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CCS B 05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33342022 半干旱区玉米机械化抗旱补水保苗播种技 术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mechanized maize sowing for drought resistance, replenishing water to ensure seedling emergence rate in semi-arid area 2022 - 01 - 28发布 2022 - 02 - 28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33342022 I 前 言 本文件
2、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 规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高玉山、毕业莉、刘慧涛、孙海全、刘方明、孙云云、王立春、窦金刚、侯中 华、万成山、姜业成、徐敬业、邵国辉、关长彤、张立明、刘志、王焘、郝金雪、何桂华、卞策、金英 敏。 DB22/T 33342022 1 半干旱区玉米机械化抗旱补水保苗播种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半干旱区玉米机械化抗旱补水保苗播种技术的程序,规定了设备选择、免耕
3、补水播种 工作流程、补灌保苗、蓄水保墒、生产管理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过程记录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半干旱地区免耕条件下玉米抗旱补水播种。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4404.1 粮食作物种子 第1部分:禾谷类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6151.1 农业机械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第1部分:拖拉机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03 单粒(精密)播种机 作业质量
4、NY/T 1143 播种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NY/T 1418 深松机械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NY/T 1628 玉米免耕播种机 作业质量 DB22 /T 1238 半干旱区玉米节水保苗高产高效生产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免耕补水播种 no-tillage water replenishing sowing 应用免耕播种机开窄沟补水播种,一次性完成播种带清理、种床调控、侧深施底肥、窄沟精播、 控量补水、种肥水施、挤压覆土等机械作业。 3.2 种子漂移 seed drift 补水播种时,玉米种子随水移动的现象。 3.3 种子漂移率seed drift rat
5、e 漂移正常株距 15 % 范围外的种子所占百分比。 4 程序构成 DB22/T 33342022 2 半干旱区玉米机械化抗旱补水保苗播种技术程序构成包括 6 个阶段,流程图如图 1 所示。 图1 机械化抗旱补水保苗播种技术程序构成图 5 设备选择 5.1 播种机及配套设备 选择玉米免耕精量播种机,配套0.4 t 0.6 t 的水罐(桶),播种机质量应符合 NY/T 1143 技术要求。 5.2 动力要求 选择 50 马力以上轮式拖拉机作动力,拖拉机运行应符合 GB 16151.1 安全技术要求。 6 免耕补水播种工作流程 6.1 播种带清理 利用破茬圆盘刀切断秸秆、残茬和杂草等地表覆盖物,拨
6、草轮拨开切断的秸秆、残茬和杂草, 清理出 20 cm 左右宽度的播种带。 6.2 种床调控 6.2.1 干土剥离 中度干旱(见附录 A)以上年份春播,应在免耕播种机前梁上安装深度可调的犁茬分土装置, 将根茬和干土层剥离,降低种床,形成土壤墒情较好的凹槽播种带,再开沟补水播种。 6.2.2 深度调控 1.设备选择 (见 5) 2.免耕补水播种工作流程 (见 6) 5.生产管理(见 9) 4.蓄水保墒(见 8) 6.记录与档案(见 10) 3.补灌保苗(见 7) 5.1 深松蓄水(见 8.1) 5.2 秸秆覆盖保墒 (见 8.2) 3.1 播种带清理(见 6.1) 3.2 种床调控(见 6.2)
7、3.3 侧深施底肥(见 6.3) 3.4 窄沟精播(见 6.4) 3.5 控量补水(见 6.5) 3.6 种肥水施(见 6.6) 3.7 挤压覆土(见 6.7) 1.1 播种机及配套设备 (见 5.1) 1.2 动力要求 (见 5.2) DB22/T 33342022 3 应根据干旱程度进行种床深度调控,中度干旱年份降低种床,调控深度 4.5 cm6 cm 为宜, 种床调控深度随干旱程度增加逐渐加深。 6.3 侧深施底肥 将肥料施入种子侧 6 cm10 cm,深度 8 cm12 cm,随着施肥量的增加,侧向和深度距离增 加。肥料使用应符合 NY/T 496 的相关要求。 6.4 窄沟精播 6.
8、4.1 采用滚动式双圆盘开沟器开沟,开沟宽度 3 cm5 cm,深度 4 cm6 cm,播种深度 3 cm5 cm, 株距均匀,漏播率小于 3%。 6.4.2 种子质量应符合 GB 4404.1,发芽率应达到 98% 以上。 6.4.3 播种作业质量应符合 NY/T 503 技术要求。 6.5 控量补水 调整开沟深度与宽度,确保补水量达到 1.5 m 3 /hm 2 3.0 m 3 /hm 2 ,保水性能好的壤土用下限, 保水性能差的沙土用上限。调控补水流量和流速,防止种子漂移,种子漂移率应小于 5%。 6.6 种肥水施 将水溶性肥料和增效助剂等溶入水箱中,作种肥随水施入,使种肥、水、种子同床
9、。 6.7 挤压覆土 采用镇压轮挤压覆土,适宜挤压强度 250 g/cm 2 350 g/cm 2 。 6.8 补灌保苗 6.8.1 苗期土壤墒情严重不足时,宜采用下述三种方式进行补水灌溉: a) 移动式喷灌:采用移动式喷灌设备进行田间喷灌,适宜灌水量 200 m 3 /hm 2 400 m 3 /hm 2 ; b) 苗带灌溉:采用拖拉机携带抗旱水箱向凹槽苗带灌水,适宜灌水量 60 m 3 /hm 2 120 m 3 /hm 2 ; c) 间歇式沟灌:采用输水带等设备进行垄沟间歇灌溉,适宜灌水量 400 m 3 /hm 2 600 m 3 /hm 2 。 6.8.2 灌溉水质应符合 GB 50
10、84 规定。 7 蓄水保墒 7.1 深松蓄水 在玉米拔节期,雨季来临前,结合中耕追肥进行垄沟深松,质量应符合 NY/T 1418 的规定。 7.2 秸秆覆盖保墒 机械收获,秸秆全量覆盖田间地表。 8 生产管理 品种选择、种子处理、养分管理、水分管理、病虫草害防治、收获等生产技术按 DB 22/T 1238 规定执行。 DB22/T 33342022 4 9 记录与档案 做好生产过程各个环节记录,并建立档案,做到可追溯,档案保存期不少于 3 年。 DB22/T 33342022 5 A 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春季干旱等级划分 春季干旱等级划分见表A.1 。 表A.1 春季干旱等级划分 干旱程度 轻度干旱 中度干旱 严重干旱 特大干旱 土壤相对湿度 W(%) 55W60 45W55 40W45 W40 连续无雨日(天) 1530 3150 5175 75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