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6 T 1599-2022 大刺鳅种质标准.pdf

    • 资源ID:1534644       资源大小:1.11M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6 T 1599-2022 大刺鳅种质标准.pdf

    1、ICS 65.150 CCS B 50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5992022 大刺鳅种质标准 Variety standard for mastacembelus armatus 2022-05-30发布 2022-12-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5992022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学名和分类地位.1 4 主要形态结构特征.1 5 生长与繁殖.2 6 遗传学特性.3 7 检测方法.4 附录 A(规范性附录)试剂配制.5 DB36/T 1599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1

    2、.1-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 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江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赣州市畜牧水产研究所。本文件主要起草人:王海华、徐先栋、马本贺、李燕华、吴斌、曾庆祥、刘毅、钟颖良、王梦杰、余连渭、李左宏、邓丽芳、李行伟、赵立军。DB36/T 15992022 1 大刺鳅种质标准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大刺鳅 Mastacembelus armatus(Lacpde,1800)的学名与分类地位、形态特征、生长繁殖、细胞遗传学和生化遗传学特性以及检测方

    3、法。本文件适用于江西省境内大刺鳅种质的检测和鉴定。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8654.3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3部分:性状测定 GB/T 18654.4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4部分:年龄与生长的测定 GB/T 18654.6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6部分:繁殖性能的测定 GB/T 18654.12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12部分:染色体组型分析 GB/T 18654.13 养殖鱼类种质检验 第13部分:同工酶电泳分析 3 术语和定义 本

    4、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4 学名和分类地位 4.1 学名 大刺鳅 Mastacembelus armatus(Lacpde,1800)。4.2 分类地位 脊椎动物亚门(Vertebrata),硬骨鱼纲(Osteichthyes),鲈形目(Perciformes),刺鳅科(Mastacembelidae),刺鳅属(Mastacembelus)。5 主要形态结构特征 5.1 外部形态特征 5.1.1 外形 体长,前段稍侧扁,肛门以后扁薄。头长而尖。眼位于头的前部,侧上位。眼间头背自后向前渐狭长。眼被皮膜覆盖。眼下斜前方有一尖端向后的小刺,埋于皮内。吻长远不及眼后头长。吻端向下伸出成吻突,其长

    5、度大于眼径。两对鼻孔前后分离,后鼻孔靠近眼,呈平眼状,前鼻孔位于吻突两侧,呈管DB36/T 15992022 眼状。口下位,口裂几成三角形。口角止于后鼻孔下方。上下颌有绒毛状齿带。胸鳍小而圆。无腹鳍。背鳍和臀鳍分别迕于尾鳍。尾鳍长圆形。背鳍刺34,臀鳍刺2,肛门靠近臀鳍。体鳞细小。侧线完全。背侧灰褐色,腹部灰黄色,胸鳍黄白色,其它各鳍灰黑色,鳍缘有一灰白边。大刺鳅外形见图1。图1 大刺鳅外形图 5.1.2 可数性状 背鳍刺3235;臀鳍刺2。5.1.3 可量性状 大刺鳅可量性状的实测比例值见表1。表1 大刺鳅可量性状比例值 体高/体长 头长/体长 体宽/体长 眼径/头长 吻长/头长 0.098

    6、0.010 0.1790.016 0.0620.010 0.0960.098 0.4010.042 5.2 内部构造 5.2.1 鳔 细长,无鳔管。5.2.2 脊椎骨 总数8387。5.2.3 胃 呈“V”型,无内含物时为长管状结构,内壁具褶皱,分为贲门部、胃体部、幽门部3个部分。5.2.4 肠 较短、具1个弯曲,肠绒毛细长而密集,肠的始端向幽门部延伸出2个幽门盲囊。6 生长与繁殖特性 6.1 生长 不同年龄组大刺鳅的体长和体重的分布情况见表2。表2 不同年龄组大刺鳅的体长和体重组成 年龄 体长范围(cm)体重范围(g)1 6.6011.70 0.475.13 DB36/T 15992022

    7、3 表2 不同年龄组大刺鳅的体长和体重组成(续)年龄 体长范围(cm)体重范围(g)2 12.3025.10 5.0140.95 3 24.6035.70 40.27141.97 4 34.2047.50 138.23224.75 6.2 生长方程 生长方程:W=0.004 L2.85(R2=0.90;p0.05)。W:体重,单位g;L:体长,单位cm。6.3 繁殖 6.3.1 性成熟年龄 性成熟年龄一般在 III龄IV 龄。6.3.2 产卵特性 属分批产卵类型,产卵期为 5月底至 10月初,产卵高峰为 7月到 9月,产卵水温一般在 25以上,卵具有弱粘性,显淡黄色。IV 期卵巢的卵径大小在

    8、0.8mm1.6 mm 之间,V 期卵巢的卵径分布在1.7mm2.0 mm之间。6.3.3 怀卵量 绝对怀卵量为 576粒7823粒;相对怀卵量平均为 73粒/g。7 遗传学特性 7.1 大刺鳅染色体核型 7.1.1 试剂配制 实验试剂配制方法见附录。7.1.2 染色体数 体细胞染色体2倍数,2n=48。7.1.3 染色体核型图 中部着丝粒(M)7对,端部着丝粒(T)17对,见图2。图2 大刺鳅染色体组型 DB36/T 15992022 7.2 大刺鳅同工酶检测 7.2.1 乳酸脱氢酶酶谱表型 7.2.1.1 大刺鳅乳酸脱氢酶(LDH)同工酶共检测到5条酶带,在肌肉中均能检测到5条,在肝脏中检

    9、测到4条,在脾脏、肾脏及心脏检测到1条,脑组织中未检测到乳酸脱氢酶表达(图3)。在肝脏中乳酸脱氢酶表达活性最高。图3 大刺鳅不同组织乳酸脱氢酶电泳图谱及酶谱示意图 注:G:鳃;B:脑;L:肝;S:脾;H:心;K:肾;M:肌肉(下同)。7.2.1.2 大刺鳅酯酶(EST)同工酶共检测到6条酶带,在肌肉中检测到4条,肝脏、脾脏、肾脏和心脏中均检测到2条,脑组织中检测到1条(图4)。在肝脏中酯酶表达活性最高,其次为肾脏、脾脏。图4 大刺鳅不同组织酯酶电泳图谱及酶谱示意图 8 检测方法 8.1 形态特征的测定 按GB/T 18654.3的规定执行。8.2 年龄鉴定 采用耳石鉴定年龄。按GB/T 186

    10、54.4的规定执行。8.3 繁殖性能测定 按GB/T 18654.6的规定执行。8.4 细胞遗传学特性 按GB/T 18654.12的规定执行。8.5 生化遗传学特性测定 按GB/T 18654.13的规定执行。DB36/T 15992022 5 附 录 A(规范性)试剂配制 A.1 生理盐水 称取氯化钠 8.5 g,加入1000ml ddH2O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经121 高温高压灭菌20 min备用。A.2 秋水仙素 称取20 mg秋水仙素,加入0.85%生理盐水溶液20 mL,待完全溶解后,经121 高温高压灭菌15 min,避光保存于4 冰箱备用。A.3 植物血凝素 称取20 mg植

    11、物凝集素,加入0.85%生理盐水溶液20 mL,待完全溶解后,保存于4 冰箱备用。A.4 卡诺氏固定液(Carnoys Fluid)100mL卡诺氏固定液配制:量取甲醇75mL,冰乙酸25mL,混合均匀,现配现用。A.5 磷酸缓冲液 配制pH7.0的0.1 mol/L PBS缓冲溶液:称取KH2PO4 13.6g,K2HPO4 22.832 g,NaCl 8.5g,加入1000mLddH2O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后,经121高温高压灭菌20 min,保存于4 冰箱备用。A.6 0.075 mol/L氯化钾低渗液 称取氯化钾 0.559 g,溶于100 mLddH2O,经121高温高压灭菌20 min,备用。A.7 姬姆萨染液 量取Giemsa原液 1 mL,置于10 mL 1/15 mol/L磷酸缓冲液(pH6.8或7.4)中稀释,现配现用。_


    注意事项

    本文(DB36 T 1599-2022 大刺鳅种质标准.pdf)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