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 ICS 65.020.20 CCS B 05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 23/T 3192-2022 菜用大豆复种油菜绿肥还田技术规程 2022-05-09 发布 2022-06-08实施黑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 23/T 31922022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提出。本文件起草单位: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哈尔滨工程大学。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邸树峰、郭新宇、毕影东、来永
2、才、樊超、梁文卫、刘建新、刘淼、王玲、李炜、杨光、刘凯、任洋、侯国强、来艳华、李岑、谢婷婷、夏天舒、孙兵、李梁。DB 23/T 31922022 1 菜用大豆复种油菜绿肥还田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菜用大豆复种油菜绿肥还田的产地条件、菜用大豆种植与收获、油菜(Brassica napus L.)复种、油菜绿肥还田、病虫草害防治、生产档案。本文件适用于菜用大豆复种油菜绿肥还田。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4404.2 粮食作物种子 第2
3、部分:豆类 GB 4407.2 经济作物种子 第2 部分:油料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T 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2475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GB/T 15671 农作物薄膜包衣种子技术条件 NY/T 495 东北地区大豆生产技术规程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2159 大豆主要病害防治技术规程 NY/T 5010 无公害农产品 种植业产地环境条件 3 产地条件 产地条件应符合NY/T 5010的规定。4 菜用大豆种植与收获 4.1 品种选择 选择从出苗至鼓粒盛期(即鲜
4、荚采摘期)为 70 d80 d 已审定推广,适宜当地种植的菜用大豆品种。4.2 种子质量 应符合GB 4404.2的要求。4.3 种子处理 DB 23/T 31922022 2 种子宜进行包衣处理,种子包衣技术符合GB/T 15671的要求。4.4 选茬及整地 选茬做到不重茬、不迎茬。宜在上茬秋季收获后耕翻或耙茬深松整地起垄。耕翻深度 18 cm20 cm,耙茬深度 8 cm15 cm,深松 35 cm以上。整地质量要求耕层土壤细碎、疏松。垄距 65 cm70 cm,起垄后及时镇压,达到播种状态 4.5 施肥 根据测土配方确定种肥施用量,宜结合整地进行分层施肥。施肥深度为种下 15 cm20
5、cm和5 cm6 cm 两层,分别占总施肥量的 70%和 30%。肥料选择和使用按照 NY/T 496 的要求执行。4.6 播种 4.6.1 播种时期 土壤 5 cm 深处地温稳定通过 910时进行播种。4.6.2 播种方法 菜用大豆采用垄上双行方式播种,双行间小行距 15 cm18 cm。黑龙江省南部地区保苗 15 万株/hm217 万株/hm2,中部地区保苗 18万株/hm220/hm2万株,北部地区保苗 21 万株/hm225 万株/hm2。播种做到播深一致、均匀无断条。播后及时镇压,镇压后播种深度 3 cm5 cm。4.7 田间管理 4.7.1 中耕 在菜用大豆子叶拱土后及时进行垄沟深
6、松,深度 25 cm30 cm。齐苗后及时铲趟,做到铲趟不脱节,大豆封垄前结束。4.7.2 灌溉 适时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84 的要求。4.7.3 追肥 根据菜用大豆长势,可在花期和结荚期适时叶面追肥。肥料的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规定。4.8 收获 菜用大豆鼓粒盛期,植株80%以上豆荚饱满、荚色翠绿时适时采收。5 油菜复种 5.1 品种选择 选择耐低温,生物量大的油菜品种。5.2 种子质量 DB 23/T 31922022 3 应符合GB 4407.2的要求。5.3 整地 菜用大豆收获后耙地,要求耕层土壤细碎、疏松、整平,达到播种状态。5.4 播种 5.4.1 播种时间与方法
7、 大豆收获整地后尽早播种。可机械条播或人工撒播。机械条播行距15 cm,播种深度为1 cm2 cm,人工撒播后覆土。5.4.2 播种量 每667 m2播种1 kg1.2 kg种子。6 油菜绿肥还田 6.1 还田时间 10 月中下旬,耕地封冻前适时还田。6.2 还田方法 采用秸秆收割粉碎还田机将油菜收割抛洒还田,还田后立即翻压。翻地深度为 25 cm30 cm。翻地后宜及时耙地,使土壤细碎、疏松,利于下茬耕种。7 病虫草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优先使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必须使用化学药剂防治时,药剂使用应符合 GB/T 8321、GB 12475、N
8、Y/T 1276的规定。菜用大豆采收前 15 天严禁喷施任何药剂。7.2 菜用大豆主要病虫害防治 适时对症施药,严格按照说明书使用,常见病害防治方法如下:疫霉根腐病:可采用种衣剂包衣防治,参见 4.3。灰斑病:可在发病始期用 70%甲基硫菌灵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防治。霜霉病:可在发病始期用 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防治。蚜虫:可将粘虫胶均匀涂布在黄板上诱杀。食心虫:可在食心虫产卵盛期释放赤眼蜂灭卵。7.3 油菜主要病虫害防治 病虫害不严重情况下可不进行防治。菌核病:可用 40%菌核净可湿性粉剂或 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防治。霜霉病:可用 80%多菌灵超微粉防治。DB 23/T 31922022 4 蚜虫:可用 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 3%啶虫脒乳油防治。菜青虫:在 2 龄幼虫始发期,可用 2.5%溴氰菊酯乳油防治。二化螟:可用 20%三唑磷乳油防治。7.4 菜用大豆草害防治 采用人工与机械相结合方式除草。7.5 油菜草害防治 7.5.1 苗前防治 可在播种后 1 d2 d,用 960 g/L精异丙甲草胺防控。7.5.1 苗后防治 苗后如无严重草害可不进行防治。如禾本科杂草严重可用 30%烯草酮或 81%异噁草松、乙草胺合剂防治。8 生产档案 建立田间技术生产档案,包括产地条件、菜用大豆种植与收获、油菜复种、油菜绿肥还田、病虫草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