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2 T 5039-2020 预拌混凝土(砂浆)及沥青混凝土企业试验室配置标准.pdf

    • 资源ID:1530193       资源大小:1.55MB        全文页数:37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2 T 5039-2020 预拌混凝土(砂浆)及沥青混凝土企业试验室配置标准.pdf

    1、 吉林省 工程建 设地方 标准 预拌混凝土( 砂浆) 及沥青混凝土企业 试验室配置标准 Configuration standard for ready-mixed concrete(mortar)and asphalt concrete enterprise laboratory DB22/T 5039 2020 主编部门: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批准部门: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 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厅 施行日期:2020 年 4 月 20 日 2020 长 春 吉 林 省 住 房 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通 告 第 551 号 吉 林 省 住 房

    2、和 城 乡 建 设 厅 吉 林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厅 关 于发布 市 政 桥 梁 结 构 监 测 技 术 标 准 等 6 项 吉 林省工程 建设地方 标准 的通 告 ( ) , DB22/T 5035-2020 DB22/T 5036-2020 DB22/T 5037-2020 DB22/T 5038-2020 DB22/T 5039-2020 DB22/T 5040-2020, , DB22/T 1035-2011 , 2020 4 20 前 言 根 据 吉 林省 住 房 和 城乡 建 设 厅 关于 下 达 2018 年 全 省 工程 建设地方标准及标准设计制定 (修订) 计划 (

    3、 二 ) 的通知 ( 吉建 标2018 2 号) 的要求, 由吉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会同有关 部门在广泛调查研究, 总结借鉴相关经验, 依据国家现行相关标准, 编制本标准。 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1 总则;2 术语;3 基 本规定;4 试 验人员 ;5 试验项目与设备;6 试 验场所;7 试验室管理。 本标准由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办公室负责管理, 由主编单位 吉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 请相关单位总结经验, 积累资料, 随时 将有关意见和建议反馈给 吉林省建设 标准化管理办公室 (长春市民 康路 519 号, 邮编 130041, 联系电话: 0

    4、431-88932615, 电子邮箱 : ) ,以供今 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吉林省建筑科学研究设计院 本标准参编单位:吉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员:孙秀刚 朱 士坤 赵 壮 马根华 任常原 王 晓阳 刘 悦 石俊龙 吕耀鹏 林 晓波 程大 磊 刘 刚 刘清顺 冯 博 张冷 庆 吕 兵 于洪强 张 呈一 姜 博 申 毅 冯龙雪 王 思宇 刘玉 民 赵景江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周 毅 陶 乐然 刘今 强 翟亚涛 刁文亮 于 海峰 乔德 福 1 总则 . 1 2 术语 . 2 3 基本规定 . 3 4 试验人员 . 4 5 试验项目 与设备 . 5 6 试验场所 .

    5、14 7 试验室管 理 . 15 本标准用词说明 . 16 引用标准名录 . 17 附:条文说明 . 19 1 1 总则 1.0.1 为规 范预拌混凝土 (砂浆) 及 沥青混凝土企业内部试验室管 理,明确配备要求,保证工程质量,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 准适用于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预拌混凝土 (砂 浆) 及沥青混凝土企业内部试验室关于技术人员、 检测项目、 仪器 设备及场地条件等的配置。 1.0.3 预拌 混凝土 (砂浆) 及沥青混凝土企业试验室的配置, 除应 符合本标准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语 2.0.1 预拌 混凝土 ready-mixed concr

    6、ete 在搅拌站 (楼) 生产的、 通过运输设备送至使用地点的、 交货 时为拌合物的混凝土。 2.0.2 预拌 砂浆 ready-mixed mortar 专业生产厂生产的干混砂浆或湿拌砂浆。 2.0.3 干混 砂浆 干混砂浆是由胶凝材料、 干燥细骨料、 添加剂以及根据性能确 定的其他组分, 按一定比例, 在专业生产厂经计量、 混合而成的干 混拌合物,在使用地点按规定比例加水或配套组分拌合而成。 2.0.4 湿拌 砂浆 湿拌砂浆是由水泥、 细骨料、 矿物掺合料、 外加剂、 添加剂和 水 , 按 一 定比 例 , 在 专业 生 产 厂 经计 量 、 搅 拌后 , 运 至 使用 地 点, 并在规定

    7、时间内使用的拌合物; 2.0.5 沥青 混凝土 bitumen concrete 沥青与矿料经拌和冷却凝固的混合物。 2.0.6 试验 人员 experimenter 经建设主管部门或其委托有关机构的考核, 从事试验技术管理 和试验操作人员的总称。 2.0.7 试验 设备 test equipment 在 试 验 工 作中 使 用 的 、影 响 对 试 验结 果 做 出 判断 的 计 量 器具 、 标准物质以及辅助仪器设备的总称。 2.0.8 管理 信息系统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以人为主导, 利用计算机硬件、 软件、 网络通信设备以及其他 办公设备,进

    8、行信息的收集、传输、储存、 等管理功能的系统。 3 3 基 本 规定 3.0.1 预拌 混凝土 (砂浆) 及沥青混凝土企业试验室根据专业分为 预拌混凝土企业试验室、 预拌砂浆企业试验室及预拌沥青混凝土企 业试验室。 3.0.2 预拌 混凝土 (砂浆) 及沥青混凝土企业试验室均为企业内部 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门,不承担对社会开展检测的业务。 3.0.3 预拌 混凝土、 砂浆及沥青混凝土企业试验室 (以下简称 “试 验室” )应执 行国家现行有关标准。 3.0.4 试验 室应对出具的试验报告、 出厂合格证等质量证明文件的 真实性、准确性负责。 3.0.5 试验 室应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并增强

    9、纠错能力和持续改进 能力。 3.0.6 试验 室应采用工程检测管理信息系统, 提高管理效果和工作 水平。 3.0.7 试验 室应建立试验档案及日常试验资料管理制度。 3.0.8 试 验 室 应 按 照 相 关 规 定 委 托 具 有 相 应 资 质 的 检 测 机 构 进 行 见证取样送检。 4 4 试验人员 4.0.1 试验 室应配备能满足所开展试验项目要求的试验人员。 4.0.2 试验 人员应根据主要工作内容承担相应技术岗位工作, 包括 技术负责人、 质量负责人、 试验操作人员、 设备管理员及档案管理 员等,所有上岗技术人员均应通过专业培训,满足试验要求。 4.0.3 每一 试验室技术负责

    10、人、 质量负责人应具有 3 年以上 相关专 业试验室工作经历, 并应具有工程类专业中级及其以上技术职称或 同等水平资格证书, 掌握相关领域知识。 专职试验操作人员不应少 于 4 人, 其中 应有助理工程师及其以上技术职称或同等水平资格证 书人员不应少于 2 人, 且年龄不宜超过 65 周岁 。同时开展两项或 三项专业试验工作的试验室, 专职试 验操作人员宜分别增加 2-3 人。 4.0.4 技术 负责人应确定技术管理层的人员及其职责, 并全面负责 试验室的技术工作。 4.0.5 质量 负责人应主持 管理 (质量) 手册和程序文件的编写、 修 订,并组织实施,并负责试验室的质量体系管理。 4.0

    11、.6 试验 操作人员应负责仪器设备的日常保管、 使用及维护清洁 工作, 掌握试验规程和操作程序, 进行试验操作工作, 做好原始记 录,出具试验报告并签字确认。 4.0.7 设备 管理员应具备设备管理和试验的基本知识, 负责设备的 检定或校准工作,参与设备的采购安装,建立设备台账和档案。 4.0.8 档案 管理员应负责档案管理工作。 4.0.9 试验 人员岗位能力应定期进行确认, 技术岗位除技术负责人 和质量负责人不得由同一人兼 职,其余可兼职 。 5 5 试 验 项目与设 备 5.0.1 试验 室宜根据需要开展试验项目, 并配备满足试验需要的试 验设备。预拌混凝土企业试验室主要试验项目及执行标

    12、准,见表 5.0.1-1 ; 预 拌 砂 浆 企 业 试 验 室 主 要 试 验 项 目 及 执 行 标 准 , 见 表 5.0.1-2 ; 预拌 沥青混凝土企业试验室主要试验项目及执行标准, 见 表 5.0.1-3 。 表 5.0.1-1 预 拌混凝土企业试验室主要试验项目及执行标准 专业 参数 项目 执行标准 预拌混 凝土试 验室 砂 筛分析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 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2 建设用砂 GB/T 14684 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和紧密堆积密度 含水率 含泥量 泥块含量 坚固性 硫化物与硫酸盐含量 石 筛分析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 及检验方法标准 JGJ 52 建设用卵石

    13、、碎石 GB/T 14685 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和紧密堆积密度 含水率 含泥量 泥块含量 针片状总含量 压碎指标 坚固性 水泥 细度 水泥细度检测方法 筛析 法GB/T 1345 水泥比表面积测定方法 勃氏法GB/T 8074 6 续表 5.0.1-1 专业 参数 项目 执行标准 凝结时间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 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1346 安定性 胶砂强度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 (ISO 法)GB/T 17671 胶砂流动度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 法GB/T 2419 混凝 土 立方体抗压强度 混凝土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方法标准GB/T 50081 配合比设计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

    14、设计规 程JGJ 55 预拌混 凝土试 验室 混凝 土 抗冻性 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 久性能试验方法 GB/T 50082 抗渗性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 度技术规程JGJ/T 23 混凝 土外 加剂 减水率 混凝土外加剂GB 8076 泌水率比 含气量 凝结时间差 1h 经时变化量 抗压强度比 含固量 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 方法GB/T 8077 含水率 水泥净浆流动度 50 次冻融循环强度损失比 混凝土防冻剂JC 475 限制膨胀率 混凝土膨胀剂 GB/T 23439 渗透高度比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 JC 474 粉煤 灰/ 矿 粉 细度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

    15、煤灰GB/T 1596 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 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18046 需水量比 7 续表 5.0.1-1 专业 参数 项目 执行标准 含水量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 176 烧失量 安定性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 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1346 8 表 5.0.1-2 预 拌砂浆企业试验室主要试验项目及执行标准 专业 参数 项目 执行标准 预拌砂 浆 企业 试验室 砂 筛分析 建设用砂 GB/T 14684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 17671 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 GB/T 2419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 准JGJ/T 70 表观

    16、密度 堆积密度和紧密堆积 密度 含水率 含泥量 泥块含量 水泥 细度 水泥细度检测方法 筛析法 GB/T 1345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 间、 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1346 凝结时间 安定性 胶砂强度 胶砂流动度 预拌砂 浆 企业 试验室 砂浆 保水率 建筑砂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 准JGJ/T 70 凝结时间 稠度 拉伸粘结强度 抗冻性 28d 抗渗压力 (Jd )28d 抗压 强度 压力泌水率 预拌砂浆GB/T 25181 2h 稠度损失率 保塑时间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T 98 抹灰砂浆配合比设计 抹灰砂浆技术规 程 JGJ/T 220 外加 剂

    17、 减水率 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6 泌水率比 9 续表 5.0.1-2 专业 参数 项目 执行标准 含气量 混凝土外加剂 GB 8076 凝结时间差 1h 经时变化量 抗压强度比 凝结时间 砂浆、混凝土防水剂JC 474 抗压强度比 透水压力比 吸水量比(48h) 泌水率比 水泥砂浆防冻剂JC /T 2031-2010 凝结时间 含气量 增塑 剂 抗压强度比 砌筑砂浆增塑剂JG/T 164 凝结时间差 抗冻性 粉煤 灰/ 矿 粉 细度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GB/T 1596 用于水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 化高炉矿渣粉GB/T 18046 需水量比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 GB/T 176

    18、 含水量 烧失量 安定性 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 凝结时间、 安定性检验方法GB/T 1346 预拌沥 青混凝 土企业 试验室 粗集 料 筛分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 CJJ 1 石料压碎值 表观相对密度 吸水率 洛杉矶磨耗损失 10 续表 5.0.1-2 专业 参数 项目 执行标准 针片状颗粒含量 0.075mm 颗粒含量 细集料 表观相对密度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 CJJ 1 砂当量 含泥量 筛分 坚固性 填料 (矿粉) 表观密度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 CJJ 1 粒度范围 塑性指数 亲水系数 加热安定性 沥青 针入度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 CJJ 1

    19、延度 软化点 溶解度 密度 蜡含量 闪点 沥青与粗集料粘附 性 乳化 沥青 筛上剩余量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 CJJ 1 标准粘度 蒸发残留物 微粒离子电荷试验 改性 沥青 针入度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 CJJ 1 延度(5) 软化点 11 续表 5.0.1-2 专业 参数 项目 执行标准 弹性恢复 沥青混 合料 标准密度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 CJJ 1 马歇尔稳定度 流值 预拌 沥青 混凝 土企 业试 验室 沥青混 合料 沥青含量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 范 CJJ 1 矿料级配 理论最大相对密度 配合比设计 浸水马歇尔 冻融劈裂 车辙 5.0.2 试 验

    20、 室 应 根 据 所 开 展 试 验 项 目 的 标 准 要 求 配 备 满 足 需 要 的 试验设备,且宜按照使用频率及精密度分为 A 、B 、C 三类,见表 5.0.2 。 表 5.0.2 主要 设备分类 分类 主要设备名称 A 类 万能试验机、 抗折试验机、 台秤、 案秤、 混凝土含气量测定仪、 混 凝 土 凝 结 时 间 测 定 仪 、 砝 码 、 游 标 卡 尺 、 恒 温 恒 湿 箱 ( 室 ) 、 干 湿 温 度 计 、 冷 冻 箱 、 试 验 筛 ( 金 属 丝 ) 、 天 平 、 千 分 表 、 百 分 表 、 回 弹 仪 、 高强度回弹仪、 沥青针入度仪、 沥青延度仪、 沥

    21、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 仪、粘结强度检测仪、沥青软化点测试仪、贯入式砂浆强度检测仪、 弹性模量测试仪 B 类 抗渗仪、 振实 台、 雷氏夹、 砝 码、 游标卡尺、 高精度玻璃水银温度计、 砂石碱活性快速测定仪、 钢直尺、 耐磨试验机、 低温试验箱、 水泥净 浆标准稠度与凝结时间测定仪、水泥净浆搅拌机、水泥胶砂搅拌机 、 水泥流动度测定仪、 混凝土标准振动台、 水泥抗压夹具、 水泥胶砂试 模、干燥 箱、 击实仪、 试模 、水泥负 压筛 析仪、pH 值酸 度计、透气 法 比 表 面 积 测 定 仪 、 砂 浆 凝 结 时 间 测 定 仪 、 ( 穿 孔 板 ) 试 验 筛 、 高 温 炉测温系统、砂浆

    22、稠度测定仪、维勃稠度仪、压力泌水仪 12 续表 5.0.2 分类 主要设备名称 C 类 钢卷尺、 寒暑表、 低准确度玻璃量器、 普通水银温度计、 雷氏夹测定 仪、金属容量筒、沸煮箱、针片状规准仪、振筛机、混凝土搅拌机、 压碎指标值测定仪、坍落度筒、砂浆搅拌机 5.0.3 A 、B 类设备在启用前应进行首次检定或校准, 并应制定设 备周期检定或校准计划,按计划进行。 5.0.4 C 类 检测设备首次使用前应进行校准或检测, 经技术 负责人 确认,可使用至报废。 5.0.5 设 备 的 检 定 或 校 准 应 送 至 具 有 检 定 或 校 准 资 质 的 试 验 室 进 行检定或校准。 5.0.

    23、6 试 验室 应 建 立 设备 检 定 或 校准 周 期 台 账, 并 建 立 设备 档 案 , 记录设备技术条件及使用过程的相关信息, 如购置合同、 验收入库 单、 说明书、 操作规程、 使用记录、 检定或校准证书、 维护、 维修 保养记录、报废销账等资料。 5.0.7 试验 室所有的设备均应有规范的标识信息系统, 在用的设备 均应标有检定或校准有效期的状态标识。 5.0.8 试验 室对大型的、 复杂的、 精密的设备应编制使用操作规程。 5.0.9 试验 室应对主要设备做好使用记录, 用于现场试验的设备还 应记录领用、归还情况。 5.0.10 试 验室 应 建 立 设备 的 维 护 保养 、

    24、 日 常 检查 制 度 , 并做 好 相 应记录。 5.0.11 出现 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检定或校准: 1 可能对试 验结果有影响的改装、移动、修复和维修后; 2 停用超过 检定或校准有效期后再次投入使用; 3 设备出现 不正常工作情况; 4 使 用频 繁或 经 常 携 带运 输 到 现 场的 , 以 及 在恶 劣 环 境下使 用的设备。 5.0.12 出现 下列情况之一时,不得继续使用: 13 1 设备指示 装置损坏、刻度不清或其他影响测量精度时; 2 设备的性 能不稳定,漂移率偏大时; 3 设备出现 显示缺损或按键不灵敏等故障时; 4 其他影响 试验结果的情况。 14 6 试 验 场所

    25、 6.0.1 试验 室应具备所开展试验项目相适应的场所。 房屋建筑面积 和工作场地均应满足试验工作需要及试验流程合理的要求。 试验场 所建筑面积 宜符合表 6.0.1 的规定。 表 6.0.1 试验 场所建筑面积 试验室专业 建筑面积 m 2 预拌混凝土试验室 不少于 150 预拌砂浆试验室 不少于 100 沥青混凝土试验室 不少于 100 注 : 同 时 开 展 两 项 或 三 项 专 业 试 验 工 作 的 试 验 室 , 在 最 大 建 筑 面 积 要 求 基 础 上每增加一类增加 30m 2 。 6.0.2 试验 场所的环境条件等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并 应满足试验工作及保证

    26、工作人员身心健康的要求。 对有环境要求的 场所应配备相应的监控设备,记录环境条件。 6.0.3 试验 设备布局应满足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要求, 设备使用时 相互间对试验结果不产生影响。 6.0.4 试验 场所应合理存放有关材料、 物质, 确 保化学危险品、 有 毒物品、 易燃易爆等物品安全存放; 对试验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废弃 物、 影响环境条件及有毒物质等的处置, 应符合环境保护和人身健 康、安全等方面的相关规定,并有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6.0.5 试验 工作场所应有明显标识, 设有样品区、 留样区等, 与试 验工作无关的人员和物品不得进入检测工作场所。 6.0.6 试验 工作场所应有安全作业措

    27、施和安全预案, 确保人员、 设 备及被测试件的安全 。 6.0.7 试验 场所应配备必要的消防器材, 存放于明显和便于取用的 位置,并有专人负责管理。 15 7 试验室管理 7.0.1 试验 室应执行国家现行有关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 建立试验 技术管理体系,并按管理体系运行。 7.0.2 试验 室应建立内部审核制度, 发现技术管理中的不足并进行 改正。 7.0.3 试验 室应设专人负责信息化管理工作, 负责技术信息规范的 管理。 7.0.4 试 验室 管 理 信 息系 统 宜 覆 盖全 部 检 测 项目 的 检 测 业务 流 程 , 并宜在网络环境下进行。 7.0.5 试验 室管理信息系统的数

    28、据管理应采用数据库管理系统, 应 确保数据存储与传输安全、可靠。 7.0.6 试验 室可定期作比对试验或参加能力验证活动。 7.0.7 试验 室应建立检测资料档案管理制度, 并做好检测档案的 收 集、整理、归档、分类和利用工作。 7.0.8 检测 资料档案应包含原始记录、 检测报告和台账、 检测结果 不合格项目台账、设备台账、 其他与试验相关的重要文件等。 16 本标准用 词说明 1 为 便 于在执 行 本 标 准条 文 时 区 别对 待 , 对 要求 严 格 程度不 同的用词,说明如下: 1 ) 表示很 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必须” ;反 面词采用“严禁” ; 2 ) 表示

    29、严 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应” ;反面 词采用“不应”或“不得” ; 3 ) 表 示允许 稍 有 选 择, 在 条 件 许可 时 , 首 先应 这 样 做 的用 词:正面词采用“宜” ; 反面词采用“不宜” ; 4 ) 表示有 所选择,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这样做的, 采用 “可” 。 2 条文中指 明应按其他有关标准执行的写法为: “应符合 的规定”或“应按 执行” 。 17 引用标准 名录 1 水泥化 学分析方法GB/T 176 2 水泥细 度检测方法 筛析法 GB/T 1345 3 水泥标 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 GB/T 1346 4 用于水 泥和

    30、混凝土中的粉煤灰GB/T 1596 5 水泥胶 砂流动度测定方法GB/T 2419 6 混凝土 外加剂GB 8076 7 混凝土 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GB/T 8077 8 建设用 砂 GB/T 14684 9 建设用 卵石、碎 石 GB/T 14685 10 水泥胶 砂强度检验方法(ISO 法)GB/T 17671 11 用于水 泥、砂浆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 GB/T 18046 12 混凝土 膨胀剂GB/T 23439 13 混凝土 物理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081 14 普通混 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GB/T 50082 15 普通混 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

    31、法标准JGJ 52 16 普通混 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 55 17 回弹法 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 23 18 建筑砂 浆基本性能试验方法标准JGJ/T 70 19 砌筑砂 浆配合比设计规程JGJ/T 98 20 砌筑砂 浆增塑剂JG/T 164 21 抹灰砂 浆技术规程JGJ/T 220 18 22 砂浆、 混凝土防水剂 JC 474 23 混凝土 防冻剂JC 475 24 城镇道 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CJJ 1 19 吉林省工 程建设地 方标准 预拌混凝土 (砂浆) 及沥青混凝土企业 试验室配置标准 DB22/T 5039-2020 条文说 明 20 制订说明 预 拌

    32、混 凝 土 ( 砂 浆 ) 及 沥 青 混 凝 土 企 业 试 验 室 配 置 标 准 DB22/T 5039-2020 , 经吉林 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 理厅 2020 年 4 月 20 日以 第 551 号通 告批准、发布。 为加强预拌混凝土 (砂浆) 及沥青混凝土企业内部试验室管理, 保 证 工 程 质量 , 根 据 国家 相 关 标 准更 新 的 情 况, 结 合 吉 林省 实 际, 编制预拌混凝土(砂浆)及沥青混凝土企业试验室配置标准 DB22/T 5039-2020 。 为便于广大设计、 施工、 科研、 学校等单位的有关人员在使用 本 标 准 时 能正 确 理 解

    33、和执 行 条 文 规定 , 预 拌 混凝 土 ( 砂 浆) 及 沥 青混凝土企业试验室配置标准 编制组按章、 节、 条顺序编制了本 标准的条文说明, 对条文规定的目的、 依据以及执行中需注意的有 关事项进行了说明,供使用者参考。 21 1 总则 . 23 3 基本规定 . 24 4 试验人员 . 25 5 试验项目 与设备 . 26 6 试验场所 . 28 7 试验室管 理 . 29 22 23 1 总则 1.0.1 本条 是本标准编制的宗旨、 目的。 本标准是根据 吉林省 建 设 工 程 质 量管 理 条 例 及 有 关 国 家现 行 的 工 程建 设 管 理 法规 编 制, 编制目的是为了

    34、更好的管理预拌混凝土 (砂浆) 及沥青混凝土企业 试验室,突出试验工作的重要性,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手段。 1.0.2 本条 规定了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也就是在吉林省内所有预拌 混凝土、砂浆及沥青混凝土企业内部试验室 均应执行本标准。 1.0.3 本条 规定了本标准与相关标准之间的关系, 在执行本标准的 同时,尚应执 行其他国家现行标准的规定,并与之相协调。 24 3 基 本 规定 3.0.1 本条 明确了标准中涵盖的试验室类别, 分别为预拌混凝土企 业试验室、预拌砂浆企业试验室及预拌沥青混凝土企业试验室。 3.0.2 本条 规定了预拌混凝土、 砂浆及沥青混凝土企业试验室是企 业内部的质量控制

    35、部门, 试验数据仅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生产质量的 手段,不能做为工程备案资料使用。 3.0.3 本条 对试验工作提出基本原则要求, 正确执行国家现行有关 技术标准, 主要有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建筑材料标准、 试验方法等 标准。 3.0.4 试验 的真实性是检测的关键前提, 试验室对出具的检测数据 及 结 论 负 责, 明 确 了 试验 室 的 法 律责 任 。 强 调了 试 验 室 的重 要 性, 必须达到真实、准确、科学、规范。 3.0.5 本条 规定试验室应建立技术管理体系, 在试验过程中出现不 符合 标准规范的问题时,能及时纠正并持续改进。 3.0.6 本条 要求试验室应采用计算机、 网络技

    36、术等手段, 建立试验 管理信息系统, 试验数据自动采集、 整理、 分析 、 传输等, 提 高试 验工作科学性。规范性及工作效率。 3.0.7 本 条 要 求 试 验 室 建 立 档 案 管 理 制 度 及 日 常 试 验 资 料 管 理 制 度,包括原始资料台账,不合格台账。 3.0.8 用于 承重结构的混凝土试块、 用于拌制混凝土的水泥、 用于 承重结构的混凝土中使用的外加剂、 掺合料等实行见证取样, 见证 取样送检的比例不得低于有关技术标准中规定应取样数量的30%. 25 4 试验人员 4.0.1 本条 强调试验人员是试验工作的基本技术要素之一, 没有符 合要求的技术人员, 就做不好相应的

    37、试验工作。 所以要去试验室按 照所开展的试验项目配备相应数量、 符合技术能力要求的试验人员。 4.0.2 本条 提出了试验室应设置的技术岗, 且上岗人员都应通过考 核合格才能从事试验工作。是保证试验操作质量的重要措施。 4.0.3 本 条对 技 术 负 责人 、 质 量 负责 人 、 试 验操 作 人 员 等的 职 称、 工作年限。 经历及数量等提出了明确要求。 在掌握相关领域知识的 同时,有规定的试验工作经历及试验工作经验。 4.0.4 本条 对试验室技术负责人职责提出要求。 4.0.5 本条 对试验室质量负责人职责提出要求。 4.0.6 本条 对试验室试验操作人员职责提出要求 4.0.7

    38、本条 对试验室设备管理员职责提出要求。 4.0.8 本条 对试验室档 案管理员职责提出要求。 4.0.9 本条规 定 了 试 验人 员 的 岗 位证 书 应 定 期进 行 确 认 ,一 般 每3 年审核一次。 试验室技术负责人与质量负责人职责不同, 且在工作 中互有配合与约束, 因此不得由同一人承担, 其余技术岗位可根据 工作范围可适当兼任。 26 5 试 验 项目与设 备 5.0.1 本条 规定了试验室应开展的试验项目, 其执行标准与检测项 目做出了规定,可以参照执行。 5.0.2 本条 为加强试验室设备管理, 宜分为A 、 B 、 C 三类分别管理, 三类设备仪器的划分可根据试验室的具体情

    39、况, 参照表5.0.2 的要求。 分别管理可突出重点,提高效率。 5.0.3-5.0.4 本条规定A 、B 类为重点管理的试验设备, 按规定开展 试验使用前应进行首次检定或校准。 此外, 还应根据设备性能特点, 结合实际使用情况, 制 定设备周期检定或校准计划, 并按照计划执 行。 5.0.5 本条 规定设备的检定或校准应到有资格的单位进行。 5.0.6 本条 要求试验室应建立设备的检定或校准周期台账。 建立设 备台账, 记录和保存设备的信息, 包括设备进场登记、 各次检定或 校准记录,保养、维护记录,使用记录等。 5.0.7 本条 对放置在试验场所的所有设备都应有统一编号管理, 在 用的试验

    40、设备还必须标出设备检定或校准的有效期, 符合精度要求 的状态标识,才能使用,这是设备管理基本内容之一。 5.0.8 本条 要求对大型的、 复杂的、 精密的试验设备应根据其技术 条件和工作环境等编制操作规程,并按规程操作。 5.0.9 本条 规定每次试验时使用的主要试验设备, 都应有使用记录, 并记入设备档案。 使用记录主要对使用频次、 时间及设备情况进行 记录。 对现场工程实体试验使用的主要设备还应记录领用、 归还情 况。 5.0.10 本 条规 定 了 试 验设 备 的 日 常维 护 、 保 养 是 设 备 保 持良 好 技 术状态的保证。 试验室应制 定试验设备的维护保养制度, 并按规定

    41、进行维护保养,并做好相应记录。 5.0.11 本 条规 定 为 保 证检 测 数 据 的正 确 , 当 出现 有 可 能 影响 试 验 27 数据正确的情况时, 试验设备应及时进行检定或校准, 并列出应及 时进行校准或检测的四种情况。 5.0.12 本 条规 定 当 试 验设 备 出 现 不正 常 情 况 时, 为 保 证 试验 数 据 的正确,应停止使用 , 并 列 出 了 常 见 的 四 种 不得继续使用的情况。 28 6 试验 场所 6.0.1 本 条 规 定 试 验 场 所 是 保 证 试 验 工 作 正 常 开 展 的 必 要 的 基 本 技术能力之一, 包括房屋、 场地条件等; 而

    42、且房屋、 工作场地还要 满足试验设备合理布局及试验流程的要求, 才能保证试验数据的正 确性 。 6.0.2 本条 规定了试验场所的环境条件要求, 保证满足试验工作正 常开展和工作人员正常工作的条件, 以免对试验结果造成影响; 并 在试验过程记录环境条件,以证明对试验结果的正确、规范。 6.0.4 本条 列出了试验场所的环境条件, 除客观条件还包括试验场 所本身的环境条件, 如化学试剂等; 试验场所在试验过程中产生的 有害废弃物; 各项目的互相影响、 工 作安全以及振动、 温度、 湿 度、 噪声、 洁净度等环境因素。 所有这些都应采取有效的放置措施, 以 证明试验环境 符合有关规定, 并有防止上

    43、述因素造成影响的应急处 置措施。 6.0.5 本条 规定为保证试验工作区域的环境, 应设置标识。 无关人 员及物品不得进入试验区。 6.0.6 本条 规定了试验区应建立安全工作制度, 保证人员、 设备及 被测试件的安全,并有安全预案。 6.0.7 本条规 定 了 消 防的 要 求 。 试验 场 所 应 配备 必 要 的 消防 器 材 , 合理放置,并有专人管理。 29 7 试验 室管理 7.0.1 本 条 规 定 了 试 验 室 具 备 了 相 应 专 业 试 验 机 构 的 技 术 能 力 的 硬件条件, 还应执行国家有关管理制度和技术标准, 建立技术管理 体系, 并能有效执行, 才能保证技术能力发挥作用。 做到方法正确、 操作规范、记录真实 、 数 据 结 论 正 确 , 保 证 提 供 正 确 的 试 验 结 果 。 7.0.2 本条 规定试验室要有自身的监督检查审核制度, 保证制度的 执行落实, 凭自身能力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不断改进完善管理制 度和保证能力。 7.0.3 本条 规定试验室要有专人负责信息化管理工作, 使管理信息 系统随时符合有关技术规范要求。 7.0.6 本条 规定为提高试验的规范性和科学 性, 建议定期进行比对 试验,并积极参加能力验证活动。


    注意事项

    本文(DB22 T 5039-2020 预拌混凝土(砂浆)及沥青混凝土企业试验室配置标准.pdf)为本站会员(proposalcash356)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