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91.080.40 CCS P 25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238 2022 水工混凝 土老化防 护处理施 工质量检 测 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construction quality inspection of aging protection treatment of hydraulic concrete 2022-06-29 发布 2022-07-29 实施 安徽省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34/T 4238 2022 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准
2、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 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安 徽省 水利 厅提 出并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安 徽省(水利 部淮 河水 利委 员会)水利 科学 研究 院、安徽 省建筑 工程 质量 监督 检测站、安徽 禹安 建设 工程 有限公 司、南京 水利 科学 研究院。本文件 主要起 草人:郑继、张成 银、刘 长顺、朱田 生、徐 良、张 军、郑磊、张亚涛、刘磊、秦 岭、徐伟、孙述 彬、武允 超、吴超、杨志、江 腾寿、王 锐、张 坤、丁晓 竟、杨兆 楠、余 国伟。DB34/T 4238 2
3、022 1 水工混 凝 土老化 防护处理 施工质 量检测技 术规程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 了水 工混 凝土 老化防 护处 理施 工质 量检 测的术 语和 定义、材 料检 测和 实 体检 测。本文件 适用于 采用 防护砂 浆、防 护混凝 土、防护涂 料 对水 工混凝 土进 行防护 处理的 施工质 量检 测。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175
4、通 用硅 酸盐 水泥 GB/T 16777 建 筑防 水涂 料试验 方法 GB/T 17671 水 泥胶 砂强 度检验 方法(ISO法)GB 18445 水泥 基渗 透结 晶型防 水材 料 GB/T 23446 喷 涂聚 脲防 水涂料 GB 50666 混凝 土结 构工 程施工 规范 DL/T 5126 聚 合物 改性 水 泥砂浆 试验 规程 JC/T 1018 水 性渗 透型 无 机防水 剂 JG/T 335 混凝 土结 构防 护用成 膜型 涂料 JG/T 507 数显 式粘 结强 度检测 仪 JGJ/T 384 钻 芯法 检测 混 凝土强 度技 术规 程 SL/T 352 水工 混凝 土试
5、 验规程 SL 677 水 工混 凝土 施工 规范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防护砂 浆 protective mortar 喷涂或 涂抹 在混 凝土 表面,对混 凝土 老化 具有 防护 功能的 砂浆。防护混 凝土 protective concrete 浇筑或 喷射 在混 凝土 表面,对混 凝土 老化 具有 防护 功能 的 混凝 土。防护涂 料 protective coating 喷涂或 涂抹 在混 凝土 表面,对混 凝土 老化 具有 防护 功能 的 涂料。防护处 理 protective treatment 在混凝 土表 面或 去除 老化 层后的 混凝 土表
6、 面,喷涂、涂抹、浇筑 或 喷射 材料 的活动。DB34/T 4238 2022 2 原混凝 土表 面处 理厚 度 surface treatment thickness of old concrete 采用喷 砂、人工 凿毛 等工 艺对已 老化 混凝 土表 面清 除的厚 度。4 材料检 测 防护砂 浆检 测 4.1.1 稠度 稠度检 测按 SL/T 352 的 规定执 行。4.1.2 表观密 度 表观密 度检 测按 SL/T 352 的规 定执 行。4.1.3 抗压强 度 抗压强 度检 测按 SL/T 352 的规 定执 行。4.1.4 抗折强 度 抗折强 度检 测按 GB/T 17671
7、的 规定 执行。4.1.5 粘结强 度 粘结强 度检 测按 SL/T 352 的规 定执 行。4.1.6 轴向抗 拉强 度和 极限 拉伸 值 轴向抗 拉强 度和 极限 拉伸 值检测 按 SL/T 352 的规 定执行。4.1.7 抗冻性 抗冻性 检测 按 SL/T 352 的规定 执行。4.1.8 抗渗性 抗渗性 检测 按 SL/T 352 的规定 执行。4.1.9 抗碳化 性能 抗碳化 性能 检测 按 DL/T 5126 的规 定 进 行,测定 试 件的 28d 碳化 深度,取 3 个 试件 测值 的平 均值作为 检测 结果。4.1.10 耐酸性 4.1.10.1 仪器设 备应 符合 JG/
8、T 335 的规 定。4.1.10.2 耐酸性 检测 如下:a)按防护 砂浆 配比,成 型三 块 100mm100mm100mm 的 试件,试 件制 作及 养护 应符合 SL/T 352的规定,养 护龄 期为 28d;b)试验按 JG/T 335 的 规定 进行;c)达到试验 龄 期后 取出 试件 晾干,观察 有无 开裂、剥 落、粉 化等 现象。DB34/T 4238 2022 3 防护混 凝土 检测 4.2.1 坍落度 坍落度 检测 按 SL/T 352 的规定 执行。4.2.2 立方体 抗压 强度 立方体 抗压 强度 检测 按 SL/T 352 的 规定 执行。4.2.3 抗折强 度 抗折
9、强 度检 测按 SL/T 352 的规 定执 行。4.2.4 静力抗 压弹 性模 量 静力抗 压弹 性模 量检 测按 SL/T 352 的规 定执 行。4.2.5 粘结强 度 粘结强 度检 测按 SL/T 352 的 规 定执 行。4.2.6 轴向抗 拉强 度和 极限 拉伸 值 轴向抗 拉强 度和 极限 拉伸 值检测 按 SL/T 352 的规 定执行。4.2.7 抗冻性 抗冻性 检测 按 SL/T 352 的规定 执行。4.2.8 抗渗性 抗渗性 检测 按 SL/T 352 的规定 执行。4.2.9 抗碳化 性能 抗碳化 性能 检测 按 SL/T 352 的 规定 进行,测 定试 件 的 2
10、8d 碳化 深度,取 3 个试件 测值 的平 均值作为 试验 结果。4.2.10 耐酸性 4.2.10.1 仪器设 备应 符合 JG/T 335 的规 定。4.2.10.2 试验步 骤如下:a)按防护 混凝 土配 比,成型 三块 100mm 100mm 100mm 的试 件,试件 制作 及养 护应符 合 SL/T 352 的 规定,养 护龄 期为 28d;b)试验按 JG/T 335 的 规定 进行;c)达到试验 龄 期后,取 出试 件晾干 观察 有无 开裂、剥 落、粉 化等 现象。防护涂 料检 测 4.3.1 粘结强 度 粘结强 度检测 按 GB/T 16777 中A 法的 规定 进行。4.
11、3.2 抗碳化 性能 DB34/T 4238 2022 4 4.3.2.1 仪器设 备如下:a)混凝土 碳化 箱:应符合 SL/T 352 的 规定;b)钢直尺:分 度值 为 1mm。4.3.2.2 混凝土 试件 制备 如下:a)混凝土 用原 材料:水 泥应 符合 GB 175 中42.5 级 普 通硅酸 盐水 泥的 规定,砂、石、矿物 掺 合料、外 加剂 等应 符合 SL 677 的 规定;b)制备 3 块 强度 等级 为 C25、尺寸 为 150mm 150mm 300mm 的 混凝 土试 件,其配合 比应 符合相关国 家或 行业 标准 要求;c)混凝土 试件 制作 及养 护应 符合 SL
12、/T 352 的规 定,标准养 护 28d 后取 出,在 实验室 内自 然 干燥 7d;d)将试件 任一 端面 用砂 纸打 磨并清 理干 净,按涂 料产 品说明 书要 求在 该端 面上 涂覆防 护涂 料。4.3.2.3 试验步 骤如下:a)试验按 SL/T 352 的 规定 进行,CO2 进气 面为 涂层 面;b)测量 28d 快速 碳化 后的 碳 化深度,精 确至 1mm。4.3.2.4 以 3 个试 样碳 化深 度平 均 值作为 试验 结果,精 确至 1mm。4.3.3 抗冻性 抗冻性 检测 按 JG/T 335 的规定 进行,100 次冻 融 循环结 束后 观察 有无 起泡、剥 落、粉化
13、、裂纹 等现象。4.3.4 耐急冷 急热 性 4.3.4.1 仪器设 备如下:a)烘箱:可控 制温 度在 80 5;b)水槽:可保 持 15 5 流动水 的低 温水 槽;c)温度计:量 程 0 100。4.3.4.2 试样制 备如下:a)混凝土 试块 制作:尺寸 为 100mm100mm100mm,强 度 等级不 低 于 C30,试件 制作 及养护 应符 合SL/T 352 的规 定,试 件 标 准养护 至 28d 后,在温 度 232,相 对湿 度 5010 的环境 条件 下放 置 7d 备用;b)试验前 将涂料 及 试验 用具 在温度 232、相对 湿度 50 10 的 环境 条件 下 放
14、置 24h 以上;c)用 2 号砂 纸清 除试块 表 面 浮浆,按涂 料产 品说 明书 要求在 混凝 土试 块任 一 非 成型面 上涂 覆 防护涂料,在 温度 23 2,相 对湿 度 50 10 的环 境条 件下 养护 7d。4.3.4.3 试验步 骤如下:a)将试样 放入 预先 加热 到 80 5 的烘 箱中,试 样 之间、试样 与箱 壁之 间应 有不小 于 20mm的间距,在此 温度 下保 持 20min 后,取 出试 样立 即 浸没于 装有 流动 冷水 的水 槽中 15min,水温应为 15 5;b)按a)重复 10 次后 取出 试件,即时 观察 涂层 表面 是否出 现脱 落、破裂、起
15、泡、开 裂等 现象。4.3.5 耐酸性 耐酸性 检测按 JG/T 335 的 规定 进行。检测批 次和 技术 指标 DB34/T 4238 2022 5 防护砂 浆、防护 混凝 土、防护涂 料 的 检测 批次 和技 术指标 见附 录A 和附 录B。5 实体检 测 一般规 定 5.1.1 按防护 材料 种类,每 2000m2 分别 划分 为一 个检 验批,不足 2000m2 的按 一个 检 验批计。5.1.2 原混凝 土表 面处 理厚 度检 测 和防 护层 施工 厚度 检测(针插 法)宜施 工后 及时 检测。5.1.3 界面粘 结强度 检测 和抗碳 化性能 检测应 做施 工工艺 试验,实体具 有
16、检 测条件 的可在 实体上 进 行检测,检测 应在 施工 完成 90d 后 进行。5.1.4 应在没有 雨、雪,且 风速 低于五级 的 天气 条件 下进 行 检测,检 测环 境温 度宜 为 5 35。防护砂 浆检 测 5.2.1 原混凝 土表 面处 理厚 度 5.2.1.1 仪器设 备如下:a)钢直尺、钢 卷尺;b)深度测 量 仪 器:最小 分度 值 不大 于 0.5mm;c)2m 水 平尺。5.2.1.2 试验步 骤如下:a)每个检 验批 至少 检 测 三组,每组 确定 一个 检测 部位,每个 检测 部位 不应 少于 16 个 测点;b)原混凝 土表 面处 理前,每 个检测 部位 应设 置基
17、 准点(未 凿除 的混 凝土 或其 他 标志点),将 水平尺置于 两基 准点 上,沿 水 平尺每 隔 200mm,测量 混 凝土表 面至 水平 尺下 表面 的距 离 Li,精 确 至 0.5mm;c)原混凝 土表 面处 理后,将 水平尺 置于 两基 准点 上,测量原 测点 位置 混凝 土表 面至水 平尺 下表 面的距 离Li,精确 至 0.5mm。5.2.1.3 检测结 果如下:a)原混凝 土表 面处 理厚 度按 公式(1)计算:li=Li-Li(1)式中:li 第i 个点 的原 混凝 土 表面处 理厚 度,精确 至 0.5mm;Li 原混 凝土 表面 处理 前,第i个点 混 凝土 表面 至
18、水平尺 下表 面的 距离,精 确至 0.5mm;Li 混凝 土表 面处 理后,第i 个点 混凝 土表 面至 水 平尺下 表面 的距 离,精确 至 0.5mm。b)以各测 点的 平均 值作 为 试 验结果,精 确至 0.5mm。5.2.2 外观检 查 采用观 察和 小锤 敲击 的方 法进行 检查。5.2.3 防护层 施工 厚度 5.2.3.1 仪器设 备如下:a)混凝土 钻芯 机:应符 合 JGJ/T 384 的 规定,内径 为 50mm 或 100mm;b)游标卡 尺:分度 值不 大于 0.02mm。5.2.3.2 防护层 施工厚 度 采 用针插 法 或钻 芯法检测,两种方 法检测 结论不 一
19、致 时,以 钻芯法 检测结果为准。DB34/T 4238 2022 6 5.2.3.3 每个检 验批 检测 一组,针 插法每 组 6 个 测点,钻 芯 法每组 3 个测 点,相邻 测 点间距 不应 小于 500mm。5.2.3.4 针插法 试验 如下:a)施工过 程中,在抽 取的 检 测点位 置,采 用针 插法 进 行检查,用游 标卡 尺量 取 防护层 厚度,精确至 0.1mm;b)防护层 厚度 以 6 个 测点 的 平均值 和最 小值 作为 检测 结果,精确 至 0.1mm。5.2.3.5 钻芯法 试验 如下:a)在抽取 的检 测点 位置,使 用钻芯 机从 防护 层一 侧钻 取芯样,钻 取应
20、 深入 混凝 土基层,且 钻入 混凝土基 层的 深度 不应 小于 10mm;b)钻取芯 样时 应保 持芯 样完 整,当 芯样 严重 损坏 难以 测量防 护层 厚度 时,应重 新取样;c)采用 游 标卡 尺沿 圆周 对称 的十字 方向 四处 量取 表面 至界面 的高 度,取 各测 点 的平均 值,精 确 至 0.1mm。5.2.3.6 检测结果:防护层施工厚度以 3 个芯样实 测 厚 度 平 均 值 和 最 小 值 作 为 检 测 结 果,精 确 至0.1mm。5.2.4 界面粘 结强 度 5.2.4.1 仪器设 备、辅助 工具 及材 料 如下:a)粘结强 度检 测仪:最 大试 验拉力 宜为 4
21、0kN,最 小分 辨率宜 为 1N,其 他应 符合 JG/T 507 的规定;b)钢直尺:分 度值 为 1mm;c)混凝土 钻芯 机:应符 合 JGJ/T 384 的 规定,内径 为 50mm;d)胶粘剂:粘 结强 度宜 大于 3.0MPa;e)拉拔板:用45 号钢 或铬 钢 材料制 作,直径 为 50mm 的圆形 板,板厚 为 10mm。f)接头:拉拔 板 与 粘结 强度 检测仪 之间 应有 可调 节的 万向 接 头。5.2.4.2 试验步骤 如下:a)每个检 验批 检 测 一组,每 组 5 个测 点,相邻 测点 间 距不应 小于 500mm;b)钻制 试 样尺 寸应 与拉 拔板 的尺寸 相
22、同,且 切口 应深 入混凝 土基 层内 不小 于 15mm;c)粘贴拉 拔板 前,应清 除拉 拔板及 防护 层表 面污 渍并 保持干 燥,采用 胶粘 剂对 拉拔板 粘贴 后,应及时固 定;d)在拉拔 板上 安装 带有 万向 接头的 拉力 杆;e)安装粘 结强 度检 测仪,对 试样进 行拉 拔;f)断面直 径测 量:相互 垂直 测量两 个直 径,取其 平均 值,精 确至 1mm。5.2.4.3 检测结 果的 有效 性判 定如下:a)防护层 与基 层连 接界 面为 主破坏 时,检测 结果 可认 定为有 效;b)防护层 内部 为主 破坏 时,检测结 果可 认定 为有 效;c)粘结层 内部 为主 破坏
23、 时,检测结 果应 认定 为无 效,见 图 1-a);d)基层内 部为 主破 坏时,按 以下方 式进 行处 理:1)检测数 据大 于或 等于 界面 粘结强 度规 定值 时,检测 结果可 认定 为有 效,见 图1-b);2)检测数 据小 于界 面粘 结强 度规定 值时,检 测结 果应 认定为 无效;3)当 5 个检 测点 全部 为基 层 内 部破 坏时,该 组检 测结 果 有效。e)当一组 中有 效数 据小 于 3 个 时,应 重新 补加 检测 点 进行试 验,并 保证 检测 有 效数据 不少 于 3 个。DB34/T 4238 2022 7 a)粘结层为主破坏 b)基层内部为主破坏 标引序 号
24、说 明:1 拉拔 板;2 粘结 层;3 防护 材料;4 基层。图1 界面粘 结破坏 5.2.4.4 检测结 果如下:a)试样粘 结强 度按 公式(2)计算,精确 至 0.01MPa。Ri=Xi/Si(2)式中:Ri 第i 个试 样的 粘结 强 度(MPa);Xi 第i 个试 样的 粘结 力(N),精 确至 1N;Si 第i 个试 样的 断面 面 积(mm2),精 确至 1mm2。b)计算各 测点 的算 数平 均值,精确 至 0.1MPa。5.2.5 抗碳化 性能 5.2.5.1 仪器设 备如下:a)混凝土 碳化 箱:应符合 SL/T 352 的 规定;b)混凝土 钻芯 机:应符 合 JGJ/T
25、 384 的 规定,内径 为 100mm;c)切割机:应 具有 牢固 夹紧 芯样的 装置,配 套使 用的 人造金 刚石 锯片 应有 足够 的刚度;d)钢直尺:分 度值 为 1mm。5.2.5.2 试验步 骤如下:a)每个检 验批 检测 一组,每 组 取 3 个 芯样,芯 样长 度 应不小 于 100mm,芯样 试 件内不 应含 有钢筋,相邻 测点 间 距不 应小 于 500mm;b)在芯样 侧面 沿圆 周方 向十 等分,画出 平行 线,作为 碳 化深度 的测 量点,取 各测 量点碳 化深 度 的平均值,作 为单 个芯 样混 凝土的 自然 碳化 深 度d1,精确至 1mm;c)将芯样 加工 成为
26、 直径 100mm,长度为 100mm 圆柱 体,芯 样应 保留 防护 层端 面,钻 取和 加工 芯样时,应保 证防 护层 不受 破损;d)加速碳 化试 验前,将 芯样 放在 60 2 下烘 48h 进行 烘干 处理。在 防护 层端面 上沿 直 径方向用 铅笔 以 10mm 间距 画出平 行线,作 出预 定碳 化深度 的测 量点;e)采用 SL/T 352 的方 法进 行芯样 的快 速碳 化试 验,CO2 进气 面为 防护 层端 面;f)测量 28d 单个 芯样 快速 碳 化后的 碳化 深度 d2,精 确 至 1mm。5.2.5.3 检测结 果如下:a)28d 快 速碳 化后 的混 凝土 碳化
27、深 度值 取 3 个 芯样 碳 化深度 的平 均值,精 确至 1mm;DB34/T 4238 2022 8 b)混凝土 碳化 深度 增加 值按 公式(3)计算,以3 个试 件 碳化深 度增 加值 的平 均值 作为试 验结 果,精确 至1mm。d=d 2-d 1(3)式中:d 单 个芯 样混 凝土 碳 化深度 增加 值(mm),精 确至1mm;d1 混凝 土自 然碳 化深 度(mm),精确 至1mm;d2 28d 快速 碳化 后的 混 凝土碳 化深 度(mm),精 确至 1mm。防护混 凝土 检测 5.3.1 原混凝 土表 面处 理厚 度 原混凝 土处 理厚 度检 测按5.2.1的 规定 执行。
28、5.3.2 外观检 查 外观检 查按5.2.2的 规定 执 行。5.3.3 防护层 施工 厚度 防护层 施工 厚度 检测 按5.2.3的规 定执 行。5.3.4 界面粘 结强 度 界面粘 结强 度检 测按5.2.4 的 规定 执行,钻 芯机 内径 为 100mm,拉拔 板应 为直 径 100mm 的 圆形 板。5.3.5 抗 碳化 性能 抗碳化 性能 按5.2.5 的规 定 执行。防护涂 料检 测 5.4.1 外观检 查 外观检 查按5.2.2的 规定 执 行。5.4.2 防护层 施工 厚度 防护层 施工 厚度 检测 按5.2.3的规 定执 行。5.4.3 界面粘 结强 度 界面粘 结强 度检
29、 测按5.2.4 的 规定 执行。5.4.4 抗 碳化 性能 抗碳化 性能 按5.2.5 的规 定 执行。技术指 标 实体检 测技 术指 标见 附录C。DB34/T 4238 2022 9 附录A(资料 性)防护材 料检 测项 目、批次、抽样 数量 及方 法 A.1 防护砂 浆 防护砂 浆检 测项 目、批次、抽样 数量 及方 法可 参照 表A.1 的规 定执 行。表A.1 防护砂 浆检 测项 目、批次、抽样 数量 及方 法 序号 材料名称 检测项目 批次及抽样数量 检测方法 1 预拌水泥砂浆、聚合物水泥砂浆 稠度、表观密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粘结强度、轴向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值、抗冻性能、抗渗
30、性能、抗碳化性能、耐酸性 稠度、表观密度、抗压强度、抗 折强度 和 粘结强度检测按每 20m3 为一批,不足 20m3 按一批抽样。每 批检测一组。轴向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值、抗 冻性能、抗渗性能、抗 碳化性能和耐 酸性检测按每 50m3 为一批,不足 50m3按一批抽样。每批检测一组。本标准4.1 2 现场拌制 水泥砂浆 水泥 按 SL 677 的规定执行 按 SL 677 的规定执行 相应方法标准 砂 按 SL 677 的规定执行 按 SL 677 的规定执行 SL/T 352 掺合料 按 SL 677 的规定执行 按 SL 677 的规定执行 相应方法标准 外加剂 按 SL 677 的规定
31、执行 按 SL 677 的规定执行 相应方法标准 砂浆 稠度、表观密度、抗压强度、抗折强度、粘结强度、轴向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值、抗冻性能、抗渗性能、抗碳化性能、耐酸性 稠度、表观密度、抗压强度、抗 折强度 和 粘结强度检测按每 20m3 为一批,不足 20m 3 按一批抽样。每批检测一组。轴向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值、抗 冻性能、抗渗性能、抗 碳化性能和耐 酸性检测按每 50m3 为一批,不足 50m3按一批抽样。每批检测一组。本标准4.1 3 其他砂浆 按相应产品标准执行 按相应产品标准执行 相应方法标准 A.2 防护 混 凝土 防护混 凝土 检测 项目、批 次抽样 数量 及方 法可 参照 表A
32、.2 的规 定执 行。DB34/T 4238 2022 10 表A.2 防护混 凝土 检测 项目、批 次、抽 样数 量及 方法 序号 材料名称 检测项目 批次及抽样数量 检测 方法 1 水泥混凝土 水泥 按 SL 677 的规定执行 按 SL 677 的规定执行 相应方法标准 砂 按 SL 677 的规定执行 按 SL 677 的规定执行 SL/T 352 石 按 SL 677 的规定执行 按 SL 677 的规定执行 颗粒级配按 GB 50666 的规定进行;其余检测项按 SL/T 352 的规定进行。掺合料 按 SL 677 的规定执行 按 SL 677 的规定执行 相应方法标准 外加剂
33、按 SL 677 的规定执行 按 SL 677 的规定执行 相应方法标准 混凝土 坍落度、立方体抗压强度、抗折强度、静力抗压弹性模量、粘结强度、轴向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值、抗 碳化性能、抗冻性能、抗渗性能、耐酸性 坍落度、立方体 抗压强度、抗折强度和静力抗压弹性模量 检测按每 50m3 为一批,不足50m3 按一批抽样。每批检测一组。粘结强度、轴向抗拉强度、极限拉伸值、抗 碳化性能、抗冻性能、抗渗性能 和耐酸性检测按每 100m3 为一批,不足100m3 按一批抽样。每批检测一组。本标准 4.2 2 其他混凝土 按相应产品标准 执行 按相应产品标准 执行 相应方法标准 A.3 防护涂料 防护涂
34、料检 测项 目、批次 抽样数 量及 方法 可参 照表A.3 的规 定执 行。DB34/T 4238 2022 11 表A.3 防护涂 料检 测项 目、批次、抽样 数量 及方 法 序号 材料名称 检测项目 批次及抽样数量 检测 方法 1 环氧树脂类防水涂料、丙烯酸类防水涂料、聚氨酯类防水涂料、氯化橡胶防水涂料、聚脲防水涂料、水泥基渗透结晶防水涂料、水性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 粘结强度、抗碳化性能、抗冻性、耐急冷急热性、耐酸性及相应产品标准规定的检测项目 按 相应产品标准 JG/T 335、GB/T 23446、GB 18445 或 JC/T 1018 的规定执行。本标准 4.3 及相 应 产 品 标
35、准 2 其他防护涂料 按相应产品标准执行 按相应产品标准执行 相 应 方 法 标准 DB34/T 4238 2022 12 附录B(资料 性)防护砂 浆、防护 混凝 土和 防护涂 料技 术指 标 B.1 防护砂 浆 B.1.1 水泥砂 浆 和聚 合物 水泥砂 浆 的稠 度、表 观密 度、抗 压强度、抗折 强度、粘结 强度、轴向抗 拉 强度、极 限拉 伸值、抗 冻性、抗渗 性、抗碳 化性 能、耐酸性 宜符 合表B.1 的规 定,且应 符合 设计 要求。表B.1 防护砂 浆性 能技 术指 标 序号 项目 技术指标 1 稠度/mm 符合设计要求 2 表观密度 kg/m3 符合设计要求 3 抗压强度/
36、MPa 28d 35 4 抗折强度/MPa 28d 6.0 5 粘结强度(8 字模)/MPa 28d 1.5 6 轴向抗拉强度/MPa 28d 4.0 7 极限拉伸值/1 1 0-6 28d 250 8 抗冻性 28d F50 9 抗渗性 28d W6 10 抗碳化性能(28d快速碳化深度)/mm 防护 年限30 年 28d 30 防护 年限50 年 28d 20 防护 年限 100 年 28d 10 11 耐酸性 28d 浸泡 30d 无开裂、剥落、粉化 现象。B.1.2 其他砂 浆技 术要 求宜按 相 应产品 标准 执行,还宜 符合 表B.1 的 规定,且 应符 合 设计要 求。B.2 防
37、护混 凝土 B.2.1 防护 混 凝土 的 坍落 度、立 方体抗 压强度、抗 折强度、静力 抗压弹 性模 量、粘 结强度、轴向 抗 拉强度、极限 拉伸 值、抗冻 性、抗 渗性、抗 碳化 性能、耐酸 性宜 符合 表B.2 的 规 定,且 应符 合设 计要 求。DB34/T 4238 2022 13 表B.2 防护混 凝土 性能 技术 指标 序号 项目 技术指标 1 坍落度/mm 符合设计要求 2 立方体抗压强度/MPa 28d 比原构件强度等级提高一级,且不低于 C30。3 抗折强度/MPa 28d 4.0 4 静力抗压弹性模量/GPa 28d 30 5 粘结强度/MPa 28d 1.5 6 轴
38、向抗拉强度/MPa 28d 2.0 7 极限拉伸值/1 10-6 28d 85 8 抗冻性 28d F50 9 抗渗性 28d W6 10 抗碳化性能(28d 快速碳化深度)/mm 防护年限 30 年 28d 30 防护年限 50 年 28d 20 防护年限 100 年 28d 10 11 耐酸性 28d 浸泡 30d 无开裂、剥落、粉化 现象。B.2.2 其他防护 混 凝土 技术 要求 宜按相 应产 品标 准执 行,还宜符合 表B.2 的规 定,且 应符合 设计 要求。B.3 防护涂 料 B.3.1 环氧树 脂类防 护涂 料、丙 烯酸类 防护涂 料、聚氨酯 类防护 涂料、氯化 橡胶防 护涂料
39、、聚脲 防 水涂料、水泥 基渗 透结 晶防 水 涂料、水性 渗透 结晶 型防 水 材料 除 符合 相应 产品 标准 的规定 外,其粘 结强 度、抗碳化 性能、抗 冻性、耐 急冷急 热 性、耐 酸性 还宜 符合表B.3 的规 定,且应 符 合设计 要求。表B.3 防护涂 料性 能技 术指 标 序号 项目 技术指标 1 粘结强度/MPa 1.5 2 抗碳化性能(28d快速碳化深度)/mm 防护年限30 年 30 防护年限50 年 20 防护年限 100 年 10 3 抗冻性 100 次冻融循环无脱落、破裂、起泡、裂纹现象。4 耐急冷急热性 10 次冷热循环无脱落、破裂、起泡、裂纹现象。5 耐酸性
40、浸泡 30d 无脱落、破裂、起泡、开裂等现象。B.3.2 其他防 护涂 料 技 术要 求宜 按相应 产品 标准 执行,还宜 符合 表B.3 的 规定,且 应 符合 设 计要 求。DB34/T 4238 2022 14 附录C(资料 性)实体检 测技 术指 标 C.1 防护砂 浆 防护砂 浆实 体检 测技 术指 标宜按 表C.1 的 规定 执行,且应符 合设 计要 求。表C.1 防护砂 浆实 体检 测技 术指 标 序号 项目 技术指标 1 原混凝土表面处理厚度 符合设计要求 2 外观检查 防护层与基层之间、各防护层之间应粘结牢固,防护层表面应平整、无脱落、空鼓、裂缝等现象。3 防护层施工厚度 防
41、护材料厚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设计值,且最小值不应低于设计厚度的 80。4 界面粘结强度/MPa 0.5 或检测点全部为基层内 部破坏。5 抗碳化性能 防护 年限 30 年 28d 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 度增加值的平均值 30 mm,且 28d 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 深度值不大于保护层厚度设计值。防护 年限 50 年 28d 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 度增加值的平均值 20mm,且 28d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护层厚度设计值。防护 年限 100 年 28d 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 度增加值的平均值 10mm,且 28d 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 深度值不大于保护层厚度设计值。C.2
42、防护混 凝土 防护混 凝土 实体 检测 技术 指标宜 按表C.2 的规 定执 行,且应 符合 设计 要求。表C.2 防护混 凝土 实体 检测 技术 指标 序号 项目 技术指标 1 原混凝土表面处理厚度 符合设计要求 2 外观 检查 防护层与基层之间、各防护层之间应粘结牢固,防护层表面应平整、无脱落、空鼓、裂缝等现象。3 防护层 施工厚度 实测防护材料厚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设计值,且最小值不应低于设计厚度的 80。4 界面粘结强度/MPa 1.0 或检测点全部为基层内 部破坏 5 抗碳化性能 防护年限 30 年 28d 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 度增加值的平均值 30mm,且 28d 快速碳化后的混
43、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护层厚度设计值。防护年限 50 年 28d 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 度增加值的平均值 20mm,且 28d 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护层厚度设计值。防护年限 100 年 28d 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 度增加值的平均值 10mm,且 28d 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化深度值不大于保护层厚度设计值。DB34/T 4238 2022 15 C.3 防护涂 料 防护涂 料实 体检 测技 术指 标宜按 表C.3 的 规定 执行,且应符 合设 计要 求。表C.3 防护涂 料实 体检 测技 术指 标 序号 项目 技术指标 1 外观 检查 防护层与基层之间、各防护层之间应粘结牢
44、固,防护层表面应平整、无脱落、空鼓、裂缝等现象。2 防护层 施工厚度 实测防护材料厚度的平均值不应低于设计值,且最小值不应低于设计厚度的 80。3 界面粘结强度/MPa 1.5 或检测点全部为基层内 部 破坏 4 抗碳化性能 防护年限 30 年 28d 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 度增加值的平均值 30mm,且 28d 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 化深度值不大于保护层厚度设计值。防护年限 50 年 28d 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 度增加值的平均值 20mm,且 28d 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 化深度值不大于保护层厚度设计值。防护年限 100 年 28d 快速碳化后混凝土碳化深 度增加值的平均值 10mm,且 28d 快速碳化后的混凝土碳 化深度值不大于保护层厚度设计值。DB34/T 4238 2022 16 参考文 献 1 DB34/T 2290 水利 工 程质量 检测 规程 2 GB/T 25181 预 拌砂 浆 3 李 亚杰.建筑 材料 M.第6版.北京.中 国水 利 水电出 版社.2009 4 DL/T 5251 水工 混凝 土建筑 物缺 陷检 测和 评估 技术规 程 5 DB34/T 2235 钻 拉法 检测结 构混 凝土 抗拉 强度 技术规 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