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3 T 3286—2022 纺织企业风险辨识与防范导则.pdf

    • 资源ID:1534108       资源大小:1.36M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3 T 3286—2022 纺织企业风险辨识与防范导则.pdf

    1、ICS 1 3.2 0 0CCS C 6 623黑 龙 江 省 地 方 标 准D B 2 3/T 3 2 8 6 2 0 2 2纺 织 企 业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导 则2 0 2 2-0 7-0 7 发 布 2 0 2 2-0 8-0 6 实 施黑 龙 江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D B 2 3/T 3 2 8 6-2 0 2 2I目 次前 言.I I1 范 围.1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13 术 语 和 定 义.14 风 险 辨 识.25 防 范 措 施.3附 录 A(资 料 性)亚 麻 纺 织 加 工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5附 录 B

    2、(资 料 性)棉(麻、毛、丝 绢 和 针 织)纺 织 加 工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1 1附 录 C(资 料 性)染 整 加 工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1 8附 录 D(资 料 性)服 装 加 工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2 3附 录 E(资 料 性)非 家 用 纺 织 制 成 品 加 工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2 4附 录 F(资 料 性)公 共 部 分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2 5参 考 文 献.3 3D B 2 3/T 3 2 8 6-2 0 2 2I 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3、G B/T 1.1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起 草。请 注 意 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这 些 专 利 的 责 任。本 文 件 由 黑 龙 江 省 应 急 管 理 厅 提 出 并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黑 龙 江 省 安 全 生 产 技 术 中 心。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郭 琳、庞 金 福、李 长 宏、岳 强、王 建 国、甄 佳、姜 丹 丹。D B 2 3/T 3 2 8 6-2 0 2 2

    4、1纺 织 企 业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导 则1 范 围本 文 件 界 定 了 纺 织 企 业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和 防 范 的 术 语 和 定 义,提 供 了 纺 织 企 业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 的指 导。本 文 件 适 用 于 纺 织 企 业 的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 的 制 定 工 作。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5、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T 6 4 4 1 企 业 职 工 伤 亡 事 故 分 类G B/T 1 3 8 6 1 生 产 过 程 危 险 和 有 害 因 素 分 类 与 代 码G B 3 9 8 0 0.1 个 体 防 护 装 备 配 备 规 范 第 1 部 分:总 则D B 2 3/T 2 2 9 6-2 0 1 9 企 业 安 全 风 险 分 级 管 控 体 系 建 设 通 则3 术 语 和 定 义D B 2 3/T 2 2 9 6-2 0 1 9 界 定 的 以 及 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6、 本 文 件。3.1风 险发 生 危 险 事 件 或 危 害 暴 露 的 可 能 性,与 随 之 引 发 的 人 身 伤 害 或 健 康 损 害 的 严 重 性 的 组 合。来 源:D B 2 3/T 2 2 9 6-2 0 1 9,3.1,有 修 改 3.2风 险 单 元风 险 辨 识 过 程 中 结 合 工 艺 流 程、建 筑 布 局 以 及 危 险 源 类 别 等 因 素 将 辨 识 对 象 划 分 成 若 干 个 单 元。3.3风 险 点风 险 单 元 中 可 能 导 致 事 故 发 生 的 具 体 部 位、装 置、关 键 点 或 伴 随 在 风 险 部 位、设 施、场 所 和 区 域

    7、 的作 业 过 程。来 源:D B 2 3/T 2 2 9 6-2 0 1 9,3.2 3.4危 险 源也 称 风 险 源,指 可 能 导 致 人 身 伤 害 和(或)健 康 损 害 的 根 源、状 态 或 行 为,或 其 组 合。来 源:D B 2 3/T 2 2 9 6-2 0 1 9,3.3,有 修 改 3.5风 险 辨 识也 称 风 险 识 别,指 针 对 不 同 风 险 种 类 及 特 点,识 别 其 存 在 的 危 险、危 害 因 素,分 析 可 能 产 生 的 直 接后 果 以 及 次 生、衍 生 后 果,从 而 为 制 定 防 范 措 施 和 管 理 决 策 提 供 科 学 依

    8、 据。D B 2 3/T 3 2 8 6-2 0 2 223.6纺 织 企 业主 要 包 括 纺 织 业,纺 织 服 装、服 饰 业 两 大 类 所 包 含 的 全 部 企 业。3.7纺 织 加 工主 要 包 括 纺 纱 加 工、织 造 加 工、针 织、染 整、非 织 造 布 制 造 等,其 中:纺 纱 加 工 指 以 麻、棉、毛、丝 等 天 然 纤 维 及 棉 型、毛 型 等 化 学 纤 维 为 原 料 进 行 的 纺 纱 加 工;织 造 加 工 指 以 天 然 纤 维 纱 线 及 化 学 纤 维 纱 线 为 原 料 进 行 的 机 织 物 织 造 加 工;针 织 指 以 天 然 纤 维 纱

    9、 线 及 化 学 纤 维 纱 线 为 原 料,采 用 经 编、纬 编、横 编 及 钩 针 编 工 艺 进 行 的针 织 物 织 造 加 工;染 整 指 对 纺 织 材 料(纤 维、纱 线 和 织 物)进 行 以 化 学 处 理 为 主 的 工 艺 过 程;非 织 造 布 制 造 指 定 向 或 随 机 排 列 的 纤 维,通 过 机 械、热 粘 或 化 学 等 方 法 加 固 而 成,或 者 这 些方 法 的 组 合 而 相 互 结 合 制 成 的 片 状 物、纤 网 或 絮 垫 的 生 产 活 动;所 用 纤 维 可 以 是 天 然 纤 维、化 学 纤 维 和 无 机 纤 维,也 可 以 是

    10、 短 纤 维、长 丝 或 直 接 形 成 的 纤 维 状 物。3.8染 整 加 工指 对 天 然 纤 维 和 化 学 纤 维 及 其 织 物 进 行 漂 白、染 色、印 花、轧 光、起 绒、缩 水 等 工 序 的 加 工。3.9服 装 加 工指 以 机 织 或 针 织 面 料 为 主 要 原 料,缝 制 各 种 男、女 服 装,以 及 儿 童 成 衣 的 活 动;包 括 非 自 产 原 料 制作 的 服 装,以 及 固 定 生 产 地 点 的 服 装 制 作 活 动。4 风 险 辨 识4.1 风 险 辨 识 范 围风 险 辨 识 范 围 的 确 定 依 据 D B 2 3/T 2 2 9 6-

    11、2 0 1 9 执 行。4.2 风 险 单 元 划 分4.2.1 划 分 原 则应 遵 循“大 小 适 中、便 于 分 类、功 能 独 立、易 于 管 理、范 围 清 晰”的 原 则。4.2.2 划 分 方 法应 依 据 区 域、工 序(工 艺)和 作 业 任 务 等 合 理 地 予 以 划 分,具 体 方 法 有:按 生 产 区 域 划 分;按 工 序(工 艺)流 程 划 分;按 作 业 任 务 划 分;按 生 产 装 置 划 分;上 述 几 种 方 法 的 结 合。4.3 风 险 点 辨 识4.3.1 纺 织 企 业 应 在 本 单 位 生 产 活 动 区 域 内 对 生 产 经 营 全

    12、过 程 进 行 风 险 点 辨 识,确 定 包 括 风 险 点 名 称、类 型、区 域 位 置、可 能 发 生 的 事 故 类 型、后 果 及 防 范 措 施 等 内 容 的 基 本 信 息。D B 2 3/T 3 2 8 6-2 0 2 234.3.2 纺 织 企 业 风 险 点 辨 识 主 要 包 括 以 下 内 容:亚 麻 纺 织 加 工 主 要 包 括 梳 麻、前 纺、后 纺、织 布 工 序 风 险 点 辨 识;棉(麻、毛、丝 绢、针 织)纺 织 加 工 主 要 包 括 前 纺、后 纺、绢、毛、麻 纺、化 纤 纺 丝、织 造工 序 风 险 点 辨 识;染 整 加 工 主 要 包 括 烧

    13、 毛、印 染 和 漂 染、后 整 理 工 序 风 险 点 辨 识;服 装 加 工 主 要 包 括 服 装 制 作 工 序 风 险 点 辨 识;非 家 用 纺 织 制 品 成 品 加 工 主 要 包 括 动 力 供 应、织 造、成 型 工 序 风 险 点 辨 识;公 共 部 分 主 要 包 括 电 气 线 路 及 设 备、特 种 设 备、仓 储、厂 房、危 险 作 业、机 械 设 备 和 操 作、职 业 健 康、劳 动 防 护 用 品、维 护 保 养 和 检 修、打 包 作 业、污 水 处 理 工 序 风 险 点 辨 识。4.3.3 纺 织 企 业 在 辨 识 风 险 时,可 将 以 下 内 容

    14、 作 为 辨 识 重 点:保 险 粉、硫 酸、盐 酸、双 氧 水、亚 氯 酸 钠、硝 酸 钠、硅 酸 钠、氢 氧 化 钠、雕 白 粉(吊 白 块)等 储 存 区;纱、线、织 物 加 工 的 烧 毛、开 幅、烘 干 等 热 定 型 工 艺 的 汽 化 室、燃 气 贮 罐、储 油 罐、热 媒 炉等;特 种 设 备(如:起 重 机 械、叉 车、压 力 容 器 和 压 力 管 道 等);特 种 作 业(如:电 工 作 业、高 处 作 业、焊 接 与 热 切 割 作 业、危 化 品 作 业 等);危 险 作 业(如:易 发 生 中 毒 窒 息 的 密 闭 浆 池、地 坑、容 器、设 备 等 有 限 空

    15、间 作 业、动 火 作 业等);滤 尘 室(除 尘 室)、空 压 室 等。4.3.4 企 业 可 依 据 G B/T 1 3 8 6 1 或 G B 6 4 4 1 对 辨 识 出 的 安 全 风 险 进 行 分 类。4.3.5 企 业 在 风 险 辨 识 后,应 将 辨 识 出 的 风 险 点 形 成 清 单,即 风 险 点 清 单,风 险 点 清 单 应 包 括:单 元编 号、风 险 点 序 号、风 险 点 编 号、风 险 点 名 称、风 险 类 型 及 防 范 措 施。4.4 危 险 源 辨 识4.4.1 依 据 G B/T 1 3 8 6 1 对 潜 在 的 人、物、环 境、管 理 等

    16、 危 害 因 素 进 行 辨 识。4.4.2 各 风 险 点 共 存 危 险 源,宜 采 用 集 中 辨 识,分 散 管 理 的 模 式。4.5 事 故 类 型纺 织 企 业 易 发 生 的 事 故 类 型 主 要 有 火 灾、容 器 爆 炸、锅 炉 爆 炸、其 他 爆 炸、物 体 打 击、车 辆 伤 害、机 械 伤 害、起 重 伤 害、触 电、灼 烫、高 处 坠 落、坍 塌、中 毒 和 窒 息 以 及 其 他 伤 害 等。事 故 类 型 辨 识 依 据G B 6 4 4 1 执 行。5 防 范 措 施5.1 分 类5.1.1 工 程 技 术 措 施包 括 报 警 装 置、通 风 设 施、防

    17、爆 设 施、消 防 系 统 等 安 全 设 施。5.1.2 管 理 措 施包 括 安 全 管 理 制 度、操 作 规 程、维 护 保 养、巡 检、检 测 检 验、作 业 记 录 等 管 理 要 求。5.1.3 个 体 防 护D B 2 3/T 3 2 8 6-2 0 2 24个 体 防 护 措 施 依 据 G B 3 9 8 0 0.1 的 规 定 执 行,包 括 防 静 电、耐 酸 碱 工 作 服、空 气 呼 吸 器、防 尘 口 罩、防 护 手 套、防 护 眼 镜 和 安 全 帽 等。5.1.4 应 急 处 置 措 施包 括 该 危 险 源 发 生 异 常 和 事 故 状 态 下 的 控 制

    18、 措 施。控 制 措 施 内 容 参 考 该 工 序 或 场 所 的 现 场 处 置 方 案,措 施 内 容 要 具 体 而 直 接,主 要 是 现 场 员 工 应 采 取 的 紧 急 措 施。5.1.5 教 育 培 训 措 施包 括 三 级 安 全 教 育 培 训、日 常 安 全 教 育 培 训、危 险 作 业 安 全 教 育 培 训、变 更 岗 位 人 员 培 训 和 班 前、班 后 会 安 全 提 示、培 训 考 核 和 培 训 效 果 评 价,主 要 涉 及 安 全 管 理 制 度、操 作 规 程、应 急 预 案 和 典 型 事 故案 例 等。具 体 风 险 点 可 根 据 其 特 点

    19、 增 加 培 训 教 育 内 容。5.2 纺 织 企 业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5.2.1 亚 麻 纺 织 加 工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 见 附 录 A。5.2.2 棉(麻、毛、丝 绢 和 针 织)纺 织 加 工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 见 附 录 B。5.2.3 染 整 加 工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 见 附 录 C。5.2.4 服 装 加 工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 见 附 录 D。5.2.5 非 家 用 纺 织 制 成 品 加 工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 见 附 录

    20、E。5.2.6 公 共 部 分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 见 附 录 F。D B 2 3/T 3 2 8 6-2 0 2 25A A附 录 A(资 料 性)亚 麻 纺 织 加 工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亚 麻 纺 织 加 工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 见 表 A.1。表 A.1 亚 麻 纺 织 加 工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工序 风险点 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措施 教育培训措施(一)梳麻工序栉梳、联梳、混麻加湿、黄麻回丝1.电气火花、违章动火和吸烟等点火源;2.原料缠绕转

    21、动轴发热等引发火灾;3.梳麻落物过多,卷入毛刷摩擦起火;4.设备 的日常加 油保养和 维护不 到位造成轴承或轴瓦研磨过热引发火灾;5.针帘观察窗损坏;6.机械 传动、旋 转部位防 护罩板 缺失,无警示标识;7.处理故障违规操作;8.自停装置失灵或缺损;9.设备运转时清理缠麻,触摸运转部位;1 0.机台运转时进行维修或清扫工作;1 1.开松过程打击金属块、丝等杂物产生金属火花;1 2.混麻加湿机下卷操作不当,夹住手;1 3.设备没停稳前打开防护罩、防护门;1 4.出 条 平 台 无 防 护 栏 或 防 护 栏 高 度 设 置不符合要求;1 5.挡车工衣服肥大,不戴工作帽,长发外露,卷入设备运转部

    22、件;1 6.有机粉尘。火灾机械伤害高处坠落1.严禁违章吸烟或外来火种进入,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维护和检测其性能,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和喷淋等系统;进入车间机动车采用防 护 完 好 的 电 瓶 车 或 排 气 管 加 装 火 星 熄 灭 防护装置;2.及时清除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位上的缠麻,及时现场巡查清除可燃杂物;有火险现场处置方案并做好培训;3.针帘观察窗应做到完整、可靠、有效;设备运转时,罩板应确保完好,不可打开,张贴安全警示标识;按标准设置操作和检修;4.排除金属杂物:联梳机喂入机构安装磁铁金属 收集 器,严格 执行“三 抖三 喂”(人工 喂入机型)的安全操作规程,将喂入、打开、扯松的原料中

    23、的金属杂物排除;5.配备除尘系统、风量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定期检查,及时清理风筒堵塞、挂麻;6.自停装置应完好、可靠、有效;开车前先发出警示信号,确认设备各处无人,方可开车,在加油检查时没给信号不得开车。1.制定日常保养、维护和检查制度,保证设备完好;2.现场原料储存不得过量,避免堆积过多;3.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检查制度;应 落 实 分 级 管 理 检 查 责 任制;4.执行安全操作规程,设备停稳后才能打开防护罩、防护门;5.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禁止设备运转时清理缠麻,触摸运转部位;6.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设置有效可靠的防护栏;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配 备 和 正 确 使用 劳

    24、 动 防 护 用品;必 须 穿 合体 的 工 服,戴好 工 作 帽,长发不外露。按照 本工序 现场处置方案执行。针 对 不 同 工 序设 备 的 实 际 情况,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对 操 作 人 员 进行 安 全 操 作 的培 训 和 检 查 工作。D B 2 3/T 3 2 8 6-2 0 2 26表 A.1 亚 麻 纺 织 加 工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第 2 页/共 6 页)工序 风险点 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措施 教育培训措施(二)前纺工序针梳、再割、精梳、成条、混条、并条、粗纱1.电气火花、违章动火和吸烟等点火

    25、源;2.原料缠绕转动轴发热等引发火灾;3.精梳 机落麻大 量堆积,卷入毛 刷摩擦起火;4.设备的日常加油保养和维护不到位造成轴承或轴瓦研磨过热引发火灾;电机长期使用过热引燃麻绒;5.机械 传动、旋 转部位防 护罩板 缺失,无警示标识;6.设备运转时,清理罗拉、轴头等处缠麻,触摸运转部位,导致手臂卷入运转部件;7.使用 钩刀操作 不当,用 力过猛,造成伤害8.自停装置失灵;9.抬起 精梳机顶 梳、针梳 机梳箱 时未挂好制动钩,顶梳、梳箱落下伤人;1 0.机台运转时进行维修或清扫工作;1 1.挡车工衣服肥大,不戴工作帽,长发外露,卷入设备运转部件;1 2.有机粉尘。火灾中毒和窒息机械伤害物体打击1

    26、.控制与消除火源:严禁违章吸烟或外来火种进入,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维护和检测其性能,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和喷淋等系统;进入 车 间 机 动 车 采 用 防 护 完 好 的 电 瓶 车 或 排 气管加装火星熄灭防护装置;2.检查和清洁:及时清除机械设备的转动部位上的缠麻,及时现场巡查清除可燃杂物;3.及时运送精梳落麻;4.自停装置应完好、可靠、有效;5.抬起顶梳、梳箱时要确认挂好制动钩再进行操作;6.配备除尘系统、风量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定期检查,及时清理风筒堵塞、挂麻;7.自 停装 置应 完好、可 靠、有 效;开车 前先发出警示信号,确认设备各处无人,方可开车,在加油检查时没给信号不得开车。1.

    27、制定日常保养、维护和检查制度,保证设备完好;2.设备运转时,罩板应确保完好,不可打开,张贴安全警示标识;3.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禁止设备运转时清理缠麻,触摸运转部位;4.执行安全操作规程,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检查制度;5.针 对 不 同 工 序 设 备 的 实际 情 况,制 定 安 全 操 作 规程,并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 全 操 作 的 培 训 和 检 查 工作;制 定 火 险 现 场 处 置 方案;6.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设置有效可靠的防栏;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配 备 和 正 确 使用 劳 动 防 护 用品;必 须 穿 合体 的 工 服,戴好 工 作 帽,长发不外露。按照本工序现场处置方案

    28、执行。针 对 不 同 工 序设 备 的 实 际 情况,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对 操 作 人 员 进行 安 全 操 作 的培 训 和 检 查 工作。滤尘室1.滤尘室部位设置不当;2.滤尘室通风系统不良或滤尘除尘失效;3.粉尘 爆炸危险 区域电气 设备的 选用和安装不 符合要求,在粉尘 云状态 时发生电 气短路及燃烧,导致粉尘爆炸;4.有违章动火、吸烟和外来火种;5.粉尘、纤维、花絮积聚,发生自燃;6.风道 与除尘机 组没有接 地或接 地不良有可能静电积累到达一定程度造成放电。其他爆炸火灾中毒和窒息1.合理设置滤尘室,与其他部门应按规定设置防 火 间 距,禁 止 将 滤 尘 室 设 置 在 车

    29、间 的 地 下室、厂房的中心位置、多层建筑内、车间与车间之间,以及人员较多的地方,设置明显标志和安全防护区域;与车间连在一起的滤尘室应设置建筑防火防爆分隔,有必要的泄压泄爆措施;2.按标准规范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通风除尘系统,满足车间、生产除尘系统的吸风量和粉尘捕集要求;淘汰、更新落后的滤尘设备设施;1.建 立 健 全 企 业 的 日 常 清扫维护制度,对容易积尘的部 位,做 到 清 扫 维 护 有 计划、有周期、有检查、有整改;2.按照规范严格做好风筒、除尘机组的接地防护,定期检查、定期测试;3.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配 备 和 正 确 使用 劳 动 防 护 用品;必

    30、 须 穿 合体 的 工 服,戴好工作帽。按照本工序现场处置方案执行。针对实际情况,制 定 安 全 操 作规程,并定期对操 作 人 员 进 行安 全 操 作 的 培训和检查工作。D B 2 3/T 3 2 8 6-2 0 2 27表 A.1 亚 麻 纺 织 加 工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第 3 页/共 6 页)工序 风险点 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措施 教育培训措施(三)后纺工序滤尘室1.滤尘室部位设置不当;2.滤尘室通风系统不良或滤尘除尘失效;3.粉尘 爆炸危险 区域电气 设备的 选用和安装不 符合要求,在粉尘 云状态 时发生

    31、电 气短路及燃烧,导致粉尘爆炸;4.有违章动火、吸烟和外来火种;5.粉尘、纤维、花絮积聚,发生自燃;6.风道 与除尘机 组没有接 地或接 地不良有可能静电积累到达一定程度造成放电。其他爆炸火灾中毒和窒息3.电 气控 制和 动力 装置(包 括照 明)、线路 的安装应满足尘密要求,滤尘系统中对可能产生静电的要有消除措施;4.控制与消除火源:严禁违章动火或外来火种进入滤尘室,及时清除粉尘积聚;检修中,涉及 有 限 空 间 作 业 的 要 严 格 执 行 有 限 空 间 作 业规程;5.配备除尘系统、风量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定期检查,及时清理风筒堵塞、挂麻;6.对容易积尘的部位,做到清扫维护有计划、有周

    32、期、有检查、有整改;7.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甲类厂 房 和 有 粉 尘 纤 维 爆 炸 危 险 的 乙 类 厂 房 应 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8.按照规范严格做好风筒、除尘机组的接地防护,定期检查、定期测试。4.建 立 健 全 日 常 清 扫 维 护制度;制定火险现场处置方案;5.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6.加 强 除 尘 器 进 出 风 口 压差 的 监 控 管 理 和 压 差 计 的检查与维护;应制定除尘、吸尘、滤尘等设备、设施的维 护 作 业 计 划,对 滤 尘 设备、设施建立相应的滤尘作业指导书,对其设备、设施定期清扫、检查,定期维修、保养,定期检查、检

    33、测各工序-各工种的棉尘含量。配 备 和 正 确 使用 劳 动 防 护 用品;必 须 穿 合体 的 工 服,戴好工作帽。按照本工序现场处置方案执行。针对实际情况,制 定 安 全 操 作规程,并定期对操 作 人 员 进 行安 全 操 作 的 培训和检查工作。粗纱煮漂1.高温 高压煮纱 设备超压、阀门 漏气,造成高温液体或蒸汽泄漏;2.安全 附件失效,导致容 器内压 力增加而引起爆炸;3.隔热防烫措施不落实;4.操作 平台无防 护栏或防 护栏高 度设置不符合要求;5.吊运粗纱架坠落伤人;6.平台 或操作地 面湿滑有 废液,造成滑倒摔伤;7.煮锅断电锅盖自动关闭,造成人身伤害;8.强酸 碱、盐等 化学

    34、品腐 蚀地面,造成建筑结构、设备基础破坏。灼烫容器爆炸高处坠落起重伤害中毒和窒息其他伤害坍塌1.泄压装置、显示装置、自动报警装置、联锁装置应完好,并在检验周期内使用;煮漂设备密封圈应定期更换;设备运转时要检查压力、温度,一旦超过最高限度,要打开安全阀门降压(或打开取样口降压),开降温;2.确保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指示灯等)齐全、可靠、有效;3.蒸汽管道、锅体、排气装置应当采取隔热防烫措施。1.按 标 准 设 置 操 作 和 检 修平台;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严格执行起重作业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加强培训;加强现场检查,及时整改问题;按规定及时维护、保养;及时冲洗地面废

    35、液;2.保 证 锅 盖 气 缸 的 气 密 性完 好 和 电 器 联 动 自 锁 装 置的完好,严格执行安全操作规程;3.地面应做防腐处理,耐强酸碱、盐等化学品腐蚀,日常加强检查维护;4.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设置有效可靠的防护栏。配 备 和 正 确 使用 劳 动 防 护 用品;必 须 穿 合体 的 工 服,戴好工作帽。按照本工序现场处置方案执行。针 对 不 同 工 序设 备 的 实 际 情况,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对 操 作 人 员 进行 安 全 操 作 的培 训 和 检 查 工作。D B 2 3/T 3 2 8 6-2 0 2 28表 A.1 亚 麻 纺 织 加 工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36、与 防 范 措 施(第 4 页/共 6 页)工序 风险点 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措施 教育培训措施(三)后纺工序粗纱煮漂工序中的亚氯酸钠、双氧水、酸、碱等危险化学品1.使用亚氯酸钠作业不当造成氯气伤害;2.亚氯 酸钠混入 少量有机 物时,撞击引发爆炸;3.双 氧 水 靠 近 热 源 或 温 度 过 高,未 与 易(可)燃物等 分开存放,缺少 泄漏应急 处理措施;4.酸、碱、亚氯 酸钠、各 种助剂 等化学品因操 作不当或 缺少个体 防护而 与人体直 接接触造成伤害。中毒和窒息其他爆炸火灾等1.危险化学品储存仓库、设施应达到国家安全技 术 标 准 规

    37、 定,设 置 明 显 标 志 和 安 全 防 护 区域;2.设置建筑防火防爆分隔和遮挡强光、机械通风等设施,配料室应保持通风、干燥,相抵触的 或 发 生 化 学 反 应 的 物 质 分 开 存 放,切 忌 混储,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3.安装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气体报警装置;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汽的甲类厂房和 有 粉 尘 纤 维 爆 炸 危 险 的 乙 类 厂 房 应 采 用 不发火花的地面;现场应安装符合使用要求的洗眼器、冲洗淋浴装置。1.建 立 健 全 危 险 化 学 品 安全管理制度并抓好落实;2.调料桶严禁混用;3.建 立 并 严 格 执 行 安 全 操作规程或作业指导书、应急预

    38、 案、危 险 化 学 品 M S D S 等文件;4.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配 备 和 正 确 使用 劳 动 防 护 用品;必 须 穿 合体 的 工 服,戴好工作帽。按照本工序现场处置方案执行。针 对 不 同 工 序设 备 的 实 际 情况,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对 操 作 人 员 进行 安 全 操 作 的培 训 和 检 查 工作。湿纺细纱、干纺细纱1.设备运转时,清理罗拉、轴头等处缠麻,操作,触摸运 转部位,导致手 臂卷入运 转部件;2.机台运转时进行维修或清扫工作;3.自停装置失灵;4.机械 传动、旋 转部位防 护罩板 缺失,无警示标识;5.踏板或操作地面有油污造成

    39、滑倒摔伤;6.挡车 工衣服肥 大,不戴 工作帽,长发外露,卷入设备运转部件;7.湿纺 高湿度环 境导致电 气腐蚀 或绝缘失效;8.设备的日常加油保养和维护不到位造成轴承或轴瓦研磨过热引发火灾;9.干纺环境有机粉尘。机械伤害其他伤害触电和火灾1.自停装置应完好、可靠、有效;2.设备运转时,罩板应确保完好,不可打开;3.适当缩短电气设备更换周期;加强电气设备检查和维护接零、接地装置;4.配备除尘系统、风量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定期检查,及时清理风筒堵塞、挂麻。1.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禁止设 备 运 转 时 清 理 缠 麻、操作、触摸运转部位;2.制定日常保养、维护和检查制度,保证设备完好;3.应 落 实

    40、 分 级 管 理 检 查 责任制;4.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设置有效可靠的防栏;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配 备 和 正 确 使用 劳 动 防 护 用品;必 须 穿 合体 的 工 服,戴好 工 作 帽,长发不外露。按照本工序现场处置方案执行。针 对 不 同 工 序设 备 的 实 际 情况,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对 操 作 人 员 进行 安 全 操 作 的培 训 和 检 查 工作。D B 2 3/T 3 2 8 6-2 0 2 29表 A.1 亚 麻 纺 织 加 工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第 5 页/共 6 页)工序 风险点 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41、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措施 教育培训措施(三)后纺工序细纱干燥1.蒸汽外泄,隔热防烫措施不落实;2.安全附件(温度计、压力表)失灵;3.射频干燥机屏蔽隔离失效。灼烫1.蒸汽管道、箱体、排气装置应当采取隔热防烫措施;射频烘干机运行时严禁混入铁器;2.确保安全附件(温度计、压力表)齐全、可靠、有效。1.作 业 现 场 设 置 安 全 警 示标识;2.制定日常保养、维护和检查制度,保证设备完好;3.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配 备 和 正 确 使用 劳 动 防 护 用品;必 须 穿 合体 的 工 服,戴好工作帽。按照本工序现场处置方案执行。针 对 不 同 工 序设 备 的 实 际 情

    42、况,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对 操 作 人 员 进行 安 全 操 作 的培 训 和 检 查 工作。络筒1.电气火花、违章动火和吸烟等点火源;2.槽筒轴缠纱,摩擦起火;3.自停装置失灵;4.机械传动、旋转部位防护罩板缺失,无警示标识;5.设备运转时,清理罗拉、槽筒、轴头等处缠纱,触摸运转部位,导致手臂卷入运转部件;6.挡车 工衣服肥 大,不戴 工作帽,长发外露,卷入设备运转部件。火灾中毒和窒息机械伤害1.控制与消除火源:严禁违章吸烟或外来火种进入,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维护和检测其性能,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和喷淋等系统;进入 车 间 机 动 车 采 用 防 护 完 好 的 电 瓶 车 或 排 气管

    43、加装火星熄灭防护装置;2.检查和清洁:及时停车,清除槽筒上的缠纱,及时现场巡查清除可燃杂物;3.自停装置应完好、可靠、有效;4.设备运转时,罩板应确保完好,不可打开。1.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禁止设备运转时清理缠纱,触摸运转部位;2.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检查制度;3.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配 备 和 正 确 使用 劳 动 防 护 用品;必 须 穿 合体 的 工 服,长发 不 外 露,戴好工作帽。按照本工序现场处置方案执行。针 对 不 同 工 序设 备 的 实 际 情况,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对 操 作 人 员 进行 安 全 操 作 的培 训 和 检 查 工作。蒸汽1.蒸汽外泄

    44、,隔热防烫措施不落实;2.容器 设备超压、阀门漏 气,造 成高温液体或蒸汽泄漏;3.安全 附件失效,导致容 器内压 力增加而引起爆炸。灼烫中毒和窒息容器爆炸1.汽管道、箱体、排气装置应当采取隔热防烫措施;作业场设置排风装置,能够保证外泄蒸汽排放;2.泄压装置、显示装置、自动报警装置、联锁装置应完好,并在检验周期内使用;密封圈应定期更换;设备运转时要检查压力、温度,一旦超过最高限度,要打开安全阀门降压(或打开取样口降压),开降温;3.确保安全附件(安全阀、压力表、温度计、指示灯等)齐全、可靠、有效。1.作 业 现 场 设 置 安 全 警 示标识;2.制定日常保养、维护和检查制度,保证设备完好;3

    45、.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配 备 和 正 确 使用 劳 动 防 护 用品;必 须 穿 合体 的 工 服,戴好工作帽。按照本工序现场处置方案执行。针 对 不 同 工 序设 备 的 实 际 情况,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对 操 作 人 员 进行 安 全 操 作 的培 训 和 检 查 工作。D B 2 3/T 3 2 8 6-2 0 2 21 0表 A.1 亚 麻 纺 织 加 工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第 6 页/共 6 页)工序 风险点 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个体防护 应急处置措施 教育培训措施(四)织布工序整经1.自停装置失

    46、灵;2.电气火花、违章动火和吸烟等点火源;3.机械 传动、旋 转部位防 护罩板 缺失,无警示标识;4.设备 运转时,清理轴头 等处缠 纱,触摸运转部位,导致手臂卷入运转部件;5.吊运经轴坠落伤人。火灾中毒和窒息机械伤害起重伤害1.自停装置应完好、可靠、有效;2.控制与消除火源:严禁违章吸烟或外来火种进入,按规定配备灭火器材并定期维护和检测其性能,安装火灾自动报警和喷淋等系统;进入 车 间 机 动 车 采 用 防 护 完 好 的 电 瓶 车 或 排 气管加装火星熄灭防护装置;3.设备运转时,罩板应确保完好,不可打开,张贴安全警示标识。1.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禁止设备运转时清理缠纱,触摸运转部位;应

    47、制定相应的管理和检查制度;2.严 格 执 行 起 重 作 业 规 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对操作人员 加 强 培 训;加 强 现 场 检查,及时整改问题;按规定及时维护、保养;3.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配 备 和 正 确 使用 劳 动 防 护 用品;必 须 穿 合体 的 工 服,长发 不 外 露,戴好工作帽。按照本工序现场处置方案执行。针 对 不 同 工 序设 备 的 实 际 情况,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对 操 作 人 员 进行 安 全 操 作 的培 训 和 检 查 工作。浆纱1.隔热防烫措施不落实;2.潮湿环境导致绝缘失效;3.拽引、压浆辊,浆轴、轴头等部位。灼烫触电机械伤

    48、害1.蒸汽管道、箱体、排气装置应当采取隔热防烫措施;2.浆 纱 和 浆 纱 烘 箱 设 备 内 及 潮 湿 处 的 电 气 装置、工作照明、电气线路应符合国家规定,采用安全电压及防水、防潮灯具;3.安装安全联锁装置,严格执行操作规程。1.执行安全操作规程,禁止设备运转时清理缠纱,触摸运转部位;2.加强现场检查,及时整改问题;按规定及时维护、保养;3.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配 备 和 正 确 使用 劳 动 防 护 用品;必 须 穿 合体 的 工 服,戴好工作帽。按照本工序现场处置方案执行。针 对 不 同 工 序设 备 的 实 际 情况,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对 操 作 人

    49、 员 进行 安 全 操 作 的培 训 和 检 查 工作。织布1.织布机的织口部位操作不当;2.圆织机卷装区域;3.机械噪音;4.有机粉尘。机械伤害1.安装安全联锁装置,严格执行操作规程;2.配备除尘系统、风量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定期检查,及时清理堵塞。1.严格执行操作规程;2.配备、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配备除尘系统、风量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定期检查,及时清理风筒堵塞、挂麻;应落实分级管理检查责任制;3.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作业现场设置安全警示标识。配 备 和 正 确 使用 劳 动 防 护 用品;必 须 穿 合体 的 工 服,戴好 工 作 帽,长发不外露。按照本工序现场处置方案执行。针 对 不 同

    50、 工 序设 备 的 实 际 情况,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并定期对 操 作 人 员 进行 安 全 操 作 的培 训 和 检 查 工作。D B 2 3/T 3 2 8 6-2 0 2 21 1B B附 录 B(资 料 性)棉(麻、毛、丝 绢 和 针 织)纺 织 加 工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棉(麻、毛、丝 绢、针 织)纺 织 加 工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 见 表 B.1。表 B.1 棉(麻、毛、丝 绢、针 织)纺 织 加 工 主 要 风 险 辨 识 与 防 范 措 施工序 风险点 较大危险因素易发生的事故类型工程技术措施 管理措施 个体防护应急处置措施教育培训


    注意事项

    本文(DB23 T 3286—2022 纺织企业风险辨识与防范导则.pdf)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