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 C S 6 5 . 0 2 0 . 2 0 C C S B 2 3 DB50 重 庆 市 地 方 标 准 D B 5 0 / T 1 1 8 4 2 0 2 1 马 铃 薯 、 玉 米 、 甘 薯 套 作 栽 培 技 术 规 程 2 0 2 1 - 1 2 - 2 4 发 布 2 0 2 2 - 0 3 - 2 4 实 施 重 庆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D B 5 0 / T 1 1 8 4 2 0 2 1 I 前 言 本 文 件 按 照 G B / T 1 . 1 -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 : 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2、草 规 则 的 规 定 起 草 。 请 注 意 本 文 件 的 某 些 内 容 可 能 涉 及 专 利 。 本 文 件 的 发 布 机 构 不 承 担 识 别 专 利 的 责 任 。 本 文 件 由 重 庆 市 农 业 农 村 委 员 会 提 出 并 归 口 。 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 : 重 庆 市 农 业 技 术 推 广 总 站 。 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 员 : 黄 振 霖 、 舒 进 康 、 赵 雨 佳 、 欧 建 龙 、 胡 黎 华 、 潘 建 华 、 唐 道 彬 、 王 开 周 、 李 明 聪 、 刘 芳 。D B 5 0 / T 1 1 8 4 2 0 2 1 1 马
3、 铃 薯 、 玉 米 、 甘 薯 套 作 栽 培 技 术 规 程 1 范 围 本 文 件 规 定 了 春 马 铃 薯 、 玉 米 、 甘 薯 套 作 的 产 地 环 境 、 套 作 技 术 、 生 产 技 术 、 收 获 与 贮 藏 。 本 文 件 适 用 于 马 铃 薯 / 玉 米 / 甘 薯 套 作 旱 地 种 植 区 域 。 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 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费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 。 其 中 ,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 , 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
4、 。 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 , 其 最 新 版 本 ( 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 ) 适 用 于 本 文 件 。 G B / T 8 3 2 1 ( 所 有 部 分 ) 农 药 合 理 使 用 准 则 G B 1 8 1 3 3 马 铃 薯 种 薯 G B / T 3 1 7 5 3 马 铃 薯 商 品 薯 生 产 技 术 规 程 D B 5 0 / T 1 1 1 6 绿 色 食 品 甘 薯 生 产 技 术 规 程 N Y / T 3 9 1 绿 色 食 品 产 地 环 境 技 术 条 件 N Y / T 1 2 0 0 甘 薯 脱 毒 种 薯 3 术 语 和 定 义 3
5、 . 1 马 铃 薯 脱 毒 种 薯 v i r u s - f r e e s e e d p o t a t o e s 利 用 茎 尖 分 生 组 织 培 养 技 术 获 得 脱 毒 试 管 苗 , 应 用 脱 毒 试 管 苗 或 后 代 薯 繁 育 的 符 合 相 应 质 量 标 准 的 各 级 种 薯 。 3 . 2 马 铃 薯 晚 疫 病 预 警 系 统 p o t a t o l a t e b l i g h t w a r n i n g s y s t e m 根 据 田 间 相 对 湿 度 、 温 度 等 气 象 因 子 , 结 合 晚 疫 病 病 菌 生 长 特 点 及
6、 侵 染 规 律 , 模 拟 病 害 侵 染 循 环 曲 线 , 预 报 晚 疫 病 发 生 时 间 的 系 统 。 4 产 地 环 境 远 离 “ 三 废 ” 污 染 地 区 , 产 地 环 境 符 合 N Y / T 3 9 1 要 求 , 宜 选 海 拔 1 2 0 0 米 以 下 , 耕 地 层 深 厚 、 土 质 肥 沃 疏 松 的 沙 壤 土 或 壤 土 , 排 灌 方 便 。 5 套 作 技 术D B 5 0 / T 1 1 8 4 2 0 2 1 2 5 . 1 套 作 模 式 开 厢 宽 度 1 . 6 7 m , 起 垄 高 度 2 0 c m 2 5 c m 。 两 行
7、春 马 铃 薯 套 种 两 行 玉 米 , 马 铃 薯 收 获 后 , 套 种 两 行 甘 薯 。 春 马 铃 薯 套 种 玉 米 模 式 见 图 1 。 玉 米 套 种 甘 薯 模 式 见 图 2 。 图 1 春 马 铃 薯 套 种 玉 米 田 间 种 植 图 图 2 玉 米 套 种 甘 薯 田 间 种 植 图 5 . 2 茬 口 安 排 春 马 铃 薯 1 2 月 上 旬 2 月 下 旬 播 种 ; 玉 米 3 月 上 旬 4 月 中 旬 播 种 , 3 月 下 旬 5 月 上 旬 移 栽 ; 甘 薯 3 中 下 旬 育 苗 , 5 月 中 旬 6 月 中 旬 移 栽 。 6 生 产 技
8、术 6 . 1 春 马 铃 薯 生 产 技 术 6 . 1 . 1 品 种 选 用 株 型 紧 凑 、 优 质 、 丰 产 和 商 品 性 好 的 、 生 育 期 8 0 d 以 内 的 品 种 。 6 . 1 . 2 种 薯 选 择D B 5 0 / T 1 1 8 4 2 0 2 1 3 宜 用 马 铃 薯 脱 毒 种 薯 , 种 薯 质 量 符 合 G B 1 8 1 3 3 要 求 。 6 . 1 . 3 施 肥 肥 料 使 用 符 合 N Y / T 4 9 6 要 求 。 重 施 底 肥 , 每 6 6 6 . 7 施 农 家 肥 1 0 0 0 k g 1 5 0 0 k g ,
9、 宜 用 总 养 分 4 0 % 高 钾 复 合 肥 ( N : P 2 O 5 : K 2 O = 5 : 2 : 7 ) 3 0 k g 4 0 k g 作 底 肥 ; 苗 高 3 c m 5 c m 时 , 每 6 6 6 . 7 以 清 粪 水 5 0 0 k g 加 尿 素 5 k g 8 k g 进 行 追 肥 ; 现 蕾 期 每 隔 7 d 1 0 d 用 0 . 3 % 0 . 5 % 磷 酸 二 氢 钾 进 行 根 外 追 肥 1 次 2 次 。 6 . 1 . 4 田 间 管 理 结 合 追 肥 中 耕 除 草 培 土 , 使 垄 高 达 到 2 5 c m 3 0 c m
10、 ; 如 发 现 田 间 植 株 有 徒 长 现 象 , 在 初 花 期 喷 施 多 效 唑 , 每 6 6 6 . 7 用 1 5 % 多 效 唑 5 0 g 兑 水 5 0 k g 喷 雾 。 病 虫 害 防 治 按 照 G B / T 3 1 7 5 3 执 行 。 马 铃 薯 晚 疫 病 防 治 宜 按 照 马 铃 薯 晚 疫 病 预 警 系 统 信 息 , 先 施 用 保 护 剂 , 后 施 用 治 疗 剂 防 控 。 保 护 剂 可 选 用 7 5 % 代 森 锰 锌 水 分 散 粒 剂 , 治 疗 剂 可 选 用 7 2 % 霜 脲 锰 锌 可 湿 性 粉 剂 、 6 8 7 .
11、 5 S C / L 氟 菌 霜 霉 威 悬 浮 剂 、 5 0 % 氟 啶 胺 等 药 剂 , 交 替 使 用 。 地 下 害 虫 使 用 3 % 辛 硫 磷 颗 粒 剂 , 每 亩 地 7 k g 8 k g , 在 播 种 时 撒 施 , 或 4 0 % 辛 硫 磷 乳 油 3 0 0 m L 4 0 0 m L 加 水 2 k g , 与 玉 米 碎 粒 或 粗 康 1 0 k g 1 2 k g 拌 匀 撒 施 。 6 . 2 玉 米 生 产 技 术 6 . 2 . 1 品 种 选 择 选 用 株 型 紧 凑 、 中 矮 杆 、 抗 倒 伏 的 中 早 熟 高 产 品 种 。 6 .
12、 2 . 2 育 苗 移 栽 采 用 塑 料 软 盘 双 膜 覆 盖 保 温 育 苗 , 待 苗 长 到 二 叶 时 揭 膜 炼 苗 , 二 叶 一 心 至 三 叶 时 移 栽 大 田 , 栽 后 及 时 浇 定 根 水 。 6 . 2 . 3 施 肥 肥 料 使 用 符 合 N Y / T 3 9 1 要 求 。 每 6 6 6 . 7 施 1 0 0 0 k g 1 5 0 0 k g 农 家 肥 、 总 养 分 4 5 % 复 合 肥 ( N : P 2 O 5 : K 2 O = 1 : 1 : 1 ) 2 5 k g 3 0 k g 作 底 肥 。 移 栽 后 7 d 1 0 d 施
13、 尿 素 4 k g 4 . 5 k g , 拔 节 期 施 尿 素 7 . 5 k g 9 k g , 大 喇 叭 口 期 施 尿 素 1 5 k g 1 9 k g 、 5 0 % 氯 化 钾 3 k g 3 . 5 k g 。 6 . 2 . 4 田 间 管 理 进 行 2 次 中 耕 除 草 , 第 一 次 4 叶 7 叶 宜 浅 , 以 松 土 为 主 , 第 二 次 拔 节 前 , 可 深 至 1 0 c m 。 病 虫 害 防 治 按 照 D B / T 1 0 3 5 执 行 。 草 地 贪 夜 蛾 的 防 治 , 在 成 虫 发 生 高 峰 期 , 集 中 连 片 采 用 灯
14、 诱 、 性 诱 、 食 诱 等 措 施 诱 杀 成 虫 , 在 卵 孵 化 初 期 , 选 用 金 龟 子 绿 僵 菌 或 核 型 多 角 体 病 毒 ( N P V ) 、 苏 云 金 杆 菌 ( B t ) 、 乙 基 多 杀 菌 素 、 茚 虫 威 或 甲 维 盐 等 防 治 低 龄 幼 虫 。 6 . 3 甘 薯 生 产 技 术 6 . 3 . 1 品 种 选 择 宜 选 用 优 质 、 抗 逆 性 强 、 高 产 的 优 良 甘 薯 品 种 。 宜 使 用 脱 毒 种 苗 , 质 量 符 合 N Y / T 1 2 0 0 要 求 。 6 . 3 . 2 育 苗D B 5 0 /
15、T 1 1 8 4 2 0 2 1 4 当 日 平 均 气 温 达 到 1 5 以 上 时 即 可 殡 种 , 每 1 m 2 苗 床 殡 种 5 k g 1 0 k g 。 殡 种 时 薯 块 的 头 部 和 阳 面 向 上 、 斜 排 、 大 小 分 开 、 用 混 合 肥 土 填 隙 并 浇 水 、 覆 盖 细 土 直 至 不 见 种 薯 裸 露 ; 在 苗 床 土 面 平 铺 一 层 地 膜 , 其 上 小 拱 棚 覆 盖 。 6 . 3 . 3 壮 苗 栽 插 一 般 5 节 6 节 、 百 苗 重 2 . 0 k g 以 上 壮 苗 , 入 土 2 节 3 节 , 水 平 插 或
16、斜 插 ; 行 株 距 3 4 2 8 c m , 亩 密 度 2 8 5 0 株 。 6 . 3 . 4 施 肥 宜 每 6 6 6 . 7 m 2 施 总 养 分 4 0 % 高 钾 复 合 肥 ( N : P 2 O 5 : K 2 O = 5 : 2 : 7 ) 1 5 k g 2 0 k g 作 底 肥 ; 栽 后 1 5 d 2 0 d 进 行 追 肥 , 每 6 6 6 . 7 m 2 施 氮 ( N ) 2 k g 3 k g ; 块 根 膨 大 期 , 每 6 6 6 . 7 m 2 用 0 . 3 % 磷 酸 二 氢 钾 溶 液 进 行 叶 面 喷 施 根 外 追 肥 1
17、次 2 次 。 6 . 3 . 5 田 间 管 理 田 间 管 理 按 照 D B 5 0 / T 1 1 1 6 执 行 。 7 收 获 与 贮 藏 7 . 1 春 马 铃 薯 收 获 与 贮 藏 地 上 茎 7 0 % 的 叶 片 落 黄 时 , 及 时 刹 秧 抢 晴 天 收 获 。 利 用 秸 秆 覆 盖 、 堆 藏 、 架 藏 或 通 风 库 避 光 贮 藏 , 贮 藏 温 度 以 1 5 为 宜 , 贮 藏 期 间 定 期 检 查 , 剔 除 病 薯 、 烂 薯 。 7 . 2 玉 米 收 获 与 贮 藏 当 籽 粒 出 现 黑 色 层 , 玉 米 成 熟 后 7 d 1 0 d 为 最 佳 收 获 期 。 收 获 后 , 在 通 风 向 阳 处 晾 晒 、 脱 粒 , 水 分 含 量 在 1 3 % 以 下 可 入 库 贮 藏 , 贮 藏 期 粮 温 不 超 过 3 0 。 7 . 3 甘 薯 收 获 与 贮 藏 1 0 月 上 旬 1 1 月 上 旬 选 择 晴 天 收 获 , 土 温 低 于 1 5 之 前 收 完 。 贮 藏 适 宜 温 度 1 1 1 4 , 相 对 湿 度 8 0 % 9 0 %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