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29.220.01 CCS K 84 34 安徽省地方标准 DB34/T 41022022 废旧锂离 子动力蓄 电池贮存 安全技术 条件 Safety technique specification for storage of waste and used traction Li-ion battery 2022-03-29 发布 2022-04-29 实施 安徽省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34/T 41022022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2、 可能涉 及专 利。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本文件 由合 肥国 轩高 科动 力能源 有限 公司 提 出。本文件 由安 徽省 经济 和信 息化厅 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合 肥国轩 高 科动 力能 源有 限公 司、合肥 国轩 电池 材料 有限公 司、合肥 佳驰 科技 有限公司、中国 科学 技术大 学、合 肥学院、安 徽江淮 汽车集 团股份 有限 公司、泽清新 能源科 技有 限公 司、合肥产 品质 量监 督检 验研 究院。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刘 波、徐 懋、饶媛 媛、王萍、宋美、高二 平、李冰 心、李世明、张 勤才、贾 宝成、孙 皓、王 青松、杨续 来、吴 怀伟
3、、高宇 清、宋 小宁、李玉弟、胡 在京、汪正海、胡衔 阳、方琴 凤、姚停、仇多 洋、姜丽 华、程浩、邱涛、朱 丹丹、王 莹春、孙静。I DB34/T 41022022 废 旧锂离 子动力蓄 电池贮 存安全技 术条件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废 旧锂 离子 动力蓄 电池(以 下简 称“废旧蓄 电池”)的贮 存和 安全环 保要 求。本文件 适用 于废 旧蓄 电池 包、电 池模 块、电池 单体 的贮存。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
4、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15562.2 环 境保 护图 形标志 固体 废物 贮存(处 置)场 GB 18597 危险 废物 贮存污 染 控制 标准 GB 18599 一般 工业 固体废 物 贮存 和填 埋污 染控 制标 准 GB/T 19596 电 动汽 车术语 GB/T 34695 废 弃电 池化学 品 处理 处置 术语 HJ 1186 废锂 离子 动力 蓄电池 处理 污染 控制 技术 规范(试行)DB34/T 3077 车用 锂离 子动力 电池 回收 利用 放电 技术规 范 DB34/T 35902020 废 旧锂离 子动 力蓄
5、电池 单体 拆解技 术规 范 3 术语和 定义 GB/T 19596、GB/T 34695 和 DB34/T 3077 界定 的以 及下列 术语 和定 义适 用于 本文件。3.1 废旧锂 离子 动力 蓄电 池 waste and used lithium-ion traction battery 失去原 有使 用价 值或 废弃 的锂离 子动 力蓄 电池 单体、电池 模块 和电 池包。注:包括在锂离子动力蓄电池生产、运输、储存、使用过程中产生的不合格产品、报废产品等。3.2 贮存 storage 使 用 合适 的场 地及 设施 设备,并按 照规 范的 作业 流程,对处 置前 的废 旧锂 离子 动
6、 力蓄 电池 进行合理存放。4 分类 废旧蓄 电池 分类 4.1 根据附 录A 的检 测结 果,废 旧蓄电 池分 类可 分为 以下 三类:a)A 类蓄 电池:结 构功 能完 好、所 有项 目检 验结 果均 为“否”的 废 旧蓄 电池;1 DB34/T 41022022 b)B 类蓄 电池:所 有项目 检验 结果有 一项 或者 一项 以上 为“是”、且国 家法 律法 规对其 包 装 运 输没有特 殊规 定的 废旧 蓄电 池;c)C 类 蓄电 池:除 A 类 蓄电 池与 B 类蓄 电池 以外,符合国 家 法律 法规 对危 险废 物或 其 他特 殊规定的废旧 蓄电 池。废旧蓄 电池 贮存 分类 4.
7、2 4.2.1 按废旧 蓄电 池分 类正 极材 料不同,其 贮存 分类 如下:a)磷酸铁 锂电 池贮 存;b)镍钴锰 酸锂/镍钴 铝酸 锂等三 元 电池 贮存;c)其他锂 离子 动力 蓄电 池贮 存。4.2.2 按4.1 规定 的废 旧蓄 电池 分类,其贮 存分 类如 下:a)正常贮 存:A 类蓄 电池;注:正常贮存指在同一非露天区域内,在合理间距的基础上,采用专用工具设施将废旧蓄电池分开的贮存方式。b)隔离贮 存:B 类蓄 电池;注:隔离贮存指在同一非露天区域内,在合理间距的基础上,用具备防火特性的隔板或墙,将废旧蓄电池隔离的贮存方式。c)异常观 察暂 存:C 类蓄 电池。注:异常观察暂存指
8、在指定的区域或独立于所有建筑物的外部区域内,将废旧蓄电池按异常处理的贮存方式。5 贮存要 求 基本要 求 5.1 5.1.1 废旧蓄 电池 应按 第 4 章的 规定进 行分 类贮 存,其检 测记录 单应 附于 废旧 蓄电 池醒目 处。5.1.2 废旧蓄 电池 应进 行室 内贮 存,不 应露 天堆 放,不应 存放于 阳光 直射、高 温及 潮湿处。5.1.3 废旧蓄 电池应 做好 贮存进 出记录,并注 明废 旧蓄电 池的国 家溯源 编码、类别、名称、来源、数量、特 性、入库 日期、存 放位置、出 库日 期等 相关 信息。5.1.4 废旧蓄 电池 贮存 时应 处于 完全放 电态,否 则应 按 DB3
9、4/T 3077 规定 的方 法进 行放电。5.1.5 废旧蓄 电池贮 存时 应避免 敲击、针刺、踩踏 及挤压 等,并 对正负 极、裸露的 壳体等 进行防 护 与绝缘处 理。5.1.6 废旧蓄 电池 贮存 时应 分区 存放,不应 直接 堆叠,具 体应按 以下 要求 进行。a)蓄电池 单体、电 池模 块贮 存:1)采用专 用货 架贮 存,货架 不多 于 4 层,且贮 存后 总高 度 不高于 1.8 m;2)采用非 金属 托盘 有序 存放,正向 放置,不 倾斜、侧 放与倒 置存 放。b)电池包 贮存:断 开所 有高 压、低 压连 接,并存 放于 专用货 架。5.1.7 发生以 下情 形的 废旧 电
10、池 模块和 电池 单体,宜 采用 下列方 式进 行处 理。a)有跌落、挤 压、碰撞 等破 坏性操 作时:1)已出现 严重变 形、漏 液、漏电情 形的,采取 安全的 方式迅 速将其 置于 盛水桶 中,采 用 浸没 的 方式 浸泡 不少于 48 h 后做报 废处 理;2)未出现 严重 变形、漏 液、漏电情 形的,将其 置于 异常 观 察暂 存区,观 察不 少于 48 h 后,若无异 常,可重 新将 其贮 存。b)有漏液 或漏 电隐 患时:采 用具备 绝缘、防 泄漏 的专 用容器 贮存。2 DB34/T 41022022 5.1.8 贮存场 地应 配置 应急 处理 人员和 应急 管理 人员,并 应全
11、方 位配 置摄 像头,24 h 全天 候监 控废 旧蓄电池 的贮 存状 态。场地要 求 5.2 5.2.1 贮存场 地的 设置 应符 合 DB34/T 35902020 中 4.3 的规定,并 还需 符合 以下 规定:a)各贮存 区域以 及消 防急通 道应统 筹划分,贮 存场地 应定期 清理、清运,应急 消防区 域和 应 急通道内 不应 放置 任何 物品;b)应在明 显位置 设置 区域标 识和严 禁烟火、高 压触电 危险等 警示标 志,并定期 检查,标识 应 满足 GB 15562.2 的要 求;c)人行通 道宽 度应 不小 于 0.8 m,墙 距应 不小 于 0.5 m。d)贮 存 区域 总
12、面 积应 不小于50 m2,异 常观 察区 域面 积应 不 小于 15 m2。5.2.2 贮存场 地应 根据 废旧 蓄电 池的实 际需 求配 置以 下设 施、设 备:a)合理配 备安全 应急 防范设 施,如 消防箱、灭 火器、灭火毯、应急 水池、烟雾 报警器、消 防 沙池等,异常 观察 区还 需配 置防爆 箱等;b)废旧蓄 电池 的转 运、装卸 设备,如叉 车等;c)废旧蓄 电池 的检 测设 备,如温湿 度检 测仪、绝缘 检 测设备、电压 检测 设备,并定期 进行 校准;d)通讯设 备、照明 设施、安 全防护 工具 等。人员要 求 5.3 5.3.1 应通过 岗前 及应 急救 援培 训,现 场
13、应 急处 理人 员应 持有安 全员 证或 国家 规定 的资质。5.3.2 应掌握 锂 离子 蓄电 池相 关 的专业 知识,包 括电 池特 性,防 火、防泄 漏、防短 路等知 识。5.3.3 应定期 巡检 并做 好巡 检记 录,包 括贮 存电 池、设备、检测 仪器 以及 消防 物资 等。5.3.4 应 急 管理 人员应 24 h 全天候 保 持电 话畅 通,若发 生异 常 能及 时做 出响 应。6 安全环 保 应急安 全 6.1 处理突 发安 全事 故时,应 遵循人 身安 全第 一的 原则,并制 定安 全应 急预 案。环保控 制 6.2 6.2.1 贮存设 施的 建设、管 理应 根据废 物的 危
14、险 性满 足 GB 18597 和 GB 18599 的相关 要 求。6.2.2 应配备 专职环 保管 理人员,建立 完善的 安全 环保制 度和环 境监测 制度,具有 突发环 境事件 或 污染事件 应急 设施 和处 理预 案。6.2.3 贮存过 程中 产生 的废 水、废气、工业 固废 环保 收集 处理应 符合 HJ 1186 的规定。6.2.4 产生的 有毒有 害、易燃易 爆等残 余物应 妥善 管理,无相应 处置能 力的,应按 国家有 关要求 交 有相关资 质的 机构 进行 集中 处理。3 DB34/T 41022022 A A 附录A(规范 性)废旧蓄 电池 检测 A.1 废旧蓄 电池 包检
15、 测 废旧蓄 电池 包的 检测 见表A.1。表A.1 废旧蓄 电池 包检 测记 录单 编号:动力锂离子蓄电池包编码:生产商:检测单位盖章:检测人员签字:范围和目的:1.本文件是为了保证贮存时的 安全与环保而编制。2.本文件中的检测项目是贮存 前必不可少的。3.为了更好的追溯,本文件应 与动力锂离子蓄电池一起。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检测结果 是 否 1 溯源编码是否模糊难辨 目视检测 2 电池包所有高压、低压串联线是否连接 目视检测(所有连接器都已断开)3 电池包外壳是否凹凸、严重变形、破损或裂开 目视检测 4 是否漏电 绝缘检测 5 是否漏液 目视检测 6 是否有过火、起火痕迹 目视检测
16、7 温度是否异常 测温仪检测 8 是否有浸水痕迹 目视检测 9 是否存在人为拆卸痕迹 目视检测 10 是否未放电完全 电压检测 A.2 废旧蓄 电池 模块、单 体检 测 废旧蓄 电池 模块、单 体的 检测见 表A.2。4 DB34/T 41022022 表A.2 废旧蓄 电池 模块、单 体检 测记录 单 编号:序列编码:生产商:检测单位盖章:检测人员签字:范围和目的:1.本文件是为了保证贮存时的 安全与环保而编制。2.本文件中的检测项目是贮存 前必不可少的。3.为了更好的追溯,本文件应 与动力锂离子蓄电池一起。序号 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 检测结果 是 否 1 溯源编码是否模糊难辨 目视检测 2 外壳是否凹凸、严重变形、破损或裂开 目视检测 3 是否漏电 绝缘检测 4 是否漏液 目视检测 5 是否有过火、起火痕迹 目视检测 6 温度是否异常 测温仪检测 7 是否有浸水痕迹 目视检测 8 是否存在人为拆卸痕迹 目视检测 9 是否未放电完全 电压检测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