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27 . CCS F 1 广 M a 2021 - 01 0 1 0 西 壮 国 家 a nagemen - 09 - 27 发 壮族 家 机 关 t speci f 发 布 广西 壮 族 自 关 公 共 f ication 壮 族自治 区 自 治 共 建 筑 of ener 区 市场监 督 区 筑 用 能 gy for o 督 管理局 地 D B 能 管 理 o rgan of f 发 布 4 方 标 B 45/T 23 6 理 规 范 f ice bui 2021 - 1 布 5 标准 6 1 2021 范 ldings 1 0 - 31 实 准 实 施DB 45 /T 2 36
2、 1 20 21 I 目次 前言 . II 引言 . II 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 义 . 1 4 基本规定 . 2 5 能源绩效 设定 . 2 6 日常运行 管理 . 3 7 用能评估 与审计 . 4 8 用能系统 能效调适 . 5 参考文献 . 7 DB 45 /T 2 36 1 20 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 T 1 .12 0 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 准化文件的 结构和起草 规则的规 定 起草。 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 广西壮族自治区机关事务管理局、 华南理工大学、 广西壮族
3、自治区标准技术研究 院、广州远正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件主要 起草人:梁 万山、刘玲 燕、黄译萩 、陈中悦、 杨远福、陈 城、何敏、 梁艳辉、林 建业、 彭茂锋、罗超雁、曾思、曾锻成、熊陈武、黄琨、冯斐、韦建华、唐艳琼。 DB 45 /T 2 36 1 20 21 III 引言 为贯彻落实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 公共机构节能条例 以及其他有关建筑用能管理的 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 规范国家机关公共建筑用能管理, 提高国家机关公共建筑能源利用效率, 提升国 家机关公共建筑用能管理水平, 充分发挥国家机关公共建筑在公共机构乃至全社会高效能源管理工作的 示范带动作用, 成为公共机构高效节
4、能管理工作的探索者与先行者, 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节能工作的发 展,结合广西壮族自治区气候类型与气候特点,以及建筑物用能系统运行情况,特制定文件。 本文件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共机构节能工作开展的需要, 经调查研究与资料分析, 参考有关国家 标准、行业标准和其它省(市)地方标准,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 本文件旨在对国家机关公共建筑的空调通风系统、 照明与插座系统、 动力系统、 生 活热 水 供应 系统、 供配电 系统、 可再 生能源系统以及其他特 殊 用 电 系统 等 的实 际 运行管理 进 行 指 导。 国家机关公共建筑的用能管理, 除应符 合本文件 外 , 尚应符 合国家、 地方及行业
5、现 行有关标准的规 定。 DB 45 /T 2 36 1 20 21 1 国家机关公共建筑用能管理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给出了国家机关公共建筑在能源绩效设定、 日常运行管理方面的内容,规 定 了用能评估与审 计及用能系统能效调适方面的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行政区域内国家机关公共建筑在运行期间的用能管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 注 日期的引用文件, 其最新版本( 包括所有的修改单) 适用于本 文件。 GB /T 1 71 66 能源审计技 术通则 GB /T 2 91
6、4 9 公共机构能 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要求 GB /T 3 20 1 9 公共机构能 源管理体系实施指南 GB /T 3 67 13 能源管理 体 系 能源基 准和能源绩效参数 GB 5 01 74 数据中心设计规范 GB 5 01 8 9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JG J/ T 17 7 公共建筑节能 检测标准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国家机关公共建筑 s tat e or ga n pub li c bu il din gs 全部或部分使用财政资金的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团体组织等机构使用的公共建筑。 3 .2 公共建筑用能管理 e ner gy m an a
7、g eme nt f or p ubl ic b ui ld ing s 将建筑物或建筑群内的变配电、 照明、 电梯、 空调、 通风、 热水、 给排 水、 信息机房等能源使用状 况实行集中监测、管理和控制,从而实现建筑能效提升的制度与技术管理活动。 3 .3 能耗指标 en er gy c on sum pt io n in dex 由能耗目标产生,为实现能耗目标所需规定的具体、可量化的绩效要求。 3 .4 能流 e ne rgy f lo w 能源流动的过程, 描述能源消费结构, 反映购入贮存、 加工转换、 输送分配、 最终使用等方面的数 量平衡关系。 3 .5 用能评估 en er gy
8、c on sum pt io n as ses sm en t 通过实测的能源消耗数据,对建筑物运行过程的用能水平与合理性进行评估。 DB 45 /T 2 36 1 20 21 2 3 .6 公共建筑能源审计 p ubl ic b ui ld ing e ne rg y aud it 通 过 对公共建筑 进 行文件审查和调研 测试 , 对用能单位能源利用 状 况 进 行定 量 分析, 对建筑能源利 用效率、 消耗 水平、 经 济 效 益 和 环境 效 果进 行 监测 、 诊断 和评 价 , 从而 发 现 建筑节能 潜 力, 提出节能运 行调适和 改造 建 议 。 3 .7 系统调适 sy st
9、 em a dj ust me nt 通 过 在建筑用能设 备 与系统运行 过程 的 监控 和管理, 保证 系统按照设计和用 户 的需求实 现安 全高效 的运行和 控 制的 活 动。 4 基本规定 4 .1 建筑用能管 理 是 针对建 筑中 使 用 电 力、 天然 气、 煤 、 汽油 、 柴油 、 液 化 石油 气 等各 种 能源, 包括 外购或输入到 建筑的能源和经能 量 系统 转换 并 产 生的 二次 能源,以及 终端使 用者 消耗 的能源的管理。 4 .2 建筑用能管 理技术工作 中 涉 及 到 的 相 关系统 或 设 备 的 测试 与评估 应 根 据国家、行 业 或 地方 相 关 检
10、测 要求 执 行。 5 能源绩效设定 5 .1 一般规定 5. 1. 1 建筑能源绩效设定 包括 能源绩效参 数 和能源绩效 指 标的设定。 5. 1. 2 建筑能源绩效 指 标 是 建筑用能日常运行管理的考 核依 据, 建筑用能评估与审计的 重 要评 价指 标, 是 建筑用能系统 持续 调适和能效提升的参考 依 据。 5. 1. 3 通 过 建 立 并 使 用能源绩 效参 数 与 指 标,日常 监测 并 量 化建 筑 或 用能设 备 、系统能 源绩效 变 化, 从而 对其能源绩效 进 行有效管理。 5 .2 能源绩效参数设定 5. 2. 1 能源绩效参 数 设定前 应确 定建筑能 耗目 标,
11、 界 定能源绩效 参 数测量边 界 、 确 定和 计 算 能 流 、 判 断影响 能源 变 化 因素 的 重 要 程度 。 5. 2. 2 应 考 虑数 据 获取 的 可 行 性,对 无 法 获取 的 数 据, 应判断是 否 需要 增加 新仪表 、分 表 、 传感器 来 计 量 统计。 5. 2. 3 当 能源绩效参 数无 法 测量时 , 应重新 评估并 修改 能源绩效参 数 。 5. 2. 4 能源绩效参 数 的 数 据 宜 定 期收集 , 数 据 收集频 率 宜 高 于 建 筑用能日常 评估 报告 的 频 率, 数 据 收 集时间间隔不宜 超 过 6 个月 。 5. 2. 5 能源绩效参
12、数应 全 面 、系统、准 确 地 反映 建筑能源绩效情况。 5. 2. 6 可 建 立多层次 的能源绩效参 数 以 满足不同层级使 用者对能源管理 目 标的 不同 需求。 5. 2. 7 建筑能源绩效参 数应符 合 G B/ T 3 67 1 3 的规定, 参 数 类型 应 根据建筑能 耗目 标、 建筑 功 能以及业 主需求的 复杂程度确 定。国家机关公共建筑 不同 能源绩效参 数 的类型和 应 用见 表 1。 DB 45 /T 2 36 1 20 21 3 表1 国家机关公共建筑能源绩效参数的类型和应用 能源绩效参数类型 用途 示例 直接测量的数值 适用于可直接测量得到能源消耗量和变化量的
13、系统; 可用于评估节能量是否符合法规要求; 可用于监管和控制能源存储和消耗; 可用于分析能源消耗趋势。 建筑总能耗(kgce) 照明能耗(kWh) 耗电量峰值(kWh) 项目节能量(kgce) 测量值的比率 可用于监测只有一个相关变量的系统能效; 适用于对标; 可用于分析能效趋势。 单位建筑面积能耗(kgce/m 2 ) 人均综合能耗(kgce/人) 单位建筑面积电耗(kWh/m 2 ) 人均电耗(kWh/人) 公务用车百公里油耗(L/100 km) 数据中心机房电能使用效率 PUE 统计模型 适用于具有多个相关变量的系统; 适用于对标; 适用于能源绩效与相关变量的关系能够被量化 的复杂系统,
14、对其建立模型; 适用于具有多个相关变量的能源绩效的评估。 锅炉效率() 冷却塔效率() 空调系统运行能效 COP 工程模型 可用于具有瞬态过程或动态反馈循环的系统; 可用于评估相关变量有关联性的系统能源绩效; 可用于设计阶段对能源绩效的评估。 冷水机组的耗电量模型, 可建立冷却 负荷,室外温度和室内温度的关系; 建筑能耗模型, 可建立运行时间、 空 调系统类型以及用户需求的关系。 5 .3 能源绩效指标设定 5. 3. 1 能源绩效指 标宜结合上 级主管部门下 发的能耗目 标、建筑 现有用能情 况以及国家 与地方能耗 定 额标准等合理确定。 5. 3. 2 能源绩效指 标设定范围 应满足但不
15、限于上级主管 部 门下发能 耗目标的 要求,并符 合建筑用能 舒 适性需求。 5. 3. 3 用能机构应 定期统计核 定能源绩效 指标值,并 与设定的能 源绩效指标 进行比较, 如现有能源 绩 效指标值未达到能源绩效指标设定值的要求,应采取改进措施。 5. 3. 4 能源绩效指 标应设置完 成期限,用 能机构根据 管理的要求 ,能源绩效 执行期满后 应按当前建 筑 用能需求重新修改能源绩效指标或能源绩效参数。 6 日常运行管理 6 .1 应依据建筑 能源绩效指 标值进行控 制,如能源 绩效实际值 未达到能源 绩效指标值 ,应进行建 筑用 能评估与审计,开展用能系统性能测试工作,进行节能诊断。
16、6 .2 应建立节能目标考核制度,根据能源绩效指标的规定,提出考核指标,并将考核指标分解落实。 6 .3 应按照 GB /T 29 14 9 的要求 配备计量器具, 完善公共建筑能源分类、 分项、分 户及主要用能设备的 计量。 6 .4 应执行国家能源资源消费统计制度,统计分析并归档能源资源消费和利用状况。 DB 45 /T 2 36 1 20 21 4 6 .5 应 按 月度记 录 与统计能 源 消费数 据 等 ,并建 立 能源 档案 ,定 期 对 岗 位人 员 开展节 能管理能力 和技 能的 培训 。 6 .6 对 于 用能设 备 及系统, 应 建 立 日常 抄表 、 巡检 、 维护 、
17、保养 、工作 记录等 日常工作制 度 。 6 .7 宜 制定适用 于 公共建筑 的设 备操 作规 程 、设 备使 用管理制 度 、设 备 运行 岗 位 责任 制 度 、 巡视 记录 制 度 、工 具使 用及管理制 度 。 6 .8 宜 建 立 设 备 的资 产 、 使 用、 维保 、 故障 、能 耗 、 改造等 全 周期 管理制 度 。 6 .9 夏季室内温度 设 置不应低于 26 , 冬季室内温度 设 置不应 高 于 20 , 空调系统运行 期间不宜 开 门 开 窗 。 6. 10 应 对 数 据中 心 基础设 施 和I T设 备 的能 耗状 况实 时监测 与动 态 分析。 6. 11 对
18、具备 条件的能源管理 项目 , 宜采 用合 同 方 式进 行能源管理。 7 用能评估与审计 7 .1 一般规定 7. 1. 1 建筑用能评估与审计 包括 管理者日常评估和能源审计 两种 方 式 。 7. 1. 2 能源管理者 应 定 期 对建筑用能合理性 进 行评估,评估 间隔时间不应 超 过 1 年 , 宜 根据用能系统 运行的 周期进 行日常评估。 7. 1. 3 年 能源 消费量达 50 0 t 标准 煤 以上 或年电 力 消耗 2 10 6 kW h 以上 或 建筑 面积 10 000 m 2 以上的 国家机关 每 5 年应 开展 一次 能源审计, 审计 等级宜达到二级 及以上, 审计
19、 等级应 参考国家与地方能源审 计 等级 要求 确 定。 7 .2 日常评估 7. 2. 1 应 根据建筑 或 系统能源 数 据 报表 、 建筑用能系 统 或 设 备 运行 台账 ,结 合用能系统 基本运行参 数 和性能参 数 的 测试数 据, 评 价 分析建筑与用能系统用能水平情况、 用能系统 功 能性运 转 情况、 用能系统 能 耗 与能效合理性情况。 7. 2. 2 宜采 用建筑 能源管理系 统 记录 的 数 据 ; 对 于未 建设建筑能 源 监测 管理 系统, 可采 用人工 抄表 记 录 和 现场测试 的 数 据 ; 对 于未安装相 关用能系统计 量表具 的建筑, 可采 用 现场测试获
20、取数 据。 7. 2. 3 宜 有建筑 或 用能系统 近 3 年完整 的能 耗数 据 报表 ,主要 包括 : 建筑能源 消耗 统计 报表; 用能系统能源 消耗 统计 报表; 建筑能源 消费账 单 ; 建筑能源 总量 统计 报表; 建筑分类能源统计 报表等 。 7. 2. 4 宜 有建筑用能系统 或 设 备近 1 年 以上 完整 的运行 记录 文件,主要 包括 : 设 备 运行 记录 文件 ; 日常 巡检记录 文件 ; 设 备故障维修记录 文件 ; 维护 与 保养记录 文件 等 。 7. 2. 5 宜 对用能系统基本运行参 数 和性能参 数进 行 测试 , 测试 方法 应符 合 J G J /T
21、 1 77 的规 定。 7. 2. 6 宜 对建筑、 用能系统的 用能水平 进 行日常评估 ,并 将 评估 周期 的用能 水平与建筑 能源绩效 指 标 及国家 或 地方 同 类型建筑、 用能系统能 耗 定 额指 标 进 行对标分析, 判断 建筑及用能系统能源利用效率的 合理性。 7. 2. 7 宜 对用能系 统 功 能性运 转 情况 进 行 日常评估, 周期 性 检 查 用能系统 是否 正常运行 、运行参 数是DB 45 /T 2 36 1 20 21 5 否正常,判断用能系统运行状态是否满足设计和使用功能要求,是否存在能源浪费现象。 7. 2. 8 宜对用能系 统能耗使用 合理性进行 日常评
22、估, 对用能系统 能耗进行同 、环比分析 ,判断用能 系 统是否存在不正常用能现象。 7. 2. 9 宜对用能系 统能效使用 合理性进行 日常评估, 对用能系统 能效进行同 、环比分析 ,判断用能 系 统是否处于高能效水平运行。 7. 2. 10 用能单位应编 制建筑用 能情况日常 评估报告, 根据评估报告 结论及时 调整用能系 统运行策略, 并对数据异常的用能系统进行核查与维护。日常评估报告内容主要包括: 建筑与用能系统介绍; 建筑与用能系统能源消耗状况; 建筑能源资源消耗指标计算分析 ; 用能系统能源资源消耗指标计算分析; 用能系统功能性运行情况分析; 评估结论。 7 .3 能源审计 7.
23、 3. 1 能源审计全 过程包括能 源审计方案 的制定,建 筑情况、能 源数据、能 源计量、能 源管理、用 能 系统等相关信息的收集, 现场审核与测试, 建筑用能情况的分析与评价,节 能 改造建议的提出, 审计报 告的编制。 7. 3. 2 可通过聘请专业机构或组织本单位专业人员开展。 7. 3. 3 开展前应明 确审计等级 、范围、边界 、目标、 审计周期、 建筑基本信息 和用能系 统概况等相 关 内容。 7. 3. 4 应符合 G B/ T 1 71 66 的 规 定, 审 计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 对能源资源管理状况进行审查, 包括能源资源管理机构、方针和目标,用能设备使用、计量 和管理,
24、用能管理制度和节能改造情况等; 对建筑总能耗和能源强度等能耗指标及达标情况,能源绩效指标达标情况,能源种类及占比 情况, 逐月/逐年能耗趋势变化情况, 分项能耗情况, 可再生能源利用情况等按照审计等级要 求进行审查; 对建筑不同功能的典型房间或区域开展正常使用情况下的室内环境品质状况检测,包括室内 温度、相对湿度、送风风速、照度等参数检测,评估建筑室内环境品质状况。 必要时还可增 加 CO 2 、T VO C 、PM 2. 5 等检 测内容; 应掌握建筑用能系统和设备运行情况与调节控制方式,车辆交通系统运行状况,围护结构热 工性能及使用状况,按照审计等级要求开展相关检测,并分析评价建筑能源利用
25、效率水平及 节能情况; 结合能源资源消耗情况、能源资源系统存在的问题和建筑能源利用效率,对建筑进行节能潜 力分析,从管理和技术等多个途径提出合理的节能改造建议或方案。 7. 3. 5 审计程序、过程方法、审计要求及报告成果应符合国家或地方的相关规定。 7. 3. 6 用能机构应 根据能源审 计结果开展 相应的节能 改造工作, 包括能源管 理提升、用 能系统运行 调 适或节能改造等。 8 用能系统能效调适 8 .1 一般规定 8. 1. 1 用能系统能效调适通过对用能系统 进行持续调适优化,实现用能系统高效节能运行。 DB 45 /T 2 36 1 20 21 6 8. 1. 2 用能系统能效调
26、适工作 包括 系统调适 优 化、能效提升及日常运行 监测 与 维护 管理。 8 .2 系统调适优化 8. 2. 1 用能系统 应 通 过 调适, 优 化 变配电 、照明、 电梯 、空调、 通风、 热 水、 给排 水 等 用能系统 或 设 备 的性能。 8. 2. 2 系统调适 优 化 应符 合G B T 32 01 9 的 规定, 包括但不 限 于 以 下内容 : 中 央 空调系统 应采 用调适开 启 台数 、 供 水管 网阀 门 开 度 调、 冷却塔 开 启 数量等 方法 ; 生 活热 水系统 热 源调适 应 根据建筑 热 水需求 量变 化 进 行 ; 建筑用能系统能效调适 宜持续执 行,根
27、据用能系统 影响因素 的 变 化及 时 调 整 系统运行参 数 。 8. 2. 3 根据用能日 常评估和能 源审计的用 能系统性能 测试数 据, 制定建筑 再 调适计 划 , 对建筑 各 系统 进 行 诊断 、调 整 和 完善 。 8 .3 能效提升 8. 3. 1 根据用能日常评估和能源审计的评审结 果 , 聘请专 业技术人 员 按照评审结 果进 行节能 改造 。 8. 3. 2 能效提升 应符 合G B T 32 01 9 的规定 。 内容包括但不 限 于 : 对 于 暖 通空调系统, 宜采 用 集 中 控 制、气候 补偿 、设 备变频 调节、参 数 优 化 控 制、水力平 衡 调节、分
28、时 分区 控 制和 室内温控 技术 等 方 式; 对 于 照明系统,公共区 域 照明 宜采 用定 时 、 感应控 制 措施 ,建筑照明 宜 选 用 LE D 等 高效照明 灯 具; 对 于 动力系统, 电梯 、水 泵 等应 实行 变频控 制、 联 动 控 制、智能 控 制 等控 制方 式 , 宜 根据 使 用情况合理设 置 开 启 数量 和 时间 , 优 化运行 模 式; 对 于供配电 系统, 宜 更 新改造 老 化 线路 、 电 网 、 变 压 器 、 电 动机 等 设 施 设 备; 对 于 其他系统, 宜 考 虑使 用 遮阳 装置 ,针对围 护 结构在建筑设计 阶段 的 热 工性能 未达到
29、 GB 5 01 8 9等 现 行国家与地方标准设计要求的 宜进 行 修 缮 与 改造; 数 据中 心 机 房应符 合 GB 50 17 4 中对 于数 据机 房 节能运行的 相 关规定, 宜 开展机 房 冷 热 通 道 改 造 , 采 用空调通风系统按需自动调节、气 流组织改造等措施; 应 参照能源审计 报告 及 相 关文件, 更 换低 能效设 备或 系统、 故障 设 备或 强 制性 淘汰 的设 备或 系统 ; 鼓励 利用 太阳 能、风能 等可再 生能源。 1 2 3 4 5 6 7 8 9 G B/ T 179 8 G B/ T 233 3 G B/ T 294 5 5 G B/ T 31
30、3 4 2 G B/ T 508 0 G B/ T 511 6 J GJ 1 76 2 J GJ /T 26 0 J GJ /T 28 5 1 20 07 空 1 20 12 能 5 20 12 照 2 20 14 公 1 20 13 可 1 20 16 民 2 00 9 公 共 建 20 11 采 暖 20 14 公 共 参 空 气调节系 统 能 源管理体 系 照 明设施经 济 公 共机构能 源 可 再生能源 建 民 用建筑能 耗 建 筑节能改 造 暖 通风与空 气 共 建筑能耗 远 参 考 文 统 经济运行 系 济 运行 源 审计导则 建 筑应用工 程 耗 标准 造 技术规范 气 调节工程 检 远 程监测系 统 献 程 评价标准 检 测技术规 程 统 技术规程 程 DB 45 /T 23 61 20 21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广西地方标准 国家机关公共建筑用能管理规范 DB 45/T 2361 2021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统一印刷 版权专有 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