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7.080.10 CCS B 60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996 2022 仁果类水果采后处理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postharvest handle of pome fruits 2022-06-21发布 2022-10-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1996 2022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采收.1 4.1 采收时间.1 4.2 采收方式.1 5 分选.2 5.1 分选场所要求.2 5.2 分选方式及要求.2 5.3 分选质量
2、要求.2 6 包装.2 6.1 基本要求.2 6.2 外包装.2 6.3 内包装.2 6.4 标识.3 7 预冷.3 7.1 预冷方式.3 7.2 预冷技术要求.3 8 贮藏.3 8.1 贮藏库准备.3 8.2 入库.3 8.3 贮藏条件.3 8.4 贮藏方式.4 8.5 贮藏管理.4 8.6 出库.4 8.7 后熟.4 9 运输.4 10货架管理.4 附录 A(资料性)仁果类水果采收指标.5 附录 B(资料性)仁果类水果规格要求.8 DB11/T 1996 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由
3、北京市园林绿化 局提 出 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园林绿化 局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 单位:北京市 农 林 科学院农产品加 工 与食品营养研究 所、北京 森源达生态环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 昌平区 园林绿化 产业促进中心、北京市 延庆区种苗花卉产业服务站、北京市 大兴区 园林绿化 局、北京市 密云区 园林绿化 局、北京市 通州区 园林绿化 局。本文件 主 要起草 人:王宝刚、李 文 生、耿军、王云香、燕钢、常虹、赵莉、周家华、田瑞冬、张军科、程明远、刘松忠、郝硕杰、陈浩、李松涛、胡爽、徐晓梅。DB11/T 1996 2022 1 仁果类水果采后处理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 了 仁果类水果的采
4、收、分选、包装、预冷、贮藏、运输和货架管理 等 环 节 的技术要求。本文件 适 用 于 北京 地 区 栽培 的 苹 果、梨等 仁果类水果的采后 处 理。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 文件 中 的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规范性引用 而 构 成 本文件 必不可少 的条 款。其 中,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文件;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5749 生 活饮 用水 卫 生 标准 GB/T 6543 运输包装用 单 瓦楞纸箱 和 双瓦楞纸箱 GB/T 8559 苹 果冷藏技术 GB/T 33129 新鲜
5、水果、蔬菜 包装和冷 链 运输 通 用 操 作规 程 GB/T 34343 农产品 物流 包装 容器 通 用技术要求 NY/T 983 苹 果采收 与 贮运技术规范 NY/T 1198 梨 贮运技术规范 NY/T 1778 新鲜 水果包装标识 通 则 NY/T 3104 仁果类水果(苹 果和 梨)采后预冷技术规范 DB11/T 599 北京 主 要 鲜 果 等级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 没 有 需 要 界 定的术语和定义。4 采收 4.1 采收时间 4.1.1 采收指标 根据 种 子颜色、淀粉染色 指 数、硬度、可溶 性 固形物含 量 或 生 长发育 时间 等 采收指标 进 行 采收,采收指标
6、 见 附录 A。4.1.2 注意事项 4.1.2.1 采前 两 周 应停止灌 水,避免雨天 和 雨 后采收,晴天 时 避开高 温 时 段 采收。4.1.2.2 应根据 采后 供 应链 周 期 和 销售模 式,适期 采收。用 于 贮藏果 应 遵循“早 采 长 贮、晚 采 短 贮”原 则。4.2 采收方式 DB11/T 1996 2022 2 4.2.1 采用 布制 采果 袋 或 内 衬缓冲 物 的采果 筐 采收,留 果 柄。采 摘 时 应 戴手套,轻拿轻放,分 期 分 批 采 摘。注:留 果 柄是 避免 采收时用 力 不 当造 成 果 面损伤,装 箱 时 剪短至稍低 于 果 肩。4.2.2 采收
7、后的果 宜 采用 遮阴措 施,避免 阳光直射。5 分选 5.1 分选场所要求 5.1.1 环境要求 分选场所 应 无污 染 源,合 理 布 局,并有 适 当 的分 隔措 施。5.1.2 温度 分选 区 温 度 宜控制在 10 20。5.1.3 照明 分选间照 度不应 低 于 300 lx,工作 台面 照 度不应 低 于 500 lx。5.1.4 用水 分选 过 程 所用水 卫 生 要求 应 符合 GB 5749的规定。5.2 分选方式及要求 5.2.1 采用 人 工、机械 或 相 结 合 的方式。5.2.2 采用 机械 分选时,对 易碰擦伤 水果 应 采 取保护措 施。5.3 分选质量要求 5
8、.3.1 苹 果果 实 分选质量标准按照 DB11/T 599执 行,果 实 规格 划 分 见 附录 B表 B.1。5.3.2 梨 果 实 分选质量标准按照 DB11/T 599执 行,果 实 规格 划 分 见 附录 B表 B.2。6 包装 6.1 基本要求 6.1.1 应根据 采后 处 理方式、运 销 方式、市场 或 客户 需 求 等 选 择 包装。6.1.2 包装 区 温 度 宜控制在 10 20。6.2 外包装 6.2.1 外包装 应 耐挤压,耐碰撞,耐掉落,宜 采用 双瓦楞纸 板 箱或 单 瓦楞纸 板 箱,纸 板 箱应 符合 GB/T 6543的要求。6.2.2 周 转 和贮藏时,通常
9、 采用 具 有 较强抗压 性 能 的 塑 料 筐;运输时,通常 采用 纸箱;预冷 或 熏蒸 处 理时,应 采用 带 有 孔隙 的包装。包装 容器应 符合 GB/T 34343的要求。6.3 内包装 DB11/T 1996 2022 3 6.3.1 内包装 主 要包 括 具 有 防 护 或 保 鲜 功 能 的 隔板、衬 垫 板、托盘、网 套、珍珠棉 和 保 鲜 袋 等。内包 装的 使 用按照 GB/T 33129执 行。6.3.2 包装 箱 内分 层 应不 超 过 3层,层 与 层之 间 应 通 过 隔板 进 行 分 隔。6.4 标识 包装标识 应 符合 NY/T 1778的规定。7 预冷 7.
10、1 预冷方式 采用 普 通 冷库 或 强制 通 风 方式预冷,且 应 符合 NY/T 3104的要求。7.2 预冷技术要求 7.2.1 温度 7.2.1.1 用 于长期 贮藏时,低温 敏感 品种 宜 采用 缓 慢降 温 方式,冷库 温 度 宜 为 10,逐步降为 0;其 他 苹 果和 梨 品种 均 可 采 取 快速降 温 方式,冷库 温 度 宜 为 0,强制 通 风 冷库 温 度 宜 为 1。7.2.1.2 用 于 短 期 贮藏时,非 冷 敏感 品种 的果 实 预冷 温 度 宜 为 0 5。7.2.1.3 非 冷 敏感 品种 的果 实中心 温 度 达 到 库 温 以上 1 2 时结 束 预冷。
11、7.2.2 相对湿度 普 通 冷库预冷时,相 对 湿 度应不 低 于 85%;强制 通 风 预冷时,相 对 湿 度应不 低 于 90%。8 贮藏 8.1 贮藏库准备 8.1.1 入贮前 对 冷库 进 行 彻底清扫、消毒、通 风换气,宜 配 备 乙烯、二氧 化 碳检测设 备。8.1.2 检查 和 调试 库 房 制 冷 系统,入库前 1 d 2 d,将 库 温 降 至 所 需 温 度。8.2 入库 预冷后的果 实 宜 及时入库、码垛,码垛 按照 GB/T 8559执 行。8.3 贮藏条件 8.3.1 温度 贮藏冷库 温 度 宜控制在-0.5 0.5,易 发 生 冷 害 的 品种 库 温宜控制在 2
12、 4。8.3.2 相对湿度 相 对 湿 度 宜控制在 90%95%。相 对 湿 度 低 于 80%时 应 采 取 加 湿 措 施。DB11/T 1996 2022 4 8.4 贮藏方式 8.4.1 低温贮藏 苹 果按照 NY/T 983执 行;梨 按照 NY/T 1198执 行。8.4.2 自发气调贮藏 采用 自 发 气调 贮藏时,宜 选 择 0.015 mm 0.03 mm厚 度 保 鲜 袋。待 果 实 预冷 完 成 后,将 保 鲜 袋 挽 口或 扎 口 贮藏。8.4.3 注意事项 不 同 品种 间 不 宜 混 贮。8.5 贮藏管理 8.5.1 气体监测 宜 定 期对 冷库 气体,主 要包
13、括 乙烯、二氧 化 碳 和 氧气 进 行 监测。梨 库 乙烯 含 量 不 宜 超 过 5 L/L,苹果库 乙烯 含 量 不 宜 超 过 10 L/L;普 通 冷库贮藏时,二氧 化 碳 含 量 不 宜 超 过 3%。8.5.2 通风换气 贮藏 期 间 应 定 期 进 行 通 风换气。通 风换气 应 在当 日最 接近 贮藏 温 度 时 进 行。8.5.3 质量抽检 定 期对 贮藏果 实 质量 进 行 抽检,好 果 率 低 于 95%应 及时出库 销售。8.6 出 库 8.6.1 发 病率超 过 5%时 不 宜 继续 贮藏。8.6.2 出库 宜缓 慢升 温,待 果 温 与环境 温 差小 于 5 时
14、即 可 出库。8.7 后 熟 秋 子梨 和 西洋 梨 进 行 后熟时,宜放 置 于 温 度 20 25,相 对 湿 度 85%90%条件。9 运输 按照 NY/T 983执 行。10 货架 管理 10.1 货架 环境 应 清洁、无 异味。10.2 货架 环境 温 度 宜 不 超 过 20。DB11/T 1996 2022 5 A A 附 录 A(资料 性)仁果类水果采收指标 A.1 种子颜色 种 子颜色 指标 判断 仅适 用 于梨 采收。梨 种 子颜色等级 图谱 见 图 A.1。80%种 子颜色 达 到 2 3级适 宜 中 长期 贮藏,达 到 4级适 宜短 期 贮藏。0级 1级 2级 3级 4
15、级 图 A.1 梨种子颜色等级图谱 A.2 淀粉染色 指 数 苹 果和 梨可 通 过 碘-碘 化 钾 染色 进 行 采收 判断,淀粉染色等级 图谱 见 图 A.2和 图 A.3。苹 果 在 3 4级 时采收 适 宜 中 长期 贮藏,5 6级适 宜短 期 贮藏;梨 在 2 3级 时采收 适 宜 中 长期 贮藏,4级 时 适 宜短 期 贮藏。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5级 6级 图 A.2 苹 果 淀粉染色等级图谱 DB11/T 1996 2022 6 0级 1级 2级 3级 4级 注:仅适 用 于 西洋 梨 品种。图 A.3 梨淀粉染色等级图谱 A.3 硬 度 通 过硬度 计 测 量 值 进
16、 行 判断,不 同 种 类和 品种 要求 见 表 A.1和 表 A.2。表 A.1 苹 果采收 硬 度要求 品种 硬度(kg/cm2)富士 系 7.0 王 林 6.5 国 光 8.0 表 A.2 梨 采收 硬 度要求 品种 硬度(kg/cm2)鸭 梨 5.5 黄金 6.0 红霄 5.0 丰 水 5.0 红 香 酥 7.0 京 白 10.5 雪青 6.0 A.4 可溶 性 固形物含 量 通 过 折 光 仪 测 量 值 进 行 判断,不 同 种 类和 品种 要求 见 表 A.3和 表 A.4。表 A.3 苹 果采收 可溶 性 固形物含 量要求 品种 可溶 性 固形物含 量(%)富士 系 13.0
17、王 林 13.0 国 光 13.5 DB11/T 1996 2022 7 表 A.4 梨 采收 可溶 性 固形物含 量要求 品种 可溶 性 固形物含 量(%)鸭 梨 11.0 黄金 12.0 红霄 11.0 丰 水 12.0 红 香 酥 12.0 京 白 11.0 雪青 11.5 A.5 发 育期 根据 北京 地 区 物 候 期 判断,以 盛 花 后果 实 发育 的 天数 作 为 成 熟指标。不 同 种 类和 品种 要求 见 表 A.5和 表 A.6。表 A.5 苹 果 适宜 采收发 育 时间 品种 果 实 发育 时间(d)成 熟 期 富士 系 175 185 10月 中 下 旬 王 林 17
18、5 185 10月 中 下 旬 国 光 180 190 10月 下 旬 11月初 表 A.6 梨适宜 采收发 育 时间 品种 果 实 发育 时间(d)采收 期 鸭 梨 145 150 9月 中 旬 黄金 140 145 9月 上 旬 红霄 145 155 9月 中 旬 丰 水 135 145 8月末 9月初 红 香 酥 155 160 9月 中 上 旬 京 白 135 140 8月 下 旬 雪青 125 130 8月 中 上 旬 DB11/T 1996 2022 8 附 录 B(资料 性)仁果类水果规 格划 分 B.1 苹 果规 格划 分 苹 果果 实 规格 以 横径 为 指标,分 为小(S)
19、、中(M)、大(L)三个 规格。规格的 划 分 见 表 B.1。表 B.1 苹 果规 格划 分 单位 为 毫米 品种 小(S)中(M)大(L)富士 系 60 70 71 80 81 90 王 林 60 65 66 75 76 90 国 光 50 55 56 65 66 80 注:来 源 于 DB11/T 599。B.2 梨 规 格划 分 梨 果 实 规格 以 单 果 重 为 指标,分 为小(S)、中(M)、大(L)三个 规格。规格的 划 分 见 表 B.2。表 B.2 梨 规 格划 分 单位 为 克 品种 小(S)中(M)大(L)鸭 梨 175 200 201 225 226 250 黄金 250 300 301 350 351 400 红霄 150 175 176 200 201 225 丰 水 250 300 301 350 351 400 红 香 酥 175 200 201 225 226 250 京 白 75 100 101 125 126 150 雪青 200 250 251 300 301 350 注:来 源 于 DB11/T 599。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