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45 T 2415-2021 在用桥(门)式起重机安全评估规程.pdf

    • 资源ID:1531285       资源大小:9.73MB        全文页数:24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45 T 2415-2021 在用桥(门)式起重机安全评估规程.pdf

    1、 ICS 13 . CCS J 8 广 在 Asses s 2021 - 11 0 8 0 西 壮 在 用 桥 s ment te - 12 - 20 发 壮族 桥 ( 门 chnolog y 发 布 广西 壮 族 自 门 ) 式 y proced u 壮 族自治 区 自 治 式 起 重 u res for 区 市场监 督 区 重 机 安 s afety 督 管理局 地 D B 安 全 评 of b rid g 发 布 45 方 标 B 45/T 24 评 估 规 g e and g a 2022 - 0 布 5 标准 15 2021 规 程 a ntrycr a 0 1 - 20 实 准 a

    2、 ne 实 施DB 45 /T 2 41 5 20 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 T 1 .12 0 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 准化文件的 结构和起草 规则的规 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壮族自治区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广西路桥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朱锡山、黄冀、鞠成伟、覃献军、覃海标、王广明、张志斌、刘健、罗贞、 何参、许志伟、覃予春、黄勇钊、王子玉、赵政飞、梁敏勇、田学成、农川、廖杨凯、韦迎超、韦鹏。 DB 45 /T

    3、 2 41 5 20 21 1 在用桥(门)式起重机安全评估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在用桥 (门) 式起重机安全评估机构要求、 安全评估条件及评估内容、 评估程序、 风 险等级评定、综合结论判定等要求。 本文件不适用于下列条件下在用的桥 (门) 式起重机: 易燃易爆、 可燃性气体的环境和有毒气体环 境、核辐射环境。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 /T 3 81 1 20 08 起重 机设 计规范

    4、 GB /T 5 97 2 起重机 钢丝绳保养维护检验和报废 GB 6 06 7. 5 起重机械安全规程 第 5 部分:桥式和门式起重机 GB /T 6 97 4 起重机术语 GB /T 1 26 04 . 1 无损检测 术语超声检测 GB /T 1 44 05 通用桥式起 重机 GB /T 1 44 06 通用门式起 重机 GB /T 1 94 18 钢的弧焊接 头 缺陷质 量分级指南 GB /T 2 51 96 起重机设 计 工作周期的监控标准 GB 2 64 69 架桥机安全规程 NB/ T 47 01 3.3 承 压设备 无损检测 第3部分:超 声检测 NB/ T 47 01 3.4

    5、承 压设备 无损检测 第4部分:磁粉 检测 NB/ T 47 01 3.5 承 压设备 无损检测 第5部分:渗透 检测 NB/ T 47 01 3.6 承 压设备 无损检测 第6部分:涡 流检测 3 术语和定义 GB /T 6 97 4、 GB /T 1 26 04 . 1和G B/ T 25 1 96 界定的术 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在用桥(门)式起重机 ex is ti ng cr an e 已投入使用的起重机。 DB 45 /T 2 41 5 20 21 2 3 .2 安全评估 sa fe ty a ss ess me nt 通过对评估 对 象 的设 计 、制 造情况 进行

    6、了 解 ,对 使 用 保养 、 维修情况 进行调查 ,对 钢 结构的 磨损 、 锈蚀 、 裂纹 、 变形 等 情况进行 检 查 和测 量 , 并对结构和 载荷 的 响 应 进行 测 试 、 计算 分 析 , 以系统 评 价当 前结构性能、 材 料 状态 并 预 测其安全性的 活动 。 3 .3 安全评估机构 s af et y a ss es sm en t a ge nc y 从事 在用桥(门)式起重机械安全评估的机构。 3 .4 风险分析 ri sk a na ly ses 系统地运 用可 获得 的 信息 识别 危 险和评估风险的过程。 3 .5 风险评定 ri sk e va lu at

    7、i on 根据 风险分 析 结 果确 定 是否需 要降低风险的过程。 3 .6 风险等级 le ve l of r isk 依据损失 发生的概率和 损失 程度 进行 的等级 划 分。 3 .7 安全状况等级 s ec ur ity l ev el 对设备安全 状况进行 的等级 划 分。 4 安全评估机构要求 4 .1 基本要求 安全评估机构应 是独立 的第 三 方检验检测机构, 具 有 国家 特种设备安全 监督管理 部门核准的起重机 械检验检测资 质或型 式 试 验资 质且 通过检验检测机构 计量认证 。 4 .2 制度要求 4. 2. 1 安全评估机 构应 当 按照 相关 法 律 法 规和本

    8、规程 的要求制定 包 括 安全评 估程序(方 案 )和安全 评 估流程在内的安全评估作 业指 导文件,在本机构内 正 式发布。 4. 2. 2 安全评估机 构应 当 建 立相 关 制度对 安全评估 质 量进行控 制 ,并对安全 评估结 果 的 真实 性、公 正 性 负 责。 4 .3 人员要求 4. 3. 1 安全评估人员应 具 有 三年以上与 起重机械 相关 检验检测 或 专 业技 术工作 经历 。 4. 3. 2 现场安全评 估应有 至 少 两名符 合 上述 要求的人 员参 加 ;评 估 组长 应 至 少 具 有起重 机检验 师 资 格 或高 级 技 术 职称 并 满足以 下要求: a)

    9、熟悉 起重机械 相关技 术标准和安全 技 术规范; b) 具 有起重机械安全评估 或者 起重机械 事故处理经 验; c) 具 有 保障 安全评估公 正实 施的 组织 能 力 ; d) 不 受 任何 偏见影响 ; DB 45 /T 2 41 5 20 21 3 e) 当评估不能达成一致时具有仲裁能力。 4 .4 检测仪器设备要求 具体要求如下: a) 安全评估单 位应配 备 无损 检测、结构与载荷响 应测试 、 材 料性能测试 、结构校 核 与计算、结 构形位检测等满足评估要求的检测仪器设备和计量器具; b) 检测所用的检测仪器设备和计量器具应由具备资质的第三方机构进行检定或校准, 并在计量有

    10、效期内使用。 5 安全评估条件及评估内容 5 .1 安全评估条件 5. 1. 1 在用桥(门)式起重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进行安全评估: a) 起重机械使用年限达到或超过其设计寿命的; b) 定期检查显示起重机械工作状况明显恶化的; c) 在服役期间出现金属结构变形、局部失稳,需判定其是否满足安全使用条件的; d) 架桥机达到 G B 26 46 9 规定 的 需要进行安全评估条件的; e) 委托单位认为有必要的。 5. 1. 2 在用桥(门)式起重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建议进行整机或重要结构件安全评估: a) 达到前一次安全评估结论报告中建议金属结构使用年限的进行整机安全评估; b) 指 定的零

    11、部件 达到上次 安全评估报告中建议使 用 年 限内的可对指 定的重要结构件 进行安全评 估; c) 停用4年及 以上的起重机械重新投入使用的进行整机安全评估; d) 过期未进行定期检验,超过 2 个定 期检验周期以上的进行整机安全评估。 5 .2 安全评估内容 现场评估项目的确定, 应根据设备本体的实际情况, 选择下列相关项目, 包含以下一个或多个项目, 但不限于以下项目内容: a) 资料查阅; b) 整机外观质量; c) 结构形位; d) 安全保护装置; e) 主要零部件及连接部位; f) 整机空载运行试验; g) 电气系统; h) 表面缺陷; i) 内部缺陷; j) 结构与载荷响应检测;

    12、k) 校核与计算。 DB 45 /T 2 41 5 20 21 4 6 评估程序 6 .1 评估流程 安全评估流程包 括 :前期准备、现场评估、评估结 果 判定、出 具 安全评估报告。 6 .2 前期准备 安全评估 之 前, 应 与委托 单位 签订 安全评估 技 术 协 议, 制定 详细 的安全评估方 案 并 经委托 单位 盖章 确认 , 确 定 安全评估的 项目 内容和 方法。评估 方 案 应包 括编 制 目 的、 编 制 依据 、 适用范围、 评估流程、 评估 项目 及内容、评估 记 录及评估报告。 6 .3 现场评估 6 .3 .1 资料查阅 6. 3. 1. 1 设备资料,应建 立技

    13、术 档案 , 且至 少应包 括以 下内容: a) 出 厂 资料; b) 使 用 登记 资料; c) 日 常使 用 状况记 录及 维护保养记 录; d) 运行故障 和 事故记 录及 事故处理 报告; e) 安全 保护装置或 安全附件 校 验、 维修 、 更换记 录和报告; f) 高 能 耗 设备 节 能 改造技 术资料; g) 最 近一次 检验报告等。 6. 3. 1. 2 使 用资料,应包 括以 下内容: a) 各项 规 章 制度、安全 节 能 管理 制度和 操 作规程; b) 特种设备安全 管理 机构的设 置 及 相 应的安全 管理 人员的 配置 ; c) 作 业 人员的 配 备和 持证情况

    14、 ; d) 安全 管理 人员和作 业 人员安全 教育 、 技 能 培训情况 ; e) 事故 应 急 专 项预案 ,应 急演练情况 等。 6 .3 .2 整机外观质量 6. 3. 2. 1 整 机 外观质 量 检测不 需拆 开 任何部 件, 但 可 以打 开 在 正常 维护 和检 查时 可 以打开 的 盖 子, 如 减速 器 视孔盖 等; 无 法 使 用 直接目视 检测 时 ,可 使 用 经 过验 证 的 间接目视 检测 系统 。 6. 3. 2. 2 检测内容应包 括但 不限于 以 下内容: a) 起重机作 业 环境条件、检测环境条件、安全 警示 标识; b) 起重机械主要 受力 构件、 各

    15、机构 连接 部位、通 道 、 走台 、 防护装置 及 各 种安全 保护装置 ; c) 各 主要 受力 构件的 腐 蚀情况 (必要 时 清除油漆后 进行 检 查 ); d) 电 气 线 路、 液 压或 气 动 的有 关 部件的 泄露 情况 ; e) 金属 结构可 见焊 缝 ; f) 吊钩 及其 闭锁 装置 、 吊钩螺母 及其 防 松 装置 ; g) 链 条的 磨损 、 变形 、 伸 长情况 。 DB 45 /T 2 41 5 20 21 5 6 .3 .3 结构形位 桥(门)式起重机结构变形和位置的检测应依据 G B/ T 14 40 5、G B/ T 14 40 6 要求 进行 评估,包括但

    16、不限于以下内容: a) 支腿垂直度; b) 主梁上拱度; c) 悬臂上翘度; d) 主梁、悬臂垂直静挠度; e) 小车轨道接头变形; f) 小车轨距偏差、高度差; g) 结构局部波浪度和平面度; h) 主要尺寸测量,包括跨度、基距和轨距。 6 .3 .4 安全保护装置 安全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有效性应符合 G B 60 6 7. 5的规定。 评估内容包 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a) 制动器零件的磨损情况; b) 指示装置的可靠性及精度; c) 起重量限制器的功能及可靠性; d) 上升、下降限位的功能; e) 防碰撞装置、各种行程限位器、缓冲器工作情况; f) 抗风防滑装置; g) 接地系统、接地电

    17、阻及绝缘测试; h) 短 路 保护、 失压保护、 零 位 保护装置、过流( 过载 ) 保护 、 供 电电源断错 相保护 、 联锁保护 装置、电机定子异常失电保护、超速保护; i) 隔热、降温措施; j) 检修吊笼或者平 台、走台及护栏; k) 运动零部件的防护措施; l) 报警音响信号及各种安全警示标识。 6 .3 .5 主要零部件及连接部位 6 .3 .5 .1 厚度测量 在对金属结构钢材厚度进行测量前, 应清除表面油漆层、 氧化皮、 锈蚀等, 并打磨至露出金属光泽; 对于使用透过涂层测量功能的仪器,可不清除涂层进行测量。测量项目包括: a) 应优先测量明显腐蚀的部位; b) 主梁、端梁、下

    18、横梁、主支撑腿; c) 主梁连接的横梁; d) 小车架; e) 腐蚀及变形部位。 DB 45 /T 2 41 5 20 21 6 6 .3 .5 .2 钢丝绳无损检测 钢丝绳表面 应 无 液 体、 厚铁 锈或 污垢 等 固 体 残留物 以 及可能 影响 检测的其 他 障 碍物 , 如 不能 满足 要 求,应 加以 清除 , 清除 时 不应 损 坏被 检 钢丝绳 表面 。 钢丝 绳无损 检测 方法及报 废 基准应 符 合GB/ T 5 97 2 的规定。 需进行以 下 项目 检测: a) 钢丝绳 的 外 部 损 伤、 变形 、 腐 蚀 等 外 部 缺陷 ; b) 钢丝绳磨损 和 绳 端 的 固

    19、定 情况 ; c) 钢丝绳无损 检测仪检测 缺陷情况 。 6 .3 .5 .3 连接部位检查 应对主要 受力 构件 之间 的 销轴 连接 、 螺栓 连接 、 铆 接 等部位 进行 检测, 检 查连接 可 靠 性、 连接 件的 完 整 性、 防 松 措施的有 效 性及合 理 性和 磨损情况 等。 6 .3 .6 整机空载运行试验 试 验内容: a) 操 纵 机构、 控 制 系统 、安全 防护装置 功 能及 精 度; b) 馈 电装置 工作 情况 ; c) 各运行 机构 运行情况 ; d) 制 动 器工作 情况 。 6 .3 .7 电气系统 对 电 气 系统 主要 从外观 的 完好 性、 功 能的

    20、可 靠 性、有 效 性等方 面进行 评估: a) 电 气设备 防护 ; b) 电 气设备 与控 制 系统 安 装 及 功 能; c) 遥 控装置 ; d) 导 线 、 电 缆 ; e) 电 源 进 线 、 隔离 开关 ; f) 非 自 动 复 位的应 急 断 电开关 ; g) 电 气 室 ; h) 司机 室 ; i) 电磁 吸盘 的 接 线 ( 使 用单位安 装 于 原 厂 吊 具 下,可自由 拆 卸吸盘除 外 )。 6 .3 .8 表面缺陷 桥(门)式起重机结构及 零 部件 表面缺陷 检测应按 N B /T 47 01 3. 4 规 定的 磁粉 检测方法 进行或 按 N B /T 4 70

    21、13 .5 规定的 渗透 检测 进行 , 如果材 料 表面 光洁 度 良好 的可 采 用 N B /T 4 70 13 .6 规定的 涡 流检 测方法,其中 焊 缝 缺陷质量 分级应 符 合 G B/ T 1 94 18的规定 。检测部位包 括 : a) 目视 检测发现的 异 常 部位; b) 可能 产 生 疲劳 裂纹 部位; c) 结构( 如 主梁、 支腿 等)的主要 受力 部位; d) 焊 缝 、结构 变 截 面 部位; e) 使 用过程中 频繁 出现 异 常情况 的部位; f) 主要 受力零 部件( 如 : 吊钩 、重要 销轴 )等。 DB 45 /T 2 41 5 20 21 7 6

    22、.3 .9 内部缺陷检测 焊缝及零部件 (轴、 螺栓 、 吊钩等) 内部缺陷检测应按 N B /T 47 01 3. 3 要求 进行超声检测, 其中焊 缝缺陷质量分级应符合 GB /T 1 94 18 的规定。 6 .3 .9 .1 焊缝超声检测 6. 3. 9. 1. 1 焊缝等级分为: a) 1 级:重要受 拉结构件的焊接接头; b) 2级 : 一般受 拉结构件的焊接接头; c) 3级 : 受压结 构件的焊接接头。 6. 3. 9. 1. 2 单条抽检焊缝长度不得小于 250 mm ,若焊缝总长度小于2 5 0 mm ,则检测 长度应为焊缝的总 长度; 进行局部检测的焊缝, 如有不允许的缺

    23、陷, 应在该缺陷两端的延伸部位增加检测长度, 且两侧均 不小于2 5 0 mm ;若仍有不 允许的缺陷,则对该焊缝做全部检测。 6. 3. 9. 1. 3 1级 焊缝应进行 10 0的检 验,2、 3级 焊 缝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抽检。 焊缝抽 检应包括主梁、 端梁、平衡梁、支腿、小车架等主要结构的受力部位。 6 .3 .9 .2 零部件超声检测 6. 3. 9. 2. 1 内部缺陷焊缝等级分为: a) 1 级:重要受 拉结构件的焊接接头; b) 2级 : 一般受 拉结构件的焊接接头; c) 3级 : 受压结 构件的焊接接头。 6. 3. 9. 2. 2 检测要求包括: a) 零部件超声检测应涉

    24、及吊钩受力的横断面、滑轮轴以及吊具横梁等重要受力部位; b) 起重机主梁、端梁、小车架、支腿等处受力的轴及螺栓。 6 .3 .1 0 结构与载荷响应检测 6 .3 .1 0. 1 检测前的准备 检测前应根据起重机的结构、 应力状态、 材料、 使用环境等因素, 综合考虑选用合适的应变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和采用动态数据采集技术的结构测试系统。 6 .3 .1 0. 2 应变测点布片原则 应变测点选取的典型位置如主梁跨中下盖板、悬臂根部、跨端及支腿 处等,布片主要原则: a) 应变传感器应布置在危险应力区,即均匀高应力区、应力集中区和弹性挠曲区; b) 设计所确定的结构最大

    25、应力处; c) 使用中最不利工况下最大应力处; d) 有塑性变形、裂纹、锈蚀、磨损的关键部位或经常超载的位置。 6 .3 .1 0. 3 动刚度测点设置原则 结构动刚度响应点的设置应包括设备的主梁、 司机室和在负载工作中易引发结构共振的构件; 存在 裂纹、变形、锈蚀等导致承载结构动刚度降低的损伤部位宜增设振动动态响应点。 DB 45 /T 2 41 5 20 21 8 6 .3 .1 0. 4 试验工况 6. 3. 10 .4 .1 结构 载荷与响 应检测 时 ,应 保证 设 计 的工 况动 作不 产 生对结构性能有明 显影响 的 损 伤, 也 应 避免 环境对测 试系统 的 干扰 。 6.

    26、3. 10 .4 .2 起 吊额 定 载荷 , 进行 起 升 、制 动 , 大 、 小车 运行 、制 动 的单 独试 验, 测 试 起重 机械的位 移 、 速 度及 加速 度的 振 动 参 数 。 6. 3. 10 .4 .3 其 他 动态 特性参 数 测 试 的 试 验工 况 应按照 国家 现 行 有 关 标准 或 双 方 协 议 执 行 。 6 .3 .1 1 校核与计算 6. 3. 11 .1 .1 校 核 与计算 应包 括 桥(门)式起重机主要 受力 构件的 强 度、 刚 度。 6. 3. 11 .1 .2 校 核 计算 中的结构 尺寸 需 来 自 实际 测 量 ; 边 界 条件、 有

    27、限 元模 型 及 载荷 应准 确 反 应 实际情 况 。 6. 3. 11 .1 .3 计算校 核 时 ,应 包 括以 下 几 个 位 置状态 : 小车 在 支腿支点 ( 无 悬臂 时 ,在 极 限位 置 )、主 梁 跨 中、 悬臂端 部。 6. 3. 11 .1 .4 根据 G B/ T 3 81 1 20 08 中 5 .3 及 5.4 的 要 求 校 核 结构构件及 连接 的 强 度;对于工作级别 A5 及 以上 的设 备 或 工作级别 E 4及 以上 的结构件, 根据 G B/ T 381 1 20 08 中 5. 8 的规定 校 核 疲劳强 度。 根据协 议可 采 用 名 义应 力

    28、法 或损 伤容限设 计理 论 进行 疲劳 寿命计算 。 7 风险等级评定 7 .1 评定要求 安全评估机构应 当根据 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和严重程度对发现的风险 隐患 进行 评定, 确 定风险 类 别 和风险等级。 7 .2 伤害严重程度 通过 考虑 对人 身 、 财产 或 环境 造 成的 后 果 ,严重程度应 被 评估 为 下列 之一 : a) 程度 “ 1 ” : 高 ; b) 程度 “ 2 ” : 中; c) 程度 “ 3 ” : 低; d) 程度 “ 4 ” :可 忽略 。 7 .3 伤害发生概率 通过 考虑 情节 发生的概率、 暴露 于 危 险中的 频 次 和 持 续 时间以 及 影响

    29、 、 避免 或 限制伤害的可能性 所 规定的 因素 ,可 以 评估伤害发生的概率。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应 被 评估 为 下列 之一 : e) 等级 “ A ” : 频繁 ; f) 等级 “ B ” : 很 可能; g) 等级 “C” : 偶尔 ; h) 等级 “D” : 极 少; i) 等级 “E” :不 大 可能; j) 等级 “F” : 几乎 不可能。 DB 45 /T 2 41 5 20 21 9 7 .4 风险等级 通过综合衡量严重程度和概率等级来确定风险等级。 示例:如果严重程度和概率等级分别评估为“1”等和“B”等,则风险等级为“1B”。 7 .5 风险评定 一旦风险等级被评估, 就

    30、可进行风险评定, 以决定是否需要采取保护措施来降低风险。 基于所评估 的风险等级,通过确定对应的“风险类别”来评定风险。风险等级所对应的风险类别,见表1。 表1 风险等级 概率等级 严重程度 1-高 2-中 3-低 4-可忽略 A-频繁 B-很可能 C-偶尔 D-极少 E-不大可能 F-不可能 注: I需要采取防护措施消除风险; 需复查,在考虑解决方案和社会价值的实用性后,确定进一步采取防护措施是否适当; 不需采取任何行动。 8 综合结论判定 8 .1 综合安全等级判定 8 .1 .1 赋值 在确定每项 评估项目的风 险 类别后 ,宜按如下 方法(安全 评估方法详见 附录A)评 定综合安全 状

    31、况 等级。将三种风险类别按表2进行赋值 。 表2 风险类别及值 风险类别 I 值 0 1 2 8 .1 .2 计算综合安全状况得分 按照公式(1 )计算综合安全状况得分: DB 45 /T 2 41 5 20 21 10 = = = = = n i i n i i n i i v if O v if n v D 1 1 1 0 , 0 , 100 2 ( 1 ) 式中: D 综合安 全 状况得 分; Vi 第 i项 评估 项目 的分 值 ; i 评估 项目 的序 号 ; n 评估 项目 的 总数 。 8 .1 .3 判断安全等级 根据得 分 情况 ,按照 表 3判 断 安全等级。 表3 综合安

    32、全等级 D D95 85D95 0D85 0 综合安全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8 .2 评估结论 根据 评估设备的综合安全等级 情况 ,综 合 存 在的风险和降低风险 保护 措施的成本, 安全评估机构可 以 按照下列 原 则 给 出 相 应的安全评估结论: a) 对于综合安 全等级评 为 四 级的,应 当 建议起重机械 立 即 停 止 使 用, 采取 安全措施 消除 风险 后 方可 使 用; b) 对于综合安全等级评 为三 级的,应 当 尽快采取 安全措施 消除 风险; c) 对于综合安全等级评 为 二 级的, 需 要 采取 安全措施 消除 或 降低风险; d) 对于综合安全等级评 为一

    33、 级的,对评估 指 出的风险 需 要 加 强 监护 。 8 .3 建议的降低风险安全措施 8. 3. 1 对 存 在风险 项目 的 零 部件 或系统 通过 修理 可 以 恢复 其安全 功 能的,应 当 提出对该 起重机械 进行 维修 的建议。 8. 3. 2 对 存 在风险 项目 的 零 部件 或系统 通过 修理 不能 恢复 其安全 功 能的,应 当 提出对该 起重机械 进行 改造 的建议。 8. 3. 3 对 存 在风险 项目 的 零 部件 或系统 不 能通过 修理 或改造 恢复 其安全 功 能的 , 或修理 、 改造更换 零 部件的 价 值 高 于 同类 整 机 价 值 的5 0 的, 宜

    34、 提出对该起重机械 进行更 新。 8. 3. 4 对 使 用 管理 、设备资料、 维护保养 方 面 存 在的 问题 ,应 当 提出 改进 意 见 。 本 方 用、 安 装 风险。 本 A .1 风 A. 1. 1 源 自 a) b) c) d) e) A. 1. 2 如 图 和A .3 , 注: A .2 伤 A. 2. 1 生伤害 的 方 法作为一 种 装 、 维修、 事 本 标准的使 用 险要素 与特定的情 节 自 于下列要 素 伤害的严 重 伤害发生 的 人员暴露 于 情节发生 的 技术和人 为 风险要素 图 A. 1所 示 。 关 最后 ,依据 A 在许多情况下 害的严重程 度 通过考

    35、虑对 人 的 严重程度 应 严重 程 1 高 2 中 种 工具, 用 来 事 故以及有关 伤 用 者不做医 学 节 有关的风 险 素 的组合: 重 程度; 的 概率,它 随 于 危险中的 频 的 概率; 为 避免或限 制 关 于风险要 素 A .5 确 定风 险 ,这些要素 不 度 人 身、财产 或 应 评估为表A . 程 度 高 中 安 来 识别由各种 伤 害的知识 和 学 判断,而 是 险 随 下列因素 而 频 次和持续 的 制 伤害发生 的 素 , 可能伤 害 险 等级。 不 能被准确地 确 图 或 环境造成 的 1 严 重程度 之 表 死亡、 系 严重损 伤 附录 A (资料性 ) 安

    36、 全评估方 法 危险、 危险 状 和 经验来评 价 是 评价可能导 而 变: 的 时间; 的 可能性。 害 的严重程 度 确 定,只能估 计 图 A .1 风 险 的 后果,根 据 之 一。 表A. 1 严 重 系 统损失或严 重 伤 、严重职业 病 A ) 法 说明 状 态和伤害 事 价 从设计、 制 致本标准所 定 度 和伤害发生 计 。这尤其适 用 险 要素 据 风险评价 的 重 程度 重 的环境损害 病 、主要的系 统 事 件引起的 伤 制 造至报废 期 定 义的伤害 等 的概率的评 估 于可能发生 伤 的 目的和主 题 说明 统 或环境损害 DB 45 /T 伤 害风险, 综 期 间

    37、各个阶 段 等 级的事件 。 估 过程的更 多 伤 害的概率。 题 ,在一个 情 24 15 20 21 11 综 合设计、 使 段 的起重机 械 。 多 细节见A . 2 情 节中可能 发 使 械 2 发DB 45 /T 2 41 5 20 21 12 表 A .1 严重程度表 (续 ) 严重程度 说明 3低 较小损伤、较轻职业病、次要的系统或环境损害 4可忽略 不会引起伤害、职业病及系统或环境的损害 注: 根据风险评价的目的和主题,可能需要修正表A.1所规定的严重程度的定义。 A. 2. 2 当 评估伤害程度 时 ,应 考虑 下列 所 有 因素 : a) 所影响 对 象 的性 质 :人员、

    38、 财产 、环境、其 他因素 ; b) 可能发生伤害的范围: 一个 人、 多个 人。 A .3 伤害发生的概率 A .3 .1 概率等级 通过 考虑 A .3. 2 A. 3. 4 所 规定的 因素 ,可 以 评估伤害发生的概率。 伤害发生的概率等级应评估 为表 A. 2概率等级 之一 。 表A .2 概率等级 概率等级 说明 A频繁 在使用寿命内很可能经常发生 B很可能 在使用寿命内很可能会发生数次 C偶尔 在使用寿命内很可能至少发生一次 D极少 未必发生,但在使用寿命内可能发生 E不大可能 在使用寿命内很不可能发生 F几乎不可能 概率几乎为零 A .3 .2 情节发生概率 当 评估伤害 事

    39、件( 原因 和 后 果 ) 发生的概率和伤害 事 件发生 时 人员 暴露 于 危 险 状态 中的概率 时 ,可 能 会 用 到 下列 因素 : a) 当 评 价一个 过程( 如 : 维修或 起 吊 作 业 过程) 时 , 宜考虑 该过程的可 靠 性和有 效 性; b) 统计 数 据 ; c) 事故 的 记 录; d) 伤害性 质 和程度的 记 录。 注: 触发伤害事件的原因可能是技术上的、自然的或人为的因素。 A .3 .3 暴露于危险中的频次和持续时间 当 评估伤害发生的概率 时 , 宜考虑 下列 因素 : a) 暴露 于 危 险中的 频 次 和 时间 宜 对 一台 起重机械而言,而不 是多

    40、台 ; DB 45 /T 2 41 5 20 21 13 b) 暴露和持续时间可能是连续的; 示例:当司机进入司机室时,即使司机室连接可靠、牢固,也可能存在司机触电或坠落后果的危险。 c) 危 险 状态继续存 在,但是 可能不是经常 暴露于 危 险中并且持 续 时间短 ,这意味 概率等级比较 低; d) 虽然暴露频次可能是较少的,但是持续的时间可能不同; e) 通常,当评估暴露的频次和持续时间时,应尽可能考虑所有相关的因素,如:接近潜在的; f) 不安全区域的需要和频次,以及在该区域花费的时间。 A .3 .4 影响、避免或限制伤害的可能性 是否充分地考虑了所有人为因素,如: a) 人和起重设

    41、备的相互作用; b) 人员之间的相互配合,如:当进行复杂的维护作业时; c) 心理方面,如:任务的复杂性和幽闭恐怖; d) 人类工效学的影响,如:工作空间; e) 在特定的情形下,人员意识到风险的能力,这取决于他们的培训、经验和技能; f) 不遵守指定的和必需的安全工作规程的诱惑; g) 人员不按预定程序操作的可能性; h) 所提供的降低某个危险的保护措施是否可能引起另外的危 险; i) 培训、 经 验和 技 能能够 影响风险, 但是, 当 由设 计或安全 防护来消除 危 险 或 降低 风险的措施 可实现时,培训、经验和技能不宜被用作代替这些安全措施。 A .4 其他要素 A .4 .1 安全

    42、功能的可靠性 A. 4. 1. 1 风险评估应 考虑部件和 系统的可靠 性,应识别 可能导致后 果和最终导 致伤害的情况 ,如:部 件失效、供电系统故障、电气干扰等。 A. 4. 1. 2 如果一个以 上的与安全 有关的装置 对安全功能 产生影响, 当考虑这些 装置的可靠 性时,这些 装置的选择应使它们具有一致的性能。 A. 4. 1. 3 当保护措施 包括工作方 式、特定行为 、警示、 个人防护装 备的应用、 技能或培训 时,在风险 评估中应考虑这些措施与已证实的技术保护措施相比具有较低的可靠性。 A .4 .2 使保护措施失去作用或不使用保护措施的可能性 A. 4. 2. 1 风险评估应考

    43、虑使保护措施失去作用或不使用保护措施的可能性和动机。 A. 4. 2. 2 使保护措施 失去作用的 可能性取决 于保护措施 的设计特性 和类型,如 :选择可调整 的或可移 去的防护装置,选择可编程的安全装置而不选择非可编程的安全装置。 A .4 .3 维持保护措施的能力 风险评估应考虑保护措施所提供 的保护是否能保持在有效的状态,以达到需要的保护等级。 注: 如果保护措施不易保持在其正确的工作状态, 则可能促使人员取消或不使用保护措施, 并继续使用起重机械而 不进行必要的修理。 DB 45 /T 2 41 5 20 21 14 A .4 .4 可预见的误用、故意损坏行为和人为错误的影响 A.

    44、4. 4. 1 基于起重机 械 使 用有 关 的 经 验,风 险评估应 考虑 起重机械 或 其部件对 于可 预见 误 用和 故 意 损 坏 行为 的敏 感 性。 这适用于设 计 、 符 合性评定程序 或 任何其 他 程序的风险评估。 可 预见 误 用和 故 意 损 坏 行为 包 括 : 斜拉斜吊 、超 载 、 拆 除 部件等。 A. 4. 4. 2 在任何评估中应 考虑 人 为 错误 的可能性, 如 : 忘 记 执 行 安全程序。 A .5 风险等级 通过综合 衡 量 严重程度和概率等级 来 确 定风险等级, 见表 A .3。 示例: 根据表 A.3,如果严重程度和概率等级分别评估为“1”等和

    45、“B”等,则风险等级为“1B”。 表A .3 风险评估和评定 概率等级 严重程度 1-高 2-中 3-低 4-可忽略 A-频繁 B-很可能 C-偶尔 D-极少 E-不大可能 F-不可能 A .6 风险评定 A .6 .1 基本要求 一 旦 风险等级 被 评估, 就 可 进行 风险评定, 以 决 定 是否需 要 采取 保护 措施 来 降低风险。 基于 所 评估 的风险等级,通过 确 定对应的 “ 风险 类 别 ”来 评定风险。 A .6 .2 风险类别 按 表 A. 4分 类 。 表A .4 风险类别 风险类别 所采取的措施 I 需要采取保护措施以降低风险 II 需要采取合适措施降低风险,如有需

    46、要可复查 III 不需要任何行动 DB 45 /T 2 41 5 20 21 15 A .6 .3 风险等级 按表A. 5分类 。 表A .5 风险评定 风险类别 风险等级 所采取的措施 1A,1B,1C,1D,2A,2B,2C,3A,3B 需要采取保护措施降低风险 1E,2D,2E,3C,3D,4A,4B 需要采取合适措施降低风险,如有需要可复查 1F,2F,3E,3F,4C,4D,4E,4F 不需要任何行动 A .6 .4 选择最高的风险等级 当选择要评定的风险时,风险评价组应选择最高的风险等级,而不必是最高的严重程度。 示例:导致风险被评估为 2C(风险类别“”)的情节比“1E”(风险类

    47、别“”)的风险高。即使被评估为 1E 的风险等级具有较高的严重程度,也应首先考虑有关 2C 风险的保护措施。但是,风险 1E 仍应被关 注,见表 A.5。 A .7 降低风险 保护措施 A .7 .1 降低风险的过程 应按以下方式进行: a) 如果可能,应通过维修或更换设备部件来消除危险; b) 如果依照 a) ,被识别出的危险不能消除,则宜进一步采取与设计有关的措施来降低风险。这 些措施包括: 1) 重新进行设备设计,如:提高其可靠性、减少暴露; 示例:提高可靠性的措施可包括: 提高安全系数; 对于有故障倾向的部件采用冗余法设计, 如: 电磁继电器、 电 子 和软件部分、冗余的制动系统、使用

    48、寿命试验等等。 2) 减少暴露于危险中的频次和(或)持续时间; 3) 根据具体情况,改变使用、维护、清洁程序; 4) 增加保护或安全装置,一旦设备部件发生故障,这些装置将起作用; 5) 增加将人员与危险设备或空间隔离的防护装置。 c) 如果依照 a) 或b ),所识别 的 危险不能被消除或降低,应告知使用者该装置、系统或过程的 遗留风险。这些措施包括: 1) 信息; 2) 培训的必要性和范围; 3) 增加警告标志; 4)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等等。 d) 消除或 降低 使保护措施 (如 : 防护装置、安全 装置等等) 失 去 作用或 不 使 用 保护 措施的可能 性。 A. 7. 2 附加保护装置

    49、、人员防护装备、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不宜替代根据A. 7. 1 a)进行的设 计改进。 A. 7. 3 本文件风险 类别主要是从 安全性和 可靠性来考 虑的,但降 低风险的具 体行动措施 要受到经济 因 素的制约, 由于降低每种风险所采取的措施其费用各有不同且差异较大, 因此,对 于 具体的行动措施应 规定 一个完成该措施的时间表。 DB 45 /T 2 41 5 20 21 16 附录B (资料性) 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报告(范本) 在用桥(门)式起重机安全评估报告 设备名称: 委托单位: 评估单位: DB 45 /T 2 41 5 20 21 17 注意事项 1.本报告是依 据 单位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方案及单位起重机械安全评估技 术服务合同 ,对贵单位起重机进行安全评估后的结论报告。 2.报告书应 当由计算机打印输出,或者用钢笔、签字笔填写,字迹要工整,涂改无效。 3.本报告书 无评估、审核、批准人员的签字、检验专用章或者公章无效。 4.报告一式 贰份,由评估机构、使用单位分别保存;本报告再次复印无效。 5.委托单位 对本报告结论如有异议,请在收到报告之日起 15 个工作日内,向评估机构提出书面意 见。 6.本报告 只 对评估时的设备状况负责。 地 址 : 电 话 : 传 真 : DB 45


    注意事项

    本文(DB45 T 2415-2021 在用桥(门)式起重机安全评估规程.pdf)为本站会员(赵齐羽)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