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4 T 4098.2-2022 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第2部分:路基工程.pdf

    • 资源ID:1534433       资源大小:537.86KB        全文页数:12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4 T 4098.2-2022 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第2部分:路基工程.pdf

    1、 ICS 93.080 CCS P 66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 34/T 4098.22022 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第2 部分:路基工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Recycling Building Solid Waste as Road Material in Highway Engineering Part 2:Subgrade Engineering 2022-03-29发布 2022-04-29实施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 34/T 4098.22022 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

    2、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为 DB34/T 4098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的第 2 部分。DB34/T 4098 分为以下 4 个部分:第 1 部分:固废处理;第 2 部分:路基工程;第 3 部分:路面基层;第 4 部分:路面面层。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安徽省交通运输厅提出并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安徽省公路桥梁工程有限公司、安徽华通环保再生资源利用有限公司、安徽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毛洪强、余跃、张玉斌、司倩、沈守涛、陈修和、王春红、牛京涛、任园

    3、、鲍世辉、方肖立、陈为成、周有本、彭介陶、郑国强。DB 34/T 4098.22022 1 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第2 部分:路基工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在路基工程中应用的一般规定,材料要求,材料组成设计,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验收等。本文件适用于各等级公路及城市道路的地基处理、路基填筑、水泥混凝土小型构造物等路基工程。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4684 建设用砂 GB/

    4、T 14685 建设用卵石、碎石 CJJ 1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 CJJ 194 城市道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3430 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T 3610 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 JTG D3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JTG E41 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JTG E42 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F80/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 第一册 土建工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再生料水泥粉煤灰桩 Cement fly-ash recycled material pile 采用一定比例的水泥、粉煤灰、固废再生料等拌和后,现场灌注而成的桩体。4 一般规定 固废再生

    5、料规格应满足本标准第 1部分 9.2 条的相关规定。固废再生料运输时,应采取覆盖措施。固废再生料应按类别、规格分开堆放。固废再生料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测,不同批次材料应分别取样,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正式施工前应铺筑试验段,确定合理的工艺流程,总结施工工艺主要参数。固废再生料用于地基处理时,宜用于抛石挤淤、再生料粒料桩及再生料水泥粉煤灰桩等。DB 34/T 4098.22022 2 抛石挤淤适用于淤泥厚度小于 3 m的软弱地基处理;再生料粒料桩宜用于十字板抗剪强度不小于15 kPa 的软弱地基处理;再生料水泥粉煤灰桩宜用于处理十字板抗剪强度不小于 20 kPa 的软弱地基。固废再生料应用于路基工程

    6、应符合现行 JTG D30、JTG/T 3610、CJJ 194的相关要求。5 地基处理 材料要求 5.1.1 抛石挤淤用固废再生料宜采用粗破后的旧水泥混凝土块,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1 的规定。表1 抛石挤淤固废再生料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粒径要求(mm)300-500 挑拣测量 饱和抗压强度(MPa)30 JTG E41 T 0221 5.1.2 再生料粒料桩、再生料水泥粉煤灰桩用固废再生料技术要求应符合表 2 的规定。表2 桩体固废再生料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轻质杂物含量()1 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第1部分:固废处理附录A 砖含量()40 建筑固废

    7、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第1部分:固废处理附录A 压碎值()40 JTG E42 T 0316 不均匀系数 5 JTG 3430 5.1.3 再生料水泥粉煤灰桩材料要求还应满足以下规定:a)应根据施工方法,选择合理的骨料级配和最大粒径。b)宜选用普通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不小于 42.5 MPa。c)宜选用级以上粉煤灰。材料组成设计 5.2.1 抛石挤淤固废再生料粒径宜大于 300 mm,粒径小于 300 mm 时,其含量不得超过 20。5.2.2 抛石挤淤固废再生料的强度不得低于本文件表 1 规定。5.2.3 再生料粒料桩成桩材料以粒径 20-40 mm 的固废再生料为主,固废再生料最大粒

    8、径不宜大于 40 mm。5.2.4 再生料水泥粉煤灰桩固废再生料最大粒径不宜大于 40 mm。5.2.5 再生料水泥粉煤灰桩配合比应根据施工要求的坍落度和桩体的设计强度确定。桩体的设计强度应取 28 d 无侧限抗压强度。施工工艺 5.3.1 抛石挤淤 5.3.1.1 当下卧地层平坦时,应沿道路中线向前呈三角形抛填,再渐次向两旁展开,将淤泥挤向两侧。5.3.1.2 当下卧地层具有明显横向坡度时,应从下卧层高的一侧向低的一侧扩展,并在低侧边部多抛投不少于 2 m 宽,形成平台顶面。DB 34/T 4098.22022 3 5.3.1.3 在抛石高出水面或淤泥面后,应在抛填顶面设置 50 cm 厚过

    9、渡层,过渡层宜采用粒径为 150-300 mm 的固废再生料铺筑,并采用重型机具碾压密实。5.3.2 桩类地基 5.3.2.1 再生料粒料桩 5.3.2.1.1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和成桩挤密试验。当成桩质量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在调整设计与施工有关参数后,重新进行试验或改变设计。5.3.2.1.2 再生料粒料桩宜从中间向外围或间隔跳打。当邻近既有建筑物施工时,应背离建筑物方向进行。5.3.2.2 再生料水泥粉煤灰桩 5.3.2.2.1 施工前应进行成桩工艺和成桩强度试验。当成桩质量不满足设计要求时,应在调整设计与施工有关参数后,重新进行试验或优化设计。5.3.2.2.2 混合料应严格按照成桩试

    10、验确定的配合比拌制,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不得少于 1 min。5.3.2.2.3 再生料水泥粉煤灰桩宜按隔桩跳打的顺序施工。施打新桩与已打桩间隔的时间不应少于 7 d。施工质量验收 5.4.1 抛石挤淤质量验收标准应满足 JTG F80/1及 CJJ 1 的要求。5.4.2 再生料粒料桩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表 3 的规定,其他验收要求应满足 JTG F80/1 及CJJ 1的规定。表3 粒料桩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桩距(mm)150 抽查2且不少于5点 2 桩径(mm)不小于设计值 抽查2且不少于5点 3 桩长(m)不小于设计值 查施工记录并结

    11、合重型动力触探 4 粒料灌入率()1.5 查施工记录 5 地基承载力(MPa)不小于设计值 抽查0.1且不少于3点 6 竖直度 1.5H 抽查2,且不少于2点 注:竖直度仅为城市道路检查项目。H 为桩长或孔深。5.4.3 再生料水泥粉煤灰桩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应符合表 4 规定,其他验收要求应满足 JTG F80/1 或CJJ 1 的规定。表4 再生料水泥粉煤灰桩施工质量验收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1 桩距(mm)100 抽查2且不少于5点 2 桩径(mm)不小于设计值 抽查2且不少于5点 3 桩长(m)不小于设计值 查施工记录并结合取芯检查 4 桩体强度(MPa)

    12、不小于设计值 总桩数的5 DB 34/T 4098.22022 4 表4(续)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5 复合地基承载力(MPa)满足设计要求 抽查0.1且不少于3点 6 竖直度 1.5H 抽查2,且不少于2点 注:竖直度仅为城市道路检查项目。H 为桩长或孔深。6 路基填筑 材料要求 6.1.1 固废再生料技术要求应满足表 5 的技术要求。表5 路基填筑固废再生料技术要求 检查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界限含水率 液限50,塑性指数26 JTG 3430 T 0118 不均匀系数 5 JTG E42 T 0302 有机质含量()3.0 JTG 3430 T 0151

    13、易溶盐含量()0.5 JTG 3430 T 0153 杂物含量()1.0 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第1部分:固废处理附录A 注:界限含水率指粒径小于0.5 mm细粒料的液限、塑限、塑性指数;采用固废再生料粒径小于4.75 mm的细粒料进行有机质含量和易溶盐含量试验;杂物含量检测应取代表性填料不少于10 kg。6.1.2 固废再生料强度及粒径要求应满足表 6 规定 表6 固废再生料最小强度和最大粒径要求 固废再生料应用部位 固废再生料最小强度(CBR)()再生料最大粒径(mm)高速、一级公路及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其他等级公路与城市道路 路床 10 8 100 路堤 6 5 150 注

    14、:用于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时,CBR 取值可适当降低 1-2 个百分点。材料组成设计 6.2.1 固废再生料最小强度(CBR)不满足时不得直接用于路基填筑,确需使用时须对其进行固化处理并经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固化材料宜采用水泥或石灰。6.2.2 固废再生料用于路基换填处理时,粒径 4.75 mm 以上颗粒含量不小于 40,应级配良好、质地坚硬。DB 34/T 4098.22022 5 施工工艺 6.3.1 固废再生料填筑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如图 1 所示。图1 建筑固废填筑路基施工工艺流程图 6.3.2 施工准备 6.3.2.1 施工前,应对原地面植被、树根、草皮、表土、腐殖土等进行清理。地面的

    15、低洼和坑洞,必须经仔细填补及压实。6.3.2.2 清表后,应进行地基表层处理,地基表层处理应符合 JTG/T 3610 及CJJ 194 中相关规定。6.3.2.3 应通过室内重型击实试验确定固废再生料最大干密度以及最佳含水率。6.3.3 布料及整平 6.3.3.1 每层填筑前应先划定网格,按照松铺厚度及路基宽度计算每个方格所需的固废再生料数量和卸车数量。6.3.3.2 布料时采取全宽水平分层,先低后高,先两侧后中央。6.3.3.3 粗平时,应采用洒水车进行洒水闷料 612 h,闷料时含水率宜较最佳含水率低 23。6.3.3.4 整平时,路基横向应做成设计要求的横坡。人工配合找平,避免固废再生

    16、料整平后存在明显的高差。6.3.3.5 整平过程中,应配备专门人员进行局部杂物挑选去除工作。如发现超粒径固废再生料,应清理出路基施工作业区域。合格不合格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地基处理恢复中线布料洒水、闷碾压路基施工质量检查路基交工验收增加碾压沉降差和压实度检测DB 34/T 4098.22022 6 6.3.4 碾压 6.3.4.1 路基碾压机械的配置应根据道路等级、路幅宽度、进度要求等因素综合确定。6.3.4.2 碾压时,宜保证固废再生料含水率处于最佳含水率-1.0+3.0范围。6.3.4.3 碾压按照“先边缘后中间,先慢后快”的原则进行。压实时横向重叠 0.40.5 m,纵向重叠2.05.0 m

    17、。6.3.4.4 初压工序应紧跟整平机械;复压应先弱振再强振;终压结束后,路基表面应无明显轮迹,且沉降差应满足要求。6.3.4.5 压路机类型组合及碾压速度要求可参照表 7,碾压遍数由试验路试铺碾压确定。表7 压路机类型组合及碾压速度要求 阶段 压路机类型及组合 碾压速度 初压 钢轮压路机 46 km/h 复压 振动压路机 24 km/h 终压 钢轮压路机 35 km/h 6.3.4.6 固废再生料施工压实质量应采用压实度及沉降差控制,控制标准应符合表 8 的规定。表8 路基压实质量控制要求 固废再生料 应用部位 压实度()沉降差(mm)高速、一级公路及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其他公路与城市道路

    18、高速、一级公路及城市快速路、主干路 其他公路与城市道路 路床 96 95 2 3 路堤 94 94 3 5 注:用于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时,压实度取值可适当降低 1-2 个百分点。施工质量验收 6.4.1 公路工程路基填筑质量验收标准应满足表 9 的规定。表9 路基填筑施工验收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高速、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公路1 压实 质量 压实工艺 层厚、沉降差等符合试验段 确定的施工工艺 查施工记录 压实度 符合设计要求 灌砂法或灌水法:每200 m每压实层测 2处 2 弯沉(0.01mm)不大于设计值 落锤式弯沉仪:每200 m测 8处;自动弯沉仪或贝克曼

    19、梁:每200 m测 16处 3 纵断高程(mm)+10,-20+10,-30 水准仪:每200 m测 2个断面 4 中心偏位(mm)50 100 全站仪:每200 m测 2点,弯道加 HY、YH两点 5 宽度(mm)符合设计要求 米尺:每200 m测 4处 6 平整度(mm)20 30 3 m直尺:每200 m测 2处5尺 7 横坡()0.3 0.5 水准仪:每200 m测 4个断面 DB 34/T 4098.22022 7 项次 检查项目 规定值或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和频率 高速、一级公路 其他等级公路8 边坡 坡度 符合设计要求 每200 m抽查 4处 平顺度 6.4.2 城市道路路基填筑工

    20、程质量验收项目及相关要求应满足 CJJ 1 的规定。7 再生料水泥混凝土小型构造物 材料要求 7.1.1 用于排水沟、挡土墙、护坡等小型构造物用再生粗集料、再生细集料应满足表 10、表 11 的规定。表10 再生料水泥混凝土小型构造物用再生粗集料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压碎值()35 JTG E42 T0316 坚固性(按质量损失计,)10 JTG E42 T0314 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20 JTG E42 T0312 水洗法0.075mm颗粒含量()2.0 JTG E42 T0310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7 JTG E42 T0310 吸水率(按质量计,)5.0

    21、JTG E42 T0307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SO3质量计,)2.0 GB/T 14685 氯化物含量(以氯离子质量计,)0.06 GB/T 14684 洛杉矶磨耗损失()40 JTG E42 T0317 杂物含量(按质量计,)1.0 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第1部分:固废处理附录A 表观密度(kg/m3)2350 JTG E42 T0304/0308 空隙率()50 JTG E42 T0309 软石含量()JTG E42 T0320 砖含量()0 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第1部分:固废处理附录A 表11 再生料水泥混凝土小型构造物用再生细集料技术要求 项目 技术要

    22、求 试验方法 单级最大压碎值()20 JTG E42 T0350 坚固性(按质量损失,)8.0 JTG E42 T0340 微粉含量(按质量计,)亚甲蓝值1.4 或合格 5.0 JTG E42 T0333 亚甲蓝值1.4 或合格 1.0 泥块含量(按质量计)1.0 JTG E42 T0335 DB 34/T 4098.22022 8 项目 技术要求 试验方法 硫化物及硫酸盐含量(按SO3质量计,)2.0 GB/T 14685 氯化物含量(以氯离子质量计,)0.06 GB/T 14684 杂物含量(按质量计,)1.0 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第1部分:固废处理附录A 表观密度(kg/

    23、m3)2450 JTG E42 T0328 堆积密度(kg/m3)1350 JTG E42 T0331 空隙率()46 JTG E42 T0331 7.1.2 再生细集料宜采用再生粗集料破碎、整形制得,不宜采用建筑固废破碎筛分后的石屑。7.1.3 再生粗集料公称最大粒径为 26.5 mm,且应采用单粒径集料,不得使用不分级的统料。7.1.4 经碱集料反应试验后,由再生细集料制备的试件应无裂缝、酥裂或胶体外溢等现象,膨胀率应小于0.1。7.1.5 水泥宜采用旋窑生产的道路硅酸盐水泥、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高温期施工宜采用普通型水泥,低温期施工宜采用早强型水泥。材料组成设计

    24、7.2.1 再生料水泥混凝土宜用于强度应不大于 C30 的排水沟、挡土墙、护坡等小型构造物。7.2.2 砂率宜根据砂的细度模数按表 12 取值。在满足和易性要求的前提下,再生细集料宜取低值,天然砂宜取高值。表12 水泥混凝土的砂率 砂细度模数 2.22.5 2.52.8 2.83.1 3.13.4 3.43.7 砂率()3034 3236 3438 3640 3842 7.2.3 混凝土用水量的确定应考虑再生料的吸水率,分别计算净用水量和附加用水量。7.2.4 水泥混凝土可全部采用再生料或掺配天然集料。施工工艺 7.3.1 再生料水泥混凝土小型构造物预制件宜采用集中预制。7.3.2 再生料水泥混凝土拌和前宜采用喷洒设备对集料洒水闷料612 h。拌和宜采用强制式搅拌机,有条件时可采用振动搅拌,随着再生料掺量的增加宜增加搅拌时间 1020 s。7.3.3 再生料水泥混凝土宜采用有保温保湿的养护室养护。无养护室时,应采用覆盖喷水养护。施工质量验收 排水沟、挡土墙、护坡等小型构造物的质量验收标准应按照 JTG F80/1 及 CJJ 1 的规定执行。


    注意事项

    本文(DB34 T 4098.2-2022 建筑固废再生作道路材料应用技术规程 第2部分:路基工程.pdf)为本站会员(figureissue18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