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YD T 5159-2021 移动多媒体消息中心工程验收规范.pdf

    • 资源ID:1528624       资源大小:2.42MB        全文页数:38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YD T 5159-2021 移动多媒体消息中心工程验收规范.pdf

    1、 (报批稿 )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通 信 行 业 标 准 YD/T 5159-XXXX 移动多媒体消息中心工程验收规范 A c c e p t a n c e S p e c i f i c a t i o n s f o r M o b i l e M u l t i m e d i a M e s s a g i n g S e r v i c e C e n t e r E n g i n e e r i n g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发布 XXXX-XX-XX 发布 XXXX-XX-XX 实施 YD 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行业标准 移动多媒体消息中心工程验收规范 Acce

    2、ptance Specifications for Mobile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Center Engineering YD/T 5159-XXXX (报批稿 ) 主管部门: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发展司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 施行日期: XXXX 年 XX 月 XX 日 XXXX 出版社 20XX 北 京 前 言 为适应我国电信业的发展 , 依据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印发 2016 年第二批行业标 准制修订计划的通知 ”(工信厅科 2016110 号 )的要求, 对 YD/T 5159-2007移动多媒体消息 中心工程验收暂行规

    3、定进行修订。 本规范 包括总则 、 术语和符号 、 工程验收前检查 、 主要功能测试 、 竣工文件 、 工程验收 要求等内容。 本规范由工业和信息化部通信发展司负责解释 、 监督执行 。 规范在使用过程中 , 如有需 要补充或修改的内容 , 请与部信息通信发展司联系 , 并将补充或修改意见寄部信息通信发展 司 (地址 :北京市西长安街 13 号,邮编 :100804)。 本规范由中国通信企业协会通信工程建设分会组织编制。 本规范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归口。 原主编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修订主编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贾凡 修订参编单位: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

    4、院有限公司 中国通信建设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 主要参加人:李旭姣、刘宇慧 I 目 次 1 总 则 .1 2 术语和符号 .2 3 工程验收前检查 .3 3.1 机房环境和安全检查 .3 3.2 安装工艺检查 .3 3.3 软硬件检查测试 .6 4 主要功能测试 .8 4.1 系统功能测试 .8 4.2 接口测试 .10 4.3 可靠性测试 .10 4.4 性能与计费准确性测试 .10 4.5 备份与恢复测试 .11 5 竣工文件 .12 6 工程验收要求 .13 6.1 工程初步验收 .13 6.2 工程试运行 .14 6.3 竣工验收 .14 附录 A 本规范用词说明 .16 附录 B 检查测

    5、试项目表 .17 引用标准名录 .21 条 文 说 明 .22 修订、补充内容一览表 .30 1 1 总 则 1.0.1 本规范是移动多媒体消息中心工程施工质量检验 、 随工检验和竣工验收等工作的依据 , 适用于移动多媒体消息中心工程。 1.0.2 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必要的随工检验工作。 1.0.3 在工程验收测试过程中,应认真做好各项原始记录。 1.0.4 本规范未包括的、但工程中已使用的其它设备的检测、功能测试和指标要求,可依据 工程项目的技术规范书、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等的要求执行。 1.0.5 改扩建工程的验收测试工作不应影响现有业务。 1.0.6 本规范与国家有关标准(规范 ) 、法

    6、律法规相矛盾时,应按国家标准(规范 ) 、法律法 规的相关规定办理。 2 2 术语和符号 英文缩写 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AO Application Originated 应用发起 AT Application Terminated 应用终止 DNS Domain Name System 域名系统 DRM Digital Rights Management 数字版权管理 ENUM E.164 Number Mapping E.164 号码映射 EO Email Originated 电子邮件应用发起 ET Email Terminated 电子邮件应用终止 IP Internet Protoc

    7、ol 互联网协议 MMS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多媒体消息业务 MMSC Multimedia Messaging Service Center 多媒体消息中心 MO Mobile Originated 终端发起 MT Mobile Terminated 终端终止 NTP Network Time Protocol 网络时间协议 SNMP 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 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 虚拟局域网 WAP Wireless Application Prot

    8、ocol 无线应用协议 3 3 工程验收前检查 3.1 机房环境和安全检查 3.1.1 在对移动多媒体消息中心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开始以前 , 应对机房的环境条件进行全面检 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机房及有关走廊等地段的土建和装修工程已全部竣工,机房主要出、入门的高度和宽 度尺寸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 房门的锁和钥匙配置齐全 , 室内已充分干燥 , 预留孔洞和预埋件 的规格、尺寸、位置、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2 机房照明、插座的数量和容量符合配置要求,安装工艺良好,满足使用要求。 3 机房空调设备性能良好,通风管道应清扫干净并通风,室内温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4 电源已接入机房,应满足施工要求。

    9、 5 地面应已完成防静电处理。 6 机房防雷接地系统应符合 GB 50689通信局 (站 )防雷与接地工程设计规范 有关规定 。 3.1.2 施工开始以前应对机房的安全条件进行全面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机房建筑应符合 GB 500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 2 机房内应配备有效的灭火消防器材。凡要求设置的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灭火系统,应 保持性能良好。 3 机房室内装修材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 4 楼板预留孔洞应配置非燃烧材料的安全盖板,已用的电缆走线孔洞应用非燃烧材料封 堵。 5 机房内不应存放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 6 机房内不同电压的电源设备、电源插座应有明显区别标志。 3.2

    10、安装工艺检查 3.2.1 机架设备安装应符合下面要求: 1 机房内机架设备的平面位置、机面朝向、机架相互距离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 机架设备安装应端正牢固。机架设备安装应按设计所要求的抗震加固措施进行加固 , 并且应符合 GB/T 51369通信设备安装工程抗震设计标准的要求。 3 机架安装后各直列上、 下两端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机架高度的 1。 4 除有特定的绝缘隔离、散热、电磁干扰等要求外,机架应紧密相互靠拢。 5 列间距离与设计的误差应不大于 5mm。 主走道侧应对齐成直线 。 列内机面平齐 , 无参 4 差现象, 机面对齐误差不大于 5mm。 6 机架及机架内设备的所有紧固件应拧紧,同

    11、类螺丝露出螺帽的长度应一致。 7 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 , 漆面如有脱落应予补漆 。 各种文字和符号标志应 正确、清晰、齐全。 3.2.2 机台和终端设备安装应符合下面要求: 1 机台位置安装正确 , 台列安装整齐 , 机台边缘应成一直线 , 相邻机台紧密靠拢 , 台面 相互保持水平,衔接处无明显高低不平现象。 2 终端设备应配备完整,安装到位,标志齐全、正确。 3.2.3 配线架安装应符合下面要求: 1 各种配线架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 各种配线架各直列上下两端垂直度偏差不应超 过机架高度的 1, 底座水平误差每米不大于 2mm。 2 配线架接线板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各种标

    12、志完整齐全。 3 配线架应按设计要求进行抗震加固。 4 线缆在配线架内应绑扎,裁减整齐,弯曲半径符合设计要求。 3.2.4 电缆走道及槽道安装应符合下面要求: 1 电缆走道及槽道的安装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 左右偏差不得超过 50mm,电缆走道及 槽道类型标示明显。 2 安装走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平走道应与列架保持平行或直角相交, 水平度每米偏差不超过 2mm。 2) 垂直走道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 垂直度偏差不超过 3mm。 3) 走道吊架的安装应整齐牢固,保持垂直,无歪斜现象。 3 电缆走道穿过楼板孔或墙洞的地方,应加装子口保护。电缆放绑完毕后,应有非燃烧 材料封堵。 4 安

    13、装沿墙单边或双边电缆走道时,在墙上埋设的支持物应牢固可靠,沿水平方向的间 隔距离均匀。安装后的走道应整齐一致,不得有起伏不平或歪斜现象。 5 安装槽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端正牢固,并与大列保持垂直。 2) 列间槽道应成一直线, 左右偏差不超过 3mm。 3) 两列槽道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超过 2mm。 6 走道和槽道均应可靠接地。 3.2.5 布放电缆应符合下面要求: 1 布放电缆的规格、路由、截面和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的规定,电缆应排列整齐,外皮 无损伤。 5 2 电源电缆与信号线缆应分开布放,缆线间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当在同一走线架布放 时, 间距应大于 100mm,当走线存在交叉时,应采

    14、用垂直交叉。 3 电缆转弯应均匀圆滑,弯弧外部应保持垂直或水平成直线,电缆转弯的最小曲率半径 应符合设计要求。 4 布放走道电缆、架内布放电缆应使用绑带绑扎。绑扎后的电缆应互相紧密靠拢,外观 平直整齐。线扣间距均匀,松紧适度。绑带余下的部分应剪断, 余量长度不能超过 1cm。 5 布放槽道电缆宜绑扎,槽内电缆应顺直,尽量不交叉。在电缆进出槽道部位和电缆转 弯处应绑扎或用塑料卡捆扎固定。电缆不得溢出槽道。 6 电缆的布放,应注意顺直不凌乱,尽量避免交叉,并且不得堵住送风通道。 7 穿管布放时, 管线占用率在无弯时应小于 40%、 有弯时应小于 30%。 8 电缆两端应粘贴标签 , 标签应粘贴整齐

    15、一致 , 标签文字规范 , 内容清晰 、 准确 、 全面 。 3.2.6 插接架间电缆及布线应符合下面要求: 1 架间电缆的插接、电缆的走向及路由均应符合工程设计要求。 2 架间电缆及布线的两端应有明显标志,没有错接、漏接。 3 插接部位应紧密牢靠,接触良好。插接端子应无折断或弯曲现象。 4 架间电缆及布线的外观应平直整齐。 5 电缆下线卡、转弯处、线槽尾端等边缘的地方应有胶皮保护,防止损伤电缆。 6 电缆外表应整洁干净、不得有杂物和金属屑。 3.2.7 敷设电源线应符合下面要求: 1 安装电源线的路由、路数及布放位置应符合工程设计的规定;使用导线的规格、器材 绝缘强度及熔丝 /空气开关的容量

    16、均应符合设计要求。 2 电源线应采用整段的线料,中间不得有接头。 3 电源线成端时应连接牢固,接头接触良好。直流电源线应保证电压降指标及对地电位 符合设计要求。 4 直流馈电线的每对馈电线应保持平行 , 正负线两端应用统一红蓝标志 , 正极线为红色 , 负极线为蓝色。 5 安装后的电源线末端应用胶带等绝缘物封头,电缆剖头处应用胶带和护套封扎。 6 每路直流馈电线连同所接的列内电源线和机架引入线两端腾空时, 用 500V 兆欧表测 试正负线间和负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均不得小于 1M。 7 每路交流电源线两端腾空时, 用 500V 兆欧表测试芯线间和芯线对地间的绝缘电阻均 不得小于 1M。 8 电源

    17、线转弯应均匀圆滑,弯弧外部应保持垂直或水平成直线,转弯的最小曲率半径应 符合设计要求。 6 9 电源线穿钢管应符合设计规定,穿入管内的电源线不得有接头,穿线管在穿线后应将 管口密封。 10 交、直流电源的电力电缆应分开布放。 3.2.8 电缆芯线安装应符合下面要求: 1 应最小拨开缆线的表皮,保持原有的缆线的绞距;电缆剖头处应平齐,不得损伤芯线 的绝缘;分线应按色谱顺序,不得将每组芯线的互绞打开。 2 对于绕接电缆芯线,绕接应紧密,不得叠绕。 3 对于卡接电缆芯线,卡线位置、长度应一致。 4 制作同轴电缆时,接地网应保留,保证电缆接地良好;电缆芯焊接可靠,不得虚焊、 漏焊。 3.2.9 敷设光

    18、纤应符合下面要求: 1 光纤布放时不得受压,不得把光纤折成直角,需拐弯时,应弯成圆弧,圆弧直径不小 于 80mm,光纤应理顺绑扎。 2 光纤布放时,应尽量减少转弯,使用扎带时不得用力勒紧,在走道上布放时,应使用 塑料波纹保护套管。 3 光纤两端应粘贴标签 , 标签应粘贴整齐一致 , 标签文字规范 , 内容清晰 、 准确 、 全面 。 3.2.10 接地检查应符合下面要求: 1 机架应做保护接地,保护接地应从接地汇集线上引入。 2 配线架、活动地板均应从接地汇集线引入保护接地。 3 机房内所有通信设备不得通过安装加固螺栓等与建筑钢筋相碰而形成电气连通。 4 列架、机架及各种配线架接地良好,接地线

    19、截面积符合设计要求。 3.3 软硬件检查测试 3.3.1 各种硬件检测所采用的操作程序和操作指令及步骤应经建设单位和厂家共同协商确定 。 3.3.2 硬件设备通电前,应对下列内容进行检查: 1 设备应完好无损。 2 插板类型、数量、安装位置与设计图纸相符。 3 设备的各种选择开关应置于指定位置上。 4 设备的各种熔丝 /空气开关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3.3.3 各种硬件设备按照操作程序 , 逐级加上电源 , 电源接通后 , 直流或交流电压应符合设备 要求。设备内风扇装置应运转良好。 3.3.4 测试前应准备好必需的仪表 (包括软件、硬件 )。 7 3.3.5 对网络设备的检测应包含以下内容:

    20、1 检测网络设备的软硬件配置,包括软件版本、内存大小、接口板信息等。 2 检测网络设备的系统配置,包括主机名、各端口地址、端口描述、口令加密、开启的 服务等。 3 检测网络设备的端口配置,包括端口类型、数量、端口状态。 4 在网络设备内的模块 (处理引擎、交换矩阵、电源、风扇等 )具有冗余配置时,测试其 备份功能。 5 检查网络设备配置文件的保存。 6 检查网络设备所开启的管理服务功能 (DNS、 SNMP、 NTP 等 )。 3.3.6 对服务器设备的检测应包含以下内容: 1 检测服务器设备的主机配置 , 包括 CPU 类型及数量 、 总线配置 、 图形子系统配置 、 内 存、内置存储设备

    21、(硬盘、 CD 驱动器、磁带机 )、网络接口、外存接口等。 2 检测服务器设备的外设配置,例如显示器、键盘等。 3 检测配置的外置存储设备 (外置硬盘、磁带机等 )。 4 检测服务器设备的系统配置,包括主机名称、操作系统版本、所安装的操作系统补丁 情况。 5 检查服务器的网络配置,如主机名、 IP 地址、网络端口配置、路由配置等。 6 检查服务器中所安装软件的目录位置、软件版本。 7 在服务器内的硬件模块 (电源、风扇等 )具有冗余配置时,测试其备份功能。 8 根据服务器所用的操作系统 , 测试其基本功能 。 例如文件系统 、 网络系统 、 输入 /输出 系统等。 9 检查服务器中启动的进程是

    22、否符合此服务器的服务功能要求。测试服务器中应用软件 的各种功能。 10 在服务器有高可用集群配置时,测试其主备切换功能。 3.3.7 对存储设备的检测应包含以下内容: 1 检测存储设备的系统配置,包括硬盘配置数量及模式、缓存容量、端口状态等。 2 在存储设备内的模块 (控制器、电源、风扇等 )具有冗余配置时,测试其备份功能。 8 4 主要功能测试 4.1 系统功能测试 4.1.1 测试中需与现有网络系统配合的部分,应在测试前作好相关的测试数据准备。 4.1.2 网络连通性应按照设计要求测试以下内容: 1 系统路由设置情况。 2 系统局域网各网段的网络连通性应符合设计要求。 若系统局域网存在 V

    23、LAN 划分,测 试各 VLAN 之间的隔离性, 各 VLAN 之间在二层交换上应隔离。 3 系统局数据配置项, 包括 IP 地址、端口号和业务代码等。 4 系统与承载网的网络连通性、 与 WAP 网关的网络连通性。 5 系统与短信中心之间的网络连通性。 6 系统与其它互联网元之间的网络连通性。 4.1.3 基本业务功能应检测以下内容,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相关合同的规定: 1 点对点业务功能, 包括 MO-MT、 MO-ET、 EO-MT、 MO-AT、 AO-MT。 2 点到多点业务功能,并且多点数量配置项可调整。 3 消息延迟提取和有效期功能。 4 系统支持的消息内容格式。 5 系

    24、统支持的消息大小。 6 重发功能,并且重发次数配置项可调整。 7 对非 MMS 终端的支持功能。 8 对未知 MMS 终端的支持功能。 9 与外部邮件系统的互通功能。 10 多媒体消息中心之间的业务转发功能。 11 网间互通功能。 12 与多媒体消息业务网关的互通功能。 13 多媒体消息终端能力协商功能。 14 递送状态报告和阅读报告功能。 4.1.4 扩展业务功能应检测以下内容,检测结果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相关合同的规定: 1 空号、错号的识别。 2 地址隐藏。 3 用户设置的无条件前转。 4 预先设定最早发送时间。 9 5 内容适配和格式转换。 6 DRM。 7 多媒体消息限制功能,包括黑

    25、名单方式和白名单方式。 8 业务和消息优先级。 9 预付费业务。 10 回复计费。 11 消息合法拦截。 12 用户自服务。 4.1.5 流量控制功能应检测以下内容,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相关合同的规定: 1 应支持系统过负荷控制功能。 2 应支持系统各种接口流量控制功能。 3 应支持系统各种业务代码流量控制功能。 4.1.6 检测业务路由功能。 4.1.7 系统内用户数据库应检测以下内容: 1 系统内用户数据库中用户终端的状态,用户终端是否支持多媒体消息的状态及状态间 转换应正确。 2 系统内用户数据库中用户业务相关数据的内容。 4.1.8 检测系统对于增值业务的接入鉴权认证、订购关系认证的

    26、有效性。 4.1.9 计费功能应检测以下内容,并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相关合同的规定: 1 计费话单的生成机制。 2 计费话单的格式与内容。 3 计费话单文件向计费系统的传送功能。 4.1.10 操作维护管理功能应检测以下内容: 1 对操作员的登录认证功能。 2 对操作员的分级管理功能。 3 配置管理功能。 4 数据库管理功能。 5 资源监控功能。 6 故障告警功能。 7 日志生成及查询功能,检查日志内容。 8 统计报表功能,检查统计报表格式与内容。 9 时间同步功能。 10 10 系统的备份与恢复功能。 4.1.11 安全功能应检测以下内容: 1 设备安全检查。检查测试网络设备、服务器设备的安

    27、全配置。 2 系统防火墙的安全隔离功能,检查防火墙的安全策略配置。 3 系统各接口的访问控制功能应有效。 4 系统的安全审计功能。 4.2 接口测试 4.2.1 对 MMSC 之间的接口,以及与终端、短信中心、其他应用系统等外部接口进行协议一 致性测试。各接口协议的实现应符合设计要求。 4.2.2 各接口上的地址、业务代码格式应符合设计要求。 4.2.3 与上级网管系统的接口应符合设计要求。 4.3 可靠性测试 4.3.1 测试系统局域网中冗余网络设备和冗余网络路径的备份 、 切换功能 , 主备网络设备及网 络路径应能正常切换,切换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 4.3.2 根据系统内核心服务器的高可靠

    28、性设计方式 , 测试核心服务器设备的高可靠性实现情况 。 若采用了主备设计方式 , 测试备份 、 切换功能 , 主备设备应能正常切换 , 切换时间应符合设 计要求。若采用了负载分担设计方式,测试各设备的负载分担效果,检查负载分担策略。 4.3.3 根据系统内存储设备的高可靠性设计方式 , 测试存储设备及存储连接的高可靠性实现情 况,应符合设计要求。 4.4 性能与计费准确性测试 4.4.1 多媒体消息中心的消息处理性能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相关合同的规定。 4.4.2 多媒体消息中心的消息丢失率和消息下发时延应符合 YD 5158移动多媒体消息中心 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 消息丢失率应小于 10

    29、7, 消息下发时延应小于 5s。 4.4.3 多媒体消息中心主要设备的 CPU 利用率 、 内存利用率 、 I/O 利用率等指标应符合设计要 求和工程相关合同的规定。 4.4.4 多媒体消息中心的计费准确性应符合 YD 5158移动多媒体消息中心工程设计规范 的 要求, 话单准确率应不小于 99.999%。 11 4.5 备份与恢复测试 4.5.1 多媒体消息中心的数据备份功能和备份完成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相关合同的规 定。 4.5.2 多媒体消息中心的数据恢复功能和恢复完成时间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工程相关合同的规 定。 12 5 竣工文件 5.0.1 工程完工后 , 施工单位应及时编制竣工文

    30、件 。 工程验收前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提交竣 工文件一式三份。 5.0.2 竣工文件应包含下列规定内容: 1 工程说明。 2 工程开工报审表。 3 开工报告。 4 安装工程量总表。 5 已安装的设备明细表。 6 工程设计变更单。 7 重大工程质量事故报告。 8 停(复)工报告。 9 随工签证记录。 10 交(完)工报告。 11 交接书。 12 验收证书。 13 测试记录。 14 竣工图纸。 15 备考表。 5.0.3 竣工文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按规定内容应没有缺页、漏项、颠倒现象,资料齐全。 2 竣工图纸应与实际竣工状况相符,测试记录数据应真实准确。 3 资料书写应字迹清楚、版面整洁、规格

    31、一致。 5.0.4 竣工文件的编订应符合建设单位归档要求 , 可按单项工程装订成册 , 内容较多时 , 可分 册装订。 13 6 工程验收要求 6.1 工程初步验收 6.1.1 工程初步验收应在完成全部设计工程量 , 所有节点和全网调测完毕 , 节点功能 、 全网功 能和性能经检查、测试合格,竣工文件编制完毕,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监理单位 ) 提交完 工报告后,由建设单位组织。 6.1.2 建设单位在接到施工单位的交工通知和竣工文件后 , 应及时组织验收小组进行初步验收 。 6.1.3 工程初步验收应按照本规范 、 设计文件及工程合同的要求 , 对工程安装工艺质量进行检 查 , 对设备和系统的

    32、功能 、 性能进行测试 , 对竣工文件进行审查 , 对已安装设备和技术文件 进行移交。 6.1.4 施工过程中 , 建设单位委派工地代表或监理工程师组织随工检验并取得签证的硬件安装 项目 , 在工程初步验收阶段可不再检验 。 验收小组认为有必要复验的 , 可依据本规范第 3 章 、 第 4 章内容中抽取部分或全部内容测试。 6.1.5 工程初步验收测试的主要指标和性能达不到工程合同 、 设计要求时 , 应重新进行系统调 测。 6.1.6 工程初步验收中移交的技术文件的介质形式 、 份数 、 内容应符合工程合同要求 。 技术文 件可包括下列内容: 1 资产明细表。 2 说明文件。 3 设备硬件资

    33、料。 4 软件资料。 5 设备及系统配置文件。 6 相关施工图纸。 7 技术手册。 8 简明扼要的日常操作维护指导。 9 设备安装、测试资料及各种记录。 10 其它相关文件。 6.1.7 工程初步验收中 , 应按备品备件清单对各项备品备件数量进行清点 、 移交 , 宜对各种备 件板进行联机测试,并应确认性能良好。 6.1.8 工程初步验收通过后 , 应形成初步验收报告 , 列出工程中的遗留问题 , 提出解决遗留问 题的责任单位和解决时限。 6.1.9 工程初步验收通过后 , 施工单位应向建设单位移交所有的设备系统口令和测试帐号内容 。 14 建设单位应检查所有的口令设置,并应重新设定,重新设定

    34、的口令应与原口令不同。 6.2 工程试运行 6.2.1 初步验收通过后 , 建设单位可安排进行工程试运行 , 可接入一定的业务 。 试运行阶段应 从工程初步验收合格、网络割接后开始, 试运行时间不应少于 3 个月。 6.2.2 在试运行期间,应观察下列项目,并作好记录: 1 硬件故障率:冗余设备或设备冗余部件非人为切换次数;设备因部件等损坏、失效需 更换电路板的次数 。 冗余设备或设备冗余部件非人为切换次数应不大于 1 次 。 设备因部件等 损坏、 失效需更换电路板的次数应不大于设备所有正在运行电路板数量的 3%;关键部件的 故障率 (如处理机、电源、磁盘等 )应不大于 1 次。 2 软件的稳

    35、定性:试运行期间由于软件原因造成的故障次数。发现问题应迅速查明原因 并予以解决,事后应有记录。 由于软件原因造成的故障应不大于 2 次。 3 各项设备性能指标应满足工程合同、设计要求。 4 各系统性能指标应满足工程合同、设计要求。 5 试运行期间,计费不准确率指标小于十万分之一。 6 网管统计的各项数据,项目及指标应满足工程合同、设计要求。 6.2.3 在试运行阶段不应由于设备原因引起人工再启动。 6.2.4 在试运行期间,可针对重要测试项目进行验证测试。 6.2.5 试运行结束,网络功能和性能指标达到工程合同的规定,建设单位应提交试运行报告 。 当主要指标不符合要求时,应重新开始试运行。 6

    36、.3 竣工验收 6.3.1 试运行期间主要性能和指标应达到本规范及合同中的规定 , 在试运行结束后 , 工程遗留 问题已经解决 , 可进行竣工验收 。 竣工验收由工程主管部门组织 。 如果主要指标不符合要求 或对有关数据发生疑问,经过双方协商,应从次日开始追加试运行期,直到指标合格为止 。 6.3.2 竣工验收可对系统性能指标进行抽测。 6.3.3 竣工验收应对投资进行初步决算 , 对工程设计和工程施工质量进行综合评定 , 签发验收 证书。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如下: 1.优良:系统功能和性能全部满足设计指标要求,系统试运行稳定可靠,主要安装工程 项目全部达到施工质量标准 , 其余项目较施工质量标准

    37、稍有偏差 , 但不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 命。 2.合格:系统功能和性能基本满足设计指标要求,系统试运行稳定可靠,主要安装工程 项目基本达到施工质量标准 , 其余项目较施工质量标准稍有偏差 , 但不会影响设备的使用寿 15 命。 6.3.4 竣工验收后,系统可投产运行。 16 附录 A 本规范用词说明 本规范条文执行严格程度的用词,采用以下写法: A.0.1 表示很严格,非这样做不可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 “必须 ”; 反面词采用 “严禁 ”。 A.0.2 表示严格,在正常情况下均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 “应 ”; 反面词采用 “不应 ”或 “不得 ”。 A.0.3 表示允许稍有选择,在条件许可时首先应这样做的用词: 正面词采用 “宜 ”; 反面词采用 “不宜 ”。 A.0.4 表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的用词采用 “可 ”。 17 附录 B 检查测试项目表 B.0.1 施工前检查内容如表 B.0.1 所示。 表 B.0.1 施工前检查内容 检查结


    注意事项

    本文(YD T 5159-2021 移动多媒体消息中心工程验收规范.pdf)为本站会员(吴艺期)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