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66 1303 秦皇岛市地方标准 DB 1303/T 3022021 晚实核桃 栽培技术 规程 (报批稿) 2021 - 11 - 15 发布 2021 - 12 - 25 实施 秦皇岛市 市场监 督 管理局 发 布 DB 1303/T 302 2021 I 前 言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 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 起草。 本文件 由秦 皇岛 市林 业局 提出并 归口 。 本文件 起草 单位 : 河北 省 农林科 学院 昌黎 果树 研究 所、 河北 省林 业和 草原 技 术推广 总站
2、、 河北 省卢 龙县自 然资 源和 规划 局。 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 白仲 奎、 于 秋香 、 刘 金哲 、 徐 平、 高 兴泉 、 李 扬、 刘金 利、 张 家齐 、 刘 警、 郭 聪聪、 李义 红、 李杰 、张 晓艳 。 DB 1303/T 302 2021 1 晚 实核桃 栽培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晚 实核 桃的 栽培地 环境 、 苗 木培 育、 建园、 土肥 水管 理、 整 形 与修剪 、 花 果管 理、 病 虫害防 治、 采收 与 采 后处 理 。 本文件 适用 于 秦 皇岛 市 晚 实核桃 栽培 生产 。 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3、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 。 其 中 ,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 , 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 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 , 其 最新 版本 (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 ) 适 用 于 本 文件。 GB/T 8321 第8 部分 农药 合理使 用准 则 LY/T 3004.3 核桃 第3部 分:核 桃嫁 接苗 培育 和分 级标准 LY/T 3004.4核桃 第4部分:核桃 优质 丰产 栽培 技术 规程 NY/T 391 绿色 食品 产地 环 境质量 NY/T 394 绿 色食 品肥 料使 用准则 DB 13/T 1204 石 门核 桃栽 培技术
4、 规程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 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 3.1 核桃 3.1.1 晚实核 桃 late fruiting walnut 实生苗 5 a才 开始 开花 的 核桃 品 种类 型 。 注: 晚 实 核桃 实 生结 果 较 晚 ,但 无性 繁 殖能提早2 年 结果 。 晚实 核桃 早 期产 量 较低 ,但 生 长势 强, 耐 旱 、 耐 瘠薄 , 生长寿命长,后期产量稳定。适宜在 土壤瘠薄、肥水缺乏的地 域发展。 4 栽培 地 环境 4.1 气候条 件 全年日 照时数 2 000 h , 年平均 气温9 16 , 绝 对最低 气温-25 ,绝 对 最高气 温38 , 无霜期
5、 150 d ,10 年 有效积 温3 000 ,年 降 雨量400 mm 1 000 mm。 4.2 立地条 件 DB 1303/T 302 2021 2 土壤质 地为 中壤 或砂 壤土 的缓坡 丘陵 、 沟 谷、 平地 。 坡度 25 , 土层 厚度 0.6 m , 地 下水 位在2 m 以下, pH 值7.0 8.0 , 土 壤有机 质含 量0.6% ,有 排灌水 条件 。 5 苗木培 育 5.1 砧木培育 5.1.1 备种 在生长 健壮 、无 病虫 害 、 果实饱 满 的 核桃 树上 采 种 ,脱青 皮, 阴干 备 种 。 5.1.2 圃地选 择 选择光 照充 足、 交通 便利 、排水
6、 良好 、有 灌溉 条件 的肥沃 壤土 或沙 壤土 地做 苗圃, 忌黏 重、 重茬 。 5.1.3 整地 土壤解冻 后 至播 种前 耕翻 圃地, 修埂 整畦 。667 m 2 用农家 肥1 500 kg2 500 kg 、碳 酸氢 铵 50 kg 、 磷肥100 kg 作 底肥 。 5.1.4 播种 3 月 下旬 至4 月 上旬 播种 。宽窄 行条 播, 宽行 间 距 70 cm ,窄 行间 距 30 cm , 株距15 cm 20 cm 。 种子采 用点 播, 种子 两端 平放, 缝合 线与 地面 垂直 。 覆土 深度 5 cm 8 cm , 压实, 覆盖 地膜 。 5.1.5 管理 幼苗出
7、 土后 破膜 放苗 , 缺苗 处补 播。 实 生苗 第 2 年 萌芽前 在距 地 面10 cm 处 平茬 。 萌芽后 , 只 保留 1 个 枝 条, 抹除 其余 萌芽 、幼梢 。苗 木 高 于 50 cm 时摘心 ,粗度 0.8 cm 可 嫁接。 5.2 接穗采集 从品种 采穗 圃中 采集 当年 生 半木 质 化 新梢 。 品种 应 选 择适应 性广 、 抗 病性 强、 丰 产性好 、 品 质优 良, 通过国 家、 省级 品种 审定 的优良 晚实 核桃 品种(参 照 附录A) 。 5.3 苗木嫁接 5月中 旬至6 月下 旬, 采用 大方块 芽接 法嫁 接。 5.4 接后管理 及时除 萌、 解绑
8、 。接芽 生长 至3 cm5 cm 时, 在接 芽 上0.5 cm 处 剪砧 。 6 建园 6.1 园地选择 与 规划 园地 符 合栽培 地环 境要求 与当地 用地性 质规 划。 忌 重茬。 对园地 的 栽 培区、 作业房 、道路 、沟渠、 水电网 、防 护林 等进行 规 划与设 计, 绘制 规划 图。 DB 1303/T 302 2021 3 6.2 整地 6.2.1 定植沟 a) 平地: 按栽 植规 划挖 定植 沟,沟 宽 深=(0.8 m1.0 m) (0.8 m 1.0 m) 、 沟长依 园地 情 况 而定, 沟底 混入 有机 肥(1.0 t/ 667 m 2 2.0 t/ 667 m
9、 2 ),回填 先 填表 土后 填心 土 ,灌水 沉实 。 b) 丘 陵 坡地 或 山地 :按 栽植 规 划 行距 沿 等高 线先 修 成梯 田 或围 山 转, 再挖 定 植沟 , 挖沟 、 施 肥 及回填 方法 同上 。 6.2.2 定植穴 按栽植 株行 距挖 长 宽 深不小 于0.8 m 0.8 m0.8 m的 定植 穴。 每穴 施入20 kg充 分腐 熟 有 机肥 和0.2 kg复 合肥 ,与 土充 分混合 回填 ,灌 水沉 实 。 6.3 栽植 6.3.1 品种和 苗木 根据当 地气候 、立地 和管 理条件 选择适宜 品种 ,品 种要求 参照5.2 。苗木 选 择 嫁接 特 级或 级苗
10、 , 苗木质 量按 照LY/T 3004.3 执行。 主栽 品种 与授 粉品 种 应 花 期相 遇, 配置 比例 为81 10 1 。 6.3.2 栽植时 间 土壤解 冻后 至萌 芽前 栽植 。 6.3.3 栽植密 度 a) 纯 核桃 园 : 稀植 园, 株距(6 m 8 m) 行距(8 m12 m) ;密 植园 , 株 距(3 m 5 m ) 行距 (5 m 7 m )。 b) 间作核 桃园 :株 距(6 m 8 m) 行 距(10 m 15 m )。 6.3.4 栽植方 法 栽植前 修剪 过长 、 受 损根 系 ,300 倍50% 多 菌灵 液 对 苗根消 毒灭 菌。 按株 行距 栽植 ,
11、 埋土 深度 高出 原 根际土 痕2 cm4 cm 。栽 植后沿 行修 筑1.2 m 1.5 m宽的 营养 带。 灌足 水 。 覆 盖地布 或地 膜。 6.3.5 栽后管 理 栽植当 年 发 芽前 依预 培养 树形要 求定干 , 剪留 高度1.0 m 1.5 m 。 发 芽后 及时 抹除砧 木萌 芽。1 a 2 a幼树 应 进行 树体 越冬 防 寒保护 。 6.3.6 间作 选择浅 根性 矮秆 经济 作物 间作。 间作 物与 幼树 主干 距离 0.6 m,随 树 龄增 加 逐渐减少 间 作范 围。 7 土肥水 管理 7.1 土壤管 理 7.1.1 幼龄园 DB 1303/T 302 2021
12、4 a) 间作核桃 园 :结 合间 作物 管理进 行除 草 和 松土 。 b) 未间作 核桃 园: 根 据杂 草 情况, 每年 除草 3 次4 次, 可 采用 机械翻 耕除 草 。 夏、 秋 两季 各松 土1 次 ,深 度 为 10 cm 20 cm 。 7.1.2 成龄园 每年除 草2 次3 次。 果实 采收后 至落 叶前 深翻1 次 , 深度30 cm 40 cm 。 7.2 施肥 7.2.1 施肥时 间 a) 基肥: 果实 采收 后至 落叶 前。 b) 土壤追 肥: 萌芽 前后 、果 实发育 期 、 坚果 硬核 期 各 追施 1 次。 c) 根外追 肥: 果实 发育 期和 硬核期 喷施
13、叶面 肥 2 次4 次。 7.2.2 施肥方 法 a) 环状施 肥: 沿树 冠投 影外 缘挖环 状沟 ,宽 、深 30 cm 40 cm, 将肥 料施 入 后 封土灌 水。 用于 基肥或 追肥 。 b) 穴状施 肥: 以树 干为 中心 至 树冠 投影 边 缘 的 2/3 处 挖穴 5 个10 个,40 cm 见方, 均施入肥 料后封 土灌 水。 用于 基肥 或追肥 。 c) 条状施 肥: 在行间 或 株间 树冠投 影外 缘 挖 两条 相互 平行的 条状 沟 , 宽、 深 40 cm50 cm , 沟 长与冠 幅相等 , 施肥 后覆 土 灌水 。用 于基 肥或 追肥 。 d) 辐射施 肥: 以树
14、 干为 中心 ,距树 干 1.0 m 1.5 m 处 ,沿水 平根 方向 ,向 外挖 4 条8 条辐 射 状施肥 沟, 沟 宽 40 cm 50 cm ,沟 深30 cm 40 cm ,沟由 里到 外逐 渐加 深, 沟长随 树冠 大 小 而定, 肥料 均匀 施入 沟内 。 用于 基肥 或追 肥。 e) 管 道 施肥 : 在树 盘内 , 通过 滴 灌 或 小 管出 流灌 溉 ,水 肥 一体 化 , 将 水溶 性 肥料 按 需、 定 时 、 均匀、 定量 施入 。用 于追 肥。 f) 根外施 肥: 叶面 喷肥 或树 体输液 。用 于追 肥。 7.2.3 施肥量 a) 基肥: 以腐 熟 有 机肥 为
15、主 ,幼树 25 kg/株50 kg/ 株,初 果期 树 50 kg/ 株100 kg/株,盛 果期 树200 kg/ 株250 kg/ 株。 b) 追肥: 按每 平方 米树 冠投 影面积 施纯 氮 50 g 100 g、 纯 磷和 纯钾 30 g 60 g 追肥 。第 1 次 追肥, 发芽 期, 以速 效氮 为主, 追肥 量应 占全 年追 肥量 50%;第 2 次追 肥, 幼 果发育 期, 以 速 效氮 、 磷 为主 , 追 肥量 占 全年追 肥 量30%;第 3 次 追肥 , 坚 果硬 核期 , 以 氮 、 磷 、 钾 复合 肥为 主,追 肥量 占全 年追 肥 量20% 。 c) 根外追
16、肥 :常 用肥 料浓 度 ,尿 素0.2% , 磷 酸二 氢 钾0.2% 0.3% ,硼砂 0.1% 0.3% 。 氨基 酸 类叶面 肥 宜600 倍800 倍液。 7.3 灌水与 排水 7.3.1 灌水 DB 1303/T 302 2021 5 a) 灌水时 间和 灌水 次数 : 春 季萌芽 期、 果实 发育 期、 施肥后 、 封 冻前 及土 壤干 旱时 , 灌水 4 次 6 次。 b) 灌水方 法: 滴灌 、小 管出 流灌溉 、树 盘灌 溉、 沟灌 等。 c) 灌水水 质: 按 照 GB 5084 执行。 7.3.2 排水 低洼 园 地, 应修 筑排 水沟 渠 ,防 止涝 灾 。 8 整形
17、与 修剪 8.1 树形 与 结构 8.1.1 主干疏 层形 干高l.0 m 1.5 m ,主枝6 个 7 个, 树高4.5 m 6.0 m。主枝2层 3 层,1 、2 层 间距l.0 m 1.5 m , 2、3 层 间距0.6 m1.0 m 。第1 层主 枝3个 4 个, 层 内枝距0.3 m; 第2层 主枝2 个,层 内枝 距0.2 m ;第3 层主枝1个。 树 冠下 大上 小 呈塔形 。 8.1.2 自然圆 头形 干高1.0 m1.2 m ,主 枝5 个7 个, 树高3.5 m 5.0 m。主 枝 不 分层 ,主 枝间 距0.4 m 1.0 m,越 往上部 间距 越小 , 树 冠呈 半圆头
18、 形。 8.1.3 延迟开 心形 干高1.0 m1.2 m ,主 枝3 个5 个 ,树 高3.5 m4.5 m。主 枝不分 层, 每主枝 上留侧 枝2个 3 个, 构成2 层3 层叶 幕层 , 中 心干延 迟开 心, 树冠 呈碗 形。 8.1.4 纺锤形 干高1.1 m1.5 m ,骨干 枝8个12个 ,树高5.0 m 6.0 m 。骨 干枝 错 落着 生 于主干 上,开 张角 度 80100 , 下层 骨干 枝 略大于 上层 骨干 枝 , 树冠 中大 上 下 小 , 呈 纺锤 形。 8.2 树形培 养 按照 树 形结 构 , 参照LY/T 3004.4 执行 。 8.3 修剪 8.3.1 时
19、间 a) 冬季修 剪: 秋季 落叶 后至 春季萌 芽前 ,11 月 下旬 至3 月上 旬 。 b) 夏季修 剪: 萌芽 后至 秋季 落叶前 ,4 月中 旬至9 月 下旬。 8.3.2 方法 a) 按时间 修剪 : 冬 季修 剪进行 疏枝 、短 截、 回缩 等。 夏季修 剪进行 摘 心、 拉枝 、刻芽 等。 DB 1303/T 302 2021 6 b) 按 枝 类修 剪 : 结 果母 枝 , 一 般 不短 剪 ,过 多时 可 适当 疏 去部 分 细弱 枝。 延 长枝 , 可在 壮 芽 处 进 行 短截 。 徒长 枝 , 没 有空 间 的从 基 部剪 去, 有 空间 的 回缩 培 养成 结果 枝
20、 组。 下 垂枝 , 在分 杈处回 缩, 逐年 去除 。 c) 按树龄 修剪 : 幼 树期 、初 结果树 、盛 果期 树 、 衰老 树 的修剪 , 参照 LY/T 3004.4 执行 。 9 花果管 理 9.1 保花保 果 9.1.1 适用条 件 花期寒潮 、 连续 阴雨 、病 虫危害 、小 年等 导致 花果 量 不足 。 9.1.2 人工授 粉 采集刚 开始 散粉 的授 粉树 雄花序 , 摊 放在 硫酸 纸上 , 放在干 燥 室 内晾 干或 采用 电热毯 加温 收集 花粉 。 花粉置 密封 容器4 干燥 保 存。待 约50% 雌 花柱 头呈 倒 “八” 字形 ,柱 头表 面分 泌大量 黏液
21、时人工 授粉 。 9.1.3 防落果 花期喷 施0.1% 硼 砂, 坐果 期喷0.5% 尿 素、0.3% 磷酸 二氢钾2次 3次。 9.2 疏花疏 果 9.2.1 适用条 件 雄花量 大、 坐果 多、 果个 小、大 年等 导致 花果 量 过 剩。 9.2.2 疏雄 a) 疏雄时 间: 雄花 芽休 眠期 到膨大 期。 b) 疏雄方 法: 人工 掰除 、机 械或药 剂疏 雄 。 c) 疏雄数 量 :雄 花芽 数量 与 雌花芽 的比 例达 到 30 1 601 ,保 留顶 部及 外围 枝条 上 15% 20% 的雄花 。栽 植分 散和 雄花 芽较少 的植 株, 可适 当少 疏或不 疏。 9.2.3
22、疏果 a) 疏果时 间: 生理 落果 后, 雌花受 精 后 20 d30 d , 子房发 育 到1 cm 1.5 cm 时为宜 。 b) 疏果方 法: 人工 掰除 。 c) 疏果数 量:l m 2 树 冠投 影 面积保 留 60 个 100 个 幼 果。 新 栽幼 树2 年内 应疏除 全部 幼果 。 10 病虫害 防治 10.1 防治原 则 预防为主 , 采用 植物 检疫 、生态 调控 、农 业防 控 、 物理防 控 、 化学 防治 等综合 方法 防治 。 10.2 主要病 虫害 DB 1303/T 302 2021 7 10.2.1 主要病 害 细菌性 黑斑 病、 炭疽 病、 腐烂病 、 枝
23、 枯病 、 白 粉病 、 根腐病 等。 病害 的症 状、 发生规 律 参 照附 录B 。 10.2.2 主要害 虫 核桃举 肢蛾 、 云 斑天 牛、 刺蛾、 草履 蚧、 木 橑尺 蠖 、 核桃 小 吉 丁虫 等。 害 虫 的危害 特点 、 发 生规 律 参照附 录C 。 10.3 防治方 法 参照附录B 、附录C。 11 采收与 采后 处理 11.1 采收时 期 9月中 上旬, 青 果皮 由绿 变 黄,1/3 自 然开 裂时 采收 , 避免掠 早采 青 。 11.2 采收方 法 人工采 收或 机械 采收 。 人 工脱青 皮或 机械 脱青 皮。 清水漂 洗, 避免 药物 漂白 。 自然 晾晒 或
24、 采 用烘 干 设备40 50 温度 下烘 干 。 11.3 采后处 理 参照LY/T 3004.6 执 行。 DB 1303/T 302 2021 8 附录A (资料 性) 晚实核 桃主 栽品 种 表 品种 品 种特性 适 宜栽植地 区 冀丰 Jifeng 树势中庸 , 树姿开张, 分枝力中等。 雌先型。 果实中等大小 , 坚果长圆 形 , 平均 单果 重11.2 g ,壳 面光 滑 色浅 ,外 形端 正 美观 ,缝合 线 窄而 平, 结 合 紧 密。 壳 厚1.08 mm ,内 褶 壁退 化 ,易 取 整仁 。三 径 平均3.24 cm ,坚 果 重 11.19 g ,壳厚1.14 mm
25、,出仁 率为58.5% , 含脂肪68.53% ,蛋 白质16.02% 。核 仁充实饱满, 色浅, 风味香, 品 质优良。 昌黎地区9 月上旬成熟。 结果能力强, 丰产性好, 高接后2 年3 年结 果, 平均每结果母枝抽生结果枝2.3个, 每结果 枝坐果为1.8 个。抗病,对细菌 性 黑斑病和炭疽病有较强的 抗性。适应性强 , 抗逆、耐脊薄,耐旱 、抗寒力较强。 适 宜 华 北 核 桃 适 生 区栽培。 魁香 Kuixiang 树 势 健壮 ,树 姿 开张 。雄 先型。 坚 果圆 形, 壳 面光 滑, 黄褐色 , 缝合 线 结合紧密,壳厚1.15 mm ,单果 重13.9 g ,仁重7.7 g
26、 ,出仁率55.4% 。可取整 仁 或 半仁 , 仁饱 满, 色 浅, 香味 浓 ,无 涩 味, 含脂 肪68.5% ,蛋 白 质18.0% 。 卢 龙 地区4 月上 旬发 芽,4 月下旬 雄 花散 粉, 雌花 盛期 在5 月 上旬 , 坚果9 月上 旬 成 熟。 抗病 性强 ,耐 瘠薄 ,无 冻 害发 生。 产量 高, 薄壳 ,坚 果 美观 ,风 味 佳,香味浓,为鲜食仁用品种。 适 宜 华 北 核 桃 适 生 区栽培。 晋龙1 号 Jinlong 1 树 势 较旺 ,分 枝 力中 等 , 结果后 逐 渐开 张 。 雄 先型 。坚 果近圆 形 ,果基 微凹,果顶平 ,三径平均3.8 cm ,
27、单果重14.85 g ,壳厚1.1 mm ,壳面较光滑 , 有麻点, 色较浅 , 缝合线窄而平, 结合紧密 , 核仁饱满色浅味香, 出仁率61% 左 右 。晋 中地 区4 月 下旬 萌芽 ,5 月上 旬雄 花盛 期 ,5 月中 旬雌花 开 放 ,9 月中 旬坚果成熟。抗逆性较强 ,较抗晚霜。 适 宜 华 北 西 北 丘 陵 核桃适生区栽培。 清香 Qingxiang 树 势 强壮 ,树 姿 半开 张 , 幼树时 生 长较 旺 , 结 果后 树势 稳定 。 雄 先型 。 坚 果 较大 , 近圆 锥形 , 三径 平均 为3.9 cm , 单果 重16.7 g ,壳厚1.1 mm , 壳 皮光滑淡褐
28、色 , 外形美观, 缝合线隆起紧密 , 核仁色浅, 风味极佳, 无涩味 , 出仁率52% 。 在河 北保 定地 区4 月 上 旬萌 芽展 叶 ,4 月中 旬雄 花盛 期 ,4月中、 下旬雌花盛期 ,9 月中旬果实成熟,11月初落叶。较抗病 ,抗 寒性差。 适 宜 华 中 、 华 东 等 气候温和地区栽培。 硕宝 Shuobao 树 势 健壮 ,树 姿 开张 。雌 先型。 坚 果方 圆形 , 壳面 较光 滑,缝 合 线结 合 紧 密 。 单果 重21.15 g ,仁重11.02 g , 出 仁率52.12% ,壳厚1.16 g 。 内褶 壁 退化, 横隔膜膜质, 可取整仁, 种仁较饱满, 色浅,
29、 味香不涩, 含脂肪65.3% , 蛋白质22.3% 。 在卢 龙地 区4 月上 旬 发芽 ,9 月 下旬 雌花 开 放,5 月上 旬雄 花 散 粉, 坚果9 月初成熟。 抗病性较强, 抗寒耐旱 。 坚果硕大, 产量高, 薄壳, 坚 果美观,风味佳。 适 宜 华 北 核 桃 适 生 区栽培。 礼品1 号 Lipin 1 树 势 中庸 ,树 姿 开张 ,分 枝力中 等 。 雄 先型 。 坚果 长圆 形 ,果基圆 , 果 顶微尖,大小均匀 ,果形美观 ,三径平均3.4 cm ,单果重9.7 g ,壳厚0.6 mm , 壳面光滑, 色浅,缝合线窄而平,结合不紧密 ,核仁饱满色浅,出仁率70% 。 辽
30、 宁 大连 地区 ,4 月 中旬 发芽 ,5 月上 旬雄 花散 粉 ,5 月中 旬雌花 盛 期 ,9 月中 旬果实成熟。较抗寒、抗病 。 适 宜 北 方 核 桃 适 生 区栽培。 DB 1303/T 302 2021 9 附 录 A 晚实 核桃 主栽 品 种表 ( 续) 品种 品 种特性 适 宜栽植地 区 里香 Lixiang 树 势 较旺 ,树 姿 稍开 张 , 分枝力 中 等 。 雄先 型 。果 实个 大、皮 薄 、仁 香 脆、 含油量高 , 耐储运, 加工 品质优良, 为生食、 加工兼用 型核桃。 易繁殖、 结 果 早、 产量 高、 连续 结果 能力 强 ,耐 寒、 抗旱 、耐 瘠薄 、
31、适 用 性强 。高 接 第3 年每平 米投影面积产仁量0.22 kg ,平均单果重12.80 g , 出仁率57.20% , 含 脂肪68.76% , 蛋白 质17.27% 。 品 质好 、 仁香 脆 , 适 应性 强, 抗 病性 强 , 经 济结果寿命长。 适 宜 华 北 核 桃 适 生 区栽培。 元宝 Yuanbao 树 势 中庸 ,树 姿 较开 张, 分枝力 中 等 。 雌先 型 。坚 果元 宝形, 缝 合线 结 合紧密。壳面较光滑,色浅。平均单果重14.5 g ,壳厚0.99 mm ,可取整仁。 仁重8.6 g ,出仁率59.2% ,核 仁充实、饱满,淡黄色,粗脂 肪含量68.8% ,
32、蛋 白质17.7% ,风味浓香不涩。卢 龙地区4 月上中旬发芽,雌花盛期在4 月下旬, 雄 花 散粉 期为4 月中 下旬 ,9 月初 坚 果成 熟 。 抗病 、抗 寒性 强 。 该 品种 丰产 , 果形端正,品质优良。 适 宜 华 北 核 桃 适 生 区栽培。 龙珠 Longzhu 树 势 中庸 ,树 姿 较开 张, 分枝力 中 等 。 雄先 型 。坚 果近 圆形。 平均 单果 重13.91 g 。壳面光滑,色浅, 缝合线结合紧密,壳厚1.05 mm. 可取整仁。核 仁重7.61 g ,出仁率54.71% 。 核仁充实、饱满,色浅,含脂 肪72.9% ,蛋白质 16.76% ,风味香而不涩。卢
33、龙 地区9 月上旬成熟,抗寒、抗病性强。极丰产, 薄壳,风味佳,含油量高,为仁用、油用兼用品种。 适 宜 华 北 核 桃 适 生 区栽培。 晋龙2 号 Jinlong 2 树 势 强, 树姿 开 张, 树冠 半圆形 。 雄先 型 , 中 熟品 种。 核仁饱 满 ,淡 黄 白 , 风味 香甜 ,品 质上 等, 易取 整 仁。 该品 种果 型大 而美 观, 生 食、 加工 皆 宜,丰产、稳产,抗逆性强。 适 宜 华 北 、 西 北 地 区丘陵山区发展。 西洛2 号 Xiluo 2 树 势 中庸 ,树 姿 早期 较直 立,以 后 多开 张, 分 枝力 中等 。雄先 型 ,晚 熟 品 种 。核 仁充
34、实饱 满, 乳黄 色, 味 香甜 ,易 取仁 。该 品种 有较 强 的抗 旱、 抗 病性,耐瘠薄土壤。坚果外形美观。 适 宜 秦 巴 山 区 , 西 北、华北地区栽培。 秦核1 号 Qinhe 1 树 势 旺盛 ,树 姿 较开 张, 结果枝 较 长。 雄先 型 。坚 果长 倒卵形 , 单果 重 14.3 g ,壳 面较 光 滑, 壳皮 厚1.1 mm , 可取 整 仁或 半仁 ,种 仁色 浅 或中 等 , 出仁率53.3% 左右。抗寒抗病力 强。果实9 月上旬成熟。 适宜黄土地区栽 培。 DB 1303/T 302 2021 10 附录B (资料 性) 核桃主 要病 害的 症状 、发 生规律
35、与防 治方法 表 病名 症状 发 生规律 防 治方法 细 菌 性 黑 斑 病 危害果实、 叶片、 嫩梢和枝条。 幼果受 害后果皮上出现黑褐色小斑点, 后形成圆形 或不规则形黑色病斑, 无明显边缘, 外围有 水渍状晕圈, 严重时病斑凹陷, 深入内果皮, 病菌扩展到核仁, 导致全果变黑, 早期脱落; 叶片感病, 先在叶脉及叶脉的分叉处出现黑 色小点, 后扩大成近圆形或多角形黑褐色病 斑, 外缘有半透明状晕圈, 严重 时病斑连片 扩大, 叶片皱缩、 枯焦, 病部中 央变成灰白 色, 有时呈穿孔状, 致使叶片残缺不全, 提 早脱落; 嫩梢受害, 在嫩梢上出现长形、 褐 色并略有凹陷的病斑 , 当病斑扩
36、展并绕枝干 一周时, 病斑以上 的枝条干枯坏死, 造成干 梢,叶落。 病原细菌在感病枝条、 芽或 茎的老病斑上越冬。 翌年春天借 雨水和昆虫活动进行传播, 从气 孔、 皮孔、 蜜腺及伤口侵入, 引 起叶、果或嫩 枝染病。 每年4 月 至8 月发病,反复 侵染多次。核 桃花期及展叶期易染病, 夏季多 雨发病重。 侵染叶面的最适温度 为4 30,幼果的最适温度 为5 27。 1 、 结合修剪清除病枝、 病果 并烧毁,减少初次感染病源。 2 、 及时防治举肢蛾、 山核桃 蚜 虫 、长 足象 等果 实害 虫, 减少 伤口和传播媒介。 3 、 发 芽 前 喷 施3 波美度 5 波 美 度石 硫合 剂,
37、展叶 后喷 波尔 多液1 次 3 次 ;雌 花开 花前 、 开 花 后 及 幼 果 期 各 喷72% 农 用 链 霉 素300倍或叶枯唑、 硫酸铜钙交 替 使用。 4 、选用抗病品种。 核 桃 腐 烂 病 危害枝干。 大树主干感病后, 病 斑初期 隐藏在皮层内。 发病后期, 病斑 扩展到长达 20 cm 30 cm ,树皮纵裂,沿树 皮裂缝流出 黑水, 干后发亮, 好似刷了一层黑漆。 幼树 主干和侧枝受害后, 病斑初期近梭形, 呈暗 灰色、水浸状,微肿起,用手指按压病部, 流出带泡沫的液体, 有酒糟味。 病斑上散生 许多黑色小点, 当空气湿度大时, 从小黑点 内涌出橘红色胶质丝状物。 病斑沿树
38、干纵横 方向发展, 后期病斑皮层纵向开裂, 流出大 量黑水。 病菌以菌丝体及分生孢子 器在病树上越冬。 翌年早春树液 流动时, 病菌孢子借雨水、 风力、 昆虫等传播,从各类伤口侵入, 逐渐扩展蔓延危害。 4 月至9 月成 熟的分生孢子器, 每当空气湿度 大时, 陆续泌出分生孢子角, 产 生大量的分生孢子, 进行多次侵 染危害,直至越冬前停止侵染。 一年中春季3 月至5 月份 ,秋季7 月至9 月份为腐烂 病高发期。核 桃进入结果期后, 腐烂病开始发 生, 随着树龄的增加和产量的不 断提高,腐烂病会逐年增多。 1 、选栽抗病品种。 2 、 加强栽培管理, 改善果园 的 通 风透 光条 件; 清除
39、 病枝 、落 叶并集中烧毁。 3 、 早春和晚秋要及时检查和 刮 除 病斑 ,做 到“ 刮早 ,刮 小, 刮 了 ”。 大树 要刮 去老 皮铲 除隐 蔽 在 皮层 下的 病疤 ,刮 口要 光滑 平 整 。刮 除部 位涂 抹果 富康 、甲 基 硫 菌 灵 ,50% 甲 基 托 布 津50 倍 液, 或 3 波美度5 波美度石硫 合 剂保护伤口。 炭 疽 病 危害幼果和叶片。 果实染病, 先 在果皮 上出现褐色圆形至近圆形病斑, 后扩展为较 大 黑 褐 色 凹 陷 病 斑 , 病 斑 中 央 有 黑 色 小 粒 点, 湿度大时病斑上现红色小突起; 叶片染 病, 在叶脉两侧产生长条形枯黄斑, 在叶缘
40、 附近产生枯黄病斑,严重时叶干枯脱落。 病菌在病果、 病叶、 芽上越 冬, 翌年春天产生分生孢子, 借 风、 雨、 昆虫传播, 从伤口和自 然孔口侵入,潜育期4 d 9 d , 一般幼果期易受侵染,7 月 至8 月 发 病 重 , 并 可 多 次 进 行 再 侵 染。 1 、 加强栽培管理, 改善果园 的 通 风透 光条 件; 清除 病枝 、落 叶并集中烧毁。 2 、6 月 至8 月 交 替 喷 洒 杀 菌 剂:1 2 200 波尔 多液 ;50% 多 菌灵800 1 000 倍;50% 的 甲基 托布津800 1 000 倍;45% 的咪 鲜胺8001 000 倍。 DB 1303/T 30
41、2 2021 11 附 录 B 核桃 主要 病害 的 症状、 发生 规律 与防 治方法 表(续1 ) 病名 症状 发 生规律 防 治方法 褐 斑 病 危 害 叶 片 、 嫩 梢 和 果 实 。 叶 片 染病,产生近圆形至不规则形灰褐 色病斑,前期边缘明显,扩展后边 缘不明显,略呈黄绿色至紫色,后 期病斑产生黑色小点;嫩梢染病, 产生黑褐色近椭圆形至不规则凹陷 斑,严重时梢枯;果实染病,产生 小凹陷斑,多斑融合后果实变黑。 病菌以菌丝、 分生孢子在病 叶或病梢上越冬, 翌年春天形成 分生孢子,借风雨或昆虫传播, 开始从皮孔或直接侵入叶片、 嫩 梢和果实, 发病后病部又形成分 生孢子进行多 次再侵
42、染 。5 月中 旬至6 月上旬开始发 病,7 月至8 月为发病盛期。 1 、冬前清除病枝、病落叶和病果, 并集中深埋,减少病源。 2 、6 月中旬和7 月下旬各喷一次1 2 200 的波尔多或50% 的甲基托布津800 倍液。 枝 枯 病 危 害 枝 干 。 枝 条 染 病 先 侵 染 幼 嫩的短枝,从顶端开始渐向下扩展 直达主干。 受害枝条皮层现暗灰色, 后变为深灰色至浅红褐色,大枝病 部凹陷,病死枝干的木栓层散生很 多黑色小粒点, 染病枝叶变黄脱落, 枝皮干枯开裂, 病变绕枝干1 周 , 病 干枯死,严重时整株树死亡。 病菌主要以分生孢子盘或 菌 丝 体 在 枝 条 、 树 干 等 病 部
43、 越 冬。 翌年早春, 病菌孢子借风力、 雨水、昆虫等传播,从机械伤、 虫伤、 枯枝处或嫩梢侵入, 导致 树皮枯死开裂, 病部表面散生黑 色粒状 突起的分生孢子盘。 一般 5 月至6 月开始发病, 7 月至8 月为 发病盛期, 到9 月份后停止发病。 1 、 加强管理, 及时防治虫害, 增强 树势,减少衰弱枝和伤口 ,保 持果园通 风透光。 2 、 秋季和越冬前清除病枝、 枯死枝 并集中烧毁,减少初染病源。 3 、 雨季到来以前至发病高峰期, 用 70% 的代森锰锌800 倍液连续喷3 次,每 隔10 d 一次。 4 、 枝干发病时, 用2%的五氯酚 葸油 胶泥涂抹病斑。 白 粉 病 危害叶片
44、和新梢。 叶片感病后, 叶背产生灰白色粉状病斑,叶片扭 曲皱缩;新梢染病后,节间缩短, 叶形变窄,叶缘卷曲,质地硬脆, 渐变褐色枯焦,冬季落叶后,病梢 呈灰白色。 病菌以闭囊壳在病落叶上 越 冬 或 以 菌 丝 体 在 冬 芽 鳞 片 间 或鳞片内越冬。翌年生长季节, 借雨水释放出子囊孢子, 随风传 播到核桃叶片和嫩梢上, 从气孔 侵入。5 月至6 月为发病盛期 , 发 病后病斑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 进行多次再侵染。 在夏季潜育期 约7 d 8 d ,7 月以后逐渐停止 蔓延。9 月至10月开始在白粉层 中产生闭囊壳,随病落叶越冬。 1 、 及时多次摘除病梢、 病叶; 核桃 采收后, 结 合
45、修 剪 , 剪 除 病 梢 、 病 芽 、 扫除落叶集中烧毁,以减少初侵染源。 2 、 加强栽培管理: 适当灌溉, 合理 施肥,增强树体抗病能力。 3 、 药剂喷洒:4 月至7 月发病初 期可 喷洒等量式波尔多液1 1 100 ,共喷3 次, 每10 d 15 d 喷1 次。 用0.2 波美度 0.3 波 美 度 石 硫 合 剂 或50% 甲 基 托 布 津 800 1 000 倍液或用50% 退 菌 特 可 湿 性 粉剂800 1 000 倍 稀 释 液 , 尤 以25% 粉 锈宁500800 倍稀释液喷雾效 果好, 喷 2 3 次,间隔10 d 。 溃 疡 病 危害树干。在树干基部0.5
46、m 1 m 处,初期树皮表面产生近圆 形的 褐色病斑,大小1 cm 左 右 , 同 时 向 病部外溢出褐色黏液,整个病变组 织呈水渍状,中部黑褐色,边缘浅 褐色。不久病部干缩下陷,其上散 生许多小黑点,发病重的皮层上病 斑融合,造成整株树枯萎死亡。 病菌以分生孢子器或菌丝 体在枝条、 树干病部越冬, 每年 4 月初发生,5 月至6 月进入高峰 期,7 月至8 月停滞 , 入秋后又有 1 次发病高峰,10月下旬停止。 1 、选用抗病品种。 2 、 加强管理, 增强树势, 提高 抗病 能力。 3 、 入冬以前树干和骨干枝涂白, 防 止冻害和日灼。 4 、5 月 至6 月和9 月 至10 月发现病斑
47、 后, 先刮病部皮层至木质部, 再涂3 波美 度石硫合剂、1% 的硫酸铜等杀 菌药剂。 DB 1303/T 302 2021 12 附 录 B 核桃 主要 病害 的 症状、 发生 规律 与防 治方 法表(续2 ) 病名 症状 发 生规律 防 治方法 膏 药 病 危 害 枝 干 。 初 期 在 树 干 或 大 枝 上产生椭圆形、不规则形褐色至灰 褐色膏药状病疤,周围现狭灰白色 边,外观似丝绒状,衰老后常龟裂 或剥落,发病轻的影响核桃树生长 发育,重则导致枝枯。 病菌常与介壳虫共生, 菌丝 体在枝干表面生长发育, 逐渐扩 大形成膏药状薄膜。 菌丝也能侵 入寄主皮层吸收营养。 担孢子通 过介壳虫的爬
48、行进行传播蔓延, 以 菌 膜 在 树 干 上 越 冬 。 土 壤 黏 重, 排水不良, 阴湿, 通风透光 不良等都易发病。 1 、 防治介壳虫。 使用松脂合剂 , 冬 季每500 g 原液加水4 L 5 L , 春季 则加 水5 L 6 L ,夏季加水6 L 12 L 喷洒枝 干,防治若虫。 2 、 加强管理。 树干涂白。 结合 修剪 除去病枝,或刮除病菌的实体和菌膜。 3 、4 月 至6 月和9 月 至10 月喷洒1 1 100 倍波尔多液,或20% 石 灰乳。 根 腐 病 危 害 核 桃 根 部 。 苗 木 或 幼 树 根 感病后,根部变黑,先从侧根的皮 层腐烂,最后导致全根腐烂,地上 部
49、叶片发黄, 叶缘变黑, 叶片脱落; 大树受害先从须根开始,围绕须根 的基部形成红褐色圆斑,病斑进一 步扩大深达木质部,致使整段根变 黑死亡。 病菌主要以菌丝体、 厚垣孢 子在土壤、 病残体和带菌病根中 越冬。 随着农事操作耕地、 除草 或浇水等接触到核桃根部, 直接 侵入或从伤口侵入。 病菌生长的 最适温度为2530 , 当核桃 根 系 衰 弱 时 易 遭 受 病 菌 的 侵 染 而致病,该病 地上症状 一般在4 月 至5 月显现。 1 、 增强树势, 提高抗病能力。 苗木 出圃时,要严格检查,发 现 病 苗 及 时 淘 汰。 栽植时避免过深, 接口要露出土面, 以防病菌从接口处侵入。 减少 果树结果 量,促进根系生长。 2 、 扒土晾根, 晾根期间避免树穴内 灌水或雨淋,晾7 d 10 d ,刮 除病斑选 择无病土壤进行覆盖。 3 、 灌根。 灌根有效的药剂有3% 恶霉 甲霜水剂500倍液和生根粉 (按 说明的倍 数使用),每株浇灌药液1 kg2 kg 。 DB 1303/T 302 2021 13 附录C (资料 性) 核桃主 要害 虫的 危害 特点 、发生 规律 与防 治方法 表 害虫 危 害特点 发 生规律 防 治方法 核 桃 举 肢 蛾 以 幼 虫 蛀 入 核 桃 青果 以后, 随着幼虫的 生长,纵横穿食为害, 被害的果皮发黑, 并开 始凹陷, 核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