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150 CCS B 50 35 福建省地方标准 DB35/T 20402021 扁圆吻鲴繁育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artificial propagation of Distoechodon compressus 2021 - 12 - 29发布 2022 - 03 - 29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DB35/T 20402021 I 目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环境条件 . 1 5 设施设备 . 1 6 亲鱼培育 . 2 7 人工繁殖 . 3 8 苗种培育 .
2、 3 9 病害防治 . 4 DB35/T 2040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福建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连城县吉明鱼苗养殖有限公司、龙岩市水产技术推广站、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 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龙岩市连城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龙岩市武平县水产技术推广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林炳明、张小东、黄洪贵、翁祖桐、林德忠、邱西敏、李吉明、卢友龙、陈建国、 黄远南、赖龙玉、温晓红、胡育芳、廖仁煊、黄金辉
3、、黄星光、林兴榕、揭水龙。 DB35/T 20402021 1 扁圆吻鲴繁育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扁圆吻鲴(Distoechodon compressus(Nichols)繁育的环境条件、设施设备、亲 鱼培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和病害防治。 本文件适用于扁圆吻鲴的人工繁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NY 5051 无公害食品 淡水养殖
4、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T 1008 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义。 4 环境条件 4.1 产地环境 应符合NY/T 5361的规定。 4.2 繁育用水 水量充足,水质应符合GB 11607、NY 5051的要求,水温23 28 。 5 设施设备 5.1 蓄水池 池深2 m,储水量2批次催产孵化用水需要。池底设排污管,离池底30 cm设出水口。蓄水水位 宜高于产卵池和孵化池。 5.2 亲鱼池 室外土池,
5、面积宜为2667 m 2 3667 m 2 ,池深1.2 m1.5 m,独立进排水,配适量水车式增氧机。 DB35/T 20402021 2 5.3 产卵池 5.3.1 结构 室内长方形斜底水泥池,单口面积4 m 2 6 m 2 ,池深0.8 m1.0 m,设可控制水量进水管和可调节 水位排水管,管径宜为75 mm。 5.3.2 鱼巢 宜为棕丝或柳树根须等,每次用量宜松散铺满产卵池底部。 5.4 孵化池 5.4.1 结构 室内斜底水泥池,单口面积200 m 2 300 m 2 ,池深1.0 m1.2 m,设可控制水量进水口和可调节水 位排水口。池底部配置微孔增氧设备。 5.4.2 孵化床 以竹
6、木等环保材料制成网格状单层框架, 悬架于池底部。 架宽60 cm左右, 长度适中, 网格10 cm10 cm, 离地高10 cm15 cm,架间距50 cm左右,以满足松散铺放鱼巢,保证鱼巢内空气、水流通畅,宜便于 操作。 5.4.3 淋水装置 池面架若干可控制水量进水管,管径6 cm8 cm,沿直线钻孔,孔径0.5 cm左右。孵化床面对应放 置拱形垫板。水管、管孔及垫板的数量与布设,宜以水珠均匀滴溅淋湿鱼巢。 5.5 鱼苗池 按照SC/T 1008的规定执行。 6 亲鱼培育 6.1 来源与要求 天然水域或人工选育的非近亲繁殖的个体。2冬龄以上,体重150 g,外形特征明显,体质健壮、 无伤病
7、。 6.2 培育时间 秋末冬初至次年4月份前。 6.3 培育方法 6.3.1 密度 放养前用20 mg/L30 mg/L聚维酮碘 (水产用, 有效碘含量10%) 溶液或3%盐水浸浴15 min20 min。 每667 m 2 密度为8001 200尾。 6.3.2 饲养管理 膨化配合饲料,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33%,质量应符合GB 13078、NY 5072的要求。 DB35/T 20402021 3 日投喂24次,日投喂量占鱼体重的3%4%,根据天气、水质变化和亲鱼摄食情况调整。 视水质状况,培育前期适当换水,后期适时添水,保持透明度20 cm左右,溶解氧5 mg/L以上。 7 人工繁殖 7.
8、1 繁殖时间 4月下旬7月下旬。 7.2 设施消毒 亲鱼池、蓄水池、鱼苗池按照SC/T 1008和NY 5071的规定执行。产卵池、孵化池、鱼巢和孵化床用 漂白粉或高锰酸钾等常规药物消毒,冲洗后备用。 7.3 繁殖亲鱼 7.3.1 产前强化 开春后水温18 时, 适量添喂维生素E, 适当增加日投喂量, 每天水流刺激23次。 性腺成熟后, 保持水体稳定,禁止水流刺激。 7.3.2 亲鱼选择 体重200 g。 雌鱼:体表光洁,腹部膨大,卵巢轮廓明显、松软,鱼体腹部朝上时,中间明显下陷。生殖孔红肿 且略有外突。 雄鱼:体格健壮,体表粗糙,胸鳍珠星明显,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7.4 产卵与受精
9、夜间流水刺激产卵。水深50 cm左右,雌雄比1:1.31:1.5,每平方米投放密度为3040组。亲鱼 交配前控制池水流速50 cm/s,开始交配后流速降至30 cm/s。交配后水流瞬时温差2 。产卵后及时 将附卵鱼巢轻移至孵化床,并不断补充新鱼巢。产后,捞出亲鱼。 7.5 孵化 淋水孵化。附卵鱼巢均匀摆放在孵化床上,每平方米投放100150万粒受精卵。持续淋水,水流瞬 时温差2 。水流通过拱形垫板均匀滴溅至鱼巢,使鱼巢保持湿润。余水经池底排出。24 h不间断均 匀淋水,保持鱼巢湿润。鱼苗临出膜前,逐渐加水淹没鱼巢,同时开启微孔增氧,保持小气量增氧。缓 慢加水至80 cm,并加大增氧量。 8 苗
10、种培育 8.1 出膜 鱼苗出膜后在孵化池原池培育。出膜48 h后,移除鱼巢、孵化床。 8.2 放养 出膜5 d6 d后, 移至室外鱼苗池的网箱暂养, 喂足蛋黄后放入鱼苗池进行培育。 起始水深70 cm80 cm, 每667 m 2 放苗密度宜为2030万尾。 DB35/T 20402021 4 当鱼苗全长达2 cm3 cm时分池,水深加至1.0 m1.2 m,每667 m 2 放苗密度宜为1015万尾。 8.3 投喂 8.3.1 前期 第12周宜投喂豆浆。每667 m 2 日投喂黄豆量从3 kg逐步上升至6 kg,每日投喂次数从34次逐步 调整为23次。 8.3.2 中期 第34周,投喂粗蛋白
11、含量不低于33%的粉状饲料,每667 m 2 日投喂量从4 kg逐步上升至6 kg,每 日投喂23次。 8.3.3 后期 第5周开始, 投喂粗蛋白含量不低于33%的粉状饲料和小颗粒膨化配合饲料, 每667 m 2 日投喂量从5 kg 粉状饲料加2 kg小颗粒饲料开始,逐渐增加投喂量,并逐步转为膨化颗粒饲料。每日早上、傍晚各投喂 1次。 8.4 水质 适时添水,透明度从35 cm开始逐渐降低,15 d后宜维持在20 cm,保持溶解氧5 mg/L以上。 8.5 出苗 当鱼苗全长达5 cm7 cm时,可出苗,或分池培育大规格鱼种。禁止午间拉网操作或搬动鱼苗。鱼 苗过池瞬时温差3 。其余按照SC/T 1008的规定执行。 9 病害防治 预防为主。做好池塘、亲鱼、工具等消毒,保持水质和环境良好,注意捕捞操作,避免鱼体受伤。 防治用药按照NY 5071的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