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5.020.20 CCS B 16 DB23 黑龙江省地方标准 DB23/T 3125 2022 梨卷叶象 防治技术 规程 2022 - 03 - 03 发布 2022 - 04 - 02 实施 黑 龙 江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23/T 31252022 I 前 言 本文件 按 照GB/T 1.1-2020 标准 化 工 作导 则 第 1 部分: 标准 化文 件的 结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 本文 件的 某些 内容 可能涉 及专 利。 本文 件的 发布机 构不 承担 识别 专利 的责任 。 本 文件 由黑 龙江 省林 业和 草原局 提出 。 本
2、文件 起草 单位 : 黑龙 江 省森林 保护 研究 所 、 黑 龙 江省自 然资 源权 益调 查监 测院 、 黑 龙江 省林 业和 草原局 调查 规划 设计 院 、 勃利县 吉星 河林 场 、 黑 龙 江省林 草防 火预 警监 测中 心、 尚志 国有 林场 管理 局 森 林病虫 害防 治站 、黑 龙江 省杜尔 伯特 蒙古 族自 治县 四家子 林场 、哈 尔滨 市阿 城区红 星林 场 。 本 文件 主要 起草 人 : 尚 尔 雨、 杜文 胜 、 孙 洪洋 、 戴 伟 男、 郑立 喜 、 李 润滨 、 申 国 涛、 胡乙 力 、 裴 岩、 何国印 。DB23/T 31252022 1 梨 卷叶象
3、防治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 了梨 卷叶 象 Byctiscus betulae (Linnaeus ) 防治的 虫情 调查 、 防 治技术 、 防 治效 果检查 和技 术档 案。 本文件 适用 于梨 卷叶 象的 防治。 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列文 件 中 的内 容通 过文 中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 文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 。 其 中 ,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 , 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 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 , 其 最新 版本 (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 ) 适 用 于 本 文件。 GB/T 8321( 所有 部分) 农 药合理 使用 准则 L
4、Y/T 1681 林 业有 害生 物 发生及 成灾 标准 NY/T 1276 农 药安 全使 用 规范 总则 3 术语和 定义 本文件 没有 需要 界定 的术语 和定 义。 4 虫情调 查 4.1 虫情调 查方 法 采取线 路踏 查和 标准 地调 查相结 合的 方法 进行 。 4.2 虫情踏 查 4.2.1 踏查时 间 春季或 秋季 ,成 虫在 枯枝 落叶层 活动 期。 4.2.2 踏查线 路 按森林 资源 小班 分布 图, 在查阅 资料 的基 础上 ,依 据设计 路线 对拟 调查 林分 沿林间 小道 、 小 班 线 、 林班线 或其 他自 选路 线进 行踏查 ,踏 查路 线应 避免 重叠。
5、4.2.3 踏查对 象 将 调查 林分 按龄 级划 分为 若干个 踏查 块, 龄级 划分 按杨树 人工 林等 阔叶 树种 龄级划 分标 准执 行 , 见 附录A 。 DB23/T 31252022 2 4.2.4 踏查方 法 采用 样 株调查 法, 每个踏 查块选 取 10 株样株 ,翻 动 地面枯 枝落叶 层, 观察记 载有无 害虫, 将调 查 结果填 入 梨 卷叶 象 虫 情线 路踏查 记录 表, 记入 附录 B.1。 4.3 标准地 调查 4.3.1 标准地 的设 置 根 据踏 查结 果, 在发 生虫害 林地 内设 立面 积 为 0.1 hm 2 ( 40 m 25 m )标 准地若 干
6、块 ,标 准地 总面 积应不 小于 调查 林地 总面 积的 5 %。 在连 续多 年发 生 虫害的 林地 内设 立长 期性 标准地 , 逐年 逐次 进行 调 查。 4.3.2 标准地 调查 方法 随机选 取 20 株 样株 下方 地块 2 m 2 样地 20 块, 再 调查枯 枝落 叶层 成虫 数量 , 调查 标准 地总 株数 。 填入梨 卷叶 象标 准地 样地 调查表 ,记 入附 录 B.2 。 4.4 虫害发 生程 度划 分 按照 LY/T 1681 的规 定执 行。 5 防治技 术 5.1 防治原 则 坚持“ 预防 为主 ,综 合防 治”的 方针 ,优 先采 用营 林、 人 工、 物理
7、、生物 等 防 治措施 ,必 须使 用 化 学防治 时, 农药 使用 应符 合 GB/T 8321 和 NY/T 1276 的规 定。 5.2 营林措 施 采用 多 树种 营造 混交 林和 隔离带 , 主栽 树种 占比为 45 % 55 % ; 树种 选择 应 多以乡 土树 种或 抗性 树种为 主; 清除 林内 枯枝 落叶及 杂草 。 5.3 人工物 理防 治 幼虫 期 人工 收集 地下 落叶 , 蛹期 翻耕 土壤 中的 虫蛹 。 成虫 上树 期, 在树 干下 铺塑料 布, 振动 树 干 捕 杀落下 的成 虫, 该方 法适 用于小 面积 防治 。在 雌虫 产卵盛 期, 人工 摘除 卷叶 ,并集
8、 中烧 毁或 挖坑 深 埋 , 该方法 适用 于幼 林。 5.4 生物防 治 5.4.1 保护和 利用 天敌 通过增 加蜜 源植 物、 营林 技术等 保护 天敌 昆虫 ; 保 护有鸟 巢的 林木 ,人 工挂 置鸟巢 ,招 引益 鸟 。 5.4.2 生物药 剂 春季杨 树开 始放 叶时 , 在 成虫上 树活 动期 , 可 采用 高效的 生物 农药 , 利 用机 动喷雾 防治 ; 成 虫 开始 活动或 下树 越冬 期,5 月 中下旬 或 9 月 中下 旬, 地 面喷药 防治 。 5.5 化学防 治 DB23/T 31252022 3 春季杨 树开 始放 叶时 , 在 成虫上 树活 动期 , 可 采
9、用 对环境 友好 型的 药剂 , 利 用机动 喷雾 防治 ; 成 虫 开始活 动 或 下树 越冬 期,5 月中 下旬 或 9 月中 下旬 , 地面 喷药 防治 。 6 防治效 果检 查 6.1 检查内 容 防治后 的当 年 10 月 ,调 查 对照区 和防 治区 样株 下方 地块虫 口数 量。 6.2 检查标 准 林分内 虫口 密度 减退 率 85 % 为 合格 。 6.3 检查方 法 按 4.3 执 行。 结果 记入 附 录 B.1 、B.2 。 6.4 检查结 果 虫口密 度减 退率 按公 式(1 )计算 ,检 查结 果记 入 C1。 % 100 1 2 1 W W W W . (1 )
10、式中: W 虫口 密度 减退 率,% ; W1 对照 区虫 口密 度, 头 / ; W2 防治 区虫 口密 度, 头 / 。 7 技术档 案 应建立 技术 档案 ,内 容包 括:虫 情调 查、 防治 技术 、防治 效果 检查 等。 DB23/T 31252022 4 附 录 A (资料 性) 杨树等 阔叶 树种 龄级 组划 分标准 A.1 杨树等 阔叶 树种 龄级 组划 分标准 见 表A.1 。 表A.1 杨 树等 阔叶 树种 龄级组 划分 标准 森林类型 幼龄林/a 中龄林/a 近熟林/a 成熟林/a 过熟林/a 天然 20 以下 21-40 41-50 51-70 71以上 人工 10 以
11、下 11-15 16-20 21-30 31以上 A DB23/T 31252022 5 附 录 B (规范 性) 梨卷叶 象危 害情 况调 查记 录表 B.1 梨 卷叶 象虫 情线 路踏 查记录 表见 表B.1 。 表B.1 梨 卷叶 象虫 情线 路踏查 记录 表 踏查块编号: ; 踏查面积 hm 2 ; 林分密度 : 株/hm 2 ; 林分类型及树种组成 : ; 林龄组: ;发现的其他病 虫害名称及危害症状简述: 调查情况记录(数字代表样株编号,在有虫株后打“”) 1 2 3 4 5 6 7 8 9 10 调查总数(株) 有虫株数(株) 有虫株率(% )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 人:
12、 DB23/T 31252022 6 B.2 梨 卷叶 象标 准地 样枝 调查统 计表 见 表B.2 。 表B.2 梨 卷叶 象标 准地 样地调 查统 计表 标准地编号: ; GPS: ; 林班号: ; 小班号 : ; 小班面积: hm 2 ; 林分密度: 株/hm 2 ; 林分类型及树种组成: ; 林龄组: ; 踏 查所报有虫株率: % ; 其他病虫害名称及危害症状简述: 。 样株地块号/2m 2 虫口数量 样株地块号/2m 2 虫口数量 1 11 2 12 3 13 4 14 5 15 6 16 7 17 8 18 9 19 10 20 合计 合计 单位面积虫口数量/(头/m 2 ) 标准
13、地面积/m 2 标准地总株数 虫口密度/ (头/ 株)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查 人: DB23/T 31252022 7 附 录 C (规范 性) 梨卷叶 象防 治效 果标 准地 调查表 C.1 梨 卷叶 象 防 治效 果 标 准地调 查表 见表C.1 。 表C.1 梨 卷叶 象防 治效 果标准 地调 查表 林场(乡镇林业站)名称(盖章) 标准地 编号 林 班 小 班 防治区 对照区 样株地块号 虫口数量/ 头 虫口密度 样株地块号 虫口数量/ 头 虫口密度 防治区调 查总株数 防治区虫 口总数量 对照区调 查总株数 对照区虫 口总数量 虫口密度减退率% 调查日期: 年 月 日 调 查人
14、: DB23/T 31252022 8 附 录 D (资料 性) 梨卷叶 象分 布、 形态 特征 及生物 学特 性 D.1 梨卷叶 象生 物学 特性 见 D.1 。 D.1 梨卷 叶象 分布 、形 态 特征及 生物 学特 性 梨卷叶 象 Byctiscus betulae (Linnaeus ) 梨 卷 叶象分 布于 黑龙 江、 吉林 、 辽宁 。 危 害小 叶杨、 山杨、 桦树 、苹 果梨 。由 于成虫 卷叶 危害 ,有 碍树 木的生 长。 形态特 征: 成虫体 长6mm 左右( 喙除外) 。有2 型 :全 体青蓝 色, 微 具光泽; 或豆 绿色, 具金 属 光泽。 全体被 稀疏 而极短 的
15、绒 毛。 头 长 方形 , 于复 眼之 后方 稍向 后扩 大, 表 面隆 起。 两 复眼 间 额部深 凹。 复眼 很大, 微 凸 出,略 呈圆形 。整 个头部 被以细 而深的 刻点; 喙粗 短 ,较头 部长, 但短 于前胸 ,或与 其同长 ,先 端微 扩 大,触 角着生 处前 方微弯 曲。触 角黑色 ,11 节,棍 棒状, 先端3 节密生 黄棕 色 绒毛。 前胸背 板长 不大 于 宽,侧 缘呈 球面 状隆 起, 前缘较 后缘 为窄 ,前 、后 缘皆具 横的 皱褶 ,中 央具1 条细的 纵沟 ,整 个胸部 被细刻 点。 鞘翅长 方形, 侧缘肩 的后 方微微 凹入;表 面于 小盾片 后方 缝 合线
16、的 两侧微 凹陷 , 整个鞘 翅表 面具 不规 则的 深刻点 列, 间隔 很窄 , 其 间也密 具细 刻点 。 尾 板末 端圆形 , 密 被刻 点 。 雄虫喙 较粗而 弯,前 胸背 板宽大 呈球状 隆起。 两侧 各具1 个 尖锐的 伸向前 方的 刺突。 雌虫喙 较细而 直, 前胸 背 板显较 雄虫 为窄 小, 微隆 起,两 侧无 刺突 。 卵椭圆 形, 长约1.1mm , 乳 白色。 幼虫体 长7-8mm ,乳 白色 , 微弯曲 。 蛹略呈 椭圆 形。 长8mm , 黄 白色, 羽化 前变 灰褐 色。 生物学 特性 在辽宁1年 发生1 代 , 以 成 虫在地 被物 或表 土层 中越 冬。4月
17、下旬 到5月 中旬 越 冬成虫 开始 活动 。 成虫 不善飞 翔, 有假 死性, 遇 惊动即 落下 。 当 杨树 展叶 后, 就 开始 产卵。 产卵 前 先把叶 柄或 嫩枝 咬伤 , 使 叶 萎蔫后 ,雌虫 开始 卷叶, 在最初 要卷的 叶中 产卵3-4 粒,将 叶层层 卷 起 ,每片 卷叶的 接头处 都以 粘液 粘 着,卷 成雪 茄烟 状的 圆筒 。 卵经6 至7天 孵化 , 幼 虫即 于 其中危 害, 叶逐 渐干 枯落 下 。 7月 中旬 至7月 下旬 老熟 幼 虫从卷 叶中 钻出 , 在入土 约5mm 处作 土室化 蛹 ,8月上 旬至8 月中 旬羽化 为成虫 ,出土 上树 ,啃食 叶肉作 为补充 营养 ,食 痕 成一条 条的 刻纹 ;待 天气 较寒, 便潜 入枯 枝落 叶层 下或表 土层 中越 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