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40 CCS B 05 2102 大连市地方标准 DB2102/T 0043 2022 松材线 虫病媒介 昆虫 飞防控制 技术规程 Controlling insect vector of pine wilt disease by light helicopter spraying Code of practice 2022 - 01 - 17 发布 2022 - 02 - 17 实施 大 连市市场 监督管理 局 发 布 DB2102/T 0043 2022 I 目 次 前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 义 . 1 4 作业
2、设计 . 2 4.1 机型选 择 . 2 4.2 飞防资 质 . 2 4.3 起降场 . 2 4.4 药剂 . 2 4.5 作业期 . 2 4.6 作业区 域 . 2 4.7 飞行设 计 . 2 4.8 作业计 划 . 3 5 作业准备 . 3 5.1 协调组 织 . 3 5.2 公示公 告 . 3 5.3 药剂准 备 . 3 5.4 起降场 准备 . 4 5.5 飞行区 域准备 . 4 5.6 设备检 测与校准 . 4 6 飞行作业 . 4 6.1 气象条 件 . 4 6.2 试航 . 4 6.3 装药 . 4 6.4 定位与 导航 . 4 6.5 作业 . 4 7 飞行监控 . 4 7.1
3、 作业质 量测定 . 4 7.2 作业质 量核查 . 5 8 防治效果 评价 . 5 8.1 评价时 间 . 5 8.2 评价内 容 . 5 8.3 人工补 防 . 5 9 安全注意 事项 . 5 附录 A (资料 性) 常见 轻型直升机机型及性能 . 6 A.1 罗宾逊 R44 Raven- . 6 A.2 施瓦泽S-300C . 6 A.3 贝尔 206B- . 6 DB2102/T 0043 2022 II A.4 恩斯特 龙 480B . 6 A.5 阿古斯 塔 A109E . 6 A.6 麦道 500E . 6 附录 B (规范 性) 技术 参数调整和确定计算公式 . 7 B.1 每
4、秒作 业面积计算公式 . 7 B.2 每架次 作业面积计算公式 . 7 B.3 每公顷 喷洒量计算公式 . 7 B.4 每架次 有效作业时间计算公式 . 7 附录 C (资料 性) 常见 轻型直升机作业参数 . 8 附录 D (资料 性) 作业 质量测定方法 . 1 D.1 喷洒量 测定方法 . 1 D.2 有效喷 幅宽度测定方法 . 1 D.3 雾滴覆 盖密度测定方法 . 1 D.4 雾滴大 小测定方法 . 1 D.5 雾滴分 布均匀度测定方法 . 2 D.6 回收率 测定方法 . 2 参考文献 . 3 DB2102/T 0043 2022 I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 202
5、0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 部分:标 准化文件的 结构和起草 规则的规 定 起草。 本文件由大连市自然资源局提出并归口 。 本文件起草单位:大连市现代农业 生产 发展服务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王珏, 刘春华, 田宇明, 马骥, 李霜雯, 董克宇, 吕菲, 王明富, 王芳 , 吕晓 亮 ,都本绪,潘姝慧,王新颜。 本文件发布实施后, 任何单位和个人如有问题和意见建议, 均可以通过来电和来函等方式进行反馈, 我们将及时答复并认真处理,根据实际情况依法进行评估及复审。 归口管理部门:大连自然资源局 通讯地址:大连市中山区人民路72 号 联系电话:13940914030 标准起草单位:大连市现代农
6、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 通讯地址:大连市沙河口区中山路678号 联系人:王珏 联系电话:13555937739 DB2102/T 0043 2022 1 松材线 虫病媒 介昆虫 飞防控 制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采用轻型直升机喷洒药剂防治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的作业设计、 作业准备、 飞行作业、 飞行监控 和防治效果评价及安全注意事项等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利用轻型直升机喷洒药剂防治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
7、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2475 农药贮运、销售和使用的防毒规程 GB 20813-2007 农药产 品标签通则 CCAR-61 民 用航空器驾驶员、飞行教员和地面教员合格审定规则 CCAR-91 一 般运行和飞行规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松材线虫病 pine wilt disease 松材线虫病,又称松树萎蔫病,一种毁松树病害。 3.2 轻型直升机 light helicopter 直升机由机体和升力 (含旋翼和尾桨) 、 动力、 传动三大系统以及机载飞
8、行设备等组成的能垂直起 飞和降落的航空器。 旋翼一般由涡轮轴发动机或活塞式发动机通过由传动轴及减速器等组成的机械传动 系统来驱动, 也可由桨尖喷气产生的反作用力来驱动。 轻型直升机一般飞行高度低于6000 m , 飞行速度 低于400 km/h ,最大起飞重量不超过2000 kg 。 3.3 飞机施药防治 airplane spraying 利用飞机作 为工具,喷 洒农药和生 物制剂(以 下简称“药 剂”)防治 松材线虫病 媒介昆虫的 过程。 以下简称飞防。 3.4 雾滴 droplet 直径在1000 m 以下的球 状液体颗粒 。 3.5 雾滴覆盖密度 coverage density of
9、 droplets 处理对象单位面积上的雾滴数。 DB2102/T 0043 2022 2 注: 雾滴覆盖密度用每平方厘米的雾滴个数表示。 来源:MH/T 1002.1-2016, 定义3.6 4 作业设计 4.1 机型选择 根据飞防作业区地形地势、 林分类型与分布状况、 林分条件、 气候条件、 起降场、 防治面积和防治 作业效果要 求等选择适 宜的机型。 飞机应具有 农林害虫防 空作业性能 ,对飞防作 业过程进行 实时监控, 包括飞行轨 迹、喷洒航 迹、距离冠 层的相对作 业高度、作 业速度、喷 洒面积、瞬 时流量、累 计流量等。 常见轻型直升机机型及性能参见附录A 。 4.2 飞防资质 承
10、担飞防任 务的通用航 空公司应具 备CCAR-91规 定的资质。 防治作业飞 机及其安装 的施药有关 设备 应 符 合 有 关 规 定 的 适 航 状 态 要 求 , 能 够 确 保 施 药 作 业 的 合 法 合 规 和 安 全 有 效 开 展 。 飞 机 驾 驶 员 应 具 备 CCAR-61 的规 定。 4.3 起降场 可就近选择使用经批准的民航机场、 军用机场、 农用机场 或临时起降场。 临时起降场应地势平坦 (表 面坡度不超过1%) , 面 积应624 m 2 (长25 m , 宽25 m ) , 四周宽度大于30 m 的安全 区, 附近无 高大 障碍物。 4.4 药剂 4.4.1
11、要求 选取对林业、 作物、 天敌及其他生物和生态环境安全的药剂产品, 选择的药品应已取得登记 , 三证 齐全 (农药登记证、 农药生产批准证、 企业标准) , 经权威 机构认可且产品质量检测符合相关标准 , 且 应 在有效期内。符合GB/T 8321 、GB 20813 和NY/T 1276 的规 定。 4.4.2 剂型 选用适合飞 机作业可直 接喷洒或兑 制成液体的 剂型,当为 液态制剂时 ,宜选用含 量高的油悬 浮剂、 微乳剂、 微胶囊悬浮剂等。 我国林业目前主要使用2% 3% 噻虫啉 微胶囊悬浮剂 , 配置使用方法参照LY/T 2847 。 4.5 作业期 根据每年对松褐天牛监测情况和气
12、象条件来确定具体飞防时间, 大连最佳防治作业期应在越冬松褐 天牛羽化初期 (5 月中旬 6 月中旬) 和高峰期 (6 月下旬7 月 下旬) 前进行。 利用轻型直升机在林间 分 别喷洒2 次药 剂。 4.6 作业区域 根据松材线 虫病发生地 点、面积、 危害程度等 确定作业区 域,以区域 集中连片、 效果最佳为 原则, 以实际发生林分边缘为基准,向外至少延伸20 m ,尽可能选择集中连片林分, 并绘制飞行作业图。 4.7 飞行设计 DB2102/T 0043 2022 3 4.7.1 航带 以作业区长边方向为航带方向, 尽可能减少调头, 在地形复杂的地方, 按道路或河流的走向来确定。 航带间隔应
13、适宜,保证有效喷幅无缝连接或少量重叠。 4.7.2 作业方式 根据作业区地形地势、 作业面积、 每架次作业面积确定飞行作业方式。 飞行作业方式分单程式、 复 程式、 穿梭式、 自由式。 在地形相对高差50 m 以 下的地区及林带 (包括单株) 采用穿梭式复程或单程飞 行,在相对高差较大、地形复杂的山区采用自由式飞行。 4.7.3 技术参数 根据选用药 剂特性、作 业区域地形 地势、喷洒 设备,按照 附录B 中的计 算公式来调 整和确定作 业技 术参数。每条喷 幅的两侧要有一定的重叠。常见轻型直升机作业参数参见附录C 。 4.8 作业计划 防治实施单位应在防治开始前编制作业计划,内容包括以下作业
14、区基本情况和作业方案 : a) 作业区基本情况: 包括 作业区位置、行政隶属、地形、林相、气候、交通状况等。 b) 作 业 方 案 : 包 括 作 业 区 面 积 、 作 业 时 间 与 地 点 、 防 治 面 积 、 防 治 作 业 图 、 用 药 种 类 、特殊标 注 物 、 作 业 避 让 区 域 与 避 让 物 、 有 效 喷 幅 、 航 高 、 航 带 、 选 用 机 型 及 数 量 、 航 空 公 司 名 称 、 使 用 机 场 、 起 降 点 与 飞 行 路 径 、 每 架 次 用 药 量 、 作 业 架 次 、 飞 行 时 间 、 作 业 的 组 织 和 顺 序 安 排,监管措
15、施、作业质量要求,补防措施、防治效果调查等。 作业计划经主管部门审核后,向空域和航空主管部门提出飞行申请。 注: 特殊标注物是指在防治作业图中需标出的高压线、 烟筒等高 等建筑, 鱼、 虾、 蜂、 蚕、 畜禽等养殖场, 以及水 源保护地、敏感环境场所等不宜飞行的区域。 5 作业准备 5.1 协调组织 飞防区所在地应成立由空域、 机场、 财政、 公安、 交通、 气象、 林业、 农业、 广电、 桑蚕公司、 水 产养殖、养 蜂协会等部 门、单位组 织的飞防协 调指挥机构 ,统一组织 协调飞防工 作。召开空 域、机场、 林业等部门参加的会议,协调禁飞区、飞行高度、通讯频率、飞行避让原则、起降申报程序等
16、。 5.2 公示公告 飞行作业前7 天15天,组织单位应 向飞防区域 内以及邻近 居民或单位 做好宣传和 防毒工作, 如通 过广播、 电视、 报纸等公共媒体通告作业时间、 作业区域、 药剂种类、 防治生物种类、 药效期限, 安全 注意事项等 信息。确保 飞防期间飞 防作业区域 范围内无 相 关人员,加 强保护措施 。特殊养殖 或种植区, 应和当事人签订合理避让、 避害协议。 因天气、 空中管制等因素导致作业期发生较大变化时, 应及时通 告更正。 5.3 药剂准备 药液应按NY/T 1276 的规定,由专业 人员配置, 根据药剂性 质、直升机 性能、每架 次用药量、 每架 次作业面积、 气温、
17、风 速等因素, 添加适量沉降剂、 渗透剂、 抗蒸腾剂、 附着剂, 用4 层200 目尼龙纱 布 过滤后装机。 DB2102/T 0043 2022 4 药液配置一般在防治作业现场进行, 对于配置耗时长的农药、 助剂等, 在不影响药剂质量的情况下 可根据有关规定进行提前配制。 5.4 起降场准备 起降场应具备有水、 配药池 (非金属 的缸、 桶、 罐) 、 运输工具、 通讯设备、 药液过滤装置、 灭火 用具等。使用野外临时起降场,应做好杂物清扫、 抑制扬尘、防暑降温等准备。 5.5 飞行区域准备 将飞防区域作业图和定位系统一一对应,指定飞防航线。 5.6 设备检测与校准 对药液箱、 喷杆压力、
18、管道流量、 电动雾化器转速, 以及飞机有效喷幅、 喷幅分布模式、 喷施率 等 进行校准或检测。 6 飞行作业 6.1 气象条件 一般风速不 超过4 m/s , 其中片林区 域风速 不超 过6 m/s 。晴 天、无雨雾 ,飞防作业 后无短时间 暴雨 且24 h 降水量 小于24.9 mm( 即不超过中 雨) 。最宜喷 洒温度为10 30 ,相对湿度30% 90%。能见 度 大于2 km 。 飞行 方 向 与 风 向 夹 角 应 不 大 于20% 。 同 时 , 还 应 了 解 和 掌 握 防 治 作 业 区 局 部 小 气 候 和 气 流 情 况。记录飞防期间(3 天 内)气象条件。 6.2 试
19、航 正式作业前,用清水进行试航试喷,调整喷洒设备,并进行空中视察,熟悉作业区地形地势。 6.3 装药 按照作业设计要求装载药液,对每批次用药进行取样标记封存。 装载药液时,应防止杂物混入。 6.4 定位与导航 采用卫星导航定位系统。 6.5 作业 6.5.1 飞行员按 CCAR-91 的规定 和作业设计要求作业,避免重喷或漏喷。 6.5.2 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在丘陵地区作业时,飞机与防治靶标的 相对高度应小于 10 m ,飞行路径 与设定路径平均偏差应小于 5 m ;在 山地作业时,飞机与防治靶标的相对高度应小于 15 m ,飞 行路径与 设定路径平均偏差应小于 10 m 。在 复杂地区作业
20、时,飞机与防治靶标的相对高度在 10 m 20 m 之间。 6.5.3 专人实时记录每架次航迹、药物装载量、作业地点、作业时间等,并测算施药覆盖率。 7 飞行监控 7.1 作业质量测定 DB2102/T 0043 2022 5 飞机作业结束后, 测定喷洒量、 有效喷 幅宽度、 雾滴覆盖密度、 雾滴大小、 雾滴分布均匀 度和回收 率,用来表示作业质量,测定方法参见附录D 。 7.2 作业质量核查 飞机作业当天架次结束后, 收集汇总飞行作业轨迹记录等数据和信息, 与防治作业方案和防治质量 要求进行比对、查核,判定防治作业质量。对施药覆盖率小于95% 的, 需进行补防或重防。 8 防治效果评价 8.
21、1 评价时间 每轮飞防结束后一周内。 8.2 评价内容 包括工程概况、 作业质量测定情况、 样本抽检情况、 核查情况、 作业质量评价意见、 质量评价结论 等。 8.3 人工补防 根据设计和 防治效果评价 ,应对难 以飞行作业 的应防区、 漏防、防治 效果未达到 设计要求的 地块, 及时进行人工地面补防。 9 安全注意事项 9.1 飞行人员连 续作业时间 不应超过规 定时间。非 机组人员不 应乘坐轻型 直升机。采 用野 外临时 起降 场时,应做好安全警戒。 9.2 直升机、燃油、药剂和工具等应由专人看管,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机场、靠近油库、药库等地。 9.3 飞防作业参与人员应身体健康, 经过专业培
22、训, 并按 GB 12475 和 NY/T 1276 的规定做好安全防护。 9.4 飞防作业时 要保证药剂 、水车、工 作人员、安 全防护装备 、应急药品 及时到位, 并做好药剂 、药 械出入库管理,储备必要的应急物资。 9.5 飞防作业时,严格要求操作人员规范熟练操作流程,要采取措施避免发生药害。 注: 药害是指在飞防过程中或者飞防后, 因喷洒农药引起的危害。 包括农药引起植物发生的病态反应、 配药人员因 防护不当受到的伤害以及非靶标生物的危害等。 9.6 如防治施药区域涉及对药剂特别敏感 的生物,划定的作业避让区域的避让距离应大于 5000 m 。 9.7 飞防作业结 束后,应及 时选择专
23、门 地点对轻型 直升机及装 药池(缸、 桶、罐)、 喷洒部位进 行清 洗,并对使用过的容器和剩余药剂妥善保管和集中处理 。 DB2102/T 0043 2022 6 A A 附录A (资料性) 常见轻型直升机机型及性能 A.1 罗宾逊 R44 Raven- 机高3.3 m , 机长 (旋翼和尾桨转动) 11.7 m , 主旋翼 半径5.0 m , 最大飞行重量1134 kg, 自重680 kg , 有效载荷376 kg,最大巡航速度2105 km/h ,最大航程 (无剩余燃 油)近560 km ,有地效旋 停高度2730 m , 无地效旋停高度2290 m , 海平面爬升速度305 m/min
24、 。 A.2 施瓦泽 S-300C 机高2.65 m , 机长 (旋翼和尾桨转动)9.40 m , 主 旋翼半径8.1 8 m , 最大飞 行重量930 kg, 自重499 kg , 有效载 荷431 kg , 巡 航速度159 km/h , 最大航 程 (海平面)525 km , 有 地效旋停高度3293 m , 无 地效 旋停高度2621 m ,海平面 爬升速度176 m/min 。 A.3 贝尔 206B- 机高2.91 m , 机长(旋翼 和尾桨转动 )11.82 m , 主旋翼直径10.16 m ,最大飞行重量1519 kg ,自重 772 kg , 有效 载荷635 kg , 最大
25、巡航速度210 km/h, 最大航程 (海平面)670 km, 有地效旋停高度3900 m , 无地效旋停高度2680 m , 海平面爬升速度384 m/min 。 A.4 恩斯特龙 480B 机高3.0 m , 机长 (旋翼和尾桨转动) 8.92 m , 主旋翼 半径4.88 m , 最大飞行重量1202 kg , 自重760 kg , 有效载荷535 kg, 巡航速 度185 km/h, 最大航程 ( 海平面)676 km, 有地效 旋停高度4755 m , 无地效 旋停 高度4267 m , 海平面爬升速度486 m/min 。 A.5 阿古斯塔 A109E 机高3.5 m , 机长 (
26、旋翼和尾桨转动)11.44 m , 主旋翼半径5.5 m , 最大飞 行重量2850 kg , 自重1570 kg ,有效载荷1280 kg, 巡航速度289 km/h ,最大航程(海平 面 )965 km, 有地效旋停 高度5059 m , 无地 效旋停高度3596 m ,海平 面爬升速度588 m/min 。 A.6 麦道 500E 机高3.11 m , 机长 (旋翼和尾桨转动) 9.4 m , 主旋翼 半径4.31 m , 最大飞行重量1361 kg , 自重696 kg , 有效载荷665 kg, 巡航速 度231 km/h, 最大航程 ( 海平面)418 km, 有地效 旋停高度30
27、78 m , 无地效 旋停 高度2230 m , 海平面爬升速度516 m/min 。 DB2102/T 0043 2022 7 B B 附录B (规范性) 技术参数调整和确定计算公式 B.1 每秒作业面积计算公式 =( ) 10000 (B.1) 式中: S 每秒作 业面积,单位为公顷每秒(hm 2 /s); 飞行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 B 喷幅宽 度,单位为米(m )。 B.2 每架次作业面积计算公式 = (B.2) 式中: Ss 每架次 作业面积,单位为公顷(hm 2 ); 每架次载药量,单位为千克(kg ); W 每公顷 喷药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hm 2 )。 B.3
28、 每公顷喷洒量计算公式 =( 10000) ( ) (B.3) 式中: W 每公顷 喷药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hm 2 ); L 每秒喷 头流量综合,单位为千克每秒(kg/s); 飞行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 B 喷幅宽 度,单位为米(m) 。 B.4 每架次有效作业时间计算公式 = (B.4) 式中: t 每架次 有效作业时间,单位为秒(s ); Ss 每架次 作业面积,单位为公顷(hm 2 ) ; S 每秒作 业面积,单位为公顷每秒(hm 2 /s)。DB2102/T 0043 2022 8 C C 附录C (资料性) 常见轻型直升机作业参数 表C.1 常见轻型直升机作业参数
29、 常见机型 作业参数 航速(km/h) 航高(m) 喷幅(m) 每架次载药量 (kg) 每架次作业时间 (min) 每架次作业面积 (hm 2 ) 罗宾逊R44 Raven- 70120 218 2035 200220 515 2565 施瓦泽S-300C 50100 218 2035 200220 515 2565 贝尔206B- 100150 230 2550 380400 2030 5080 恩斯特龙480B 100150 230 2550 350400 2030 5080 阿古斯塔A109E 90110 515 3050 370400 7080 4953 麦道500E 90110 51
30、5 3050 400500 8090 5366 DB2102/T 0043 2022 1 D D 附录D (资料性) 作业质量测定方法 D.1 喷洒量测定方法 根据装药量 、有效作业 时间、飞行 速度和所采 用的喷幅宽 度,按式(D.1)计算喷洒量。实测 喷洒 量与设计喷洒量的相对偏差不应大于10% 。 = 0 10000 (D.1) 式中: W 每公顷 喷洒量,单位为千克每公顷(kg/hm 2 ); L 各喷头 总流量,单位为千克(kg ); t0 测定时 间,单位为秒(s ); 飞行速度,单位为米每秒(m/s ); B 喷幅宽 度,单位为米(m) 。 D.2 有效喷幅宽度测定方法 在 与
31、飞 行 垂 直 方 向 ( 飞 行 方 向 应 与 风 向 平 行 或 与 风 向 成20 度 以 内 的 夹 角 ) , 由 中 心 向 两 侧 每 隔2 m 在 林 间 空 旷 地 上 设1 采 样 点 , 按 顺 序 放1 排(约100 m )熏氧化镁载玻片或 深红色打印 纸为采样片 。若有 障碍物时, 采样片应置于高出障碍物的支架上。 飞行作业30 min 后, 收 集采样片, 用104 或103 的放 大镜检查雾滴数。一般每平方厘米15 个 20 个雾 滴为有效喷幅宽度。 D.3 雾滴覆盖密度测定方法 与有效喷幅宽度测定同时进行。 用10 4 或10 3 的放大镜, 每个采样片观测1
32、 cm 2 3 cm 2 面积上的雾 滴数,计算每个样片及每次检测的平均覆盖密度。覆盖密度一般要求,常量喷雾30个/cm 2 50个/cm 2 , 低容量喷雾15 个/cm 2 30 个/cm 2 ,超低 容量喷雾5 个/cm 2 20 个/cm 2 。 D.4 雾滴大小测定方法 采样设置与有效喷幅宽度测定设置相同。 每次检测设2030 个采样点。 雾 滴大小以体积重值直径和 雾滴大小均匀度表示, 分别按式 (D.2 ) 和式 (D.3 ) 计 算。 雾滴体积中值直径一般要求, 常量喷雾250 m 350 m , 低容 量喷雾150 m 250 m , 超 低容量喷雾50 m 100 m 。
33、雾滴大小均匀度一般大于0.67 为雾 化性能良好。 = (D.2) 式中: VMD 体积中 值直径,单位为微米(m ); Dmax 最大雾 滴直径,单位为微米(m ); F 折合系 数(根据“全雾滴法”额“最大雾滴法”验证,F 值为2.2 )。 注: 雾 滴 体 积 中 值 直 径 采 用 “ 最 大 雾 滴 法 ” 测 量 计 算 。 用10 4 或10 3 的 放 大 镜 , 每 个 样 片 测 量2 个 最 大 雾 滴 , 测 量所得的雾滴以30 m50 m的级差进行分级。 最大雾滴值的确定是在此级中至少有2个雾滴, 同时在小于此等 级的级别中也至少有1个雾滴。 = (D.3) DB21
34、02/T 0043 2022 2 式中: DR 雾滴大 小均匀度; NMD 数量中 值直径,单位为微米(m ); VMD 体积中 值直径,单位为微米(m )。 注: 数 量 中 值 直 径 是 取 样 雾 滴 的 数 量 按 雾 滴 大 小 顺 序 进 行 累 积 , 其 累 积 值 为 取 样 雾 滴 数 量 总 和 的50% 所 对 应 的 雾 滴 直径。 D.5 雾滴分布均匀度测定方法 雾滴分布均匀度 (雾滴在喷幅范围内分布的均匀程度) 用雾滴覆盖密度的变异系数表示。 变异系数 由各个采样点的雾滴覆盖密度按式(D.4 )计算 。变异系数愈小,雾滴分布愈均匀。 常量喷雾50% ,低 容量喷
35、雾 60% ,超低容量 喷雾 70%。 = 100% (D.4) 式中: CV 变异系 数 ,% ; SD标准差 ; X 雾滴平 均覆盖密度。 D.6 回收率测定方法 回收率指沉积在林木上的药量占总喷药量的百分率, 按式 (D.5 ) 和式 (D.6 ) 计算 。 回 收率一般要 求大于50% 。 =5239 3 10 3 (D.5) 式中: G 回收量, 单位为克每公顷(g/hm 2 ); N 雾滴密度 ,单位为 个 每立方厘米(个/cm 3 ); P 药液比重 ,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 3 ); D 雾滴平均 直径,单位为微米(m )。 = 100% (D.6) 式中: Y 回收率,
36、% ; G 每公顷回 收量,单位为克每公顷(g/hm 2 ); W 每公顷喷 洒量,单位为克每公顷(g/hm 2 )。 DB2102/T 0043 2022 3 参考文 献 1 LY/T 2024-2012 轻 型直升机喷洒防治林业有害生物技术规程 2 LY/T 2847-2017 噻 虫啉微囊剂使用技术规程 3 MH/T 1002.1-2016 农业航空作业质量技术指标 第1 部 分:喷洒作业 4 MH/T 1031-2010 农 用飞机喷洒设备性能检测规范 5 MH/T 1040-2011 航 空喷施设备的喷施率和分布模式测定 6 NY/T 1533-2007 农 用航空器喷施技术作业规程 7 松材线 虫病防治技术方案(林 生 发202193 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