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01 B 15 DB5308 普 洱 市 地 方 准 咖啡锈病 测报 调查 规范 2017-07-03 发布 2017-10-10 实施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标DB5308/T 37 2017 DB5308/T 37-2017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 标 准化工 作导 则 第1部 分:标准的 结构 和编 写 给出 的规则 起草。本标准 由普 洱市 植保 植检 站提出。本标准 起草 单位:普 洱市 植保植 检站、云 南省 植保 植检站。本标准 协作 单位:思茅 区 植 保植 检站,宁洱 哈尼 族 彝族自 治县 植保 植检 站,墨江哈 尼族 自治 县植保植检
2、站,镇沅 彝族 哈尼 族 自治 县 植保 植检 站,景谷傣族彝族 自治 县 植保 植检 站,江城 哈尼 族彝族 县植保植检站。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杨海 云、刘 永 昌、杨 显刚、杨 虹、何 忠兰、刘 朝康、罗 刚、李 美英、张 锦 坤、刘启萍、徐 金山。DB5308/T 37-2017 1 咖 啡锈病 测报 调查 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咖 啡锈 病 的 分级指 标、调查 方法、测 报资料 收集、预 报。本标准 适用 于咖 啡锈 病 的 测报调 查。2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2.1 病叶率 发病叶 片数 占调 查叶 片总 数的百 分比。2.2 病叶严
3、重度 单片病 叶病 斑面 积 占 单片 叶总面 积的 百分 比。2.3 病株 发生咖 啡锈 病危 害的 植株。2.4 病株率 发病株 数占 调查 总株 数的 百分 比。2.5 病株严 重度 单株上 有病 一级 枝占 单株 枝条总 数的 百分 比。3 分级指 标 3.1 病叶率 计算公 式如 下:%10011 LlR.(1)DB5308/T 37-2017 式中:R 病叶 率;l1 各严 重度 对应 的病 叶数(片);L1 调查 总病 叶数(片)。3.2 病叶严 重度 计算公 式如 下:11Ll iE.(2)式中:E 病叶 严重 度;i 各严 重度 值;l1 各严 重度 对应 的病 叶数(片);
4、L1 调查 总病 叶数(片)。3.3 病叶严 重度 分级 指标 病叶分 级图 参见 附录A,严 重度分 级指 标见表1。表1 病叶严 重度 分级 指标 指 标 级 别 0 级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严重度 无病斑叶片 5.0%5.1%20.0%20.1%40.0%40.1%60.0%60.1%3.4 病株率 计算公 式如 下:%100 nmp.(3)式中:P 病株 率;m 各严 重度 对应 的病 株数;n 调查 总株 数。3.5 病株严 重度 分级 指标 见表2。表2 病株严 重度 分级 指标 指 标 级 别 0 级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严重度 无病 一级
5、枝中(1 3)枝有病 一级枝中(4 14)枝有病 一级枝中(1525)枝有病 一级枝中(26 36)枝有病 一级枝中37枝有病 3.6 病情指 数 3 DB5308/T 37-2017 病害发 生普 遍性 和严 重程 度的综 合指 标,表示 病害 发生平 均水 平的 一个 数值,计算 公式 如下:D Ll dIi22.(4)式中:I 病情 指数;di 各严 重度 级值;l2 各级 病(叶)株数;L2 调 查总(叶 片)株 数;D 最高 级值。3.7 发生程 度 咖啡锈 病发 生程 度以 普查 加权平 均病 情指 数为 主要 指标,以区 域内 的加 权平 均 病株率 为参 考指 标 确定。发 生
6、程 度分 为5 级,各级指 标要 求应 符合 表 3 的规定。表3 咖啡锈 病发 生程 度分 级指 标 指 标 发生程度 轻发生 偏轻发生 中等发生 偏重发生 大发生 病情指数 5.0 5.110.0 10.1 20.0 20.1 30.0 30.0 病株率(%)20.0 20.1 30.0 30.1 50.0 50.1 70.0 70.0 4 调查方 法 4.1 系统调 查 4.1.1 调查时 间 每年(410)月,每 隔15 天应 调查 一次。4.1.2 调查地点 选择昼 夜温 差大,雾 气笼 罩时间 长,发病 条件 较好、易感 锈病 的品 种园 作为 系统调 查田。4.1.3 调查方 法
7、 系统调 查园 地内,随 机选 取一株 咖啡 树作 为中 心株,在中 心株 的东 方、南 方、西方、北方,按 间隔中心株5 株 的距 离各 取一 株,含中 心株 在内,每 株选 择二年 生以 上的 一级 结果 枝,按 东方、南 方、西方、北方各 选一 枝,调查 每一 枝 的叶片 总 数、病叶 数 和 严重度 级别,将 调查 结果 记入 表B.1、表B.2。4.2 普查 4.2.1 调查时 间 每年4 月、5 月、10月、11 月,每 月调 查一 次。4.2.2 调查地 点DB5308/T 37-2017 各监测 点按 照咖 啡种 植区 域和历 年发 病情 况选 定多 条踏查 路线,每 一次 踏
8、查 代表区 域面 积 2 hm2。4.2.3 调查方 法 采用目 测巡 查 或 踏查,检 查发病 株有 病叶 数量,确 定该病 株的 严重 级别。踏 查应每 间隔10 株 停留 观察一次,每 次踏 查不 得少 于50株,将 调查 结果 记入 表B.3、表B.4。4.3 冬季菌 源基 数调 查 4.3.1 调查时 间 12 月至次 年2 月。4.3.2 调查方 法 在咖啡 种植 集中 区域,采 取全面 考察、点 面综 合方 法,通 过询 问种 植企 业、种植大 户和 设置 临 时 调查地开 展抽 样调 查,调查 面 积2 hm2,调查 方法 按 本标准4.2.3的 规定,将 调 查结果 记入 附
9、录 表B.5。5 测报资 料收 集 收集区 域内 主要 种植 品种 及不同 品种 种植 面积,栽 培管理 资料(包 括:施肥 情况记 录、病虫 害 防 治记录、中耕 除草 情况 记录);当地 主要 气象 要素(包括日 平均 气温、相 对湿 度、降 雨量 及寒 害情 况)的预测值 和实 测值,将 调查 结果记 入附 录 表 B.6,定 时将调 查结果报 上级 测报 部门。6 预报 根据咖 啡开 花后3 个月 的 发病率、咖 啡长 势、单株 结果 量 和近 期气 候条 件等 因素,经过 专家 会 商,进行综 合分 析,于每年12 月完成 次年 咖啡 锈病 的发 生趋势 预 报。DB5308/T 3
10、7-2017 5 附 录 A(资料 性附 录)咖啡锈 病症 状与 识别 A.1 症状描 述咖啡锈 病(coffee rust)是破坏 性最 大的 咖啡 树疾 病,为 咖啡 驼孢 锈菌(Hemileia vastatrix)所致。病 害主 要发 生在 叶片,果实 及枝 条极 少发 病。新生叶 片被 锈病 菌侵 染3 周后,叶片 背面 最初 出现(1.5 2)mm 呈浅 黄色 的 水渍状 小病 斑,6 周 后病 斑 扩大到(5 8)mm 时,病 斑周围 呈现 浅绿 色晕 圈,病部从 气孔 长出 孢子 堆,孢子堆 位于 叶片 背面,呈 橙黄色 粉状,数 个病 斑连 成不规 则形 状的 大病 斑 后,
11、病斑中 央干 枯变 为褐 色,病叶下 垂,逐渐 脱落,严 重时植 株死 亡。A.2 发病规 律咖啡锈 病是 一种 气流 传播 病害,锈菌 夏孢 子遇 到轻 微的气 流便 从孢 子堆 中飞 散出来,随 气流 传 播 到几千公 里以 外的 咖啡 树上 侵染为 害。咖 啡锈 菌夏 孢 子落到 感 病 咖啡 品种 的叶 片上,遇 合适 的温、湿度 条件,即 发生 感染。长 期干 旱 不利 于发 病。A.3 病叶分 级与 株形 图图A.1 病叶分 级图 DB5308/T 37-2017 图A.2 单杆咖 啡树 株形 图 图A.3 多杆咖 啡树 株形 图 DB5308/T 37-2017 7 附 录 B(
12、规范 性附 录)咖啡锈 病调 查技 术资 料表 表B.1 系统调 查记 载 明 细表 病叶分级 中心株 东株 南株 西株 北株 总叶数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单位:地点:调查人:调查时间:表B.2 咖啡锈 病系 统调 查记 载表 单位 调查人 县 乡 村 组 种植地点描述 种植地块面积 选择地块面积 主栽 品种 每亩种植株数 树龄(年)海拔高度(m)平均胸径粗(cm)平均株高(cm)坡向(阴 阳)荫蔽度(%)周围植被简述 调查 时间 病叶分级 调查总叶数 病叶数 病叶率(%)病情 指数 0 级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表B.3 咖啡锈 病普 查记 载 明 细表
13、 单位:地点:调查人:调查日期 病株分级(株)总调查株数 病株数 0 级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DB5308/T 37-2017 表B.4 咖啡锈 病普 查记 载 表 填报单位:填报人:县 乡 村 组 种植地点描述:种植地块面积 选择地块面积 主栽 品种 每亩种植株数 树龄(年)海拔高度(m)平均胸径粗(cm)平均株高(cm)坡向(阴 阳)荫蔽度(%)周围植被简述:调查 时间 发病株级别 调查总株数(株)病株数 病株率(%)病情 指数 0 级 1 级 2 级 3 级 4 级 5 级 表B.5 冬季菌 源基 数调 查汇 总表 村名 户数 海拔 经度 纬度 种植 面积 普查株数(株)发病株数(株)发病率(%)病叶率(%)病情 指数 表B.6 咖啡锈 病发 生情 况统 计表 填报单位 填报 时间 监 测 地 点 种植面积(万亩)发生程度(万亩)发生面积(万亩)本月新增发生面积(万亩)累计发生面积(万亩)本月防治面积(万亩)累计防治面积(万亩)平均密度 发生区域 主要发生品种 系统监测 面上普查 病 叶 率(%)病情指数 病 株 率(%)病情指数 发生情况概述 注:各县(区)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可增加病虫害种类填报上表项目。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