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13.100 C50 DB32 江苏省 地 方 标 准 DB32/T 3761.312021 新型冠状 病毒肺炎 疫情防控 技术规范 第31 部分 :核酸采 样点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COVID-2019 prevention and control Part31 :Nucleic acid sampling point 2021-12-09 发布 2022-01-09 实施 江 苏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32/T 3761.31 2021 1 目 次 前 言 . 2 1 范围 . 4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 . 4 3 术
2、语 和定 义 . 4 4 基本 要求 . 5 5 防控 措施 . 6 DB32/T 3761.31 2021 2 前 言 DB32/T 3761 新型 冠状 病 毒肺炎 疫情 防控 技术 规范 目前 分为 以下 部分 : 第1部 分: 医疗 机构 ; 第2部 分: 学校 ; 第3部 分: 农贸 市场 ; 第4部 分: 工业 企业 ; 第5部 分: 社区 ; 第6部 分: 公共 场所 ; 第7部 分: 餐饮 服务 机 构; 第8部 分: 养老 机构 ; 第9部 分: 职业 健康 技 术服务 机构 ; 第10部 分: 公共 厕所 ; 第11部 分: 大型 活动 场所; 第12部 分: 临时 观察
3、和隔离 场所 ; 第13部 分: 公共 浴室 ; 第14部 分: 影剧 院; 第15部 分: 城市 轨道 交通; 第16部 分: 考场 ; 第17部 分: 建筑 工地 ; 第18部 分: 殡葬 服务 机构; 第19部 分: 远洋 船舶 ; 第20部 分: 医疗 废物 处置中 心; 第21部 分: 环卫 工人 ; 第22部 分: 城镇 污水 处理厂 ; 第23部 分: 放射 诊断 工作场 所; 第24部 分: 口腔 疾病 治疗; 第25部 分: 公共 汽电 车; 第26部 分: 入境 人员 转运车 辆; 第27部 分: 阳性 物品 污染场 所; 第28部 分: 方舱 式应 急CT防 护要 求;
4、第29部 分: 封闭 和封 控区域 ; 第30部 分: 高风 险人 员转运 ; 第31部 分: 核酸 采样 点。 第32部 分: 无疫 小区 建设; 第33部 分: 港口 口岸 ; 第34部 分: 发热 门诊 ; 第35部 分: 医院 手术 室; 第36部 分: 重症 监护 室; DB32/T 3761.31 2021 3 第37部 分: 血液 净化 中 心; 第38部 分: 消化 内镜 中心; 第39部 分: 超声 医学 工作场 所; 第40部 分: 新冠 医疗 废物管理 ; 第41部 分: 预防 接种 单位; 第42部 分: 运输 机场 ; 第43部 分: 客运 航班 ; 第44部 分:
5、货运 航班 ; 第45部 分: 核酸 检测 信息系 统; 第46部 分: 苏康 码服 务接口 ; 第47部 分: 苏康 码赋 码转码 管理 ; 第48部 分: 人员 密集 型场所 快速 调查 和处 置; 第49部 分: 流行 病学 调查; 第50部 分: 德尔 塔等 变异株 密切 接触 者判 定; 第51部 分: 人群 监测 。 本 文件 为DB32/T 3761 的第31部 分。 本文件 按照GB/T 1.1 2020 标准 化工 作导则 第1 部分: 标准化 文件 的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 起草。 本 文件 由江 苏省 卫生 健康 委员会 提出 。 本 文件 由江 苏省 卫生 标准
6、化技术 委员 会归 口。 本 文件 起草 单位 : 江 苏省 疾病预 防控 制中 心、 南京 市职业 病防 治院 、 南 京医 科大学 、 扬 州市 疾 病 预 防控制 中心 、镇 江市 疾病 预防控 制中 心 。 本 文件 主要 起草 人: 朱宝 立、韩 磊、 刘静 、徐 承平 、窦建 瑞、 赵圆 、周 琅、 徐佳南 。DB32/T 3761.31 2021 4 新 型冠状 病毒肺炎 疫情防 控技术规 范 第31 部分: 核酸采 样点 1 范围 本 文件 规定 了核 酸采 样点 新型冠 状病 毒肺 炎疫 情防 控的基 本要 求和 防控 措施 。 本 文件 适用 于核 酸采 样点 新型冠 状病
7、 毒肺 炎疫 情流 行期间 的防 控与 管理 , 其 它 传染病 流行 适用 时 也 可参照 执行 。 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本文件 没有 规范 性应 用文 件。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 3.1 核酸检 测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testing 核酸检 测的 物质 是病毒 的 核酸, 核酸 检测 是查 找患 者的 呼 吸道 标本 、 血 液或 粪便中 是否 存在 外 来 入 侵的病 毒的 核酸 , 来 确定 是否被 新冠 病毒 感染 。 因 此一旦 检测 为核 酸 “ 阳性 ” , 即 可证 明患 者 体 内 有 病 毒存在
8、。 3.2 核酸采 样点 nucleic acid sampling point 进 行新 型冠 状病 毒核 酸检 测采样 的场 所, 简称 “采 样点” 。 3.3 一米线 one meter noodle 被采样 人员 排队 时, 需保 持前后 左右 至少 一米 以上 安全距 离。 “一 米线 ” 主 要 用于大 型排队 秩序控 制以及 定向 人流 疏导 所必 须的队 列设 施和 科学 的摆放 规划 。 3.4 苏康码 personal health information code of Jiangsu; SKM 江苏省 与居 民身 份网 络可 信凭证 绑定 , 表 达用 户授 权 他人
9、或 组织 临时 访问 特定 个人健 康信 息的 一 串 数字或 字母 的序 列 。 通 常 使用二 维条 码作 为其 存贮 媒体 。 以 申报 对象 的健 康 数据为 基础 , 结合 相关 数 据 比对后 动态 生成 的个 人电 子健康 二维 码, 按红 、黄 、绿三 色标 识, 分别 代表 高、中 、低 风险 人群 。 3.5 消毒 disinfect DB32/T 3761.31 2021 5 杀灭或 清除 传播 媒介 上病 原微生 物, 使其 达到 无害 化的处 理。 3.6 预防性 消毒 prophylactic disinfection 对可能 受到 病原 微生 物污 染的物 品、
10、设备 、车 辆和 场所进 行的 消毒 。 3.7 终末消 毒 terminal disinfection 新型冠 状病 毒肺 炎病 例及 无症状 感染 者离 开有 关场 所后进 行的 彻底 的消 毒处 理。 4 基本要 求 4.1 组织管 理 严 格 落 实疫 情 防控 主 体责任 , 建 立由 采 样点 主 要负责 人 牵 头新 型 冠状 病 毒肺炎 疫 情 应急 防 控工 作 组织体 系, 组建 疫情 防控 领导小 组, 落实 专门 部门 和人员 负责 疫情 防控 工作 。 4.2 方案制 定 采样点 应根 据新 型冠 状病 毒的病 原学 特点 , 结 合传 染源、 传播 途径 、 易 感
11、人 群和诊 疗条 件等 , 建 立 预警机 制, 制定 应急 预案 和疫情 非流 行期 、流 行期 针对性 工作 方案 。 4.3 物资保 障 保障防 控新 型冠 状病 毒感 染的肺 炎疫 情所 必须 的经 费和 物 资, 加强 防护 用品 、 消毒药 械和 医疗 设 备 等疫情 应对 物资 准备 。 4.4 疫情处 置 出 现新 型冠 状病 毒肺 炎疑似 病例 、 确 诊病 例及 无症状 感染 者时 , 应 配合 卫生健 康部 门做 好 疫 情 处 置 工作。 5 防控措 施 5.1 采样点 5.1.1 采样点 应独 立设 置, 满足 相对独 立空 间, 便于 实施 清洁和 消毒 。若 无法
12、 满足 上述条 件, 可在 相 对远离 人群 密集 区的 室外 空旷区 域 , 搭 建上 方有 顶 、 周围有 遮挡 的临 时性 采样 区域 , 采 样点 应设 置警 戒 标识, 保持 良好 通风 ,有 明确的 引导 标识 ,便 于指 导群众 标本 采集 。 5.1.2 采样点 应设 置等 待区 、采 样区。 采样 过程 要做 到“ 一人一 室( 区) ”。 采样 点要根 据人 员数 量 合理安 排采 样空 间 , 统 筹 设置等 待区 , 安排 专人 疏 导, 使被 采样 人员 在等 待 区保 持 1 米 或以 上间 距等 待 采样。 5.1.3 被采样 人员 进入 采样 点前 需配合 工作
13、 人员 主动 出示 身份证 、 健 康码 (苏 康码 ) 、测 体温 、填 写 个人信 息采 集表 。 DB32/T 3761.31 2021 6 5.1.4 分别设 置针 对 健 康码 ( 苏 康码 ) 绿 码和 黄码 人员 采 样点 , 绿 码人 员核 酸检 测 采用 10 人 一组 样本 混检; 黄码 人员 需一 周内 做 3 次 核酸 检测 , 第1 次 与第 2 次间 隔 24 小 时, 第 3 次 需在 第6 天进 行, 核 酸检测 采用 三合 一混 检。 5.1.5 采样点 应根 据服 务区 域及 人口密 度, 进行 有秩 序的 分区、 分时 段采 样。 5.1.6 等待人 群应
14、 佩戴 口罩 ,在 等待采 样时 应远 离采 样区 ,被采 样人 员逐 一进 入采 样区, 全程 应确 保 被采样 人员 不与 采样 工作 人员之 外的 任何 人员 有近 距离接 触。 5.1.7 采样点 应事 先准 备纸 巾用 于被采 样人 员在 采集 鼻拭 子、咽 拭子 等呼 吸道 标本 时,咳 嗽或 打喷 嚏 时遮挡 口鼻 。 5.1.8 绿码人 员采 样点 如发 现黄 码或者 红码 人员 ,采 样点 的防控 领导 小组 应第 一时 间对非 绿码 人员 进 行隔离 措施 , 采 用专 用转 运车辆 将黄 码人 员送 对应 采样点 进行 核酸 检测 , 红 码人员 需及 时联 系 当 地
15、疾病 预防控 制机 构 , 绝对 禁止 非绿码 人员 自行 乘坐 交通 工具离 开。 5.1.9 核酸检 测结 果 在 24 小时 内 同步到 苏康 码或 其他 信息 系统, 便于 结果 查询 。 5.2 采样人 员 5.2.1 依据岗 位职 责, 确定 针对 不同 人 员的 培训 内容 ,使 其熟练 掌握 新型 冠状 病毒 感染的 防控 知识 、 方法与 技能 。 5.2.2 采样点 的工 作人 员均 应完 成新冠 疫苗 的全 程接 种。 采样点 工作 人员 标本 采集 工作由 所在 医疗 机 构完成 。 5.2.3 建立工 作人 员健 康监 测制 度, 每 天对 工作 人员 健康 状况进
16、行登 记, 如出 现可 疑症状 应及 时 就 医 。 5.2.4 所有工 作人 员进 入采 样点 前均需 进行 体温 检测 ,核 验苏康 码( 须为 绿码 )与 核酸检 测阴 性证 明 (48 小时 内) 。 5.2.5 从事标 本采 集的 人员 ,应 为具备 标本 采集 和防 护技 术技能 ,并 经生 物安 全培 训合格 的专 业技 术 人员, 采样 人员 进行 采样 时尽量 在被 采样 人的 上风 向进行 采样 ,且 连续 工作 不得超 过 2 小时 。 5.2.6 标本采 集人 员应 穿戴 工作 服、一 次性 工作 帽、 双层 手套、 医用 一次 性防 护服 、医用 防护 口罩 或 动力
17、送 风过 滤式 呼吸 器、 护目镜 或防 护面 屏、 工作 鞋或胶 鞋、 防水 靴套 。如 果接触 了患 者鼻 咽分 泌 物 , 应及时 更换 外层 乳胶 手套 。 5.3 标本运 输 5.3.1 标本采 集后 用1000 mg/L 含氯消 毒液 对标 本容 器外 表面进 行擦 拭或 喷洒 消毒 ,然后 放入 带有 生 物安全 警示 标识 的专 用标 本自封 袋中 包装 , 并对自 封袋外 表面 用 1000 mg/L 含氯消 毒液 进行 消 毒 , 然 后 置于专 用密 闭转 运箱 ,并 对转运 箱外 表面 用1000 mg/L 含 氯消 毒液 消毒 。 5.3.2 由经过 生物 安全 培训
18、 的专 人运送 至实 验室 ,运 送人 员应佩 戴帽 子、 一次 性外 科口罩 、手 套、 隔 离衣, 转运 期间 保持 转运 箱平稳 ,避 免剧 烈震 荡、 颠簸。 5.3.3 实验室 接收 人员 用 1000 mg/L 含 氯消 毒液 对转 运箱 消毒后 方可 打开 ,再 用 1000 mg/L 含 氯消 毒 液对自 封袋 进行 消毒 ,自 封袋在 生物 安全 柜内 打开 ,取出 标本 ,详 细核 对标 本信息 ,做 好交 接登 记。 5.4 个体防 护 5.4.1 参与采 样点 现场 工作 的所 有人员 均应 加强 手卫 生措 施,可 选用 有效 的含 醇速 干手消 毒剂 ,特 殊 条件
19、下 , 也可 使用 含氯 或 过氧化 氢手 消毒 剂 ; 有 肉 眼可见 污染 物时 应使 用洗 手液在 流动 水下 洗手 , 然 后 消毒。 标本 采集 人员 , 采 集完一 个患 者后 , 应 使用 速干 手 消毒 剂进 行消 毒, 手套有 明显 污染 时 , 应 立 即 更换手 套, 严格 执行 “ 一 人一针 一带 一巾 一手 消” , 防止 交叉 感染。 工作 完 成后, 应使 用洗 手液 在流 动 水下洗 手, 然后 进行 消毒 。 DB32/T 3761.31 2021 7 5.4.2 皮肤被 污染 物污 染时 , 应 立即清 除污 染物 , 再用一 次性吸 水材 料沾 取 0.
20、5% 碘 伏或过 氧化 氢消 毒 剂擦拭 消 毒3 分 钟以 上, 使用清 水清 洗干 净; 粘膜 应用大 量生 理盐 水冲 洗 或0.05% 碘伏 冲洗 消毒 。 5.4.3 黄码人 员的 采样 点内 所有 工作人 员均 需穿 戴防 护服 。 5.5 医疗废 物 5.5.1 采样结 束后 ,采 样人 员写 好封贴 (感 染性 医疗 废物 标贴) ,填 写采 样点 、送 交日期 ,将 医疗 废 物用双 层黄 色医 疗废 物袋 ,鹅颈 结封 口, 分层 封扎 ,做好 标识 。 5.5.2 医疗废 物达 到装 量 3/4 时 封口。 填写 医疗 废物 登记 表,与 收集 人员 交接 ,双 签字。
21、5.5.3 收集人 员携 带医 疗登 记表 ,医疗 废物 放入 转运 箱中 ,转运 至医 疗废 物暂 存处 。由暂 存处 工作 人 员称重 ,双 方交 接, 双签 字。 5.5.4 转运车 转运 结束 后 用 1000 mg/L 含氯 消毒 液进 行消 毒,作 用 30 分 钟后 ,清 水 擦拭。 5.6 环境消 毒 5.6.1 采样点 建议 配备 人机 共存 型循环 风空 气消 毒机 进行 不间断 空气 消毒 。 5.6.2 无人条 件下 , 可 用紫 外线 对空气 进行 消毒 , 紫 外辐 射照度 应70W/cm 2 , 照 射时间 大 于1 小时, 也可选 择500 mg/L 二氧 化
22、氯、30 g/L 过 氧化 氢或2000 mg/L 过 氧乙 酸等 消毒 液 ,采用 超低 容量 喷雾 法 或气溶 胶喷 雾法 进行 消毒 ,按 20 ml/m 3 的用 量, 作 用 30 分钟 或气 化过 氧化 氢 消毒 30 分 钟以 上, 每日 至少开 展2 次消 毒。 5.6.3 地面和 室内 的物 品, 桌、 椅等表 面无 明显 污染 时, 采用含 氯消 毒液(500 mg/L 1000mg/L) 或 二氧化 氯含 量500 mg/L 的 消毒液 进行 擦拭 ,用 清水 擦拭去 除残 留消 毒液 。每 日至少 开 展 2 次 消毒 。 5.6.4 地面、 墙壁 或上 述物 体表 面受到 血液 、体 液等 明显 污染或 发生 分泌 物等 物质 溅污时 ,应 及时 用 消毒湿 巾或 一次 性吸 水材 料(如 吸水 纸、 纱布 等)沾 取有效 氯含 量 10000 mg/L 的消毒 液去 除可 见液 体污 染物后 ,采 用二 氧化 氯含 量 500 mg/L 的 消毒 液进 行 喷洒或 擦拭 。 5.6.5 黄码人 员的 采样 点内 使用 频次较 高的 公共 卫生 间需 每隔 2 小时 进行 消杀 。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