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5 T 2695—2022 旅游公路设计指南.pdf

    • 资源ID:1533867       资源大小:2.95MB        全文页数:4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5 T 2695—2022 旅游公路设计指南.pdf

    1、 ICS 93.080.01 CCS P66 15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 DB15/T 2695 2022 旅游公路 设 计指南 General guide for tourism road designing 2022-07-15 发布 2022-08-15 实施 内蒙古自 治区市 场 监督管理 局 发 布 DB15/T 2695 202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基 本规 定.2 5 总 体设 计.4 6 主 体工 程.6 7 慢 行系 统.15 8 服 务设 施.18 附录A(资 料性)项目 策划.27 附录B(规

    2、范性)公路 沿线旅 游价 值调 查与 评价.30 附录C(资 料性)旅游 公路总 体设 计流 程及 服务 设施设 计流 程.34 附录D(资 料性)国内 外景观 公路 常用 护栏 形式.36 附录E(资 料性)慢行 道路面 结构 设计 示意.38 附录F(资 料性)旅游 公路服 务 设 施建 设内 容设 置要求.41 DB15/T 2695 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 定起草。本文件 由内 蒙古 高速 公路 集团有 限责 任公 司提 出。本文件 由内 蒙古 自治 区交 通运输 厅

    3、归 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内 蒙古 高速公 路集 团有 限责 任公 司、国 道302 线 阿力 得尔 至 三岔段 公路 二期 工程建设项 目管 理 办 公室、内 蒙古综 合交 通科 学研 究院 有限责 任公 司、交通 运输 部科学 研究 院。本文件 主要起 草人:乔志、孔亚 平、范 振华、邵晓 峰、王 萌萌、牛昌 昌、郑 健、闫 长平、李艳 芳、王新宽、杨雅 玲、米学伟、王志 磊、周 红萍、徐洪 哲、李 志国、王迎 丹、张 岩、王 宇、顾 晓锋、田璐、崔洪涛、侯广 慧、张 晶、陈建业、李今 朝、尚 琴琴、韩 子龙、张鹏 举、高明 洋、叶鹏、杨柳、尹 壮、景大亮、张新 路、王新 军、张文、王立

    4、 军、赵建 雄、庞鑫、刘文 鑫、段晓 燕、韩超、赵宝、樊 浩伦。DB15/T 2695 2022 1 旅游公路 设计指 南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旅 游公 路的 总体设 计、主体 工程、慢 行系统 和 服 务设 施等 要求。本文件 适用 于新 建、改(扩)建 旅游 公路 工程,以 及拓展 旅游 服务 功能 的公 路工程。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

    5、。GB 5768.2 道 路交 通标 志 和标线 第2 部分:道 路交 通标志 GB/T 18972 旅 游资 源分 类、调 查与 评价 GB/T 31384 旅 游景 区公 共信息 导向 系统 设置 规范 GB/T 15566.9 公共 信息 导 向系 统 设置 原则 与要 求 第9 部 分:旅游 景区 GB/T 15566.11 公 共信 息 导向系 统 设置 原则 与要 求 第11 部分:机 动车 停车 场 GB/T 17775 旅 游区(点)质量 等级 的划 分与 评定 CJJ 37 城 市道 路工 程设 计规范(2016年版)JTG B01-2014 公路 工程 技术标 准 JTG

    6、B04 公路 环境 保护 设 计规范 JTG D20 公路 路线 设计 规 范 JTG D30 公路 路基 设计 规 范 JTG D40 公路 水泥 混凝 土 路面设 计规 范(附条 文说 明)JTG D50 公路 沥青 路面 设 计规范 JTG D82 公路 交通 标志 和 标线设 置规 范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旅游公 路 tourism highway 路域范 围内 具有 旅游 价值 或连接 旅游 景点 的公 路。旅游公 路廊 道 tourism highway corridor 旅游公 路使 用者 的视 域范 围或公 路毗 邻区 域的 带状 空间。DB

    7、15/T 2695 2022 2 旅游公 路服 务设 施 tourism highway service facilities 为满足 不同类 型的 公路旅 游使用 者,提 供旅 游资讯、休憩 环境、用餐 场所、住宿服 务、应 急设 施、加油充 电等 服务 内容,以 及观景、科 普、售 卖、文 化展示 等附 加功 能的 公路 服务设 施。慢行系 统 ped and bike system 主要服 务于 自行 车骑 行和 徒步,与机 动车 道并 行或 分离的 道路 及其 附属 设施。慢行道 slow travel path 供旅游 者步 行和 自行 车骑 行的道 路,包括 自行 车道 和步道。解

    8、说设 施 interpretation facility 供旅游 者了 解旅 游公 路信 息的,具 有服 务和 教育 学 习功能 的,实 现旅 游 者、管 理者和 旅游 公路 设施之间的 沟通 交流 的相 关设 施。4 基本规 定 总体要 求 4.1.1 旅游公 路设计 宜秉 承系统 开发、绿色生 态、以人为 本、文 化 传承、创 新发展 等理念,充分 发 挥项目整 体功 能和 效益。4.1.2 旅游公 路主要 由公 路主体、服务 设施、解说 设施、景观设 施、环 境保 护设施 等构成。其中,慢行设施 的设置 与否 和设置 方式应 根据公 路条 件以及 慢行需 求分析 综合 考虑确 定,并 充

    9、分利 用既 有道路。4.1.3 旅游公 路主题 应与 旅游公 路路域 环境、旅游 资源、景区景 点和地 域文 化特征 协调,在符 合 JTG D82 等 标准 规范 前提 下,在标志 标线、设 施、景观 等方面 体现 地域 特征 和旅 游特色。4.1.4 旅游公 路工程 可行 性研究 应增加 旅游公 路廊 道研究,有条 件时宜 开展 旅游公 路项目 策划。项 目策划可 参照 附 录A 施 行。4.1.5 旅游公 路建设 应充 分考虑 冬季旅 游的 需 要,在设计 阶段采 取防积 雪、防滑等 措 施,保证服 务 设施在冬 季的 正常 使用。4.1.6 既有公 路改 扩建 为旅 游公 路时,应充

    10、分利 用既 有设 施、用 地和 废旧 材料。4.1.7 一般公 路进行 旅游 功能拓 展建设 时,应 进行 深入的 旅游需 求分析 和公 路旅游 价值评 价,明 确 需改造建 设路 段和 服务 设施,其改 造建 设可 参照 本文 件执行。4.1.8 旅游公 路功 能 4.1.9 旅游公 路应具 有为 旅游车 辆提供 畅通直 达、汇集疏 散和出 入通达 等交 通功能,也应 具有为 旅 游者提供 公路 旅游 体验 和游 憩服务 的旅 游功 能。4.1.10 旅游公 路按 其交 通功 能定 位可划 分为 旅游 干线 公路、旅游 集散 公路 和旅 游专 线公路。其 中:旅 游干 线公 路即 连接 旅游

    11、 组团集 中地 或旅 游集 散公 路,在 路网 中具 有畅 通直 达和旅 游快 进功能的公 路,多为 次要 干线 公路;旅游集 散公 路即 连接 旅游 干线公 路与 旅游 景区,在 路网中 具有 汇集 疏散 社会 交通和 旅游 交通功能的 公路,多 为次 要集 散公路;旅游专 线公 路即 通往、位 于或属 于旅 游景 区的 支线 公路,在路 网中 提供 旅游 交通慢 游功 能。DB15/T 2695 2022 3 4.1.11 旅 游 公 路 按其 公 路 旅游 功能 可 划 分 为复 合 型 旅游 公路、通 景 型旅 游 公 路以 及目 的 地 型 旅游 公路(评 价方 法见 附 录 B)。

    12、其中:复合型 旅游 公路:通 达景 区且沿 线景 观优 质的 公路。此类 旅游 公路 较为 常见;通景区 型旅 游公 路:沿线 景观一 般但 通达 一定 级别 景区的 公路。此 类旅 游公 路应主 要满 足其通达功 能;目的地 型旅 游公 路:周边 无景区 或无 较高 质量 景区 但沿线 景观 优美、有 开发 价值的 公路。此类旅游 公路 是潜 在旅 游目 的地,可利 用沿 线景 观打 造开发 为带 状景 区,一般 不具有 旅游 干线或旅游 集散 功能。旅游公 路技 术等 级 4.2.1 旅游公 路技术 等级 选用应 根据路 网规划、公 路交通 功能及 旅游功 能,结合交 通量及 其组成、景区

    13、最大 承载 量及 环境 条件 等,经 综合 论证 确定。4.2.2 既有公 路拓展 旅游 服务功 能的专 项工程,应 采用原 技术等 级。既 有公 路改扩 建为旅 游公路,宜采用原 技术 等级;技 术等 级为二 级及 以下 时,经论 证可提 高技 术等 级。4.2.3 同一旅 游公 路项 目宜 选用 同一技 术等 级类 型,条件 受限时 可分 段选 用不 同技 术等级 类型。设计车 辆 4.3.1 旅游公 路设 计采 用的 设计 车辆应 按 JTG B01 的 有关 规定确 定。4.3.2 旅游公 路宜 满足 旅居 车和 旅居挂 车通 行需 求,旅居 车 和旅居 挂车 外廓 尺寸 可采 用表

    14、1 的规 定值。表1 旅居车 外廊 尺寸 单位为米 车辆类型 总长 总宽 总高 前悬 轴距 后悬 旅居车 9.14 2.44 3.66 1.22 6.1 1.83 小客车+旅居挂车 14.84 2.44 3.05 0.91 4.87+5.39 3.66 4.3.3 非机动 车所 采用 的设 计 外 轮廓尺 寸应 采用 表 2。表2 非机动 车及 其外 轮廓 尺寸 单位为米 车辆类型 整车长度 总宽 总高 自行车 1.93 0.60 2.25 三轮车 3.40 1.25 2.25 整车长度:自行车为前轮前缘至后轮后缘的距离;三轮车为前轮前缘至车厢后缘的距离。总宽:自行车为车把宽度;三轮车为车厢宽

    15、度。总高:自行车为骑车人骑在车上时,头顶至地面的高度;三轮车为载物顶至地面的高度。交通量 与服 务水 平 4.4.1 交通量 调查应 根据 季节影 响、节 假日影 响、车型等 特征综 合预测,宜 有前瞻 性,适 度超前。旅游公路 设计 小时 交通 量宜 采用 第 30 位 小 时交 通量,季节性 影响 大时,宜 根据 通行能 力、经济 和环 境 等因素综 合确 定。4.4.2 旅游公 路交 通量 集中 的局 部路段,高 峰时 时段 的服 务水平 不应 低于 五级。4.4.3 自行车 道和 步道 基本 路段 设计通 行能 力应 按 照 CJJ 37 执 行。DB15/T 2695 2022 4

    16、设计速 度 4.5.1 旅游公 路可根 据技 术等级,充分 考虑沿 线地 形、地 质、城 镇分布 和旅 游资源 条件分 段选用 不 同的设计 速度,但 同一 设计 速度路 段长 度不 宜小 于 10 km,不同 路段 设计 速度 差 不应超 过 20 km/h,不同设计速 度的 设计 路段 应注 意选择 合理 的衔 接位 置,过渡应 顺适。4.5.2 旅游公 路慢 行系 统的 设计 速度应 根据 使用 功能、主 要出行 方式、环 境和 安 全 等论证 确定。4.5.3 利用既 有公路 修建 旅游公 路时,应根据 地形 地质、现状路 况、交 通组 成和环 境等因 素综合 分 析路段改(扩)建 条

    17、件,合 理确定 改(扩)建路 段设 计速度。建筑限 界 4.6.1 旅游公 路建 筑限 界应 符 合JTG B01-2014 3.6.1 条 要 求。4.6.2 自行车 道与 行车 道分 开设 置时,其净 高应 为 2.70 m;步道 净高 应不 小 于 2.50 m。环境保 护 4.7.1 旅游公 路环 境保 护设 计应 符合JTG B04。4.7.2 旅游公 路应 优先 采用 节能、环保 的新 技术、新 产品 和新工 艺。4.7.3 旅游公 路应在 野生 动物出 没的路 段设置 预告、禁止 鸣笛等 标志,并根 据需要 设置动 物通道 并 采取诱导 措施 和栖 息地 营造 措施。4.7.4

    18、旅游公 路通过 湿地 路段时,应优 先选择 避绕 方案;必须穿 越时,应选 择影响 最小的 位置通 过,并采用 措施,保 障湿 地水 系连通。4.7.5 旅游公 路交通 噪声 污染防 治应结 合景观 要求,优先 采用生 物或自 然的 措施,如土堆 式声屏 障 或栽植绿 化林 带。5 总体设 计 一般规 定 5.1.1 总体设 计应论 证确 定旅游 公路及 其组成 的功 能、技 术标准、建设 规模 及建设 方案,其主要 内 容应根据 区域 特点、建 设条 件、旅 游资 源特 点等 编制,应树 立可 持续 发展 理念,根据 不同 设计 阶段 逐 步 深入和细 化。5.1.2 总体设 计应统 一协

    19、调公路 工程、慢行系 统和 旅游服 务设施 等各专 业内、外部 的关系,明确 相 关设计界 面和 接口,使 之成 为完整 的系 统工 程,符合 安全、环保、融合、可持 续发展 的总 目标。具 体应 做到:a)结合项 目区 旅游 资源 分布 与价值 评价、旅 游发 展规 划以及 游客 出行 特点 分析 等,明 确旅 游公 路的主题 定位、建 设目 标,并进一 步完 成旅 游公 路景 观规划 与设 计;b)开展旅 游 交 通需 求分 析,具体包 括旅 游交 通出 行调 查、旅 游交 通出 行者 需求 分析及 旅游 交通 量预测分 析。除应 符合 本文 件 4.5.1 要 求外,还 应符 合附 录

    20、A.3.3;c)根据地 区公 路网 结构 与规 划和旅 游交 通组 成,明确 公路旅 游吸 引点 和服 务需 求,论 证确 定公 路的旅游 服务 功能,应充 分 利用高 铁、高 速公 路等 现 有交通 走廊 合理 论证 确定 公路线 位,使 之与地区公 路网 衔接 顺畅,结 构、布 局合 理;d)考虑沿 线建 设条 件、旅游 资源分 布和 交通 组成 等,综合分 析确 定慢 行系 统组 成和线 位布 局;e)根据沿 线地 形地 貌、气候 等自然 条件,以 及景 观段 落划分、旅 游需 求、交通 方式及 其组 成等 因素,综 合论 证服 务中 心、驿站等 服务 设施 的布 局方 案;DB15/T

    21、 2695 2022 5 f)旅游公 路应 设置 美观 简洁、风 格统 一的 标识、解 说 系统,且 与公 路景 观、驿 站等建 筑风 格相 协调。5.1.3 旅游公 路设 计宜 采用 的设 计流程 参见 附 录 C。总体设 计要 点 5.2.1 旅游公 路选线 方案 应以带 动沿线 旅游经 济发 展为目 标,结 合旅游 规划、城乡 发展规 划、国 土 规划等规 划性 文件,通 过统 筹规划、合 理选 线。5.2.2 应根据 已开发 和待 开发的 旅游资 源的位 置和 级别合 理选择 路线方 案,保证公 路与旅 游资源 的 连通性。5.2.3 应根据 区内旅 游资 源分布、公路 网现状 及规

    22、划和旅 游公路 功能定 位,综合考 虑国土 空间规 划、城镇发 展现 状和 自然 资源 开发 利 用现 状等,研 究确 定路线 起终 点、主要 控制 点、路 线及 交叉、驿 站 等 服务设施 配置,确 定建 设规 模。5.2.4 旅游公 路宜集 约节 约利用 通道资 源,可 利用 原有公 路进行 改扩建。改 扩建路 段设计 标准和 指 标应综合 考虑 占地、不 良地 质、工 程造 价和 对环 境影 响等因 素论 证确 定,原则 上应低 不应 高。5.2.5 应根据 设计速 度、交通组 成合理 确定主 要控 制性指 标(平 纵线形、视 距、超 高等),其他 指 标应综合 考虑 沿线 地形、地 质

    23、、自 然环 境和 旅游 需求 等因素 灵活 选用。5.2.6 应根据 公路建 设性 质、技 术等级、设计 交通 量、沿 线环境 和和横 断面 各组成 部分的 功能,结 合慢行系 统使 用功 能和 设置 方案,综合 确定 公路 路基 横断面 组成 及宽 度。5.2.7 旅游公 路应 结合 工程 需要,同时 兼顾 沿线 景观 保护 及旅游 者观 景需 求设 置隧 道。5.2.8 旅游公 路交通 安全 设施应 根据公 路功能、技 术等级、交通 量及其 组成、公路 环境和 交通条 件 等进行总 体设 计,结 合公 路 主体和 慢行 道工 程方 案,优先采 取主 动安 全措 施,根 据需 要设 置完 备

    24、的 安全 防护设施。5.2.9 应根据 非机动 车预 测结果、主要 出行方 式,综合考 虑安全、慢游 体验、自然 环境和 工程经 济 性等因素,分 段论 证慢 行系 统设置 方案。5.2.10 慢行系 统的设 置应 根据公 路旅游 价值评 价,经规划 策划,通过总 体设 计确定 设置路 段和形 式,主要可 设置 于慢 行需 求较 大、沿 线景 观优 良且 慢行 体验性 较强 的局 部路 段。旅游公 路慢 行系 统可 与 景 区内部慢 行系 统相 衔接。5.2.11 旅游公 路的 慢行 系统 应根 据其使 用功 能、主 要出 行 方式、安 全和 环境 等因 素,结合沿 线景 区景点及优 质景 观

    25、分 布,灵活、合理 选用 其主 要技 术指 标。5.2.12 慢行系 统的 路基 组成 及宽 度应根 据其 使用 功能、非 机动车 交通 量、沿线 环境 和体验 需求 等综 合确定。5.2.13 应根据 建设 目标、设 计交 通量及 组成、旅 游资 源分 布、村 镇现 状布 局,结合 地区旅 游发 展现 状与规划、特 色产 业布 局等,综合 论证 确定 沿线 服务 设施的 布局、主 题、功能 和总体 规模。可 根据 交 通 量等发展 需求,论 证采 用一 次规划、分 期建 设的 方案。5.2.14 旅游公 路服 务设 施可 利用 道路沿 线原 有设 施、建筑 物等进 行改 建提 升,结合 现场

    26、环 境条 件进 行综合整 治利 用。5.2.15 旅游公 路应 根据 区内 自然 资源分 布,统 筹处 理“山 水 林田湖 草沙”等自 然资 源要 素之间 的关 系,集节约 利用 土地 资源,最 大限度 地减 轻对 沿线 环境 的破坏。5.2.16 旅游公 路应 避免 穿越 自然 保护区 保护 范围,线 路无 法避让 时,应 经 过论 证确 定保护 范围 内路 段的技术 等级,充 分利 用现 有道路。5.2.17 旅游公 路应 进行 取、弃 土 场专项 设计,防止 水土 流 失,做好 施工 便道 等临 时 用地的 植被 保护 与恢复。5.2.18 应结合 当地 自然 条件,因 地制宜,合 理利

    27、 用风 能、太阳能、地 热等 清洁 能源,加强 附属 设施 生DB15/T 2695 2022 6 产、生 活污 水处 理,采用 先进工 艺,保证 污水 达标 回用或 集中 收集 存放,达 到水资 源循 环利 用。5.2.19 旅游公 路景 观设 计是 对公 路廊道 范围 内自 然与 人文 景观的 保护、利 用、开发、创造与 完善,包括公路 主体 工程 景观 优化,道路 绿化 美化、生 态恢 复,特 色景 观展 示 与 营造,服务 设施 景观 设计,交 通工程设 施等 风格 形式、质 感 色彩、比 例尺 度协 调统 一等内 容。5.2.20 景 观 设 计 应依 据 旅 游公 路的 主 题 策

    28、 划开 展。景观 设计 应 在 保 护项 目 天 然禀 赋的 基 础 上 采用 不同方式 进行 自然 与人 文景 观保护、优化 或营 造。并 通 过景观 质量 评价 界定 路段 景观属 性,根 据借 景式 和造景式 路段 进行 具体 元素 设计。5.2.21 旅游公 路景观 设计 应依据 不同类 别旅游 公路 的功能 及行车 速度考 虑公 路景观 的动态 视觉效 果。其中,目 的地 型旅 游公 路 线性景 观以 设置 中、小 尺 度景观 单元 为主,通景 型 旅游公 路为 干线 或集 散公 路时,其 线性 景观 以设 置大 尺度景 观单 元为 主。5.2.22 在公路 选线、线 形设 计、观

    29、景台 选址 等方 面,应有 效引导 公路 使用 者欣 赏廊 道特色 景观,增 加赏景及 体验 沿线 景观 风貌 的机会。公 路设 施在 满足 交通功 能的 前提 下,则应 尽量避 免人 为设 施干 扰 廊 道既有优 质景 观。5.2.23 应视旅 游公 路建 设需 求,确需人 工造 景时,有条 件 地运用 人工 设施,尽量 减 少不必 要的 工程 设施及大 型构 造物 影响 原有 优质景 观;需营 造或 优化 景观时,可 运用 借景、对 景、障 景、框景 和夹 景 等 园林艺术 手法。5.2.24 绿化规 模、效果 和种 类应 视沿线 景观 环境 而定。绿 化应适 地、适树(草)、适量。应以

    30、乡土 植物为主,充 分做 到与 自然 融合。5.2.25 旅游公 路主 体结 构的 色彩 与形式 应与 沿线 自 然 环境 景观相 协调。6 主体工 程 路线 6.1.1 一般规 定 旅游公 路 路 线设 计应 符合 以下规 定:a)旅游公 路路 线应 根据 公路 功能、类别、技 术等 级、交通量 及组 成、廊道 研究 推荐的 走廊 带,结合沿线 地形、地 质和 生态 环境等 自然 条件,以 及旅 游资源 分布 等进 行设 计;b)旅游公 路路 线平、纵、横 设计应 符合 现 行 JTG D20 等行业 标准 的规 定;c)利用既 有公路 改扩 建为旅 游公路 时,应 充分 利用原 公路线 位

    31、资源,保 护和利 用沿线 旅游资 源;d)既有公 路局 部路 段进 行旅 游功能 拓展 时,可 对局 部 路线进 行优 化,以 最大 限 度吸纳 优质 景观 进入公路 动 态 视域 范围。6.1.2 选线与 线形 旅游公 路选 线 与 线形 设计 应 符合 以下 规定:a)旅游公 路应 树立 尊重 自然、顺应 自然、保 护自 然的 选线理 念,坚持 安全 选线、生态 选线、景 观选线、地 质选 线等 原则,最大程 度地 节约 资源,尽 量避免 大填 大挖,减少 对 沿线自 然环 境的 破坏;b)旅游公 路选 线应 由所 在区 域现状 和规 划到 带状 区域、由带 状区 域到 路线 方案 递进论

    32、 证,统筹 考虑区域 公路 网布 局,基于 旅游资 源分 布合 理确 定路 线方案。c)旅游公 路走 廊带 选 择 时,应符合 以下 要求:DB15/T 2695 2022 7 1)复合型 旅游 公路 应在 区域 旅游经 济发 展现 状和 规划 的基础 上,选择 有旅 游经 济 发展潜 力 的走廊带;主要 控制 点除 应 符合旅 游交 通功 能需 要外,应 满足 沿线 旅游 资源 点 可达性 以及 优质景观 资源 可视 性的 要求;2)通景型 旅游 公路 应主 要选 择满足 便捷、快 速通 达的 走廊带 内;主要 控制 点应 满足旅 游者 集散地和 旅游 目的 地的 通达 性;3)目的地 型旅

    33、 游公 路应 在考 虑经济 性、地 形地 质适 宜 性和环 境保 护的 前提 下,主要选 择自 身可达性 高、沿 线 50%以 上路 段景观 条件 优良 的走 廊带;走 廊带 内具 有停 靠欣 赏 条件的 优 质景观点 可作 为路 线控 制点。d)线位方 案比 选应 将沿 线景 观作为 重点 考虑 因素,有 效引导 公路 使用 者欣 赏路 侧特色 景观,充 分体现不 同旅 游片 区的 特色 风貌,展 示片 区的 典型 旅 游资源,增加 观赏 及体 验 沿线景 观风 貌的 机会,让 沿线 景观 风貌 通过 路线走 向自 然呈 现;e)在公路 网较 发达 地区,旅 游公路 选线 应注 重其 在公

    34、路网中 的地 位与 功能 的分 析,在 路段 通行 能力满足 要求 的条 件下,尽 量利用 现有 路线 走廊 资源。在公 路网 欠发 达地 区,旅 游公路 选线 应 选择在具 有一 定旅 游经 济基 础或潜 力的 经济 带上,以 刺激和 带动 沿线 旅游 经济 增长。f)路线设 计宜 注重 线形 的连 续性和 均衡 性,合理 取用 线形指 标值,不 宜追 求高 指 标。应注 意平 纵线形组 合,尽 量与 沿线 地 形条件 相适 应,降 低填 挖 方数量,减小 对沿 线自 然 地貌的 破坏,最大程度地 保护 环境。宜 符合 以下要 求:1)平原地 区宜 在满 足路 基最 小填土 高度、桥涵 构造

    35、 物 净空 要 求的 情况 下,适 应 地形起 伏,尽量降低 路基 高度;2)丘陵地 区应 充分 利用 各类 曲线要 素组 合搭 配布 线;根据山 体的 自然 条件,可 采用曲 线定 线手法,选 择整 体式、分离 式或高 低错 落式 路基 等,使路线 适应 地形 变化,与 自然融 合;为减少对 环境 的影 响,纵 面设 计应尽 量灵 活选 择指 标,使 平纵线 形吻 合地 形,实 现低 填浅挖;3)沿河(溪)地区 除考 虑地 形地质 和水 文等 条件 外,应着 重 考虑 沿河 的景 观效 果;在 条件 允许的情 况下,复 合型、目的 地型旅 游公 路宜 选择 低线 方案;选岸 时宜 尽可能 选

    36、 择阳坡 和 迎风面,以减 少积 雪、涎流 冰等病 害,延长 通车 时间;4)山岭地 区可 采用 较低 的设 计指标,局部 降低 设计 速 度;可通 过增 加平 曲线 数 量,提高 曲线占比,使线 形符 合驾 驶员 视觉和 心理 需求,并 减少 大填大 挖;宜尽 量采 用自 然展线,在 前后线形 均衡、交 通安全 设 施完善 的特 殊困 难路 段,经多方 论证,可 采用极 限 最小半 径值;5)分水线 顺直 平缓、起 伏不 大、岭 脊肥 宽的 分水 岭可 布设山 脊线,以 提升 廊道 景观价 值。g)沿线服 务设 施前 后的 路线 线形应 连续 流畅,无 视 觉 不良的 线形 组合。6.1.3

    37、 横断面 组成 旅游公 路横 断面 组成 设计 应符合 以下 规定:a)在沙漠、戈壁 及草 原等 地 区,根据 条件 可考 虑设 置 平面分 离式 路基,两幅 路 之间应 满足 不设 护栏和防 眩设 施要 求,可 增 强 公路 行车 安全 性和 景观 效果;在 山区 自然 横坡 陡 于 1:3 时,可考虑采用 纵面 分离 式路 基,以减少 山体 开挖,降 低对 环境 和 景观 的影 响;b)旅游交 通量 较大 且条 件具 备时,可 进行 单向 车道 分 离式设 置,以 形成 单向 行 驶的环 线线 路。此时二级 路单 车道 可增 加左 侧余宽;c)旅游公 路技 术等 级为 一级 公路时,可 在

    38、具 有特 殊或 优质景 观点 的路 段设 置观 景台,观景 台布 置应符 合JTG D20。d)旅游公 路技 术等 级为 二级 及以下 时,为 满足 旅游 者 停靠需 要,可 在沿 线景 观 较好的 路段 设置 港湾式停 车带,前后 应设 置 供车辆 减速 驶入 和加 速驶 出的过 渡段;具有 特殊 或 优质景 观点 时可 设置观景 台,停车 点和 观景 台布置 应符 合下 列规 定,并参照 图 1 和表 3:DB15/T 2695 2022 8 1)停车点、观景 台范围 内的 主线纵坡 不应 大于 2.5%,主线行车 道与 停车场 用侧 分隔带或 路面标线 区分;2)停车场 的两 侧应 设置

    39、 加、减速区 段,布置 图参 照图 1,其 长度 根据 侧分 隔带 宽 度,按 表 5中主线 设计 速度 对应 的渐 变率要 求确 定;3)停车场 沿主 线的 纵向 最小 长度宜 大 于 30 m;4)停车点、观 景台 场地 内部 停车场 与道 路行 车道 之间 应用分 隔带 区分。图1 二级及 以下 旅游 公路 停车 区和景 观台 布置 示意 图 表3 二级及 以下 旅游 公路 观景 台、停 车区 变速 区段 长度 主线设计速度(km/h)80 60 40 30 20 渐变率 1/15 1/12.5 1/10 1/7.5 1/5 加、减速区段长(m)60 50 40 30 20 e)需设 置

    40、慢 行系 统的 路段,其路基 横断 面形 式应 符合 下列规 定:1)当路 段交 通量 小,机 非混合 交通 相互 影响 较小 时,经安 全性 论证,二 级 公路可 考虑 利用 或加宽硬 路肩 设置 慢行 系统,三级 公路、四 级公 路可 将行车 道涂 装作 为慢 行道;2)当路 段交 通量 较大,机非混 合交 通相 互干 扰时,应 设置 慢行 专用 道,与 行车道 间应 设置 物理隔离 设施;3)根 据沿 线建 设条 件和 自然环 境,慢行 系统 专用 道与公 路可 采用 整体 式横 断 面形 式设 置。当整体式 路基 横断 面形 式明 显提高 工程 造价、实施 难 度或诱 发工 程 地 质

    41、病 害的,则 应采 用分 离 式路基横 断面 形式。必要 时,应 对采 用整 体 式 与分 离 式路基、高低 路堤、半 桥 半隧等 路线 方案 进行比选 论证;4)若 慢行 系统 与公 路分 离有利 于提 升旅 游体 验和 安全的,慢 行系 统则 应与 公路分 离设 置,各自论证 确定 路基 横断 面组 成及宽 度;5)根 据旅 游公 路两 侧慢 行需求 的不 同,慢行 道在 横断面 中可 采用 非对 称布 置。单 侧布 置慢 行道时,应布 置在 有利 于观 景的一 侧;6)不同横 断面 形式 及宽 度变 化时应 设置 必要 的过 渡段;7)旅游公 路合 并设 置慢 行道 时,横 断面 组成

    42、形式 可参 照图 2、表 4。大桥、特 大桥及 隧道 段另行论 证确 定。DB15/T 2695 2022 9 表4 合并设 置慢 行道 的旅 游公 路整体 式断 面建 议采 用形 式 按公路功能划分 复合型旅游公路 通景型旅游公路 目的地型旅游公路 公路技术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三级 四级 旅游干线公路 b)b)旅游集散公路 c)d)/e)a)b)/c)旅游支线公路 d)/e)d)/e)d)/e)c)/d)/e)d)/e)d)/e)d)/e)注:旅游干线公路为一级公路时,一般不建议设置慢行道;当有一定慢行需求时,建议采用分离或独立设置;条 件不满足时,可采用a)型分

    43、隔断 面。a)机非分隔断面一 b)机非分隔断面二 c)机非分隔断面三 DB15/T 2695 2022 10 d)无分隔断面 e)慢行道单侧设置的分隔断面 图2 合并设 置慢 行道 的旅 游公 路整体 式断 面 8)旅游公 路分 离设 置慢 行道 时,横 断面 组成 形式 可参 照图 3.图3 分离设 置慢 行道 的旅 游公 路分离 式断 面 f)既有公 路进 行旅 游功 能拓 展时,可根 据需 求和 景观 条件,增设 景观 台 和 慢性 系统。观景 台和 慢性系统 设置 应符 合本 文件 相关规 定。路基路 面 6.2.1 一般规 定 旅游公 路路 基路 面设 计应 符合以 下规 定:a)旅

    44、游公 路路 基路 面设 计应 分别符 合 JTG D30、JTG D40、JTG D50 等 规定;b)旅游公 路路 基路 面设 计应 考虑景 观绿 化需 求,合 理 选择路 基断 面形 式、边 坡 形式、支 挡防 护形式、排 水设 施形 式等 内容;DB15/T 2695 2022 11 c)旅游目 的地 周边 地区 公路 路基设 计应 考虑 周边 景观 风格和 设施 功能 需求。6.2.2 路基 6.2.2.1 旅游公 路路 基应 满足 强度 和稳定 性要 求,并应 符合 下列规 定:a)路基断 面形 式应 根据 地形 和地质 条件,结合 公路 功 能和景 观风 貌等 确定,应 与周边 环

    45、境 相协 调,宜与自 然地 貌相 融合;1)在沙漠、戈 壁及 草原 等地 区,应 结合 地 形 尽量 设置 低路堤、浅 路堑;2)在山岭 地区,可 设置 纵面 分离式 路基,以 避免 设置 高填方 高挡 墙,降低 挖方 边坡高 度。b)路侧设 计应 满足 行车 和旅 游者安 全要 求,有条 件时,应提 供安 全的 路侧 净区。在沙漠、戈 壁及 草原 等地 区,应 结合 地形 尽量 设置 低路堤、浅 路堑,有 条件 时应采 用缓 于 1:4 的坡率以 及宽 浅边 沟,以扩 大路侧 净区 有效 宽度,且 有利于 自然 景观 融合 和植 被恢复。6.2.2.2 填方路 基设 计应 符合 下列 规定:

    46、a)位于非 农用 地和 非建 设用 地的路 段,根 据环 境协 调 要求可 采用 较缓 及变 化的 边坡坡 率,位 于 沙漠、戈 壁、草原 等地 广人 稀 的地区 时宜 采用 表 5 中的 建议值,位 于林 区 及 城镇 等条件 不足 的 地区时可 采用 最大 值;b)当旅游 公路 有互 通立 交且 位于山 岭地 区时,可 采用 缓边坡,以 达到 消耗 路基 弃方且 与周 围环 境融合的 效果;c)复合型 及目 的地 型旅 游公 路路肩 和坡 脚应 修饰 成弧 形。表5 填方路 基边 坡坡 率 高度区间(m)0 1.0 1.0 3.0 3.0 4.5 4.5 边坡坡率 推荐值 1:4.0 1:

    47、4.0 1:3.0 1:2.0 最大值 1:4.0 1:2.0 1:1.8 1:1.5 6.2.2.3 挖方路 基设 计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对景观 要求 高的 路段,高 边坡宜 进行 专项 设计,竖 向宜由 下往 上、纵向 宜由 高往低 逐渐 放缓坡率,形成 自然 山坡 的坡 面,且 与土 质性 能变 化相 一 致,从而 达到 恢复 自然 地 貌的目 的。土 质挖方边坡 坡顶 和坡 脚宜 修饰 成弧形;b)对位于 路侧 计算 净区 宽度 外,具 有景 观价 值的 稳定 孤石等,应 予保 留。6.2.2.4 慢行道 与公路 合并 设置为 整体式 路基时,慢 行道路 基压实 度应采 用公 路

    48、路基 压实度 标准。慢行道与 公路 分离 或独 立设 置时,经 试验 路检 验或 综 合论证,在保 证路 基强 度 和稳定 性的 前提 下,可 适 当降低路 基压 实度 标准。6.2.2.5 公路高 路堤、陡坡 路堤和 深路堑 设计在 满足 稳定性 要求的 前提下,应 优先考 虑景观 植被栽 植需求,初步 设计 阶段 应针 对排水、防 护方 案进 行多 方案技 术经 济比 选论 证。6.2.3 路基排 水 6.2.3.1 公路路 基防 排水 设计 应符 合下列 规定:a)排水设 施应 与周 边地 形环 境相协 调;b)地形平 坦、纵坡 平缓 的一 般路段 特别 是沙 漠、戈壁、草原 地区,宜

    49、采用 浅碟 形排水 沟或 采用 放缓边坡 漫流 排水 型式;通过 城镇路 段,宜 采用 带盖 板矩 形边沟;高路 堤或 视线 以外 的其他 路段,可采用 梯形 排水 沟;c)在满足 防冲 刷要 求的 前提 下,路 基排 水沟 宜采 用草 皮防护、当 地碎 石或 卵石 干铺防 护;d)截水沟 或急 流槽 等坡 面排 水设施 的设 置应 避免 对环 境景观 产生 明显 影响;DB15/T 2695 2022 12 e)对于途 径湿 地、水体 的路 段以及 慢行 系统 和服 务设 施等,宜结 合实 地环 境条 件,采 用低 影响 开发排水 系统,充 分利 用雨 水资源,有 效控 制径 流污 染,如

    50、采用 绿色 屋顶、植 草沟、透水 铺装、生态树 池、下沉 式绿 地、雨水花 园、人工 湿地 等形 成的排 水系 统。6.2.3.2 公路路 基排水 设施 设计应 综合考 虑沿线 景区、建筑、自然 风景带 和人 文景观 等场所 已有的 排水系统。6.2.3.3 水环境 敏感区 路侧 设置的 边沟、排水沟、蒸 发池、收集池 或油水 分离 池等设 施应考 虑旅游 公路景观 要求,尽 量采 用生 态化处 理措 施。6.2.4 路基支 挡、防护 6.2.4.1 旅游公 路路 基防 护设 计应 符合下 列规 定:a)边 坡 防护 应 在保 护边 坡 自然 稳 定的 前 提下,尽 可 能采 用 植物 防 护


    注意事项

    本文(DB15 T 2695—2022 旅游公路设计指南.pdf)为本站会员(sofeeling205)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