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23 DB5308 普 洱 市 地 方 准 秋大豆栽培 技术规 程 2017-07-03 发布 2017-10-10 实施 普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标DB5308/T 122017 DB5308/T 12-2017 前 言 本标准 按照GB/T 1.1 标 准化工 作导 则 第1部 分:标准的 结构 和编 写 给出 的规则 起草。本标准 起草 单位:普 洱市 农业科 学研 究所。本标准 协作 单位:景东 彝 族自治 县农 业技 术推 广中 心。本标准 主要 起草 人:丰诗 尧、王 凌云、林 永明、杨 峰、杨 丕钦、杨 英、李惠 平、苏 毅、宋宜。DB5308/T
2、 12-2017 1 秋 大豆栽 培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标准 规 定 了秋 大豆 的产 地环境、栽 培技 术、病虫 害防治、收 获、运输 和贮 存。本标准 适用 于普 洱市 境内 秋大豆 的生 产。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对 于本 文件 的应 用是必 不可 少的。凡 是注 日期的 引用 文件,仅 所注 日期的 版本 适用 于 本 文件。凡 是不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其最 新版 本(包括 所有的 修改 单)适用 于本 文件。GB 4285 农药 安全 使用 标 准 GB 4404.2 粮 食作 物种 子 NY/T 850 大豆 产地 环境 技术条件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
3、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3.1 秋大豆 利用水 稻、玉米 等大 春作 物收获 后,小春 作物 播种 前的空 闲地 种植 的一 季大 豆。4 产地环 境 应符合NY/T 850 的规 定。5 栽培技术 5.1 品种选 择 应选用 通过 审定,并 在普 洱市示 范成 功的 高产、优 质、抗 病、生 育期 适中 品 种,如 景选 一号、滇沧二号 等。种 子质 量应 符合GB 4404.2 的 规定。5.2 种子处 理 5.2.1 选种 应剔除 病粒、杂 粒、虫蚀 粒及霉 变粒。5.2.2 晒种 播种前 应晒 种4 h6 h。5.2.3 拌种 DB5308/T 12-201 7 用1 g 钼酸 铵
4、加50 g 开水 溶 化,待 溶液 冷却 后拌 入500 g大豆 种,随拌 随播,不 可久置 过夜。5.3 选地 宜选择 海拔 高度 1400 m,地势 平坦,耕 层深 厚,土壤肥 沃,排、灌方 便的 稻田或 旱地。5.4 整地 5.4.1 稻田 稻田整地 分为 以 下两 种:a)翻耕播 种:收稻 前 10 d 15 d,排水 控田,稻 谷收 获 后及时 翻犁 耙细,开 沟分 厢,厢宽为 2.0m 2.5 m,厢沟 深度 为 0.15 m、宽度 为0.2 m;b)免耕播 种:收稻 前 10 d 15 d,排水 控田,稻 谷收 获 后及时 开沟 分厢,割 除稻 桩,厢 宽 为 2.0m2.5 m
5、,厢沟 深度 为 0.15 m、宽度 为0.2 m,边 沟、中 沟的 深度 和宽 度均 为 0.3 m。5.4.2 旱地 前作收 获后 翻耕,随 犁随 耙,确 保墒 情,整地 应做 到平、深、细、松,拣除 前作残 体,抢 墒 播 种。5.5 底肥 每667 施 用农 家肥1000 kg1500 kg、尿素10 kg 15 kg、钙镁 磷肥30 kg 40 kg、硼砂0.5 kg,不同的 播种 方式 采取 不同 的 施肥 原则:a)条播:将钙 镁磷 和 硼 砂混 匀后撒 施于 播种 沟内,尿 素 和 农 家肥 在整 地时 施 放;b)撒播:全部 底肥 在整 地时 施 放;c)稻田免 耕播 种:播
6、种 前在 厢面上 撒施 钙镁 磷肥、硼 砂,播 种后 撒施 农家 肥,覆盖稻 草。5.6 播种 5.6.1 播种时间 7 月20 日至8 月20 日为 宜。5.6.2 播种量 稻田播 种量 为8 kg10 kg,旱地 播种 量为10 kg 12 kg。5.6.3 播种方 式 分为下 列两 种:a)稻田播种:翻 耕播 种的 采 用条播 和小 厢匀 播,播 种 深度 为 3 cm 4 cm,覆土 厚 度为 1 cm 2 cm;免耕播 种的 采用 小厢 匀播,使种 子在 厢面 上分 布均 匀,播 后覆 盖稻 草;b)旱地播种:采 用条播 或撒 播,使 种子均 匀分布 在播 种沟内,播种 深度 为 3
7、 cm4 cm,播后 覆土厚度 为1 cm 2,以 不露出 豆种 为宜;撒 播的 应浅锄 盖种。5.6.4 播种密 度 根据不 同类 型田 块、土 壤肥 力确定 播种 密度,稻田 每667 留苗30000 株32000 株,旱 地每667 留苗32000 株35000 株。5.7 田间管 理 5.7.1 除草 DB5308/T 12-2017 3 应遵循 下列 原则:a)苗前除 草:每 667 用 浓 度为 48%拉索(甲 草胺)乳油 200 ml,或 浓 度为 50%乙 草胺 乳油150 ml,兑水 50 L 均匀 喷 洒地表,进 行化 学除 草;b)田间除 草:以人 工薅 除为 主,应 做
8、到 及时、干 净、彻底;c)中耕除 草:大豆 定苗 时进 行 1 次 中耕,结 合人 工除 草,中 耕深 度 10 cm,封 垄 前结合 中耕 进 行培土。5.7.2 查苗补 种 出苗后 应及 时查 苗补 缺,缺苗断 垄30 cm,用同 品 种种子 浸种 后补 种。5.7.3 间苗、定苗 大豆子 叶展 开至 第1 片复 叶展开 前,为人 工间 苗的 适宜时 期,间苗 应 去 弱苗、病苗、杂苗,留大 苗、壮苗、纯苗,人 工间 苗按 计划栽 培密 度留 苗。5.7.4 追肥 应遵循 下列 原则:a)分枝期:每 667 追 施尿 素 5 kg,条播的 顺垄 开沟 追施、覆土,撒 播的 选择 天晴叶
9、面 无 水 珠时均匀 撒施;b)初花期:进 行叶 面追 肥,肥料 可 选用 尿素、磷 酸二 氢钾、硫酸 钾、钼酸 铵、硼砂、硫酸 锰、硫酸锌等。5.7.5 花期管 理 花期的 施肥 管理 注意 以下 方面:a)始花期:始 花 后 7 d 喷施,长势 旺的 宜适 当提 早至 始花前 施用,每 667 用 浓度 为 15%多效唑可湿 性粉 剂 50 g 100 g 兑水50 L 均 匀喷 施叶 片 的正反 面;b)初花期 和盛 花期:各 喷施 1 次,每 667 用亚 硫酸 氢钠 10 g 兑水 75 L,选 择在下 午阳 光 不强烈时 喷洒 叶片 正反 面。5.7.6 排涝 遇涝应 及时 排除
10、田间 积水。6 病虫害 防治 坚持预 防为 主,综合 防治,加强 物理 防治、生 物防 治、化 学防 治的 协调 配合,严格 控制 农药 品 种、施药次 数和施 药量,把握 好安全 间隔期,确 保产品 质量安 全。农 药使 用应符合GB 4285 的 规定,不 使用附录 A 列举 的农 药,病虫 害防治 参见 附录 B。7 收获、运输、贮 存 7.1 收获 7.1.1 鲜食大 豆 80%以上 的 植株 豆荚 饱满、豆荚 呈翠 绿色 时即 可收 获。DB5308/T 12-201 7 7.1.2 干籽粒 大豆植 株落 叶达 到90%进行收获,要 求留 低茬 不留 荚,割 茬高 度 为5 cm6
11、cm,去杂、去 劣,防止生物学 混杂,保证 大豆 的 商品质 量。严禁在 污染 严 重的地 方脱 粒、晾 晒。大 豆籽粒 含水 量12%方 可 收贮。7.2 运输 运输工 具应 清洁、有 防雨 防潮设 施。严禁 与有 害、有毒、有腐 蚀性、有 异味 的物品 混运。7.3 贮存 应在避 光、常温、干 燥的 地方贮 存,贮存 设施 应清 洁、通 风、无虫 害和 鼠害。DB5308/T 12-2017 5 A A 附 录 A(规范 性附 录)禁止使 用的 农药 品种 农药种类 名 称 禁用原因 有机砷 砷酸钙、砷酸铅 高毒 无机砷 甲基砷酸锌、甲基砷酸锌铁铵、福美甲砷、福美砷 高残留 有机锡 三苯基
12、氯化锡、氯化锡、毒菌锡、三苯 基醋酸锡 高残留 有机汞 氯化乙基汞(西力生)、醋酸苯 汞(赛力散)剧毒高残留 有机杂环类 敌枯双 致畸 氟制剂 氟化钙、氟化钠、氟乙酸钠、氟乙酰胺、氟铝酸钠 剧毒、高毒 有机氯 DDT、六六六、林丹、艾氏剂、狄氏剂、五氯酚钠、氯丹 致癌、致畸 卤代烷类 二溴乙烷、二溴氯丙烷 高残留 有机磷 甲拌磷、乙拌磷、治螟磷、蝇毒磷、磷胺、内吸磷、甲胺磷甲基对硫磷、乙基对硫磷、水胺硫磷、磷胺、氧化乐果 高毒 氨基甲酸基 涕灭威、克百威(呋喃丹)高毒 二甲基甲脒类 杀虫脒 致癌 取代苯类 五氯硝基苯、苯菌灵(苯莱特)致癌 二苯醚类 除草醚、草枯醚 慢性毒 磺酰脲类 甲磺隆、绿
13、磺隆 对后作影响 DB5308/T 12-201 7 B B 附 录 B(资料 性附 录)病虫害 防治 规程 病害名称 防治时期 防治方法 安全间隔期(d)花叶病毒病 发病时结合治蚜 每 667 m2用 20%的吡虫啉可湿 性粉剂30 g 40 g 兑水50 L 喷雾。20 孢囊线虫病 预防为主 与非豆科作物轮作或水旱轮作;合理施肥灌水增加植株抗病力,减少病害发生。锈 病 发病初期防治 20%三唑酮800 倍液喷雾2 次 3 次,间隔 5 d 7 d。20 炭疽病 出苗至成熟均可发病,发病初期防治 50%多菌灵 或 50%扑海因拌种;开花后喷 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或47%加瑞农可
14、湿性粉剂600 倍 液。20 霜霉病 预防为主 用种子重量 0.3%的90%乙磷 铝或 35%甲霜灵(瑞毒霉)可湿性粉剂拌种,发病初期喷 40%百菌清悬浮剂600 倍液或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10 豆 蚜 苗期田间豆蚜率在 50%以上,百株蚜量在 800 头以上时;或卷 叶率达到 5%以上时 每 667 m2用10%吡虫啉可湿性 粉剂 30 g兑水 30 L 喷雾。20 红蜘蛛 每百株有虫 150 头以上 每 667 m2用 2.5%联苯菊酯(天王星)乳油 20 ml 兑水30 L 喷雾。14 豆天娥、造桥虫 田间百株有造桥虫 50 头(三龄 前幼虫)以上,豆天娥 15 头(三 龄前幼虫)以上 每 667 m2用 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 20 ml 兑水50 L 喷雾。14 食心虫、豆螟 花荚期 每 667 m2用 2.5%溴氰菊酯(敌杀死)乳油 25 ml 兑水50 L 于下午进 行叶面喷雾。7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