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ICS 77.150.01 D 46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黄 金 行 业 标 准 YS/T 3036 2020 黄金选冶 金属平 衡技 术规范 金精矿焙 烧工艺 Technical specifications for metal balance of mineral processing and metallurgy of gold Gold concentrate roasting process (发布稿) 2020-12-25 发布 2021-04-01 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发 布 YS/T 30362020 I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
2、B/T 1.1 2009 给出的 规则起 草。 本标准由中 国黄金协 会提出。 本标准由全 国黄金标 准化技术 委员会(SAC/TC 379 ) 归口。 本标准起草 单位: 长春黄 金研究院 有限公司 、 紫金矿 业集团股份 有限公司 、 湖 北三鑫金 铜股份有 限 公司、内蒙 古金陶股 份有限公 司。 本标准主要 起草人: 赵俊蔚、 郝福来、 梁春来、 岳辉 、 刘恒柏、 郑 晔、 高 延龙、 蔡 创开、 朱江 、 张 长征、 周淤 成 、廖占 丕、 李达 、孙璐 。 YS/T 30362020 1 黄金选冶 金属平 衡技术 规范 金精矿焙 烧工艺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 了黄金生 产金精矿
3、焙烧工艺 金属平衡 的术 语、 计量 、 取样 、 制样 、 分 析、 盘 点、 金 属平 衡要求和计 算方法。 本标准适用 于采用一 段焙烧工 艺或两段 焙烧工艺 处理 金精矿的黄 金生产企 业金的金 属平衡工 作。 2 规范性引 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 于本文件 的应用是 必不可少 的。 凡是注 日 期的引用文 件, 仅注日 期的版本 适用于本 文件。 凡是不注日 期的引用 文件,其 最新版本 (包括所 有的 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 件。 GB/T 2007.6 散装矿 产品取样 、制样通 则 水分 测 定方法 热 干燥法 GB/T 7739.1 金精矿 化学分析 方法 第1 部分: 金 量和银
4、量的 测定 GB/T 20899.1 金矿石 化学分析 方法 第 1 部分: 金 量的测定 GB/T 29509.1 载金炭 化学分析 方法 第 1 部分: 金 量的测定 GB/T 32841 金矿石取 样制样方 法 YS/T 3005 浮 选金精矿 取样、制 样方法 YS/T 3026 粗金 YS/T 3027.1 粗金化学 分析方法 第1 部 分:金量 的测定 YS/T 3031 黄 金选冶金 属平衡技 术规范 氰化炭浆 工艺 YS/T 3032 黄 金选冶金 属平衡技 术规范 氰化锌 粉置换工艺 3 术语和定 义 下列术语和 定义适用 于本文件 。 3.1 金属平衡 metal bala
5、nce 进入金精矿 焙烧厂工 艺流程或 工序的原 料金属量 与产 品金属量和 排放物金 属量之间 的平衡关 系。 注: 金 属平 衡分 实际 平衡 和理 论平 衡。 实际 平衡, 产品 和原 料 的重 量是 实测 结果; 理论 平衡, 产 品的 重量 和产 率是 根据 理论 公式 计算 而得 。 3.2 成品 finished product 在本企业内 已完成全 部生产过 程,经检 验符合规 定的 质量标准并 办完入库 或转交手 续的产品 。 3.3 半成品 semi-finished product 在本企业内 已完成一 个或几个 生产阶段 、 符合规 定的 有关产品 质 量要求, 但 尚
6、需在其 他生产 阶段进 一步冶炼或 加工的产 品。 3.4 在制品 work-in-process 正处于冶炼 过程中, 尚未 达到成品 或半成品 的制品 ( 包括虽然冶 炼完毕, 但尚 待检验或 检验完毕 尚 未入库或转 交的产品) 。 3.5 盘点 stocktake 在一定时间 间隔内, 对本企业 生产过程 中所涉及 的生 产物料, 包括 原料、 成 品、 在制 品等进行 实物 量与金属量 的统计、 结算。 3.6 金属回收率 metal recovery YS/T 3036 2020 2 成品的金属 量占实际 消耗原料 中金属量 的百分比 。 4 要求 4.1 管理 4.1.1 企业应
7、 成立金 属平衡管 理委员会 ,统一领 导 、统筹安排 企业金属 平衡管理 工作。 4.1.2 金属平 衡管理 委员会 应 明确各职 能部门及 生 产单位的金 属平衡管 理职责及 权限。 4.1.3 金属平 衡管理委员 会应定期检 查并协调、 监 督各相关部门所 承担的金 属平衡管理 职责和任务 执 行情况,并 对金属平 衡管理工 作进行考 核评价。 4.2 金精矿 焙烧提金 工艺流程 图 金精矿一段 焙烧工艺 流程见图 1,金精 矿两段焙 烧工 艺流程见图 2 。 图1 金精矿 一段焙烧 工艺流程 金 精矿 调 浆 冷 却 氰化提金工艺 金 泥 浸 渣 贫 液 冶 炼 粗 金 冶炼渣 (循环
8、利用) 焙 烧 含尘烟气 焙 砂 酸 浸 洗 涤 调 浆 回收铜 铜产品 收 尘 制 酸 硫酸产品 烟 气 烟 尘 磨 矿 YS/T 30362020 3 图2 金精矿 两段焙烧 工艺流程 4.3 金属平 衡 4.3.1 计量 和盘点 4.3.1.1 在 金属平衡 计算过程 中涉及的 物料均应 进 行计量,主 要包括原 料、在制 品、半成 品、成品 及 其他发生交 接的含金 属物料。 4.3.1.2 盘 点范围包 括期末库 存的原料 、成品 、半 成品和设备 及机械等 设施占用 的在制品 。 4.3.1.3 盘 点时间在 正常情况 下应与金 属平衡 统计 期一致,如 遇特殊情 况可临时 安排。
9、 4.3.1.4 金 精矿处理 量和金精 矿金属量 应以进入 调 浆工序的干 矿量和干 矿金属量 为准。 金 精矿 调 浆 一段焙烧 冷 却 氰化提金工艺 金 泥 浸 渣 贫 液 冶 炼 粗 金 冶炼渣 含尘烟气 一段焙砂 (循环利用 ) 二段焙烧 含尘烟气 二段焙砂 酸 浸 洗 涤 调 浆 回收铜 铜产品 收 尘 烟 气 烟 尘 收 尘 收 砷 烟 气 砷产品 制 酸 硫酸产品 烟 气 烟 尘 磨 矿 YS/T 3036 2020 4 4.3.1.5 凡 进入焙烧 工艺流程 的金精矿 应用计量 部 门认可的计 量器进行 计量,同 时应在计 量点测定 浆 式进料矿浆 浓度。 4.3.1.6 计
10、量 器具 应 有专人维 护,定期 校验。 4.3.1.7 根 据物料的 性质和计 量误差要 求,选 择适 宜的计量器 具,计量 误差应5 。 4.3.2 取样 和制样 4.3.2.1 金 精矿、焙 砂、浸渣 等物料的 取样及 制样 方法参照 YS/T 3005 和 GB/T 32841 的 规定执行 ; 粗金的取样 及制样方 法按 YS/T 3026 的规 定执行 。 4.3.2.2 矿 浆的取样 应垂直等 速截取整 个矿浆 流, 贵液、贫液 或其他液 体的取样 应连续均 匀。 4.3.2.3 在 制样过程 中,应防 止样品的 污染和 化学 成分的变化 。 4.3.2.4 制 样设备和 工具应
11、保 持清洁, 制样设 备中 不应残留样 品。 4.3.2.5 固 体化验样 品细度、 质量 应满 足化验 及复 验、内检、 外检的要 求,并留 副样备查 。 4.3.2.6 宜 采用自动 取样和机 械分样, 减少人 为误 差。 4.3.2.7 金 精矿、浸 渣水分每 班取样测 定。 4.3.3 分析 方法 4.3.3.1 水 分测定 按 GB/T 2007.6 的规定 进行。 4.3.3.2 金的 化学分析 , 金精矿 、焙砂、 酸浸渣 按 GB/T 7739.1 的规定 进行; 浸 渣按 GB/T 20899.1 的规定进行 ; 载金炭 按 GB/T 29509.1 的规 定进行, 粗金按
12、YS/T 3027.1 的规 定进行。 4.3.4 金属 平衡表编 制 4.3.4.1 金属 平衡报表 格式和内 容参见附 录 A 。 金 属平衡表填 写的项目 应齐全, 使用计量 单位应统 一 采用国家法 定计量单 位,并保 持一致 。 4.3.4.2 编制 金属平衡表 应以原始数 据为依据 ,编 制金属平衡表以 前应对库存 产品及在 制品的金属 量 进行盘点。 4.3.4.3 含金 物料的 数量和品 位应来自 计量、 化验 和盘点结果 ,应有据 可依。 4.3.4.4 金属 流失 应 以测定结 果为准, 不应预先 估 计或预先设置 实际回 收率来推 算损失。 4.3.4.5 精 矿仓、调
13、浆槽 、浓 密机结存 以实际 盘点 为准, 焙烧 炉、 磨机 占用宜以 常数进行 计算。 4.3.4.6 设 备、管道 等更换检 修时清理 回收的流 程 积存金,其 金属量应 参加与更 换检修周 期相对应 的 金属平衡周 期内的回 收率计算 ,在编制 金属平衡 表中 应加以说明 。 4.3.4.7 金 属平衡表 中的“期 初结 转” 数与上 一期 金属平衡表 中的“期 末结存” 数应一致 。 4.3.4.8 计量 、化验等 原始数据不 应随意更改 ,需 要调整时,应对 计量、取样 、加工、化 验方法进 行 校核和复验, 按 校核和复 验数据进 行调整, 并 报请金 属平衡 管理 委员会批 准,
14、 调整的依 据及原因 分析应 与金属平衡 报表同时 上报。 5 方法 5.1 盘点方 法 盘点方法可 采取称量 法、 容 积法或现 场 测量法 , 计 算 取用参数 (如堆密 度、 水 分、 品 位) 以实测为 准,不得随 意更改。 各盘点方 法说明如 下: a ) 称量 法:对 结存量小 的物料, 将其装入 容器,在 计量器具上 直接称量 ; b ) 容积法 :对存放 在调浆槽 、浓密机 及固定几 何尺 寸容器中的 物料以所 测容积和 密度计算 其结 存量 ; c ) 现场 测量法 :对结存 量大且不 规则的固 体物料, 应首先进行 人工堆积 ,确定几 何形状, 然后 用相应的测 量仪器测
15、量并计算 体积,依 据 预先测 定的 堆密度计算 结存量。 5.2 计算方法 5.2.1 金精 矿品位 金精矿品位 应根据取 样化验的 加权平均 数求得, 生产 累积金精矿 品位按式 (1)计算 : (1) YS/T 30362020 5 式中: 金精矿 累积平均 品位, 单 位为 克每 吨 (g/t ) ; Q 1 本期处 理的 金精矿 量, 单 位为 吨(t ) ; Q 2 上期累 计处理的 金精矿量, 单位为 吨(t ) ; 1 本期处 理的 金精矿 品位, 单位为克 每吨 (g/t ) ; 2 上期累 计处理的 金精矿 品 位, 单位 为 克每吨 (g/t ) 。 5.2.2 浸前 物
16、料品位 浸前物料品 位应根据 取样化验 的加权平 均数求得 ,生 产累积浸前 物料品位 按式(2 ) 计算: (2) 式中: 浸前物 料 累积平 均品位, 单位为 克 每吨 (g/t ) ; G 1 本期生 产的 浸前 物料 量, 单位为吨 (t); G 2 上期累 计生产的 浸前物料 量,单位 为吨(t); 1 本期生 产的 浸前 物料 品位 ,单位为 克每吨(g/t); 2 上期累 计生产的 浸前物料 品位,单 位为 克每 吨 (g/t)。 5.2.3 氰化 回收率 采用氰化炭 浆工艺的 ,按 YS/T 3031 的规 定执行; 采 用氰化 锌 粉置换工 艺的,按 YS/T 3032 的
17、规定执行。 5.2.4 理论 总回收率 金精矿焙烧 厂提金的 理论回收 率 按式(3 )计算 : 氰 (3) 式中: a 理论回 收率, 用 百分数表 示( ) ; Q 0 精矿处 理量,单 位为吨 (t ) ; 精矿品 位, 单位 为克每吨 (g/t ) ; G 0 进入氰 化系统 浸 前物料 量 ,单位为 吨 (t ) ; 0 进入氰 化系统 浸 前物料 品 位, 单位 为克每吨 (g/t ) ; 氰 氰化提 金理论回 收率,用 百分数表 示( )。 5.2.5 实际 总回收率 金精矿焙烧 厂提金的 实际回收 率 按式(4 )计算 : (4) 式中: ap 实际回 收率, 用 百分数表 示
18、( ) ; Q 0 精矿处 理量,单 位为吨 (t ) ; Q g 粗金量, 单位为 克(g) ; 精矿品 位, 单位 为克每吨 (g/t ) ; 粗金纯 度 , 用百 分数表示 ( ) 。 M 3 上期在 制品金属 量,单位 为克(g); M 4 本期在 制品金属 量,单位 为克(g)。 5.2.6 金属 平衡误差 5.2.6.1 在 计算金属 平衡误差 时,应将 上期、 本期 在制品进行 统计、计 算在误差 范围之内 。 5.2.6.2 金 属平衡误 差 按式(5 )计算 。 (5) 式中: YS/T 3036 2020 6 金属平 衡误差, 用百分数 ()表 示 ; M 0 原矿金 属量
19、 ,单 位为 克 (g); M 1 理论产 金量,单 位为克 (g ) ; M 2 实际产 金量,单 位为克 (g ) ; M 3 上期在 制品金属 量,单位 为克 (g) ; M 4 本期在 制品金属 量,单位 为克 (g) 。 5.2.6.3 理 论回收率 与实际回 收率允许 误差的 绝对 值,年误差 不应大于 1 ,季度 误差不 应大于 2, 月误差不应 大于 3。 YS/T 30362020 7 附录 A (资料性附 录 ) 金属平衡表 理论与实际 回收率报 表见表 A.1,在 制品统计 见表 A.2,金属平 衡综合分 析见表 A.3。 表 A.1 理论与实 际回收率 报表 名 称 指
20、 标 重量或体积 品 位 金属含量/g 金属分布率/ 单位 本期 季累计 年累计 单位 本期 季累计 年累计 本期 季累计 年累计 本期 季累计 年累计 金精矿 理 论 指 标 产 品 粗金 合计 损 失 产 物 浸渣 贫液 冶炼损失 合计 实 际 指 标 产 品 粗金 合计 填表说明: 表中数据 均应与统 计报表相 符。 YS/T 3036 2020 8 表 A.2 在 制品统计 表 序号 取样地点 项 目 固 体 液 体 金属量合计 g 金属分布率 重量 t 金品位 g/t 金属含量 g 体积 m 3 金品位 mg/L 金属含量 g 1 调浆槽 2 焙烧炉 3 水淬槽 4 球磨机 5 浓密机 6 浸出槽 7 8 9 10 11 合 计 YS/T 30362020 9 表 A.3 金属平衡 综合分析 表 名 称 指 标 金 属 量/g 金属分布率/ 本期 本季 累计 本期 本季 累计 金精矿 产 品 本期理论产 金 上期(季、 年)在制 品 合 计 本期实际产 金 本期在制品 合 计 差值(理论 实际) 分析说明: 填表说明:1. 本期在 制品中, 本期、本 季、累 计均 为本期在制 品数。 2. 上期(季 、年)在 制品栏中 ,上季在 制品为 上季 季末在制品 ,上年在 制品为上 年年末(12 月)在 制品 。 3. 应进行必 要的金属 平衡分析 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