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6 5 . 0 8 CCS B 1 3 14 山 西 省 地 方 标 准 D B 1 4 / T 2 3 5 9 2 0 2 1 旱 地 覆 膜 玉 米 化 肥 农 药 减 施 技 术 规 程 2 0 2 1 - 1 1 - 2 2 发 布 2 0 2 2 - 0 1 - 2 2 实 施 山 西 省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 布D B 1 4 / T 2 3 5 9 2 0 2 1 I 目 次 前 言. I I 1 范 围. 1 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 1 3 术 语 和 定 义. 1 4 化 肥 减 施. 1 5 化 学 农 药 减 施. 2 6 生 产 档 案. 3
2、 附 录 A ( 资 料 性 ) 玉 米 主 要 害 虫 形 态 特 征 和 病 害 症 状. 4D B 1 4 / T 2 3 5 9 2 0 2 1 I I 前 言 本 文 件 按 照 G B / T 1 . 1 2 0 2 0 标 准 化 工 作 导 则 第 1 部 分 : 标 准 化 文 件 的 结 构 和 起 草 规 则 的 规 定 起 草 。 本 标 准 由 山 西 省 农 业 农 村 厅 提 出 并 监 督 实 施 。 本 标 准 由 山 西 省 农 业 标 准 化 技 术 委 员 会 归 口 。 本 标 准 起 草 单 位 : 山 西 农 业 大 学 、 应 县 农 业 农 村
3、 局 。 本 标 准 主 要 起 草 人 : 王 永 亮 、 杨 治 平 、 黄 高 鉴 、 郭 彩 霞 、 郭 军 玲 、 陆 俊 姣 、 尹 式 平 、 郭 乐 栓 、 刘 军 辉 。D B 1 4 / T 2 3 5 9 2 0 2 1 1 旱 地 覆 膜 玉 米 化 肥 农 药 减 施 技 术 规 程 1 范 围 本 标 准 规 定 了 旱 地 覆 膜 玉 米 化 肥 农 药 减 施 的 术 语 和 定 义 、 化 肥 减 施 、 化 学 农 药 减 施 、 生 产 档 案 。 本 标 准 适 用 于 晋 西 北 旱 地 覆 膜 玉 米 生 产 。 2 规 范 性 引 用 文 件 下
4、列 文 件 中 的 内 容 通 过 文 中 的 规 范 性 引 用 而 构 成 本 文 件 必 不 可 少 的 条 款 。 其 中 ,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 , 仅 该 日 期 对 应 的 版 本 适 用 于 本 文 件 ; 不 注 日 期 的 引 用 文 件 , 其 最 新 版 本 ( 包 括 所 有 的 修 改 单 ) 适 用 于 本 文 件 。 G B 4 4 0 4 . 1 粮 食 作 物 种 子 第 1 部 分 : 禾 谷 类 G B / T 8 3 2 1 农 药 合 理 使 用 标 准 G B 1 3 7 3 5 聚 乙 烯 吹 塑 农 用 地 面 覆 盖 薄 膜 G
5、B 1 5 0 6 3 复 混 肥 料 ( 复 合 肥 料 ) G B / T 3 0 6 0 0 高 标 准 农 田 建 设 通 则 N Y / T 4 9 6 肥 料 合 理 使 用 准 则 通 则 N Y / T 5 2 5 有 机 肥 料 N Y / T 1 1 2 1 . 1 土 壤 检 测 第 1 部 分 : 土 壤 样 品 的 采 集 、 处 理 和 贮 存 3 术 语 和 定 义 下 列 术 语 和 定 义 适 用 于 本 文 件 。 3 . 1 覆 膜 玉 米 以 农 用 塑 料 薄 膜 覆 盖 地 表 , 具 有 防 止 蒸 发 、 保 温 抗 寒 、 保 护 幼 苗 等
6、功 能 的 一 种 从 事 玉 米 生 产 的 方 式 。 3 . 2 减 施 针 对 目 前 农 业 生 产 中 过 量 施 用 化 肥 和 化 学 农 药 现 状 而 采 取 的 减 量 措 施 。 4 化 肥 减 施 4 . 1 基 肥 减 施 基 肥 减 施 具 体 技 术 见 表 1 。 表 1 基 肥 减 施 技 术 施肥时间 肥料种类 肥料用量 减施比例 施肥方法D B 1 4 / T 2 3 5 9 2 0 2 1 2 播种前 优质腐熟农家肥 2 m 3 3 m 3 / 6 6 6 . 7 m 2 结合秋翻地或春季整地一次施 入。 播种前 单质化肥或复合 肥 N :5 k g
7、6 k g / 6 6 6 . 7 m 2 P 2 O 5 :5 k g 7 k g / 6 6 6 . 7 m 2 K 2 O :3 k g 4 k g / 6 6 6 . 7 m 2 Z n S O 4 :1 k g / 6 6 6 . 7 m 2 1 7 % 2 5 % 将单质化肥或复合肥混匀后结 合旋耕施于耕层 1 0 c m 1 5 c m 。 4 . 2 追 肥 减 施 追 肥 减 施 具 体 技 术 见 表 2 。 表 2 追 肥 减 施 技 术 施肥时间 肥料种类 肥料用量 减施比例 施肥方法 玉米小喇 叭口期 氮肥(尿素) N :1 0 k g / 6 6 6 . 7 m 2
8、 (折合尿素约 2 1 . 7 k g ) 1 7 % 2 5 % 开沟深施覆土,距植株 7 c m 左 右施入,深度以 7 c m 1 0 c m 为 宜。 4 . 3 一 次 性 施 肥 技 术 采 用 高 氮 缓 释 型 玉 米 专 用 肥 一 次 性 施 入 新 技 术 , 专 用 肥 配 比 为 N - P 2 O 5 - K 2 O : 3 0 - 1 2 - 6 , 专 用 肥 中 添 加 3 0 % 的 缓 释 氮 肥 , 推 荐 用 量 为 5 0 k g / 6 6 6 . 7 m 2 。 5 化 学 农 药 减 施 5 . 1 草 害 防 治 旱 地 覆 膜 玉 米 主
9、要 草 害 防 治 技 术 见 表 3 。 表 3 草 害 防 治 技 术 施药时间 农药种类 农药用量 减施比例 施药方法 播种前 4 0 % 乙 莠 悬 乳 剂 ( 2 0 % 乙草胺、 2 0 % 莠去津) 或 6 6 % 乙 莠 滴 辛 酯 悬 乳剂。 4 0 % 乙 莠 悬 乳 剂 ( 2 0 % 乙 草 胺 、 2 0 % 莠 去津)7 6 g a . i . / 6 6 6 . 7 m 2 ; 或 6 6 % 乙莠滴辛酯悬乳剂 (3 6 % 乙草 胺 、 2 4 % 莠 去 津 、 6 % 2 , 4 - 滴 异 辛 酯 ) 9 9 g a . i . / 6 6 6 . 7 m
10、 2 。 3 0 % 5 0 % 将 除 草 剂 均 匀 喷 洒在土壤表面。 杂 草 2 3 叶期 2 0 % 烟 嘧 莠 去 津 可 分 散 油 悬 浮 剂 、 氯 氟 吡 氧 乙 酸 异 辛 酯 乳 油 、 二 甲 四氯钠可溶性粉剂。 2 0 % 烟 嘧 莠 去 津 可 分 散 油 悬 浮 剂 1 8 g a . i . / 6 6 6 . 7 m 2 + 2 8 8 克 / 升 氯 氟 吡 氧 乙 酸 异 辛 酯 乳 油 4 . 3 2 g a . i . / 6 6 6 . 7 m 2 + 5 6 % 二 甲 四 氯 钠 可 溶 性 粉 剂 8 . 4 g a . i . / 6 6
11、6 . 7 m 2 。 3 0 % 5 0 % 杂 草 出 苗 后 , 膜 间 定 向 喷 雾 , 如 果 施 药 时 干 旱 , 可 加 0 . 1 % 0 . 2 % 植物油助剂。 注: 以上方法二选一, 结合使用厚度符合G B 1 3 7 3 5 要求的黑色地膜, 可达到增温控草、 除草剂减量使用的目的。 5 . 2 病 虫 害 防 治D B 1 4 / T 2 3 5 9 2 0 2 1 3 玉 米 主 要 害 虫 形 态 特 征 和 病 害 症 状 参 见 附 录 A , 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治 技 术 见 表 4 。 表 4 玉 米 主 要 病 虫 害 防 治 技 术 主要防治
12、对 象 防治措施 使用方法 小地老虎、 蛴螬 、 金针 虫等地下害 虫 种子二次包衣 4 0 % 溴酰 噻虫 嗪悬浮 种衣剂 或5 0 % 氯虫 苯甲酰 胺悬浮 种衣剂 进行种 子二 次 包 衣 铜绿丽金龟、 暗 黑鳃金 龟、玉米螟 灯光诱杀 6 月 下 旬 8 月 下 旬 每 3 . 0 h m 2 4 . 0 h m 2 设 置 频 振 式 杀 虫 灯 1 台 , 每 5 天 7 天 清 理接虫带和高压电网。 玉米螟或黏 虫 性诱剂诱杀 6 月 上 旬 8 月 下 旬 每 6 6 6 . 7 m 2 设 置 6 8 个 玉 米 螟或 黏 虫 性 诱 剂 诱捕 器 诱 杀 成 虫 ,高 度超
13、 过作 物 顶部 2 0 c m 3 0 c m , 每 5 天 定期 清理 诱捕 器, 水 盆诱 捕器定期加水,每 3 0 天左右更换诱芯。 黏虫 糖醋液诱杀 从 黏 虫 成虫 发生 期开 始, 每 6 6 6 . 7 m 2 设 置 3 5 盆 糖醋 液诱 杀器 ,糖 醋液 配比 为白糖:醋:白酒:水 = 3 :4 :1 :2 ,同时加入0 . 5 份9 0 % 敌百虫可溶粉剂, 每1 0 天1 5 天更换一次,每日及时补充诱杀液和清除虫尸。 玉米螟 生物防治 玉米螟发生时使用赤眼蜂进行防治 。 每个玉米螟世代, 当百株累计卵量达1 块 2 块 时 进 行 第 1 次 放 蜂 , 一 般
14、每 代 玉 米 螟 卵 期 放 2 次 , 间 隔 期 7 天 。 一 般 年份放蜂量为 2 2 . 5 万头/ h m 2 , 轻发生年份放蜂量1 5 万头/ h m 2 , 选择晴天 无露 水 时 放 蜂 , 将 蜂 卡 直 接 别 在 玉 米 中 部 叶 片 的 背 面 , 以 防 雨 淋 和 阳 光 直 射 , 高 温 干 旱 季 节 选 择 在 傍 晚 或 田 间 灌 水 后 放 蜂 , 以 提 高 赤 眼 蜂 的 羽 化 率 和 寄 生率。 玉米大斑病、玉米螟、 黏虫 药剂防治 每6 6 7 . 7 m 2 选用8 0 0 0 I U / 毫克苏云金杆菌悬浮剂3 0 0 m l 4
15、 0 0 m l , 或1 0 % 高 效氯 氟氰菊酯水乳剂 1 5 m l 2 0 m l + 2 5 0 克/ 升吡唑醚菌酯悬浮剂3 0 m l 5 0 m l ;田 间 玉 米 蚜 虫 、 叶 螨 虫 口 密 度 较 大 时 每 6 6 7 . 7 m 2 使 用 1 0 % 吡 虫 啉 可 湿 性 粉 剂 1 0 g 2 0 g 加1 % 甲维盐乳油5 m l 1 0 m l , 注: 以上防治方法优先选择非化学药剂 防治方法。 6 生 产 档 案 从 玉 米 播 种 前 到 收 获 后 的 各 个 环 节 使 用 的 生 产 资 料 、 场 所 、 天 气 、 生 产 作 业 、 生
16、 育 进 程 和 遇 到 的 主 要 问 题 及 处 理 方 法 及 结 果 都 要 建 立 完 整 的 档 案 , 至 少 保 存 3 年 。D B 1 4 / T 2 3 5 9 2 0 2 1 4 A A 附 录 A ( 资 料 性 ) 玉 米 主 要 害 虫 形 态 特 征 和 病 害 症 状 A . 1 蛴 螬 类 蛴 螬 是 金 龟 甲 幼 虫 的 通 称 , 属 鞘 翅 目 , 金 龟 甲 总 科 。 成 虫 : 体 多 呈 卵 圆 形 、 椭 圆 形 、 扁 圆 形 和 球 形 等 , 体 长 3 m m 6 0 m m , 体 色 有 的 呈 黑 色 、 褐 色 , 有 的
17、有 金 属 光 泽 , 如 铜 绿 、 古 铜 、 金 绿 、 墨 绿 、 金 紫 等 。 头 外 露 , 多 数 为 前 口 式 。 触 角 为 鳃 叶 状 , 由 8 1 1 节 组 成 , 多 为 9 1 0 节 。 前 翅 为 鞘 翅 , 坚 硬 有 力 。 幼 虫 : 体 型 较 一 致 , 肥 胖 多 褶 皱 , 弯 曲 成 “ C ” 形 , 即 蛴 螬 型 , 多 呈 白 色 或 乳 黄 色 。 头 壳 大 而 硬 。 股 部 末 节 腹 面 A . 2 金 针 虫 类 金 针 虫 是 叩 头 甲 幼 虫 的 通 称 , 属 鞘 翅 目 , 叩 头 甲 科 。 成 虫 : 小
18、至 中 型 , 体 长 8 m m 1 8 m m 。 体 深 褐 色 至 暗 褐 色 , 触 角 1 1 1 2 节 , 锯 齿 状 、 栉 齿 状 或 丝 状 。 前 胸 腹 板 具 有 向 后 延 伸 的 刺 状 突 , 插 入 中 胸 腹 板 的 凹 沟 内 , 能 作 有 力 的 叩 头 状 活 动 , 故 俗 称 “ 叩 头 虫 ” 。 幼 虫 : 通 称 金 针 虫 , 体 细 长 , 体 壁 光 滑 坚 韧 , 头 和 末 节 特 别 坚 硬 。 A . 3 小 地 老 虎 成 虫 : 体 长 1 6 m m 2 3 m m , 翅 展 4 2 m m 5 0 m m , 雌
19、蛾 触 角 丝 状 , 雄 蛾 触 角 双 栉 齿 状 , 栉 齿 渐 短 , 端 半 部 为 丝 状 。 虫 体 和 翅 暗 褐 色 , 后 翅 灰 白 色 , 翅 脉 及 边 缘 呈 黑 褐 色 。 幼 虫 : 末 龄 幼 虫 体 长 3 7 m m 4 7 m m , 头 宽 3 m m 3 . 5 m m 。 体 色 较 深 , 黄 褐 色 至 暗 褐 色 不 等 , 虫 体 背 面 及 侧 面 有 暗 褐 色 纵 带 。 表 皮 粗 糙 。 头 部 黄 褐 色 至 褐 色 , 变 化 很 大 。 A . 4 玉 米 螟 成 虫 : 体 黄 褐 色 , 雄 蛾 体 长 1 0 m m
20、1 4 m m , 翅 展 2 0 m m 2 6 m m , 触 角 丝 状 , 灰 褐 色 , 前 翅 浅 黄 色 , 斑 纹 暗 褐 色 。 内 横 线 明 显 , 有 一 小 深 褐 色 的 环 形 斑 及 一 肾 形 的 褐 斑 。 雌 蛾 比 雄 蛾 体 形 大 , 体 色 浅 。 幼 虫 : 共 5 个 龄 期 , 老 熟 幼 虫 体 长 2 0 m m 3 0 m m , 头 壳 深 棕 色 , 体 浅 灰 褐 色 或 浅 红 褐 色 , 有 纵 线 3 条 , 以 背 线 较 明 显 。 A . 5 黏 虫 成 虫 : 体 长 1 7 m m 2 0 m m , 翅 展 3
21、6 m m 4 5 m m , 淡 黄 褐 至 淡 灰 褐 色 , 触 角 丝 状 。 前 翅 环 形 纹 圆 形 , 中 室 下 角 处 有 1 小 白 点 。 幼 虫 : 共 6 龄 , 体 长 3 5 m m 左 右 , 体 色 变 化 很 大 , 密 度 小 时 , 多 呈 淡 黄 褐 至 黑 褐 色 , 密 度 大 时 , 多 为 灰 黑 至 黑 色 , 头 黄 褐 至 红 褐 色 , 有 暗 色 网 纹 , 沿 蜕 裂 线 有 黑 褐 色 纵 纹 , 似 “ 八 ” 字 形 , 幼 虫 体 表 有 许 多 纵 行 条 纹 , 背 中 线 白 色 。 A . 6 玉 米 蚜 虫 无
22、翅 孤 雌 蚜 : 体 长 卵 形 , 若 蚜 体 深 绿 色 , 成 蚜 为 暗 绿 色 , 触 角 6 节 。 有 翅 孤 雌 蚜 : 体 长 卵 形 , 体 深 绿 色 , 头 胸 黑 色 发 亮 , 复 眼 暗 红 褐 色 , 腹 部 黄 红 色 至 深 绿 色 。 A . 7 叶 螨 成 螨 : 成 螨 体 卵 圆 形 或 纺 锤 形 , 体 长 0 . 5 4 m m 0 . 5 9 m m , 紫 红 色 至 黑 褐 色 , 4 对 足 。 若 螨 : 共 3 4 龄 , 体 圆 形 , 初 浅 红 色 , 后 变 草 绿 色 至 黑 褐 色 。 A . 8 玉 米 大 斑 病D B 1 4 / T 2 3 5 9 2 0 2 1 5 主 要 为 害 叶 片 , 严 重 时 也 为 害 叶 鞘 和 苞 叶 。 下 部 叶 片 先 发 病 , 在 叶 片 上 先 出 现 水 渍 状 青 灰 色 斑 点 , 然 后 沿 叶 脉 向 两 端 扩 展 , 形 成 边 缘 暗 褐 色 、 中 央 淡 褐 色 或 青 灰 色 的 大 斑 , 一 般 长 5 c m 1 0 c m , 宽 1 . 0 c m 1 . 5 c m , 潮 湿 时 病 斑 上 有 明 显 的 黑 褐 色 霉 层 , 后 期 病 斑 常 纵 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