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B 30 DB36 江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B36/T 15082021 黄老门生姜栽培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cultivation of Huanglaomen ginger 2021 - 12 - 14发布 2022 - 06 - 01实施 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6/T 15082021 I 目 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术语和定义 .1 4 产地环境 .2 5 播前准备 .2 6 播种 .2 7 肥水管理 .3 8 病虫草害防治 .3 9 采收 .4 10 留种 .
2、4 11 贮藏 .4 DB36/T 15082021 I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 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江西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九江农业科学院、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江西省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沈少华、谢国强、陈学军、郭丽虹、周庆幈、方荣、彭春凤、周坤华、车品高、 袁欣捷、袁倩、雷刚、陈艳芳、黄月琴、刘义诊、裴建明、周莺、刘荣华。 DB36/T 15082021 1 黄老门生姜栽培技术规程 1
3、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黄老门生姜栽培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播前准备、播种、肥水管理、病虫草害防 治、采收、留种和贮藏。 本文件适用于江西区域内黄老门生姜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所有部分) 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 525 有机肥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黄老
4、门生姜Huanglaomen ginger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 黄老门生姜,系江西省九江县黄老门乡(现更名为柴桑区岷山乡)地方生姜品种,植株直立,株高 60cm 80cm,肉质茎簇状,不规则排列,皮薄、淡黄色,嫩芽浅紫红色。肉质黄白色,早熟,生育期 180d 200d,产量2000kg/667m 2 2200kg/667m 2 。并具有辛辣味较强、香味浓、纤维少、耐贮、品 质好的特点。 3.2 母姜 ginger mother 种姜播种发芽孕育出新姜后,于当年67月份采收的种姜残体。 3.3 老姜 late harvested ginger 霜降前后收获的当
5、年新生姜块,其组织充分老熟,纤维较多,水分减少,辛辣味较浓,可作种姜用 于次年栽培。 DB36/T 15082021 2 3.4 仔姜 early harvested ginger 又称嫩姜,是指8月份开始采收的带芽新生嫩姜,其组织柔嫩,纤维少,水分多,辛辣味较淡。 4 产地环境 产地环境应符合NY/T 391要求,远离“三废”污染源。土层深厚、排水良好、肥力中上的壤土或沙 壤土、3年内未种过生姜的地块、前茬为水稻冬闲田为宜。 5 播前准备 5.1 种姜选择 选择扁平状、颜色好、节间短而肥大且无病虫害的老姜块作种姜,淘汰水渍状、肉质变色、表皮容 易脱落的姜块。 5.2 种姜处理 5.2.1 晒
6、种 催芽前,选择晴天晒姜种1d 2d,使姜皮变干发白,剔除病姜和破损姜。 5.2.2 催芽 将精选晒种后的种姜平铺于大棚内的苗床上,姜芽尖向上,上覆3cm5cm的细土或细沙,再用薄膜 盖严实保温保湿。当温度低于20时,可用地热线辅助加热维持2027的相对恒温进行催芽,湿 度保持在 75% 80%,经15d20d幼芽长至1cm左右时取出备用。将催芽后的种姜掰成小块,每块留1 个大芽,伤口沾上草木灰或钙镁磷肥播种。 5.3 整地施基肥 整地前每667m 2 施石灰50 kg 进行土壤消毒,施优质腐熟农家肥3000 kg 4000kg,钙镁磷肥50 kg, 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N: P 2 O 5
7、: K 2 O=16 : 16 : 16)50 kg作基肥,肥料质量及施用符合NY/T 496、NY 525 要求。 种植前整平耙细, 高畦栽培, 开好畦沟、 腰沟、 围沟, 使沟沟相通、 雨停田干。 畦宽1.0 m 1.2m, 围沟深、宽均为0.4m 0.5m,畦沟宽0.3m 0.4m,深0.2m 0.3m。 6 播种 6.1 播种期 3月下旬至4月下旬播种。 6.2 播种量 种植密度4000株/667m 2 5000株/667m 2 ,用种量200kg/667m 2 250kg/667m 2 。 6.3 播种方法 DB36/T 15082021 3 在畦面上按行距0.4m 0.5m开深0.
8、1m种植沟,把已催好芽掰成小块的种姜按株距0.25m 0.3m 逐一排放于种植沟内,姜芽朝下,随即盖10cm12cm厚的细土。 6.4 覆盖 播种后用茅草或稻草覆盖,以不见土面为宜,保持土壤湿度,防止杂草滋生,降低夏季土温,预防 因多雨导致的土壤板结。 7 肥水管理 7.1 水分管理 种植后应保持土壤潮湿,保证生姜顺利出苗。幼苗生长期,保持土壤湿润,土壤相对含水量保持在 60% 70%。夏秋旺盛生长时期,需水量相应增多,土壤相对含水量应在70% 80%。雨水较多时,要 及时清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采收前5d-7d停止灌溉,促使姜块老熟。 7.2 养分管理 出苗后施提苗肥,结合雨天撒施尿素 5
9、kg/667m 2 。8月份根据植株长势,选择雨后或灌溉后撒施硫 酸钾型复合肥(N: P 2 O 5 : K 2 O=16 : 16 : 16)15 kg/667m 2 ,每隔15d 20d施一次,连续撒施3 4次。 8 病虫草害防治 8.1 主要病虫草害 江西区域内生姜主要病害有姜瘟病、叶枯病、姜斑点病和姜炭疽病等;主要虫害有姜螟等;草害主 要控制水花生等。 8.2 防治原则 按照“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为主,化学防治 为辅”的原则进行无害化防控。 8.3 防治方法 8.3.1 农业防治 精选姜种,水旱轮作,及时清除病株残茬,保持田间通风透光,加
10、强水肥管理,降低病虫源数量, 培育无病健壮植株。 8.3.2 物理防治 采用杀虫灯诱杀、色板诱杀、性诱杀、糖醋液诱杀和人工捕杀等措施防治害虫,生长期内采用人工 除草。 8.3.3 生物防治 使用生物源农药防治病虫害。 8.3.4 化学防治 DB36/T 15082021 4 播种覆土后3d内,喷用药剂防草。药剂防治按照GB/T 8321(所有部分)和NY/T 393的规定合理用 药。 9 采收 9.1 母姜采收 当幼苗45片叶时采收,在6月中下旬将植株根际的土壤扒开,采收种姜后再覆土掩盖根部,不宜 采收过迟,以免伤根。 9.2 仔姜采收 8月中下旬至10月初在生姜块茎生长盛期采收。将整株挖起,
11、去根、茎等杂物后待用或销售。 9.3 老姜采收 在10月中下旬至11月份进行。当植株开始枯黄,选晴天,齐地割除地上茎叶,挖取姜块,应减少机 械损伤。 10 留种 10.1 种姜田块选择 在霜降前后选择长势良好、无病虫为害且生长期间无渍水或未淹水的田块预留姜种。 10.2 起种姜 选择健壮植株采收,挑选肥大饱满的健康老姜进窖贮藏留种。 11 贮藏 11.1 商品姜 姜的贮藏采用窖藏或冷库储藏。窖藏选择排水性良好的背山挖窖保温储藏,将姜块摆放好即可。冷 库储藏用泡沫箱按每箱30kg左右分装密封,置于冷藏库内,保持15 左右恒温,储藏期可延长至次年 新鲜生姜上市。 11.2 种姜 贮藏种姜应选择未烂过姜或新挖的姜窖,贮藏期间要勤观察,注意通风,寒冬季节要适当封堵窖口 防冻,以防姜种烧坏或冻伤。姜窖温度应保持在11 15,湿度控制在90%左右。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