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01.040.45 CCS S 40 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 32/T 4320 2022 城市轨道 交通全自 动运行线 路初期运 营前安全评估 技术规范 Safety evaluation before trial operation for 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 system of urban rail transit(报批 稿)2022-08-23 发布 2022-09-23 实施 江苏省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 32/T 4320 2022 I 目 次 前言.III 引言.IV 1 范围.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1 3 术语
2、和定 义.1 4 缩略 语.2 5 前提 条件.3 工 程基 本条 件.3 5.1 初 期运 营前 基本 要求.3 5.26 系统 功能 核验.4 土 建工 程.4 6.16.1.1 线路 和轨 道.4 6.1.2 车站 建筑.5 6.1.3 结构 工程.6 设 备系 统.6 6.26.2.1 车辆.7 6.2.2 供电 系统.9 6.2.3 通信 系统.10 6.2.4 信号 系统.12 6.2.5 综合 监控 系统.14 6.2.6 站台 门.14 6.2.7 通风、空 调与 采暖 系统.15 6.2.8 消防 和给 排水 系统.16 6.2.9 火灾 自动 报警 系统.16 6.2.10
3、 环 境与 设备 监控 系 统.17 6.2.11 自 动售 检票 系统.17 6.2.12 低 压配 电与 动力 照 明.17 6.2.13 电 梯、自动 扶梯 与 自动人 行道.18 车 辆基 地.18 6.3 控 制中 心.19 6.47 系统 联动 测试.20 轮 轨关 系.20 7.1 弓 网关 系.21 7.2 信号 防 护.23 7.3 防 灾联 动.25 7.4 全 自动 运行 线路 系统 联动.27 7.5DB 32/T 4320 2022 II 8 运营 准备.41 组 织架 构.41 8.1 岗 位与 人员.41 8.2 运 营管 理.43 8.3 应 急管 理.44 8
4、.48.4.1 安全 管理.44 8.4.2 应急 管理.44 附录 A(规范 性)初期 运营前 关键 指标 与系 统联 动测试 指标 计算.46 A.1 初 期运 营前 关键 指标 计算方 法.46 A.2 系 统联 动测 试指 标计 算方法.48 参考文 献.49 DB 32/T 4320 2022 I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起草。本文件 由江 苏省 综合 交通 运输学 会提 出。本文件 由江 苏省 交通 运输 厅归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江 苏省 综合交 通运 输学 会、南京 市交通
5、 运输 局、无锡 市交 通运输 局、徐州 市 交 通运输局、常 州市 交通 运输 局、苏 州市 交通 运输 局、南通市 交通 运输 局、南京 地铁集 团有 限公 司、无 锡 地铁集团 有限 公司、徐 州地 铁集团 有限 公司、常 州地 铁集团 有限 公司、苏 州市 轨道交 通集 团有 限 公 司、南通轨道 交通 集团 有限 公司、江苏 交钟 协轨 道交 通科 技有限 公司。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李先 友、张 军、金铭、陶 伟、裴顺鑫、陈 定庆、徐 树亮、张余 峰、俞太 亮、展晓义、赵振江、凌 松涛、徐彩霞、何志 康、张猛、庄美昭、刘正 直、张超、李泽州、明沁 瑀、张仲 伟、王树勇。DB 32
6、/T 4320 2022 IV 引 言 随着城 市轨 道交 通全 自动 运行技 术的 日趋 发展,江 苏 省越来 越多 的城 市陆 续在 新线建 设中 采用 全 自动运行 技术。目 前 城市 轨 道交 通 初期运 营 前 安全 评 估技 术 规范 第1 部 分:地 铁 和轻 轨(交 办 运 201917号)主 要针 对非 全自 动运 行线路 初期 运营 前的 安全 评估,缺少 全自 动运 行线 路初期 运营 前的 安 全 评 估 技术要求。本 文件 在 城市 轨 道交通 初期 运营 前安 全评 估技术 规范 第1 部分:地 铁 和轻轨(交办 运 2019 17 号)的 基础 上,结 合城 市
7、轨道交 通全 自动 运行 线路 特点和 江苏 省城 市轨 道交 通发展 情况,经查 阅大 量相关资 料,广泛 调查 研究,认真 总结 实践 经 验,在 广泛征 求意 见的 基础 上,通过反 复研 究讨 论而 制定。DB 32/T 4320 2022 1 城 市轨道 交通全自 动运行 线 路初期 运营前 安全评估 技术规 范 1 范围 本 文 件 规定 了 城市 轨 道交通 全 自 动运 行 线路 初 期运营 前 设 施设 备 系统 功 能和运 营 管 理应 达 到的 基本要求。本文件 适用 于江 苏省 新建 城市轨 道交 通全 自动 运行 线路初 期运 营前 安全 评估 工作,改建、扩 建 项
8、 目和甩项 工程 的安 全评 估可 参照使 用。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本文件 没有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全自动 运行 路线 fully automatic operation lines 运行在 有人 值守 的全 自动 运行或 无人 值守 的全 自动 运行下 的城 市轨 道交 通线 路。3.2 无人值 守的 全自 动运 行 unattended train operation 列车在 不配 置车 上值 守人 员条件 下的 全自 动运 行。3.3 有人值 守的 全自 动运 行 driver less train operatio
9、n 列车在 配置 车上 值守 人员 条件下 的全 自动 运行,车 上 值守人 员仅 在故 障和 应急 情况下 介入 列 车 运 行。3.4 障碍物 探测 装置 obstacle detection device 列车前 方触 碰前 或触 碰时 探测到 障碍 物,应进 行报 警并触 发车 辆紧 急制 动停 车的探 测装 置。3.5 间隙探 测装 置 clearance detector device 用于检 测站 台门 与车 门间 的人或 异物,激 活后 可给 控制中 心发 送应 急信 息,并触发 阻止 列车 发车。3.6 对位隔 离 fault isolation 对故障 车门 执行 隔离 操
10、作 后,列 车运 行至 站台 后自 动隔离 故障 车门 所对 应的 站台门,该 站台 门 不 执行开门 动作。对故障 站台 门执 行隔 离操 作后,列车 运行 至站 台后 自动隔 离故 障站 台门 所对 应的车 门,该车 门 不 执行开门 动作。3.7 转换区 域 transfer area 用于列 车在 全自 动运 行区 域和非 全自 动运 行区 域之 间进行 模式 转换 的区 域。DB 32/T 4320 2022 2 3.8 人员防 护开 关 staff protection key switch 为运营 及维 护人 员进 入自 动化区 域提 供安 全防 护的 一种装 置,通常 设置 于
11、室 内或轨 旁。3.9 联调联 试 alignment joint-test 联调联 试是 在城 市轨 道交 通各设 备系 统完 成调 试的 基础上,对 城市 轨道 交通 工 程整体 系统 的工 作 状态、系 统功 能和 系统 间匹 配关系 进行 综合 测试、调 整、优 化和 验证,使 整体 系统性 能、功能 达 到 设 计 要求,满 足城 市轨 道交 通试 运行的 要求。3.10 甩项工 程 dumping projects 未按照 城市 轨道 交通 工程 初步设 计批 复完 工的 部分 单位工 程或 工程 部位。3.11 试运行 trial running 城市轨 道交 通工 程完 工、冷
12、滑和 热滑 试验 成功,联 调联试 结束,行 车基 本条 件具备 的情 况下,通 过不载客 运行 对运 营组 织管 理和设 施设 备系 统的 可用 性、安 全性 和可 靠性 进行 检验的 活动。3.12 安全评 估 safety evaluation 对城市 轨道 交通 全自 动运 行线路 开通 时的 运行 模式、线路条 件、系 统功 能实 现、设备系 统综 合表 现、人员素 质与 技能 掌握、规 章制度 完备 程度 及适 用性 等情况 通过 现场 抽查 和测 试验证,综 合评 估 整 体 全 自动运行 线路 的可 用性、安 全性和 可靠 性。3.13 初期运 营 prime operatio
13、n 城市轨 道交 通工 程(除甩 项工程 外)的所 有设 施设 备验收 合格,整 体系 统可 用性、安全 性和 可 靠 性经过试 运行 检验 合格,并 经城市 轨道 交通 初期 运营 前安全 评估,在 正式 运营 前所从 事的 载客 运营 活动。4 缩略语 下列缩 略语 适用 于本 文件。AM:列 车自 动驾 驶模 式(AM Automatic Train Operating Mode)ATO:列车 自动 运行(Automatic Train Operation)ATP:列车 自动 防护(Automatic Train Protection)ATS:列车 自动 监控(Automatic Tra
14、in Supervision)CAM:蠕动 模式(Creep Automatic Mode)CBTC:基于 通信 的列 车控 制系统(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CCTV:视频 监控(Closed-Circuit TV)CM:受 控人 工 驾 驶模 式(Coded Train Operating Mode)DTO:有人 值守 的全 自动 运 行(Driver less Train Operation)FAM:全自 动运 行驾 驶模 式(Fully Automatic Train Operating Mode)IBP:综合 后备 盘(Inter Backu
15、p Panel)IMS:视频 监视 系统(Image Monitoring System)ISCS:综合 监控 系统(Integrated Supervisory Control System)DB 32/T 4320 2022 3 OCC:控制 中心(Operation Control Center)PA:广 播系 统(Public Address)PED:站台 门(Platform Edge Door)PIS:乘客 信息 系统(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PSL:站 台 门就 地控 制盘(PED System Local Controller)RM:限 制人
16、工驾 驶模 式(Restricted Train Operating Mode)RRM:远程 限制 驾驶 模式(Remote Restricted Train Operating Mode)SIL:安全 完整 性等 级(Safety Integrity Level)SPKS:人员 防护 开关(Staff Protection Key Switch)TCMS:列车 控制 及监 控系 统(Train Control and Monitor System)UTO:无人 值守 的全 自动 运 行(Unattended Train Operation)VOBC:车载 控制 器(Vehicle On-bo
17、ard Controller)5 前提条 件 工程基 本条 件 5.1 5.1.1 城市轨 道交通 建设 工程完 成后,工程竣 工验 收合格,影响 运营安 全和 基本服 务质量 的问题 已 整改完成;有按 规定 程序 批 准甩项 工程 的,甩 项工 程 不得影 响初 期运 营安 全和 基本服 务水 平,并 有明 确 范围和计 划完 成时 间。5.1.2 按照规 定划定 城市 轨道交 通工程 项目保 护区,具有 建设单 位根据 土建 工程验 收资料 勘界后 制 定的保护 区平 面图,并 在具 备设置 条件 的保 护区 应设 置提示 或警 示标 志。5.1.3 建设单 位应将 城市 轨道交 通工程
18、 作为整 体向 运营单 位进行 移交,工程 移交内 容包括 工程实 体、设备、随机 附件、竣 工资 料等,并同 时进 行调 度指 挥权、属地 管理 权、设备 使用权 的移 交。初期运 营前 基本 要求 5.2 5.2.1 试运行 前应完 成涉 及行车 安全的 联调联 试,具有全 自动运 行线路 系统 功能测 试和系 统联调 联 试合格报 告;具 有试 运行 情 况报告,内容 包括 试运 行 组织基 本情 况、试 运行 期 间主要 设施 设备 运行 情况 和相关数 据记 录、设施 设备 运行安 全性 和可 靠性 分析、试运 行发 现问 题整 改情 况报告 等。5.2.2 试运行 时间 不少 于
19、3 个月,其中,按 照开 通运 营时 列 车运行 图连 续组 织行 车 20 日以上 且关 键指标(计 算方 法见 附 录A)符合以 下规 定:a)列车运 行图 兑现 率不 低 于99%;b)列车正 点率 不低 于 98.5%;c)列车服 务可 靠度 不低 于 12 万列公 里/次;d)列车退 出正 线运 行故 障率 不高 于 0.3 次/万列 公里;e)车辆系 统故 障率:因 车辆 故障造 成 2min 以上 晚点 事 件次数 不高 于 1 次/万列 公 里;f)信号系 统故 障率:应 不高 于 0.6 次/万列 公里;g)供电系 统故 障率:应 不高 于 0.2 次/万列 公里;h)站台门
20、 故障 率:应不 高 于0.6 次/万 次;i)列车唤 醒自 检成 功率:应 不低 于 95%;j)列车退 出全 自动 运行 模式 率不高 于 2%。DB 32/T 4320 2022 4 贯通运 营的 延伸 线工 程项 目应按 全线 运行 图开 展试 运行,其中 除供 电系 统故 障率、站台 门故 障 率 按延伸区 段统 计外,其 余关 键指标 应按 全线 统计。5.2.3 具有符 合规 定的 以下 批复 和许可 文件:a)工程项 目建 设规 划批 复;b)工程可 行性 研究 和初 步设 计批复;c)重大设 计变 更批 复;d)用地和 建设 许可 文件;e)有关主 管部 门其 他批 复文 件
21、。5.2.4 具有符 合规 定的 以下 文件:a)土建工 程及 其装 饰装 修、设备系 统及 其安 装工 程等 质量验 收监 督意 见;b)车站、区间、中 间风 井、车辆基 地、控制 中心、主 变电所 等消 防验 收文 件;c)起重设 备、电(扶)梯、压力容 器等 特种 设备 验收 文件;d)人防验 收文 件;e)卫生评 价文 件;f)防雷接 地验 收文 件;g)无障碍 设施 验收 文件;h)建设单 位编 制的 环保 验收 报告;i)档案验 收文 件;j)竣工验 收问 题情 况整 改报 告;k)票价批 复文 件;l)甩项工 程批 准手 续;m)工程项 目防 洪防 涝专 项论 证报告;n)运营单
22、 位符 合规 定条 件的 情况说 明和 证明 文件;o)对运营 服务 专篇 意见 的对 照检查 落实 材料;p)有关主 管部 门其 它要 求的 文件。6 系统功 能核 验 土建工 程 6.1 6.1.1 线路和 轨道 6.1.1.1 投入使 用的 正线、配 线和 车场 线 应满 足列 车运 行和 应急救 援需 要。6.1.1.2 其他设 施上跨 城市 轨道交 通线路 时,上 跨设 施交叉 范围两 侧内应 设置 防护网 或其他 安全 防 护设施;城市 轨道 交通 线路 与其他 设施 共建 于同 一平 面且相 邻可 能影 响运 营时,应在 线路 两侧 设 置 封 闭 隔离、安 全警 示标 志等 安
23、全 防护措 施。6.1.1.3 正线、配线和 车场 线与运 营线路 连接但 尚未 使用的 道岔、预留延 伸线 终端等 预留工 程应 分 别采取道 岔定 向锁 闭,并设 置相应 等级 车挡 和可 靠防 护等安 全防 护措 施。6.1.1.4 轨道无 损检测 应全 部完成;具有 道岔、钢轨 的焊点 或栓接 部位的 探伤 检测和 浮置板 减振 功 能测试检 测合 格报 告,对于 无缝线 路地 段,还应 具有 锁定轨 温、单元 轨节 长度 和观测 桩位 置等 技术 资料。DB 32/T 4320 2022 5 6.1.1.5 道床排 水沟应 畅通,道岔 转辙机 及其杆 件基 坑处无 积水,且排水 沟底
24、 面应低 于基坑 底面 不 小于100mm;寒冷 地区 露天 线 路的道 床转 辙区 域采 取防 雪防冻 措施;各专 业过轨 管线使 用道 床预 留过 轨 孔洞,因 特殊 原因 需直 接过 轨时应 采取 绝缘 及封 堵措 施。6.1.1.6 线路基 标、百 米标、坡度 标、曲 线要素 标等 线路标 志,限 速标、停车 标、警 冲标等 信号 标 志应配置 齐全、安 装牢 固。6.1.1.7 地面及 高架 线路,不 应有 妨碍行 车瞭 望的 建筑 物、构筑物、树 木和 其他 物体。6.1.1.8 设在正 线、折返 线和 车辆 试车线 的车 挡宜 承受 列车 以 25km/h,但应 不小于 15km
25、/h 速 度撞 击时的冲 击荷 载。6.1.1.9 区间线 路的轨 道中 心道床 面或轨 道旁,应设 有逃生、救援 的应急 通道,应急 通道的 最小 宽 度不应小 于550mm。轨 行区 疏散平 台与 车站 站台 内部 端门宜 连续,不 连续 的不 应影响 乘客 紧急 疏散。6.1.1.10 当利用 走行 轨做 牵引 网回 流时,轨 道应 进行 对地 绝缘 处理,并 应防 止杂 散电 流扩 散,人 防 门、防淹门 等处 的隐 蔽位 置应 采取绝 缘措 施。6.1.2 车站建 筑 6.1.2.1 车站每 个站 厅公 共区 至少 有 2 个独 立、直通 地面 的 出入口 具备 使用 条件;地 下一
26、层 侧式 站 台车站的 每侧 站台 应有 不少 于 2 个 直通 地面 的出 入口 具备使 用条 件;共用 站厅 公共区 的换 乘车 站,站 厅 公共区具 备使 用条 件的 出入 口每条 线至 少 有2 个。6.1.2.2 车站投 入使用 的出 入口应 与市政 道路连 通,当出入 口朝向 城市主 干道 时,应 具有客 流集 散 场地;当 出入 口台 阶或 坡道 末端与 临近 的道 路车 行道 距离小 于 3m 时,应 釆取 护 栏或其 他安 全防 护措 施;影响车 站客 流集 散的 站外 广场应 与车 站同 步具 备使 用条件。6.1.2.3 车站楼 梯、公 共厕 所和无 障碍设 施应具 备使
27、 用条件;车站 出入口 至站 厅、站 厅至站 台应 至 少各有一 台电 梯和 一组 上、下行自 动扶 梯具 备使 用条 件。6.1.2.4 车站公 共区和 出入 口通道 不应有 妨碍乘 客安 全疏散 的非运 营设施 设备,安检 设施不 应占 用 乘客紧急 疏散 通道。6.1.2.5 车站公 共区有 关设 施 设备 结构、过道处、楼 梯口、楼梯装 饰玻璃 边角、扶手 转角及 其连 接 部位、防护 栏杆、不锈 钢管 焊 接处等 不应 有可 能造 成乘 客伤害 的尖 角或 突出 物;车站地 面嵌 入式 疏散 指示应与地 面平 齐;车站 公共 区地板 应防 滑,车上 值守 人员上 下车 立岗 处应 经
28、地 面防滑 和防 静电 处理。6.1.2.6 车站站 台不应 侵入 车辆限 界;直 线车站 站台 边缘与 车厢地 板面高 度处 车辆轮 廓线的 水平 间 隙不应大 于100mm,曲 线车 站站台 边缘 与车 厢地 板面 高度处 车辆 轮廓 线的 水平 间隙不 应大 于 180mm。6.1.2.7 在任何 工况下,车 站站台 面的高 度均不 得高 于车辆 客室地 板面的 高度;在空 车静止 状态 下,二者高 差不 应大 于50mm。6.1.2.8 钢结构 屋顶(含出 入口雨 棚)上 方检修 爬梯 应安装 牢靠并 加设安 全护 笼;车 站公共 区卷 帘 门应有防 坠落 措施;车站 公 共区防 护栏
29、 杆应 埋设 牢固;出 入口 扶手 栏杆 与侧 墙 存在空 隙时,侧墙 平台 与 台阶高差 大 于700mm 处,应 设置硬 护栏 或安 全挡 板;出入口 通道 内扶 梯控 制箱 门、消防 栓箱 门等 暗门 应 安装门锁 和把 手。6.1.2.9 车站出 入口排 水沟 畅通,排水系 统应与 城市 排水系 统连通,出入 口建 筑、无 障碍垂 直电 梯 接缝应完 成密 封处 理;雨水 多地区 的车 站出 入口 建筑 不应在 低洼 地势 区域。6.1.2.10 地下、地上 车站 出入 口不 应设置 在道 路中 央的 绿化 隔离带 上,因特 殊原 因无 法避免 时 应有连接人行 的过 街措 施;当车
30、站采用 顶面 开设 风口 的风 亭时,风亭 开口 处应 具有 防护栏 和防 护网 或 其 他 安 全防范措 施。DB 32/T 4320 2022 6 6.1.2.11 车站的 站厅、站 台、出入 口、通 道、人行 楼梯、自 动扶梯、售 检票 口(机)等部位 的 规 模 和通过能 力应 相互 匹配;检 票口和 栅栏 门的 总通 行能 力应满 足乘 客安 全疏 散的 需要。6.1.2.12 车站应 至少 设置 一处 无障 碍检票 通道,通 道净 宽不 应小 于 900mm。6.1.2.13 车站通 向地 面的 出入 口地 坪标高 应高 出室 外市 政道 路标高,并 应满 足站 址区 域 防洪 防
31、 淹 要 求。6.1.2.14 车站的 站台、站 厅公 共区、自动 扶梯、疏 散通 道、安全出 口、楼梯 转角 等处 应设置 灯 光 或 蓄光 型 疏散 指 示标 志;区 间 隧 道 应设 置 可控 制 指示 方向 的 疏散 指 示标 志;宜 在区 间 隧道 疏 散平 台 上高于1.8m 处增 设疏 散标 识指 示 灯(带)。6.1.2.15 车站醒 目位 置应 公布 安全 乘车注 意事 项、监督 投诉 电话、本站 首末 车时 间和 周边公 交 换 乘 信息,并 按规 定张 贴城 市轨 道交通 禁止、限 制携 带物 品名录。6.1.2.16 车站紧 急情 况下 使用 的消 防设施、安全 应急
32、设施、疏 散通道 和紧 急出 口,以 及 公共区 域相 关设施(如列 车清 客按 钮、PSL 就 地控 制盘 等)应具 有 齐全醒 目的 警示 标志 和使 用说明。6.1.3 结构工 程 6.1.3.1 地下车 站、地 面和 高架车 站站台 顶板、设备 用房、行人通 道等结 构不 应渗水、结构 表面 应 无湿渍,区间 隧道、连 接通 道 结构 不应 漏水,轨 道道 床面应 无渗 水。6.1.3.2 高架桥 梁侧边 翼缘 下沿应 具有滴 水槽、滴水 沿或其 他防止 雨水流 向混 凝土侧 面和地 面的 构 造措施,桥面 桥梁 端部 应有 防止污 水回 流污 染支 座和 梁端表 面的 防水 措施。6
33、.1.3.3 具有结 构工 程监 测系 统,定期对 结构 沉降 和变 形等 进行连 续监 测和 分析,并 移交运 营单 位。6.1.3.4 对轨行 区电缆、管 线、射 流风机 等吊挂 构件,声屏 障、防 火门、人防 门、防 淹门等 构筑 物 具有安装 牢固、定 位锁 定和 防护措 施的 检查 记录。6.1.3.5 地下工 程(含 车站、区间、出入 场段等)临 近轨行 区旁的 分隔墙,应 经风荷 载和振 动荷 载 作用下结 构的 抗疲 劳性、安 全度和 耐久 性计 算和 分析,不宜 采用 砖砌 墙。6.1.3.6 轨行区 人防门、防 淹门、联络通 道防火 门宜 具有环 境与设 备监控 系统 对其
34、运 行状态 和故 障 状态的监 视报 警功 能,视频 监视系 统对 其开 闭状 态的 监视功 能。6.1.3.7 当高架 区间 上跨 道路 净空 高度不 大 于 4.5m 时,应 具 有限高 标志 和限 界防 护架;位于 道路 一 侧或交叉 口的 墩柱 有可 能受 外界撞 击时,应 具有 防撞 击的保 护设 施。6.1.3.8 设备安 装未使 用的 结构预 留孔洞 应完成 封堵;区间 结构施 工遗留 的混 凝土浮 浆、碎 块等 异 物和设备 安装 遗留 在结 构本 体上的 铁丝、铁 片、胶条 等异物 均应 完成 清除。6.1.3.9 作为疏 散通道 的道 床面应 平整、连续、无障 碍;轨 行区
35、至 站台的 疏散 楼梯、疏散平 台在 联 络通道处 的坡 道连 接、区间 联络通 道防 火门 开启 等不 应影响 乘客 紧急 疏散。6.1.3.10 直流供 电并 采用 走行 轨作 为牵引 网回 流的 结构 工程,应有 防止 杂散 电流 腐蚀 的措施。6.1.3.11 两条单 线区 间隧 道之 间设 置的联 络通 道内 应设 有甲 级防火 门,防火 门主 体、铰 链等应 满 足 防火和结 构受 力要 求。6.1.3.12 区间隧 道设 置中 间风 井时,井内 或风 井附 近应 设有 直通地 面的 防烟 楼梯 间;当中间 风 井 采 用顶面开 设风 口的 风亭 时,风亭开 口处 应具 有防 护栏
36、 和防护 网或 其他 安全 防范 措施,并在 防护 栏 周 边 设 置安全警 示标 识;低风 亭标 高应满 足区 域防 洪防 淹要 求。6.1.3.13 未完成 施工 的出 入口 或预 留 未开 发区 域与 车站 运营 区域应 设置 钢筋 混凝 土挡 墙,地 上 与 地 下车辆出 入线 区域 两侧 应设 置钢筋 混土 防洪 挡墙,防 止相关 区域 雨水 倒灌 入车 站及轨 行区 间。6.1.3.14 区间人 防门 应提 供开 闭功 能验证 报告,联络 通道 门 应完成 开合 验证,且具 有 抗风压 功能,配套承重 轴承 具有 防松 脱设 置。设备系 统 6.2 DB 32/T 4320 202
37、2 7 6.2.1 车辆 6.2.1.1 车辆应 具备 停放 制动 功能,并应 保证 列车 在超 员载 荷工况 下停 在最 大坡 道时 不发生 溜车。6.2.1.2 车辆应 具备 故障 运行 的能 力:列 车在 超员 载荷 和在 丧失 1/4 动力 的情 况下,应能维 持运 行 到终点;列车 在超 员载 荷和 在丧 失 1/2 动力 的情 况下,应具 有在 正线 最大 坡道 上启动 和运 行到 最 近 车 站的能力;一列 空载 列车 应具 有 在正线 线路 的最 大坡 道上 推送或 牵引 另一 列超 员载 荷的无 动力 列车 运行 到 下一车站 的能 力。6.2.1.3 具有蓄 电池测 试报
38、告,其 容量应 满足紧 急状 态下车 门控制、应急 照明、外部 照明、车载 安 全设备、广 播、通信、信 号、应急通 风等 系统 的供 电要 求;车辆 蓄电 池容 量应 保 证供电 时间 不小 于 45min,以及45min 后列 车车 门能 再开关 门一 次的 要求。6.2.1.4 列车上 非乘 客使 用的 重要 设备或 设施 应具 有锁 闭措 施;客 室地 板应 防滑,客 室 结构和 过道 处、扶手等 不应 有可 能造 成乘 客伤害 的尖 角或 突出 物。6.2.1.5 列车驾 驶台 上应 配置 带锁 的防护 盖板,且 处于 被监 视 状态,状态 信息 可上 传 TCMS 及控 制中 心;
39、盖板上 应贴 有“禁 止坐 卧”、“禁 止放 置物 品”、“禁止液 体”等 含义 的警 示 标识;列 车驾 驶台 防护 盖板防水 性能 良好、客 室内 应配置 安全 锤,宜设 置活 动窗。6.2.1.6 列车车 门防夹 警示、车门 防倚靠 警示、紧急 报警提 示、车 门紧急 解锁 操作提 示、消 防设 备 提示等安 全标 志齐 全、醒目;车门 故障 对位 隔离 时应 在相应 车门 处具 有声 光和 文字提 示功 能。6.2.1.7 车辆宜 设登车 装置,并应 配置车 门外部 解锁 装置,车辆各 电气设 备金 属外壳 或箱体 应采 取 保护性接 地措 施,车下 电气 设备盖 板可 开启,并 设置
40、 防脱落 措施。6.2.1.8 具有车 辆故障 报警 上传控 制中心 功能的 合格 测试报 告;具 有影响 行车 安全的 车辆故 障时,具备转为 蠕动 模式 的功 能;具有车 上乘 客与 控制 中心 远程对 讲的 功能。6.2.1.9 上线运 营前 各列 车运 行里 程均不 少 于 2000 列 公里。6.2.1.10 应完成 正线和 车辆 基地、停车场 全自动 运行 功能调 试,具 备远程 休眠/唤醒、自动出 入场、运行工 况响 应、对位 隔离、开关 车门 控制、车辆 远 程复位 操作、障 碍物 探测、车辆 火灾 报警、紧急 操 作装置响 应、列车 驾驶 台盖 板 打开和 客室 电气 柜柜
41、门打 开报警 等功 能的 测试 合格 报告和 列车 模拟 脱轨 检 测合格报 告。6.2.1.11 应完成 列车制 动系 统、牵 引系统、车门 控制 系统、TCMS 系 统、紧 急对 讲装置、火灾 和烟 雾监测、障 碍物 及脱 轨检 测 装置独 立第 三方 安全 评估,并 提供 相关 评估 报告。通 过安全 评估 验证 核心 系统的功能 应达 到 表1 安 全完 整性等 级规 定。表1 安全完 整性 等级 规定 系统 子系统 安全完整性等级SIL 车辆 控制系统 紧急制动功能 4 级 常用制动功能 2 级 车轮防滑功能 2 级 车门控制单元安全功能 2 级 TCMS 系统 2 级 紧急对讲功能
42、 2 级 火灾和烟雾报警功能 2 级 牵引系统安全功能 2 级 障碍物及脱轨检测功能 2 级 DB 32/T 4320 2022 8 6.2.1.12 具有车 辆超速 保护、列车 紧急制 动距离、车 门安全 联锁、车门故 障隔 离、车 门障碍 物探 测、列车联 挂救 援等 功能 的测 试合格 报告,测 试应 分别 符合 表 2、表 3、表4、表5、表6、表 7 的规 定。表2 车辆超 速保 护测 试 项目名称 车辆超速保护测试 测试目的 测试车辆自身超速保护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内容与方法 在具备以车辆设计最高运行速度安全行车条件的区段,切除列车自动防护(ATP),以人工 驾驶模式下行车,
43、牵引手柄保持最大牵引位,使列车持续加速至车辆设计最高运行速度,记录列车速度、超速保护的程序和措施 测试结果要求 当 超 过 车辆 设 计最 高运 行 速度时,应 自动 采 取符 合车 辆 设计超 速 保 护的 报 警、牵引 封 锁、制 动 保护措施 表3 列车紧 急制 动距 离测 试 项目名称 列车紧急制动距离测试 测试目的 测试列车在设计最高运行速度下的紧急制动距离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内容与方法 列 车 以 人工 驾 驶模 式在 平 直线路 区 段 运行 至 设计 最高 运 行速度 时,车上 值 守人 员按 下 紧急制 动 按钮,至列车停止时,测量列车紧急制动距离 测试结果要求 列车紧急制
44、动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表4 车门安 全联 锁测 试 项目名称 车门安全联锁测试 测试目的 测试车门与列车牵引控制联锁 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内容与方法 a)将阻挡块放在一扇车门的两扇门叶之间,使车门不能完全锁闭,按列车关门按钮后,推主控制器手柄至牵引位,启动列车,观察列车状态;b)列车在区间零速以上运行,按开门按钮,观察客室车门状态 测试结果要求 a)列车主控制器手柄推至牵引位,列车仍无牵引力、不能启动;b)列车在零速以上运行时,按列车开门按钮,客室车门不能打开 表5 车门故 障隔 离测 试 项目名称 车门故障隔离测试 测试目的 测试车门故障隔离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内容与方法 列 车
45、 停 靠站 台,通 过隔 离 装置专 用 钥 匙对 测 试车 门进 行 隔离后,按 司机 室 开门 按钮,观察全 部 车门状态;被测车门在隔离状态,操作紧急解锁装置后,记录是否能手动打开被测车门 测试结果要求 按 司 机 室开 门 按钮,被 隔 离车门 不 能 打开,其他 车门 打 开,被 测 车 门处 于 隔离 状态,操作紧 急 解锁装置后,仍无法手动打开被测车门 表6 车门障 碍物 探测 测试 项目名称 车门障碍物探测测试 测试目的 测试车门防夹和再关门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DB 32/T 4320 2022 9 表6(续)测试内容与方法 将 测 试 块作 为 障碍 物分 次 置于一 扇
46、车 门的 两 扇门 上、中、下之 间,列车 发 出关 门指 令 后,记 录 开门次数及车门最终状态,并用压力测试仪记录关门压力 测试结果要求 被 测 车 门按 照 设计 要求 自 动循环 打 开 和关 闭 数次 后,车 门保持 打 开 状态;第一 次关 门 时的有 效 力不大于150N,再次关门时的平 均有效力不大于200N,峰值力 不大于300N 表7 列车联 挂救 援测 试 项目名称 列车联挂救援测试 测试目的 测试列车联挂救援功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内容与方法 a)将模拟故障列车施加停放制动,另一列救援列车低速靠近模拟故障列车进行列车联挂;b)完 成 联挂 后,释 放模 拟 故障列 车
47、 停 放制 动,救 援列 车 推进/牵 引 模 拟故 障列 车 至一 定 距离,记录列车联挂救援情况 测试结果要求 列车应能正常联挂被救援列车,并能推送或牵引到指定目的地 6.2.2 供电系 统 6.2.2.1 电力监 控系统 应具 备遥控、遥信、遥调 和遥 测使用 功能;并应具 备数 据传输 及处理、报 警 处理及统 计报 表、用户 界面、维护、信 息查 询、安全 管理、系统 组态、在 线检 测、时 钟同 步等 功 能;应 通过连续 工 作144 小时 稳定 性测试 并提 供测 试报 告。6.2.2.2 具有各 类电气 元件、开关 的整定 值调整 合格 报告;具有车 站公共 区、区间照 明系
48、统 测试 合 格报告;具有 轨道 结构 对 地 电阻测 试合 格报 告,轨道 结构具 有良 好的 绝缘 性能。6.2.2.3 变电所 接地 标志 和安 全标 志齐全 清晰,安 全工 具试 验合格、配 置齐 全、放置 到 位;变 电所 内、外设备 间应 整洁,电 缆沟 和隐蔽 工程 内无 杂物 和积 水。电 缆孔 洞应 封堵,电 缆应悬 挂走 向标 示 牌,设 备房应安 装防 鼠板。6.2.2.4 变电所 外部 应满 足防 火要 求,具 备巡 视和 检修 条件。6.2.2.5 具有相 邻主 变电 所支 援供 电、牵 引接 触网(轨)越 区供电、变 电 所 0.4kV 低 压备自 投等 功 能的测
49、试 合格 报告,测 试应 分别符 合 表8表 10 的 规 定。表8 相邻主 变电 所支 援供 电测 试 项目名称 相邻主变电所支援供电测试 测试目的 测试主变电所支援供电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测试内容与方法 a)两座及两座以上主变电所的线路,对拟退出主变电所相关开关设备及继电保护作预定操作,使一座主变电所退出运行且其母线系统正常;b)操作环网联络开关由相邻主变电所支援供电,并记录测试区段供电情况 测试结果要求 在一所主变电所退出供电情况下,相邻主变电所支授供电的能力和功能满足运行线路供电需要 表9 牵引接 触网(轨)越 区供 电测试 项目名称 牵引接触网(轨)越区供电测试 测试目的 测试牵引
50、接触网(轨)越区供电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DB 32/T 4320 2022 10 表9(续)测试内容与方法 模 拟 解 列正 线 一座 牵引 变 电所,进 行 左右 相 邻两 座牵 引 变电所 供 电 的倒 闸 操作,实 现 对解列 牵 引变 电 所 供电 区 段进 行大 双 边供电;记 录大 双 边供 电时 的 牵引电 压 和 电流、走行 轨对 地 电压等 运 行数据 测试结果要求 大双边供电时,牵引电压和电流、走行轨对地电压等符合设计要求 表10 变电 所0.4kV 低 压备 自投 测试 项目名称 变电所0.4kV 低压备自投测试 测试目的 测试变电所0.4kV 低压双电源自 动切换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