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 05 4205 宜昌市地方标准 DB 4205/T 872021 叶用银杏 绿色栽培 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green cultivation of Leaf-harvesting Ginkgo 2021-11-15 发布 2021-12-15 实施 宜昌市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 4205/T 87 2021 I 目 次 前言.II 1 范围.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1 3 术 语和 定义.1 4 产 地环 境.1 5 品 种选 择.1 6 采 穗圃.1 7 育苗.2 8 建园.3 9 田 间管
2、 理.4 10 采收.5 11 档 案管 理.5 附录A(规 范性)叶用 银杏肥 料方 法.6 附录B(规 范性)叶用 银杏虫 害 防 治方 法.7 附录C(规 范性)叶用 银杏病 害防 治方 法.8 DB 4205/T 87 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 定起草。本文件 由宜 昌市 农业 农村 局提出 并归 口。本文件 起草单 位:宜 昌市 农 业科学 研究院、长 阳土家 族自治 县特色 农业 发展中 心、长 阳诺堡 银杏 叶专业合 作社。本文件 起草人:吕志 藻、向 一兵、王凤
3、、彭慧 雯、匡 蓓、熊 玉冰、向莉、陈楚 璇、黄 仕娟、姜会、李燕玲、秦 欢、吕敏、田 剑锋、向丽、胡 兴国、邓 红安、向兵、晏 劲松。本文件 实施应 用中 的疑问 或对本 文件 的 有关 修改意 见、建 议,请 反馈 至宜昌 市农业 农村局 科教 科,联系电 话:0717-6777961,邮箱:Y;或 者反馈 至宜 昌市 农业 科学 研究院,联系 电话:0717-6671246,邮箱:。DB 4205/T 87 2021 1 叶 用银杏 绿色栽培 技术规 程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 了叶 用银 杏绿 色栽培 的术 语和 定义、产 地环境、品 种选 择、采 穗 圃、育 苗、建 园、田 间管理
4、、采收 及档 案管 理。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NY/T 391 绿色 食品 产 地 环境质 量 NY/T 393 绿色 食品 农 药 使用准 则 NY/T 394 绿色 食品 肥 料 使用准 则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叶用银 杏Leaf-harvesting Ginkgo 以获取 银杏 叶中 黄酮 和萜 内酯类
5、 等有 效成 份为 目的 而种植 的银 杏品 种。4 产地环 境 生态环 境、空气 质量、农 田灌溉 水质、土 壤质 量应 符合 NY/T 391 的要 求。宜选择 海 拔500 m-2000 m、年 平均 气温 10-18、年 平均 相对湿 度 70%-80%、年 均降 雨量 750 mm-1600 mm、年日 照时 数 1200 h、坡 度小 于20 的缓坡 地或 平地。地 块以 沙壤土、壤 土为 宜,pH 值5.5-7.5,有机 质含 量 0.8%,盐 分 0.1%,地 下水 位 100 cm,土 层厚 度 60 cm。5 品种选 择 应选择 性状 稳定、叶 产量 高、有 效成 分含 量
6、高、抗 逆性强 的品 种,适宜 宜昌 栽培的 叶用 银杏 品种 有安陆1号、泰 山1号、泰山2 号、泰 山4 号、黄酮F-1号、黄酮F-2号、黄酮F-3 号、内酯T-5、内酯T-6、内酯GB-5 号、高优Y2号、丰 产Y-8 号、丰产Y-6号、丰 产Y-3 号、丰产Y-7号、亚 甜、宇 香。6 采穗圃 DB 4205/T 87 2021 2 宜根据 育苗 规模 建立 采穗 圃,采穗 母树 应从 品种 纯 正、生长 健壮、无病 虫害 的 优良单 株或 无性 系苗木中优 选培 育。7 育苗 扦插育 苗 7.1.1 扦插时 间 6月下 旬到7 月上 旬。7.1.2 插穗准 备 宜选择 当年 生枝 条
7、,硬枝 软枝皆 可。采集 后,把枝 条剪成10 cm-15 cm 长的 插 穗,每 个插 穗上 留2-3个叶 片。扦 插前,用300 mg-400 mg/L 奈乙 酸(NAA)溶 液对软 枝下 端速 蘸消 毒,用500 mg/L 奈 乙酸(NAA)溶液对 硬枝 下端 浸泡 消毒。7.1.3 扦插 宜搭建 温棚,在 温棚 内建 立插床,扦 插前,应 对插 床作消 毒处 理。按4 cm 15 cm 株行 距,将插 穗2/3 埋 入土 壤,压 实。扦插 后,保 持土 壤湿 润,注 意 遮荫,棚内 温度 控制 在24-28,相对 湿度 控制在85%-90%。定 期喷 施甲 基 托布津,防 止病 害发
8、生。嫁接育 苗 7.2.1 砧木、接穗 选择 应选择 中干通 直、分枝较 弱、生 长势强、无 病虫害、抗性 强的1 年-2年 实生 苗 作为砧 木,选 择母 树树冠外 围中 上部 发育 健壮、芽体 饱满、无 病虫 害的1 年-2年 生枝 条作 为接 穗。接穗直 径宜 在0.3 cm-0.4 cm,并 应小 于砧 木接 口直 径。7.2.2 嫁接时 间 春季嫁 接时 间宜 在清 明节 前后10 天内,芽 萌动 前。秋季嫁 接时 间宜 在9 月下 旬,新梢 停止 生长 时。7.2.3 嫁接方 法 宜采用“丁 字形”芽 接法。在接 穗上 选择 带有 护芽 肉的饱 满芽,先 在芽 上方0.5 cm 处
9、横 切一 刀,深达木质 部,切 口长0.8 cm,再在 芽下1.5 cm 处向 上 斜削一 刀,刀 要切 入木 质 部,一 直削至 与第 一刀 切 口相遇,取下 不带 木质 部的 芽片,将接 芽削 成盾 形备 用。在 砧木 离地 面10 cm-15 cm 迎风 面的 平滑 处横 切长1.2 cm的 刀口,切断 皮 层,再在 横刀 口中 间向 下 纵切 1.7 cm-2.0 cm,用 刀 背撬开“T”形切 口皮 层,插入盾 状芽 片并 向下 推移,使芽 片横 切口 与砧 木横 切口对 齐后 绑缚。绑 缚时,从芽 的上 端往 下绑,缠3-4圈,绑紧 绑严 并套 塑料 袋,防止 淋雨,以 利伤 口愈
10、 合,嫁 接成 活后 应及 时摘 去塑料 袋。种子育 苗 7.3.1 催芽 DB 4205/T 87 2021 3 2月底 至3月 初,选择 背风 向阳、地势 平坦、排 水良 好 的地块,开 挖催 芽沟,沟 深30 cm,沟 宽120 cm,长度根 据催 芽种 子多 少决 定。在 沟底铺 一层5 cm 厚 的细沙,将事 先与 细沙 混 拌均匀 的种 子均 匀摊 放在 沟内,厚20 cm,上面 覆盖 一 层5 cm 厚 的细 沙,沟上 搭 盖弓形 塑料 棚保 温保 湿。催芽期 间,棚内 温度 保 持在25-30,适 时浇 水 保湿,每隔2天-3天 翻动1 次。15 天-20 天 后,种子 分 批
11、生芽,及 时拣 出播 种。7.3.2 圃地准 备 秋季深 翻圃 地30 cm-40 cm,翌年3月 浅耕 耙细 整平。结合浅 耕,每亩 施入 腐熟 有机肥1000 kg,高效复合 肥30 kg-40 kg,同 时施入 敌百 虫和 硫酸 亚铁 各3 kg 杀虫 灭菌。7.3.3 播种 3月底 至4月 上旬,在准 备 好的圃 地开 挖播 种沟,沟 深3 cm-4 cm。播 种前 在沟 内浇透 水,种 子平 放,胚根向 下,播后 覆细 土3 cm-4 cm 压实。胚 根切 断 0.1 cm-0.2 cm 可 以促 进萌 发侧根,有 利于 起苗。每亩播种 量50 kg-75 kg。8 建园 整地 深翻
12、园 块,翻 耕深 度不 低 于50 cm,清 除土 壤杂 物,减少病 原菌 传播。每亩 施 入1000 kg 腐熟 有机 肥作为底 肥,同时 每亩 施入15 kg 硫酸 亚铁 杀菌 剂,整 平耙细。因 地制 宜将 园地 划分成 若干 生产 小区,小区宜为 长方 形,每 个小 区 划分成5-10 个作 业区。小 区间设“干沟”,作业 区 间设“支 沟”,行 间设“集水沟”,形 成排 水系 统。宜建设 地下 输水 管道,实 施沟灌、喷 灌或 滴灌,提 高用水 效率。移栽 8.2.1 移栽时 间 宜在10 月12月 落叶 后或 春季萌 芽前 移栽,夏 季也 可以移 栽。8.2.2 密度 8.2.2.
13、1 密植园 密植园 按 照0.2 m 0.5 m 株行距 栽植建 园,每亩6500 株-6600 株。宜在 移栽第 三年隔 株疏移 苗木,保持株 行距 为0.4 m 0.5 m,亩 株数3200 株-3300株。8.2.2.2 标准园 标准园 按照0.4 m 1 m株 行距栽 植建 园,每 亩2000 株-2200 株。移栽 后2-3 年 内,可套 种花 生、大 豆、绿豆等 固氮 植物 或耐 荫的 蔬菜作 物。8.2.3 移栽方 法 春季移 栽时,应 选择 顶芽 健壮、侧芽 饱实、当年 新 梢长30 cm 以上、主根 长30 cm 以 上且 侧根 多、木质部发 白、根皮 略成 红色 且与木 质
14、部 紧密 相贴、无 病虫害 的苗 木。夏季 移栽 时,应 修剪 掉1/3 2/3的枝叶后带 土移栽,并 加强抚 育管理。银杏 喜光,耐干 旱,不 耐水涝,栽 植时要 掌握“苗壮、穴大、肥足、土实、浅栽、水 透”技术 要点。DB 4205/T 87 2021 4 9 田间管 理 中耕除 草 中耕除 草宜 在生 长季 进行,初夏 和秋 季各 一次,中 耕深度 为5 cm-10 cm。定 植后第 二年 起,每年9月结合 施肥 向外 深翻 扩穴,深度30 cm-50 cm,连续3 年。肥水管 理 9.2.1 施肥 叶用银 杏对 氮和 钾需 要量 较大,对磷 需要 量较 少。应掌握“重 施基 肥轻 施追
15、 肥,重 施有 机肥 轻施 化肥”的 施肥 原则,宜通 过 种植绿 肥和 使用 有机 肥、微生物 肥、腐殖 质类 肥等 方式,减少 化肥 的使 用。冬季休眠 期施 基肥,采 用行 间开条 状沟 方法 施肥,沟 宽20 cm-30 cm,深25 cm-35 cm。5 月-7 月生 长期 追肥2次,可行 间穴施 追肥,也可在 雨天撒 施追 肥,有 条件的 应配施 有机 肥。5 月-8月,视苗木 生长 情况 喷施叶面 肥,时间 为上 午10 时前或 下午16时 后,应避 免雨天 喷施。基 肥、追肥 和叶面 肥的 施用 方法 见 附 录A。肥 料的 使用 应符 合NY/T 394 的 要求。9.2.2
16、 水分管 理 当土壤 含水量 降至30%以 下 时,应 及时灌 溉,夏季多 雨季节,应及 时排 除田间 积水。灌溉水 质应 符合NY/T 391 的要 求。整形修 剪 9.3.1 整形 树形宜 保持 丛状、杯 状和 细长纺 锤状。在 距地 面20 cm处截 干,促发 新枝;新 枝长到10 cm-15 cm,按不同 方位 选留5个 主枝,剪掉其 余枝 条;当主 枝长 到30 cm时,再 次摘 心,促 萌侧枝;这 样经 过3 次-5 次的培 养,形 成丛 状树 冠。在 距地 面50 cm处 定干,在定干 剪口 下选 择不 同方 位萌生 的3 个枝 做主 枝,主枝上再 培养 多级 侧枝,形 成杯状
17、树冠。采 用小 冠树 形,侧 生枝 四面 分布,下 大上小,形 成细 长纺 锤 状 树冠。9.3.2 修剪 9.3.2.1 修剪时 间 修剪分 冬剪 和夏 剪,冬 剪 从落叶 后至 翌年 春发 芽前 均可进 行,夏 剪在 生长 季 修剪,从 春天 发芽 至秋季落叶 前进 行。9.3.2.2 修剪方 法 叶用银 杏植 株高 度应 控制 在2 m 以内,第一 次截 干在 移栽后 的2-3年 内,保 持主 干高度50 cm-100 cm。每5年 对主 干更 新,回缩 到 距地面20 cm,二次 更新 后,须重 新建 园。冬季 应重 剪,及 时轮 换更 新枝 条,疏除过 密枝、重 叠枝、伤 残枝、直立
18、 枝、病 虫枝 和 细弱枝,剪 除根 部新 芽,减少养 分浪 费。夏剪 主要 是5月下 旬对30 cm 以上 的新 梢摘心,有效 促发 二次 梢,增 加枝 叶量;秋 季注 意 疏除过 密旺 长枝,促发 更 多侧枝。有害生 物防 控 DB 4205/T 87 2021 5 9.4.1 防控原 则 按照“预防 为主,绿色 生 态、综 合防 治”的 植保 方 针,以 农业、物理 和生 物 防治为 主,化学 防治 为辅,化 学防 治应 符合NY/T 393 的 要求。9.4.2 农业防 治 选用抗 病抗 虫品 种、加强 栽培管 理、合理 修剪、及 时清除 枯枝 落叶,增 强树 体抗病 虫草 害能 力。
19、9.4.3 物理防 治 采用频 振式 杀虫 灯、色板 等诱杀 害虫。9.4.4 化学防 治 银杏的 虫害 主要 有超 小卷 叶蛾、大袋 蛾、黄 刺蛾,生理性 病害 主要 有黄 化病、缺钾 症、缺 铁症,真菌性病 害主 要有 干枯 病、茎腐病、叶 斑病,具 体防 治方法 见附 录B 和附 录C。10 采收 采收时 间 每年7 月9 月采 收,宜 在 晴天上 午10 时之 前或 下午16 时后 采收,不应 在中 午高 温强光、阴雨 天或 灌溉后土 壤过 于潮 湿时 采收。采收方 法 宜人工 采摘,自下 而上、从内向 外分批 采摘,每个 采收季 采收2 次-3次,每 次 采摘枝 上成熟 叶片 的1/
20、3至1/2。银杏 主干 或主 枝 应保 留 2-3 片顶 叶,不应摘光。采后处 理 10.3.1 自然干 燥 采收的 银杏 鲜叶 用干 净、透气性 好的 器物 盛放,分 批送到 晒场 晾晒,经 常翻 动,清 除杂 草、树枝 及霉烂的 叶片。银 杏干 叶含 水量控 制在10%-12%。10.3.2 机械烘 干 采用烘 干机 干燥,入 口温 度控制 在800-1100,出口 温度 控制 在110-130,时 间30 min-120 min。银杏 干叶 含水 量 控制在8%-12%。10.3.3 仓储 银杏干 叶装 袋封 口后 应张 贴标签,注 明产 地来 源、生产日 期、生产 单位、含 水量和 重
21、量 等信 息,贮存在阴 凉、通风、干 燥、清洁的 仓库 内,避免 重压,不应 与有 毒、有害 物质 混贮。11 档案管 理 宜对叶 用银杏 栽培 全过程 进行档 案管理,对 农事活 动、生 产投入 品使 用进行 记录,保存10 年以 上。DB 4205/T 87 2021 6 附录A(规范 性)叶用银 杏肥 料方 法 施用类型 肥料种类及施用方法 施用时间 基肥 每亩沟施 腐熟有机肥1000 公斤,配施50公斤银杏专用肥或50公斤复合肥。秋冬休眠期 追肥 每亩追施10公斤尿素和40 公斤 银杏专用 复合肥 生长盛期(5 月、7 月各1次)叶面施肥 尿素0.3%0.5%、新鲜草木灰 澄清液2%3
22、%、磷酸二氢钾0.2%0.3%、过磷酸钙浸出液0.5%1.0%、硼砂0.1%0.2%根据植株生长状况5-8 月喷施2 次-3 次 DB 4205/T 87 2021 7 附录B(规范 性)叶用银 杏虫 害防 治方 法 防治对象 防治方法 超小卷叶蛾 清晨人工捕杀成虫;人工剪除病害枝并集中烧毁,以消灭幼虫,减少危害;加强管理,提高树体抗性;杀虫螟杆菌(每克含活孢子 100 亿个以上)100 倍液或亩用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 15 克25 克,对水 50 kg 60 kg 喷雾,杀灭幼虫。黄刺蛾 剪除树体虫茧;人工摘除虫叶;用黑光灯或频振式杀虫灯诱杀 成虫;药剂防治参考超小卷叶蛾。桑天牛
23、 人工捕捉成虫,从虫道注入 1%苦参碱 印楝素乳油 800 1000 倍液或1%除虫菊素 苦参碱微囊悬浮 剂;使用苏云金杆菌乳剂(8000 IU/微升)100 倍液加3%苦楝油 喷雾。蛴螬 人工 捕杀 成虫:利 用成 虫的 假死性,在 成虫 羽化 盛期,于 傍晚群集危害 时,震落 成虫,搜 集捕 杀,或 用黑 光灯 或频 振式 杀虫 灯诱杀成虫;杀灭幼虫:结合中耕除草,破坏越冬土室,并杀灭蛴螬;药剂防治:苏云金杆菌(32000 IU/mg)可湿性粉剂750 倍 液,或40%辛硫磷乳 油 1000-1500 倍液 对地表及茎基喷雾,每亩水量不低于45 公斤,土壤干旱时不宜使用;毒饵诱杀:以敌百虫
24、粉剂和白僵菌粉剂与炒香的菜籽饼制成毒饵,撒施行间诱杀。DB 4205/T 87 2021 8 附录C(规范 性)叶用银 杏病 害防 治方 法 病害 危害部位 防治方法 黄化病 叶片 选择土壤相对疏松、肥沃、排灌水便利处育苗或建园;增强水肥管理,常翻土壤,炙晒消 毒,增施有机肥;适当喷施含铁肥料;加强病虫害防治。缺钾症 叶片 补施含钾素的有机肥料和无机肥料。缺铁症 幼叶 叶面喷施 0.5%1.0%亚铁盐2 3 次;多施有机肥,改良土壤,降低 pH 值。茎腐病 茎 提早播种,有利于苗木早期木质化,增强对土表高温的抵御能力;合理密播有利于发挥苗木的群体效应,增强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抗力;防治地下害虫;防
25、止苗木机械损伤;遮荫降温;用50 多菌灵或甲基硫菌灵 可湿性粉剂 200 300 倍液喷洒,两周喷一次,连喷 2-3 次。干枯 病 主干和枝条 加强管理,增强树势,提高植株抗病害能力;对病重或死亡的枝条集中烧毁,及时彻底清除病原;及时刮除病斑,刮皮深度应达木质部,并用 1:100 波尔多 液或 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 100 倍液、1 硫酸亚铁溶液、石灰涂剂涂刷伤口,以杀灭病菌并防止病菌扩散。霉烂病 种子 果实自然成熟后收集种子;种子贮前要晾干;贮藏环境应阴凉、通风、干燥、无菌。叶斑病 叶片 65%代森锌可湿性粉 剂 400-600 倍液,阴天直接喷施于病部叶面,同时配合烟熏制剂进行烟熏。猝倒病 幼苗 提前做好土壤消毒;发病初期(拔除病苗集中处理)用 50多菌灵或甲基硫菌 灵 可湿性粉剂 200 300 倍液喷洒,两周 喷一次,连喷 2-3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