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01 CCS B 05 13 河北省地方标准 DB 13/T 54902022 甘薯健康 种薯(苗)繁育技 术规程 2022-02-28 发布 2022-03-31 实施 河北省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 13/T 5490 2022 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 准化 文件 的结 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定起草。本文件 由 河 北省 农业 农村 厅 提出。本文件 起草 单位:廊 坊市 农林科 学院、秦 皇岛 市农 业技术 推广 总站 等。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杜德 玉、揭琴、崔 绍玉、刘 洋、张静、张
2、 恭、石颖、聂 庭 彬、丁丽 娟、田海英、齐 永悦、杨 振文、赵 奇、王 铁军、曹 立娜、高 君慧、陈明 月、张丹、张 震、戴 志宏。本文件 为首 次发布。DB 13/T 5490 2022 1 甘 薯健康 种薯(苗)繁育 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甘薯健康种 薯(苗)繁育的术语和定 义、健康种薯繁育和 健康 种苗繁育的技术要求。本文件 适用 于甘 薯健 康种 薯(苗)繁 育。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 中的规范性引用 而构成本 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 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 日期 对应 的版 本适用 于本 文件;不 注日 期的引 用文 件,其最 新版 本(包
3、括所 有的 修改 单)适用于 本文 件。GB 3095 环 境空 气质 量标 准 GB 5084 农 田灌 溉水 质标 准 GB/T 8321 农药 合理 使用 准则 GB 15618 土壤 环境 质量 农用地 土壤 污染 风险 管控 标准(试行)DB13/T 5406 耕地 地力 主 要指标 分级 诊断 3 术 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健康种 薯(苗)具有本 品种 特性、无 伤口、未受 生理 性伤 害、不携 带病虫 害的 种薯。具有本 品种 特性、不 携带 病虫害 并达 到壮 苗标 准的 种苗。4 健 康种 薯繁 育 4.1 环境 条件 4.1.1 繁 种地
4、 选择 选择在 地势 高燥,土 质肥 沃疏松,3年 以上 没有 种过 甘薯且 无根 腐病、黑 斑病、茎线 虫病 等土 传病害,周边1000 m内 无甘 薯种植 的地 块繁 育种 薯。4.1.2 土壤、灌 溉用 水和 空气 质 量要求 土壤条 件符 合GB 15618 中 的规定;灌 溉用 水符 合GB 5084中的 规 定;空气 质量 符合GB 3095 中的规定。4.2 种苗 选择 选择当 地生 产中 主推 品种 的原种 种薯 繁育 的种 苗。4.3 深耕 起垄 耕地深 度以0.2 m0.25 m 为宜。依 据实 际情 况可 选 择如下 方式 进行 种植。(1)大垄双 行:垄 距1.2 m
5、1.3 m,垄面 宽0.4 m 0.5 m,垄底 宽0.8 m 0.9 m,垄高0.3 m;(2)小垄 单行:垄 距0.8 m0.9 m,垄面 宽0.2 m 0.3 m,垄 底宽0.5 m 0.6 m,垄 高0.3 m。见附 录A。4.4 施基 肥 基肥以 有机 肥为 主,化肥 为辅。有机 肥每 亩施 用2000 kg3000 kg。化肥 用量 见表1。DB 13/T 5490 2022 2 表1 不 同地 力 基 肥化 肥用 量 单位:千克 4.5 栽插 时间 4.5.1 大 田和 网室 5 cm 10 cm 地温 稳定 在16 时栽 插,最迟 不晚 于7 月20日。4.5.2 温室 5 c
6、m 10 cm 地温 稳定 在16 时栽 插。4.6 栽插 密度 4.6.1 大 田和 网室 根据品 种特 性每 亩4500 6000株。4.6.2 温室 根据品 种特 性每 亩6000 8000株。4.7 田间 管理 4.7.1 查 苗补 苗 种苗栽 插后5 d 7 d 及时 查 苗补苗。4.7.2 去除 病株 杂株 种苗 栽插 后20 d 30 d 去 除病株 杂株,间 隔7 天,连 续23 次。4.7.3 水分 管理 种苗栽 插后 及时 浇水,生 长中期 遇干 旱应 及时 浇水。多雨 季节 要及 时排 水防 涝。收 获前1个 月应停止灌 溉。4.7.4 田间 追肥 田间追 肥用 量见 表
7、2。表2 不 同地 力等 级田 间追 肥用量 单位:千克 地力等级 封垄期每亩追施速效钾量(K2O)薯块膨大期每亩追施速效钾量(K2O)根据后期田间长势情况每亩追施氮量(N)低等肥力 8.015.0 8.015.0 5.07.0 中等肥力 7.59.0 7.59.0 4.05.0 高等肥力 2.55.0 2.55.0 3.05.0 注:地力等级按DB13/T 5406 划分 4.7.5 中耕 锄草 封垄前 进行23 次中 耕锄 草。4.8 病虫 害防 治 地力等级 每亩施 氮量(N)每亩施有效磷量(P2O5)低等肥力 5.08.0 8.010.0 中等肥力 4.05.0 8.010.0 高等肥
8、力 0 8.010.0 注:地力等级按DB13/T 5406划分 DB 13/T 5490 2022 3 4.8.1 防 治原 则 甘薯病 虫害 主要 有茎 线虫 病、病 毒病、黑 斑病、根 腐病、蚜虫、烟 粉虱、红 蜘蛛、斜纹 夜蛾、蛴螬、金 针虫 等。病虫 害防 治坚持“预 防为 主,综合 防 治”的 原则,“农 业防 治、物理防 治、生物 防治 为主,化 学防 治为 辅”的原 则。农药 使用 应符 合GB/T 8321 中 的规 定。4.8.2 农业 防治 合理轮 作;冬前 深耕;选 用腐熟 有机 肥;选用 优质、抗病 品种;选 择健 壮薯 苗。4.8.3 物理 防治 采用性 诱剂 和杀
9、 虫灯 诱杀 斜纹夜 蛾和 金龟 子等 害虫;采用 黄板 诱杀 蚜虫 和烟 粉虱等 害虫。4.8.4 生物 防治 利用害 虫天 敌或 生物 农药 防控主 要虫 害。4.8.5 化学 防治 甘薯黑 斑病 防治 可用25%多 菌灵可 湿性 粉剂800 1000 倍液浸 秧。甘薯 茎线 虫病 防 治每亩 可用30%辛硫磷 微囊 悬浮 剂1000 ml1500 ml 或20%三唑 磷微 囊悬浮 剂1500 ml 2000 ml 蘸根,或5%灭线 磷颗 粒剂穴施 每亩2.5 kg3 kg。4.9 收获 在5 cm 地温下降到12 以 前或霜降前,将甘薯收获 完毕,要选择晴暖天气上 午收获,经过田间晾晒,
10、及时 入窖。要 注意 轻刨轻 装,防止 机械 损伤。4.10 种薯 贮藏 入窖前 要对 贮藏 窖进 行清 扫消毒。硫 磺熏 蒸消 毒:每10 g/m315 g/m3多点 燃烧,密闭 熏蒸24 h,然后充 分通 风。多菌 灵消 毒:25%多 菌灵 可湿 性粉 剂500倍 液均 匀喷 洒薯 窖进 行 杀菌消 毒。严格剔除带病、破伤、受 水浸、受冷害冻害的薯块,贮藏量占窖空间的三分 之二以下。薯窖温度保持 在10 14,相 对湿度 保持 在80%85%。按品种 分类 贮藏,建 立贮 藏档案。5 健 康种 苗繁 育 5.1 育苗 床用 地选 择 选择在 地势 高燥,土 质肥 沃疏松,3年 以上 没有
11、种过 甘薯且 无根 腐病、黑 斑病、茎线 虫病 等土 传病害的 地块 做育 苗床。5.2 土壤、灌 溉用 水和 空 气质量 要求 同4.1.2。5.3 育苗 方式 根据本 地条 件可 选择 如下 方式:温室 育苗、火 炕育 苗、地 暖育 苗、冷棚 育苗、小拱 棚育 苗。5.4 种薯 选择 及处 理 选择具有本品种标准性状的健康种薯。薯块大小均匀,块重0.15 kg 0.25 kg。用25%多菌灵可湿性粉 剂800 1000 倍液 浸 薯块5 min 10 min。5.5 排种 排种采 用斜 排和 平排 两种 方式。排种 后薯 块上 面覆 盖2 cm 3 cm 沙 土,及时 浇 足水,待水 渗后
12、 再覆土找 平。苗床 覆盖 地膜,保温 保湿。5.5.1 平排 DB 13/T 5490 2022 4 萌芽性 好的 品种 选用 平排 方式,大小 薯块 分开 排种。5.5.2 斜排 萌芽性 差的 品种 选用 斜排 方式。斜排 应注意 薯头 压薯 尾的1/3,分 清头 尾,切 忌 倒排,大小 分开,掌握上 齐下 不齐 的原 则。5.6 苗床 管理 5.6.1 温度 5.6.1.1 前期 高温 催芽 种薯排 放前,床 温尽 量提 高到30 左右,排 种后 床 温不超 过35。5.6.1.2 中期平 温长 苗 待齐苗 后,注意 逐渐 通风 降温,保持 在25 左右。5.6.1.3 后期低 温炼 苗
13、 当80%以上 薯苗 达6叶1心 时,采 苗前5 d7 d,昼夜 揭 开薄膜 炼苗,如遇 气温 低 于9,及 时覆 盖保温。5.6.2 水分 排种后 要浇 透水,遇 表土 干旱及 时浇 水。采苗 后隔 夜浇透 水。5.6.3 去除病 株杂 株 出苗后 及时 拔除 病株 杂株,连同 薯块 一同 清除。5.6.4 追肥 每采 苗1 次 结合 浇水 追 肥1 次。选择 种苗 上没 有露 水的时 候,每10 m2追施 尿 素 0.25 kg。追 肥后 立即浇水。5.8 病虫 害防 治 甘薯苗期容易感染的病害 主要有茎线虫病、病毒病、黑斑病。虫害主要有蚜 虫、烟粉虱和红蜘蛛。防 治方 法同4.8。5.9 壮苗 标准 壮苗的标准:火炕、温室和地暖育苗苗龄30 d35 d,冷棚和小拱棚育苗苗龄40 d45 d,苗高25 cm 左右,6 叶1 心;叶 片 鲜绿,叶大、肥厚,茎粗 且节间 均匀,茎 韧不 易折 断,挺 拔结 实,没 有气生根,不带 病虫 害。5.10 采苗 薯苗达 到壮 苗标 准及 时采 苗。DB 13/T 5490 2022 5 A A 附录A(资料 性)起垄示 意图 图A.1 大 垄双 行种植 图A.2 小 垄单 行种植 0.8m 0.9m 0.3m 0.2m 0.3m 1.2m-1.3m 0.3m 0.4m 0.5m 0.8m 0.9m 0.5m 0.6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