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93.160 CCS P 59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4447 2021 水利工程 输水管道 施工质量 验收评定 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acceptance and evaluation of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hydraulic engineering water pipeline 2021-12-13 发布 2022-01-13 实施 山东省市 场监督 管 理局 发 布 DB37/T 4447 2021 I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 范性 引用 文件 . 1 3 术 语和 定义 . 1 4 基
2、 本规 定 . 1 5 工 程施 工质 量检 验与 评 定 . 2 5.1 一般 规定 . 2 5.2 沟槽 开挖 与地 基处 理 . 2 5.3 管道 基础 . 3 5.4 管道 安装 . 4 5.5 管道 阴极 保护 工程 . 8 5.6 沟槽 回填 . 9 5.7 顶管 工程 . 10 6 管 道功 能性 试验 . 12 6.1 一般 规定 . 12 6.2 压力 管道 的水 压试 验 . 13 附录A (资 料性 ) 单元 工程施 工质 量 验 收评 定表 . 14 附录B (规 范性 ) 水压 试验 . 15 参考文 献 . 17 DB37/T 4447 2021 II 前 言 本文
3、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 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 起草。 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 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 。 本文件 由山 东省 水利 厅提 出、归 口并 组织 实施 。 DB37/T 4447 2021 1 水 利工程 输水管道 施工质 量验收评 定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水 利工 程输 水管道 施工 的基 本规 定、 项目划 分、 施工 质量 验收 与评定 等工 作内 容 和 实 施程序 。 本文件 适用 于大 中型 水利 工程输 水管 道的 施工 质量 验收评
4、 定, 小型 水利 工程 输水管 道参 照执 行。 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 。 其 中 ,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 , 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 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 , 其 最新 版本 (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 ) 适 用 于 本 文件。 GB 50268 2008 给 水排 水管道 工程 施工 及验 收规 范 SL 52 2015 水利 水电 工 程施工 测量 规范 SL 176 2007 水利 水电 工程施 工质 量检 验与 评定 规程 SL 223 2008 水利 水电 建
5、设工 程验 收规 程 SL 631 2012 水利 水电 工程单 元工 程施 工质 量验 收评定 标准 土石 方工 程 SL 632 2012 水利 水电 工程单 元工 程施 工质 量验 收评定 标准 混凝 土工 程 3 术语和 定义 GB 50268 2008 界定 的以 及下列 术语 和定 义适 用于 本文件 。 3.1 预应力 钢筒 混凝 土管 prestressed concrete cylinder pipe (PCCP ) 在带有 钢筒 的混 凝土 管芯 外侧缠 绕环 向预 应力 钢丝 并制作 水泥 砂浆 保护 层而 制成的 管子 。 包 括 内 衬 式预应 力钢 筒混 凝土 管(
6、PCCPL ) 和埋 置式 预应 力钢 筒混凝 土管 (PCCPE )。 来源 :GB/T 19685 2017 ,3.1.1 3.2 玻璃纤 维增 强塑 料夹 砂管 glass fiber reinforced plastics mortar pipes 以玻璃 纤维 及其 制品 为增 强材料 , 以 不饱 和聚 酯树 脂等为 基体 材料 , 以 石英 砂及碳 酸钙 等无 机 非 金 属颗粒 材料 为填 料, 采用 定长缠 绕工 艺、 离心 浇铸 工艺、 连续 缠绕 工艺 方法 制成的 管道 。 简 称 玻 璃 钢 夹 砂管。 来源 :GB/T 21238 2016 ,3.1 4 基本规 定
7、 4.1 施工前 ,建设 单位 组织有 关单位 进行现 场交 桩,施 工单位 对所交 桩进 行复核 测量, 监理单 位 应 对 相关施 工测 量成 果进 行审 核, 确认 基点坐 标数 据 。 施工测 量应 符 合 SL 52 2015 的 有关 规定 , 对 有特 定 要求的 管道 还应 遵守 相应 特殊规 定。 DB37/T 4447 2021 2 4.2 工程所 用的管 材、 管道附 件、构 (配) 件和 主要原 材料等 产品的 品种 、规格 、性能 应符合 国 家 、 行业现 行有 关标 准的 规定 和设计 要求 , 进 入施 工现 场时应 进行 进场 验收 , 查 验产品 合格 证、
8、 许 可 证 、 检 验报告 、发 货单 、进 场数 量及外 观质 量等 ,并 按国 家有关 标准 规定 进行 复验 ,验收 合格 后方 可使 用。 4.3 质量检 验 、 验 收中 使用 的 计量器 具和 检测 设备 , 应 经计量 检定/校 准合 格后 使 用。 承担 材料 和设 备 检测的 单位 ,应 具备 相应 的资质 。 4.4 输水管 道工 程完 工验 收前 应按照 第 6 章要 求完 成功 能性试 验。 4.5 水利工 程输 水管 道工 程项 目划分 为单 位工 程、 分部 工程 、 单 元工程 等三 级 , 项目划 分原 则遵 守SL 1762007 第3 章的 原则 ,工程
9、验收 按 照 SL 223 2008 有关 规定 执行 。 5 工程施 工质 量检 验与 评定 5.1 一般规 定 5.1.1 单元工 程施 工质 量验 收评 定程序 应符 合 SL 631 2012 中第3 章 的规 定。 单元 工 程施工 质量 验收 评定表 见附 录A 。 5.1.2 单元工 程施 工质 量评 定分 为合格 和优 良两 个等 级, 其标准 应符 合下 列规 定。 a) 合格等 级标 准: 1) 主控项 目全 部合 格; 2) 一般项目中检查项目全部合格,检测项目逐项检测点的合格率均不小 于 80 %,且不合 格 点不集 中分 布; 3) 各项报 验资 料符 合要 求。 b
10、) 优良等 级标 准: 1) 主控项 目全 部合 格; 2) 一般项目中检查项目全部合格,检测项目逐项检测点的合格率均不小 于 90 %,且不合 格 点不集 中分 布; 3) 各项报 验资 料符 合要 求。 5.1.3 单元工 程施 工质 量验 收评 定未达 到合 格标 准, 按照 SL 631 2012 中 3.3.6 的 规定处 理后 ,重 新组织 验收 评定 。 5.1.4 分部工 程、 单位 工程 施工 质量检 验与 评定 应符 合 SL 1762007 中 5.1 、5.2 的规定 。 5.2 沟槽开 挖与 地基 处理 5.2.1 单元工 程划 分 5.2.1.1 结合构 筑物 及自
11、 然界 线, 按施工 长度 划分 ,每 个单 元工程 长度 不宜 大 于 300 m 。 5.2.1.2 单元工 程量 :土 方开 挖量 。 5.2.2 沟槽开 挖 5.2.2.1 施工单 位按照 设计 文件进 行基准 点校核 、测 量放样 ,并报 送监理 单位 审核; 原始地 貌联 合 测 量完成 后, 进行 土方 开挖 。 5.2.2.2 沟槽的 开挖 断面 应符 合设 计和施 工规 范的 要求 , 边 坡 平顺, 槽底 平整 , 原 状地 基 土不应 扰 动 。 5.2.2.3 沟槽槽 底挖 完后 ,进 入下 一工序 施工 前, 保证 槽底 不受水 浸泡 或受 冻。 5.2.2.4 不良
12、土 质地段 沟槽 开挖时 ,应采 取必要 的护 坡和防 止沟槽 坍塌的 安全 技术措 施; 槽 底土 层 为 杂填土 、腐 蚀性 土时 ,应 全部挖 除并 按设 计要 求进 行地基 处理 。 DB37/T 4447 2021 3 5.2.2.5 沟槽开 挖至 设计高 程后 应 由建设 单位组 织勘 察、设 计、施 工、监 理单 位共同 验槽; 发现岩 、 土质与 勘察 报告 不符 或有 其他异 常情 况时 ,由 建设 单位组 织研 究处 理措 施。 5.2.3 地基处 理 5.2.3.1 管道地 基应符 合设 计要求 ,对天 然地基 强度 不能满 足设计 承载力 要求 的应按 设计要 求加 固
13、 处 理。 5.2.3.2 槽底局 部超 挖或 发生 地基 土扰动 时, 超挖 深度 不超 过 150 mm ,可 用挖 槽原 土 回填夯 实, 其 压 实度不 应低 于原 地基 土的 密实度 ;超 挖深 度超 过 150 mm 时 按照 设计 要求 进行 处理。 5.2.4 施工质 量标 准 沟槽开 挖与 地基 处理 施工 质量标 准应 符合 表1 的规 定 。 表1 沟槽开 挖与 地基 处理 施工 质量标 准 项次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方法 检查数量 主 控 项 目 1 沟槽开挖 原状地基土不应扰动、 受水浸泡或受冻 观察 全数检查 2 地基承载力 地基承载力应满足设计要求 观察、检测
14、 全数检查 3 地基处理 进行地基处理时, 压实度、 厚度 满足设 计要求 观察、检测 全数检查 一 般 项 目 1 槽底高程 土方 允许偏差20 mm 测量 每10 m 检测1 断面, 每断面不少于 3 点 石方 允许偏差-200 mm20 mm 2 槽底中线每侧宽度 不小于设计要求 测量 每10 m 检测1 点,且 不少于 3 点 3 沟槽边坡 不陡于设计要求 测量 注: “+ ”表示超挖;“- ”表示欠 挖。 5.3 管道基 础 5.3.1 单元工 程划 分 5.3.1.1 结合构 筑物 及自 然界 线, 按施工 长度 划分 ,每 个单 元工程 长度 不宜 大 于 300 m 。 5.3
15、.1.2 单元工 程量 :基 础铺 设工 程量。 5.3.2 一般要 求 5.3.2.1 管道基 础应 符合 设计 要求 ,基面 平整 密实 ,且 无松 土、碎 渣、 软泥 、杂 物等 。 5.3.2.2 管道基 础采用 原状 地基时 ,应做 好基底 原状 土层保 护,避 免超挖 、扰 动、受 水浸泡 或受 冻 , 其承载 力应 符合 设计 要求 。 5.3.2.3 管道基 础采用 砂石 基础时 ,槽底 高程及 槽宽 应符合 设计要 求,不 应有 积水和 软泥; 砂石 材 料 的质量 及砂 石基 础的 厚度 、压实 度应 符合 设计 要求 。 5.3.2.4 非永冻 土地 区, 管道 不应 铺
16、设在 冻结 的地 基上 ;管 道安装 过程 中, 应防 止地 基冻胀 。 5.3.2.5 管道有 效支 撑角 范围 应按 设计要 求填 充、 插捣 密实 ,与管 道基 础紧 密接 触、 无空隙 。 DB37/T 4447 2021 4 5.3.3 施工质 量标 准 管道基 础的 施工 质量 标准 应符合 表2 的规 定。 表2 管道基 础施 工质 量标 准 项次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方法 检查数量 主 控 项 目 1 基 面 基 面 平 整 密 实 , 无 松 土 、 碎 渣 、 软 泥、杂物等 观察、检测 全数检查 2 基础材料 原材料类型及质量符合设计要求 观察、检测 全数检查 一 般
17、 项 目 1 基础中线每侧宽度 不小于设计要求 测量 每 10 m 检测1 点, 且不少 于 3 点 2 基础厚度 不小于设计要求 测量 3 基础高程 压力管道 30 mm 测量 无压管道 -15 mm 0 mm 4 基础压实度 不小于设计要求 观察、检测 每 50 m 检测1 点, 且不少 于 5 点 5 支撑角填充 按 照 设 计 要 求 填 充 插 捣 密 实 , 且 与 管道基础接触紧密、无空隙 观察 全数检查 5.4 管道安 装 5.4.1 单元工 程划 分 5.4.1.1 按管道 安装 长度 划分 ,每 个单元 工程 长度 不宜 大 于300 m (管 节长 度的 整倍 数 )。
18、5.4.1.2 单元工 程量 :管 道安 装长 度。 5.4.2 一般要 求 5.4.2.1 管道工 程安装 管材 为钢管 、预应 力钢筒 混凝 土管和 玻璃钢 夹砂管 等常 用管材 ,其他 材质 管 道 安装应 符合 产品 使用 和设 计要求 。 5.4.2.2 管道应 在沟 槽地 基、 管基 质量检 验合 格后 安装 ;安 装时宜 自下 游开 始, 承口 应朝向 上游 。 5.4.2.3 管道铺 设安 装应 稳固 ,安 装后应 线形 顺直 ,埋 设深 度、轴 线位 置应 符合 设计 要求。 5.4.2.4 刚性管 道应无 结构 贯通裂 缝和明 显外观 缺损 情况; 柔性管 道的管 壁不 应
19、出现 纵向隆 起、 环 向 扁平和 其他 变形 情况 。 5.4.2.5 管道内 外防腐 层完 整,无 破损现 象;管 道内 应光洁 平整, 无杂物 、油 污;管 道无明 显渗 水 和 水珠现 象。 5.4.3 钢管安 装 5.4.3.1 管节及 管件、 焊接 材料等 的质量 应符合 国家 、行业 现行相 关标准 及设 计要求 ,质量 保证 材 料 齐全。 5.4.3.2 施工单 位应在 施焊 前按设 计要求 和有关 规定 进行焊 接试验 ,并根 据试 验结果 编制焊 接工 艺 指 导书; 管径 大 于800 mm 时 ,应采 用双 面焊 。 5.4.3.3 管道安 装前 ,管 节应 逐根 测
20、量、 编号 ,宜 选用 管径 相差最 小的 管节 组对 对接 。 DB37/T 4447 2021 5 5.4.3.4 管节组 对焊接 时应 先修口 、清根 ,管端 端面 的坡口 角度、 钝边、 间隙 应符合 设计要 求, 设 计 无要求 应符 合 表3 的 规定 ;不应 在对 口间 隙夹 焊帮 条 或用 加热 法缩 小间 隙施 焊。 表3 电弧 焊管 端倒 角各 部尺 寸 倒角形式 间隙 b mm 钝边 p mm 坡口角度 图示 壁厚 t mm 4 9 1.53.0 1.01.5 6070 10 26 2.04.0 1.02.0 605 5.4.3.5 焊缝外 观不 应有 熔化 金属 流到焊
21、 缝外 未熔 化的 母材 上, 表 面不 应有 裂缝 、 气 孔 、 弧坑 、 灰 渣 、 焊瘤、 飞溅 等质 量缺 陷; 表面光 顺、 均匀 、焊 道与 母材应 平缓 过渡 。 5.4.3.6 焊缝宽 度应 焊出 坡口 边缘 2 mm3 mm ;错 边应 小于 或 等于壁 厚的 20 %, 且不 应 大于 2 mm ;不 允许未 焊满 ;当 壁厚 25 mm 时 ,表 面余高 h=0 mm2.5 mm;当 25 mm 壁厚 50 mm 时 ,表 面余 高 h=0 mm 3 mm ; 当壁 厚 50 mm 时, 表面 余高h=0 mm4 mm 。 5.4.3.7 不同壁 厚的 管节 对口 时,
22、 管壁厚 度相 差不 宜大 于 3 mm 。不 同管 径的 管节 相连 时 ,两管 径相 差 大于小 管管 径 的15 % 时, 可用渐 缩管 连接 。 渐 缩管 的长度 不应 小于 两管 径差 值的 2 倍 , 且不 应小 于200 mm。 5.4.3.8 其他规 定: a) 纵向焊 缝应 放在 管道 中心 垂线上 半圆 的 45 左 右处 ;纵向 焊缝 应错 开, 管径 小于 600 mm 时, 错开的 间距 不应 小 于100 mm ;管 径大 于或 等于600 mm 时, 错开 的间 距不 应小 于 300 mm; b) 直管管 段两 相邻 环向 焊缝 的间距 不应 小 于200 mm
23、, 并不应 小于 管节 的外 径; c) 管道任 何位 置不 应有 十字 形焊缝 ; d) 管道上 任何 位置 不应 开方 孔,焊 缝处 、短 节或 管件 上不应 开孔 。 5.4.3.9 管道焊 接完成 ,焊 缝外观 质量检 查合格 后, 应按照 设计要 求和相 关标 准的规 定进行 无损 探 伤 检测。 不合 格的 焊缝 应返 修,返 修次 数不 应超 过3 次。 5.4.3.10 焊缝内 、外 侧防 腐材 料、 防腐工 艺及 防腐 质量 应符 合设计 要求 和相 关标 准的 规定。 5.4.4 预应力 钢筒 混凝 土管 (PCCP )安 装 5.4.4.1 管节及 管件 、橡 胶圈 的产
24、 品质量 应符 合国 家有 关标 准规定 和设 计要 求, 质量 保证资 料齐 全。 5.4.4.2 清理管 道承口 内侧 、插口 外部凹 槽的连 接部 位和橡 胶圈, 安装时 ,接 头和管 端应保 持清 洁 , 将橡胶 圈套 入插 口上 的凹 槽内。 5.4.4.3 接口安 装时, 将插 口一次 插入承 口内, 达到 安装标 记为止 ;承口 、插 口无破 损、开 裂; 橡 胶 圈位置 正确 ,无 扭曲 、脱 槽、挤 出、 外露 等现 象。 5.4.4.4 双道橡 胶圈的 管节 单口水 压试验 应合格 ,试 验压力 应符合 设计要 求; 管道单 口水压 试验 压 力 应为管 道设 计压 力 的
25、 2 倍 ,且不 应小 于 0.2 MPa ; 采 用手提 式打 压泵 将压 力升 至试验 压力 ,恒 压 2 min , 无压力 降为 合格 。 DB37/T 4447 2021 6 5.4.4.5 管道沿 直线 安装 时, 插口 端 面与承 口底 部的 轴向 间隙 应大 于 5 mm , 且 不大 于表4 规定的 数 值 。 表4 管口间 的最 大轴 向间 隙 公称内径 mm 内衬式管(PCCPL ) 埋置式管(PCCPE ) 单胶圈 mm 双胶圈 mm 单胶圈 mm 双胶圈 mm 400 1 400 15 - - - 600 1 400 - 25 - - 1 000 4 000 - -
26、25 25 5.4.4.6 管道曲 线铺 设时 ,接 口的 最大允 许偏 转角 应符 合设 计要求 ,设 计无 要求 时, 应不大 于 表 5 规 定的数 值。 表5 曲线安 装接 口的 最大 允许 偏转角 管子品种 公称内径 mm 接头允许相对转角() 单胶圈接头 双胶圈接头 内衬式管(PCCPL ) 400500 1.5 - 600800 1.0 900 1 000 1.0 1 200 1 400 0.7 埋置式管(PCCPE ) 1 000 1 600 1.0 1.0 1 800 2 400 0.7 2 600 3 400 0.5 0.7 3 600 4 000 0.5 5.4.4.7
27、管道接 口的 填缝 应符 合设 计要求 ,密 实、 光洁 、平 整。 5.4.5 玻璃钢 夹砂 管安 装 5.4.5.1 管及管 件、 橡胶 圈的 产品 质量应 符合 国家 有关 标准 的规定 和设 计要 求, 质量 保证资 料齐 全。 5.4.5.2 清理管 道承口 内侧 、插口 外部凹 槽的连 接部 位和橡 胶圈, 安装时 ,接 头和管 端应保 持清 洁 , 将橡胶 圈套 入插 口上 的凹 槽内。 5.4.5.3 接口安 装时, 将插 口一次 插入承 口内, 达到 安装标 记为止 ;承口 、插 口部位 连接紧 密, 无 破 损、变 形、 开裂 等现 象; 橡胶圈 位置 正确 ,无 扭曲 、
28、脱槽 、挤 出、 外露 等现 象。 5.4.5.4 双道橡 胶圈的 管节 单口水 压试验 应合格 ,试 验压力 应符合 设计要 求; 管道单 口水压 试验 压 力 应为管 道设 计压 力 的1.5 倍, 且不 应小 于 0.2 MPa ; 采 用手提 式打 压泵 将压 力升 至试验 压力 , 恒 压2 min , 无压力 降为 合格 。 DB37/T 4447 2021 7 5.4.5.5 承插式 接口 的插 入深 度应 符合要 求, 相邻 管口 的纵 向间隙 应不 小 于 10 mm , 环 向间隙 应均 匀 一 致。 5.4.5.6 管道曲 线铺 设时 ,接 口的 允许转 角不 应大 于
29、表 6 的 规定。 表6 沿曲线 安装 的接 口允 许转 角 管内径 D mm 允许转角 400 D 500 3.0 500D 1 000 2.0 1 000 D 1 800 1.0 D 1 800 0.5 5.4.6 施工质 量标 准 管道安 装的 施工 质量 标准 应符合 表7 的规 定。 表7 管道安 装施 工质 量标 准 项次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方法 检查数量 主 控 项 目 1 管材 规格型号、 外观质量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 质量 证明材料齐全 观察、查阅资料 全数检查 2 橡胶圈 材质符合相关规范的规定, 外观应光滑平整, 不 应有裂缝、 破损、 气孔、 重皮等缺陷, 且每个
30、橡 胶圈的接头不应超过 2 个 观察、查阅资料 全数检查 3 钢管安装 焊缝外观质量满足规范要求; 焊缝内部质量无损 探伤检测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的要求; 管道安装 稳固,线形平直 观察、检测 逐口检测 4 玻璃钢夹砂管、PCCP 管 安装 插口插入深度满足要求; 承口、 插口部位连接紧 密, 无破损、 变形、 开裂等现象; 插入后胶圈位 置正确,无扭曲、外露等现象;管道安装稳固, 线形平直 观察、测量 逐口检测 5 单口水压试验 加压至试验压力,恒压 2 min , 无压力降为合格 观察、检测 逐口检测 一 般 项 目 1 钢管焊缝防腐 防腐材料、 防腐工艺及防腐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观察、检测
31、 逐口检测 2 PCCP 接头密封 接口填缝应符合设计要求,密实、光洁、平整 观察 3 水平轴线允许偏差 压力管道 30 mm 测量 每节管检 测 1 点 无压管道 15 mm 4 管内底 高程允 许偏差 D 1 000 mm 压力管道 30 mm 测量 无压管道 10 mm D 1 000 mm 压力管道 30 mm 无压管道 15 mm DB37/T 4447 2021 8 5.5 管道阴 极保 护工 程 5.5.1 单元工 程划 分 5.5.1.1 按施工 长度 (不 宜大 于 300 m) 或部 位划 分单 元, 每 个测试 桩划 为一 个单 元。 5.5.1.2 单元工 程量 :阴
32、极保 护施 工主要 工程 量。 5.5.2 一般要 求 5.5.2.1 管道阴 极保护 工程 应与主 体工程 同时设 计、 施工和 投入运 行。管 道阴 极保护 可分别 采用 牺 牲 阳极法 、 强 制电 流法 或两 种方法 的结 合, 设计 时应 视工程 规模 、 土 壤环 境、 管道防 腐层 质量 等 因 素 , 经 济合理 的选 用。 5.5.2.2 管道阴 极保护 系统 的种类 、性能 、数量 、分 布与连 接方式 ,以及 测试 装置和 电源设 备应 符 合 国家有 关标 准的 规定 和设 计要求 。 5.5.2.3 管道阴 极保 护电 位( 即管/ 地界面 极化 电位 )应 为-85
33、0 mV(CSE ,即 为参 比电 极 )或更 负。 5.5.2.4 阴极保 护状 态下 管道 的极 限保护 电位 不能 比-1 200 mV (CSE )更 负。 5.5.2.5 在土壤 电阻 率100 m1 000 m 环 境 中的 管道 阴 极保护 电位 宜负 于-750 mV (CSE ) ; 在土 壤电阻 率大 于1 000 m 环境中 的管 道阴 极保 护电 位宜负 于-650 mV (CSE)。 5.5.3 牺牲阳 极阴 极保 护系 统 5.5.3.1 牺牲阳 极阴极 保护 系统主 要包括 牺牲阳 极、 填包料 、连接 电缆以 及参 比电极 和测试 桩组 成 的 测试装 置。 5
34、.5.3.2 牺牲阳 极常用 的有 锌合金 牺牲阳 极和镁 合金 牺牲阳 极,细 分为棒 状锌 阳极、 带状锌 阳极 、 棒 状镁阳 极、 带状 镁阳 极。 5.5.3.3 牺牲阳 极埋 设位 置一 般距 管道外 壁 3 m5 m, 不宜 小 于 0.5 m; 埋设 深度 以阳 极 顶部距 地面 不 小于1 m 为 宜, 在地 下水 位低 于 3 m 的干 燥地 带, 应适当 加深 埋设 。 5.5.3.4 填包料 由石 膏粉 、 膨润 土 和工业 硫酸 钠按 比例 配置 而成 , 其 厚度 不应 小于50 mm, 并应 保证 阳 极四周 的填 包料 厚度 一致 、密实 ;预 包装 的袋 子须
35、 用棉麻 织品 ,不 应使 用人 造纤维 织品 。 5.5.3.5 电缆应 采用 铜芯 电缆 , 测 试电缆 和用 于牺 牲阳 极的 电缆的 截面 积不 宜小 于 4 mm 2 , 埋设 深度 不 应小 于 0.7 m , 埋设 电缆 应 保持一 定松 弛度 ;电 缆与 管道连 接宜 采用 铝热 焊, 连接要 牢固 可靠 ,焊 接 位 置不应 在弯 头上 或管 道焊 缝两 侧 200 mm 范围 内。 5.5.3.6 测试装 置应沿 管道 线路走 向进行 设置, 相邻 测试装 置间隔 宜 1 km 3 km 。 参 比电极 、测试桩 埋设位 置及 深度 应符 合设 计要求 ,测 试桩 顶部 应
36、高 出地 面 400 mm 以上 ;电 缆 、引线 铺设 应符 合设 计 要 求,保 持一 定松 弛度 ,并 连接可 靠牢 固。 5.5.3.7 所有连 接点 应按 规定 做好 防腐处 理, 与管 道连 接处 的防腐 材料 应与 管道 相同 。 5.5.4 施工质 量标 准 阴极保 护工 程的 施工 质量 标准应 符合 表8 的规 定。 表8 阴极保 护工 程施 工质 量标 准 项次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方法 检查数量 主控 项目 1 牺牲阳极、参比 电极、测试桩 符合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和设计要求; 质量证明材料齐 全 观察、检测 全数检查 2 保护电位检测 -1200 mV -850 m
37、V 检测 逐个检测 DB37/T 4447 2021 9 表8 阴极 保护 工程 施工 质量标 准 ( 续) 项次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方法 检查数量 一般 项目 1 牺牲阳极安装 埋设位置 (参考设计要求) 观察、测量 逐个检测 埋设高度 (参考设计要求) 2 参比电极安装 埋设位置 (参考设计要求) 观察、测量 逐个检测 埋设深度 (参考设计要求) 3 测试桩安装 埋于参比电极旁边,露出地面约 400 mm 观察、测量 逐个检测 4 电缆、引线铺设 电缆及引线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采用铝热焊焊接, 电缆及引线保持一定松弛度,连接牢固可靠 观察、检测 全数检查 5 连接点防腐处理 满足设
38、计要求 观察 逐个检查 5.6 沟槽回 填 5.6.1 单元工 程划 分 5.6.1.1 按施工 长度 划分 ,每 个单 元工程 长度 不宜 大 于 300 m 。 5.6.1.2 单元工 程量 :土 方回 填量 。 5.6.2 一般要 求 5.6.2.1 沟槽土 方回填 材料 应符合 设计和 规范要 求。 回填前 ,施工 单位应 按设 计要求 和有关 规定 进 行 回填碾 压试 验, 确定 压实 机具、 压实 遍数 、 每 层回 填料虚 铺厚 度及 含水 量等 参数, 并根 据试 验 结 果 编 制 沟槽回 填施 工方 案。 5.6.2.2 压力管 道分 段水 压试 验前 , 除 接口 外
39、, 管 道回 填高 度 不应小 于管 顶以 上0.5 m ; 水压试 验合 格 后,应 及时 回填 沟槽 的其 余部分 。 5.6.2.3 沟槽回 填前 ,沟 槽内 砖、 石、木 块等 杂物 应清 除干 净,不 应有 积水 。 5.6.2.4 管道两 侧和 管顶 以 上 500 mm 范围 内的 回填 材料 , 应 由 沟槽两 侧对 称运 入槽 内, 不应直 接回 填 在管道 上; 回填 其他 部位 时, 应 均匀 运入 槽内 , 不 应集中 推入 ; 需 要拌 合的 回填材 料, 应在 运 入 槽 内 前 拌合均 匀, 不应 在槽 内拌 合。 5.6.2.5 管道埋 设的管 顶覆 土最小 厚
40、度应 符合设 计要 求,且 满足当 地冻土 层厚 度要求 ;管顶 覆土 回 填 压实度 达不 到设 计要 求时 应与设 计协 商进 行处 理。 5.6.2.6 回填压 实应逐 层进 行,且 不应损 伤管道 ;分 段回填 压实时 ,相邻 段的 接茬应 呈台阶 型, 且 不 应漏夯 。 5.6.2.7 管道两 侧和 管顶 以 上 500 mm 范围 内胸 腔夯 实, 应采 用 轻型压 实机 具 , 管 道两侧 压实面 的高 差 不应超 过300 mm 。 5.6.2.8 同一沟 槽中有 双排 或多排 管道的 基础底 面位 于同一 高程时 ,管道 之间 的回填 压实应 与管 道 与 槽壁之 间的 回
41、填 压实 对称 进行; 同一 沟槽 中有 双排 或多排 管道 但基 础底 面的 高程不 同时 , 应 先 回 填 基 础 较低的 沟槽 , 回 填至 较高 基础底 面高 程后 , 管 道之 间的回 填压 实应 与管 道与 槽壁之 间的 回填 压 实 对 称 进 行。 DB37/T 4447 2021 10 5.6.2.9 柔性管 道回 填至 设计 高程 时,应 在 12 h 24 h 内 测 量并记 录管 道变 形率 ,管 道变形 率应 符 合 设计要 求; 设计 无要 求时 , 钢管 变形 率应 不超 过2 % , 化学 建材 管道 变形 率应 不超 过 3 % ; 当 超过 时, 应 按照
42、有 关规 范规 定处 理。 5.6.2.10 沟槽回 填其 他方 面技 术要 求应符 合 GB 50268 2008 中 4.5 。 5.6.3 施工质 量标 准 沟槽回 填的 施工 质量 标准 应符合 表9 的规 定。 表9 表沟槽 回填 施工 质量 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方法 检查数量 主 控 项 目 1 回填材料 材料符合设计及规范要求,不应含有机物、 冻土及大于 50 mm 的砖、石等 硬块 观察 每铺筑 1 000 m 2 取样一次, 每 次取样至少做两组测试 2 沟槽清理 沟槽内无砖、石、木块等杂物;不应有积水 观察 全数检查 3 沟槽回填 降排水系统正常运行,不应带
43、水回填;管道 两侧应对称回填,分层夯实,且不应使管道 位移或损伤;管道两侧压实面的高差不应超 过 300 mm ;相邻段的接茬应呈 台阶形 观察、 测量 全数检查 一 般 项 目 1 回填压实度 管道支撑角及两侧 压实度95 % 检测 每层每侧一组,每组 3 个点 管顶以上 压实度90 % 2 柔性管道变形 率 钢管变形率不超过 2 % ,且管壁 不应出现纵向 隆起、环向扁平和其他变形情况 观察、 测量 每 100 m 取起点、 中间点、 终 点近处各一点,每处平行量 测 3 个断面取平均值作为检 测值 化学建材管道变形率不超过 3 % ,且管壁不应 出现纵向隆起、环向扁平和其他变形情况 5.
44、7 顶管工 程 5.7.1 单元工 程划 分 5.7.1.1 单元工 程划 分: 按顶 进长 度划分 , 每 个单 元工 程长 度不宜 大 于 100 m; 工作 井 、 接收 井各 划 为 一个单 元工 程。 5.7.1.2 单元工 程量 :填 写顶 进管 道长度 或井 室混 凝土 方量 。 5.7.2 工作井 5.7.2.1 工作井 的围 护结 构、 井内 结 构施工 质量 验收 标准 应按 照SL 632 2012 第4 章 的 相关规 定执 行 。 5.7.2.2 工程原 材料 、成 品、 半成 品的产 品质 量应 符合 国家 相关标 准规 定和 设计 要求 。 5.7.2.3 工作井
45、 结构 的强 度、 刚度 和尺寸 应满 足设 计要 求, 结构无 滴漏 和线 流现 象。 5.7.2.4 混凝土 结构 的抗 压强 度等 级、抗 渗等 级符 合设 计要 求。 5.7.2.5 工作井 的后 背墙 应坚 实、 平整; 后座 与井 壁后 背墙 联系紧 密。 DB37/T 4447 2021 11 5.7.2.6 两导轨 应顺 直、 平行 、 等 高 , 盾构 基座 及导 轨的 夹角 符合规 定; 导轨 与基 座连 接应牢 固可 靠 , 不应在 使用 中产 生位 移。 5.7.2.7 工作井 的施 工质 量标 准应 符合 表 10 的规 定。 表10 工作井 施工 质量 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检查方法 检查数量 主 控 项 目 1 工作井结构及尺寸 满足设计及相关规定的要求 观察、测量 长度、 宽度、 深度各 测两个断面 2 工作井混凝土结构质量 混 凝 土 的 强 度 、 抗 渗 等 级 符 合 设计要求,且无明显渗水现象 观察、检测 全部 一 般 项 目 1 井内导轨 安装 顶面高程 允许偏差 +3 mm 测量 每根导轨 2 点 中心水平位置 允许偏差 3 mm 测量 每根导轨 2 点 两轨间距 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