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03.080.99 CCS A 12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175 2022 特困人员 供养机构 日常照料 风险防控 指南 Guidelines for risk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daily care in special support institutions 2022-06-29 发布 2022-07-29 实施 安徽省市场 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34/T 4175 2022 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 定起草。请注意
2、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铜 陵市 社会 福利 事业管 理中 心提 出。本文件 由安 徽省 民政 厅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铜 陵市 社会福 利事 业管 理中 心、铜陵市 民政 局、铜陵 市标 准化研 究中 心、滁州 市社会福 利院、淮南 市寿 县 安丰镇 青峰 第二 敬老 院、枞阳县 社会 养老 服务 中心、铜 陵市 义安 区东 联养 老 服务中心、铜 陵市 乐年 养老 服务有 限公 司。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李素 华、赵 劲松、方 勇、刘加 星、巫 晓明、刘 昆、邵国 庆、沈 陶、葛红 兵、金敏、吴 党宁
3、、章 洁、唐磊、赵茂 琴。DB34/T 4175 2022 1 特困人员 供养机 构日常照 料风险 防控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 确立 了特 困人 员供 养机构 日常 照料 风险 防控 的基本 要求,并规 定了 风 险识别、风险 应对、评价与改 进。本文件 适用 于特 困人 员供 养机构 日常 照料 过程 中风 险的防 控。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
4、GB/T 24353 风 险管 理原 则与实 施指 南 MZ/T 171 养老 机构 生活 照料服 务规 范 DB34/T 3516 特困 人员 供 养机构 养护 服务 规范 3 术语和 定义 DB34/T 3516 界 定的 术语 和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4 基本要求 机构 4.1.1 机构内 生活 照料 服务 应符 合 MZ/T 171 的 要求。4.1.2 应在各 出入 口、接待 大厅、值班 室、楼道、食 堂等 公共场 所和 重点 部位 落实 视频监 控全 覆盖。4.1.3 应开展 风险 防控 培训 工作,每半 年至 少开 展 1 次 应 急知识 宣传 普及 活动,每 年至少 开展 1
5、 次应急演 练。4.1.4 宜根据 服务 风险 评估 结果 为特困 人员 设置 风险 提示 标识。4.1.5 机构无 法处 理 的 照护 风险 应及时 转介 到医 疗机 构。制度 4.2.1 应建立 风险 防控 管理 制度,包括 风险 评估、风 险标 识、风 险告 知、风险 宣教 等内容。4.2.2 应建立 风险 应对 处置 制度,对已 发生 的风 险事 件进 行全面 的记 录管 理。5 风险识 别 明确风 险信 息 5.1.1 内部风 险信息 DB34/T 4175 2022 2 内部风 险信 息包 括但 不限 于:生理因 素,包括 视力、肢 体、脏 器功 能等;精神因 素,包括 心理 及意
6、 识、认 知功 能等;既往史,包 括特 困人 员既 往的健 康情 况和 曾经 患过 的疾病,以 及是 否有 过跌 倒、坠 床、烫伤、噎 食、压疮、外 出走 失等常 见风 险事 故的 发生;安全认 知,包括 特困 人员 对安全 认知 的一 些方 法;饮食及 生活 习惯,包 括特 困人员 的饮 食、生活 习惯 等;行为因 素,包括 特困 人员 行为所 造成 的风 险;除上述 因素 以外 的其 他风 险信息,需 根据 不同 情况 具体分 析。5.1.2 外部风 险信息 外部风 险信 息包 括但 不限 于:环境 性 风险,包 括机 构为 特困人 员提 供的 住宿 环境、设施 设备、膳 食条 件、医疗条
7、 件、娱乐活动条 件等;护理人 员能 力 风 险,包括 护理人 员对 护理 方法、操 作技能、注 意事 项等 方 面 的掌握 情况,以及对一 些常 见风 险的 应急 处理能 力;食品及 药品 风险,包 括机 构为特 困人 员提 供的 食品 药品方 面的 管理 与服 务。注:除上述因素以外的其他风险信息,需根据不同情况具体分析。风险类 型 5.2.1 常见风 险类 型 常见风 险类 型包 括但 不限 于:跌倒;坠床;压疮;噎食;窒息;烫伤;食品药 品误 食;他伤和 自伤;走失。5.2.2 其他风 险类 型 其他风 险类 型包 括但 不限 于:管路滑 脱;文娱活 动意 外。风险因 素 见附录A。6
8、 常见风 险应 对 DB34/T 4175 2022 3 跌倒 6.1.1 应保持 各类 活动 场所 地面 干燥,无障 碍物;地 面保 洁服务 过程 中应 放置 安全 警示标 志。6.1.2 楼梯宜 设双 侧扶 手,卫生 间、助 浴间、走 廊宜 设置 适老化 扶手。6.1.3 保持室 内光 线充 足,夜间 开启夜 灯及 厕所 照明 灯。6.1.4 居室床 边 宜 设置 床挡 设备,在特 困人 员方 便触 及的 位置设 置呼 叫设 备。6.1.5 浴窒内 应铺 防滑 垫,沐浴 时间宜 控制 在 10 min 20 min。6.1.6 应采取 正确 的转 移方 法和 转移工 具转 移失 能特 困人
9、 员。6.1.7 协助特 困人 员改 变体 位时,宜做 到醒 后卧 床1min 再 坐起、坐起 1 min 再站 立、站立 1 min 再行走。6.1.8 应指导 特困 人员 穿合 适的 衣服、鞋子,不 宜穿 拖鞋 外出。6.1.9 应指导 特困 人员 选择 适宜 的助行 器具、运 动项 目,并提供 相应 的服 务。6.1.10 对使用 药物 的特 困人 员,应观察 用药 后的 反应 并给 予相应 护理 措施。6.1.11 发生跌 倒,应观 察特 困人 员意识 和受 伤情 况,通知 医护人 员处 理,不宜 自行 采取措 施。坠床 6.2.1 有坠床 风险 的特 困人 员应 使用设 置有 床档
10、的床,床 高不宜 超过 0.6 m。6.2.2 应将呼 叫器 及常 用物 品放 在特困 人员 易取 处。6.2.3 应检查 床单 元安 全,帮助 有坠床 风险 的特 困人 员上 下床。6.2.4 特困人 员卧床 时,应固定 床档;电动床 床面 应保持 最低位,使用 后应 及时复 位;睡 眠时应 拉 好床护栏。6.2.5 卧床特 困人员 存在 精神因 素 或癫 痫发作 时,应有专 人陪护,必要 时 给 予保护 性约束,使用 前 应告知相 关第 三方。6.2.6 发生坠 床,应观 察特 困人 员意识 和受 伤情 况,及时 通知医 护人 员处理,不 宜 自行采 取措 施。压疮 6.3.1 勤换洗 床
11、单、被 单,保持 床单平 整、清洁、干 燥;宜使用 防褥 疮床 垫。6.3.2 保持特 困人 员皮 肤清 洁干 燥,定 期开 展温 水浴、按 摩护理,促 进皮 肤血 液循 环。6.3.3 特困人 员使 用面 罩、夹板、石膏 等治 疗期间,应 加强 对局 部皮 肤 的 观察 和防护。6.3.4 应定时 给活 动受 限的 失能 特困人 员变 换体 位,宜 2 h 变换 体位 1 次,必 要时 1 h 变换 体位 1 次;应 采用 提单 式方 法床 上移动 或转移,避免 硬性 拖、拉、拽、推 等行 为。6.3.5 应每周 对特 困人 员的 营养 状况评估 1 次,记 录特 困 人员身 体健 康指 数
12、。6.3.6 发现压 疮,应 仔细 检查 特 困人员 皮肤情 况,根据压 疮的病 理阶段 和临 床表现 相应治 疗,根 据 压疮产生 的原 因改 进护 理。噎食 6.4.1 应提供 松软 便于 咀嚼 的食 物,不 宜选 圆形 或黏 性食 物。6.4.2 有噎食 风险 的特 困人 员,应在护 理员 视线 范围 内或 护理员 帮助 进食。6.4.3 特困人 员进 餐时应 保持 坐 位或半 卧位,半卧 位应 抬 高床头 30o,以免 造成 呛 咳误入 气管;对颈胸部骨 折或 手术 的特 困人 员,宜 采取 侧卧 位。6.4.4 进餐过 程中 应保 持安 静,使特困 人员 能够 集中 注意 力吞咽,进
13、 餐速 度不 宜过 快。6.4.5 进餐中 发生噎 食,应立即 将特困 人员采 取坐 位或立 位,停 止继续 进食,快速 清除口 腔内积 食,拍背协 助吐 出食 物。DB34/T 4175 2022 4 6.4.6 进餐后 宜保 持坐 位或 半卧 位 30 min 以上。6.4.7 严重 吞 咽功能 障碍、不能 经口进 食及意 识障 碍的特 困人员,应遵 医嘱 鼻饲;鼻饲一 般由医 护 人员操作,护 理员 经过 培训 可以承 担简 易的 鼻饲 工作。窒息 6.5.1 应 对存 在窒 息风 险因 素的 特困人 员 重 点观 察 和 巡查,必要 时建 立评 估观 察记 录。6.5.2 对痰液 黏稠
14、者 或不 能自行 咳痰的 特困人 员,应及时 吸痰,定时予 以翻 身、叩 背,遵 医嘱给 予 雾化吸入,促 进排 痰。6.5.3 气管内 存在 异物,应 立即 采取措 施排 出气 道中 的异 物。6.5.4 使用镇静 药 物,应观 察用 药后的 反应 并给 予相 应的 护理措 施。6.5.5 人工气 道的 护理 应由 医护 人员操 作。6.5.6 宜为有 窒息 风险 的特 困人 员配备 负压 吸引 装置。烫伤 6.6.1 应 对高 温设 施设 备 和 可能 发生烫 伤 的 物品 设置 安全 警示标 识,采取 措施 防止 失 能 特困 人员 接触。6.6.2 暖水瓶 应摆 放在 合理 位置,宜有
15、 固定 装置;倒 热水 时应避 开特 困人 员。6.6.3 使用热 水袋 水温 应不 高于 50,不 应直 接接 触皮 肤。6.6.4 应 控制 饮用 水、食品 温度,避免 高温 饮水、进 食,流食温 度 宜 控制 在 38 40。6.6.5 给特困 人员 用热 水沐 浴、洗头、洗手 足时,护 理人 员应试 水温,水 温宜 控制 在 41 46,沐浴时 间宜 控制 在 10 min 20 min。6.6.6 使用热 物理 治疗 仪器 时,应按说 明书 要求,保 持安 全有效 距离;特 困人 员出 现谵妄、烦 躁不 安、不合作 时,应 在 专人 陪护 下治疗。6.6.7 药物热 疗时,应 观察
16、皮肤 颜色并 询问 其感 觉。6.6.8 发生烫 伤,应立 即远 离烫 伤源,保护 烫伤 皮肤,通 知医护 人员 根据 烫伤 情况 相应治 疗。食品药 品误 食 6.7.1 食品、药品应 分别 放在固 定的地 方,专 人保 管、专 人发放;定期 检查 食品、药品的 保质期,清理过期 或变 质的 食品、药 品。6.7.2 应为特 困人员 配置 药物存 储盒,标注姓 名;发药前 仔细核对 用药 人姓 名、药物 名称,在药 物 存储盒贴 上标 明药 品名 称、用法、剂量 的标 签;宜服 药前发 放当 次用 药。6.7.3 特困人 员首次 服药 或替换 药品,护理人 员应 停留观 察用药 有无过 敏反
17、 应,应 在 日常 照护中 留 意服药特 困人 员的 精神 状态。6.7.4 应根据 特困 人员 身体 健康 状况提 供相 应的 食品。6.7.5 发生食 品、药 品误 食,应 立即就 医或电 话中 按医嘱 采取措 施。将 食品、药品 留样,原料、有 关器具、设备 采取 必要 的保 护措施,以 便后 期排 查。他伤和 自伤 6.8.1 重点关 注风 险程 度高 的特 困人员,建 立行为 记录。6.8.2 应加强 特困 人员 生活、居 住环境 中危 险物 品的 管控。6.8.3 应加强 特困 人员 心理 疏导,开展 积极、正 面的 文娱 活动。6.8.4 发现 特 困人员 间 存 在矛盾 冲突,
18、应积极 调解 化解,工作人 员交接 班时 应说清 情况,提醒注 意 事项。6.8.5 特困人 员发 生他 伤或 自伤,应立 即制 止,伤情 严重 及时送 医,视情 况需 要报 警处理。DB34/T 4175 2022 5 6.8.6 特困人 员存 在严 重的 自伤 行为,必要 时使 用保 护性 约束,使用 前应 告知 相关 第三方。6.8.7 特困人 员存 在精 神问 题,应送医 治疗。走失 6.9.1 应制定 特困人 员外 出管理 制度,外出 应 履行 书面请假 手续,报告 去向、返回 时间、联系方 式 及具体地 址,未按 时返 回应 及时联系、了解 情况;存 在生理 功能 障碍 或服 药期
19、 间的特 困人 员,外出 应 有 人全程陪 同。6.9.2 应为有 活动 能力 的特 困人 员 佩戴 随身 卡片 或定 位设 备。6.9.3 应对有 走失 风险 因素 的 特 困人员 加强 巡查,沟 通了 解思想 状况 并记 录。6.9.4 认知功 能有 障碍 的特 困人 员在户 外活 动,护理 员应 加强照 看,随时 清点 人数。6.9.5 特困人 员存在 精神 低落、抑郁、躁动、自闭 等症状,应加 强心理 疏导;存在 妄想、出现幻 觉 应及时送 医。6.9.6 发生走 失应 立即 搜寻 并报 告给机 构,必要 时报案 寻 求警方 及社 会各 界协 助。7 其他风 险应 对 管路滑 脱 7.
20、1.1 应知晓 特困人 员身 上留置 的医疗 管路,查房 时检查 管路的 稳固性 和流 通性,发生管 路扭曲、移动、堵 塞、受压、滑 脱,应立即 通知 医护 人员 处理。7.1.2 特困人 员排 便、翻身、转 运,应 妥善 固定 管路,防 止牵拉 意外 拔管。7.1.3 应观察 引流 管的 通畅 性 和 引流液 的颜 色、量,发现 异常应 立即 通知 医护 人员 处理。7.1.4 特困人 员出现 意识 模糊、产生幻 觉的情 况,应有专 人陪护,必要 时 给 予保护 性约束,使用 前 应告知相 关第 三方。文娱活 动意 外 7.2.1 对生理 功能 缺失 及服 用药 物的特 困人 员,应根 据其
21、 身体情 况分类 开 展或 限制 文娱活 动。7.2.2 活动场 所应 光线 充足,地 面干燥,无 障碍 物。7.2.3 应对室 内活 动场 所 墙 壁边 角、桌 椅、尖锐 物等 做 防 护处理。7.2.4 应定期 检查、保 养健 身器 材等文 娱活 动设 施,建立 安检记 录。7.2.5 餐后不 宜立 即剧 烈运 动,宜用餐 45 min 后开 展锻 炼。7.2.6 文娱活 动前应 做好 安全准 备工作,告知 参加 人员活 动中可 能出现 的意 外 及预 防措施,检查 活 动道具,设定 活动 范围,做 好 人员 防护。7.2.7 文娱活 动中 应观 察特 困人 员的身 体和 精神 状态,活
22、动内容 适宜 调整。7.2.8 文娱活 动中 发生 意外 应立 即处理,及 时给 予 心 理疏 导,保 护好 事故 现场,必 要时立 即就 医。8 评价与 改进 应按照 GB/T 24353 的要 求进行 评价。应每半 年以问 卷、观察、访谈等 形式向 特困 人员进 行服务 满意度 调查,服务 未达到 需求的,分 析原因及 时纠 正改 进。宜每年 邀请政 府监 管部门、相关 第三方 和第 三方专 业机构 开展评 价,机构应 根据评 价结果 制定 纠正和预 防措 施,并跟 踪实 施和改 进。DB34/T 4175 2022 6 应设置 投诉电 话,收集意 见建议,特困 人员 供养机 构接到 特困
23、人 员或 相关第 三方投 诉后,应认 真听取投 诉方 陈述 或阅 读书 面材料,及 时准 确记 录并 将调查 处理 结果 反馈 投诉 人。DB34/T 4175 2022 7 附录A(资料 性)风险因 素 表A.1 给出 了特 困人 员供 养 机构日 常照 料过 程中 的风 险因素。表A.1 风险因 素 风险类型 风险因素 内容 跌倒 生理因素 视力障碍、眩晕、肢体功能障得和自控体位能力下降等。药物应用 使用镇静安眠药、抗精神疾病药、抗癫痫药等。环境因素 地面湿滑不平,有障碍物,光线不适宜,缺少床档、呼叫设备、扶手等。行为因素 手杖、助步器、轮椅使用不当,着装过于肥大,鞋子不合适,护理不当。坠
24、床 生理因素 部分肢体活动功能障碍和自控体能力下降等。精神因素 存在谵妄、恐惧、躁动等症状。环境因素 物品放置不合理,床、平车未使用护栏,未采取固定措施。压疮 局部因素 压力、摩擦力、剪切力、皮肤潮湿、温度、反应能力。生理因素 营养不良、感觉低下、老化、不良情绪。行为因素 护理不当、辅助器具使用不当。噎食 生理因素 吞咽功能异常,舌肌瘫痪、失语、咳嗽反射下降。行为因素 进食体位不正确,进食过程中聊天,进食速度过快,鼻饲 护理不规范。窒息 生理因素 组织结构衰老和功能减退。医源性因素 人工气道的建立、大量镇静药应用、鼻饲 等。气管内异物 食物、药物、呕吐物、痰液吸入气管堵塞气道。烫伤 生理因素
25、意识模糊、湿痛觉下降、视力障碍、部分生活不能自理等。医源性因素 热物理治疗仪器、药物热疗等。环境因素 设施设备管理不严,可能发生烫伤的物品缺少警示标识。行为因素 护理不规范,对烫伤知识宣教不到位。食品药品误食 生理因素 患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氏病等疾病。药物因素 食品药品过期或变质。行为因素 错发药物,未指导按医嘱服药,相关知识宣教不到位,服药人员因故故意。他伤和自伤 生理因素 患精神疾病、癫痫等疾病,有睡眠障碍,出现意识恍惚,出现妄想、幻觉等症状。精神因素 精神低落、抑郁、躁动、自闭。管理因素 危险物品管控不严格,未及时发现特困人员间存在的矛盾冲突。走失 生理因素 意识模糊、记忆或认知功能障碍、定向力障碍等。药物应用 使用镇静安眠药、抗精神疾病药、抗癫痫药等。精神因素 精神低落、抑郁、躁动、自闭。管理因素 管理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管路滑脱 生理因素 意识模糊、产生幻觉(幻视、幻听等),认知与配合能力下降。管路 固定不牢,位置不合适、脱出。引流液 颜色异常,量减少。DB34/T 4175 2022 8 表 A.1(续)风险类型 风险因素 内容 文娱活动意外 生理因素 意识模糊、记忆或认知功能障碍、定向力障碍等。环境因素 地面湿滑不平,有障碍物,光线不适宜,安全警示标识缺失,器材坏损,防护措施不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