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01.040.65 B 38 DB5304 玉 溪 市 地 方 标 准 DB 5304/049 2021 玉溪天门冬生产技术规范 2021-12-16 发布 2022-02-15 实施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5304/T 049 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文件由玉溪市农业科学院提出。本文件由玉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玉溪市农业科学院、华宁永强中药材种植有限公司。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杨淑艳、张钟、毛永生、赵艳丽、飞兴文、马文彬、张文健、张军云、瞿观、蔡述江、施立安、张艳军。DB5
2、304/T 049 2021 1 玉溪天门冬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玉溪天门冬的产地环境、栽培用种、育苗、移栽定植、田间管理、采收、初加工、仓储与运输。本文件适用于玉溪天门冬的规范化、规模化生产。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3095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标准 GB 8321.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69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
3、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SB/T 11094 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 SB/T 11095 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 2015年版中国药典-天冬质量标准 3 产地环境 3.1 种植区域 海拔16002200 m,以海拔18002000 m最适,年均温度1216,极端最高温度32,极端最低温度-7;无霜期170至250天,年降雨量800120选择种植区域内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 的规定,水质应符合GB 5084 的规定,土壤应符合GB 15618的规定。3.2 地块选择 选择有水源、排水条件好、肥力水平高、土层深厚、土质疏松的台地或缓坡地种植。4 栽培用种 经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
4、研究所植物资源调查评估与鉴定中心鉴定为百合科(Liliaceae)天门冬属(Asparagus L)植物天门冬(cochinchinensis(Lour)Merr.)(云南大天冬)。5 育苗 DB5304/T 049 2021 2 5.1 苗床准备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土质疏松肥沃的沙壤土或壤土,翻耕、整平、耙细,做成宽100 cm,高20-25 cm的苗床,沟宽30-40 cm。5.2 播种 5.2.1 播种时间 播种期分为两个时期,春季播种(2-3月)、秋季播种(10-11月)。5.2.2 种子处理 用清水浸泡种子 24 h,去除果皮晾干表面水分。5.2.3 播种方法 采用条播方式,侧
5、开8-10 cm浅沟,沟内均匀撒入 2 cm 厚腐殖土或腐熟的农家肥,将种子均匀撒入浅沟内,每平方米播种量 50 g,覆土2-3 cm,用干净的松针或碎稻草均匀覆盖畦面,及时浇透水,每亩育苗 10-15 万株。5.3 苗期管理 5.3.1 水分管理 播种至出苗期间,每3-4 天浇一次水,保持土壤湿润。5.3.2 苗期追肥 苗出齐后,每隔 2 个月用氮、磷、钾比例为 20-20-20+TE 的大量元素水溶肥 5 kg/亩稀释 300倍浇施。5.3.3 病虫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使用农药应执行 GB 8321.9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的规定。主要病害是根腐病,在做好清沟排水的同
6、时,发病前或发病初期用 50%多菌灵 1000 倍液或 80%代森锰锌 1000 倍液喷雾。主要虫害是地下害虫,用 4.5%高效氯氰菊酯 1000 倍液喷洒畦面。6 移栽定植 6.1 移栽时间 9-10月的秋季是天门冬最佳移栽期,水资源缺乏的地方选择在7月-10月进行。6.2 种苗选择 天门冬移栽苗龄为出苗后 8-10个月,选择植株健壮、无病虫害、根系完好的壮苗移栽。6.3 整地 先深耕土壤 30-40 cm,再按每亩施腐熟农家肥 1000-1500 kg 和普通过磷酸钙 30 kg 计量,混合撒施土壤表面,2-3 次翻耙均匀,按两垄中间距离1.1 m 起垄,垄面宽 60 cm,垄高 30-4
7、0 cm,垄距(作业道)50 cm。DB5304/T 049 2021 3 6.4 移栽 在垄面上按 60cm 株距打塘,塘深 30-35 cm,直径 30 cm,在塘中央做馒头状小土包,将天门冬苗块根均匀分散在土包四周,盖土至茎基部上 1-2 cm,每亩栽 1000 株左右。7 田间管理 7.1 施肥 每年施肥 2次,结合除草培土进行。把杂草清除干净,将肥料撒于距天门冬植株 10-15 cm 的垄面,提沟内土盖肥,培土后垄高不得低于 25 cm。第一次施肥选择在 4月中旬,用氮、磷、钾比例为 15-15-15的复合肥 20 kg/亩+尿素 10 kg/亩。第二次施肥选择在 8 月中旬,用氮、
8、磷、钾比例为 15-15-18 的高钾型复合肥 20 kg/亩+尿素 10 kg/亩。7.2 排灌 天门冬是块根作物,耐旱性强,忌土壤积水。夏秋多雨季节须注意清沟排水,以防天门冬烂根;冬春干旱季节要注意补水,确保天门冬增产增收。7.3 病虫害防治 天门冬病害主要有根腐病,防治方法是做好排水工作,发现病株及时清除,并撒少量生石灰粉消毒。天门冬虫害以蚜虫为主,使用农药应符合 GB 8321.9、NY/T 369 的规定,在移栽后田间插黄板诱杀,为害初期用 70%吡虫啉或 50%吡蚜酮 10001500倍稀释液喷雾。对于虫害严重的植株,可割除其全部藤蔓并补施肥料。8 采收 8.1 采收时间 种植 3
9、-4 年后便可采收,一般于冬季或初春采收,天门冬生长的时间越长,其产量就越高。8.2 采收方法 采收时,将藤蔓割去,挖出全株块根,去掉泥土,剪下药用块根,装在箩筐或编织袋内运回。9 初加工 9.1 清洗 将收回的天门冬块根上的泥土、杂质清除干净,用水浸泡 20-30 分钟,清洗用水符合加工水质标准(GB 5084)标准。浸泡过后的天门冬用机械或人工进行清洗,去除天门冬表皮的附着物。9.2 蒸煮 将清洗干净的天门冬块根放入蒸煮锅,蒸煮 20-25 分钟至透心。9.3 去皮 将蒸煮好的天门冬块根迅速捞出,用机械或人工去除表皮。9.4 制干 DB5304/T 049 2021 4 去除表皮的天门冬用
10、自然晒干或机械 40-50 烘烤 48-50h 的方式进行制干。9.5 分检 制干的天门冬按照大小、水分含量、多糖含量、品相进行分捡。按照天门冬的质量要求,参照 2015年版中国药典标准,依次分为一级品、二级品、三级品、统货进行收购。分级标准见表 1。表 1 玉溪天门冬干品收购分级标准 级别 单果干重(g)多糖含量(%)含水量(%)品相 一级 10 12.0 16 浅黄色半透明 二级 5-9 10.0-11.9 16 黄色半透明 三级 4 10.0 16 棕黄色半透明 9.6 包装 将分拣好的天门冬按照 20 kg/袋进行真空包装,包装物上应注明品名、标识、产地、等级、净含量、毛重、厂名、厂址、生产日期、执行标准等,应符合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 191 要求。10 仓储与运输 10.1仓储 包装好的天门冬放入干燥、洁净、安全的仓库储存,仓储条件应符合中药材仓储管理规范SB/T 11094要求,仓库管理应符合中药材仓库技术规范SB/T 11095要求 10.2 运输 不应与农药、化肥等其它物质混装,运载容器应具有较好的通气性,保持干燥,遇阴雨天气应注意防雨防潮。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