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DB22 T 3307-2021 泥鳅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pdf

    • 资源ID:1530126       资源大小:526.02KB        全文页数:9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DB22 T 3307-2021 泥鳅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pdf

    1、 ICS 65.150 CCS B 52 DB22 吉林省地方标准 DB 22/T 33072021 泥鳅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Technical code of practice for the artificial propagation of the loach 2021 - 11 - 26发布 2021 - 12 - 15实施 吉林省市场监督管理厅 发布 DB22/T 33072021 I 前 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中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

    2、件由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吉林省水产科学研究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刘铁钢、高春山、祖岫杰、李改娟、杨炳坤、刘艳辉、高娜、张大彪。 DB22/T 33072021 1 泥鳅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泥鳅(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人工繁殖技术的程序。规定了亲鱼的选择与培 育、人工繁殖、尾水处理等阶段的操作指示。描述了记录与档案等追溯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泥鳅、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abryanus)、北方泥鳅(Misgurnus bipartitus)、黑龙江泥鳅(Mlsgurnus mohoity)人工繁

    3、殖。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件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T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NY/T 5361 无公害农产品 淡水养殖产地环境条件 SC 1011 鱼用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SC 1012 鱼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 SC 1104 泥鳅 SC/T 1125 泥鳅 亲鱼和苗种 SC/T 9101 淡水池塘养殖水排放要求 3 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

    4、义。 4 程序的构成 泥鳅人工繁殖包括 3 个阶段。程序流程图如图 1 所示。 DB22/T 33072021 2 图1 泥鳅人工繁殖程序流程图 5 亲鱼的选择与培育 5.1 来源 从江河、水库和湖泊等天然水域中捕捞,或从上述水域采集的苗种经人工培育后获得,或由省级及 其以上原(良)种场提供,应符合 SC/T 1125 的规定。 5.2 质量要求 5.2.1 种质 外部形态特征、内部构造、生长性能和遗传特性应符合 SC 1104 的规定。 5.2.2 亲鱼年龄、雌雄比例及鉴别 2 龄3 龄、雌雄比 1:2 为宜,雌雄鉴别见表 1。 表1 雌雄鉴别 部位 雌鳅 雄鳅 胸鳍 短而宽,末端钝圆,展开

    5、呈椭圆形;第二鳍 条的基部无骨质薄片 大而窄长,呈镰刀状,末端尖而翘起;第二鳍条的 基部有一骨质薄片,在生殖季节鳍条上有追星 背鳍 末端无肉质突起 末端两侧有肉瘤 生殖孔(生殖季节) 生殖孔圆形外翻,呈粉红色 呈狭长凹陷,呈暗红色 腹部(生殖季节) 腹部明显膨大圆润,富有弹性,有明显向外 突出,将腹部朝上,可看到明显的卵巢轮廓 轻挤腹部,有乳白色精液流出 背鳍下方体侧 (生殖 季节) 无纵隆起 有纵隆起 腹鳍上方体侧 (生殖 季节) 当年产过卵的有白色圆斑点的产卵记号,俗 称“产卵斑” 无产卵斑 DB22/T 33072021 3 5.2.3 全长、体重 5.2.3.1 雌性全长 15 cm2

    6、0 cm、体重 15 g30 g。 5.2.3.2 雄性全长 12 cm20 cm、体重 10 g25 g。 5.2.4 外观 体表光滑,体质健壮、活动力强,粘液较多,无病、无伤、无畸形。 5.2.5 运输 5.2.5.1 水温应低于 20。 5.2.5.2 运输时间 5 h 以内,采用无水湿法运输。 5.2.5.3 运输时间 5 h 以上,采用 60 cm 120 cm 规格的双层塑料袋,每袋装 50%70% 清水, 亲鱼不超过 5 kg 或活鱼车运输。 5.3 亲鱼培育 5.3.1 环境 应符合 NY/T 5361 的规定。 5.3.2 水源与水质 水源充足、注排方便,水质应符合 GB 1

    7、1607 的规定。 5.3.3 池塘 5.3.3.1 条件 面积在 300 m 2 1500 m 2 为宜。进出水口应用网眼为 0.15 mm 的铁丝网或尼龙筛绢等围住。 5.3.3.2 消毒 水深 7 cm10 cm,用生石灰 150 g/m 2 250 g/m 2 化浆全池泼洒。2 d3 d后注水至 0.8 m1.0 m,7 d10 d试水后放入亲鱼。 5.3.4 投放时间及密度 4 月末或 5 月初投放亲鱼,放养密度为每平方米 30 尾35 尾,入池前用 2%3% 的食盐水浸泡 5 min10 min。 5.3.5 投喂 5.3.5.1 选用泥鳅专用配合颗粒饲料,配以浮萍和切碎的菜叶等植

    8、物性饵料为佳,饲料质量安全应符 合 NY/T 5072 的规定。 5.3.5.2 池中设置饲料台, 料台置水面下35 cm45 cm, 上午 8时9 时和下午 5时6 时各喂 1 次, 日投饵量为泥鳅重的 3%5%,上午、下午各占 30% 和 70%,每次投喂量以 1 h2 h 吃完为宜。 5.3.5.3 5 月初,应投喂蛋白质含量丰富的饲料。 5.3.6 水质调控 5.3.6.1 培育初期,每 2 周换水 1 次,每次换水 15 cm20 cm。 DB22/T 33072021 4 5.3.6.2 催产前的 1 个月,每隔 3 天冲水1次,冲水 10 min20 min。 5.3.6.3 水

    9、质保持肥、活、嫩、爽,透明度保持在 30 cm 为宜。 5.3.7 日常管理 坚持巡塘,预防病害,防止鸟害,清除杂草、蛇、蛙、水蜈蚣等敌害生物。 6 人工繁殖 6.1 催产工具及设施 6.1.1 工具 鱼筛或抄网、连续注射器、针头等,使用前应消毒。 6.1.2 设施 6.1.2.1 操作台 6.1.2.1.1 采用铝或薄铁皮槽,槽长 3 m,槽底宽 0.8 m,槽高 0.15 m。 6.1.2.1.2 略微倾斜于产孵池,放置在平台(高 0.8 m)上,低端链接产孵池,高端处放置亲鱼。 6.1.2.1.3 催产操作人员位于槽两侧,选择便于操作的位置放一挡板,阻挡未注射的亲鱼顺槽滑入产 孵池。 6

    10、.1.2.2 简易捕鳅器(网拍) 网拍以铁条或塑料做成圆形,上附孔径为 2 mm的大眼纱窗或网片,用以固定亲鱼。 6.1.2.3 产卵、孵化一体池(产孵池) 6.1.2.3.1 室内、面积 4 m x 8 m 为宜,池深 0.8 m,水深 0.4 m,池底平整,呈长方形,设注排水 管道。采用水泥池底部铺设充氧设施,设置 3层片网,池底部为 0.4 mm0.8 mm 孔径的筛绢网,中层 为大眼纱窗以亲鱼不能钻入为宜。药物注射后,水泥池水面上方放置遮阴网。 6.1.2.3.2 使用前 15 d用水浸泡,反复冲刷,除去池中碱性,曝晒待用。孵化前 6 d7 d,用生石 灰每平方米 100 g200 g

    11、 或漂白粉每平方米 10 g15 g 消毒,待药效消失,注水 40 cm 后放入待产 亲鱼。 6.2 人工催产 6.2.1 时间及水温 5 月末或 6 月初,水温稳定在 20 以上时进行。 6.2.2 药物选择及剂量 6.2.2.1 采用促黄体素释放激素类似物(LRH-A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或其衍生产品。 6.2.2.2 催产药物组合雌鱼为 (HCG 100 IU + LRH-A2 0.3g)/尾或 HCG (500 700) IU /尾,雄 鱼减半,与 9% 生理盐水配成悬浊液备用,应符合 SC 1011 和 SC 1012 的规定。 6.2.3 催产注射 DB22/T 3307

    12、2021 5 采用 1 次注射,选用 4 号针头,注射部位以背部肌肉或背鳍前下方两侧,应用网拍压住泥鳅,针 头朝头部方向与鳅体成 30 45 角,顺网拍网孔向头部方向注入药物 0.2 ml,注射深度 0.2 cm 0.3 cm。操作时,应轻、快、准。 6.2.4 产卵 6.2.4.1 将注射后的亲鱼按雌雄 12 的比例配组(每池 500 组)后放入产孵池中,微流水刺激。 6.2.4.2 水温 25 时,经 12 d左右便发情交配产卵、受精,受精卵漏、粘筛绢网上。 6.2.4.3 产完卵后,利用纱窗网将产后亲鱼移走后,再将纱窗网置于产孵池孵化。 6.3 孵化 6.3.1 孵化用水水质清新,应符合

    13、 NY 5361 的规定。 6.3.2 静水微充气,当水温在 21 左右时,受精卵约经 40 小时孵化出鳅苗。 6.3.3 水温 25 时,约经 30 小时左右即可孵出鳅苗。 6.4 暂养 6.4.1 鳅苗孵出后,原池暂养培育,第 3 天观察鱼苗,当绝大部分鳅苗卵黄囊消失后,应投喂捏碎后 经孔径为 0.1 mm 的筛绢过滤后的熟蛋黄浆。投喂量为每次每 10 万尾鳅苗 1 个蛋黄,日投喂 2 次。 6.4.2 经 5 d7 d培育,可移出产孵池,进入苗种培育阶段。该期间要注意饵料供应,且防治水质 恶化,必要时应加大充气增氧和加注新水。 7 尾水处理 应符合 SC/T 9101 的规定。 8 记录、存档 亲鱼培育、人工繁殖、暂养等应及时记录、存档,档案至少保留 5 年以上,以便追溯管理。 _


    注意事项

    本文(DB22 T 3307-2021 泥鳅人工繁殖技术操作规程.pdf)为本站会员(刘芸)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