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50 T 1132-2021 油桐栽培技术规程.pdf

    • 资源ID:1531320       资源大小:457.63KB        全文页数:10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50 T 1132-2021 油桐栽培技术规程.pdf

    1、I C S 6 5 . 0 2 0 . 2 0 C C S B 6 6 DB50 重 庆 市 地 方 标 准 D B 5 0 / T 1 1 3 2 2 0 2 1 油 桐 栽 培 技 术 规 程 2 0 2 1 - 0 9 - 3 0 发 布 2 0 2 2 - 0 1 - 0 1 实 施 重 庆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D B 5 0 / T 1 1 3 2 2 0 2 1 I 前 言 本 文 件 按 照 G B / T 1 . 1 -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一 部 分 : 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 起 草 。

    2、本 文 件 由 重 庆 市 农 业 农 村 委 员 会 提 出 并 归 口 。 本 文 件 起 草 单 位 : 西 南 大 学 、 重 庆 灏 天 生 态 农 业 科 技 有 限 公 司 。 本 文 件 主 要 起 草 人 员 : 罗 克 明 、 张 庆 伟 、 张 烩 涓 、 蔡 瑜 、 李 孝 红 、 曹 慧 。D B 5 0 / T 1 1 3 2 2 0 2 1 1 油 桐 栽 培 技 术 规 程 1 范 围 本 文 件 规 定 了 术 语 和 定 义 、 栽 培 技 术 要 求 、 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治 、 果 实 采 收 及 贮 藏 等 方 面 的 技 术 要 求 。 本 文

    3、 件 适 用 于 油 桐 栽 培 技 术 。 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 下 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 。 其 中 ,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 , 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 ; 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 , 其 最 新 版 本 ( 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 ) 适 用 于 本 文 件 。 G B / T 1 5 7 7 6 - 2 0 1 6 造 林 技 术 规 程 G B / T 1 5 7 8 3 - 1 9 9 5 主 要 造 林 树

    4、 种 林 地 化 学 除 草 技 术 规 程 G B / T 1 8 3 3 7 . 3 - 2 0 0 1 生 态 公 益 林 建 设 技 术 规 程 G B 2 7 7 2 - 1 9 9 9 林 木 种 子 检 验 规 程 L Y / T 1 3 2 7 - 2 0 1 7 油 桐 林 培 育 技 术 规 程 L Y / T 1 5 5 7 - 2 0 1 7 名 特 优 经 济 林 基 地 建 设 技 术 规 程 3 术 语 和 定 义 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 。 3 . 1 油 桐 t u n g t r e e 油 桐 , 大 戟 科 油 桐 属 木 本

    5、 植 物 , 学 名 : V e r n i c i a f o r d i i ( H e m s l . ) A i r y S h a w , 本 文 件 中 指 三 年 桐 。 3 . 2 林 木 良 种 i m p r o v e d v a r i e t i e s o f f o r e s t t r e e 指 经 人 工 选 育 , 通 过 严 格 试 验 和 鉴 定 , 证 明 在 适 生 区 域 内 , 在 产 量 和 质 量 以 及 其 他 主 要 性 状 方 面 明 显 优 于 当 地 主 栽 树 种 或 栽 培 品 种 , 具 有 生 产 价 值 的 繁 殖 材

    6、 料 。 在 目 前 林 业 生 产 实 践 中 , 林 木 良 种 包 括 经 审 定 和 认 定 的 优 良 品 种 、 优 良 家 系 、 优 良 无 性 系 以 及 优 良 种 源 内 经 过 去 劣 的 正 常 林 分 和 种 子 园 、 母 树 林 生 产 的 种 子 。 3 . 3 优 树 s u p e r i o r t r e eD B 5 0 / T 1 1 3 2 2 0 2 1 2 在 相 似 立 地 条 件 下 , 生 长 量 、 产 量 、 树 形 、 适 应 性 、 抗 逆 性 等 方 面 显 著 优 于 周 围 同 种 、 同 龄 的 树 木 。 3 . 4

    7、植 苗 a f f o r e s t a t i o n b y s e e d l i n g s 以 苗 木 为 造 林 材 料 进 行 栽 植 的 造 林 方 法 。 3 . 5 栽 培 密 度 p l a n t i n g d e n s i t y 单 位 面 积 种 植 点 数 。 3 . 6 幼 树 j u v e n i l e t r e e 指 树 龄 在 3 年 以 下 生 长 稳 定 的 植 株 。 3 . 7 种 植 点 配 置 s p a c i n g o f s e e d i n g o r p l a n t i n g s p o t s 种 植 点

    8、在 造 林 地 上 的 间 距 及 其 排 列 方 式 。 3 . 8 成 树 a d u l t t r e e 指 树 龄 在 三 年 以 上 , 生 长 稳 定 并 具 备 每 年 开 花 结 果 能 力 的 植 株 。 3 . 9 表 土 t o p s o i l 土 壤 剖 面 上 层 厚 度 约 为 3 0 c m 的 结 构 良 好 、 肥 力 尚 可 的 土 壤 。 3 . 1 0 心 土 s u b s o i l 指 表 土 以 下 至 5 0 c m 左 右 深 度 的 土 壤 , 一 般 结 构 较 差 , 养 分 含 量 较 低 。D B 5 0 / T 1 1 3

    9、 2 2 0 2 1 3 4 栽 培 技 术 要 求 4 . 1 栽 培 区 域 宜 选 在 海 拔 1 0 0 0 m 以 下 的 低 山 丘 陵 地 带 阳 坡 或 半 阳 坡 。 土 层 深 厚 、 排 水 良 好 、 土 质 疏 松 的 微 酸 性 或 中 性 土 壤 为 最 佳 。 4 . 2 品 种 选 择 宜 选 择 单 株 产 量 高 、 种 仁 含 油 率 高 、 桐 油 品 质 好 的 品 种 进 行 栽 培 , 按 照 L Y / T 1 3 2 7 - 2 0 1 7 中 4 . 2 规 定 的 要 求 , 可 选 择 湖 南 葡 萄 桐 、 四 川 小 米 桐 和 四

    10、 川 大 米 桐 等 品 种 。 对 于 品 种 中 的 林 木 良 种 , 可 优 先 选 择 。 4 . 3 油 桐 育 苗 优 良 种 子 的 选 取 按 照 G B 2 7 7 2 - 1 9 9 9 中 7 . 2 . 1 规 定 的 要 求 执 行 。 苗 木 繁 育 按 L Y / T 1 3 2 7 - 2 0 1 7 中 第 4 章 规 定 的 要 求 执 行 。 各 类 型 苗 木 规 格 见 表 1 。 表 1 油 桐 苗 木 等 级 苗 木 类 型 苗木等级 综合控制指 标 、 级 苗百分率 级 级 地 径 c m 苗 高 c m 根系 地 径 c m 苗 高 c m

    11、根系 长 度 c m 5 c m 1 级侧 根数 长 度 c m 5 c m 1 级侧 根数 实 生 苗 1 . 2 8 0 2 0 5 0 . 8 - 1 . 2 6 0 - 8 0 1 5 3 充分木质化, 顶芽无损伤 8 5 嫁 接 苗 1 . 2 8 0 2 0 5 1 . 0 - 1 . 2 6 0 - 8 0 1 5 3 充分木质化, 顶芽无损伤 8 5 容 器 苗 0 . 6 5 0 0 . 4 - 0 . 6 3 5 - 5 0 充分木质化, 顶芽无损伤 8 5 起 苗 宜 在 苗 木 休 眠 期 进 行 , 实 生 苗 和 嫁 接 苗 可 在 春 季 萌 动 前 或 秋 季

    12、生 长 停 止 后 进 行 , 容 器 苗 可 随 用 随 起 。 可 采 用 人 工 或 机 械 起 苗 , 起 苗 深 度 应 达 到 苗 木 分 级 所 要 求 的 根 系 指 标 , 切 断 主 根 , 避 免 硬 拔 , 保 持 苗 木 根 系 完 整 。 苗 木 经 分 级 后 应 及 时 打 捆 , 将 根 系 蘸 满 泥 浆 , 排 放 整 齐 。 每 捆 苗 木 应 贴 系 标 签 , 标 签 上 应 标 明 树 种 、 苗 龄 , 产 地 , 等 级 、 起 苗 日 期 、 检 疫 证 号 、 许 可 证 号 和 出 圃 等 级 证 号 。 苗 木 运 输 时 装 车 应

    13、轻 装 轻 放 , 尽 快 完 成 , 减 少 苗 木 受 损 。 运 输 途 中 应 采 取 遮 荫 、 保 湿 、 防 风 、 防 晒 、 防 雨 和 防 冻 等 措 施 。D B 5 0 / T 1 1 3 2 2 0 2 1 4 4 . 4 整 地 施 肥 按 照 L Y / T 1 3 2 7 - 2 0 1 7 表 1 中 的 要 求 , 油 桐 栽 培 的 常 规 株 行 距 为 4 m 4 m , 可 因 品 种 、 立 地 条 件 、 管 理 水 平 而 调 整 。 对 于 缓 坡 地 宜 进 行 全 面 整 地 , 对 于 坡 度 较 大 ( 2 5 ) 的 山 地 宜 进

    14、 行 带 状 或 穴 状 整 地 ( 按 一 定 的 行 距 , 水 平 挖 垦 1 1 . 5 m 宽 的 带 或 1 m 1 m 的 穴 ) 。 整 地 的 同 时 , 应 施 足 基 肥 。 每 穴 可 施 腐 熟 的 有 机 肥 等 5 0 k g ( 过 筛 、 去 杂 ) , 加 复 合 肥 ( 氮 磷 钾 比 例 为 1 0 : 1 0 : 1 0 ) 0 . 5 k g , 2 种 肥 料 应 混 合 均 匀 后 再 施 用 。 施 用 时 先 下 表 土 , 再 下 心 土 , 回 填 要 求 高 出 地 面 2 0 c m 以 上 , 便 于 排 涝 。 4 . 5 幼 苗

    15、 移 栽 4 . 5 . 1 移 栽 幼 苗 移 栽 的 适 宜 时 间 是 2 月 上 旬 至 3 月 中 旬 , 选 取 阴 雨 天 气 带 土 移 栽 。 栽 植 时 在 移 栽 点 上 挖 出 苗 木 根 系 能 自 然 伸 展 开 的 穴 坑 , 边 回 填 细 土 边 轻 摇 树 干 , 踏 实 土 壤 , 使 根 系 与 土 壤 紧 密 结 合 并 呈 自 然 生 长 状 态 。 嫁 接 苗 的 移 栽 深 度 以 原 苗 圃 土 印 为 准 , 不 得 超 过 嫁 接 口 , 移 栽 后 灌 足 定 根 水 , 并 覆 盖 1 m 2 的 黑 色 地 膜 或 者 铺 上 1 0

    16、 2 0 c m 厚 度 的 稻 草 进 行 保 温 保 湿 。 4 . 5 . 2 配 置 方 式 以 葡 萄 桐 作 为 主 栽 品 种 , 小 米 桐 或 大 米 桐 作 为 授 粉 品 种 。 根 据 地 形 采 用 “ 中 心 - 四 周 ” 的 方 式 进 行 品 种 配 置 , 即 中 心 种 植 小 米 桐 或 大 米 桐 , 四 周 种 植 葡 萄 桐 。 按 照 L Y / T 1 5 5 7 - 2 0 1 7 中 8 . 6 的 要 求 , 授 粉 品 种 占 总 株 数 的 1 5 2 0 % 。 可 采 取 林 农 间 作 的 方 式 , 在 林 间 种 植 绿 肥

    17、 作 物 , 以 控 制 杂 草 产 生 和 促 进 油 桐 生 长 。 4 . 6 幼 树 管 理 4 . 6 . 1 查 苗 补 漏 按 G B / T 1 5 7 7 6 - 2 0 1 6 中 1 1 . 1 规 定 执 行 。 4 . 6 . 2 修 枝 整 形 油 桐 理 想 丰 产 树 形 为 台 灯 形 ( 有 中 心 干 , 分 枝 3 轮 , 每 轮 3 - 5 个 主 枝 ) , 可 依 据 此 树 形 相 关 指 标 塑 造 树 形 。 4 . 7 成 树 管 理 4 . 7 . 1 除 草 每 年 2 3 月 、 7 8 月 , 应 对 油 桐 成 树 周 围 进 行

    18、 除 草 。 如 喷 施 除 草 剂 , 应 按 G B / T 1 5 7 8 3 - 1 9 9 5 中 第 7 章 的 规 定 执 行 。D B 5 0 / T 1 1 3 2 2 0 2 1 5 4 . 7 . 2 水 肥 管 理 冬 季 进 行 树 盘 松 土 , 松 土 深 度 为 1 0 2 0 c m , 平 坦 地 宜 深 , 坡 地 宜 浅 。 沿 树 冠 投 影 外 缘 挖 3 0 c m 宽 、 3 0 c m 深 的 沟 , 翻 压 绿 肥 的 同 时 施 入 氮 、 磷 、 钾 肥 和 农 家 肥 。 肥 料 的 施 用 量 为 每 株 氮 肥 0 . 3 k g

    19、、 磷 肥 0 . 5 k g 、 钾 肥 0 . 4 k g 。 林 地 灌 溉 可 参 照 G B / T 1 8 3 3 7 . 3 的 规 定 结 合 具 体 情 况 执 行 , 尤 其 是 夏 季 持 续 高 温 天 气 条 件 下 , 应 及 时 灌 水 。 4 . 7 . 3 修 枝 整 形 日 常 修 剪 以 去 除 枯 枝 、 衰 弱 枝 、 病 虫 枝 和 徒 长 枝 为 主 。 5 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治 油 桐 主 要 病 虫 害 的 防 治 , 具 体 包 括 : 油 桐 枯 萎 病 、 油 桐 黑 斑 病 和 油 桐 根 腐 病 等 病 害 ; 油 桐 尺 蛾

    20、、 油 桐 剌 蛾 、 天 牛 、 金 龟 子 等 虫 害 。 可 按 照 L Y / T 1 3 2 7 - 2 0 1 7 中 表 D . 1 执 行 , 具 体 防 治 方 法 见 表 2 。 表 2 油 桐 常 见 病 虫 害 及 其 防 治 方 法 病虫害名称 主要症状 主要防治措施 油桐枯萎病 病菌从根部入侵, 通过维管束向全树枝 叶扩展蔓延并分泌毒系,发病初嫩枝、 叶枯死, 叶枯死不脱落, 最后全株枯死。 致病原菌是尖孢镰刀菌。 发现病株要及时挖除, 烧毁, 随即用石灰消毒, 对初病树可 采用抗菌剂 (4 0 1 ) 8 0 0 1 0 0 0 倍液体或 5 0 % 乙基托布 津

    21、 4 0 0 8 0 0 倍液进行包扎及淋根。 油桐黑斑病 病菌危害叶和果,初期出现褐色小斑, 逐步发展扩大,引起早期落叶和落果。 致病原菌是油桐球腔菌。 冬季时将病叶和病果深埋土内或集中烧毁。于 3 4 月间用 0 . 8 1 % 波尔多液喷洒, 每月 1 2 次。 在缺水地区, 可撒施 草木灰和石灰混合剂,比例为 3 :2 或 2 :2 。 油桐根腐病 病株先是须根腐烂, 后是侧根和主根腐 烂, 叶失水萎焉, 枯黄脱落, 最后全株 干枯死亡。致病原菌是腐皮镰刀菌。 深翻土壤, 保持土壤透气良好, 避免积水; 清除病株, 石灰 消毒病土; 药剂防治, 用 7 0 % 敌百松粉剂 7 0 0

    22、倍液或甲醛溶 液 2 0 0 倍液浇灌病株。 油 桐 尺 蛾 B u z u r a s u p p r e s s a r i a G u e n e e 是食叶性毁灭性害虫。幼虫食叶危害, 在油桐主产区 1 年发生 1 代到 2 代, 甚 至 3 代, 6 月为第 1 代幼虫 , 幼虫期 4 0 d 。 第 2 代幼虫发生在 8 9 月,幼虫期 3 5 天。 第 3 代幼虫 9 月中旬至 1 0 月下旬, 幼虫期 3 5 天。 利用越冬及 7 月第 1 代幼虫化蛹, 结合冬垦和中耕灭蛹。 在 虫发期 可用人工 捕杀,或 用每毫升含 2 4 亿的苏 云金杆菌 液喷杀 2 5 龄幼虫 ,效果好

    23、 。或用核 型多角体病 毒,每毫 升含 0 . 1 3 喷杀。 橙 斑 天 牛 B a t o c e r a d a v i d i s D e y r o l l e 3 年 发 生 1 代 , 第一 年 以 幼虫 、 第 二年 以成虫在树干内过冬, 第 3 年 4 月下旬, 越 冬 成 虫 开 始 出 洞 。 幼 虫 期 长 达 1 5 个 月 , 一 条 幼 虫 蛀 食 树 干 2 5 0 c m 2 左 右 。 雌虫 5 6 月在树干基部产卵。 捕捉成虫,在树干基部产卵或中午躲藏时捕捉,清除卵块, 当幼虫已进入木质部时可用钢丝钩杀, 用硫磺 0 . 5 k g , 石灰 3 k g

    24、和水 2 0 k g 搅拌均匀后涂刷树干。D B 5 0 / T 1 1 3 2 2 0 2 1 6 表 2 ( 续 ) 病虫害名称 主要症状 主要防治措施 油 桐 刺 蛾 L a t o i a c o n s o c i a ( W a l k e r ) 幼 虫 大 量 取 食 叶 片 , 危 害 油 桐 生 长 结 实。 1 年发生 2 3 代。 幼虫在茧中越冬, 在茧中化蛹。 6 月下旬为第 1 代幼虫盛 期 , 危害 最 重 。 8 月 中 旬为 第 2 代 幼 虫 盛期,第 3 代幼虫在 9 月中旬。 摘除虫叶; 消灭虫茧; 灯光诱杀; 释放赤眼蜂; 喷洒苏云金 杆菌; 喷洒多角

    25、体病毒; 保护天敌; 9 0 % 敌百虫 1 0 0 0 2 0 0 0 倍液等喷洒。 金龟子 S c a r a b a e o i d e a , 包括茶色金龟 子, 铜绿金龟子 等 幼虫啃食茎部和根部,成虫采食叶片, 对 幼 林 危 害 严 重 。 1 2 龄 幼 虫 出 现 在 7 8 月, 9 月后变为 3 龄, 越冬后次年 6 月变为成虫,成虫盛期在 6 月下旬至 7 月下旬。 可使用性诱剂进行诱杀; 喷洒苏云金杆菌; 使用 5 0 % 辛硫磷 乳油 5 0 0 g 与 2 0 k g 细土混匀后处理树干下土壤, 或使用 9 0 % 敌百虫 6 0 0 8 0 0 倍液等喷洒。 6 果 实 采 收 和 贮 藏 6 . 1 果 实 采 收 按 L Y / T 1 3 2 7 - 2 0 1 7 中 4 . 3 . 1 要 求 执 行 , 于 果 实 充 分 成 熟 时 ( 果 实 由 青 色 变 为 黄 褐 或 红 褐 色 ) 进 行 采 收 。 6 . 2 果 实 贮 藏 采 收 的 桐 果 应 堆 放 在 干 燥 阴 凉 处 , 其 间 避 免 曝 晒 和 浸 水 。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_


    注意事项

    本文(DB50 T 1132-2021 油桐栽培技术规程.pdf)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