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32 T 1682-2022 绿杨春茶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34094       资源大小:761.09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32 T 1682-2022 绿杨春茶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pdf

    1、 ICS 67.140.10 CCS X55 32 江苏省地方标准 DB 32/T 1682 2022 代替 DB32/T 1682-2010 绿杨春茶 茶叶加工 技术规程 Luyangchun tea-Technical rules for procession of tea 2022-03-18 发布 2022-04-18 实施 江苏 省市 场监 督管 理局 发 布 DB 32/T 1682 2022 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导 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定起草。本 文件 代替DB 32/T 1682 2010 绿

    2、 杨春 茶 茶叶 加 工技术 规程,与DB 32/T 16822010相 比,除结构 调整 和编 辑性 改动 外,主 要技 术变 化如 下:修改了 范围 内容;补充了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新增了 术语 与定 义;新增了 分级、分 级要 求、实物标 准样;新增了 技术 要求、基本 要 求、生产 条件 要求、感 官 指标、理 化指 标、卫生 指 标、净含 量允差;新增了 试验 方法;新增了 检验 规则、出 厂检 验、型 式检 验、判定 规则、复检;修改了 标志、包 装、运输、贮存、保 质期;本文件由 江 苏 省 园 艺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会 提出并 归 口。本 文件起草单位:仪 征 市

    3、 绿 杨 春 茶 叶 行 业 协 会。本 文件 主 要 起 草 人:马宏昌、姚 满 昌、尚 芬 芬、赵 长 涛、张 鹏、潘 巨 斌、彭 云、夏军、傅 强、张春、陶祖平、郑华龙、张 存 林、陶德容、蔡杰。本 文件2010 年12月10 日 首 次 发 布,2022 年 第 一 次 修 订。DB 32/T 1682 2022 1 绿 杨春茶 茶 叶加工 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绿 杨春 茶的 原料、技术 要求、分 级及 实物标 准样、加 工 厂、加 工 设 备、加 工 人 员、加工技术、试 验方 法、检验 规则、标签、包 装、运 输 和 贮 存 要 求。本文件 适用于 扬州 地区以

    4、中小叶 良种茶 树的 幼嫩芽 叶为原 料,经 轻微 摊凉,高温杀 青,理 条整 形,炒干提 香等 工艺 加工 而成 的绿杨 春茶。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 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191 包装 储运图 示 标志 GB 2762 食品 安全 国家标 准 食 品中 污染 物限 量 GB 2763 食品 安全 国家标 准 食 品中 农药 最大 残留 限 量 GB 3

    5、095 环境 空气 质量标 准 GB 5009.3 食品 安全 国家 标准 食品 中水 分的 测定 GB 5009.4 食品 安全 国家 标准 食品 中灰 分的 测定 GB 5749 生活 饮用 水卫生 标准 GB 7718 食品 安全 国家标 准 预 包装 食品 标签 通则 GB/T 8302 茶 取样 GB/T 8305 茶 水浸出 物 测定 GB/T 8309 茶 水溶性 灰 分碱度 测定 GB/T 8310 茶 粗纤维 测 定 GB/T 8311 茶 粉末和 碎 茶含量 测定 GB 14881 食品 安全 国家 标准 食品 企业 通用 卫生 规 范 GB/T 18795 茶 叶标准 样

    6、 品制备 技术 条件 GB/T 23776 茶 叶感官 审 评方法 GB 28050 食品 安全 国家 标准 预包 装食 品营 养标 签 通则 GH/T 1070 茶叶 包装 通则 国家质 量监 督检 验检 疫总 局2005 第75 号令 定 量 包装商 品计 量监 督管 理办 法 3 术语和 定义 本文件 没有 需要 界定 的术 语和定 义。4 原料 DB 32/T 1682 2022 2 新鲜 芽 叶:芽 叶新 鲜,均 匀完整,不带 红梗、红叶、鱼叶、老叶 和其 他杂质 物,无 劣变、无异 味、无异嗅;不 得混 有非 茶类 杂物,不着 色。无任 何添 加剂。5 技术要 求 分级要 求 5.

    7、1 根据茶 叶的 外形 和内 质分 为特一 级、特级、一 级、二级、三级 五个 级别,分 级规定 见表1。表1 分级规 定 项 目 级 别 特一级 特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外 形 条索 扁平、秀长、光滑 扁平、光滑 扁平、尚光滑 尚扁平、光滑 尚扁平、尚光滑 色泽 翠绿油润 绿、油润 绿、尚油润 尚绿、油润 尚绿、尚油润 整碎 匀整 匀整 尚匀 尚匀 尚匀 净度 净 净 净 尚净 尚净 内 质 香气 嫩香、持久 嫩香、持久 香高、持久 清香、持久 尚清香、持久 滋味 鲜醇爽口 醇爽 醇厚 尚醇厚 尚醇厚 汤色 嫩绿、明亮 嫩绿、明亮 尚绿、明亮 尚绿、明亮 尚绿、尚明亮 叶底 嫩、绿匀亮 嫩、

    8、绿亮 尚嫩、尚绿亮 尚嫩、尚绿亮 尚绿亮 芽叶组成 单芽占90及以上 一芽一叶占90及以上 一芽一叶占85及以上 一芽二叶占80及以上 一芽二叶占70及以上 实物标 准样 品 5.2 各级别 设一 个实 物标 准样,实 物标 准为 各等 级品 质 的最低 界限,实物 样以 春 茶拼配 制成,每三 年更换一次。按 照GB/T 18795 要求执 行。生产条 件要 求 5.3 应符合GB 14881 的规 定 感官指 标 5.4 感官指 标应 符合 实物 标准 样和表1的 规定。理化指 标 5.5 理化指 标应 符合 表2 的规 定。DB 32/T 1682 2022 3 表2 理化指 标 检验项

    9、 目 指 标 试验方法 水分(质 量 分 数)/%6.5 GB 5009.3 总灰分(质 量 分 数)/%6.5 GB 5009.4 水溶性灰分占总灰分(质量分数)/%4 5.0 GB 5009.4 酸不溶性灰分 a/%1.0 GB 5009.4 水浸出物/%36.0 GB/T 8305 水溶性灰分碱度(以 KOH 计)(质量分数)/%1.0a;3.0a GB/T 8309 粉末(质 量 分 数)/%1.0 GB/T 8311 粗纤维(质 量 分 数)/%1 2.0 GB/T 8310 卫生指 标 5.6 应 符合GB 2762 和GB 2763 的规定 净含量 允差 5.7 净含量 允差 按

    10、国 家质 量监 督检验 检疫 总 局2005 第75 号令 定量 包装 商品 计量 监督管 理办 法。6 加工厂 6.1 茶叶 加工 厂所 处的 大 气环境 不低 于GB 3095 中 规 定的三 级标 准要 求。6.2 茶叶 加工 中直 接用 水,冲洗 加工 设备 和厂 房用 水要达 到GB 5749 的 要求。6.3 加工 厂环 境应 整洁、干净、无异 味。加工 区应 与 生活区 和办 公区 隔离,无 关人员 不宜 进入 生产 区。6.4 加工 车间 应采 光良 好、灯光 明亮,照 度达 到500lx 以上。6.5 加 工工 厂应 配有 相应 的更衣 间,茶叶 审评 室。6.6 加工 和包

    11、 装场 地至 少 在茶季 前应 全面 清洗 消毒 一次。7 加工设 备 7.1 要求 7.1.1 使 用的 机械 设备、器具直 接接 触茶 叶的 部分 应无毒、无 害,使用 前应 清洗干 净。7.1.2 每 个茶 季的 开始,对加工 设备 进行 清洁、除 锈和保 养。新购 设备 要清 除材料 表面 的防 锈油。7.1.3 定 期润 滑零 部件,每次加 油应 适量,不 得外 溢。7.1.4 强 烈震 动的 加工 设 备采取 必要 的防 震措 施。可分离 安装 的大 型风 机设 在车间 外。7.2 机械 选型 7.2.1 滚 筒杀 青机。7.2.2 往 复振 动理 条机。7.2.3 名 茶多 用(

    12、功能)机。7.2.4 名 茶烘 干机。DB 32/T 1682 2022 4 8 加工人 员 8.1 加工 人员 上岗 前应 经 过生产 培训,掌 握加 工技 术和操 作技 能。8.2 加工 人员 上岗 前和 每 年度均 进行 健康 检查,取 得健康 证明 后方 能上 岗。8.3 加工 人员 应保 持个 人 卫生,进入 工作 场所 应洗 手、更 衣、换 鞋、带帽。离 开车间 时应 换下 工作 衣、鞋和帽,存 放在 更衣 室内。加工、包 装场 所不 宜吸 烟和随 地吐 痰,不得 在加 工和包 装场 所用 餐 和 进 食 食品。9 加工技 术 9.1 要求 9.1.1 加 工过 程中 禁止 使 用

    13、和添 加任 何人 工合 成的 化学物 质。9.1.2 加 工过 程中,各 工 序在制 品不 得直 接接 触地 面。9.2 加工 工艺 9.2.1 工 艺流 程 鲜叶摊 放 杀青 摊凉 理条 摊凉 整形 摊凉 辉干 精制 入库。9.2.2 摊放 9.2.2.1 摊放 场所 应通 风、阴凉、干 燥、清洁。9.2.2.2 鲜叶 均匀 摊放 在 贮青槽 或竹 匾内,厚 度3 cm,以不见槽 上铺 垫物 或 竹匾底 为宜。9.2.2.3 摊放1h 后 翻叶1 次;露(雨)水 叶30 min 翻1次,翻2 次3 次,并 根 据 情况进 行鼓 风。摊 放时 间宜为5 h6 h。9.2.2.4 摊放 程度 为

    14、叶 质 柔软,手握 略有 骨感,但 梗折不 断,青气 散发,清 香显露。9.2.3 杀青 9.2.3.1 在 滚筒杀 青机 内 进行,当滚筒 出叶 处筒腔 内的气 温有强 烈的 灼 手感(140 左右)时,开始 投叶。开 始时,投叶 量大 些,以免 产生 焦边。后保 持 温度平 衡,投叶 均匀。应 随时检 查杀 青叶 质量,调 整投叶量。9.2.3.2 杀 青叶 应叶 色转 暗,叶质 柔软,用 力握 后不 成团、不 粘手,叶 边略 剌手,无 红梗、红 叶、焦 边,青气散 失,清香 四溢。9.2.4 摊凉 用风扇 快速 冷却 至室 温,摊开放 置。9.2.5 理条 9.2.5.1 在 往复 振动

    15、 理条 机或名 茶多 用(功能)机 内进行。加 热,同 时打 开 运动开 关,多用(功能)机应调至快档运转,当槽内空气温度90100 时,将 冷 却 后 的 杀 青 叶 均 匀 地 投 入 槽 体 中。理 条 机 每 槽150 g 180 g,多 用(功 能)机 每 槽150 g 左右,随 鲜 叶 老 嫩 不 同 适 当 增 减。运 行5 min 6 min。9.2.5.2 理 到 条 索 紧 直,峰 毫 显 露 时,即 可 出 锅 摊 凉。DB 32/T 1682 2022 5 9.2.6 摊凉 用风扇 或自 然冷 却至 室温,摊开 放置。9.2.7 整形 9.2.7.1 在 名茶多 用(功

    16、 能)机 内进 行。加 热,同 时打开 运动开 关,当锅温 升到90 100 时,投 入摊凉后 的理条 叶每 槽100 g 左右。锅体运 动频 率为每 分钟约150次160 次,当 茶叶翻 动自如 时,减慢 至每分钟110 次120 次,待 茶条理 直加 轻棒1 min,出棒炒制1min,再加轻 棒1 min 2 min,出棒,继 续炒制 10min 15min。9.2.7.2 炒 至 茶 叶 挺 直 略 扁,有 剌 手 感(约8成后)出锅。9.2.8 摊凉 用风扇 或自 然冷 却至 室温,摊开 放置。9.2.9 辉干 摊放后再入锅复炒至条索挺直、扁平,含水率 低于6.5%时出锅。9.2.10

    17、 精制 电风扇吹片,人工拣除黄片、杂梗、筛分割末等。9.3 机 械 配 套 茶 叶 加 工 机 械 配 套 参 见 附 录A。10 试验方 法 取样 10.1 以“批”为 单位 取样。取 样按照GB/T 8302 规定 执行。感官指 标 10.2 按照 表1执行,应符 合GB/T 23776 茶叶 感官 审评 方 法 的规 定。理化指 标 10.3 按照表2试 验方 法。卫生指 标 10.4 应符合GB 2762 和GB 2763 的规定 的试 验方 法。11 检验规 则 出厂检 验 11.1 出厂检 验项 目为:感 官指 标、水 分、碎茶 末、净含 量。DB 32/T 1682 2022 6

    18、 产品应 经生 产厂 按本 标准 检验合 格,并出 具合 格证 明后方 可出 厂。型式检 验 11.2 11.2.1 型式检 验在 下列 情况 之一 时进行:正 式生 产后,当 原料 来源发 生变 化,可能 影响 产品质 量时;正 常生 产每 半年 或停 产 3 个 月以 上恢 复生 产时;出 厂检 验结 果与 上一 次型式 检验 结果 有较 大差 异时;国 家食 品安 全监 管部 门提出 进行 型式 检验 要求 时。11.2.2 型式检 验的 项目 为本 文件 要求的 全部 要求。判定规 则 11.3 凡劣质,有 污染,有 异味 和卫生 指标 不合 格的 产品 均判不 合格 品。出厂检 验和

    19、 型式 检验 时,有一项 指标 不符 合要 求即 判为不 合格 品。复检 11.4 对检验 结果 有争 议时,应 对留存 样进 行复 检,或在 同批产 品中 重新 按GB/T 8302 2013 规 定加 倍 取样,对 不合 格项 目进 行复 检,以 复检 结果 为准。12 标志、包装、运 输、贮存 标识 12.1 产品的 销售 包装 标识 应符 合GB 7718 和GB 28050 的 规定。运输 包装 标识 应注 明:产 品名 称、规格、生产厂 名、厂址、生产 日 期、保 质期、数量、重(质)量、体积、执 行标 准 号及符 合GB/T 191 规定 的 有关包装 储运 图示 标识 要求。包

    20、装 12.2 产品内 包装 材料 应按 照GH/T 1070 的规 定,符合 食品 安全要 求,且干 燥、清洁、无异 味及 不影 响茶叶品质,包 装应 严密、无 泄漏,运输 包装 材料 采用 纸箱。运输 12.3 运输包 装箱 上的 标志 应符 合GB/T 191 规定,运 输工 具应清 洁卫 生、干 燥、无 异味、无 污染,运 输 过程中应 防止 日晒、雨 淋、重压。不应 与有 毒、有害、有异 味、易污 染的 物品 混运。贮存 12.4 产 品应 贮存 于茶 叶专 业冷库,温度10,湿度 50。在 本文 件规 定的 贮运条 件下,产 品自 生产之日起,保 质期 为18 个月。DB 32/T

    21、1682 2022 7 附 录 A(资料性)茶 叶 加 工 机 械 配 套 A.1 单机型 A.1.1 名 茶 多 功 能 机 1 台,宜 使 用 强 进 风 多 功 能 机。A.1.2 用于茶园面积在 1ha 2ha(15 亩左右),日产干茶 7kg 左右(注:机械每天以运作 10 h,以下相 同)。A.1.3 工艺流程为杀青(理条、整形)摊凉 辉干。A.1.4 操 作 时 投 叶 量 宜 少,5 槽 锅总 投叶 量 0.5kg 左右;投放 压 棒 的 时 间 宜 迟 不 宜 早,一 般 在 炒 茶 叶爽 手,快 要 呈 骨 架 时 再 加 轻 棒,加 棒、出 棒 宜 勤,切 忌 一 棒 到

    22、 底;锅 体 摆 动 速 度 视 锅 温 而 定,温 度 高 时 调 快,低时调慢。整形后的摊凉叶 可 2 锅并 1 锅,或 3 锅并 2 锅进行辉干。A.2 双机组合型 A.2.1 双 机 组 合 之 一 A.2.1.1 名 茶 多 功 能 机 1 台,电 炒 锅 1 只。A.2.1.2 适 用 于 茶 园 面 积 1ha 2ha(20 亩左 右),日产 8kg 左右。A.2.1.3 工 艺 流 程 为 杀 青(理 条)摊凉 整形 辉干。A.2.1.4 操 作 时 名 优 茶 多 功 能 机 杀 青、理 条、整 形 参 见 单 机 操 作,电 炒锅 辉 干尽量将 茶叶磨 平。A.2.2 双

    23、机 组 合 之 二 A.2.2.1 杀青机 1 台,宜 使 用 电 热 式 杀 青 机,名 茶 多 功 能 机 1 台。A.2.2.2 适 用 于 茶 园 面 积 3ha(45 亩)左 右,日 产 干 茶 16kg 左 右。工 艺 为 杀 青 摊凉 理 条(整 形)摊凉 辉 干。A.2.2.3 操 作 时 滚 筒 杀 青 机 应 保 持 筒 温 稳 定,投 叶 均 匀,应 随 时 检 查 杀 青 程 度,及 时 调 节 温 度 和 投 叶 量。名 茶 多 用 机 理 条、整 形 时,应 掌 握 好 温 度、锅 体 运 动 速 率、加 棒 轻 重 和 加 棒 时 间,切 忌 一 棒 到 底。A.

    24、3 多机组合型 A.3.1 多机组合之一 A.3.1.1 杀 青 机 1 台,往 复 振 动 理 条 机 1 台,名 优 茶 多 功 能 机 2 台。A.3.1.2 适用于茶园面 积 7ha(100 亩)左 右,日 产 干 茶 50kg 左右。工艺流程为杀青 摊凉 理条 摊凉 整形 摊凉 辉干。A.3.2 多机组合之二 DB 32/T 1682 2022 8 A.3.2.1 杀 青 机、往 复 振 动 理 条 机、名 优 茶 多 功 能 机。A.3.2.2 适 用 于 茶 园 面 积 10ha(150 亩)以 上 的 中 型、大 型 规 模 的 茶 场。A.3.2.3 工艺流程为杀青 摊凉 理条 摊凉 整形 摊凉 辉干。


    注意事项

    本文(DB32 T 1682-2022 绿杨春茶 茶叶加工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feelhesitate1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