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C S 6 5.0 2 0.2 0C C S B 2 3DB5301昆 明 市 地 方 标 准D B 5 3 0 1/T 6 6 2 0 2 1马 铃 薯 脱 毒 原 原 种 基 质 繁 育 操 作 规 程2 0 2 1-1 2-3 1 发 布 2 0 2 2-0 1-0 1 实 施昆 明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发 布D B 5 3 0 1/T 6 6 2 0 2 1I前 言本 文 件 按 照 G B/T 1.1-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 起草。本 文 件 由 昆 明 市 农 业 农
2、村 局 归 口。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昆 明 市 农 业 科 学 研 究 院、云 南 师 范 大 学 马 铃 薯 科 学 研 究 院。本 标 准 主 要 起 草 人:邹 万 君、朱 维 贤、张 丽 芳、张 力、李 灿 辉、刘 卫 民、储 丽 章、蒋 瑜、杨 春 利、张 仲 平、曾 国 浩、李 华、汪 忠 明、杨 永 东。D B 5 3 0 1/T 6 6 2 0 2 11马 铃 薯 脱 毒 原 原 种 基 质 繁 育 操 作 规 程1 范 围本 文 件 对 马 铃 薯 脱 毒 原 原 种 基 质 繁 育 的 生 产 条 件,基 质 繁 育 要 求 和 收 获 分 级、贮 藏、包 装 等
3、做 出 了规 定。本 文 件 适 用 于 马 铃 薯 脱 毒 原 原 种 的 基 质 繁 育。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其 中,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其 最 新 版 本(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适 用 于 本文 件。G B 5 0 8 4 农 田 灌 溉 水 质 标 准G B 1 5 6 1 8-2 0 1 8 土 壤 环 境 质 量 农 用 地 土 壤
4、污 染 风 险 管 控 标 准(试 行)G B 2 0 4 6 4 农 作 物 种 子 标 签 通 则G B/T 2 9 3 7 6 马 铃 薯 脱 毒 原 原 种 繁 育 技 术 规 程N Y/T 2 3 8 3 马 铃 薯 主 要 病 害 防 治 技 术 规 程3 术 语 和 定 义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3.1原 原 种用 脱 毒 苗 在 温 室、网 室 等 隔 离 条 件 下 生 产 的 符 合 相 应 质 量 标 准 的 种 薯。来 源:G B/T 2 9 3 7 6 2 0 1 2,3.1 3.2脱 毒 苗经 检 测 确 认 不 带 马 铃 薯 X 病
5、毒(P V X)、马 铃 薯 Y 病 毒(P V Y)、马 铃 薯 S 病 毒(P V S)、马 铃 薯 卷 叶 病 毒(P L R V)、马 铃 薯 M 病 毒(P V M)、马 铃 薯 A 病 毒(P V A)和 马 铃 薯 纺 锤 块 茎 类 病 毒(P S T V d)的 试 管 苗。来 源:G B/T 2 9 3 7 6 2 0 1 2,3.2 3.3缺 陷 薯有 畸 形、次 生、串 薯、龟 裂、虫 害、冻 伤、黑 心、空 心、失 水 萎 蔫、机 械 损 伤 等 缺 陷 的 马 铃 薯 块 茎。来 源:G B/T 2 9 3 7 6 2 0 1 2,3.3 D B 5 3 0 1/T
6、 6 6 2 0 2 124 生 产 条 件4.1 选 址4.1.1 宜 选 择 在 海 拔 1 8 0 0 m 2 9 0 0 m 之 间,气 候 冷 凉、天 然 隔 离 条 件 好、灌 溉 和 排 水 方 便 的 区 域。4.1.2 周 围 无 污 染 源,没 有 茄 科 植 物 或 易 引 诱 蚜 虫 的 作 物。4.1.3 原 原 种 种 薯 生 产 的 温 室 或 网 室,应 远 离 种 植 马 铃 薯 的 大 田 1 0 0 0 m 以 上。4.1.4 土 壤 质 量 应 符 合 G B 1 5 6 1 8-2 0 1 8 要 求,水 源 能 满 足 生 产 灌 概 要 求,水 质
7、 符 合 G B 5 0 8 4 要 求。4.2 基 础 设 施4.2.1 温 室、网 室 应 具 有 通 风、良 好 的 光 照 条 件,有 防 雨 和 防 虫 设 施。门 窗 和 通 风 口 应 装 孔 径 为 6 0目 的 防 虫 网 纱。4.2.2 温 室、网 室 进 门 处 应 修 建 缓 冲 间,缓 冲 间 的 内 外 两 扇 门 应 错 开 并 成 对 角 线 设 置。缓 冲 间 内 设 置消 毒 水 槽 或 水 池,内 放 0.1%高 锰 酸 钾 溶 液。4.3 消 毒4.3.1 工 作 人 员 应 穿 着 工 作 服,用 肥 皂 洗 手,工 作 场 所 禁 止 吸 烟。4.3
8、.2 温 室 及 其 内 部 设 施 应 定 期 消 毒,宜 用 硫 磺 熏 蒸,或 使 用 5 0%多 菌 灵 可 湿 性 粉 剂 8 0 0 倍 液 或 0.1%高 锰 酸 钾 喷 洒 灭 菌 消 毒;宜 用 2.5%溴 氰 菊 酯 乳 油 1 0 0 0 倍 喷 洒 杀 虫。4.3.3 所 用 工 具(剪 刀、刀 片、培 养 皿 等)均 须 高 温 灭 菌 或 用 0.5%高 锰 酸 钾 溶 液 浸 泡。5 基 质 繁 育5.1 苗 床 准 备苗 床 规 格 和 式 样 可 根 据 温 室、网 室 大 小 及 选 用 的 基 质 来 确 定。苗 床 底 部 铺 一 层 园 艺 用 地 布
9、 或 悬 空 与土 壤 隔 离。宜 用 5 0%多 菌 灵 可 湿 性 粉 剂 8 0 0 倍 液 或 0.1%高 锰 酸 钾 溶 液 对 苗 床 及 周 围 环 境 灭 菌;宜 用2.5%溴 氰 菊 酯 乳 油 1 0 0 0 倍 对 苗 床 及 周 围 环 境 杀 虫。5.2 基 质 准 备在 苗 床 上 铺 一 层 厚 度 不 小 于 2 0 c m 经 消 毒 杀 虫 后 的 蛭 石 或 珍 珠 岩 或 粒 径 0.5 m m 1 m m 的 河 沙 作 为基 质 使 用。5.3 移 栽5.3.1 栽 苗 前 准 备 好 搭 建 苗 床 拱 棚 遮 光 率 为 8 5%的 遮 阳 网、
10、塑 料 薄 膜 和 支 撑 遮 阳 网 和 塑 料 薄 膜 的 拱 架、塑 料 水 管 和 喷 头。5.3.2 宜 在 苗 龄 1 0 d 2 5 d,苗 高 不 低 于 7 c m 时,将 苗 从 培 养 瓶 中 取 出,洗 去 培 养 基,放 入 遮 光 保湿 容 器 中 暂 存 待 栽,容 器 放 在 阴 凉 处,于 第 二 天 栽 入 苗 床 基 质 中。5.3.3 栽 苗 前 基 质 浇 水 至 含 水 量 6 0%7 0%,按 株 行 距 1 0 c m 5 c m 进 行 栽 种。5.3.4 栽 苗 时,随 栽 随 取,栽 苗 后 压 实 脱 毒 苗 周 围 基 质,使 根 系、
11、茎 杆 与 基 质 充 分 接 触,并 及 时 喷 水。5.3.5 移 栽 完 成 后,及 时 覆 盖 塑 料 薄 膜 及 遮 阳 网,压 实 苗 床 周 围 塑 料 薄 膜。5.4 苗 期 管 理5.4.1 移 栽 后 1 d 7 d 内,根 据 外 界 气 温 状 况,每 天 浇 水 3 次 4 次,保 持 拱 棚 内 湿 度 8 0%9 0%。D B 5 3 0 1/T 6 6 2 0 2 135.4.2 移 栽 后 7 d 1 0 d,当 9 0%以 上 脱 毒 苗 已 经 成 活 时,去 掉 塑 料 薄 膜,只 覆 盖 遮 阳 网,每 天 浇 水4 次 5 次,保 持 拱 棚 内 湿
12、 度 7 0%8 0%。5.4.3 移 栽 1 0 d 后,当 9 0%以 上 幼 苗 长 出 新 根,用 0.2%尿 素+0.4%水 溶 肥(N:P:K=2 4:8:8)混 合溶 液 喷 施,每 7 d 1 0 d 喷 施 一 次,第 一 次 和 第 二 次 喷 施 完 成 后 须 用 清 水 快 速 冲 洗 叶 片,第 三 次 开 始 肥料 改 用 0.4%水 溶 肥(N:P:K=1 7:1 7:1 7)溶 液 喷 施,每 7 d 1 0 d 喷 施 一 次,第 三 次 及 以 后 喷 施 肥 料不 用 冲 洗 叶 片。5.4.4 移 栽 后 3 0 d 4 0 d 内,遮 阳 网 仅 需
13、 在 上 午 1 1 点 至 下 午 3 点 覆 盖,4 0 d 5 0 d 后 全 部 撤 出 遮 阳网。5.4.5 每 天 观 测 脱 毒 苗 的 生 长 状 况,根 据 外 界 天 气、棚 内 温、湿 度 等 情 况,调 整 浇 水 次 数、频 次、通风 等 管 理 措 施。5.5 结 薯 期 管 理5.5.1 待 脱 毒 苗 移 栽 6 0 d 后,基 质 持 水 量 宜 控 制 在 7 0%8 0%,采 取 措 施 控 制 棚 内 温 度,白 天 不 超过 2 5,夜 间 不 低 于 2。5.5.2 当 匍 匐 茎 长 出 膨 大 时,开 始 培 土,培 土 高 度 8 c m 1
14、1 c m,培 土 时 保 持 脱 毒 苗 原 有 的 状 态。5.5.3 培 土 以 后,用 0.4%水 溶 肥(N:P:K=8:8:2 5)溶 液 喷 施,每 7 d 1 0 d 喷 施 一 次,期 间 可 用不 高 于 0.3%浓 度 的 磷 酸 二 氢 钾 溶 液 进 行 叶 面 喷 施。5.6 病 虫 草 害 防 控5.6.1 晚 疫 病 防 治培 土 完 成 后,选 择 治 疗 性 杀 菌 剂,如 代 森 锰 锌 和 双 炔 酰 菌 胺 等,每 7 d 1 0 d 进 行 一 次 喷 雾 防 治,不 同 药 剂 交 替 使 用,预 防 2 次 3 次。期 间 每 天 观 察 植 株
15、,中 心 病 株 出 现 后,连 根 拔 除 病 株 和 种 薯,带出 棚 外 深 埋,病 株 穴 及 周 围 撒 上 石 灰 消 毒。防 治 药 剂 选 用 内 吸 性 治 疗 剂,每 7 d 1 0 d 进 行 一 次 喷 雾防 治,不 同 药 剂 交 替 使 用,连 续 防 治 3 次 5 次,如:霜 脲 猛 锌、烯 酰 吗 啉(5 0%烯 酰 吗 啉)、氟 吡 菌胺(氟 吡 菌 胺 霜 霉 威 盐 酸 盐)等。5.6.2 早 疫 病每 天 观 察 马 铃 薯 植 株 底 部 叶 片,当 出 现 早 疫 病 病 斑 时,开 始 采 用 药 剂 防 治,可 选 用 代 森 锰 锌、醚 菌酯
16、、苯 醚 甲 环 唑 和 丙 森 锌 等 药 剂 交 替 喷 施,连 续 防 治 3 次 5 次,喷 药 间 隔 期 7 d 1 0 d。5.6.3 蚜 虫 和 斑 潜 蝇在 苗 床 中 插 挂 黄、蓝 板 监 测 蚜 虫 和 斑 潜 蝇。蚜 虫 采 用 6 0%吡 虫 啉、5%啶 虫 脒、溴 氰 菊 酯 等 不 同 药 剂 交 替 喷 施,连 续 防 治 2 次 3 次,重 点 喷 植株 叶 背 面,喷 药 间 隔 期 7 d 1 0 d。斑 潜 蝇 采 用 1.8%阿 维 菌 素、1 0%灭 蝇 胺 等 不 同 药 剂 交 替 喷 施,连 续 防 治 2 次 3 次,喷 药 间 隔 期 为
17、7 d 1 0 d。5.6.4 混 杂 及 草 害 管 理全 生 育 期 随 时 检 查,根 据 品 种 特 征 特 性 拔 除 混 杂 植 株,清 除 温 室 或 网 棚 内 外 杂 草。5.7 收 获5.7.1 当 地 上 部 分 叶 片 8 0%落 黄 时,停 止 浇 水,3 d 5 d 后 割 桩。D B 5 3 0 1/T 6 6 2 0 2 145.7.2 割 桩 7 d 1 0 d 后,开 始 收 获。6 收 获 分 级、贮 藏、包 装6.1 新 收 获 的 原 原 种 应 在 避 风 处 散 射 光 下 摊 晾,至 薯 皮 干 燥、木 栓 化 后 分 级。6.2 分 级 时 剔
18、 除 缺 陷 薯、植 株 残 根、枯 叶 等 杂 质。6.3 将 摊 晾 后 的 原 原 种 分 级 后 分 别 装 入 尼 龙 袋、布 袋 及 其 他 透 气 容 器 中。单 薯 重 按 1 g 以 下、1 g 2 g、3 g 5 g、6 g 1 0 g、1 1 g 2 0 g、2 0 g 以 上 进 行 分 级 后 装 袋,内 外 分 别 拴 挂 或 加 贴 标 签。6.4 分 级 装 袋 后,选 择 晴 朗 天 气,用 2.5%溴 氰 菊 酯 乳 油 1 0 0 0 倍 溶 液 浸 泡 种 薯 预 防 马 铃 薯 块 茎 蛾 在 贮藏 期 为 害 种 薯,1 g 8 g 浸 泡 时 间
19、5 m i n,9 g 2 0 g 浸 泡 时 间 8 m i n,2 0 g 以 上 浸 泡 时 间 1 0 m i n。6.5 种 薯 入 库 前 对 仓 库 内 外 环 境 采 用 杀 菌 剂 和 杀 虫 剂 灭 菌 杀 虫。6.6 标 签 应 符 合 G B 2 0 4 6 4 的 要 求,标 明 品 种 名 称、规 格、粒 数 收 获 日 期 等。6.7 原 原 种 入 库 后,逐 渐 降 低 贮 藏 库 温 度 至 2 4,保 持 相 对 湿 度 8 0%8 5%,并 定 期 检 查。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