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2 T 5059-2021 城市桥梁预应力工程施工技术标准.pdf

    • 资源ID:1530245       资源大小:3.41MB        全文页数:9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2 T 5059-2021 城市桥梁预应力工程施工技术标准.pdf

    1、吉林省 工程建 设地方 标准 城市桥梁预应力工程施工技术标准 Technical standard for construction of urban bridge prestressed engineering DB22/T 5059-2021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 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厅 施行日期:2021 年 05 月 28 日 2021 长 春 吉 林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通 告 第 578 号 吉 林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吉 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厅 关

    2、于发布 抹 灰 石 膏 应 用 技 术 标 准 等 4 项 吉 林 省 工 程建设地 方标准的 通告 现 批 准 抹灰 石 膏 应 用技 术 标 准 城 市 轨 道交 通 工 程 地 下 车 站装配 式 混 凝土结 构 技 术标准 城市桥 梁 预 应力工 程 施 工 技术标 准 城镇 污 水 处理厂 运 行 管理评 价 标 准为 吉 林 省 工 程 建 设 地 方 标 准 , 编 号 为 :DB22/T 5057-2021 、 DB22/T 5058-2021、DB22/T 5059-2021 、DB22/T 5060-2021 , 自发布之 日 起实施。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

    3、督管理厅 2021 年 05 月 28 日 前 言 根据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关于下达 的通知 (吉建标 2014 1 号) 要求, 标准编制组经广泛调查研究, 认真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 和实践经验, 参考有关国内外先进标准, 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 上,制定了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1 总则;2 术语和符号;3 基本规定; 4 材料; 5 预 应力筋制作与安装; 6 施 加预应力; 7 孔道压浆及封锚; 8 无粘结预应 力及体外预应力。 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 责管理, 由中庆建设 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 希望各单位结合工程实践, 认

    4、真总结经 验, 积累资料。 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 请及时将意见和有关 资料寄送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地址: 长春市民康路 519 号,邮编 130041) ,以供 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中庆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长春市城建维护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吉林省境和设计工程有限公司 中邦山水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长春市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 长春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 沈阳建筑大学 长春工程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张洪军 孙 举庆 杨锡 军 邵占广 冯玉宝 李 鹏 郝广 成 辛晓慧 陈金成 张 宏权 刘汉 涛 王金龙 陈卫平 李 建国 王汉 席 薛兴伟 张海清

    5、 张 连振 王德 东 孙宏亮 李栋国 申 洪雨 阮海 涛 林艳兵 刘宪涛 刘 恋 李冠 杰 刘 伟 张 良 陈 丽超 孙堂 宇 缪 越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周 毅 陶 乐然 田克 平 谢玉田 王 吉英 肖 波 关清杰 目 次 1 总则 . 1 2 术语和符 号 . 2 2.1 术语 . 2 2.2 符号 . 4 3 基本规定 . 5 4 材料 . 6 4.1 有粘结 预应力筋 . 6 4.2 无粘结 预应力筋 . 7 4.3 锚具、 夹具和连接器 . 7 4.4 预应力 管道 . 10 4.5 材料保 护 . 11 5 预应力筋 制作与安装 . 13 5.1 预应力 筋制作 . 13 5.2

    6、预应力 管道安装 . 14 5.3 预应力 筋安装 . 16 5.4 锚具、 连接器和锚垫板安装 . 17 6 施加预应 力 . 19 6.1 一般规 定 . 19 6.2 预应力 筋张拉 . 21 6.3 预应力 筋放张 . 26 7 孔道压浆 及封锚 . 27 7.1 孔道压 浆 . 27 7.2 封锚 . 32 8 无粘结预 应力及体外预应力 . 34 8.1 无粘结 预应力 . 34 8.2 体外预 应力 . 35 附录 A 预 应力损失测试方法 . 37 附录 B 预 应力筋挤压锚制作记录表 . 39 附录 C 千 斤顶标定试验 . 40 附录 D 预 应力筋 的摩擦系数和局部偏差对

    7、 摩擦的影响系数 . 42 附录 E 压 浆用水泥浆流动度试验 . 43 附录 F 压浆 用水泥浆自由泌水率和自由 膨胀率试验 . 44 本标准用词说明 . 45 引用标准名录 . 46 附: 条文说明 . 49 1 1 总 则 1.0.1 为加 强城市桥梁预应力工程施工技术管理, 统一施工技术标 准,确保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 准适用于 新建改建和扩建的 城市桥梁预应力工程施工。 1.0.3 城市 桥梁预应力工程施工除应符合本标准外, 尚应符合国家 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 语 和符号 2.1 术语 2.1.1 先张 法 pre-tensioned 混凝土浇筑前预先

    8、张拉预应力筋, 待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切 断预应力筋, 通过预应力筋和混凝土的黏结力对混凝土施加预应力 的方法。 2.1.2 后张 法 post-tensioned 混凝土浇筑并达到一定强度后, 张拉预应力筋施加预应力的方 法。 2.1.3 预应 力筋 prestressing tendon 用于混凝土结构构件中施加预应力的钢丝、 钢绞线和预应力螺 纹钢筋等的总称。 2.1.4 有粘 结预应力筋 bonded prestressing tendon 张 拉 后 直 接 与 混 凝 土 粘 结 或 通 过 对 孔 道 进 行 压 浆 使 之 与 混 凝 土粘结的一种预应力筋。 2.1.5 无粘

    9、结预应力筋 unbonded prestressing tendon 采 用 专 用 防 腐 润 滑 涂 层 和 塑 料 护 套 包 裹 的 单 根 预 应 力 钢 绞 线 或单根预应力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筋,布置在混凝土构件截面之内 时, 其与被施加预应力的混凝土之间 可保持相对滑动的一种预应力 筋。 2.1.6 锚具 anchorage 在后张法结构或构件中, 用于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 到混凝土上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 2.1.7 夹具 grip 在先张法构件施工时, 用于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固定在 3 生产台座 (或设备) 上的临时性锚固装置; 在后张法结构或构件施 工时, 在张

    10、拉千斤顶或设备上夹持预应力筋的临时性锚固装置 (又 称工具锚) 。 2.1.8 连接 器 coupler 用于连接预应力筋的装置。 2.1.9 锚垫 板 bearing plate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结构中, 预埋在混凝土构件中或置于混凝土 构件端部,用以承受锚具传来的预加力并传递给混凝土的部件。 2.1.10 预应 力筋- 锚具组装件 prestressing tendon-anchorage assembly 单 根 或 成 束 预 应 力 筋 和 安 装 在 端 部 的 锚 具 组 配 而 成 的 受 力 单 元。 2.1.11 应力 松弛 stress relaxation 预应力筋受到

    11、一定的张拉力后, 在长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 其 应力随时间逐步降低的现象。 2.1.12 张拉 控制应力 control stress for tensioning 预应力筋张拉时在张拉端所施加要求的应力值。 2.1.13 预应 力损失 prestressing loss 预应力筋张拉过程中和张拉后, 由于材料特性、 结构状态和张 拉工艺等因素引起的预应力筋应力降低的现象。 2.1.14 有效 预应力 effective prestress 预应力损失完成后,在预应力筋中保持的应力值。 2.1.15 孔道 压浆料 duct grouting material 由水泥、 高性能减水剂、 膨胀剂、

    12、 矿物掺合料等多种材料干拌 而成的混合料。 它是由工厂制造生产的, 在施工现场按一 定比例与 水搅拌均匀后,用于后张梁预应力孔道充填的压浆材料。 2.1.16 孔道 压浆剂 duct grouting agent 由高性 能减水剂、 膨胀剂、 矿物掺合料等多种材料干拌而成的 混合剂。它是由工厂制造生产的,在施工现场按一定比例与水泥、 水搅拌均匀后,用于后张梁预应力孔道充填的压浆材料。 4 2.1.17 质量 证明文件 quality certificate document 随同进场材料、 构配件、 器具及半成品等一同提供用于证明其 质量状况的有效文件。 2.2 符号 A p 预应 力筋的截面

    13、 面积; E p 实测 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 f ptk 预应 力筋极限强度标准值; f pyk 预 应力筋屈服强度标准值; P 预应力 筋张拉端的张拉力; P p 预应 力筋的平均张拉力; con 预 应力筋张拉控制应力; L 预应力筋的长度; x 从张拉 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 从张拉端至计算截面曲线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 k 孔道每 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 ; 实测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 L L 预应力筋的理论伸长值; L S 预应 力筋张拉的实际伸长值; L 1 从初 应力 至最大张拉应力间的实测伸长值; L 2 初应 力以下的推算伸长值。 5 3 基 本 规定 3.0.

    14、1 施工 单位应在施工前编制预应力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单 位技术部门应组织本单位技术、 安全、 质量等部门的专业技术人员 进行审核, 合格后单位技术负责人签字。 并由项目总监理工程师审 核签字后,方可组织实施。 3.0.2 施工 单位应做好逐级施工技术、 安全交底。 并应形成书面记 录,交底资料应签字齐全,留存备查。 3.0.3 监理 单位应做好原材料进场验收、 孔道压浆配合比、 预应力 张拉、孔道压浆 等旁站监理工作。 3.0.4 预应 力工程应组建专业化的作业队伍进行施工, 作业队伍人 员实行实名制管理, 且管理 人员和作业人员应相对固定。 其作业人 员应经过专门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15、 3.0.5 原 材 料 的 品 种 、 规 格 和 性 能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和 设 计 要 求。使用前应检验合格。 3.0.6 预应 力筋张拉机具及压力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的规定, 并 具有合格证件和铭牌标识。 3.0.7 预应 力筋张拉和后张法孔道压浆宜采用信息化施工。 6 4 材 料 4.1 有粘结 预应力筋 4.1.1 预应 力混凝土结构所 采用的钢丝、 钢绞线、 螺纹钢筋的性能 和质量,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丝 GB/T 5223 、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 GB/T 5224 、 预应力混 凝土用螺纹钢筋 GB/T 20065 的规定。 4.1.2

    16、 预应 力筋进场时, 应对其质量证明文件、 包装、 标志 和规格 等进行检验;并应进行分批验收。 4.1.3 钢丝 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 丝的 表面 质 量 应 逐盘 检 查 , 其表 面 不 得 有裂 纹 和 油污, 也不允许有影响使用的拉痕、机械损伤等;钢丝表面允许有浮锈, 但不得有目视可见的锈蚀凹坑;钢丝表面允许存在回火颜色; 2 钢丝检验 每批质量应不大于 60t , 检验时应从每批钢丝中任 取 3 盘 , 并从 任 一 盘 中任 意 一 端 截取 试 件 进 行拉 伸 试 验 和弯 曲 试 验; 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 则该盘钢丝判为不合格; 并再从 该批未经检验的钢

    17、丝盘中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试验, 如仍有一项 不合格,则该批钢丝判为不合格。 4.1.4 钢绞 线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 绞 线 的表 面 质 量 应逐 盘 检 查 ,其 表 面 不 得有 油 、 润滑脂 等物质; 允许钢绞线表面有轻微浮锈, 但不得有目视可见的锈蚀凹 坑;钢绞线表面允许存在回火颜色; 2 钢绞线检 验每批质量应不大于 60t , 检验时应从每 批钢绞线 中任取 3 盘, 并从每一盘中任意一端截取试件进行拉伸试验, 试验 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 则该盘钢绞线判为不合格; 并再从同一批 未经检验的钢绞线盘中取双倍数量的试件重做试验, 如仍有一项不 7 合格,则该批钢绞线

    18、判为不合格。 4.1.5 螺纹 钢筋进场验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螺纹钢筋 的表面质量应逐根检查, 其表面不得有横向裂纹、 结疤和折叠;钢筋的端部应平齐,不得影响连接器通过; 2 螺纹钢筋 检验每批质量应不大于 60t , 检验时应 从每批中任 取 2 根钢筋 截取试件进行拉伸试验,试验结果如有一项不合格时, 则应另取双倍数量试件重 做试验, 如仍有一项复试结果不合格, 则 该批钢筋判为不合格。 4.2 无粘结 预应力筋 4.2.1 无粘 结预应力筋采用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时, 其性能和质量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钢绞线JG/T 161 的规 定。 4.2.2 无 粘 结 预 应 力 钢

    19、 绞 线 所 使 用 的 钢 绞 线 应 符 合 现 行 国 家 标 准 预应力混凝士用钢绞线 GB/T 5224 或其他类 型钢绞线现行国家 和行业相关标准的规定。 4.2.3 防腐 润滑涂层宜采用防腐润滑脂制作, 防腐润滑脂应符合现 行行业标准无粘结预应力筋用防腐润滑脂JG/T 430 的规 定。 4.2.4 无 粘 结 预 应 力 钢 绞 线 的 护 套 应 采 用 一 次 连 续 挤 塑 成 型 的 高 密度聚乙烯树脂制作,其性能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聚乙烯(PE) 树脂GB/T 11115 的规 定。护套表面应光滑,无凹陷、无可见钢 绞线轮廓、无明显褶皱、无气孔、无裂缝和无机械损伤缺陷。

    20、 4.3 锚具、 夹具和连接器 4.3.1 锚具、 夹具和连接器的性能和质量, 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 预 应力筋用锚具、 夹具和连接器GB/T 14370 和 预应力筋用锚具、 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JGJ 85 的规定。 4.3.2 锚具、 夹具和连接器应按设计规定采用。 并应具有可靠 的锚 8 固性能、 足够的承载能力和良好的适用性, 应能保证充分发挥预应 力筋的强度,并安全地实现预应力张拉作业。 4.3.3 锚具 、夹具和连接器进场时,应对其质量证明文件、型号、 规格等进行检验,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锚 具 、夹具 和 连 接 器检 验 批 的 划分 : 使 用 同一 批 原 材料,

    21、采用同一种生产工艺一次投料生产的同一种规格的产品, 锚具应不 超过 2000 套 为一个检验批,夹具和连接器应不超过 500 套 为一个 检验批; 2 外观检验 : 应从每批产 品中抽取 5 且不应少于 10 套样品, 其表面不应出现裂纹及锈蚀。 如有 1 个零件不符合要求, 则应对本 批 全部产品进行逐件检验,符合要求者判定该零件外观合格; 3 尺寸检验 : 应从每批产 品中抽取 5 且不应少于 10 套样品, 产品的尺寸及偏差应符合技术文件的规定。 如有 1 个零件 不符合规 定, 应另取双倍数量的零件重新检验; 如仍有 1 个 零件不符合要求, 则应对本批产品进行逐件检验,符合要求者判定

    22、该零件尺寸合格; 4 硬 度 检验: 对 有 硬 度要 求 的 锚 具零 件 , 应 从每 批 产 品中抽 取 3% 且不应 少于 6 套样 品(多孔夹片式锚具的夹片,每套应抽取 6 片) 进行硬度检验, 每个零件测试 3 点, 其硬度值应符合产品质 量保证书的规定; 如有 1 个零件不符合规定, 应另取双 倍数量的零 件重新检验; 如仍有 1 个 零件不符合要求, 则应对本批产品进行逐 件检验,符合要求者判定该零件硬度合格; 5 静 载 锚固性 能 试 验 :应 在 外 观 及硬 度 检 验 合格 后 的 产品中 按锚具 (夹具、 连接器) 的成套产品抽样, 每批抽样数量为 3 个组 装件的

    23、用量, 与相应规格和强度等级的预应力筋组装成 3 个 预应力 筋- 锚具 (夹具、 连接器) 组装件, 进行静载锚固性能试验。3 个组 装件中如有 2 个组装件不 符合要求, 应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如有 1 个组装件不 符合要求, 应另取双倍数量的样品重做试验, 如仍有 不符合要求者, 则应判定该批产品不合格。 静载锚固性能试验方 法 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预应力筋用锚具、 夹具和连接器 GB/T 14370 9 的规定。 4.3.4 锚具、 夹具和连接器用量不足检验批规定数量的 25% , 且生 产厂提供有效的锚具静载锚固性能试验合格的证明文件时, 可不作 静载锚固性能检验。 4.3.5 锚

    24、具 应满足分级张拉、 补张拉和放张等张拉工艺的要求; 锚 固多根预应力筋的锚具, 除应具有整束张拉的性能外, 尚应具有单 根张拉的性能;锚具的锚口摩擦损失率不宜大于 6% 。锚口 摩擦损 失的测试方法见本标准附录 A 。 4.3.6 夹具 应具有可靠的自锚性能、 良好的松锚性能, 并能重复使 用, 可 重复使用次数应不少于 300 次; 使用过程中, 应能保证操作 人员的安全。 4.3.7 用于 锚固直径为 15.20mm 钢 绞线的锚具,锚板的最小直径 和最小厚度应符合表 4.3.7 的规定。 表 4.3.7 锚板 最小直径和最小厚度 锚具 孔数 锚板尺寸 (mm ) 锚具 孔数 锚板尺寸

    25、(mm ) 锚具 孔数 锚板尺寸 (mm ) 直径 厚度 直径 厚度 直径 厚度 1 48 48 10 156 58 18 206 75 3 91 50 11 166 58 19 206 75 4 102 50 12 166 60 20 226 80 5 112 50 13 170 63 21 226 80 6 126 52 14 176 65 22 226 80 7 126 52 15 186 68 23 226 85 8 136 55 16 196 70 24 235 85 9 146 55 17 196 73 25 245 85 4.3.8 夹片 式锚具的限位板的限位高度应与钢绞线的直径

    26、相匹配。 限位板和工具锚应采用与工作锚同一生产厂的配套产品。 4.3.9 锚垫 板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长度应保证钢绞线在锚具 底 口 处 的 最 大 折 角 不 大于 4 , 端 面 应 设 有 锚 具 对 中 止 口 以 及 压 浆 10 孔或排气孔, 压浆孔的内径宜不小于 20mm 。 采 用封闭罩时锚垫板 上应设连接构造。 4.3.10 与锚 固直径为 15.20mm 钢绞线 的锚具配套用锚下螺旋筋尺 寸应符合设计规定; 设计未规定时, 应符合表 4.3.10 的要求 。 螺旋 筋直径偏差不应大于 4% ,螺距偏差不应大于 10% 。 表 4.3.10 锚具 配套用锚下螺旋筋尺寸

    27、(mm ) 锚具 孔数 螺旋筋 直径 螺距 钢筋 直径 圈数 锚具 孔数 螺旋筋 直径 螺距 钢筋 直径 圈数 1 80 30 8 4 14 240 60 14 4 3 120 40 10 4 15 260 60 16 5 4 140 50 10 4 16 260 60 16 5 5 150 50 10 4 17 280 60 16 5 6 170 50 12 4 18 280 60 16 5 7 170 50 12 4 19 280 60 16 5 8 190 50 12 4 20 290 60 16 5 9 200 50 12 4 21 290 60 16 5 10 205 60 14 4

    28、 22 290 60 18 5 11 205 60 14 4 23 330 60 18 5 12 230 60 14 4 24 330 70 18 5 13 230 60 14 4 25 330 70 18 5 4.3.11 预 应力 筋 用 锚 具 产 品 应 配 套 使 用 , 同 一 结 构 或 构 件 中 应 使 用同一厂家的产品。工作锚不得作为工具锚使用。 4.4 预应力 管道 4.4.1 后张 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孔道成孔方式应符合设计规定。 当设计无规定时,宜采用塑料波纹管、金属波纹管、钢管成孔。 4.4.2 管道 材料及其性能应符合下列规定: 11 1 管 道 应具有 足 够

    29、的 强度 和 刚 度 ,以 使 其 在 搬运 、 安 装和新 浇混凝土的重力、 浮力荷载以及振捣器激振力作用下能保持原有的 形状,且能按要求传递黏结应力; 2 塑 料 波 纹管 的 制 作 材料 、 性 能 和质 量 应 符 合现 行 行 业标准 预应力混凝土桥梁 用塑料波纹管JT/T 529 的规定; 3 金 属 波 纹管 的 性 能 和质 量 应 符 合现 行 行 业 标准 预 应力混 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 225 的规定; 4 钢管的壁 厚不应小于其内径的 1/50 , 且不宜小于 2mm 的平 滑钢管, 且应具有光滑的内壁并可被弯曲适当的形状而不出现卷曲 或被压扁。 4.4.3 管道

    30、进场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进 场 时 除应 按 合 同 检查 出 厂 合 格证 和 质 量 保证 书 , 核对其 类别、 型号、 规格及数量外, 尚应对其外观、 尺寸、 集中荷载下的 径向刚度、 荷载作用后的抗渗漏及抗弯曲渗漏等进行检验。 检验试 验方法应分别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预应力混凝土桥梁用塑料波纹 管JT/T 529 和预应力 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JG 225 的规定 ; 2 管 道 应按批 进 行 检 验。 塑 料 波 纹管 每 批 应 由同 一 配 方、同 一生产工艺、 同设备稳定连续生产的产品组成, 每批数量应不超过 10000m 。 金 属 波 纹 管 每 批 应 由 同 一 钢

    31、 带 生 产 厂 生 产 的 同 一 批 钢 带 所制造的产品组成, 累计半年或 50000m 生产量 为一批, 取产量最 多的规格; 3 检 验 时 应先 进 行 外 观质 量 检 验 ,合 格 后 再 进行 其 他 指标的 检验。 当其他指标中有一项不合格时, 应重新抽取双倍数量的试件, 对该不合格项进行复验;复验仍不合格时,则该批产 品为不合格。 4.5 材料保 护 4.5.1 预应 力材料应保持清洁, 在存放和搬运过程中应避免机械损 伤和锈蚀。 如进场后需长时间存放时, 应定期进行外观检查。 预应 12 力筋采用螺纹钢筋时,应避免碰伤螺纹,防止产生弯曲变形。 4.5.2 预应 力筋在仓

    32、库内保管时,仓库应干燥、防潮、通风良好、 无腐蚀气体和介质; 在室外存放时, 时间不宜超过 6 个月 , 应垫起 并设防雨棚。 4.5.3 锚具、 夹具和连接器在贮存、 运输及使用期间应采取措施避 免锈蚀、 沾污、 遭受机械损伤、 混淆和散失。 其临时性的防护措施 应不影响安装操作的效果和永久 性防锈措施的实施。 4.5.4 波纹 管应分类、 分规格存放。 金属波纹管的存放应符合本标 准第 4.5.2 条 的规定。塑料波纹管储存时应远离热源及油污和化学 品的污染,并应避免暴晒。 4.5.5 波纹 管搬运时应采用非金属绳捆扎, 不得抛摔或在地面上拖 拉。吊装时,不得在其中部单点起吊。 13 5

    33、预 应 力筋制作 与安装 5.1 预应力 筋制作 5.1.1 预应 力筋下料长度应经计算确定, 计算时应考虑结构的孔道 长度或台座长度、 锚 (夹) 具厚度、 千斤顶长度、 镦头预留量、 冷 拉伸长值、 弹性回缩值、 张拉伸长值和外露锚 ( 夹) 具的长 度等因 素。 5.1.2 钢丝 束两端均采用镦头锚具时, 钢丝下料宜采用等应力等长 度下料的方法。 同一束中各根钢丝长度的极差不应大于钢丝长度的 1/5000 , 且不 应大于 5mm 。 当成组张拉长度不大于 10m 的钢 丝时, 同组钢丝长度的极差不得大于 2mm 。 5.1.3 预应 力筋下料场地应平整、 洁净。 下料时应采用砂轮锯或切

    34、 断机切断,不得采用电弧或火焰切割。 5.1.4 预应 力筋切断时, 切割口应与预应力筋垂直, 不应出现斜面, 钢绞线不得散头。 5.1.5 无粘 结预应力筋搬运和下料过程中,不应损伤其塑料护套。 当出现局部轻微破损时,应及时采用外包防水聚乙烯胶带进行修 补;严重破损的不得使用。 5.1.6 钢绞 线挤压锚具制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 采 用挤压 弹 簧 的 摩擦 衬 套 时 ,挤 压 前 应 检查 挤 压 弹簧尺 寸,其长度不应小于 61mm ; 2 挤 压 锚具应 采 用 配 套的 挤 压 机 制作 ; 制 作 时挤 压 锚 具的外 表面应均匀涂润滑介质; 3 挤 压 时,挤 压 弹 簧

    35、 的一 端 应 与 钢绞 线 平 齐 ,应 沿 挤 压套筒 全长均匀分布。 并观察压力表的最大数值, 当采用额定油压 56MPa 的 GYJ-45 型 挤压 机时, 挤压 操作的 压力 表最大 值宜 为 28MPa 14 45MPa 之间 ; 当采用额定油压 50MPa 的 GYJC-50 型挤压机时 , 挤 压操作的压力表最大值宜为 22MPa 40MPa 之 间; 4 挤压完成 后,弹簧总长度的 90% 以上应被固定在挤压套筒 内;预应力筋外端露出挤压套筒的长度不应小于 1mm ; 5 宜从每一 工作班制作的成型挤压锚中抽取至少 3 个试件 , 进行握裹力试验。 6 挤 压 锚具制 作 时

    36、 , 应逐 根 填 写 挤压 锚 具 制 作记 录 表 ,其格 式可按本标准附录 B 采 用。 5.1.7 钢绞 线压花锚具成型时, 表面应清洁、 无油污, 梨形头尺 寸 和直线锚固段长度不应小于设计值。 5.1.8 钢丝 镦头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钢 丝 镦头宜 采 用 液 压冷 镦 , 镦 头前 应 确 认 预应 力 钢 丝的可 镦性; 2 钢丝镦头 要求头形圆整, 不得有偏斜, 不应出现横向裂纹; 3 钢丝镦头 的头型直径不宜小于钢丝直径的 1.5 倍,高度 不 宜小于钢丝直径; 4 钢丝镦头 的强度不得低于钢丝强度标准值的 98% 。 5.1.9 预应 力钢束由多根钢丝或钢绞线组成时,

    37、 同一预应力钢束应 采用同一厂家、同一品种、同一规格、同一批号的预应力筋。 5.2 预应力 管道安装 5.2.1 预应 力孔道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后 张 法 预 应 力 混 凝 土 构 件 的 孔 道 之 间 净 间 距 不 宜 小 于 50mm ,且不 宜小于孔道内径的 0.6 倍;孔道外壁至构件边缘的净 间距不应小于 50mm ; 2 对于预埋 的塑料波纹管或金属波纹管, 在竖直方向可将纵、 横向预应力的两管道叠置; 3 预 留 孔 道的 内 径 宜 比预 应 力 束 外径 及 需 穿 过孔 道 的 连接器 15 外径大 6mm 15mm , 其 孔道的截面积宜为穿入预应力束截面积的

    38、 3 倍4 倍; 4 凡 施 工 时需 要 设 置 预拱 度 的 后 张法 预 应 力 混凝 土 构 件,预 留孔道也应随构件同时起拱。 5.2.2 预应 力管道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预 应 力孔道 应 按 设 计规 定 的 孔 道坐 标 进 行 放样 , 并 应采用 焊接定位钢筋将管道牢固地固定于钢筋骨架内的设计位置, 且在 浇 筑混凝土时不应出现管道上浮、侧移; 2 固 定 成 孔 管 道 用 的 定 位 钢 筋 间 距 , 对 于 钢 管 不 宜 大 于 1.0m ,波 纹 管不宜 大于 0.8m ,位 于 曲线上 的管 道和扁 形波 纹管道 应 适 当加 密, 不 宜大 于 0.5

    39、m ; 定 位后 的 管道 应平 顺 ,其 端部 中 心 线应与锚垫板相垂直; 3 管 道 与普通 钢 筋 重 叠时 , 应 移 动普 通 钢 筋 ,不 得 改 变管道 的设计坐标位置; 4 管 道 安装完 毕 后 , 其端 口 应 采 取可 靠 措 施 临时 封 堵 ,防止 水或其他杂物进入; 5 后张预应 力管道安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 5.2.2 的规定。 表 5.2.2 后张 预应力管道安装允许偏差 项目 允许偏差(mm ) 管道坐标 梁长方向 30 梁高方向 10 梁宽方向 10 管道间距 同排 10 上下层 10 5.2.3 成孔 管道的连接应密封,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圆 形 波

    40、纹管 接 长 时 ,可 采 用 大 一规 格 的 同 波型 波 纹 管作为 接头管, 其长度宜为被连接管道内径的 3 倍5 倍 , 且不宜小于 300 mm , 两 端旋 入长度 宜相 等;连 接时 不应使 接头 处产生 角度 变化及 16 在混凝土浇筑期间发生管道的转动或移位, 且接头管两端应采用防 水胶带密封; 2 塑 料 波 纹管 接 长 时 ,可 采 用 塑 料焊 接 机 热 熔焊 接 或 采用专 用连接管; 3 钢管连接 可采用焊接连接或套筒连接; 4 当 采 用真空 辅 助 压 浆工 艺 进 行 孔道 压 浆 时 ,管 道 的 所有接 头应具有可靠的密封性能,并应满足真空度的要求。

    41、 5.2.4 预应 力孔道应根据工程特点设置排气孔、泌水孔及压浆孔, 排气孔可兼作泌水孔或压浆孔,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当曲线孔 道波峰和波谷的高差大于 300mm 时 , 且采用普通 压浆工艺时, 应在孔道波峰顶点部位设置排气孔 , 排气孔间距不宜 大于 30m ; 2 当 排 气 孔 兼 作 泌 水 孔 或 压 浆 孔 时 , 其 孔 径 一 般 不 宜 小 于 20mm 的标准 管或适宜的塑 料管; 3 当 排气 孔兼 作 泌 水 孔时 , 其 外 接管 伸 出 梁 顶面 高 度 不宜小 于 300mm 。 5.2.5 当采 用减摩材料降低孔道摩擦阻力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减 摩 材 料不 应 对 预 应力 筋 、 成 孔管 道 和 混 凝土 产 生 不利影 响; 2 压浆前应 将减摩材料清除干净。 5.3 预应力 筋安装 5.3.1 当采 取整束穿入孔道时应预先编束, 编束时应逐根排列梳理 顺直,防止缠绕,并应每隔 1m 1.5m 捆绑一次 ,使其绑扎牢固, 顺直。 5.3.2 预应 力筋安装时, 其品种、 级别、 规格、 数量必须符合设计 要求。 5.3.3 先张 法预应力施工时应选


    注意事项

    本文(DB22 T 5059-2021 城市桥梁预应力工程施工技术标准.pdf)为本站会员(fatcommittee260)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