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38 4113 南阳市地方标准 DB 4113/T 003 2021 南阳艾种植 技术规范 2021-11-10 发布 2021-11-20 实施 南阳市市 场 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 4113/T 003 2021 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1 部分: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 规 定起草。本文件 由南 阳市 中医 药发 展局提 出并 归口。本文件 起草 单位:南 阳市 农业科 学院、河 南省 科学 院 生物 技术 中心、中 原艾 草产业 联盟。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曹宗 鹏、徐
2、志森、王 伟、董鹏、杨立 轩、李民、王 清华、陈增 喜、徐笑 锋、向臻、周 冉、吕 少洋、尹正 大、马 文晓、朱江 桥、乔 海平、付兴伟、张 守和、魏跃芝、黑先 超、阚青群、陶蕾。DB 4113/T 003 2021 1 南阳艾种 植技术 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 规定 了南 阳艾 的 术 语定义、产 地环 境、选 地 整地、品种 选择、种植 方 式、田 间管 理、病 虫草害防治、采 收 与 储存 等技 术规范。本标准 适用 于南 阳艾 生产。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其 中,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仅该日
3、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其 最新 版本(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适 用 于 本文件。GB 3095 环境 空气 质量 标 准 GB 5084 农田 灌溉 水质 标 准 GB/T 8321(所 有部 分)农药合 理使 用准 则 NY/T 391 绿色 食品 产 地 环境质 量 NY/T 496 肥 料合 理使 用 准则 通则 NY 525 有 机肥 料 NY/T 1276 农 药安 全使 用 规范总 则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艾 艾,菊 科蒿 属植 物Artemisia argyi Lvl.et Vant.,又名 艾草、艾蒿
4、、冰 草等,多 年生草 本或 半灌 木状植物,有特 定的 浓烈 香气,多以 叶片 入药 或制 绒施 灸。南阳艾 指自然 生长 于河 南省 南阳 市及其 邻近 区域 内的 菊科 蒿属植 物艾(Artemisia argyi L vl.et Vant.)及其变种,或由本区 域野 生种人工培 育而成的 栽培 品种。叶 片 肥 厚,叶 背 白 色 绒 毛 厚 密 细 长,艾 香 气 浓郁。4 产地环 境条件 自然条 件 南阳地 处我 国南 北气 候过 渡带,是南 阳艾 的主 要适 生区,年平 均气 温14.4 15.7,其中 年 平均最高 气温20、最低 气温10,极端 最高 气温41.4,最 低气
5、温-17.5。年 平均 降雨 量800 mm 1100 mm,大于10 的积 温为4500 5000,全 年无霜 期220d245d。DB 4113/T 003 2021 2 空气质 量 应符合GB 3095 中的 二 类 标 准。灌溉水 质量 应符合GB 5084 中的 旱作 标 准。土壤质 量 应符合NY/T 391 中的 旱地 土壤质 量标准。5 选地整 地 选地 选择 三 年内 没有 种过 菊科 植物、地块 平整、耕层 深 厚、有 水利 条件、通 透性 好 的土 壤,优先 选择 岗丘、山 地、荒滩 等非 基本 农田。整地 5.2.1 深耕 播前深 耕,耕深30cm 以上。5.2.2 施
6、底肥 5.2.2.1 深耕前 每 667 撒施 腐熟 农家 肥 2000kg 3000kg 或 深耕后 每 667 撒施 商品 有机 肥 80kg 100kg,同 时施 入N-P2O5-K2O(25-12-8%)复合 肥50kg 做底 肥。施肥 后旋 耙地2 3 遍,达 到上 虚下 实、“碎、平、净”的标 准。5.2.2.2 商品有 机肥 应符 合 NY/T 525 的 规定,复 合肥 施用 应 符合NY/T 496 的规 定。5.2.3 做畦(厢)地整好 后做 畦(厢),畦(厢)面 宽500 cm 左右,中 间高、两边 低,高低 差不 超 过15 cm。畦(厢)间沟深30cm、宽40cm。起
7、垄 土层 较 浅、土 壤粘 重、地 势 低洼或 降雨 较少 的地 方宜 进行起 垄,垄宽150 cm,垄 间距40cm、沟 深30cm左右。6 品种选 择 选择经 过管 理部 门认 定的 产量高、出 绒率 好、品质 优、抗 病虫、适 应性 强的 南阳艾 品种,如 南阳 艾1号、南阳 艾2号、南 阳艾4 号等系 列品 种。7 种植方 式 种子直播 DB 4113/T 003 2021 3 4月上 旬气 温稳 定在15 以上时 播种,行 距40cm、深度0.5cm 左右,每667 用种1.0kg。播 后及 时盖土保 墒,苗高10cm 左右 时定苗,株距20cm,每667 留苗1万 1.5 万株。根
8、茎种植 7.2.1 10 月 下旬 开始,挖取 地下 匍匐茎,取 颜色 浅黄、鲜 亮的根 茎作 种,剔除 病、虫、弱、芽孢 少的根茎后 按壮 弱分 类,切 成8cm10 cm 长 的段,喷 雾 消毒后 扎捆 包装。包 装外 挂牌标 记出 品种 名称、起茎日期、地 点等。根 茎段 切好后 注意 保湿,并 于 10d 之内 完成 种植。7.2.2 行距 40cm、穴 距 20cm、每穴 2 3 段,深度 10cm 15cm,每 667 种 植 8000 穴,种 后及 时覆土,注 意压 实保 墒。种苗移栽 7.3.1 3 月底、4 月初 艾苗 高 20 cm 时带 根挖 出,地 下根 茎剪 至5cm
9、 左右,并剪 去上 部 3cm 5cm 嫩 茎,使苗高 基本 一致。扎 捆包 装后标 记品 种名 称、起苗 日期、起苗 地点 等。7.3.2 行距40cm、穴 距20cm、深 度10cm 左 右种 苗移 栽,每 穴定 植1 棵,每667 种 植8000 株,种 后覆土压 实,浇水 造墒。机械种 植 根茎种 植、种苗 移栽 可利 用机械 完成:把 起垄、施 肥、开 沟、摆 苗、封土 等 工序一 次性 完成。也 可采用半 机械 种植 方式 进行,即机 械开 沟,人工 顺沟 撒根、摆苗,机 械或 人工 封土的 方法 进行,种 后 管 理与人工 种植 相同。8 田间管 理 密度管 理 新出艾 苗3 5
10、片 叶时,疏 密补稀,结 合中 耕除 草,锄掉行 间多 余艾 苗。追肥 8.2.1 秋季最 后一 茬艾 收获 后,在畦(厢、垄)上 每 667 撒施腐 熟的 农家 肥1500kg 2000kg 或商 品有机 肥60kg 80kg、N-P2O5-K2O(25-12-8%)复合 肥 20kg30kg。生长 期间,可 在每茬 艾苗 长 至 25cm 30cm 高时,沿 行间 每667 追施 尿 素5kg 7.5kg。8.2.2 有机肥 应符 合NY/T 525 的 规定,化学 肥料 施用 应符 合NY/T 496 的 规定。除草 8.3.1 人工锄 草 每年进 行4 5次,中 耕均 匀,深 度 小
11、于10cm,艾 苗 根部杂 草人 工拔 除。8.3.2 化学除 草 每年分2次 进行,秋冬 季在 最后一 次施 肥完 成后,每667 用90%乙草 胺乳 油100ml,加水25kg 均匀 喷撒全田。春季 艾萌 动前、日均气 温达到9 10 以 上时,每667 用90%乙 草 胺乳油80ml,加水25kg 均匀喷撒 全田。水分管 理 DB 4113/T 003 2021 4 缺水时 要及 时补 水,雨后 田间积 水时 要及 时清 沟排 水。病虫害 防治 8.5.1 总则 坚持“预防 为主,综合 防 治”的 植保 方针,优先 采 用非化 学防 治手 段,如农 业防治、物 理防 治、生物防治 等。8
12、.5.2 农业防 治 结合冬 季中 耕除 草,深翻 晒土,以杀 灭虫 卵。平衡 施肥,增加 有机 肥用 量,以增强 自身 抗性。8.5.3 物理防 治 利用害 虫生 物习 性,采用 频振式 杀虫 灯、粘虫 胶等 方法诱 杀害 虫。8.5.4 生物防 治 利用害 虫天 敌、诱剂 及生 物农药 进行 防治。8.5.5 化学防 治 化学农 药的 使用 应遵 守GB/T 8321(所 有部 分)和NY/T 1276 的规 定。艾田 常见 病虫害 及化 学防 治方法见表1。表1 常见病 虫害 症状 及防 治方 法 病虫害种类 主要危害症状 防治方法 病害 白粉病 主要发生在叶片和茎上,以叶片受害最重。发
13、病初期为叶片上出现黄绿色不规则小斑,随后病斑上着生白色粉状物,严重时叶片逐渐干枯脱落。每667m2喷施15%三唑酮可湿性 粉剂1500 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 倍液+10%苯醚甲环唑水粉散粒剂3000 倍液30kg 40kg,交替进行喷雾,连续用药2-3 次,间 隔8d 10d。虫害 蚜虫 主要为害新芽、嫩叶,聚集在叶子背面,造成叶片卷曲、皱缩、畸形,严重时可诱发“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使植株矮小、地上部干枯。每667m2喷施10%蚍虫 啉 可 湿性粉 剂1000倍 液,或1%阿维 菌素+3%啶虫 脒乳油2000 倍液,或25%噻虫 嗪5000倍液3040kg,用药 要交 替进
14、 行,以 降低 抗药性。9 采收 总则 根据当 年长 势、收获 后的 不同加 工用 途等,一 般采 收34 茬。采收标 准 艾 高80cm以上 时即 可采 收。采收方 式 9.3.1 叶片采 收 DB 4113/T 003 2021 5 人工摘 取叶 片,晾 晒 或低 温烘 干 至水 分接 近15%时,打包 储 存。9.3.2 茎叶采 收 选择晴 收割 地上 茎叶,就 地摊开 晾晒3d4 d,待 茎叶 含水 量达到15%以下 时,及时 打捆、包 装,放置标 签(标记 品种 名称、采收 时间、采 收地 点)后入库。9.3.3 平茬 采收后,贴 地面 清除 艾茬 及残枝 败叶,以 利新 芽长 出。10 储 存 储存环 境要求 阴凉、干燥、避光、通 风,垛 高不超 过5层,垛底 宜铺设 砖石、竹排等 透气设 施,离地10cm 以上。仓 库应 注意 防火、防虫,单 独分 区存 放,并 有 专 人管 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