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5 T 169-2022 森林立地分类与立地质量等级.pdf

    • 资源ID:1534618       资源大小:2.87MB        全文页数:4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5 T 169-2022 森林立地分类与立地质量等级.pdf

    1、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169 2022 代替 DB35/T 169 1993 森林立地 分类与立 地质量等 级 Forest site classification and site quality grade 2022-04-25 发布 2022-07-25 实施 福建省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ICS 65.020 CCS B 60 35 DB35/T 169 202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森林立地分类.2 5 立地质量等级划分.14 附录A(规范性)福建省立地亚区简图.32 附录B(资料性)树种中文名与学名对

    2、照表.33 参考文献.37 DB35/T 169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代替DB35/T 1691993森林立地分类,与 DB35/T 1691993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见第2章);删除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1993年版的2.72.19);修改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3.1、3.2、3.3、3.4、3.5、3.6,1993 年版的 2.1、2.2、2.3、2.4、2

    3、.5、2.6);增加了部分术语和定义(见3.7、3.8、3.9);修改了森林立地分类区范围、分类系统表述形式和表格编排样式(见4.1、4.2,1993年版的第 3 章、附录A);修改了立地质量等级肥沃级、较肥沃级、较瘠薄级、瘠薄级为肥沃级、较肥沃级、中等肥沃级、瘠薄级四个立地质量等级(见第 5 章,1993年版的第 4 章);修改了各立地亚区各立地质量等级的适宜树种(见表 11表 19,1993 年版的各立地质量等级表);增加了福建省立地亚区简图(见附录 A);增加了树种中文名与学名对照表(见附录 B)。本文件由福建省林业局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森林资源监测总站、福建林业职业技术学

    4、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蔡小英、郭恩莹、何国生、洪端芳、石伟生、许雪玲、范金顺、高兆蔚、蔡元晃、兰思仁、林如青、陈存及。DB35/T 169 2022 1 森 林立地 分类与立 地质量 等级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福建省森林立地分类、立地质量等级划分。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范围内的森林培育、森林资源调查规划和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等林业生产经营全过程。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264242010 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

    5、技术规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立地区 域 site area 森林立地分类一级区划单位,是对大尺度地域分异规律的不同将森林立地区划为不同范围。注:大尺度地域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热量分异、干湿分异、大地貌区地貌分异等,命名采用地理位置+热量带,如南方亚热带立地区域;其号志为罗马数字:、.。3.2 立地区 site region 森林立地分类二级区划单位,是对立地区域内次一级的水热分异规律的不同将立地区域继续区划为不同范围。注:命名采用地理区域名+大地貌,如浙闽沿海低山丘陵立地区;其号志为阿拉伯数字:1、2、3.。3.3 立地亚 区 site sub-region

    6、森林立地分类三级区划单位,是对立地区内区域分异的不同将立地区继续区划为不同范围。注:立地亚区划分的依据是大、中地貌,地质条件,土类的差异,以及山地垂直性或地方气候的局部区域性差异。命名采用立地区内地理区域名和划分亚区的主导因素命名,如浙闽东南沿海丘陵立地亚区;其号志为英文印刷体大写字母:A、B、C.。3.4 立地类 型小 区 site type district 森林立地一级分类单位,是对中、小地貌和岩性等的不同将森林立地划分为不同的类别。注:命名采用划分小区的主导因子进行命名,如山地立地类型小区;其号志为英文印刷体大写字母加括号:(A)、(B)、(C).。DB35/T 1692022 2 3

    7、.5 立地类型组 group of site type 森林立地分类二级单位,是立地条件和生产潜力相近似的立地类型的组合。注:命名采用划分立地类型组的主导因子进行命名,如中山带坡上部立地类型组;其号志为英文印刷小写字母:a、b、c.。3.6 立地类型 site type 森林立地分类三级单位,为森林立地分类的基本单位。注:森林立地分类是小地形、岩性、土壤、水文条件、小气候及植物群落等基本一致的地段组合,林地生产潜力、森林经营培育的适宜程度和限制性基本一致。命名采用划分不同立地类型的主导因子进行命名,如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其号志为阿拉伯数字加括号:(1)、(2)、(3).。3.7

    8、立地质量 site quality 综合评价气候、土壤和生物等林地所处自然立地条件影响林地生产潜力高低的指标。来源:GB/T 264242010,3.6 3.8 地位指数 site index 以林分基准(或标准)年龄时的优势木平均高评价立地质量的定量评价指标。来源:GB/T 264242010,3.8 3.9 号志 site classification number 各森林立地分类的序号,详细分类见中国森林立地类型(1995)。4 森林立地分类 4.1 森林立地分类方法 按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区划将森林立地作 6级划分,即:a)立地区域;b)立地区;c)立地亚区;d)立地类型小区;e)立地

    9、类型组;f)立地类型。4.2 立地区划及范围界线 本分类系统前三级立地区域、立地区、立地亚区是区划单位,划分方法及号志与中国森林立地分类系统一致。立地区划及行政分布范围见表1,福建省各县(市、区)相应的立地亚区见附录 A。DB35/T 169 2022 3 表1 立地区 划及 行政 分布 范围 一览表 立地区域 立地区 立地亚区 行政分布范围 南方亚热带立地区域 40 浙闽沿海低山丘陵立地区 A 浙闽东南沿海丘陵立地亚区 福鼎、柘荣、福安、霞浦、蕉城、罗源、连江、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闽侯 B 浙闽东南山地立地亚区 寿宁、政和、周宁、屏南、古田 41 武夷山山地立地区 C 武夷山东坡立

    10、地亚区 浦城、武夷山、光泽、松溪、邵武、泰宁、建宁、建阳 D 武夷山戴云山山间立地亚区 建瓯、顺昌、延平、将乐、沙县、明溪、三元、永安 E 戴云山立地亚区 尤溪、大田、德化、漳平、闽清、永泰 45 赣闽粤山地丘陵立地区 B 赣南闽西南山地立地亚区 宁化、清流、长汀、武平 C 粤东闽西南丘陵立地亚区 连城、新罗、上杭、永定 华南亚热带热带立地区域 49 闽粤沿海丘陵平原立地区域 A 闽东南丘陵低山立地亚区 仙游、永春、安溪、华安、南靖、平和 B 闽粤东南沿海丘陵平原立地亚区 长乐、福清、平潭、城厢、涵江、荔城、秀屿、惠安、泉港、鲤城、丰泽、洛江、南安、晋江、石狮、同安、思明、海沧、湖里、集美、翔

    11、安、漳浦、云霄、东山、诏安、龙海、长泰、芗城、龙文、金门 注:表中、40、A等为相应立地分类的号志。DB35/T 169 2022 4 4.3 立地分 类 本分类系统后三级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为森林立地分类单位,详细分类见表 2至表 10。表2 浙闽东 南沿 海丘 陵立 地亚 区(.40.A)立地 类型 表 立地单元 立地类型小区 立地类型组 立地类型 分类依据 中、小地貌 海拔、坡位 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或土壤质地、干湿度、盐渍化程度 立地单元名称(A)山地立地类型小区 a.中山带坡上部立地类型组(1)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

    12、中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中山带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b.中山带坡下部立地类型组(5)中山带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6)中山带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7)中山带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8)中山带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c.低山带坡上部立地类型组(9)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0)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1)低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2)低山带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d.低山带长坡中部立地类型组(13)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4)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5)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6)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薄腐立地

    13、类型 e.低山带长坡下部立地类型组(17)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8)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9)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0)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f.低山带短坡下部立地类型组(21)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2)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23)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4)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B)丘陵台地立地类型小区 g.丘陵坡上部立地类型组(25)丘陵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6)丘陵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27)丘陵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8)丘陵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h.丘陵坡下部立地

    14、类型组(29)丘陵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0)丘陵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1)丘陵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2)丘陵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i.丘陵全坡立地类型组(33)丘陵全坡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4)丘陵全坡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5)丘陵全坡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6)丘陵全坡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j.台地立地类型组(37)台地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8)台地薄土薄腐立地类型(C)河谷阶地立地类型小区 k.河谷阶地立地类型组(39)沙质河谷阶地立地类型(40)沙砾质河谷阶地立地类型 DB35/T 169 2022 5 表2 浙闽 东南 沿海 丘陵 立地亚 区(.40.A)立 地 类型

    15、表(续)立地单元 立地类型小区 立地类型组 立地类型 分类依据 中、小地貌 海拔、坡位 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或土壤质地、干湿度、盐渍化程度 立地单元名称(D)平原滩涂立地类型小区 l.平原立地类型组(41)平原湿润泥质立地类型(42)平原干燥泥质立地类型(43)平原湿润沙质立地类型(44)平原干燥沙质立地类型 m.滩涂立地类型组(45)滩涂盐渍泥质立地类型(46)滩涂盐渍沙质立地类型 表3 浙闽东 南山 地立 地亚 区(.40.B)立地 类型 表 立地单元 立地类型小区 立地类型组 立地类型 分类依据 中、小地貌 海拔、坡位 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或土壤质地、干湿度、盐渍化程度 立地单元名称

    16、(A)山地立地类型小区 a.中山带坡上部立地类型组(1)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中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中山带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b.中山带长坡中部立地类型组(5)中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6)中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7)中山带长坡中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8)中山带长坡中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c.中山带长坡下部立地类型组(9)中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0)中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1)中山带长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2)中山带长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d.中山带短坡下部立地类型组(13

    17、)中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4)中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5)中山带短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6)中山带短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e.低山带坡上部立地类型组(17)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8)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9)低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0)低山带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f.低山带长坡中部立地类型组(21)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2)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23)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4)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g.低山带长坡下部立地类型组(25)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

    18、6)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27)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8)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h.低山带短坡下部立地类型组(29)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0)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1)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2)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DB35/T 169 2022 6 表3 浙闽 东南 山地 立地 亚 区(.40.B)立地 类型 表(续)立地单元 立地类型小区 立地类型组 立地类型 分类依据 中、小地貌 海拔、坡位 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或土壤质地、干湿度、盐渍化程度 立地单元名称(B)丘陵立地类型小区 i.丘陵坡上部立地

    19、类型组(33)丘陵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4)丘陵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5)丘陵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6)丘陵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j.丘陵坡下部立地类型组(37)丘陵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8)丘陵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9)丘陵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0)丘陵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k.丘陵全坡立地类型组(41)丘陵全坡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2)丘陵全坡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43)丘陵全坡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4)丘陵全坡薄土薄腐立地类型(C)河谷阶地立地类型小区 l.河谷阶地立地类型组(45)沙质河谷阶地立地类型(46)沙砾质河谷阶地立地类型 表4 武夷

    20、山 东坡 立地 亚区(.41.C)立地 类型 表 立地单元 立地类型小区 立地类型组 立地类型 分类依据 中、小地貌 海拔、坡位 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或土壤质地、干湿度、盐渍化程度 立地单元名称(A)山地立地类型小区 a.中山带坡上部立地类型组(1)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中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中山带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b.中山带长坡中部立地类型组(5)中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6)中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7)中山带长坡中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8)中山带长坡中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c.中山带长坡下部立地类型

    21、组(9)中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0)中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1)中山带长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2)中山带长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d.中山带短坡下部立地类型组(13)中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4)中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5)中山带短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6)中山带短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e.低山带坡上部立地类型组(17)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8)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9)低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0)低山带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f.低山带长坡中部立地类型组(21)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

    22、型(22)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23)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4)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DB35/T 169 2022 7 表4 武夷 山东 坡立 地亚 区(.41.C)立 地类 型表(续)立地单元 立地类型小区 立地类型组 立地类型 分类依据 中、小地貌 海拔、坡位 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或土壤质地、干湿度、盐渍化程度 立地单元名称(A)山地立地类型小区 g.低山带长坡下部立地类型组(25)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6)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27)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8)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h.低山带短坡下

    23、部立地类型组(29)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0)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1)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2)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B)丘陵立地类型小区 i.丘陵坡上部立地类型组(33)丘陵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4)丘陵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5)丘陵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6)丘陵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j.丘陵坡下部立地类型组(37)丘陵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8)丘陵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9)丘陵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0)丘陵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k.丘陵全坡立地类型组(41)丘陵全坡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2

    24、)丘陵全坡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43)丘陵全坡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4)丘陵全坡薄土薄腐立地类型(C)河谷阶地立地类型小区 l.河谷阶地立地类型组(45)沙质河谷阶地立地类型(46)沙砾质河谷阶地立地类型 表5 武夷山 戴云 山山 间立 地亚 区(.41.D)立地 类型 表 立地单元 立地类型小区 立地类型组 立地类型 分类依据 中、小地貌 海拔、坡位 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或土壤质地、干湿度、盐渍化程度 立地单元名称(A)山地立地类型小区 a.中山带坡上部立地类型组(1)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中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中山带坡上部薄

    25、土薄腐立地类型 b.中山带长坡中部立地类型组(5)中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6)中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7)中山带长坡中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8)中山带长坡中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c.中山带长坡下部立地类型组(9)中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0)中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1)中山带长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2)中山带长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d.中山带短坡下部立地类型组(13)中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4)中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5)中山带短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6)中山带短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DB35/T 169 2

    26、022 8 表5 武夷 山戴 云山 山间 立 地亚区(.41.D)立地 类 型表(续)立地单元 立地类型小区 立地类型组 立地类型 分类依据 中、小地貌 海拔、坡位 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或土壤质地、干湿度、盐渍化程度 立地单元名称(A)山地立地类型小区 e.低山带坡上部立地类型组(17)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8)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9)低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0)低山带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f.低山带长坡中部立地类型组(21)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2)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23)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4)低山带

    27、长坡中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g.低山带长坡下部立地类型组(25)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6)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27)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8)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h.低山带短坡下部立地类型组(29)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0)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1)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2)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B)丘陵立地类型小区 i.丘陵坡上部立地类型组(33)丘陵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4)丘陵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5)丘陵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6)丘陵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j

    28、.丘陵坡下部立地类型组(37)丘陵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8)丘陵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9)丘陵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0)丘陵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k.丘陵全坡立地类型组(41)丘陵全坡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2)丘陵全坡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43)丘陵全坡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4)丘陵全坡薄土薄腐立地类型(C)河谷阶地立地类型小区 l.河谷阶地立地类型组(45)沙质河谷阶地立地类型(46)沙砾质河谷阶地立地类型 表6 戴云 山 立地 亚区(.41.E)立地 类型 表 立地单元 立地类型小区 立地类型组 立地类型 分类依据 中、小地貌 海拔、坡位 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或土壤

    29、质地、干湿度、盐渍化程度 立地单元名称(A)山地立地类型小区 a.中山带坡上部立地类型组(1)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中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中山带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b.中山带长坡中部立地类型组(5)中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6)中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7)中山带长坡中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8)中山带长坡中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DB35/T 169 2022 9 表6 戴云 山立 地亚 区(.41.E)立 地类 型表(续)立地单元 立地类型小区 立地类型组 立地类型 分类依据 中、小地貌 海拔、坡位 土层厚度

    30、、腐殖质层厚度或土壤质地、干湿度、盐渍化程度 立地单元名称(A)山地立地类型小区 c.中山带长坡下部立地类型组(9)中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0)中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1)中山带长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2)中山带长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d.中山带短坡下部立地类型组(13)中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4)中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5)中山带短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6)中山带短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e.低山带坡上部立地类型组(17)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8)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9)低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

    31、型(20)低山带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f.低山带长坡中部立地类型组(21)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2)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23)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4)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g.低山带长坡下部立地类型组(25)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6)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27)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8)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h.低山带短坡下部立地类型组(29)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0)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1)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2)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薄腐

    32、立地类型(B)丘陵立地类型小区 i.丘陵坡上部立地类型组(33)丘陵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4)丘陵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5)丘陵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6)丘陵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j.丘陵坡下部立地类型组(37)丘陵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8)丘陵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9)丘陵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0)丘陵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k.丘陵全坡立地类型组(41)丘陵全坡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2)丘陵全坡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43)丘陵全坡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4)丘陵全坡薄土薄腐立地类型(C)河谷阶地立地类型小区 l.河谷阶地立地类型组(45)沙质河谷阶地

    33、立地类型(46)沙砾质河价阶地立地类型 DB35/T 169 2022 10 表7 赣南闽 西南 山地 立地 亚区(.45.B)立 地类 型表 立地单元 立地类型小区 立地类型组 立地类型 分类依据 中、小地貌 海拔、坡位 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或土壤质地、干湿度、盐渍化程度 立地单元名称(A)山地立地类型小区 a.中山带坡上部立地类型组(1)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中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中山带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b.中山带长坡中部立地类型组(5)中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6)中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7)中

    34、山带长坡中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8)中山带长坡中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c.中山带长坡下部立地类型组(9)中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0)中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1)中山带长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2)中山带长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d.中山带短坡下部立地类型组(13)中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4)中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5)中山带短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6)中山带短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e.低山带坡上部立地类型组(17)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8)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9)低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0)低山

    35、带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f.低山带长坡中部立地类型组(21)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2)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23)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4)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g.低山带长坡下部立地类型组(25)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6)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27)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8)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h.低山带短坡下部立地类型组(29)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0)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1)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2)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B)

    36、丘陵立地类型小区 i.丘陵坡上部立地类型组(33)丘陵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4)丘陵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5)丘陵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6)丘陵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j.丘陵坡下部立地类型组(37)丘陵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8)丘陵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9)丘陵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0)丘陵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k.丘陵全坡立地类型组(41)丘陵全坡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2)丘陵全坡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43)丘陵全坡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4)丘陵全坡薄土薄腐立地类型(C)河谷阶地立地类型小区 l.河谷阶地立地类型组(45)沙质河谷阶地立地类型(46

    37、)沙砾质河谷阶地立地类型 DB35/T 169 2022 11 表8 粤东闽 西南 丘陵 立地 亚区(.45.C)立 地类 型表 立地单元 立地类型小区 立地类型组 立地类型 分类依据 中、小地貌 海拔、坡位 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或土壤质地、干湿度、盐渍化程度 立地单元名称(A)山地立地类型小区 a.中山带坡上部立地类型组(1)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中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中山带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b.中山带长坡中部立地类型组(5)中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6)中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7)中山带长坡中部薄

    38、土中厚腐立地类型(8)中山带长坡中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c.中山带长坡下部立地类型组(9)中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0)中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1)中山带长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2)中山带长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d.中山带短坡下部立地类型组(13)中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4)中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5)中山带短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6)中山带短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e.低山带坡上部立地类型组(17)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8)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9)低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0)低山带坡上部薄土薄

    39、腐立地类型 f.低山带长坡中部立地类型组(21)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2)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23)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4)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g.低山带长坡下部立地类型组(25)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6)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27)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8)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h.低山带短坡下部立地类型组(29)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0)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1)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2)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B)丘陵立地类型小

    40、区 i.丘陵坡上部立地类型组(33)丘陵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4)丘陵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5)丘陵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6)丘陵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j.丘陵坡下部立地类型组(37)丘陵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8)丘陵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9)丘陵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0)丘陵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k.丘陵全坡立地类型组(41)丘陵全坡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2)丘陵全坡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43)丘陵全坡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4)丘陵全坡薄土薄腐立地类型(C)河谷阶地立地类型小区 l.河谷阶地立地类型组(45)沙质河谷阶地立地类型(46)沙砾质河谷阶

    41、地立地类型 DB35/T 169 2022 12 表9 闽东南 丘陵 低山 立地 亚区(.49.A)立 地类 型表 立地单元 立地类型小区 立地类型组 立地类型 分类依据 中、小地貌 海拔、坡位 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或土壤质地、干湿度、盐渍化程度 立地单元名称(A)山地立地类型小区 a.中山带坡上部立地类型组(1)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中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中山带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b.中山带坡下部立地类型组(5)中山带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6)中山带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7)中山带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8)

    42、中山带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c.低山带坡上部立地类型组(9)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0)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1)低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2)低山带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d.低山带长坡中部立地类型组(13)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4)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5)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6)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e.低山带长坡下部立地类型组(17)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8)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9)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0)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f.低山带短

    43、坡下部立地类型组(21)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2)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23)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4)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B)丘陵台地立地类型小区 g.丘陵坡上部立地类型组(25)丘陵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6)丘陵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27)丘陵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8)丘陵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h.丘陵坡下部立地类型组(29)丘陵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0)丘陵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1)丘陵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2)丘陵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i.丘陵全坡立地类型组(33)丘陵全坡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

    44、型(34)丘陵全坡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5)丘陵全坡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6)丘陵全坡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j.台地立地类型组(37)台地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8)台地薄土薄腐立地类型(C)河谷阶地立地类型小区 k.河谷阶地立地类型组(39)沙质河谷阶地立地类型(40)沙砾质河谷阶地立地类型 DB35/T 169 2022 13 表10 闽粤东 南沿 海丘 陵平 原立 地亚区(.49.B)立地 类 型表 立地单元 立地类型小区 立地类型组 立地类型 分类依据 中、小地貌 海拔、坡位 土层厚度、腐殖质层厚度或土壤质地、干湿度、盐渍化程度 立地单元名称(A)山地立地类型小区 a.中山带坡上部立地类型组

    45、(1)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中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中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4)中山带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b.中山带坡下部立地类型组(5)中山带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6)中山带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7)中山带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8)中山带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c.低山带坡上部立地类型组(9)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0)低山带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1)低山带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2)低山带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d.低山带长坡中部立地类型组(13)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4)低山带长坡中部中厚土薄腐立

    46、地类型(15)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6)低山带长坡中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e.低山带长坡下部立地类型组(17)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18)低山带长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19)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0)低山带长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f.低山带短坡下部立地类型组(21)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2)低山带短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23)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4)低山带短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B)丘陵台地立地类型小区 g.丘陵坡上部立地类型组(25)丘陵坡上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6)丘陵坡上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27)丘

    47、陵坡上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28)丘陵坡上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h.丘陵坡下部立地类型组(29)丘陵坡下部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0)丘陵坡下部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1)丘陵坡下部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2)丘陵坡下部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i.丘陵全坡立地类型组(33)丘陵全坡中厚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4)丘陵全坡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5)丘陵全坡薄土中厚腐立地类型(36)丘陵全坡薄土薄腐立地类型 j.台地立地类型组(37)台地中厚土薄腐立地类型(38)台地薄土薄腐立地类型(C)河谷阶地立地类型小区 k.河谷阶地立地类型组(39)沙质河谷阶地立地类型(40)沙砾质河谷阶地立地类型(D)平原滩涂立地类型小

    48、区 l.平原立地类型组(41)平原湿润泥质立地类型(42)平原干燥泥质立地类型(43)平原湿润沙质立地类型(44)平原干燥沙质立地类型 m.滩涂立地类型组(45)滩涂盐渍泥质立地类型(46)滩涂盐渍沙质立地类型 DB35/T 169 2022 14 5 立地 质 量等 级划 分 在立地亚区范围内,根据地形、土壤和植被,立地质量划分为肥沃、较肥沃、中等肥沃、瘠薄 4个等级,评定代表树种地位指数,确定适宜树种。各立地质量等级主要的地形和土壤特征如下。a)肥沃级()。主要代表地形和土壤特征有:中低山、丘陵坡中下部,厚土层、中厚土层、中厚腐殖质层;平原湿润泥质。b)较肥沃级()。主要代表地形和土壤特征

    49、有:中低山、丘陵坡中下部或丘陵全部,厚土层、中厚土层、薄腐殖质层、中厚腐殖质层;平原干燥泥质。c)中等肥沃级()。主要代表地形和土壤特征有:中低山、丘陵坡上部或丘陵台地全坡,中厚土层、薄腐殖质层;中低山、丘陵坡中下部,薄土层,中厚腐殖质层;河谷阶地沙质土壤;平原湿润沙质土壤。d)瘠薄级()。主要代表地形和土壤特征有:中低山、丘陵坡上部或丘陵全坡,薄土层、薄中厚腐殖质层、薄腐殖质层;中低山、丘陵坡中下部或丘陵台地全坡,薄土层、薄腐殖质层;河谷阶地砂砾质;平原干燥沙质;滩涂盐渍。立地质量等级见表 11表 19。表中列出了各立地质量等级普遍的代表性地形、土壤情况、代表性植被等,地位指数分立地质量等级

    50、列出福建省的两大代表性树种杉木、马尾松的基准年龄的优势木平均高,立地类型分立地质量等级列出立地类型,立地类型以表 2表 10 的立地类型号志标识。各树种中文名与学名对照参照附录B。表11 浙闽东 南沿 海丘 陵立 地亚 区(.40.A)立地 质量 等 级表 级别 地形 土壤 植被和盖度 特征 地位指数 杉木 马尾松 立地类型 主要适宜树种 肥 沃 级 中低山、丘陵坡中下部 中厚土层、中厚腐殖质层、壤土一轻粘土,松、潮湿 杉木、苦竹、冬青、柃木、朱砂根、乌毛蕨、狗脊、江南卷柏、五节芒、高芒萁,盖度 0.7-1.0 14 15(5)(13)(17)(21)(29)(41)白花泡桐、茶秆竹、赤皮青冈


    注意事项

    本文(DB35 T 169-2022 森林立地分类与立地质量等级.pdf)为本站会员(inwarn12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