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27.140 CCS P 59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542 2022 水利水电 工程施工 组织设计 编制指南 2022-02-28 发布 2022-03-31 实施 河北省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 13/T 5542 2022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2 4 总 体要 求.3 5 工 程概 况.4 6 编 制依 据.4 7 施 工部 署.4 8 施 工现 场平 面布 置.5 9 施 工组 织机 构及 管理 人 员配置.6 10 施 工测 量.6 11 施 工导 流.9 12 施 工技 术方
2、案.10 13 施 工期 度汛 方案.28 14 工 程进 度管 理及 保证 措施.29 15 工 程质 量目 标及 保证 措施.30 16 安 全目 标及 保证 措施.30 17 环 境保 护目 标及 保证 措施.32 18 水 土保 持目 标及 措施.32 19 文 明施 工目 标及 保证 措施.32 20 季 节性 施工 保证 措施.33 21 交 通组 织措 施.33 22 构(建)筑 物及 文物 保护措 施.33 附录A(资 料性)项目 主要管 理人 员配 置情 况表.35 附录B(资 料性)资源 配置计 划表.36 DB 13/T 5542 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
3、/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 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定起草。本文件 由 河 北省 水利 厅 提 出并归 口。本文件起草单位:河北省 水利工程局集团有限公司、河北金浩工程项目管理 有限公司、石家庄市滹滏 工程 有限 公司、承 德北方 水利 水电 工程 有限 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武孟 元、李进亮、郑杏厂、张 响、李志红、苗旭辉、曹 正宇、路层书、刘冉、张 云涛、刘 武江、李 亚存、卢腾、韩 树军、赵 丽嘉、王旭 辉、霍苏 博、孟剑、钱秀 丽。DB 13/T 5542 2022 1 水 利水电 工程施工 组织设 计编制指 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
4、了水利水电工 程施工阶段施工组织设计 的编制程序、编制内容、编制方法与管理的要求。本文件适用于新建、改建、扩建、除险加固等水利 水电工程施工阶段施工组 织设计的编制与管理,其 他行 业施 工阶 段施 工组织 设计 的编 制与 管理 可参照 执行。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 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 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 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 日期 对应 的版 本适用 于本 文件;不 注日 期的引 用文 件,其最 新版 本(包 括所 有的 修改 单)适用于 本文 件。GB/T 700 碳素 结构 钢 GB/T 5014 弹 性柱 销联 轴 器 GB 6722 爆破 安全
5、 规程 GB/T 14173 水 利水 电工 程钢闸 门制 造、安装 及验 收规范 GB/T 17656 混 凝土 模板 用胶合 板 GB 50005 木结 构设 计规 范 GB 50026 工程 测量 规范 GB 50171 电气 装置 安装 工程盘、柜 及二 次回 路结 线施工 及验 收规 范 GB 50268 给水 排水 管道 工程施 工及 验收 规范 GB 50286 堤防 工程 设计 规范 GB 50487 水利 水电 工程 地质勘 察规 范 GB 50666 混凝 土结 构工 程施工 规范 GB 51018 水土 保持 工程 设计规 范 AQ/T 9007 生 产安 全事 故 应急
6、演 练基 本规 范 DL/T 5129 碾 压式 土石 坝 施工规 范 DL/T 5333 水 电水 利工 程 爆破安 全监 测规 程 DL/T 5388 水 电水 利工 程 天然建 筑材 料勘 察规 程 JC 901 水 泥混 凝土 养护 剂 JG/T 156 竹胶 合板 模板 JB/T 8854.1 GCLD 型鼓 形 齿式联 轴器 SL 17 疏 浚与 吹填 工程 技 术规范 SL 47 水 工建 筑物 岩石 地 基开挖 施工 技术 规范 SL 52 水 利水 电工 程施 工 测量规 范 SL/T 62 水工 建筑 物水 泥 灌浆施 工技 术规 范 SL 174 水 利水 电工 程混 凝
7、土防 渗墙 施工 技术 规范 SL 252 水 利水 电工 程等 级划分 及洪 水标 准 SL 260 堤 防工 程施 工规 范 SL 274 碾 压式 土石 坝设 计规范 SL 303 水 利水 电工 程施 工组织 设计 规范 SL 378 水 工建 筑物 地下 开挖工 程施 工规 范 SL 381 水 利水 电工 程启 闭机制 造安 装及 验收 规范 SL 551 土 石坝 安全 监测 技术规 范 SL 564 土 坝灌 浆技 术规 范 SL 575 水 利水 电工 程水 土保持 技术 规范 DB 13/T 5542 2022 2 SL 601 混 凝土 坝安 全监 测技术 规范 SL 6
8、77 水 工混 凝土 施工 规范 SL 721 水 利水 电工 程施 工安全 管理 导则 SL/T 789 水利 安全 生产 标准化 通用 规范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安全保 证措 施 safety assurance measures 为保证 实现 项目 职业 健康 安全目 标而 制定 的各 种措 施。度汛方 案 flood control plan 施工阶 段为 了预 防洪 水的 危害,保护 在建 工程 汛期 安全所 采取 的各 项措 施。来源:T/CWEA 6 2019,2.0.2 有修 改 季节性 施工 保证 措施 Seasonal construct
9、ion guarantees measures 在不同 的季 节、气候 施工 时,为 保证 工程 施工 质量、安全 和进 度而 采取 的各 种措施。交通组 织措 施 traffic organization measures 工程项目施工作业期间,为保障施工及周边路网交 通有序,减少施工作业对 交通的影响而制定的措施。来源:GB/T 50903-2013,2.0.4 有修 改 施工进 度计 划 construction schedule 为实现项目设定的工期目 标,对各项施工过程的施 工顺序、起止时间和相互 衔接关系所作的统筹策划 和安 排。来源:GB/T 50502-2009,2.0.8 施
10、工现 场平 面布 置 construction site layout plan 在施工 用地 范围 内,对各 项生产、生 活设 施及 其他 辅助设 施等 进 行 规划 和布 置。来源:GB/T 50502-2009,2.0.10 施工组 织机 构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施工企 业为 完成 某一 具体 施工项 目而 建立 的内 部施 工管理 组织 机构。施工组 织设 计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design 以施工 项目 为编 制对 象并 用以指 导施 工的 技术、经 济和管 理的 综合 性文 件。来源:GB/T 50502-2009,
11、2.0.1 水土保 持措 施 water and soil conservation measures 为防止项目施工过程中的 水土流失,针对项目主体 工程区、生产生活区采取 的永久或临时工程防护措 施。文明施 工保 证措 施 guarantee measures for civilized construction 为保证 实现 项目 文明 施工 目标而 制定 的各 种措 施。质量保 证措 施 quality control measures 为保证 实现 项目 质量 目标 而制定 的各 种措 施。DB 13/T 5542 2022 3 4 总体要 求 为规范 和指 导水 利水 电工 程施工
12、 阶段 施工 组织 设计 的编制 与管 理,形成 科学、合理的 施工 组 织设计编 制指 导性 框架,使 施工组 织设 计具 有针 对性、可操 作性,提 高施 工管 理水平,制 定本 文件。水利水 电工 程施 工组 织设 计的编 制原 则宜 符合 下列 要求:a)符合施工合同文 件有关工 程进度、质量、安全、水 土保持、环境保 护及文明 施工等方面 的要求;b)优化施工技术方 案,达到 合理的技术经济 指标,并 具有先进性、科 学性和可 操作性。对 工期、成 本、资 源进 行优 化,科学安 排施 工顺 序,合理 布置现 场、配置 资源,实 现均衡 施工;c)结合工程实际和 工程特点,因地、因时
13、制 宜,统筹 安排、综合平衡、妥善协 调工程各部 位的施工。合理组 织不同工 种之间的平行施 工和流水 作业,做好工序 之间的衔 接。积极推 广应用新 技术、新 工艺、新 材料和 新设 备;d)根据工 程规 模和 工期 要求,设置 适宜 的施 工组 织机 构,配 备足 够的 人力 和物 力资源;e)注意低 温、高温 及雨 季等 季节性 施工 的组 织;f)积极推 广应 用绿 色施 工技 术,实 现节 能、节地、节 水、节 材和 环境 保护 的要 求;g)与质量、环 境和 职业 健康 安全三 个管 理体 系有 机结 合。水利水 电工 程施 工前 需以 施工项 目为 对象 编制 施工 组织设 计,
14、并符 合下 列要 求:a)施工组 织设 计由 项目 负责 人主持、项 目技 术负 责人 组织编 制;b)施工组 织设 计可 根据 需要 分阶段 编制;c)施工组织设计主 要内容包 括(但不限于):工程概 况、编制依据、施工部署、施工现场 平面布置、施工组 织机构及 管理人员配置、施工测量、施工导流、施 工技术方 案、施工期 度汛方案、工程 进度 管理 及 保证措 施、工 程质 量目 标 及保证 措施、安全 管理 目 标及保 证措 施、环境保护目标及 措施、水 土保持目标及措 施、文明 施工目标及保证 措施、季 节性施工保 证措施、交通 组织 措施、构(建)筑物 及文 物保 护措 施等内 容。d
15、)施工组 织设 计宜 结合 工程 特点进 行编 制,针对 工程 的 重点和 难点 进行 详细 阐述。施工组 织设 计的 审批 宜符 合下列 规定:a)施工组 织设 计由 施工 企业 技术部 门组 织质 量、安全 等相关 部门 审核;b)施工组 织设 计经 施工 企业 技术负 责人 审批,加 盖企 业公章 后报 监理 机构 审批;c)施工组 织设 计可 根据 需要 分阶段 审批。施工组 织设 计重 点审 核内 容及要 求:a)编制依 据及 准确 性;b)施工部 署、施工 现场 平面 布置及 合理 性;c)施工技 术方 案及 可实 施性;d)质量保 证措 施及 可靠 性;e)施工进 度计 划,资源
16、 配置 与施工 进度 计划 的协 调性;f)安全保 证措 施及 水利 工程 建设标 准强 制性 条文 的符 合性;g)环境保 护措 施及 可实 施性;h)水土保 持措 施及 可实 施性;i)应急措 施及可 实 施性。施工组 织设 计实 行动 态管 理,并 符合 下列 规定:a)施工过 程中 发生 下列 情况 之一时 施 工组 织设 计进 行及时 修改 或补 充:1)工程设 计有 重大 变更;2)主要施 工资 源配 置有 重大 调整;3)施工环境 有 重大 改变;4)质量、安全、投 资等 发生 重大变 化。b)经补充 的施 工组 织设 计按 审批权 限重 新履 行审 批程 序;c)具备条 件的
17、施工 企业 可采 用信息 化手 段对 施工 组织 设计进 行动 态管 理。工程项 目施 工前 按监 理机 构批复 同意 的施 工组 织设 计进行 交底。施工作 业过 程中,宜 对施 工组织 设计 的执 行情 况进 行检查、分 析并 适时 调整。施工组 织设 计按 相关 要求 及时归 档。DB 13/T 5542 2022 4 施工组 织设 计的 编制 与管 理除符 合本 文件 外,尚应 符合国 家现 行有 关标 准的 规定。5 工程概 况 工程概 况的 编制 内容 包括 工程主 要情 况和 工程 施工 条件等。编制工 程概 况时,语 言宜 准确简 洁。与工 程施 工内 容关联 性小 的施 工条
18、 件宜 简洁或 省略。工程主 要情 况编 制内 容包 括工程 名称 及等 别、工程 位置、施工 范围 及内 容、工程结 构形 式、主要工程 量、合同 要求 等。并符合 下列 要求:a)工程位 置包 括所 处行 政区 域、地 理位 置、相交 的道 路或河 流等;b)施工范 围及 内容 包括 起讫 点桩号、施 工内 容、主要 工程量 等;c)工程结构形式宜 简要介绍 各专业工程的设 计内容和 相关要求,如专 业管线工 程需介绍管 材类型、管径、位 置、埋深 等;d)合同要 求包 括合 同内 容涵 盖的合 同工 期、质量、安 全、文 明施 工等 要求。工程施 工条 件编 制内 容包 括下列 内容:a
19、)气象、工程地质 和水文地 质状况,宜简要 介绍工程 建设地点的气温、雨和风 等气象变化 情况,雨期、低(高)温的 期限,冻土深度 等情况,工程地质和水文 地质情况 要结合设计 文件和有 关勘 察资 料编 写;b)影响施工的建(构)筑物 情况,包括工程 承包范围 内影响施工的和 工程施工 作业对周边 有影响的 建(构)筑物 情况;c)可利用 的资 源分 布等 其 他 需说明 的情 况,包 括工 程 所在地 的交 通、通 信、水、电、劳动 力、地材等 资源 的分 布及 供应 情况。6 编制依 据 与工程建设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 和工程所在地区行政主管 部门的批准文件。国家现 行有
20、关标 准,列出 适用于 工程 的主 要国 家、行业、地方、团 体及 强制 性条文 等现 行标 准清单。工程施 工合 同文 件,包括 组成合 同的 各项 文件 及经 合同双 方确 认进 入合 同的 其他文 件。工程设 计文 件,包括 施工 图纸、设计 技术 要求 和设 计变更 等。地域条 件和 工程 特点,工 程施工 范围 内及 周边 的现 场条件,气象、工程 地质 及水文 地质 等自 然条件。与工程 有关 的资 源供 应情 况,包括 水电 供应、交 通状 况、网络 通讯、材 料供 应、劳动力 供应 等。施工企 业的 生产 能力、施 工机具 状况、经 济技 术水 平和以 往的 施工 经验 等。7
21、 施工部 署 施工部 署编 制内 容宜 包括 项目管 理目 标、总 体施 工 安排、工 程施 工重 点和 难 点、专业 工程 分包施工安 排等。项目管 理目 标宜 包括 工期、质量、安全、环境 保护、水土 保持、文明 施工 等 目标。项目 管理 目标可结 合企 业的 实际 情况、企业 年度 目标、工 程特 点及合 同约 定确 定。并符 合下列 要求:a)工期目标依据合 同要求、相关技术经济资 料、企业 的技术力量和经 济实力及 同类工程施 工进度控 制经 验确 定;b)质量目 标依 据现 行有 关标 准、合 同要 求及 企业 年度 质量目 标确 定;c)安全目 标依 据危 险源 辨识 和评价
22、的结 果及 企业 年度 安全目 标确 定;d)环境保 护目 标依 据环 境因 素辨识 和评 价的 结果 确定;e)水土保 持目 标依 据合 同要 求、设 计实 施方 案和 工程 的实际 情况 等确 定;f)文明施 工目 标依 据合 同要 求、企 业文 明施 工管 理制 度和企 业的 实际 情况 等确 定;总体施 工安 排宜 符合 下列 要求:a)根据工程特点,确定施工 段的划分、施工 顺序及空 间组织,并对施 工作业的 衔接进行总 体安排;DB 13/T 5542 2022 5 b)对主要 分部 工程 的施 工做 出统筹 安排,对 施工 过程 的里程 碑节 点进 行说 明;c)从工程 整体 实
23、施 的角 度,在保证 工期 的前 提下,在 全局上 实现 施工 的连 续性 和均衡 性。宜对工 程施 工重 点和 难点 进行分 析,并制 定主 要管 理措施 和技 术措 施。重点 和难点 工程 着重 考虑施工 技术 复杂 影响 整个 工程的 分部 工程。确定专 业工 程分 包的 施工 安排,并对 专业 工程 分包 施 工单位 资质 和能 力的 选择 要求及 管理 方 式等进行 说明。8 施工现 场平 面布 置 施工现 场平 面布 置原 则 8.1.1 依据主 体建 筑物 的布 置、规模、型式、特点、施工 条件和 工程 所在 地区 自然 条件等 因素,科学合理 确定 为工 程服 务的 各种临 时
24、设 施。8.1.2 遵循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有利生产、方便生活、易于管理、安全 可靠、经 济合理的原则。办公区、生 活区 和生 产区 宜分离 设置,并 宜有 利于 施工封 闭管 理。8.1.3 节约用 地、不占 或少 占农 田、布 置紧 凑、避开 不良 地质区 和滑 坡体 等。8.1.4 充分利 用既 有道 路、构(建)筑 物和 设施,工 厂仓 库近路 布置。8.1.5 满足施 工排 水、防洪、度 汛的要 求,保证 各种 临时 设施的 安全。8.1.6 符合节 能、消防、文 明施 工、环 境保 护及 水土 保持 等相关 要求。8.1.7 符合当 地主 管部 门、建设 单位及 其他 部门 的相
25、关规 定。施工现 场平 面布 置内 容 8.2.1 施工交 通 8.2.1.1 施工交 通包 括施 工场 外交 通和施 工场 内交 通,宜采 用公路 运输 方式。8.2.1.2 施工场 外交 通依 据工 程所 在地区 可利 用的 交通 条件,确定施 工工 地与 国家 或地 方公路 的 交通联系,并 具备 完成 施工 期间外 来物 资运 输任 务的 能力。8.2.1.3 施工场 内交 通依 据分 析计 算的运 输量 和运 输强 度,并结合 施工 工地 地形、地 质条件 和施 工平面布 置进 行统 筹规 划。8.2.1.4 施工场 内交 通确 保施 工工 地内部 各工 区、各 生产 区、生 活区
26、之间 的交 通联 系,并 确定 主要道路与 施工 场外 交通 的衔 接。8.2.1.5 施工场 内交 通宜 确定 道路 的位置、走向、规模 及结 构形式,并对 现场 交通 组 织形式 进行 简要说明。8.2.2 施工用 水、用电、用 风 8.2.2.1 确定施 工现 场临 时用 水、临时用 风、临时 用电 布置 安排,并可 进行 相应 的计 算和说 明。8.2.2.2 施工供水量宜满足不同时 期日高峰生产用水和生活 用水需要,并按消防用水 量进行校核。施工用 水、生活 用水 和消 防用水 需满 足水 质、水压 要求。8.2.2.3 水源宜 符合 下列 要求:a)生产和 消防 用水 宜以 河水
27、为主要 水源;b)生活用 水宜 选用 当地 已有 的水源。8.2.2.4 施工用 电宜 优先 采用 当地 网电;无网 电时 需采 用自 备电源;并 宜配 备备 用电 源。8.2.2.5 施工用 电宜 根据 工程 实际 情况对 用电 负荷、用 电量 等方面 进行 计算 和说 明。8.2.2.6 施工用风系统宜依据用风 对象的分布、负荷特点和 管网设置等进行确定,可 采用集 中或分散供 风方 式。8.2.3 施工辅 助工 厂、设施 根据工程量和总体施工安 排,确定机械修配厂、木 材加工厂、钢筋加工厂、材料堆放场、混凝土及砂 浆系 统、混 凝土 构 件预制 厂、机 械停 放场、试 验室等 施工 辅助
28、 工厂、设 施区域,并说 明位 置、面积(建筑 面积 及占 地面 积)及 结构 形式。8.2.4 生产、生活、办 公用 房 DB 13/T 5542 2022 6 确定生产区、生活区、办 公区等各类设施建设方式 及位置和面积(建筑面积 及占地面积)的布置安排。8.2.5 其他辅 助设 施 根据施工及现场布置需要,确定施工现场通讯、安 全、消防、保卫和环境保 护等其他设施的配置,并 进行 简要 说明。施工现 场平 面布 置图 8.3.1 依据工 程项 目施 工范 围内 的地形、地貌、地物 及拟 建 工程主 体等,绘制 施工 现场 平面布 置图,并附文 字说 明。8.3.2 施工现 场平 面布 置
29、区 域相 邻的地 上、地下 既有 建(构)筑 物及 相关 环境。9 施工组 织机 构及 管理 人员 配置 施工 组织 机构 9.1.1 确定项 目部 的施 工组 织机 构及管 理层 级,并 明确 各 层级的 责任 分工、职责 和 权限,宜 采用 框图的形 式辅 助说 明。9.1.2 项目部的施工组织机构及 管理层级宜综合施工企业 管理实际情况及工程的规 模、复杂程度、专业特点、人员素质(结 构、专业)和地域范围等 特点进行确定。宜设置为 直线职能式项目管理 组织机构 形式。9.1.3 各层级 的责 任分 工、职责 和权限 编制,包 括施 工组 织机构 的项 目经 理、项目 技术负 责人、项目副
30、经 理、项目 部各 职能 部门、各专 业班 组等 方面。管理人 员配 置 9.2.1 依据工程项目的规模、复 杂程度和特点进行管理人 员的配置,并满足项目管 理工作的需要。9.2.2 管理人 员具 备相 应的 执业 资格或 职业 资格 证书,宜 与投标 文件 中的 管理 人员 保持一 致。9.2.3 管理人 员配 置宜 采用 表格 的形式 进行 编制,见 附录A 表A.1 项 目主 要管 理人 员 配置情 况表。10 施工测 量 通用要 求 10.1.1 根据工程施工总布置图和 有关测绘资料,进行施工 控制网(平面控制网、高 程控制网)布设。10.1.2 针对施 工阶 段的 不同 要求,进行
31、建筑 物轮 廓点 的放 样及其 检查 工作。10.1.3 相对平 面、高程 精度 要求 高的工 程部 位可 在施 工整 体控制 的基 础上 单独 建立 专用控 制网。10.1.4 坚持从 整体 到局 部、高级 到低级、先 控制 再细 部的 原则。10.1.5 施工控 制网 进行 定期 复测。施工准 备 10.2.1 与相关单位进行现场 测量 控制点 交接,并办理交接 手续。测量控制点 宜有 测 量控制点 平面布置图、坐 标和 高程 成果 表等 测 量控 制点 资料。10.2.2 依据设计图纸和 测量控制 点 资料进行现场复测。平 面控制复测方法宜采用附 合导线、闭合导线 或 GPS 静 态控
32、制测 量 法;高 程复 测宜 采用 附合 水准测 量、闭合 水准 测量、光电 测距 三角 高程 测量或GPS 拟 合高 程测 量等 方法。平面控 制测 量 10.3.1 通用要 求 10.3.1.1 平面控 制网 宜布 设为 全球 定位系 统(GPS)网 或导 线 网。10.3.1.2 平面控 制网 的精 度指 标和 布设密 度,根据 工程 规模 及 建筑物 对放 样点 位的 精度 要求确 定。DB 13/T 5542 2022 7 10.3.1.3 平面控制网技术设计,根 据建筑物总体布置、施工 区的地形特征及施工放样 精度要求确定。10.3.1.4 平面控 制网 点宜 选在 通视 良好、交
33、通 方便、地 基稳 定且能 长期 保存 的地 方。10.3.2 GPS 测量 10.3.2.1 GPS 布 网时,可 逐 级 布设 或布设 同级 全面 网,常规 网可 与GPS 网组 成混 合网。10.3.2.2 GPS 网 由一 个或 若干 个独 立观测 环构 成,也可 采用 附合路 线构 成。10.3.2.3 布设GPS 网 时,应联 测 3 个及以 上已 知点 做起 算。10.3.3 导线测 量 10.3.3.1 采用导 线网 作为 平面 控制 网的首 级网 时,导线 宜布 置成环 形结 点网。10.3.3.2 水平角 观测 宜采 用全 站仪 进行水 平方 向观 测。高程控 制测 量 1
34、0.4.1 通用要 求 10.4.1.1 首级高 程控 制网 的等 级根 据工程 规模、范 围和 放样 精度来 确定。10.4.1.2 高程控 制网 测量 可采 用水 准测量、光 电测 距三 角高 程测量 或 GPS 拟 合高 程测 量等方 法。10.4.1.3 布设高 程控 制网 时,首级 网布设 成环 形网,加 密网 宜布设 成附 合路 线或 结点 网。10.4.2 水准测 量 水准测 量的 技术 要求、所 使用的 仪器 及水 准标 尺等 按SL52 的规 定执 行。10.4.3 光电测 距三 角高 程测 量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在 高程控制测量中可代替三 等、四等、五等水准测量,其技术要
35、求按SL 52的规 定执 行。10.4.4 GPS 拟 合高 程测 量 10.4.4.1 GPS 拟合 高程 测量 宜与 GPS 平面控 制测 量一 起进 行,可适 用于 平原 或丘 陵地 区的五 等 及以下高 程测 量。在高 程联 测困难 的平 原或 丘陵 地区,可采 用 GPS 拟合 高程 测 量替代 四等 高程 测量,但应联 测高 等级 高程 点进 行高程 验算。10.4.4.2 GPS 网点的高程联测应根 据施工要求确定。高程联测点的精度不应低于四等,且分布 均匀、密 度适 中。联测 的高 程点数 量应 按高 程拟 合曲 面的要 求决 定。水工建 筑物 施工 放样 10.5.1 平面位
36、 置放 样方 法一 般采 用各种 交会 法;钢尺 量距;GPS-RTK 放样 等。10.5.2 高程放 样方 法可 采用 水准 测量法、光 电测 距三 角高 程法、GPS-RTK 高程 测量 法等。水工建 筑物 开挖 及填 筑工 程测量 10.6.1 开挖、填筑 工程 测量 内容 包括施 工区 原始 地形 图和 断面图 测绘;放 样测 站点 的测试;开 挖、填筑轮廓点的放样;竣工 地形图和断面图测绘;工 程量计算;已立模板、预 制构件位置的检查与 验收测量。10.6.2 开挖、填筑 轮廓 点的 放样 可根据 其精 度要 求采 用各 种交会 法、极坐 标法、直 角坐标 法、GPS实时动 态定 位
37、(RTK 法)等 方法进 行。高程 放样 可采 用水准 测量 法、光电 测距 三角高 程测 量法 和 GPS-RTK 高 程测 量法。10.6.3 放样点 检查 符合 下列 要求:a)对于放样的轮廓 点,应进 行检核,检核方 法可根据 不同情况而异。没有检核 条件的方法 应在放样 后采 用另 外的 方法 进行检 查;b)建筑物 基础 块(第一 层)轮廓点 放样,应 全部 采用 相互独 立的 方法 进行 检核;c)对于形 体或 结构 复杂 的建 筑物,放样 和检 核应 采用 同一组 放样 测站 点。10.6.4 开挖、填筑 工程 量计 算符 合下列 要求:DB 13/T 5542 2022 8
38、a)开挖工程施工前,需实测 开挖区的原始断 面图或地 形图;开挖过程 中,定期 测量收方断 面图或地形图;开 挖工程结 束后,实测竣工 断面图或 地形图。各阶段 的断面图 和地形图均 为工程量 计算 的依 据;b)断面间 距可 根据 用途、工 程部位 和地 形复 杂程 度 在 5m20m 范围 内选 择。有 特殊要 求的 部位应按 设计 要求 执行;c)断面点 间距 以能 正确 反应 断面形 状、满 足面 积计 算 精度要 求为 原则,宜为 图 上 1cm 3cm 施测1 点。地 形变 化处 应加 密测点,断 面宽 度应 超出 开挖边 线 3m 10m;d)土石料 填筑 量收 方,根据 实测的
39、 各种 填料 分界 线,分别计 算各 类填 筑方 量;e)开挖工 程量 的计算按 SL52 的规定 执行。金属结 构与 机电 设备 安装 测量 10.7.1 通用要 求 10.7.1.1 安装测量包括测设安装专 用控制网、测设安装轴线 点与高程基点、安装点的 放样和检查等。10.7.1.2 安装测 量的 作业 符合 以下 要求:a)应使用 精度 不低 于 DS3 型 的水准 仪 和DJ2 型全 站仪 或经纬 仪;b)量测距 离的 钢带 尺,应经 过检定 并附 有尺 长方 程式。10.7.2 安装专 用控 制网、安 装轴 线及高 程基 点的 测设 10.7.2.1 安装专 用控 制网、安 装轴
40、线可一 次测 设完 成,也可 随安装 部位 逐渐 形成 及时 分层布 设。10.7.2.2 在安装项目较多且各安装 结构单元之间相对精度要 求高的部位,布设安装专 用控制网,对其他 相对 独立 的结 构单 元宜另 布设 安装 轴线 和高 程基点。10.7.2.3 对于每 一个 独立 的安 装单 元,安 装轴 线点 不应 少 于3 点,高程 基点 不应 少于2 点。10.7.3 安装点 放样 10.7.3.1 安装点的测设以安装轴线 和高程基点为基准,组成 相对严密的局部控制系统,安装点的误差均 相对 于安 装轴 线和 高程基 点。10.7.3.2 安装轴 线点 和高 程基 点测 设安装 点时,
41、符 合下 列要 求:a)测设方 法可 采用 直角 坐标 法或极 坐标 法;b)距离测 量以 钢带 尺为 主,也可用 光电 测距 仪或 全站 仪;c)用经纬 仪或 全站 仪测 设方 向线时,应 以正 倒镜 两次 定点取 平均 值作 为最 后方 向;d)安装点 的高 程放 样应 采用 水准测 量法。10.7.3.3 铅垂投 点可 采用 重锤 投点 法、经 纬仪 投点 法等。10.7.4 安装点 检查 安装点 检查 工作 采用 与测 放时不 同的 方法。疏浚及 渠堤 施工 测量 10.8.1 通用要 求 10.8.1.1 疏浚及渠堤施工测量包括 施工控制测量、渠堤中心 线定线、细部轮廓点放样、施工过
42、程中的地 形图 及断 面图 测量 等。10.8.1.2 疏浚及 渠堤 工程 施工 控制 测量符 合下 列规 定:a)疏浚工 程施 工控 制测 量的 平面、高程 控制 点的 精度 根据坡 降确 定等 级;b)渠堤测量的施工 区施工控 制网,平面控制 按不低于 五等、高程控制 按不低于 四 等控制点 的要求进 行布 设;c)局部小范围的疏 浚工程的 施工控制,可建 立独立平 面坐标系统,但 高程系统 应与规划设 计阶段一 致。10.8.2 疏浚施 工测 量 DB 13/T 5542 2022 9 10.8.2.1 各级测图平面控制点、图 根点、测站点和相当于测 站点精度的断面里程桩,均可作为放样测
43、站 点。放样 测站 点的 高程精 度不 应低 于五 等高 程测量 的要 求。10.8.2.2 挖槽放样应在横断面上设 置五点标志:中心线,两 岸上、下开口线点。标志 纵向间距宜为50-100m,弯 道处 适当 加密。10.8.2.3 陆上管线放样,应对水陆 接头和弯道接头转折点进 行放样,并设立转折点之 间的填挖高程桩。测设 的管 口位 置距 排淤场 坡脚 的距 离不 应小 于 5m。10.8.2.4 施工中 的断 面测 量,横断 面的间 距宜 在 20m 50m 选 用,以 能满 足施 工和 准确 计算工 程 量为原则。横 断面 的方 向沿 河道中 心线 垂直 布设,河 道弯曲 处,宜布 设
44、成 扇形。10.8.2.5 河道疏 浚工 程横 断面 测量 宜测至 堤角 外 3m 5m,湖 泊、河口和 沿海 水域 宜测 至设计 上 开口线 外30m 50m。10.8.3 渠堤施 工测 量 10.8.3.1 渠堤中心桩(百米桩、千 米桩及加桩)宜测有桩顶 和地面高程。中心桩间距 视地形变化确定,直线 段30m 50m,曲线 段10m 30m。10.8.3.2 渠堤横 断面 测量 宜垂 直于 渠堤的 中心 线,横断 面测 至挖、填区 外 3m 5m,断 面点间 距 以能反映 渠堤 的实 际地 形和 准确计 算工 程量 为原 则。11 施工导 流 导流方 式 11.1.1 依据河流水文特性、地
45、形、地质条件和项目的具体 情况确定导流方式、施工 导流标准、流量及导流时段。一般采用 一次拦断河床围堰导流方 式或分期围堰导流方式,按泄水建筑物型式一 般采用明 渠导 流、涵管 导流 等。11.1.2 沥水流 量较 小或 只有 降雨 产生少 量积 水的 河道 工程,宜采 用机 械抽 排的 导流 方式。土石围 堰 11.2.1 土石围 堰应 安全 可靠,能 满足稳 定、防渗、防 冲要 求,优 先采 用当 地材 料及 开挖渣 料。11.2.2 围堰级 别和 布 置 符合 下列 要求:a)围堰级 别根 据其 保护 对象、失 事后 果、使用 年限 和 工程规 模划 分 为 3-5 级,按SL 252
46、的规定执行。当根 据 S L252 指 标分属 不同 级别 时,以 其 中最高 级别 为准。但列 为3 级时,符合该级别 要求 的指 标不 得少 于两项;b)围堰布置综合考 虑地形、地质条件、泄流、防冲等 要求,满足围护 的建筑物 基础开挖、施工机械、施 工道 路及 施工 场地布 置、基坑 排水 系统 布置等 要求;c)围堰背水侧坡脚 与围护建 筑物基础开挖边 坡开口线 的距离,满足堰 基和基础 开挖边坡的 要求;d)围堰防 渗轴 线宜 选择 在覆 盖层较 薄和 基岩 条件 较好 处,并 避开 两岸 溪沟 的影 响。11.2.3 均质土 围堰 填筑 材料 渗透 系数不 宜大 于 1 10-4c
47、m/s;防 渗体 土料 渗透 系数 不 宜大 于 110-5cm/s。其 他型 式的 围堰 填 筑材料 按 SL 303 的 规定 执 行。11.2.4 围堰基础处理应满足强度、渗流、沉降变形等要求。围堰堰基的防渗处理方 式综合考虑安全可靠、经 济合 理、施工 简便等 因素,根 据堰 基的 具体情 况可 参 照SL 303 有 关规定 进行 确定。11.2.5 土石围堰堰体防渗材料根 据料源情况、堰基防渗型 式、施工条件等因素进行 确定,堰体防渗材料 选择 按 SL 303 的 规 定执行。11.2.6 围堰软 基可 采用 振冲 加密、置换、排 水固 结、反滤 围压等 加固 处理 措施。11.
48、2.7 围堰堰 体 防 渗体 与堰 基及 岸坡应 形成 封闭 防渗 体系。11.2.8 3 级土 石围 堰碾 压部 位堰 体压实 指标 可 按 SL 274 的 有关规 定选 取,4 级和 5 级土石 围堰 可适当降 低。11.2.9 土石围 堰迎 水面 堰坡 防护 范围可 自最 低水 位以 下 2m 起至堰 顶,纵向 土石 围堰 堰 坡防护 范围根据水流条件确定。水下 防护材料可采用抛石、钢 筋石笼等;水上防护材料 可采用砌石、钢筋石 笼等。11.2.10 堰顶宽 度宜 适应 施工 需要 和防汛 抢险 要求,一 般 为4m15m。DB 13/T 5542 2022 10 11.2.11 不过
49、水 围堰 堰顶 高程 和堰 顶安全 加高 值 按 SL 303 的 规定执 行。导流泄 水建 筑物 11.3.1 导流明 渠 11.3.1.1 宜便于 布置 进入 基坑 的交 通道路,进 出口 与围 堰接 头满足 堰基 防冲 要求。11.3.1.2 明渠断面型式根据地形、地质条件、主体建筑物结 构布置和运行要求确定。明渠断面型式有梯 形、矩形、多 边形 和复式 断面 等。梯形 断面 适用于 大、中、小型 渠道;矩形断 面适 用于 坚固 岩石中开挖的明渠;多边形 断面适用于在粉质砂土地 区修建的渠道或渠床位于 不同土质的大型渠道;复式断 面适 用于 深挖 渠道。11.3.1.3 明渠断 面尺 寸
50、根 据导 流设 计流量、上 游围 堰高 度及 允许抗 冲流 速等 条件 确定。11.3.1.4 明渠底宽、底坡、弯道和 进出口高程宜使上下游水 流衔接条件良好。弯道半 径不宜小于3 倍明 渠底 宽,进出 口轴 线 与河 道主 流方 向的 夹角 宜小 于 30。进出 口高 程 宜维持 原河 流的 自然 比降。11.3.1.5 明渠衬 护的 范围 和方 式可 根据地 质和 水力 条件 等确 定。11.3.2 导流涵 管 11.3.2.1 导流涵 管轴 线宜 顺直,进 出口高 程结 合河 道地 形、地质条 件确 定。涵管 分段 设置伸 缩缝。11.3.2.2 涵管内 不宜 出现 明满 流交 替的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