 穴、槽.1 28.4 植 物 材 料.1 28.5 苗 木 运 输.1 38.6 苗 木 栽 植.1 38.7 花 卉 及 草 本 地 被 种 植.1 48.8 草 坪 建 植.1 58.9 坡 面 绿 化.1 58.1 0 盐 碱 地 区 道 路 绿 化 栽 植.1 58.1 1 沿 海 地 区 道 路 绿

    6、化 栽 植.1 68.1 2 道 路 绿 化 废 弃 物 处 理 与 利 用.1 69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工 程 质 量 验 收.2 09.1 一 般 规 定.2 09.2 质 量 验 收.2 01 0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与 相 关 设 施.2 11 0.1 道 路 绿 化 与 市 政 设 施.2 11 0.2 道 路 绿 化 与 架 空 线.2 11 1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养 护 管 理.2 21 1.1 一 般 规 定.2 21 1.2 整 形 修 剪.2 21 1.3 灌 溉 与 排 水.2 31 1.4 施 肥.2 31 1.5 松 土 除 草.2 41 1.6 改

    7、植 补 植.2 41 1.7 植 物 防 护.2 41 1.8 有 害 生 物 防 治.2 51 2 档 案 管 理.2 6附 录 A 山 东 省 道 路 绿 化 植 物 参 考 名 录.2 7本 标 准 用 词 说 明.3 3引 用 标 准 名 录.3 4条 文 说 明.3 5C o n t e n t s1 G e n e r a l P r o v i s i o n s.12 T e r m s.23 B a s i c R e q u i r e m e n t s.44 U r b a n R o a d G r e e n i n g P l a n n i n g.54.1 R

    8、 o a d G r e e n i n g L a n d s c a p e P l a n n i n g.54.2 R o a d G r e e n S p a c e L a y o u t.54.3 S e l e c t i o n o f R o a d G r e e n i n g P l a n t s.55 U r b a n R o a d G r e e n B e l t D e s i g n.65.1 C a r-d i v i d i n g G r e e n b e l t D e s i g n.65.2 S t r e e t T r e e G

    9、r e e n b e l t D e s i g n.65.3 R o a d s i d e G r e e n b e l t D e s i g n.66 T r a f f i c I s l a n d,P a r k i n g L o t a n d G r a d e S e p a r a t i o n s G r e e n b e l t D e s i g n.86.1 T r a f f i c I s l a n d G r e e n b e l t D e s i g n.86.2 P a r k i n g L o t G r e e n b e l t

    10、D e s i g n.86.3 E l e v a t e d R o a d a n d O v e r p a s s G r e e n b e l t D e s i g n.87 S p e c i a l A r e a R o a d G r e e n b e l t D e s i g n.97.1 R o a d G r e e n i n g D e s i g n i n S a l i n e-a l k a l i a r e a.97.2 R o a d G r e e n i n g D e s i g n i n C o a s t a l a r e a

    11、s.98 U r b a n R o a d G r e e n i n g C o n s t r u c t i o n.1 08.1 S i t e a n d P l a n t i n g s o i l.1 08.2 S o i l I m p r o v e m e n t a n d B a s e F e r t i l i z e r A p p l i c a t i o n.1 18.3 D i g g i n g H o l e f o r P l a n t i n g.1 28.4 P l a n t s.1 28.5 T r a n s p o r t i n

    12、g f o r P l a n t s.1 38.6 T r e e s P l a n t i n g.1 38.7 F l o w e r a n d H e r b P l a n t i n g.1 48.8 T u r f E s t a b l i s h m e n t.1 58.9 S l o p e G r e e n i n g.1 58.1 0 R o a d G r e e n i n g a n d P l a n t i n g i n S a l i n e-a l k a l i A r e a s.1 58.1 1 R o a d G r e e n i n

    13、g a n d P l a n t i n g i n C o a s t a l A r e a s.1 68.1 2 T r e a t m e n t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 o f R o a d G r e e n i n g W a s t e.1 69 Q u a l i t y A c c e p t a n c e o f R o a d G r e e n i n g P r o j e c t.2 09.1 G e n e r a l P r o v i s i o n s.2 09.2 Q u a l i t y a c c e p t

    14、a n c e.2 01 0 U r b a n R o a d G r e e n i n g a n d R e l a t e d F a c i l i t i e s.2 11 0.1 R o a d G r e e n i n g a n d U n d e r g r o u n d P i p e l i n e.2 11 0.2 R o a d G r e e n i n g a n d O v e r h e a d l i n e s.2 11 1 M a i n t e n a n c e 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o f R o a d G

    15、r e e n i n g.2 21 1.1 B a s i c R e q u i r e m e n t s.2 21 1.2 S h a p i n g a n d T r i m m i n g.2 21 1.3 I r r i g a t i o n a n d D r a i n a g e.2 31 1.4 A p p l y F e r t i l i z e r.2 31 1.5 S c a r i f y i n g a n d W e e d i n.2 41 1.6 R e p l a n t i n g.2 41 1.7 P l a n t P r o t e c t

    16、 i o n.2 41 1.8 P e s t C o n t r o l.2 51 2 F i l e M a n a g e m e n t.2 6A p p e n d i x A R e f e r e n c e L i s t o f R o a d G r e e n i n g P l a n t s i n S h a n d o n g P r o v i n c e.2 7E x p l a n a t i o n o f W o r d i n g i n T h i s S t a n d a r d.3 3L i s t o f Q u o t e d S t a

    17、n d a r d s.3 4A d d i t i o n:E x p l a n a t i o n o f P r o v i s i o n s.3 511 总 则1.0.1 为 进 一 步 改 善 城 市 人 居 环 境,推 进 全 省 城 市 绿 化 品 质 提 升,提 升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建 设 水平,保障城市道路绿化建设工程质量,结合我省城市道路绿化工作实际情况,制定本标准。1.0.2 本 标 准 适 用 于 山 东 省 内 新 建、改 建、扩 建 道 路 工 程 规 划 范 围 内 城 市 快 速 路、主 干 路、次干路、支路、社会停车场以及城市道路立体交通的绿化设计

    18、、施工及养护。1.0.3 本 标 准 指 导 范 围 包 括 道 路 红 线 范 围 内、道 路 红 线 与 城 市 绿 线 之 间、城 市 绿 线 外 建 筑 退让空间的绿化。1.0.4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设 计、施 工 及 验 收 除 应 符 合 本 标 准 的 规 定 外,尚 应 符 合 国 家、行 业、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22 术 语2.0.1 道路绿地 R oa d g r e e n s pa c e道路用地范围内进行绿化的用地。道路绿地分为道路绿带、交通岛、停车场、立体交通绿化及街头游园。2.0.2 道路绿带 R oa d g r e e nbe l t道路红线范围内的

    19、带状绿地,包括分车绿带、行道树绿带和路侧绿带。2.0.3 分车绿带 C a r-di vi di ng g r e e nbe l t车行道之间绿化的分隔带,位于上下行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中间分车绿带;位于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之间或同方向机动车道之间的为两侧分车绿带。2.0.4 行道树绿带 S t r e e t t r e e g r e e nbe l t布设在人行道与车行道之间、以种植行道树为主的绿带。2.0.5 路侧绿带 R oa ds i de g r e e nbe l t在道路侧方布设在人行道边缘至道路红线之间的绿带。图 2.0.5 路 侧 绿 带 位 置 示 意2.0.6 交通岛绿

    20、地 T r a f f i c i s l a nd g r e e n s pa c e可绿化的交通岛用地。交通岛绿地分为中心岛绿地、导向岛绿地和立体交叉绿岛。2.0.7 种植穴(槽)P l a nt i ng hol e种植植物挖掘的坑穴。坑穴为圆形或方形的称为种植穴,长条形的称为种植槽。2.0.8 分枝点高度 H e i ght of t r unk树木从地表面到树冠的最下分枝点的垂直高度。路侧绿带行道树绿带 两侧分车绿带 中间分车绿带人行道 非机动车道 机动车道道 路 红 线32.0.9 容器苗 C ont a i ne r s e e dl i ng用容器培育的苗木,容器盛有养分丰富

    21、的培养土等基质。2.0.10 定根水 F i x e d r oot w a t e r苗木栽植后所浇的第一次透水。2.0.11 整形修剪 P l a s t i c t r i m m i ng用剪、锯、疏、捆、绑、扎等手段,使苗木长成特定形状的技术措施。2.0.12 返青水 B a c k t o g r e e n w a t e r为促进植物正常发芽生长,在土壤化冻后、萌芽返青前对植物进行的灌溉。2.0.13 封冻水 F r oz e n w a t e r为植物安全越冬,在土壤封冻前对植物进行的灌溉。43 基 本规 定3.0.1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应 坚 持 近、远 期 相 结

    22、 合 的 原 则,以 生 态 建 设 和 环 境 保 护 为 出 发 点,实 现可持续发展,使道路绿化与周围环境景观和谐统一。3.0.2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建 设 坚 持 生 态 效 益 优 先 原 则,植 物 配 置 应 以 乔 木 为 主,乔、灌、地 被 植物相结合,突出树木的季相变化,使视觉景观与生态效益相统一。3.0.3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建 设 应 从 本 区 域 自 然 环 境、地 域 特 点 出 发,植 物 种 类 选 择 应 适 地 适 树,以乡土树种为主,体现地方特色。3.0.4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应 与 城 市 道 路 的 功 能 等 级 相 适 应,并

    23、应 符 合 道 路 的 交 通 组 织、设 施 布局、景观风貌、环境保护等要求。绿化设计要求应符合表 3.0.4 的规定。表 3.0.4 城 市 道 路 功 能 等 级 与 绿 化 要 求道 路 分 类 绿 化 要 求快 速 路保 障 畅 通 安 全,防 护 功 能 与 绿 化 景 观 兼 顾,宜 与 两 侧 自 然 风 貌 或 城 市 景观 相 融 合。主 干 路保 障 交 通 安 全、突 出 城 市 风 貌、兼 顾 防 护 和 生 态 要 求,宜 增 强 道 路 识 别性,注 重 慢 行 交 通 的 遮 荫 需 求。次 干 路保 障 通 行 和 交 通 安 全,注 重 与 街 道 景 观

    24、和 功 能 协 调,保 持 慢 行 交 通 连 续遮 荫,绿 化 配 置 宜 突 出 多 层 次 和 多 样 性。支 路保 障 通 行 安 全,注 重 慢 行 的 畅 通 和 舒 适,绿 化 配 置 凸 显 文 化 气 息、生 活气 息,营 造 宜 人 尺 度。3.0.5 城市道路绿化应符合行车视线要求,满足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安全需要。3.0.6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种 植 与 市 政 公 用 设 施 的 相 互 位 置 应 统 筹 安 排,保 证 绿 化 植 物 正 常 生 长 所必需的立地条件和生长空间。3.0.7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不 得 进 入 道 路 建 筑 限 界,不 得

    25、干 扰 标 志 标 线、遮 挡 信 号 灯 以 及 道 路 照明,不得影响交通安全。3.0.8 城 市 道 路 建 设 中 应 充 分 保 留 有 价 值 的 原 有 树 木,应 按 照 相 关 规 定 对 城 市 古 树 名 木 进 行严格保护,禁止随意砍伐及更换行道树。3.0.9 城 市 道 路 绿 地 的 坡 向、坡 度 应 符 合 排 水 要 求,并 与 城 市 排 水 系 统 相 结 合。道 路 绿 地 内布置下凹绿地时,宜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54 城 市道 路绿 化 规划4.1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规 划 总 体 要 求4.1.1 在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规 划 中,应 确

    26、 定 道 路 的 绿 化 景 观 特 色,体 现 山 东 省 各 地 市 道 路 绿 化 景观风 貌,应配 置有 地方特 色、观赏 价值 高的 植物,并与 街景 结合,注重 市树、市 花及 乡土树种的应用。4.1.2 同 一 道 路 的 绿 化 宜 有 统 一 的 景 观 风 格,不 同 路 段 的 绿 化 形 式 可 有 所 变 化;同 一 路 段 上的各 类绿 带,在植 物配置 上应 相互 配合,并 协调空 间层 次、树形 组合、色彩 搭配 和季 相变化的关系;在植物选择、配置和绿化效果的体现上宜遵循近、远期相结合的原则。4.1.3 毗邻山、河、湖等自然环境的道路,其绿化应结合自然环境,突

    27、出自然景观特色。4.2 城 市 道 路 绿 地 布 局4.2.1 城市新建道路应合理配置绿地比例,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主干道道路绿地率应大于 20%;2 道路机动车和非机动车种植乔木分车带净宽度应大于 1.5m。4.3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植 物 选 择4.3.1 道 路 绿 化 应 以 本 地 乡 土 植 物 为 主,常 绿 与 落 叶 树 种 相 结 合,选 择 适 应 城 市 道 路 环 境、生 长 稳 定、观 赏 价 值 高、无 生 物 入 侵 风 险、能 体 现 地 域 特 色 的 植 物 种 类,谨 慎 选 择 边 缘 树种。4.3.2 行 道 树 应 选 择 树 干 直、树

    28、 形 端 正、冠 型 优 美、适 应 城 市 道 路 环 境 并 具 有 良 好 生 态 效 益的树种。慎重选择易落果坠枝、飞毛飞絮或污染地面的树种。4.3.3 花灌木应选择花繁叶茂、花期长、生长健壮、无毒并便于管理的树种。4.3.4 绿 篱 植 物 和 模 纹 植 物 应 选 用 萌 芽 力 强、枝 繁 叶 密、病 虫 害 少、易 管 理、绿 色 期 长、耐修剪的树种。4.3.5 地 被 和 草 坪 植 物 应 选 择 茎 叶 茂 密、覆 盖 率 高、生 长 势 强、萌 蘖 力 强、病 虫 害 少、耐 修剪且适应本地生长的低耗水木本或草本观叶、观花植物。4.3.6 沿 海 岸 带 道 路 应

    29、 优 先 选 用 抗 海 潮 风 及 海 雾、耐 盐 碱、耐 水 湿、耐 瘠 薄、抗 风 能 力 强 的深根性树种。65 城 市道 路绿 带 设计5.1 分 车 绿 带 设 计5.1.1 分 车 绿 带 绿 化 应 形 式 简 洁,树 形 整 齐,排 列 一 致,或 形 成 特 有 序 列 形 式,符 合 行 车 安全要求。5.1.2 分车带上种植的乔木,其树干中心至路缘石内侧距离应大于或等于 0.75m。5.1.3 被 人 行 横 道 或 道 路 出 入 口 断 开 的 分 车 绿 带,其 端 部 停 车 视 距 范 围 内 的 绿 化 应 采 取 通 透式配置,长度根据道路设计速度确定。5

    30、.1.4 两 侧 分 车 绿 带 宽 度 大 于 或 等 于 1.5m 的,应 以 种 植 乔 木 为 主,并 宜 乔 木、灌 木、地 被 植物相结合。分车绿带宽度小于 l.5m 的,应以种植灌木为主,并应灌木、地被植物相结合。5.1.5 中 间 分 车 绿 带 应 阻 挡 相 向 行 驶 车 辆 的 眩 光,在 距 相 邻 机 动 车 道 路 面 高 度 0.6m 1.5m 之间的 绿地 范围 内,选用 植物 的树 冠应 常年 枝叶茂 密,其植 物株 距不 得大于 冠幅 的 5 倍。中间分车绿带不得布置成开放式绿地。5.1.6 分 车 带 内 设 置 雨 水 调 蓄 设 施 时,不 得 影

    31、响 绿 带 内 植 物 的 正 常 生 长;两 侧 分 车 绿 带 内 设置雨水调蓄设施时,不得影响乔木种植的连续性。5.2 行 道 树 绿 带 设 计5.2.1 行 道 树 绿 带 种 植 应 以 行 道 树 为 主,宜 与 灌 木、地 被 植 物 相 结 合,形 成 连 续 的 绿 带。行道树绿带不能连续种植时,应采用树池式种植,宜铺设透气性铺装,树池上宜覆盖树篦。5.2.2 行道树种植成活率应达到 95%以上,缺株应及时进行补植。5.2.3 行 道 树 定 植 株 距,应 根 据 树 种 壮 年 期 冠 幅 确 定,乔 木 种 植 株 距 宜 为 4m 6m;主 枝 3 个以上,枝下净空

    32、满足行人、车辆通行。5.2.4 主干道行道树胸径不宜 12c m;次干道行道树胸径不宜 8c m。5.2.5 在道路交叉口视距三角形范围内,行道树绿带应采用通透式配置。5.3 路 侧 绿 带 设 计5.3.1 路 侧 绿 带 应 根 据 道 路 功 能 等 级、相 邻 用 地 性 质、绿 带 宽 度 等 要 求 进 行 设 计,并 应 保 持在路段内的连续与完整的景观效果。5.3.2 路 侧绿 带宽 度大 于 8m 时,可 设计 成开 放式 绿地,且绿 化用 地面 积不 得小 于该 段绿 带 总面积 的 70%。路 侧绿带与 毗邻的其 他绿地一 起辟为街 旁游园时,其设计 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

    33、准公园设计规范G B 51192-2016 的规定。75.3.3 毗 邻 河、湖 等 水 体 的 路 侧 绿 地,应 结 合 水 面 与 岸 线 地 形 设 计 成 滨 水 绿 带。滨 水 绿 带 的绿化应在道路和水面之间留出透景线。5.3.4 道路护坡绿化应结合护坡需求、生态修复工程措施,栽植地被、灌木或攀援植物。5.3.5 路 侧 绿 带 应 结 合 场 地 雨 水 排 放 进 行 设 计,并 可 采 用 雨 水 花 园、下 凹 式 绿 地、景 观 水体、植 草 沟 等 具 有 调 蓄 雨 水 功 能 的 绿 化 方 式。种 植 设 计 应 符 合 城 市 绿 地 设 计 规 范 G B5

    34、0420-2007(2016 年版)的规定。86 交 通岛、停 车 场及 立体 交通 绿 化设 计6.1 交 通 岛 绿 化 设 计6.1.1 交通岛周边的植物配置宜增强导向作用,在行车视距范围内应采用通透式配置。6.1.2 中心岛绿地应保持各路口之间的行车视线通透。6.1.3 立体交叉绿岛的绿化种植宜采用疏林草地方式,营造疏朗通透的景观效果。6.1.4 导向岛绿地植物配置应以低矮灌木和地被植物为主,平面构图宜简洁。6.1.5 交通岛内不宜设置过高微地形,避免阻碍行车视线。6.2 停 车 场 绿 化 设 计6.2.1 停车场绿化应有利于汽车集散、人车分隔,保证行车安全,不影响夜间照明。6.2.

    35、2 停 车 场 宜 设 计 为 林 荫 停 车 场,结 合 停 车 间 隔 带 种 植 乔 木,并 宜 种 植 隔 离 防 护 绿 带,绿化覆盖率宜大于 30%。6.2.3 停 车 场 绿 化 乔 木 枝 下 高 度 应 符 合 停 车 位 净 高 度 的 规 定:2.5m(小 型 汽 车 停 车 位)、3.5m(中型汽车停车位)、4.5m(大型汽车、载货汽车停车位)。6.2.4 停 车 场 地 面 宜 选 用 透 水 透 气 性 铺 装,宜 融 入 海 绵 城 市 理 念,满 足 雨 水 净 化 和 雨 洪 管 理要求。6.2.5 停车场绿化不得影响充电桩的安装和使用。6.3 高 架 桥 及

    36、 立 交 桥 绿 化 设 计6.3.1 高 架 桥 及 立 交 桥 绿 化 应 充 分 利 用 环 境 空 间 进 行 栽 植。高 架 桥 及 立 交 桥 下 宜 适 当 减 少 植物配置层次,满足通风透光需要,结合周围环境、人流量开发娱乐、泊车等功能。6.3.2 高架桥及立交桥的坡地和较大面积的挡土墙宜种植地被、藤本或灌木,护坡固土。6.3.3 高 架 桥 及 立 交 桥 的 桥 面 绿 化 荷 载 应 满 足 桥 梁 结 构 承 载 力 的 要 求。桥 面 挂 箱 的 规 格 应 符合挂架的承重、悬挂或摆放的空间限制,同时应满足植物生长的基本要求。6.3.4 高 架 桥 下 及 立 交 桥

    37、 的 桥 柱 绿 化 设 计 应 科 学 合 理 地 配 置 植 物,发 挥 植 物 净 化 空 气、防 风滞尘、保持水土的生态效益。6.3.5 高 架 桥 及 立 交 桥 的 桥 荫 绿 化 应 根 据 桥 体 不 同 位 置 或 立 地 条 件 有 针 对 性 地 进 行 设 计。桥荫绿化植物宜选用耐荫性及抗性较强的植物。6.3.6 高 架 桥 及 立 交 桥 大 型 附 属 绿 地 的 规 划 设 计 应 参 照 公 园 设 计 规 范 G B 51192-2016 的 有关规定。97 特 殊地 区道 路 绿化 设计7.1 盐 碱 地 区 道 路 绿 化 设 计7.1.1 盐碱地区道路绿

    38、化所选树种应为耐盐碱的乡土植物或其他本地驯化成功的植物。7.1.2 盐 碱 地 区 土 壤 全 盐 含 量 大 于 或 等 于 0.3%时,进 行 道 路 绿 化 栽 植 工 程 应 实 施 土 壤 改 良。土壤改良应包括以下内容:1 当 土 壤 全 盐 量 在 0.3%0.6%之 间 时,应 采 取 扩 大 种 植 穴、垫 土 抬 高 栽 植 面、挖 排 水沟、铺设隔淋层、淡水洗盐等措施。2 当 土 壤 全 盐 含 量 在 0.6%以 上 时,应 采 取 做 隔 淋 层、灌 水 洗 盐、做 地 下 排 盐 工 程 以 及更换种植土等措施。7.1.3 盐碱地改良土壤应有主有辅、因地制宜,综合利

    39、用多种改良土壤的方法。7.2 沿 海 地 区 道 路 绿 化 设 计7.2.1 在 进 行 沿 海 地 区 道 路 绿 化 设 计 时 应 充 分 考 虑 海 潮 风、海 雾、土 壤 盐 碱 程 度 等 不 利 条 件的影响。7.2.2 在 遵 循 适 地 适 树、乡 土 树 种 为 主,以 及 乔、灌、草 合 理 搭 配 等 原 则 的 基 础 上,乔 木 宜选用抗风能力强的深根系植物种类,并从配置方式上减小海潮风、海雾对植物 的 伤 害。1 08 城 市道 路绿 化 施工8.1 场 地 与 种 植 土8.1.1 场地安全文明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1 道路绿化施工应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减少对周

    40、边环境交通的影响。2 施工区域应设置封闭围挡,围挡严密,各种防护措施明确到位。3 施 工人 员应 着 职业 工装,夜间 施工 时应 设 置警 示牌 或 警示 桩,并 由专 人指 挥 交通,注意过往车辆和人员安全。4 施工场地应采取降尘措施。5 施工场地产生的垃圾应做到日产日清。8.1.2 绿化栽植前场地清理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场地标高及清理程度应符合设计和栽植要求。2 现场内的渣土、工程废料、宿根性杂草、树根及有害污染物等应清除干净。3 有地下管线的区域、建(构)筑物周边的道路绿化,应在其完工验收合格后进行。4 种 植土 表 层 与道 路 侧 石接 壤 处,若 后 期 铺设 草 坪,则 种 植

    41、 土应 低 于 路缘 石 3c m 5c m,若栽植地被,则应根据地被品种适当低至 5c m 8c m,种植土应与边口线基本平直。8.1.3 城市道路绿化种植土壤理化性质宜符合下列规定:1 应疏松肥沃、排水性良好。2 主要理化性状宜符合表 8.1.3 的规定。1 1表 8.1.3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种 植 土 理 化 性 状 要 求主 控 指 标 技 术 要 求1p H值一 般 植 物2.5:1 水 土 比 5.0 8.3水 饱 和 浸 提 5.0 8.0特 殊 要 求特 殊 植 物 或 种 植 所 需在 设 计 中 说 明 中2含盐量E C 值/(m s/c m)(适 用 于 一 般

    42、绿 化)5:1 水 土 比 0.1 5 0.9水 饱 和 浸 提 0.3 0 3.0质 量 法(g/k g)(适 用 于 盐 碱 土)基 本 种 植 1.0盐 碱 地 耐 盐 植 物 种 植 1.53 有 机 质/(g/k g)1 2 8 04 质 地 壤 土 类(部 分 植 物 可 用 砂 土 类)5 土 壤 入 渗 率/(m m/h)58.1.4 城市道路绿化种植土壤有效土层厚度应符合表 8.1.4 规定。表 8.1.4 城 市 道 路 绿 化 种 植 土 壤 有 效 土 层 厚 度植 被 类 型 土 层 厚 度(c m)乔 木胸 径 2 0 c m 1 8 0胸 径 2 0 c m深 根

    43、 性 1 5 0浅 根 性 1 0 0灌 木大、中 灌 木,大 藤 本 9 0小 灌 木、宿 根 花 卉、小 藤 本 4 0草 坪、花 卉、草 本 地 被 3 08.2 土 壤 改 良 及 施 基 肥8.2.1 绿 化 栽 植 前 应 对 该 地 区 的 土 壤 理 化 性 质 进 行 化 验 分 析,采 取 相 应 的 土 壤 改 良、施 肥 和置换客土等措施。8.2.2 绿 化 种 植 区 域 有 水 泥 板、沥 青、水 稳 层 等 不 透 水 层 的,应 采 取 破 除 不 透 水 层、扩 大 种植穴、不透水层上做滤水处理等措施。8.2.3 种 植 土 底 部 遇 有 重 黏 土 层 时

    44、,应 进 行 疏 松 土 壤 或 采 取 树 穴 底 部 铺 设 排 水 层 等 排 水 措施,以增加透气性。1 28.2.4 绿化栽植前应在树穴施入基肥,土壤施基肥应符合下列规定:1 商品肥料应有产品合格证明或已经通过试验证明符合要求。2 有机肥应充分腐熟方可使用。3 施肥量应根据树木规格、土壤肥力、肥效高低等因素而定。4 施 肥 时 应 将 腐 熟 后 的 有 机 肥 打 碎、过 筛,与 细 土 拌 匀,平 铺 穴 底,上 面 覆 种 植 土,而后栽植树木,禁止肥料直接接触树木根系,以免烧根。8.3 种 植 穴、槽8.3.1 种植穴、槽挖掘前,应向有关单位了解地下管线和隐藏物埋设情况。8.

    45、3.2 种 植 穴 的 大 小 应 根 据 树 种 根 系 或 土 球 的 大 小 确 定。裸 根 苗 种 植 穴 直 径 应 大 于 树 种 根幅,以 根 系 充 分 舒 展 为 准。带 土 球 乔 木 种 植 穴 直 径 宜 大 于 土 球 直 径 40c m 60c m,深 度 必 须略大于土球高度。8.3.3 种植穴应垂直下挖,上、下宽度一致,不得挖成上大下小的锥形或锅底形。8.3.4 挖 出 的 土 应 堆 放 穴 旁,表 土 与 底 土 分 置,应 清 除 建 筑 垃 圾 等 杂 质,并 根 据 情 况 更 换 或部分更换栽植土。8.3.5 挖掘中如遇电缆、管道等,应停止操作,并与

    46、相关单位及有关部门联系解决。8.4 植 物 材 料8.4.1 植物材料的外观质量要求应符合表 8.4.1 的规定。表 8.4.1 植 物 材 料 外 观 质 量 要 求项 次 项 目 质 量 要 求1乔 木灌 木姿 态 和 长 势 树 干 符 合 设 计 要 求,树 冠 完 整,分 枝 点 和 分 枝 合 理,生 长 势 良 好病 虫 害 危 害 程 度 或 危 害 痕 迹 不 超 过 树 体 的 5%1 0%,无 重 点 检 疫 病 虫 危 害土 球 苗 土 球 完 整,规 格 符 合 要 求,包 装 牢 固裸 根 苗 根 系 根 系 完 整,切 口 平 整 规 格 符 合 要 求容 器 苗

    47、 木 规 格 符 合 要 求,容 器 完 整、苗 木 不 徒 长、根 系 发 育 良 好 不 外 露2草 卷、草 块长 宽 尺 寸 基 本 一 致,厚 度 均 匀,杂 草 不 超 过 5%,草 高 适 度,根 系好,草 芯 鲜 活3花 卉、地 被、绿 篱及 模 纹 色 块 植 物株 型 茁 壮,根 系 基 础 良 好,无 伤 苗,茎、叶 无 污 染,病 虫 害 危 害 程度 不 超 过 植 株 的 5%1 0%4 造 型 景 观 树 姿 态 独 特、质 朴 古 拙,土 球 完 整1 38.5 苗 木 运 输8.5.1 起吊带土球苗木时,应用吊装带、网兜将土球吊起,不得直接用钢丝绳绑缚土球和根颈

    48、。8.5.2 在装卸时应轻吊轻放,按序装卸苗木,不得对苗木根系、枝干造成大的伤害,带土球苗木不得散球。8.5.3 苗木装车应根系或土球向前,树干、树冠向后,按顺序码放整齐,装车后应加垫层,防止树干磨损,将树干捆牢,与车身固定,并采取保湿或防冻等根系保护措施。8.5.4 苗木运到现场,当天不能栽植的应及时进行假植。8.5.5 运输过程应遵守有关交通法规,办理相关手续,确保安全。8.6 苗 木 栽 植8.6.1 乔木栽植应符合下列规定:1 树木栽植应根据树木品种习性和栽植地气候条件,选择最适宜的栽植期进行栽植。2 带土球树木栽植前应去除土球不易降解的包装物。3 栽植时应注意观赏面的合理朝向,树木栽

    49、植深度应与原种植线持平。4 栽植树木回填的栽植土应分层踏实。5 除特殊景观树外,树木栽植应保持直立,不得倾斜。6 行道树或行列栽植的树木应在一条线上,相邻植株规格应合理搭配。7 树木栽植后应及时支撑、浇定根水。8.6.2 灌木及绿篱栽植应符合下列规定:1 灌 木 及 绿 篱 栽 植 时,株 行 距、苗 木 高 度、冠 幅 大 小 应 均 匀 搭 配,树 形 丰 满 的 一 面 应 向外。2 成 片 灌 木 丛 栽 植 时,应 形 成 中 间 高 四 周 低 或 前 面 低 后 面 高 的 丛 形;多 品 种 灌 木 丛 栽 植时,应突出主栽品种,并留出适当生长空间;造型灌木栽植应保持外形轮廓清

    50、楚。8.6.3 大规格苗木栽植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大规格苗木的规格、树形、树势应符合设计要求,定点放线应符合施工图规定。2 种植穴应根据根系或土球的直径加大 60c m 80c m,深度增加 20c m 30c m。3 大 规 格 苗 木 栽 植 深 度 应 保 持 下 沉 后 原 土 痕 和 地 面 等 高 或 略 高,树 木 的 重 心 应 与 地 面 保持垂直。4 大规格苗木栽植后应设立牢固支撑,并进行裹干保湿,栽植后应及时浇定根水。1 45 大 规 格 苗 木 栽 植 后,应 进 行 细 致 的 养 护 和 管 理,应 配 备 专 职 技 术 人 员 做 好 修 剪、剥芽、喷雾、叶 面


    注意事项

    本文(DB37 T 5204-2021 山东省城市道路绿化建设标准.pdf)为本站会员(花仙子)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