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2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 Cod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facilities in residential area DB37/T 5061-2016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备案号:J 13470-2016 批准部门: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实施日期:2016 年 08月 01 日 中国电力出版社 2016 北 京 3 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DB37/T 5061-2016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 Cod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po
2、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facilities in residential area 中国电力出版社出版、发行(北京市东城区北京站西街 19号 100005 http:/)北京博图彩色印刷有限公司印刷*2016年 7 月第一版 2016年 7月北京第一次印刷 850毫米1168 毫米 32开本 2.25 印张 52 千字*统一书号:15512332 98 定价 30.00元 敬 告 读 者 本书封底贴有防伪标签,刮开涂层可查询真伪 本书如有印装质量问题,我社发行部负责退换 版 权 专 有 翻 印 必 究 I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关于发布
3、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的通知 鲁建标字201613 号 各市住房城乡建委(建设局)、质监局,各有关单位:由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和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主编的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业经审定通过,批准为山东省工程建设标准,编号为 DB37/T 50612016,现予以发布,自 2016 年8 月 1 日起施行。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山东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6 年 5 月 26 日 II 前 言 根据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统一安排,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组织有关单位和专家,经广泛调查研究,依据国
4、家相关标准,借鉴国内外实践经验,结合山东省实际,制定本标准。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供配电设计、设备选型、站址及通道。本标准由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负责管理,由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负责具体内容的解释。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订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反馈至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地址:济南市市中区经二路 150 号,邮编:250001,邮箱:),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标准主编单位: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刘文华 张 钊 姜长川 王建丰 丁学真 左新斌 郭 亮 刘 亮 刘 凯 张 健 王华广 李贵民 郭宝利 王 鑫 刘明林 董 啸 房 牧
5、赵辰宇 张兴永 隗 笑 梁园斌 齐 程 孙晓艳 纪永芹 雍 军 文 艳 孙 伟 张世栋 于光远 马金亮 马 腾 桑 田 刘 毅 靳方元 王 森 高世琰 谢 飞 王 飞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杨元亮 孙韶光 郭维礼 孙鸿昌 张永坚 孙学锋 张如杰 徐 民 张 猛 汪大放 赵新房 III 目 次 1 总则 1 2 术语 3 3 供配电设计 7 3.1 负荷性质的确定 7 3.2 用电负荷容量计算 7 3.3 住宅小区供电方式 9 3.4 电能计量方式 11 3.5 其他 12 4 设备选型 13 4.1 配电变压器 13 4.2 箱式变电站 13 4.3 中压开关柜 14 4.4 低压开关柜 15
6、4.5 中低压电缆 16 4.6 低压电缆分支箱 16 4.7 无功补偿装置 17 4.8 配电自动化 17 4.9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18 4.10 电能计量装置 18 5 站址及通道 21 5.1 一般规定 21 5.2 中压开关站、配电室建筑要求 21 5.3 住宅小区配电用房建筑面积 23 5.4 线路通道要求 24 附录 A 住宅小区高压供电方式 26 IV 附录 B 电表箱结构示意图 30 附录 C 多表位计量箱、经互感器接入式计量箱参考 尺寸表 38 本标准用词说明 41 引用标准名录 42 条文说明 45 V Contents 1 General provisions 1 2
7、Terms 3 3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design 7 3.1 Determination of load characteristics 7 3.2 Calculation principle of electric load capacity 7 3.3 Residential district power supply mode 9 3.4 Electric energy metering mode 11 3.5 Others 12 4 Equipment selection 13 4.1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13
8、4.2 Box type substation 13 4.3 Medium voltages witchgear 14 4.4 Low voltages witchgear 15 4.5 Medium and low voltage cable 16 4.6 Low voltage cable branch box 16 4.7 Reactive power compensation equip 17 4.8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system 17 4.9 Electric energy data acquire system 18 4.10 Electric en
9、ergy metering device 18 5 Requirements of the construction site and channel 21 5.1 General requirement 21 5.2 Construction requirements of medium voltage switchgear and switching rooms 21 5.3 Construction area of residential district distribution room 23 5.4 Power circuits channel requirements 24 VI
10、 Appendix A Residential district high voltage power supply mode 26 Appendix B Schematic diagram of electric meter box structure 30 Appendix C Multi epitope metering box and through mutual inductor access type metering box reference dimension table 38 Expla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41 List of qu
11、oted standards 42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45 1 1 总 则 1.0.1 为适应人民生活水平日益增长的需要,促进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相协调,贯彻 关于推进全省老旧住宅小区整治改造和物业管理的意见(鲁建发20155 号)精神,结合山东省经济发展和配电网现状,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经济、实用、节能、环保、适度超前的原则,制定本标准。1.0.2 本省行政区域内新建住宅的供配电设施建设应符合本标准,改建、扩建的住宅供配电设施建设应参照本标准执行。1.0.3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的建设应符合当地电力发展及城市发展规划。视住宅小
12、区建设规模及容量大小,预留 35kV110kV变电站的站址及电力通道。供配电方案和供配电设施用房的设计应与住宅小区详规设计同步。1.0.4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为住宅小区内供配电设施建设,设计范围为电网电源点至用户计量表计。公建设施及计量装置以下部分参照标准中相关条款执行。1.0.5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应实现规范化、标准化,以简化设计、施工,方便运行维护,降低运行维护成本。工程建设应满足国家和行业质量验收标准,并经当地质检、供电部门验收合格。1.0.6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备的选型应执行国家有关经济技术政策,采用运行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维护方便(免维护或少维护)、操作简单、节能环保型的设备。禁止使用国
13、家明令淘汰及不合格的产品。1.0.7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的建设应根据城市规划要求,结合环境美化和提高供电可靠性要求,宜建设以电缆线路为主的配电网。1.0.8 村镇住宅小区,可适当降低供配电设施建设标准,但不得2 低于国家标准。1.0.9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的建设除符合本标准外,还应符合国家及行业和地方的相关标准规范。3 2 术 语 2.0.1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 residential district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facilities 从电网电源点至居民电能计量装置(含表箱、电表)及相关低压供电公建设施的产权分界处的电气设施。2.0.2 单多层
14、住宅 single and multi storey buildings 建筑高度不大于 27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类型有别墅、单层、多层等。其中别墅是指带有私家花园的底层独立式住宅。2.0.3 二类高层住宅 the second type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建筑高度大于 27m,但不大于 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2.0.4 一类高层住宅 the first type of high-rise residential 建筑高度大于 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2.0.5 超高层住宅 s
15、uper high-rise residential 建筑高度超过 100m的居住类建筑。2.0.6 公共服务设施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一般称公建设施,是与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配建的,为居民服务的各类设施。2.0.7 汽车库分类 automobile database classification 汽车库停放车辆300 辆、总建筑面积10 000m2为类汽车库;151300 辆、500010 000(含)m2为类汽车库;51150 辆、20005000(含)m2为类汽车库;50 辆、2000(含)m2为类汽车库。2.0.8 配置系数 configuration c
16、oefficient 4 配置变压器的容量(kV A)或低压配电干线馈送容量(kV A)与住宅小区用电负荷(kW)之比值。配置系数综合考虑了同时率、功率因数、设备负载率等对其的影响。2.0.9 产权分界点 division point of property 供电企业和用户资产(维护、管理)的电气设备连接分界处。2.0.10 中压开关站 medium voltage switching station 中压开关站设有中压配电进出线、对功率进行再分配的配电装置,相当于变电站母线的延伸,可用于解决变电站进出线间隔有限或进出线走廊受限,并在区域中起到电源支撑的作用。中压开关站内必要时可附设配电变压器
17、。2.0.11 环网单元 ring network unit 也称环网柜或开闭器,用于中压电缆线路分段、联络及分接负荷。按使用场所可分为户内环网单元和户外环网单元;按结构可分为整体式和间隔式。户外环网单元安装于箱体中时亦称户外环网柜、开闭器、户外箱式开闭所。2.0.12 配电变压器 distribution transformer 将 10kV 电压等级降压成为 0.4kV 电压等级的配电设备,简称配变。按绝缘材料可分为油浸式配变(简称油变)、干式配变(简称干变)。2.0.13 配电室 electricity distribution room 主要为低压用户配送电能,设有中压进线(可有少量出
18、线)、配电变压器和低压配电装置,带有低压负荷的户内配电场所称为配电室。2.0.14 箱式变电站 box type substation 也称预装式变电站或组合式变电站,指将中压开关、配电变压器、低压出线开关、无功补偿装置和计量装置等设备共同安装于一个封闭箱体内的户外配电装置。2.0.15 电缆分支箱 cable branch box 也称电缆分接箱,完成配电系统中电缆线路的汇集和分接5 功能。2.0.16 低压供电半径 low voltage power supply radius 从配电室(箱式变电站)低压侧出线至计量表计间的线路长度,不包含表后线路长度。2.0.17 接户线 connect
19、ing line 从最末一级电缆分支箱到电表箱的线路。2.0.18 进户线 incoming line 从电表箱到每户住宅的线路。2.0.19 交流充电桩 AC charging pile 采用传导方式为具备有车载充电机的电动汽车提供交流电能的专用装置。2.0.20 双电源 dual power supply 分别来自两个不同变电站,或来自不同电源进线的同一变电站内两段母线,为同一用户负荷供电的两路供电电源。2.0.21 双回路 double circuit 为同一用户供电的两回供电线路。2.0.22 TN系统 TN system 电力系统的一点直接接地,电气装置的外露可导电部分通过保护线与该
20、接地点相连接。根据中性导体(N)和保护导体(PE)的配制方式,TN系统可分为如下三类:1 TN C 系统,整个系统的 N、PE 线是合一的。2 TN C S 系统,系统中有一部分线路的 N、PE 线是合一的。3 TN S系统,整个系统的 N、PE 线是分开的。2.0.23 配电自动化 distribution automation 以一次网架和设备为基础,以配电自动化系统为核心,综合利用多种通信方式,实现对配电系统的监测与控制,并通过与相关应用系统的信息集成,实现配电系统的科学管理。2.0.24 配电终端 distribution terminal station 6 安装于中压配电网现场的各
21、种远方监测、控制单元的总称,主要包括配电开关监控终端 feeder terminal unit(即 FTU,馈线终端)、配电变压器监测终端 transformer terminal unit(即 TTU,配变终端)、开关站和公用及用户配电所的监控终端 distribution terminal unit(即 DTU,站所终端)等。7 3 供 配 电 设 计 3.1 负荷性质的确定 3.1.1 根据住宅小区内建筑物及配套设施负荷性质不同,可分为一、二、三级负荷。3.1.2 住宅小区内一级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1 一类高层(含超高层)住宅的电梯、泵房、消防设施、应急照明用电等;2 类汽车库、机械停车
22、设备以及采用升降梯作车辆疏散出口的升降梯用电;3 建筑面积大于 5000m的人防工程。3.1.3 住宅小区内二级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1 二类高层住宅的电梯、泵房、消防设施、应急照明用电等;2、类汽车库;3 建筑面积小于或等于 5000m的人防工程;4 区域性的增压泵房、智能化系统网络中心等。3.1.4 居民用电负荷及其他不属于上述一级或二级的负荷为三级负荷。3.2 用电负荷容量计算 3.2.1 住宅小区低压用电负荷包括必要的低压供电公建设施容量,不包括住宅小区内中高压供电的大型公建设施的供电容量。住宅小区内公建用电和住宅公共用电设施用电设备总容量在 250kW 或需用变压器容量在 160kV
23、A 以下者可采用低压方式供电。3.2.2 住宅小区每户容量配置,一般宜按表 3.2.2 配置。8 表 3.2.2 住宅小区户均容量配置表 序号 类型 单户建筑面积(m2)容量配置(kW)1 非别墅类住宅 90 6 90120(含)8 120150(含)10 150 12 2 别墅类住宅 根据实际需要确定,每户不宜低于 16kW 3 公建设施 公建设施负荷按实际设备容量计算。设备容量不明确时,按负荷密度估算:物业管理类 60100W/m;商业(会所)类 100150W/m 3.2.3 住宅小区用电负荷配置系数按下列原则确定。1 单台配变容量选择,应按表 3.2.3-1中配置系数进行配置,最小不得
24、小于 0.5。表 3.2.3-1 配变容量选择配置系数表 序号 住宅小区总居民住宅户数(户)配置系数(Kp)1 50 0.7 2 51199 0.6 3 200 0.5 4 低压供电公建设施 0.8 注:配电变压器配置容量=(低压用电负荷Kp)。2 住宅小区内低压干线截面选择,应按表 3.2.3-2 中配置系数进行配置。表 3.2.3-2 低压干线截面选择配置系数表 序号 居民住宅户数(户)配置系数(Kp)1 3 1 9 续表 3.2.3-2 序号 居民住宅户数(户)配置系数(Kp)2 411 0.9 3 1236 0.8 4 37 0.7 3.2.4 住宅小区配变的单台容量选用,油浸式配变不
25、应超过630kV A,干式配变不应超过 1250kV A。3.3 住宅小区供电方式 3.3.1 住宅小区中一、二级负荷,应采用双电源或环网方式供电。一级负荷中特别重要的负荷,除应由双电源供电外,还应配置自备应急电源。3.3.2 住宅小区供电容量4000kV A 时,可接入现有 10kV 公用线路;供电容量4000kV A 时,宜从变电站新建 10kV 线路。其中供电容量在 800030 000kVA时,新建多回 10kV线路供电;供电容量30 000kV A 时,采用 35kV 或 110kV 供电,由住宅小区开发建设单位结合城市规划提供 35110kV变电站的规划用地。3.3.3 住宅小区的
26、 10kV 外部供电线路应根据当地城市规划或配网规划选用电缆或架空方式,经开关设备接入公用电网。住宅小区内部的高低压供电线路应采取电缆方式供电。3.3.4 住宅小区内公建设施需用专用配变供电的,容量应按计算容量配置,由开发建设单位单独报装;采用低压供电时,不应与为居民住宅供电的低压线路共用一路。3.3.5 高压供电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新建住宅小区高压供电宜采用中压开关站和配电室供电方式,小区建筑面积 7000m2以下且配电室建设改造困难时,方可采用户外环网柜和箱式变电站方式。10 2 设置有中压开关站时,小型中压开关站(不超过 2 进 4出)可采用单母线接线方式;中型中压开关站(2 进 6
27、8出)和大型中压开关站(2 进 814 出)应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并应设置分段开关。3 高压电缆截面应力求简化并满足规划、设计要求,在热稳定校验后,宜按表 3.3.5进行选择。表 3.3.5 10kV电缆截面选择表 类型 线缆截面(mm)主干线 4 0 0、300、240 分支线 2 4 0、120、70 环网单元联络线 4 0 0、300、240 配变进线 1 2 0、70 3.3.6 低压供电方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新建住宅小区低压供电半径不应超过 200m。2 设置有两台及以上配变的配电室应装设 0.4kV分段开关,低压进线开关与分段开关之间加装闭锁装置(电气联锁+机械联锁),确保低
28、压进线开关与分段开关不能同时合上。3 低压配电线路一般采用“配电室低压电缆分支箱居民住宅用户”的接线方式。配电室每路低压出线接带负荷一般不宜超过 200kW。对于负荷集中的高层、超高层住宅可采取插接母线进行分区、分段树干式供电。4 住宅供电线路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采用分级保护。每幢住宅的总电源进线应装设剩余电流动作保护或剩余电流动作报警,套内除壁挂式分体空调电源插座外,电源插座回路应设置剩余电流保护装置。5 低压电缆、接户线、每套住宅进户线截面应力求简化并满足规划、设计要求,中性线与相线截面应相等,宜按表 3.3.6 进行选择。11 表 3.3.6 低压电缆、接户线、每套住宅进户线截面
29、选择表 类型 线缆截面(mm)低压电缆 2 4 0、150、70 接户线 7 0、50、25 每套住宅进户线 1 6、10 注:高层、超高层住宅采用插接母线槽时应单独设计,表计在建筑物底部集中设置时,应校验进户线压降,并适当增大进户线截面。3.4 电 能 计 量 方 式 3.4.1 住宅小区用电应实行一户一表计量方式,应采用符合供电部门相关技术规范的智能电能表,以满足阶梯电价及分时计费的需求。3.4.2 当每套住宅用电容量在 12kW 及以下时,宜采用单相供电到户计量方式;每套住宅用电容量超过 12kW 时,宜采用三相供电到户计量方式。3.4.3 住宅区域内不同电价分类的用电负荷,应分别装设计
30、量表计。对执行同一电价的公建设施用电,应相对集中设置公用计量表计。3.4.4 住宅小区应采用远程自动抄表方式。3.4.5 住宅小区各类计量表箱应按国家和电力行业相关技术标准制造,并经当地供电部门确认后使用。3.4.6 计量表计集中安装时,应采用多户表箱,单个表箱不宜超过 15 表位。除满足该处居民用电计量需求外,应预留一只远程自动抄表装置表位和通信接口转换器安装位置。多户表箱不宜安装在户外向阳处,可安装在户外背阴处。3.4.7 电能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1 别墅表箱宜安装在户外,宜 46 户相对集中设置,应具有防雨和防阳光直射计量表等防护措施。2 单多层住宅的电能表应集中安装于地下一层或一层
31、。12 3 高层住宅的电能表按照每处宜设置不少于 30 块计量表计的原则,分层段集中安装在地下一层(或一层)及中间楼层,在相应楼层设置表箱间,表箱布置方式应经供电部门确认。4 超高层住宅,宜在地下一层(或一层)、避难层及中间楼层设置表箱间,表箱布置方式应经供电部门确认。3.4.8 住宅小区的配电室必须配备专用计量柜和计量专用 PT、CT,且应满足电能计量柜GB/T 16934 的要求。每台配变应安装满足计量要求的计量装置,以满足分线分台区及电压考核要求。3.4.9 1000kV A 及以下变压器宜采用高供低计计量方式,1250kV A变压器宜采用高供高计计量方式。3.5 其 他 3.5.1 配
32、电装置接地应符合下列规定:1 住宅小区内配变中性点接地方式应遵从供电部门对该区域的规划要求。2 配变等电气装置安装在由其供电的建筑物内时,其接地装置应与建筑物基础钢筋等相连。3 当配电室采用建筑物的可利用基础作接地极且接地电阻小于 1时,可不另设人工接地装置。3.5.2 低压配电系统应选用 TN C S或 TN S接地系统。当配变等电气装置安装在由其供电的建筑物内时,应选用 TN S系统。3.5.3 采用 TN C S接地系统时,低压配电线路主干线末端和各分支线末端的保护中性线(PEN)应重复接地;中性线与 PE 线在建筑物内电源进线处分开,分开后不得再将中性线和 PE 线互相连接。3.5.4
33、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的建设应适应“绿色、环保、低碳”的社会发展要求,电动汽车充电桩配套设施按照国家有关标准配置,住宅小区内宜配置电费自助缴费机。13 4 设 备 选 型 4.1 配 电 变 压 器 4.1.1 配电室、箱式变电站内变压器应选用 13 型及以上系列低损耗油浸全密封变压器,楼内配电室应选用 10 型及以上系列低损耗干式变压器。接线组别一般采用 Dyn11。4.1.2 特性变化大的负荷,可选用卷铁芯或非晶合金变压器。4.1.3 电压波动幅度大、需频繁调节电压的配电台区宜选用有载调压变压器。4.1.4 干式变压器外壳防护等级不低于 IP2X。与低压配电柜并列安装时,其外壳的防护等级不低
34、于 IP3X。4.1.5 变压器应采取减振、降噪、屏蔽等措施。干式变压器应带有温控、风机等设备,带有金属外壳,设置主变压器超温远程告警装置。4.2 箱 式 变 电 站 4.2.1 箱式变电站内变压器容量不应大于 630kV A。4.2.2 箱式变电站内一般采用 SF6环网单元。环网单元应具有“五防”功能,一般选用额定电流 630A,额定短时耐受电流不小于20kA/4s,额定峰值耐受电流不小于 50kA。SF6环网单元应配置压力指示器,具备低气压分合闸闭锁功能。4.2.3 箱式变电站内环网单元、变压器及低压设备导体应绝缘封闭,环网单元及箱式变电站的箱体设计有压力释放通道,能够防止故障引发内部电弧
35、造成箱外人员伤害。4.2.4 箱式变电站处在高潮湿场所时,宜加大元件的爬电比距,箱内加装温湿度自动控制器,应用全绝缘、全封闭、防凝露等14 技术。4.2.5 变压器高压端头采用肘型绝缘头,油浸变压器的防爆孔不应面对开门侧。根据需求,变压器低压端头与低压母线可采用软接方式。低压开关柜组屏安装,低压进线选用框架式断路器,低压出线选用塑壳断路器,回路数不宜大于 4 回。框架式断路器额定电流与变压器容量相匹配,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不小于65kA;塑壳断路器一般选用额定电流 400A,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不小于 50kA。4.2.6 箱式变电站外壳应具有良好的通风散热性能,箱壳温升等级不宜超过 10K,
36、宜采用底进顶出的通风结构。4.2.7 所配置的低压电气元件应通过国家有关强制性产品认证制度认证。4.3 中 压 开 关 柜 4.3.1 中压开关柜宜选用小型化、免维护、全绝缘型环网单元。4.3.2 环网单元宜采用 SF6或真空开关。户外环网柜应选用满足环境要求的小型化全绝缘、全封闭的 SF6共气箱型,外壳应满足使用场所的要求,应具有防水、耐雨淋及耐腐蚀性能,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IP43;户内环网单元宜采用间隔型单元柜。4.3.3 开关类型可根据需求选用,环网宜采用负荷开关,馈出可采用负荷开关或断路器。变压器单元保护一般采用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出线间隔接入变压器容量超过 1250kV A时宜配
37、置断路器及继电保护。4.3.4 负荷开关柜一般选用额定电流 630A,额定短时耐受电流不宜小于 20kA/4s,额定峰值耐受电流不宜小于 50kA。4.3.5 断路器柜一般选用额定电流 630A,额定开断电流不宜小于20kA,短时耐受电流不宜小于 20kA/4s,额定峰值耐受电流不宜小于 50kA。4.3.6 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柜宜选用额定电流 125A,熔断15 器额定开断电流不小于 31.5kA,转移电流应符合相关标准。4.3.7 SF6气体绝缘的环网单元中,每个独立的 SF6气室应配有气体压力指示,可具备低气压分合闸闭锁功能。4.3.8 实施配电自动化的环网单元应具备手动和电动操作功
38、能,操作直流电源可选用 24V、48V,直流系统的储能容量不小于24Ah,进出线柜装设 2 只电流互感器、1 只零序互感器,设置二次小室。4.3.9 环网单元应具有“五防”功能。4.3.10 环网单元处于高潮湿场所时,宜加大元件的爬电比距;在内部加装温湿度自动控制器,应用全绝缘、全封闭、防凝露等技术。4.3.11 环网单元应配置带电显示器(带二次核相孔、按回路配置),应能满足验电、试验、核相的要求。4.3.12 环网单元应选用 IAC 级产品,内部故障电弧允许持续时间应不小于 0.5s。4.4 低 压 开 关 柜 4.4.1 低压开关柜一般选用母线区、设备区和电缆区互相隔离的开关柜,设备导体均
39、绝缘封闭;宜选用抽屉式,采取下进风、上出风散热结构,防护等级不低于 IP31。4.4.2 一般主母线选用额定电流 2000A、2500A,额定短时耐受电流不小于 65kA/1s。4.4.3 低压进线、分段一般采用电子控制的框架断路器,配置电动操作机构,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不小于 65kA,出线采用塑壳空气断路器,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不小于 50kA,配电子脱扣器(瞬时脱扣、短延时脱扣、长延时脱扣三段保护),应具备分励脱扣器及辅助触点等附件,不宜设置失压脱扣;当出线电流大于630A时,采用框架式空气断路器。4.4.4 在规划及实施配电自动化区域,可使用带通信功能的智能16 型低压开关。4.5 中
40、 低 压 电 缆 4.5.1 10kV 电缆一般选用三芯绕包型交联聚乙烯绝缘铜芯电力电缆。4.5.2 10kV电缆附件可选用预制式、冷缩式产品,应有密封防水措施。环网单元和箱式变电站等可分离式连接器采用全屏蔽可触摸式结构。电缆铠装接地线与屏蔽接地线必须分开,铠装接地线截面积不小于 10mm,屏蔽接地线截面积不小于 25mm。4.5.3 10kV 电缆额定电压(U0/U)采用 8.7kV/15kV,满足中性点不接地系统单相接地时持续运行 2h 要求。4.5.4 低压电缆一般选用交联聚乙烯绝缘、阻燃、纵向阻水的铜芯电缆,选用相线、中性线等芯结构。4.5.5 低压电缆的额定电压一般宜选用 0.6kV
41、/1kV。4.5.6 进出开关站、配电室的电缆,应采用阻燃电缆。4.5.7 高层住宅建筑中明敷的线缆应选用低烟、低毒的阻燃类线缆。4.5.8 一类高层(含超高层)住宅建筑公共疏散通道的应急照明,应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耐火的线缆;二类高层住宅建筑公共疏散通道的应急照明,宜采用低烟、无卤、阻燃、耐火的线缆。4.6 低压电缆分支箱 4.6.1 低压电缆分支箱母线采用封闭母线系统,进出线均绝缘封闭。4.6.2 低压电缆分支箱宜采用刀熔开关或断路器,具备电缆下进线的功能。4.6.3 低压电缆分支箱主母排额定电流 630A,进线壳架额定电流400A、额定短时耐受电流不小于 15kA/1s。4.6.4 低
42、压电缆分支箱馈出回路数不宜超过 6 路,出线壳架额定17 电流 250A、额定短时耐受电流不小于 15kA/1s、额定运行短路分断能力不小于 50kA。4.6.5 低压电缆分支箱应设置在车辆、行人不易碰及且电缆进出方便的地方,箱内带电导体应进行绝缘封闭。公共场所落地安装低压电缆分支箱时宜采用绝缘箱体,防护等级不应低于 IP55。4.7 无 功 补 偿 装 置 4.7.1 配变配置低压电容器进行无功补偿,电容器容量应根据配变容量和负荷性质,通过计算确定。低压无功补偿装置一般按配变容量的 10%30%配置,可实现共补、分补以及相间补偿,采用复合开关自动投切(可控硅投切、接触器运行)方式。4.7.2
43、 配变低压无功补偿与运行数据采集应采用一体化装置。4.8 配 电 自 动 化 4.8.1 住宅小区供配电设施应实现配电自动化功能。环网单元应配置“三遥(遥测、遥信、遥控)”站所终端(DTU),能够判断隔离短路、接地故障,并具备故障录波和数据上传功能。4.8.2 在配网自动化规划区域内住宅小区的 10kV 高压进线,应预埋配网自动化通信管孔,预留配网自动化设备装设位置及通信线路位置。4.8.3 根据实施区域具体情况选择适宜的通信方式,配电自动化通信网应优先采用光传输网络专网通信方式,实现规范接入。4.8.4 接入 10kV 配电网的自动化设备应具有采集电气系统运行工况并上传至电网管理机构的能力,
44、同时具备接受电网管理机构控制调节指令的能力。4.8.5 向当地电力部门提供的监测信息至少应包括:电气模拟量,如接入点的电压、电流、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功率因数、频率、电压不平衡、谐波等;状态量,如接入点的断路器状态、故障信息、储能系统远方终端状态信号和通信状态等信号。18 4.8.6 住宅小区宜实现配电台区全景巡视监控,视频摄像头清晰度不应低于 720p。4.8.7 有条件的住宅小区宜采用低压光纤复合电缆(OPLC)入 表进户,以满足智能化家居电器自动监测及控制等发展需求。4.9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 4.9.1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应实现电能量采集、计量异常监测、用电分析和管理,并实现用电信息采集系
45、统的“全覆盖、全采集”,通过信息交互实现供电可靠性和电压合格率统计到户。4.9.2 智能电能表应具备供电可靠性信息采集及上传功能。4.9.3 计量装置安装位置应完全覆盖无线通信信号,确保用电服务终端无线通信正常。4.10 电 能 计 量 装 置 4.10.1 电能计量设计应满足 电能计量装置技术管理规程 DL/T 4482000 第 5 章的要求。4.10.2 接入中性点绝缘系统时,应采用三相三线接线方式,其电流互感器二次绕组与电能表之间应采用四线连接;接入中性点非绝缘系统时,应采用三相四线接线方式。4.10.3 电能计量箱的箱体应采用高强度、阻燃、耐老化的环保材料,厚度不小于 2mm。室内计
46、量箱可采用金属材料箱体,但应具有良好的防腐和接地措施,厚度不小于 1.5mm。表箱安装在专用表箱间、电缆井内时宜采用壁挂式设计,安装高度为表箱下沿距楼面(地)距离 1.2m0.2m。表箱安装在其他位置时宜采用半镶嵌安装设计,表箱门轴以后部分镶嵌在墙内,表箱安装高度为电能表箱中心位置距楼面(地)距离 1.4m0.2m。安装在户外的单户电能表箱下沿距地面距离大于 1.6m,可上下两排排列。若距楼面(地)距离小于上述要求,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表箱门的开闭应灵活,开启角度不小于 120。表箱安装在专用表箱间内或电19 缆井内时,对应钥匙由资产管理单位管理。4.10.4 多电能表位单相表箱内的开关、电能
47、表应分别装设在独立的区域内。开关室、电能表室应分别装设单独开启的门,能够加挂专用锁和一次性防窃电封锁,方便计量箱加锁封闭。4.10.5 多表位单相表箱内表位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以下要求:同一行电能表相邻两个表位垂直中心线间的水平距离不小于 130mm;相邻两行电能表表位水平中心线间的垂直距离不小于 240mm。4.10.6 电能表室门宜采用全透明设计,否则每个表位须设立视窗。视窗固定应无外露的固定螺钉,视窗禁止使用 PC 材料。4.10.7 电能表后开关选用无过流保护跳闸功能的开关,开关的操作手柄外露,方便停送电操作。4.10.8 计量箱内强电与弱电布线必须分开。箱内导线应采用铜质导线,导线截面满
48、足要求,布线合理整齐、工艺美观大方。4.10.9 安装在室外的计量箱必须采取防雨措施,特别是计量箱的顶部、外露的开关操作手柄处、预付费电能表插卡处等部位。4.10.10 计量箱位置(含配电室内计量箱)应安装在无线通信信号良好或有线通信能够覆盖的地方。4.10.11 计量箱应装设铭牌,内容应包括厂家、制造年月、型号、出厂编号、资产编号、执行标准等。4.10.12 计量箱箱体两侧设百叶窗,百叶窗内侧加防止小动物进入的防护网。4.10.13 电能表箱应满足照明充足、通风良好、防潮防火等要求。4.10.14 表箱前后和表箱间所有通道应采用高强度、阻燃、耐老化的环保材料管线(如 PVC、PE、钢管或合金
49、管等),表箱前后电源线通道、进户线通道和信号线通道设计预埋到墙内或地下,不采用明线管设计方式。预埋通道必须预留钢丝,便于后期施工,预埋管的内径不宜小于电缆外径或多根电缆包络外径的 2.5 倍。相关设备、材料的安装标准应符合电能计量装置资产管理单位相关要求。20 4.10.15 应预埋水表、热表安装点到对应户电能表安装位置的管线,并至少预埋 2 条 21.0mm2的屏蔽双绞线、1 条电源线到墙内或地下,并标注信号线走向,通信线路采用总线式结构。相关设备、材料的建设、安装标准应符合电能计量装置资产管理单位相关要求。21 5 站 址 及 通 道 5.1 一 般 规 定 5.1.1 住宅小区配电设施、
50、高低压电缆走廊及户外高低压设备等应纳入住宅小区设计的总体规划,应与小区内其他管线和设施进行统筹安排,与供电有关的土建设计图纸应经供电部门会审。申请用电时应提供相关主管部门审批文件。5.1.2 住宅小区内配电室、箱式变电站选址应满足低压供电半径不大于 200m;配电室根据所供区域的负荷情况确定变压器数量,每处集中放置一般不超过 4 台。5.1.3 住宅小区的中压开关站、配电室宜以独立建筑物为宜,也可结合主体建筑建设。当站室设在住宅建筑外时,不应与居民住宅毗邻,外侧与住宅建筑的外墙间距,应满足防火、防噪声、防电磁辐射的要求,宜避开住户主要窗户的水平视线。设在住宅建筑内时,不应设在住户的正上方、正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