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C S 6 5.0 2 0.0 1B 0 55309临 沧 市 地 方 标 准D B 5 3 0 9/T 5 7-2 0 2 1凤 庆 核 桃 良 种 选 育 技 术 规 程2 0 2 1 1 2 1 5 发 布 2 0 2 2 0 3 1 5 实 施临 沧 市市 场 监 督管 理 局发 布D B 5 3 0 9/T 5 7-2 0 2 1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 起草。本 文 件 由 凤 庆 县 人 民 政 府 提 出。本 文 件 由 临 沧
2、市 林 业 和 草 原 局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临 沧 市 林 业 科 学 院、云 南 省 林 业 和 草 原 科 学 院、临 沧 市 质 量 技 术 监 督 综 合 检 测 中心、凤 庆 县 林 业 和 草 原 局。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杨 建 荣、陆 斌、唐 永 奉、郝 佳 波、铁 学 江、张 雨、熊 新 武、罗 国 发、王 伟 国、田 红 星、王 红 颜、樊 绍 光、徐 亮、冯 倩、李 俊 南、梁 林 波、谢 凤 瑞、赵 光 书、奎 洪、字 正 涛。D B 5 3 0 9/T 5 7-2 0 2 11凤 庆 核 桃 良 种 选 育 技 术 规 程1 范 围本 文
3、 件 规 定 了 凤 庆 核 桃(J u g l a n s s i g i l l a t a D.)的 术 语 及 定 义、良 种 主 要 性 状 指 标、引 种 选 育、实 生 选 育 等 综 合 指 标。本 文 件 适 用 于 凤 庆 县 核 桃 的 良 种 选 育。临 沧 市 其 他 县 域 核 桃 产 区 可 参 照 本 文 件 执 行。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4、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 5 0 0 9.5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食 品 中 蛋 白 质 的 测 定G B 5 0 0 9.6 食 品 安 全 国 家 标 准 食 品 中 脂 肪 的 测 定G B/T 1 4 1 7 5 林 木 引 种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凤 庆 核 桃泛 指 在 凤 庆 县 行 政 辖 区 内 本 土 培 育 或 引 种 种 植 的 大 泡 核 桃、临 宝 核 桃、细 香 核 桃 等 深 纹 核 桃(J u
5、g l a n s s i g i l l a t a D.)优 良 品 种 的 统 称。3.2优 树在 长 势、树 形、产 量、品 质、抗 性 等 性 状 上 优 越 于 周 围 的 植 株。4 良 种 主 要 性 状 指 标4.1 结 实 期4.1.1 早 实 核 桃6 a 1 0 a 进 入 结 果 初 期,1 5 a 进 入 盛 果 期。4.1.2 晚 实 核 桃2 a 4 a 进 入 结 果 初 期,8 a 进 入 盛 果 期。4.2 丰 产 性进 入 盛 果 期 后,树 体 生 长 健 壮,发 枝 力、连 续 结 果 能 力 强,每 个 结 果 母 枝 抽 生 结 果 枝 2 个
6、以 上;平均 每 个 结 果 枝 坐 果 大 于 1.5 个;树 冠 垂 直 投 影 面 积 连 续 3 a 平 均 产 坚 果 0.3 k g/m2或 产 坚 果 仁 0.1 5 k g/m2以 上。4.3 抗 逆 性D B5 3 0 9/T 5 7-2 0 2 12树 势 健 壮,无 病 虫 害,对 栽 培 地 生 境 条 件 适 宜。4.4 外 观 品 质4.4.1 坚 果 果 型 美 观,三 径 平 均 3 2 m m,单 果 重 9 g;4.4.2 种 壳 光 滑、刻 纹 浅、小,色 泽 浅,厚 度 1.3 m m,缝 合 线 紧 密,出 仁 率 5 0%;4.4.3 内 褶 壁 纸
7、 质、膜 质 或 退 化,核 仁 饱 满 易 取 整 仁 或 二 分 之 一 仁;4.4.4 仁 色 淡 白 至 淡 黄、食 味 香 纯、涩 味 轻 等。4.5 内 含 物4.5.1 仁 含 油 率 6 5%;4.5.2 仁 蛋 白 质 含 量 1 5%。4.6 特 殊 优 良 性 状具 备 下 列 条 件,可 适 当 放 宽 其 它 条 件。壳 极 薄 不 露 仁;果 大,单 果 仁 重 1 5 g;极 丰 产;雄 花 无 或 少;抗 逆 性 极 强;风 味 浓 香;脂 肪、蛋 白 质、糖 等 内 含 物 含 量 高;极 早 熟;极 晚 熟。5 引 种 选 育5.1 选 择 引 种 品 种从
8、 与 引 入 地 区 生 态 条 件 基 本 相 似 的 区 域 选 择 引 种 品 种。引 种 材 料 按 G B/T 1 4 1 7 5 的 要 求 进 行。5.2 初 选 试 验5.2.1 建 立 引 种 圃 保 存 引 进 品 种;5.2.2 宜 采 用 大 树 高 接 的 方 法 进 行 试 验,结 果 后 连 续 观 察 3 a;5.2.3 调 查 记 载 相 关 的 性 状 指 标,填 入 核 桃 优 树 调 查 表,见 附 录 A。5.3 区 域 性 试 验5.3.1 参 照 本 文 件 第 4 章 要 求 初 选 出 品 种,进 入 区 域 性 试 验;5.3.2 在 不 同
9、 区 域 及 同 一 地 区 不 同 立 地 类 型 进 行 扩 大 试 种,比 较 其 生 态 适 应 性;5.3.3 选 择 引 入 地 区 的 主 栽 品 种 作 为 对 照;5.3.4 在 凤 庆 县 境 内 以 澜 沧 江 为 界,以 海 拔 1 7 0 0 m 2 0 0 0 m 和 2 1 0 0 m 2 3 0 0 m 为 段,在 江 北 设置 2 个 试 验 点,在 江 南 设 置 3 个 试 验 点,共 5 个 试 验 点,每 个 试 验 点 每 品 种 种 植 不 少 于 1 h m2,观 察 时间 到 试 验 植 株 进 入 盛 产 期,并 测 定 试 验 植 株 连
10、续 3 a 的 产 量;5.3.5 开 展 配 套 栽 培 技 术 及 主 要 病 虫 抗 性 测 试;5.3.6 确 定 适 宜 品 种(无 性 系)适 生 范 围 并 提 出 配 套 栽 培 技 术。5.4 生 产 性 试 验5.4.1 生 产 性 试 验 应 进 行 区 域 栽 培 比 较,每 个 品 种(无 性 系)的 面 积 不 少 于 5 h m2;D B5 3 0 9/T 5 7-2 0 2 135.4.2 进 入 盛 果 期 后,观 测 产 量、品 质 以 及 抗 逆 性,提 出 在 不 同 栽 培 区 域 对 自 然 条 件 的 适 应 性,生 长发 育 特 性,综 合 评
11、价 其 生 产 力;5.4.3 核 算 生 产 性 试 验 林 的 投 资 成 本,估 算 近 期 和 预 期 的 经 济 效 益,评 定 生 产 性 试 验 品 种(无 性 系)的 推 广 价 值;5.4.4 确 定 生 产 性 试 验 品 种(无 性 系)适 宜 推 广 的 范 围,提 出 重 点 推 广 区 域。5.5 良 种 审(认)定 及 推 广5.5.1 按 相 关 规 定,提 出 申 请,通 过 良 种 审(认)定;5.5.2 建 立 采 穗 圃,扩 繁 良 种;5.5.3 建 立 良 种 示 范 园,推 广 良 种。6 实 生 选 育6.1 优 树 选 择6.1.1 初 选6.
12、1.1.1 报 优组 织 选 优 区 域 当 地 林 农 申 报 优 树,优 树 从 处 于 盛 产 期、产 量 高、抗 逆 性 强、无 病 虫 害 的 单 株 中 选 择。6.1.1.2 调 查 核 实由 专 业 技 术 人 员 调 查 核 实 优 树 所 在 地 理 位 置、优 树 基 本 情 况、抗 逆 特 性、丰 产 性、病 虫 害 情 况 等,拍 摄 照 片,描 绘 位 置 示 意 图,填 写 核 桃 优 树 调 查 表,见 附 录 A。6.1.1.3 标 记 优 树第 一 次 进 行 调 查 核 实 后,标 记 优 树。6.1.1.4 样 品 采 集初 选 当 年 开 始 进 行
13、果 实 采 集,当 果 实 成 熟 时,每 株 优 树 按 东、南、西、北 四 个 方 向,从 上 到 下、从内 到 外 采 集 果 实 数 不 低 于 1 0 0 个,样 品 及 时 褪 去 青 果 皮、烘 干,用 透 气 性 好 的 布 袋 包 装,并 按 初 选 优 树编 号 贴 上 标 签。6.1.1.5 考 种从 初 选 样 果 中 随 机 抽 取 2 0 个 干 果,观 测 外 观 是 否 端 正、核 果 单 粒 重、壳 厚、饱 满 程 度、取 仁 难 易、仁 色、风 味、岀 仁 率 等 指 标,测 定 结 果 填 入 核 桃 坚 果 测 定 表,见 附 录 B。6.1.1.6 入
14、 选丰 产 性、抗 逆 特 性、果 实 品 质 考 种 结 果、病 虫 害 情 况 等 符 合 本 文 件 第 4 章 要 求 的 进 入 复 选。6.1.2 复 选6.1.2.1 调 查 核 实按 照 6.1.1.2 进 行 调 查 核 实,填 写 核 桃 优 树 调 查 表 进 行 核 查,见 附 录 A。6.1.2.2 考 种按 照 6.1.1.4 和 6.1.1.5 采 集 样 品 和 考 种,测 定 结 果 填 入 核 桃 坚 果 测 定 表,见 附 录 B。6.1.2.3 入 选抗 逆 特 性、丰 产 性、果 实 品 质 考 种 结 果、病 虫 害 情 况 都 达 到 要 求 的
15、进 入 决 选。6.1.3 决 选6.1.3.1 调 查 核 实D B 5 3 0 9/T 5 7-2 0 2 14按 照 6.1.1.2 进 行 调 查 核 实,填 写 核 桃 优 树 调 查 表,见 附 录 A。6.1.3.2 考 种按 照 6.1.1.4 和 6.1.1.5 采 集 样 品 和 考 种,测 定 结 果 填 入 核 桃 坚 果 测 定 表,见 附 录 B。6.1.3.3 内 含 物 测 定按 照 6.1.1.4 采 集 样 果 1 0 0 个,选 样 果(干 果)数 量 为 1 k g,委 托 由 具 有 国 家 计 量 认 证 的 第 三 方检 验 检 测 机 构 进 行
16、 内 含 物 测 定 并 出 具 测 定 报 告。干 仁 蛋 白 质 含 量 的 测 定 参 照 G B 5 0 0 9.5 的 要 求 进 行,干仁 含 油 率 的 测 定 参 照 G B 5 0 0 9.6 的 要 求 进 行。测 定 结 果 填 入 核 桃 坚 果 测 定 表,见 附 录 B。6.2 集 圃 复 选6.2.1 将 入 选 优 树 统 一 收 集 到 复 选 圃 进 行 观 察,排 除 因 立 地 条 件 不 同 引 起 的 性 状 差 异,观 察 结 果填 入 核 桃 品 种 物 候 及 品 种 特 性 观 察 表,见 附 录 C;6.2.2 可 采 用 1 0 a 1
17、5 a 大 树 高 接 的 方 法 进 行 试 验,初 选 优 系 应 试 验 观 察 期 为 结 果 后 3 a;6.2.3 以 早 期 性 状 表 现 作 为 主 要 的 判 断 依 据,初 步 选 择 出 遗 传 性 状 稳 定 的 优 系,进 入 区 域 性 试 验。6.3 区 域 性 试 验按 本 文 件 5.3 的 要 求 进 行。6.4 生 产 性 试 验按 本 文 件 5.4 的 要 求 进 行。6.5 审(认)定 推 广按 本 文 件 5.5 的 要 求 进 行。D B 5 3 0 9/T 5 7-2 0 2 15A A附 录 A(规 范 性)核 桃 优 树 调 查 表凤 庆
18、 核 桃 优 树 调 查 表 见 表 A.1。表 A.1 核 桃 优 树 调 查 表调 查 地 点:市 县(区)乡(镇)村 委 会 组小 地 名:海 拔:m 坡 度:坡 向:坡 位:地 类:土 层 厚 度:c m 土 壤 类 型:种 植 模 式:经 营 管 理 情 况:调 查 人 员:调 查 时 间:年 月 日编号地理坐标树高c m胸径c m枝下高c m冠幅 产量备注经度 纬度东西m南北m株鲜果重k g株干果重k g鲜果个/k g干果个/k g综合评定:D B5 3 0 9/T 5 7-2 0 2 16B B附 录 B(规 范 性)核 桃 坚 果 测 定 表凤 庆 核 桃 坚 果 测 定 表
19、见 表 B.1。表 B.1 核 桃 坚 果 测 定 表编号三径值c m干果g/个壳厚m m单果仁重g干仁重g/k g饱满度%出仁率%干仁含油率%干仁蛋白质含量%备注侧径 纵径 横径综合评定:调 查 人 员:调 查 时 间:年 月 日D B5 3 0 9/T 5 7-2 0 2 17C C附 录 C(规 范 性)核 桃 品 种 物 候 及 品 种 特 性 观 察 表核 桃 品 种 物 候 及 品 种 特 性 观 察 表 见 表 C.1。表 C.1 核 桃 品 种 物 候 及 品 种 特 性 观 察 表编号 样枝号物候期观察 树体指标发芽期 雄花期 雌花期果实成熟期落叶期侧芽结果能力枝条萌芽力成枝力丰产性抗病性综合评定:调 查 人 员:调 查 时 间: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