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11 T 1956-2022 地热动态监测规范.pdf

    • 资源ID:1533335       资源大小:845.48KB        全文页数:25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11 T 1956-2022 地热动态监测规范.pdf

    1、ICS 27.010 CCS F 15 DB11 北京市地方标准 DB11/T 1956 2022 地热动态监测规范 Standard for geothermal dynamic monitoring 2022-03-24发布 2022-10-01实施 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11/T 1956 2022 I 目 次 前 言.II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规定.2 5 水热型地热动态监测要求.3 6 浅层地热动态监测要求.5 7 监测数据平台建设.7 8 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8 9 监测资料管理与成果报告编制.9 附 录 A(规范性附录)

    2、热矿水全分析检验项目表.11 附 录 B(规范性附录)水热型地热动态监测记录表.12 附 录 C(规范性附录)浅层地热动态监测记录表.17 附 录 D(资料性附录)地热动态监测年度报告提纲.21 附 录 E(资料性附录)浅层地热动态监测年度报告提纲.22 DB11/T 1956 2022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 标准化工作导则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本文件由北京市规 划 和 自然 资 源委员会 提 出并归口。本文件由北京市规 划 和 自然 资 源委员会组织实施。本文件起草 单位:北京市地热 研究院、北京市地 质 工 程勘察院、北京市

    3、华清 地热 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本文件 主 要起草 人:刘少敏、柯柏林、郭艳春、杨亚军、郑佳、徐巍、李娟、王哲、林天懿、朱昕鑫、刘冰、李海 京、项 悦鑫、孔祥军、陈芃、李富、王仁博、杜境然、徐子君、刘爱华、贾子龙、杨淼、梁桂星、许真瑞。DB11/T 1956 2022 1 地热动态监测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 了 地热动态监测 站点布 设、监测数据平台建设、监测系统运行维护、监测资料 汇集整 编与建 档、地热动态 研究 与 变 化 趋 势 分析 预 测、年度成果报告编制 等 项工作的基本要求。本文件 适 用 于 水热型地热资 源 和浅层地热 能 资 源 的动态监测工作。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

    4、 文件 对于 本文件的 应 用 是必不可 少 的。凡是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 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 本(包括所 有 的 修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T 11615 地热资 源 地 质勘 查 规范 GB/T 14848 地 下 水 质 量 标准 NB/T 10274 浅层地热 能 开发 地 质 环 境 影响 监测 评价 规范 HJ 164 地 下 水 环 境 监测 技 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 术语和定义 适 用 于 本文件。3.1 地热资源 geothermal resources 能够经济 地 被 人 类所利 用的地 球内 部

    5、的地热 能、地热 流体及其 有 用 组 分。目前 可利 用的地热资 源主要 包括:天然出 露 的 温泉、通过 热 泵技 术 开 采利 用的浅层地热 能、通过 人 工 钻井直接 开 采利 用的地热 流体以及干 热 岩体中 的地热资 源。GB/T 11615-2010,定义 3.2 3.2 水热型地热资源 hydrothermal resources 赋存于 地 质 体中以 热水 或蒸汽形式存在 的地热资 源。3.3 浅层地热能资源 shallow geothermal resources 埋藏在 地表 以下一 定 深 度(一般为 200米)范围 内 的 岩土体、地 下 水和地表水 中具 有 一

    6、定 开发 利 用价值 的地热资 源。3.4 DB11/T 1956 2022 2 地热动态监测 geothermal dynamic monitoring 利 用设 备仪器采 集、记录 天然 或 开 采状 态 下,地 质 体或流体温 度、流体压力 和水 位、开 采量、回灌量、循环流量等参 数,并 定 期 分析化 学 组 分的 过 程,包括 水热型地热动态监测和浅层地热动态监测。3.5 生产监测井 production monitoring well 利 用 换 热 孔 或抽灌井进 行监测的 井(孔)。3.6 专用监测井 special monitoring well 专门 用 于 监测地热资

    7、源 动态 及 开 采对 地 质 环 境 影响或 监测 背景 参 数 而 设 置 的 井(孔)。3.7 地质环境影响区 geological environment impact area 开 采 地热资 源 时,对 地 质 环 境 造 成 影响 的 区域 统 称。3.8 监测站 monitoring station 设 置 于 地热资 源 动态监测 终端,用 于对 区域 或 项目 一 种 或 多种 地热要 素 进 行 参 数测 量、采 集、传输的 井 孔、设 备、程 序 的 组 合。3.9 监测点 monitoring point 利 用监测设 备对一 种 或 者多种 地热要 素 进 行监测的

    8、 点位。3.10 监测数据平台 monitoring data platform 用 于接 收、存 储、分析、展示 监测 站点 监测数据的设 备、程 序 组 合。3.11 监测系统 monitoring system 由监测 站点、监测数据平台、通 讯网络 和 专业 分析 软 件 等所 组 成的 集 参 数测 量、采 集、传输、校 验、储 存、展示、分析和 预 警 预 测 功 能为一体 的 完 整 体 系。4 基本规定 4.1 地热动态监测 应 贯穿 地热资 源勘 查 和 开发 利 用的全 过 程,根 据地热资 源勘 查 阶段 及 开发 利 用 程 度,按照 相 应 要求 布 设监测 站点,应

    9、 连续 监测,并 对 监测数据 进 行分析和 研究,编制成果报告。DB11/T 1956 2022 3 4.2 监测系统建设 应 设 置 监测数据平台,进 行监测数据的 显示、存 储 和 预 警,充 分 利 用 远 程 传输 及 控 制 技 术,提 高 监测 效率 及 快速反 应能力。4.3 地热动态监测设 备应适 合 测 量环 境 条 件,按照运行要求 进 行 安装 和维护。5 水热型地热动态监测要求 5.1 基本原则 5.1.1 水热型地热动态监测 站点布 设 应 综合考虑区域 地 质 构 造、水热型地热资 源 赋存 条 件 及 开发 利 用方 式,兼顾 行 政区 划。5.1.2 地热动态

    10、监测范围 应 满足 管理、储 量评价、资 源开发 以及 地 质 环 境 影响 研究 的 需 要。5.1.3 监测 站点 应以 现 有 地热 井为 主,必 要 时 在 重 要构 造 位 置、重 要 开 采 地 区、主 要 开 采 热 储、地 质 环 境 影响 高风险区,设 置专 用监测 井。5.1.4 在 保证 监测数据 连续 性和 稳 定性的 条 件 下,监测 站点 可 根 据 实 际情况 及 时 进 行 调 整。5.2 监测点分类及布设 5.2.1 监测 点 分 为 开 采量 监测 点、流体压力 和水 位 监测 点、流体温 度监测 点、流体 化 学 监测 点、回灌量 监测 点 以及 热 储

    11、温 度监测 点。5.2.2 地热 开 采量 监测 点 应 涵盖 所 有开 采井,地热 回灌量 监测 点 应 涵盖 所 有 回灌井。流体温 度监测 点 应 涵盖 所 有开 采井 和 回灌井。5.2.3 流体压力 监测 点 包括 固 定监测 点 和 临时 监测 点,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固 定监测 点 应 布 置 在 重 要构 造 位 置、重 点开 采 地 区、主 要 开 采 层 位、主 要地 质 环 境 影响 区 的地热 井,专门 用 于流体压力 和水 位 监测;b)临时 监测 点 可利 用地热 井、地 下 水 井、泉,临时 用 于流体压力 和水 位 监测。5.2.4 流体压力 监测 点 和

    12、 流体 化 学 监测 点 应 根 据地热成矿规 律、资 源 条 件,按照地热 勘 查 阶段 采 用 不 同精 度 进 行 布 设,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预可 行性 勘 查 阶段,应 选择 1 2处 监测 井或温泉进 行监测;b)可 行性 勘 查 阶段,应在 各 热 储 分 别 设 立 不 少 于 3处 监测 井或温泉进 行监测;c)开 采 阶段,应在 已 有 监测系统的基 础上根 据 实 际需 求 适 当增加 监测 点 的 布 设,其中 集 中利 用的层 状 热 储 监测 点 可 按 3 5点/100km2布 设。5.2.5 流体 化 学 监测 点 应在 实施 回灌 的地热地 质 构 造

    13、系统 内 重 点布 设,选择 1 2个 回灌井及 水 流下 游 开 采井进 行监测。5.2.6 热 储 温 度监测 点 应在 实施 回灌 的地热地 质 构 造 系统 内 重 点布 设,选择 1 2个 回灌井在 停止 回灌期 间 进 行监测,回灌 规 模较大 时,应在回灌井 周边 选择 停 用 井进 行监测。5.2.7 监测 井应 测 量 位 置 坐 标,其中流体压力 和水 位 监测 井 还 应 设 置 测 量 固 定 点并 测 量 高 程,井 口 或测 点有变 动 应及 时校 测。5.3 监测内容与方法 5.3.1 地热 开 采量 监测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开 采井应 安装 计 量 表

    14、进 行监测,实 现“一井一 总 表”,对于 同 一 眼 地热 井不 同 用 途 的地热 流体,应 安装 分表分 别 计 量;DB11/T 1956 2022 4 b)具备 安装远 程 传输 计 量 设 施 条 件的 开 采井应 安装远 程 传输 计 量 表,按 日 定 时 进 行监测;不具备远 程 传输安装条 件的 开 采井应 安装 机械计 量 表,按 月 定 时 人 工 抄 表,每月 不 少 于 1次;c)地热 开 采量 监测 应以“m3”为 单位。5.3.2 流体压力 和水 位 监测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监测 井应 测 量 静 水 位;b)固 定监测 井应 安装远 程自 动水 位 监

    15、测 仪,按 日 定 时 进 行监测,每月 上、中、下 旬 各 人 工 校 对 1次;c)临时 监测 井可采 用 人 工监测,每季 度定 期 测 量 水 位 1次;d)流体压力 和水 位 监测 应以“m”为 单位。5.3.3 流体温 度监测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应在井 口 附 近 安装远 程 温 度 计,按 日 定 时 进 行监测,每季 度 人 工 校 对应不 少 于 1次;b)远 程 温 度监测数 值应以“”为 单位。5.3.4 地热 流体 化 学 监测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应在 每 年 供暖季 开 始 前 以及 结 束后 各 取样 1次,进 行热矿水全分析测 试,测 试 项目 应

    16、包 含但 不 限 于 附录 A 中 表 A所列 项目;b)取样 位 置 应 靠近 井 口,采 样 要求 应 按 现 行 国家 标准 GB/T 11615执 行。5.3.5 地热 回灌 监测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地热 回灌 监测 包括回灌量、回灌压力 和 回灌温 度的监测;b)回灌量 监测:应 安装 计 量 表 进 行监测,在具备 安装远 程 传输 计 量 设 施 条 件的 回灌井应 安装远 程 传输 计 量 表,按 日 定 时 进 行监测;不具备 远 程 传输安装条 件的 回灌井应 安装 机械计 量 表,供暖 季每月 人 工 抄 表 3次,非供暖季每月 人 工 抄 表 1次;回灌量 监测

    17、 应以“m3”为 单位;c)回灌压力 监测:在具备 安装远 程自 动水 位 监测 仪 的 回灌井应 安装远 程自 动水 位 监测 仪,按 小 时 进 行监测,不具备 安装条 件的 回灌井应采 用 人 工监测,供暖季每月 人 工测 量不 少 于 3次,非供 暖季每月 人 工测 量 1次;d)回灌温 度监测:回灌井 均 应 安装远 程 传输 温 度 计,并 按 小 时 进 行监测;远 程 温 度监测数 值应以“”为 单位。5.3.6 热 储 温 度监测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在具备 条 件的监测 井应 安装远 程 井温 监测 仪,回灌井应在 非供暖季 按 日进 行监测,停 用 井应在全年按 日

    18、进 行监测,供暖 前 后 通过 人 工 井温 测 量 各校 对 1次;不具备 安装条 件的监测 井应在 供 暖 前 后 采 用 人 工 井温 测 量,井温 测 量 间隔 不 超 过 10m;b)井温 监测数 值应以“”为 单位。5.4 监测设备及安装 5.4.1 监测设 备中 与地热 流体接 触 的部 位 应 选择 耐 高 温、耐腐蚀 的 材 料制成,具 有 远 程 功 能 的设 备应选择 通 讯 信号良好、远 离 干 扰 源、干 燥 通 风 并 具 有 持 续 供电 的 场 所进 行 安装。5.4.2 计 量 表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开 采量 计 量 表 量 程 应不 小 于最 大 可

    19、 开 采量,流量 计 精 度 应不 低 于 0.5%,机械 表 精 度 应不 低 于 2.5%;b)计 量 表 应 安装 在 靠近 井 口 且 能 准 确计 量流量 的 位 置,计 量 设 备 与 井 口 之间 不应 有 分 支 管 线;c)开 采井 计 量 表 上 游 应 设 置 防止倒 流 的 止 回 阀,以及 降低 管 道震 动的 减震 器,止 回 阀 应 比减震 器 靠近 井 口 安装;DB11/T 1956 2022 5 d)回灌井 计 量 表与 井 口 之间 应 设 置 阀 门,用 以 控 制 回灌 管 线 压力;e)应 根 据 现 场 环 境 和地热 流体 化 学 特征 选择 适

    20、 用的 计 量 表,并 保证 监测 段 地热 流体 满 管 通过。5.4.3 远 程自 动水 位 监测 仪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远 程自 动水 位 监测 仪量 程 应不 小 于最 大 水 位变 化 幅 度,精 度 应不 低 于 0.05%;b)远 程自 动水 位 监测 仪应采 用 井内埋 设 方 式,传 感 器应 置 于 多 年 最 低 动水 位 以下。5.4.4 远 程 温 度 计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远 程 温 度 计 量 程 应不 小 于 地热 流体最 高 温 度,精 度 应不 低 于 0.2;b)远 程 温 度 计 应 安装 在 靠近 井 口 且 能 准 确 测 量 的 主

    21、管 上。5.4.5 井温 自 动监测 仪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井温 自 动监测 仪量 程 应不 低 于井内最 高 温 度,精 度 应不 低 于 0.5;b)井温 自 动监测 仪 分 为 单点 监测和 多 点 监测,安装时 均 应采 用 井内埋 设 方 式,应 保证 有 测 温 传 感 器 置 于 监测热 储 的 主 要 开 采或回灌 层 位。5.4.6 应 按设 备 校 验 周 期 要求定 期进 行 校 验。6 浅层地热动态监测要求 6.1 基本原则 6.1.1 浅层地热 能利 用项目 集 中 区域 和 单 体应 用规 模较大 的项目 应 重 点 监测。6.1.2 监测 站点布 设 应 充

    22、 分 考虑 项目 类 型、应 用规 模、换 热 孔 及抽灌井 布 设 情况、管理 需 求 等,监测范围 应 覆 盖 浅层地热 能利 用 影响 区域,同时 应 做 区域背景 值 监测。6.2 监测站点分类及布设 6.2.1 监测 站点 分 为 重 点 监测 站点、普 通 监测 站点 和 背景 监测 站点。6.2.2 重 点 监测 站点,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浅层地热 能应 用建 筑面积 在 10000m2以 上 的项目;b)位 于 浅层地热 能 集 中 开发 利 用 区域 内 的项目;c)浅层地热 能 开发 利 用 区域 及 周边 的地 温、水 位、水 质 等 地 质 环 境 因 素 发 生

    23、明 显 变 化的项目;d)重 点 监测 站点 应 设 生产 监测 井 和 专门 监测 井,同时 应对 热 泵 系统热 源 侧 总 管 温 度、流量或抽灌量等进 行监测;e)宜 采 用 自 动化监测 方 式,监测 频 率 应不 少 于 1次/小 时,对于不能采 用 自 动化监测 方 式 的监测站点,可采 用 人 工监测,监测 频 率 应不 少 于 3次/月。6.2.3 普 通 监测 站点,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浅层地热 能应 用建 筑面积 在 10000m2以下 的项目;b)周边 浅层地热 能利 用 程 度 不 高 或 地 质 环 境 因 素 未 出 现 明 显 变 化的项目;c)浅层地热

    24、普 通 监测 站点 应 设 生产 监测 井,同时 应对 热 泵 系统热 源 侧 总 管 温 度、流量或抽灌量等进 行监测;d)宜 采 用 自 动化监测 方 式,监测 频 率 应不 少 于 1次/天,对于不能采 用 自 动化监测 方 式 的监测 站点,可采 用 人 工监测,监测 频 率 应不 少 于 1次/月。6.2.4 背景 监测 站点,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用 于 监测 区域 地 质 环 境 背景,包括 地 温、水 位、水 质 等,周边 应 无 浅层地热 能利 用项目;DB11/T 1956 2022 6 b)浅层地热 背景 监测 站点 应 结 合 浅层地热 能 开发 利 用 情况、资

    25、源 赋存 条 件和管理 需 求 进 行 布 设;c)在 平 原 区 每 100km2宜 不 少 于 1眼,对于 重 点 功 能 区 和规 划 重 点发 展区 应 加大 监测 密 度;d)宜 采 用 自 动化监测 方 式,监测 频 率 应不 少 于 1次/月,对于不能采 用 自 动化监测 方 式 的监测 站点,可采 用 人 工监测,监测 频 率 应不 少 于 1次/季。6.3 监测内容与方法 6.3.1 地 下 水地 源 热 泵 系统监测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应 监测 所 有 水 井 的水 温、水 位、水 质变 化;b)应 监测 抽 水 井 的 抽 水 量 和 回灌井 的 回灌量;c)宜

    26、在 水 井影响 半径 内 布 设 不 少 于 1个 专门 监测 井,监测 场 区 地 温、水 位、水 质变 化;d)监测 井 的 布 置 应 考虑 地 下 水 流 动 方 向,对于抽 水 井应 重 点 监测地 下 水 流 动的 上 游,对于回灌井应 重 点 监测地 下 水 流 动的 下 游;e)在 竖 直 方 向 上,专门 监测 井 的 深 度 应不 小 于 水 井 的 深 度。6.3.2 竖 直埋 管地 源 热 泵 系统监测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地 温 场 监测 井 的 类 型 应包括 生产 监测 井 和 专门 监测 井,对换 热 孔 及 周边 地 温、地 温 背景 值进 行监测,监测

    27、 井 数 量应不 少 于换 热 孔 数 量 的 2%;b)生产 监测 井应在 布孔 区 中 心 和 边 缘 选择 换 热 孔 进 行 布 设,用 于 监测资 源开 采对 地 温 场 影响 的 专 门 监测 井应 设 置 在 布孔 区 内 部和 边 缘,监测 背景 参 数的 专门 监测 井应 布 设 于 布孔 区 换 热 影响 范围 以 外,距 离 布孔 区 边 缘 应不 小 于 10m;c)监测 井 布 置 应 考虑 地 下 水 流 动 方 向,布孔 区域 的地 下 水 流 动 上 游 和 下 游均 应 监测;d)监测 井 的 深 度 应不 小 于换 热 孔 的 深 度。6.3.3 水平 埋

    28、管地 源 热 泵 系统监测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应在 地 埋 管 埋 设 区 中 心 和 边 缘 均 布 设测 温 探头,监测 换 热 孔 及 周边 区域 地 温 场;b)宜 在 地 埋 管 埋 设 区 温 度 影响 范围 以 外 布 设测 温 探头,监测资 源开 采 区 地 温 背景 值,监测 位 置 应 在 地 埋 管 换 热 影响 范围 以 外,一般应不 小 于 10m;c)所 有 地 埋 管 埋 设层 均 应 监测。6.3.4 热 泵 系统热 源 侧 总 管 温 度、流量 监测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应 选择 管 道 满 液 的 位 置 监测;b)插入 式温 度 探头 应 达

    29、到 管 道 中 心。6.3.5 地 下 水水 质 监测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地 埋 管地 源 热 泵 系统,宜 选择 地 质 环 境 影响 区 内 的水 井进 行水 质 监测;b)地 下 水地 源 热 泵 系统,应对所 有 抽、灌井进 行水 质 监测;c)地 下 水水 质 监测 可采 用 现 场 在 线 监测、采 样 现 场 检测 或采 样 送 实 验 室 检测 等 方 式;d)地 下 水水 质 监测 指 标 宜 参 照 GB/T 14848的规定,现 场 采 样、样 品 管理、水 质 检测 方 法 应 符合HJ 164的规定;e)现 场 在 线 监测 时 间间隔 宜 不 大 于 1个月

    30、,采 样 检测 时 间间隔 宜 不 大 于 3个月。6.4 监测设备及安装 6.4.1 水 井温 度监测设 备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水 井温 度监测设 备量 程 应 大 于 水 井温 度 多 年 最 大 变 幅,精 度 应不 低 于 0.2;b)水 井温 度 传 感 器 安装方 式可采 用 井 外 埋 设 或井内埋 设;DB11/T 1956 2022 7 c)水 井温 度 应 分层监测,测 温 探头 应 置 于 多 年 最 大 动水 位 以下,结 合 含 水层 情况 排 布,也 可 均 匀排 布,间 距宜 不 大 于 20m。6.4.2 水 位 监测设 备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水 位

    31、 监测设 备量 程 应 大 于 水 位 多 年 最 大 变 幅,精 度 应不 低 于 满 量 程 的 0.2%;b)水 位 监测 探头 应采 用 井内埋 设 方 式,应 置 于 多 年 最 大 动水 位 以下。6.4.3 地 埋温 度监测设 备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地 埋温 度监测设 备量 程 应 大 于 地 埋温 度 多 年 最 大 变 幅,精 度 应不 低 于 0.2;b)竖 直 地 埋温 度 传 感 器 安装方 式可采 用地 埋 管 外 埋 设、地 埋 管 内埋 设 或 单 独 埋 设;c)地 埋 管地 源 热 泵 项目 中,竖 直 地 埋温 度 传 感 器 测 温 探头 可 按照地

    32、层 岩 性 排 布,也 可 均 匀排 布,间 距宜 不 大 于 10m,变 温 带 温 度 传 感 器 宜 加 密至 间 距 2m,不 同 监测 孔 内 的 温 度 传 感 器 排 布 深 度应 相同;d)地 下 水地 源 热 泵 项目 中,竖 直 地 埋温 度 传 感 器 排 布 方 式应 与水 井温 度 传 感 器 排 布 方 式 相同;e)水平地 埋温 度 传 感 器 安装方 式可采 用地 埋 管 外 埋 设 或 单 独 埋 设,传 感 器 的 间 距宜 不 大 于 20m。6.4.4 管 道 温 度监测设 备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管 道 温 度监测设 备量 程 应 大 于 管 道

    33、温 度 多 年 最 大 变 幅,精 度 应不 低 于 0.2;b)管 道 温 度监测 宜 采 用 插入 式温 度 传 感 器,当 传 感 器为 后 期 安装 且 管 道 不可 开孔 时,可采 用 贴片式温 度 传 感 器。6.4.5 管 道 流量 监测设 备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抽 水 回灌流量 监测设 备量 程 应 大 于 单 井最 大 可 开 采(回灌)量,循环流量 监测设 备量 程 应 大 于 系统设 计 最 大 循环流量,精 度 等 级 应不 低 于 0.5%;b)流量 监测 宜 采 用管 段 式流量 计,当 流量 计 为 后 期 安装 且 不能 破坏原 管 道 时,可采 用 外

    34、加 式 超 声 波 流量 计。6.4.6 数据 采 集 传输 设 备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数据 采 集 传输 设 备应具备 现 场 数据 存 储 和 远 程 传输功 能,可 设 置 数据 采 集 传输 频 率 间隔 应不 大于 1h,可存 储 数据 时 长 应不 少 于 1年;b)可通过 多种方 式 作 为 供电电 源,宜 能 满足 野外 稳 定运行 不 少 于 3个月 的 供电 需 求;c)设 备应具备 防 潮 防 尘 功 能,防 护 等 级 应不 低 于 IP65。6.4.7 应 按设 备 校 验 周 期 要求定 期进 行 校 验。7 监测数据平台建设 7.1 环境及配置 7.1.1

    35、监测数据平台 应 设 置 在 独 立 空 间 内,且 环 境 条 件 满足 温 度、湿 度、洁净 度、供电 等 的要求。7.1.2 监测数据平台的 硬 件设 备 和 软 件 程 序 均 应能够 持 续稳 定运行。7.1.3 宜配 置 监测数据平台 移 动 客户 端,提 高 运行维护 及 时 性。7.1.4 监测数据平台 应 设 置 分 级 管理 权 限。7.2 站点管理功能 7.2.1 监测数据平台 应包 含 各 监测 站点 的 位 置、规 模、类 型 等 信 息,并 可查 询、统 计、生 成报表。7.2.2 监测数据平台 应能 随 时 查 看 各 监测 站点 监测设 备 运行 状 态。DB1

    36、1/T 1956 2022 8 7.2.3 监测数据平台 应具 有站点 连 接 分 级 预 警功 能,并 可 设 置 预 警 限 值 和报 警 途 径。7.3 数据管理功能 7.3.1 监测数据平台 应能 随 时 读 取 各 监测 站点 原 始 监测数据。7.3.2 监测数据平台 应具 有 监测数据 存 储、显示、检 索、分析、导 出 功 能。7.3.3 监测数据平台 应具 有 数据 变 化分 级 预 警功 能,并 可 设 置 预 警 限 值 和报 警 途 径。8 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 8.1 水热型地热动态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 8.1.1 计 量 表维护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计 量

    37、 表 每季 度 巡 查应不 少 于 1次,保证 准 确计 量 和数据的 正常 传输;b)计 量 表 宜 每 2 3年 返厂 清 洗 标定 1次。8.1.2 远 程自 动水 位 监测 仪 维护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专门 压力 监测 点 应 设 置保 护设 施,监测 井或 保 护设 施 损坏 后 应 立 即 修 复;b)远 程自 动水 位 监测 仪 每个月 巡 查应不 少 于 1次;c)远 程自 动水 位 监测 仪应 每 年 返厂 保 养 标定 1次。8.1.3 温 度 计 维护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温 度 计 应 每季 度 巡 查 1次;b)温 度 校 对 和 人 工测 量 的 量具

    38、应 每 年 利 用标准 量具 校 验 1次。8.1.4 井温 自 动监测 仪 维护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井温 自 动监测 仪应 每季 度 巡 查 1次;b)井温 自 动监测 仪应 每 年 返厂 保 养 标定 1次;c)井温 校 对 和 人 工测 温 的 量具应 每 年 利 用标准 量具 校 验 1次。8.2 浅层地热动态监测系统运行维护与管理 8.2.1 现 场 巡视 检 查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巡视 检 查 工作 宜 包括对 现 场 监测设 备 配 电、运行、线 路 状 况 等进 行检 查,除尘、除潮;b)发 现 存在 故障隐患 应及 时调 试、维 修或 更 换;c)监测 站点 每

    39、 年度 现 场 巡视 检 查应不 少 于 2次。8.2.2 现 场 设 备 维 修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监测数据平台检 查或 现 场 巡视 检 查 发 现 站点 现 场 故障,应进 行 现 场 故障排 查 维 修;b)井 口 固 定 坐 标、校 核 水准 点、基 点 高 度 等 发 生 移 位 或 损坏,应及 时 修 复 或 校 核。8.2.3 监测数据 校 核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通过仪器 设 备 自 动 采 集 的数据 应通过 人 工 方 式进 行定 期 校 核,人 工 校 核 每 年 应不 少 于 2 次,对监测数据 校 验 误差 大 于 设 备 测 量 精 度的监测设 备应进

    40、 行 及 时 更 换;b)水 质 监测数据的 校 核 应采 用 现 场 平行 样 和 现 场 空白 样 检测数据,每 批 采 集 水 样 的 现 场 平行 样 应 不 少 于 10%,现 场 空白 样 应不 少 于 1 件。8.2.4 监测 站点 调 整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对于 依托 项目 停 用 或 监测设 备 损坏严 重 无法 修 复 的监测 站点,宜 选 取 类 似 条 件项目 进 行 替 换;DB11/T 1956 2022 9 b)对于 监测 站点 地 下 监测设 备 损坏 且 具备 补 充 钻 探 条 件的,宜 进 行 补 充 钻 探 完 善 监测 站点;c)应 根 据 每

    41、 年 新 增 项目、新 的 研究 成果、管理和 研究 需 要,增 设监测 站点、调 整 监测 内 容 或 监测频 次。8.2.5 数据 采 集 存 储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数据监测 时 间间隔 应 符合 不 同 参 数监测 需 求,现 场 采 集 数据 时 间间隔 宜 不 超 过 30d;b)数据 远 程 采 集 时,传输网络 可采 用 互联 网 或 无 线 通 讯网络,互联 网 宜 采 用 专 线,确 保 数据 能够 实 时远传 回 监测数据平台,并 按照数据监测 时 间间隔 实 时 采 集;c)监测数据 宜 做 现 场 存 储,能够 远传 回 监测数据平台的数据 应 同时 在 监测数

    42、据平台 做 存 储 备 份;d)数据 除 做 现 场 存 储 和监测数据平台 存 储 外,应 每月 对 数据 进 行 刻 盘 保 存,防止 意 外 丢失 或 损坏。8.3 监测数据平台维护与管理 8.3.1 应 每 日对 监测数据平台 进 行检 查,包括 网络连 接 情况、程 序 运行 情况、硬 件设 备 情况、各 监测点 的数据 传输情况 等,出 现 故障 时,由 专 人 负责 维 修,保证 平台 正常 运行,每 日 传输 的数据 应 自 动 储 存。8.3.2 在对 远 程 监测设 备进 行维 修 调 试、安装 拆 除 等 工作 时,应 由 专 人 配 合 对 监测数据平台 上 的 相 应

    43、设 备 链 接进 行 修改,保 持 平台的 实 时 更 新。8.3.3 监测数据平台 应 每 年 随 地热监测系统的 变 化 而 进 行 调 整 升 级,不 断 提 高 监测数据平台的 安 全性、兼 容 性、稳 定性和 功 能 性,保 持 地热监测系统的 先 进 水平。9 监测资料管理与成果报告编 制 9.1 数据与 档案 管理 9.1.1 数据管理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对 监测数据 应进 行 自 检、互 检、抽 检 三 级 检 查;b)应对 监测数据 做好 备 份,防止 数据 意 外 丢失 和 损坏;c)监测 单位 应对 监测数据 进 行 保 密。9.1.2 档 案 管理 应 符合 下

    44、列 规定:a)应 建 立 地热动态监测工作 档 案,对 人 工 巡 查、人 工测 量、设 备 维 修、设 备 安装、平台维护 等 做好 记录 存 档;b)水热型地热动态监测记录表 见 附录 B,浅层地热动态监测记录表 见 附录 C;c)监测系统 调 整 时,应及 时 对 档 案 进 行 更 新。9.2 水热型地热动态监测资料 整 理与成果报告编 制 9.2.1 资料 整 理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应 按 季 度和年度 对 地热 开 采量、地热 回灌量、地热 流体压力、地热 流体 化 学 成分、地热 流体温度、热 储 温 度数据 进 行 整 理 汇 总;b)按照 区 县、热 田、热 储 和用

    45、 途 等进 行分 类 统 计。9.2.2 编制动态监测报告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应 按 季 度和年度编制动态监测报告;b)报告 主 要 阐述 地热 开发 利 用 情况 及 开发 引起的 压力、温 度、化 学 成分 等 变 化,分析 研究开发 对热 储 的 影响,提 出 地热 开发 利 用 及 管理、保 护的建 议措 施;c)报告提纲 可参 考 附录 D。DB11/T 1956 2022 10 9.3 浅层地热动态监测资料 整 理与成果报告编 制 9.3.1 资料 整 理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对于温 度、水 位 等 监测数据,应 每月 对 监测数据 进 行 整 理 及 质 量 审 核

    46、,标 注 异 常 数据 并 进 行 复核;b)对于 水 质 等 人 工检测数据,应在 检测 完 成 后 及 时 整 理数据 并 做 质 量 审 核,标 注 异 常 数据,条 件 具备 时 应 复 测;c)分析 内 容 包括 监测项目 情况、区域 地 温 场 影响 分析、地 下 水水 位 影响 分析 及 地 下 水水 质 影响 分析;d)数据分析 评价 方 法 参 照 NB/T 10274的规定。9.3.2 编制动态监测报告 应 符合 下列 规定:a)应 按 季 度、年度 进 行 阶段 性成果资料 整 理和 总 结,编 写 年度监测报告;b)成果报告 应 主 要 阐述 浅层地热 能 开发 利 用

    47、 对 地 下温 度、水 位、水 质 等 地 质 环 境 因 素 的 影响 规 律,并 给 出 风险 评 估 及 措 施 建 议;c)报告提纲 可参 考 附录 E。DB11/T 1956 2022 11 附 录 A(规范性 附录)热 矿 水 全 分 析检验项 目 表 表 A 热 矿 水 全 分 析检验项 目 表 序 号 化验项目 序 号 化验项目 序 号 化验项目 1 K+14 偏硼酸 27 锰 2 Na+15 矿化度 28 铝 3 Ca2+16 偏硅酸 29 亚 硝酸盐 4 Mg2+17 游离 二氧 化 碳 30 耗氧 量 5 NH4+18 锂 31 总 硬 度 6 Fe2+Fe3+19 溴

    48、化 物 32 总 碱 度 7 HCO3-20 碘 化 物 33 总 酸 度 8 CO32-21 锌 34 硫 化 氢 9 Cl-22 铜 35 pH值 10 SO42-23 镉 36 二 价 铁 11 F-24 银 37 三 价 铁 12 NO3-25 铅 38 含 砂 量 13 放射 性 镭 26 放射 性 氡 39 二氧 化 硅 DB11/T 1956 2022 12 附 录 B(规范性 附录)水热型地热动态监测 记录表 B.1 水 位校正记录表 表 B.1 水 位校正记录表 井 号:仪器 型 号:日期 监测水 位 校 正 水 位 误差 日期 监测水 位 校 正 水 位 误差 记录 人:检

    49、验 人:检验 日期:DB11/T 1956 2022 13 B.2 水 位 测 量记录表 表 B.2 水 位 测 量记录表 日期 井 号 地 点 水 位 埋深(m)日期 井 号 地 点 水 位 埋深(m)记录 人:检验 人:检验 日期:DB11/T 1956 2022 14 B.3 试样现 场 记录表 表 B.3 试样现 场 记录表 编 号 取样 地 点(部 位)分析项目 记录 人 日期 记录 人:检验 人:检验 日期:DB11/T 1956 2022 15 B.4 地热 开采量 监测 记录表 表 B.4 地热 开采量 监测 记录表 序 号 区 县名 称 井 号 单位 名 称 状 态 设 备类

    50、 型 抄 表 日期 读 数 季 度用 量 用 户 签字 DB11/T 1956 2022 16 B.5 地热 回灌情况 监测 记录表 表 B.5 地热 回灌情况 监测 记录表 回灌 单位:回灌井 号:开 采井 号:日期 回灌 表 读 数(m3)回灌 水 位(m)回灌 水 温()开 采 表 读 数(m3)开 采井 水 位(m)开 采温 度()问题 DB11/T 1956 2022 17 附 录 C(规范性 附录)浅层地热动态监测 记录表 C.1 浅层地热动态监测站点基本 情况表 表 C.1 浅层地热动态监测站点基本 情况表 项目 名 称 建筑规模 冷/热负荷 地理 位 置 坐 标 东 经:北 纬


    注意事项

    本文(DB11 T 1956-2022 地热动态监测规范.pdf)为本站会员(孙刚)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