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ICS 65.020.20 B05 DB5110 四川省(内江市)地方标准 DB 5110/ T 40 2022 优质稻千 优 531 栽培技术规 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ultivation of high-quality rice Qianyou 531 2022 - 02 - 14 发布 2022 - 03 - 01 实施 内 江 市 市 场 监 督 管 理 局 发布 DB5110/T 40 2022 I 目 次 前 言 . III 1 范围 . 1 2 规范 性引 用文 件 . 1 3 术语 和定 义 . 1 3.1 . 1 移栽 . 1 3.2 .
2、 1 直播 . 1 3.3 . 1 全秸秆 秋季 水耙 浆技 术 . 1 4 栽培 指标 . 1 4.1 经 济系 数指 标 . 1 4.2 群 体动 态指 标 . 2 4.3 产 量构 成要 素指 标 . 2 4.4 施 肥指 标 . 2 5 种子 准备 . 2 6 移栽 田栽 培技 术 . 2 6.1 育秧 . 2 6.2 移栽 . 3 6.3 田间 管理 . 3 7 直播 田栽 培技 术 . 3 7.1 播 种期 . 3 7.2 田 间准 备 . 3 7.3 查 缺补 苗 . 3 7.4 田 间管 理 . 3 8 病虫 草害 防治 . 4 8.1 防 治原 则 . 4 8.2 病 害防
3、治 . 4 8.3 虫 害防 治 . 4 8.4 草 害防 治 . 4 9 收获 储藏 . 4 DB5110/T 40 2022 II 前 言 千优531 是2018 年通 过国 家 审定( 国 审编号:20186031) 的水稻 新品种 ,达 国家部 颁优 质稻谷2级 标准。 为更 好地 推广 千优531 ,确保 高 产、 优质 化生 产, 结 合内 江实 际 , 特制 定本文 件 。 本 文件 按 照 GB/T 1.1-2020 标 准化 工作 导则 第 1 部分 : 标 准化 文件 的结 构 和起草 规则 的规 定 编写。 本文件 由四 川省 内江 市农 业科学 院提 出。 本文件 由内
4、 江市 农业 农村 局归口 。 本文件 起草 单位 :四 川省 内江市 农业 科学 院、 四川 千乡生 物科 技有 限公 司。 本文件 主要 起草 人: 冯玉 龙 、 蒋 李何 、 黄 跃成 、 李恩 、 彭 位勇 、 李 小艳 、 王 海鹏 、 罗涛 、 王权、罗 丽。 本文件 于 2022 年02 月 14 日发布 ,2022 年 03 月 01 日实施 。 DB5110/T 40 2022 1 优 质稻千 优 531 栽 培技术 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 规定了 千优531栽培的术语 和定义 、栽 培指标 、种子 准备 、 移栽 田栽培 技术、 直播 田 栽培 技 术、病 虫草 害防 治、
5、 收获 储藏。 本文件 适用 于内 江市 行政 区域内 千优531 的栽培 。 2 规范性 引用 文件 下 列文 件中 的内 容通 过文中 的规 范性 引用 而构 成本文 件必 不可 少的 条款 。 其中, 注日 期的 引用 文件 , 仅该日 期对 应的 版本 适用 于本文 件; 不注 日期 的引 用文件 , 其 最新 版本 (包 括所有 的修 改单 ) 适 用 于 本 文件。 GB 4404.1-2008 粮 食作 物种子 第1 部分 : 禾 谷类 3 术语和 定义 下列术 语和 定义 适用 于本 文件。 3.1 移栽 把 苗床 中的 幼苗 移植 到大 田的过程 。 3.2 直播 不进行 育
6、秧 、移 栽而 直接 将种子 播于 大田 的一 种栽 培 方式 。 3.3 全秸秆 秋季 水耙 浆技 术 水稻收 获后 采用 旋耕 埋茬 、 打 浆平 地作 业实 现全 秸 秆还田 , 增加 土壤 有机 质 含量 , 减 少病 虫草 害的 一种耕 作新 技术 。 4 栽培指 标 4.1 经济系 数指 标 DB5110/T 40 2022 2 本品种 经济 系数 为0.53 0.56 。 4.2 群体动 态指 标 移栽 田 最 高苗 (18 万21 万 )/667 , 有效 穗 (14 万16 万 )/667 ; 直播 田最 高苗 (24 万 26 万 )/667 , 有效 穗 (18 万20
7、万)/667 。 4.3 产量构 成要 素指 标 4.3.1 产量构 成要 素指 标 千粒重26g左 右,移 栽 田 : 有效穗 (14万16 万)/667 ,单 穗实 粒160 粒180 粒;直播 田:有 效 穗(18 万20万 )/667 ,单穗 实粒130 粒150粒。 4.3.2 产量指 标 移栽 田 产量 (580kg 740kg )/667 ,直播 田 产量 (610kg 780kg)/667 。 4.4 施肥指 标 4.4.1 施肥原 则 坚持控 氮增 钾 , 科学 配方 施肥 ; 根据 田块 肥力 情况 , 肥田 按 低 限施 肥 , 瘦田 按 高限 施肥 。 4.4.2 中稻
8、 每667 总 施肥 量 : 施氮(N)8kg 10kg , 磷(P2O5 )3kg5kg , 钾(K2O )8kg 10kg 。 4.4.3 再生稻 蓄留再 生稻 ,在 当季 中稻 齐穗后7d内 施促 芽肥 ,每666.7 施氮 (N )6kg 9kg 。 5 种子准 备 5.1 选择质 量符 合GB 4404.1 的 千优531 种子, 移栽 田按 (1kg1.5 kg ) /667 备 种, 直播田 按 (1.5kg 2 kg )/667 备种 ;浸 种 前翻晒 种 1d2d 。 5.2 播前药 剂浸 种12h 24h 。 5.3 浸种结 束将 种子 捞出 、晾 干,用 驱鸟 药剂 拌种
9、 包衣 ,提高 发芽 率, 防止 鼠、 雀危害 。种 子现 拌现 用,防 止结 块。 6 移栽 田 栽培 技术 6.1 育秧 6.1.1 播种期 DB5110/T 40 2022 3 2月下 旬, 选择 连续3d 气 温 稳定10 及 以上 天气 播种 。 6.1.2 育秧 人 工插 秧 可 采用 水田 育秧 、 旱育 秧 、 秧盘 育秧 三种 方式 , 以旱 育秧 为宜 ; 机械 插 秧采 用秧 盘育 秧 。 6.2 移栽 6.2.1 移栽时 期 人 工插 秧 秧 苗叶龄5 叶5.5 叶; 机械 插 秧 秧苗 叶龄3 叶4 叶。 6.2.2 田间准 备 在移栽 前3d 清理 本田 残渣 杂草
10、, 带水 翻耕 、耙 平田 块,达 到田 面平 坦, 寸水 不漏泥 。 6.2.3 栽培规 格 人 工插 秧(1 万穴1.2万穴 )/667,2株/ 穴; 机 械插秧 (1.3 万穴1.5 万穴 )/667,23 株/ 穴。 6.3 田间管理 6.3.1 施肥 磷 、钾肥 于 本田 旋耕 前施 做底肥 ;移 栽后5d7d施 用总氮肥80% , 移栽 后15d 一次性 施剩 余20% 。 6.3.2 水分管 理 浅水插 秧、深 水返 青、薄 水分蘖 ,苗数 达80% 有效 穗 数时干 湿交替 ,控 制无效 分蘖; 水稻扬 花期 田 间保持 浅水 ,灌 浆期 干湿 交替, 收获 前7d 排水 晒田
11、 。 蓄留再 生稻 田, 水稻 扬花 期始田 间保 持浅 水, 直至 再生稻 收获 前7d 排水 晒田 。 7 直播田 栽培 技术 7.1 播种期 3月 下 旬, 选择 连续3d 气 温 稳定12 及 以上 天气 播种 。 7.2 田间准 备 播种前3d5d清 理残 渣杂 草, 耙平 田 块。 沿本 田四 周挖沟 宽30cm 、 深20cm 的 围沟 ; 按每3m5m 间隔 平行挖 宽30cm 、 深10cm 的 厢沟。 做到 沟沟 相连 、排 灌通畅 ;厢 面湿 润无 渍水 ,即可 播种 。 7.3 查缺补 苗 3叶5 叶期 间 , 见方40cm 以上无 苗的 地方 ,匀 苗补 齐 。 7.
12、4 田间管 理 7.4.1 施肥 磷 、 钾肥 于 本田 旋耕 前施 做底肥 ;2 叶3 叶期 施用 总 氮肥20% ;5叶6 叶 期 施 用总氮肥60% ,7d 10d 后施剩 余20% 。 DB5110/T 40 2022 4 7.4.2 水分管 理 水稻2 叶期 开始 , 田间 保持 湿润管 理至3叶 期 ; 施 用断 奶肥后 田间 保持 浅水 管理 至分蘖 盛期 ; 苗数 达 80%有效 穗数 时干湿 交替 , 控制无效 分蘖 ;水 稻扬花 期田间 保持浅 水, 灌浆期 干湿交 替,收 获前7d排水 晒田。 8 病虫草 害防 治 8.1 防治原 则 预防为 主、 综合 防治 、绿 色防控 。 8.2 病害防 治 根据当 地植 保植 检部 门的 预测预 报, 及时 防治 稻瘟 病、纹 枯病 等主 要病 害。 8.3 虫害防 治 根据当 地植 保植 检部 门的 预测预 报, 及时 防治 螟虫 、稻飞 虱、 稻纵 卷叶 螟等 主要虫 害 。 8.4 草害防 治 8.4.1 移栽田 移栽 后结 合施 肥适 时开展 人工 或化 学除 草 。 8.4.2 直播田 播 种 后立 即封 闭除 草,3 叶5 叶 期结 合施 肥 拌除草 剂化 学除 草。 9 收获储 藏 在稻 谷90% 的籽 粒 黄 熟时 开 始收获 , 干 燥至 稻谷 含水 量在13 14%储藏 。 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