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YD T 1591-2021 移动通信终端电源适配器及充电 数据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pdf

    • 资源ID:1528330       资源大小:3.61MB        全文页数:41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YD T 1591-2021 移动通信终端电源适配器及充电 数据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pdf

    1、 注 注 ICS 33 120 01 M 37 YD YD/T 1591 代替 DA代替 IY -发布 -实施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工 业 和 信 息 化 部 发布 代替 YD/T 1591-2009 移动通信终端电源适配器及充电/数据接 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Technical Requirements and Test Method for Power Adapter and Charging/Data Port of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Terminal Equipment (报批稿) (本稿完成日期:2018.8.1) 中 华 人 民 共 和 国

    2、通 信 行 业 标 准 YD/T 1591 I 目 次 前 言 .III 引 言 .V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定义和缩略语 .1 3.1 定义 .2 3.2 缩略语 .3 4 技术要求 .3 4.1 总体连接结构 .3 4.2 适配器 .4 4.3 线缆 .9 4.4 终端 .14 5 测试方法 .17 5.1 测试条件 .17 5.2 适配器 .17 5.3 线缆 .22 5.4 终端 .29 附录 A 识 别标识(规范性附录) .32 参考文献 .33 YD/T 1591 III 前 言 本标准 代替 YD/T 1591-2009移动通信终端电源适配器充电 /数据接

    3、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 本标准 与 YD/T 1591-2009 相比主要变化如下: 将标准适用范围进行了调整,明确了适配器的普通充电模式 删除了计算机或其他数据设备的内容 标准内容上修订了线缆及连接器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标准内容上对接口型式做了增减,对应接口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也相应做了增减 对适配器的额定输出电压范围、额定输出电流范围,以及相应的测试方法进行了修改 对适配器输出电压纹波、倒灌电流和短路电流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了修改 对适配器的能效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了修改 适配器环境适应性要求部分参数进行了修改 标准中涉及 “YD 1268.2-2003”的部分,不再引用 适配器的外

    4、壳材料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了修改 终端电气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进行了修改 具有 OTG 功能的终端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进行的修改 对负载加载方式进行了修改 本标准由中国通信标准化协会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OPPO 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广东省电线电缆行业协会 , 广东小天才科技有限公司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 有限公司,联想移动通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 李娟,刘伟,夏丽娇,刘年丰,陈志祥,庞长江,杨华,杨子敏,黄德利,吴 春雨,马超 YD/T 1591 V 引 言 本标准的目的是在保证产

    5、品的安全性 、 可用性前提下 , 通过制定统一的接口方式和技术要求 , 使得 不同型号的移动通信终端设备可以使用同一规格的适配器。 本标准将充电连接定义为三段式 , 即电源适配器 、 线缆和移动通信终端 。 因此 , 可以进一步扩大本 标准的应用范围, 如 : 便携式或家用小型电子设备的充电或供电也可以考虑采用本标准,这样可以进一 步减少电子废弃物,保护环境,节约资源,降低使用成本。 YD/T 1591 1 移动通信终端适配器及充电 /数据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仅具有普通充电模式的 移动通信终端 ( 以下简称 “终端” ) 和电源适配器 (以下简称 “适配器”)、线缆及

    6、充电 /数据接口(以下简称“接口”)的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采用有线供电方式的终端 、 适配器及其连接线缆 。 不适用于需要特殊供电和应用的移 动终端 , 如仅用于企业 、 行业的特殊移动设备等 。 其它便携式或家用小型电子设备的供电或充电也可以 参照使用。 本标准所指的适配器,仅包含将交流电源输入 (AC)转换成直流电源输出 (DC)的适配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 其随后所有的 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 ) 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 , 然而 , 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 是否可使用这些文

    7、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002 家用和类似用途插头插座 第一部分:通用要求 GB 4943.1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 16915.1 家用和类似用途固定式电气装置的开关 第 1部分:通用要求 GB/T 5169.16 电工电子产品着火危险试验 第 16部分 GB/T 26572 电子电气产品中限用物质的限量要求 GB/T 26125 电子电气产品六种限用物质(铅、汞、镉、六价铬、多溴联苯和多溴二苯醚)的测定 GB/T 29786 电子电气产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 GB/T 2423.43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 第 2部分:

    8、试验方法 振动、冲击和类似动力学试验样品的安 装 YD/T 1312.13 无线通信设备电磁兼容性要求和测量方法 第 13部分 :移动通信终端适配器 AfPS GS 2014:01 PAK GS标志认证中多环芳烃( PAHs)的检测与评估 ASTM E 1252 常规红外光谱定性分析方法 BC规范 Battery charger specification Type-C规范 Universal serial bus Type-c cable and connector specification USB 2.0规范 Universal serial bus specification USB

    9、3.1规范 Universal serial bus 3.1 specification Micro-USB 2.0规范 Universal serial bus Micro-USB cables and connectors specification UL1581 STANDARD FOR SAFETY Reference Standard for Electrical Wires, Cables,and Flexible Cords 3 定义和缩略语 YD/T 1591 2 下列定义和缩略语适用于本标准。 3.1 定义 3.1.1 线缆 cable 连接适配器与终端以实现充电(供电)的电

    10、缆,也可用于数据传输等。 3.1.2 直插式电源适配器 direct plug-in power adapter 电源插头和外壳构成一整体的交流电源适配器。 3.1.3 嵌装式电源适配器 power adapter for building-in 预定安装在预先准备好的凹座内的交流电源适配器。 3.1.4 普通充电模式 normal charging mode 基于 BC规范的充电模式 , 在该充电模式下 , 适配器的额定输出电压为直流 5V、 额定输出电流小于等 于 3A,且适配器输出端口 D+和 D-短路。 3.1.5 II 类设备 class II equipment 防电击保护不仅依靠

    11、基本绝缘 , 而且还采取附加安全保护措施的设备 , 这类设备既不依靠保护接地 , 也不依靠安装条件的保护措施。 3.1.6 V-1 级材料 class V-1 material 材料按照使用时最薄有效厚度进行试验,通过 GB/T 5169.16中规定的 V-1级材料的试验。 3.1.7 VW-1 级材料 class VW-1 material 材料应通过 UL758规定的 VW-1级材料的试验。 3.1.8 额定输出电压 rated output voltage 制造商声称的适配器输出电压。 3.1.9 额定输出电流 rated output current 制造商声称的适配器输出电流。 3.

    12、1.10 启动电压 startup voltage 终端供电接口在输入过高电压后,过压保护装置启动保护(即该装置工作)时的电压。 3.1.11 OTG 是 On-The-Go的缩写,意思是根据不同应用场景,设备的主、从身份可转换。 3.1.12 安全门限电压 safety threshold voltage 指终端的 限压保护装置 能承受的电压 , 即在不超过该电压值时终端应保证安全充电 , 超过该值后终 端可能会被损坏,且不能恢复。 YD/T 1591 3 3.2 缩略语 AC Alternating Current 交流 DC Direct Current 直流 USB Universal

    13、 Serial Bus 通用串行总线 VBUS Voltage Bus 总线电压(电源正极) D+ Data+ 高电平数据线 D- Data- 低电平数据线 GND Ground 地(电源负极) BBP Benzyl Butyl Phthalate 邻苯二甲酸二丁苄酯 DBP Dibutyl Phthalate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EHP Di-2-ethylhexyl Phthalate 邻苯二甲酸二( 2-乙基己基)酯 DIBP Diisobutyl Phthalate 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4 技术要求 4.1 总体连接结构 本标准所涉及的供电连接方式分为三段 , 即适配器 、 线缆和终端

    14、 。 适配器提供直流电源 , 通过 兼容 USB A 型或 Type-C 型的插座输出。线缆一端( A 端)是与适配器插座相配合的插头, 兼容 USB A 型 或 Type-C 型 , 另一端 ( B 端 ) 是与终端的电源插座相配合的插头 , 兼容 Micro-USB B 型 、 兼容 Type-C 型 或圆柱型 。 终端的电源插座应能兼容 Micro-USB B、 兼容 Type-C 型或圆柱型。除充电功能以外, Micro-USB B 型 或 Type-C 型也是终端的数据传输接口。 连接结构如图 1 所示。 本标准包括 兼容 USB 2.0A 型( 以下简称 USB A 型 ) , 兼

    15、容 Type-C 2.0 型(以 下简称 Type-C 型 ) , 兼容 Micro-USB 2.0B 型(以 下简称 Micro-USB B 型)接口。 图 1 连接结构示意图 YD/T 1591 4 4.2 适配器 4.2.1 接口类型要求 适配器输出接口应为 USB A型(见 4.2.3.1),或 Type-C型(见 4.2.3.2)的接口。 4.2.2 输入接口机械结构 4.2.2.1 直插式适配器输入端口机械结构 交流直插式适配器的输入插头应符合 GB 1002中的相关要求。 4.2.2.2 嵌装式适配器输入端口机械结构 作为电气接触压力用螺钉 , 则螺钉与金属螺母或金属嵌装件应当至

    16、少啮合两个全螺纹 。 且有关连接 电网电源的螺钉和螺母要求应符合 GB 4943.1中的相关要求。 嵌装式适配器应有 AC输入端的通断开关,且通断开关应符合 GB 16915.1相关要求。 4.2.3 输出接口机械结构及管脚定义 4.2.3.1 USB A 型输出接口机械结构及管脚定义 4.2.3.1.1 机械结构 USB A型接口应能兼容 USB2.0 A型接口, USB2.0 A型接口的机械结构要求 见 USB 2.0规范 。 4.2.3.1.2 管脚定义 适配器 USB 2.0 A型 直流输出接口 管脚定义见下表 1。 表 1 适配器 USB 2.0 A 型输出接口管脚定义 管脚号 管脚

    17、定义 1 VBUS 2 D- 3 D+ 4 GND USB A型插座作为适配器输出接口使用时 , 要求如图 2所示 。 D+和 D-应在适配器内部短接 , 且与其它 电路隔离,以便与之连接的终端能够识别所连接的设备为本标准定义的适配器。 图 2 USB A 型直流输出 适配器 D+到 D-短接示意 图 YD/T 1591 5 4.2.3.2 USB Type-C 型输出接口机械结构及管脚定义 4.2.3.2.1 机械结构 USB Type-C型接口应能兼容 USB 2.0 Type-C型接口, USB 2.0 Type-C型接口的机械结构见 Type-C规 范。 4.2.3.2.2 管脚定义

    18、适配器 USB 2.0 Type-C型直流输出 接口插座管脚定义见下表 2。 表 2 适配器 USB 2.0 Type-C 型输出接口插座管脚定义 管脚号 管脚定义 管脚号 管脚定义 A1 GND B12 GND A2 - B11 - A3 - B10 - A4 VBUS B9 VBUS A5 CC1 B8 SBU2 A6 Dp1 B7 Dn2 A7 Dn1 B6 Dp2 A8 SBU1 B5 CC2 A9 VBUS B4 VBUS A10 - B3 - A11 - B2 - A12 GND B1 GND USB Type-C型插座作为适配器输出接口使用时,要求如图 3所示。 1) Dp 1和

    19、 Dn1(或 Dp2和 Dn2)应 在适配器内部 短接 ,且与其它电路隔离,以便与之连接的终端能 够识别所连接的设备为本标准定义的适配器。 2) 所有 VBUS应在适配器内部短接。 3) 所有 GND应在适配器内部短接。 4) 若 Dp1和 Dp2或 Dn1和 Dp2短路 , 短路路径应尽可能的短且靠近插座端 , 且最大短路路径为 3.5mm。 图 3 Type-C 型直流输出 适配器 Dp+到 Dn-短接示意图 4.2.4 电气性能要求 4.2.4.1 额定输入电压、电流及频率范围 适配器额定输入交流电压范围应为 100Vac-240Vac,容差 10。 YD/T 1591 6 适配器额定输

    20、入频率应为 50/60Hz或 50-60Hz,不考虑额定频率的容差。 在正常负载条件下,其稳态输入电流不应超过额定电流的 1.1倍。 4.2.4.2 额定输出电压及电流范围 适配器额定输出电压应为 5Vdc,容差 -5%, +10%。 适配器额定输出电流应为 550mA-3000mA范围内的某个确定值。 在适配器正常工作条件下 , 最大输出电流不应超过额定输出电流的 1.5倍 , 且最大不应超过 3500mA。 4.2.4.3 输出电压纹波 表 3 适配器输出电压纹波要求 输入电压 模拟负载测试条件 输出纹波限值 ( 100-240) Vac ( 50-60) /( 50/60) Hz 零至额

    21、定输出电流 120mV峰峰值 4.2.4.4 倒灌电流 在任何情况下,不论适配器是否插在电源上,由终端流向适配器的电流应不大于 5mA。 4.2.4.5 接触电流 交流电网电源通过适配器到达输出端口的接触电流不应超过 20A。 4.2.4.6 短路电流 表 4 适配器短路电流要求 输入电压、频率 模拟负载测试条件 短路电流限值 ( 100-240) Vac, ( 50-60) /( 50/60) Hz 短路 额定输出电流的 1.5倍,不超过 3.5A 4.2.4.7 能效要求 适配器平均效率和空载能耗应满足表 5要求。 表 5 适配器能效要求 输入电压 测试要求 限值 220V/50Hz 负载

    22、电流分别为额定输出电流 100%、 75%、 50%、 25%四 种情况下,适配器效率的平均数( %) 0.0834*ln(Po)-0.0014*Po+0.609 220V/50Hz 负载开路条件下,适配器功率消耗( w) 100mW 4.2.5 安全性能要求 适配器应符合 GB4943.1相关要求。 YD/T 1591 7 4.2.6 电磁兼容性能要求 适配器应 符合 YD/T 1312.13相关要求。 4.2.7 机械性能要求 4.2.7.1 USB A 型输出接口插拔力及寿命要求 1)插拔力要求 在连接插头与连接插座之间进行插拔 ,当插入的速率不超过 12.5mm/min时,将连接插头完

    23、全插入连 接插座所需的力不应大于 35N,将连接插头从连接插座中完全拔出所需的力应不小于 10N。 2)寿命要求 在连接插头与连接插座之间 ,以每小时 200个周期的最大速率进行插拔 , 插拔至少 3000个周期 , 插拔 结束后机械结构应无损坏,将连接插头从连接插座中完全拔出所需的力应不小于 8N,电气性能应符合 4.2.4.1、 4.2.4.2的要求,且适配器初次级应依据 GB4943.1通过 3000Vac抗电强度试验。 4.2.7.2 Type-C 型输出接口插拔力及寿命要求 1)插拔力要求 在连接插头与连接插座之间进行插拔 ,当插入的速率不超过 12.5mm/min时 , 确认第 5

    24、次插入力应在 5 20N范围内,第 6次拔出力应在 8 20N范围内;第 32次拔出力应在 8 20N范围内,且相比第 6次拔出力测 量值,变化率不大于 33%。 2)寿命要求 在连接插头与连接插座之间,以每小时 500个周期的速率进行插拔,插拔 10000次后拔出力应在 6 20N范围内 , 插拔结束后连接器和线缆的机械结构应无损坏 , 电气性能应符合 4.2.4.1、 4.2.4.2的要求 , 且适配器初次级应依据 GB4943.1通过 3000Vac抗电强度试验。 4.2.8 环境适应性要求 4.2.8.1 低温 1) 低温存储 适配器经 (-40 3)低温存储 24小时 , 在正常大气

    25、条件下恢复后 , 机械结构无损坏 , 电气性能应符 合 4.2.4.1、 4.2.4.2的要求,且适配器初次级应依据 GB4943.1通过 3000Vac抗电强度试验。 2) 低温工作 适配器在工作状态下经 (-10 3)低温试验 4小时后 , 机械结构无损坏,电气性能应符合 4.2.4.1、 4.2.4.2的要求,且适配器初次级应依据 GB4943.1通过 3000Vac抗电强度试验。 4.2.8.2 高温 1)高温存储 适配器经 (70 3)高温存储 24小时,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后,机械结构应无损坏,电气性能应 符合 4.2.4.1、 4.2.4.2的要求,且适配器初次级应依据 GB49

    26、43.1通过 3000Vac抗电强度试验。 2)高温工作 适配器在工作状态下经 (40 3)高温试验 2小时后 , 电气性能应符合 4.2.4.1、 4.2.4.2的要求 , 且 适配器初次级应依据 GB4943.1通过 3000Vac抗电强度试验。 YD/T 1591 8 4.2.8.3 湿热 适配器经过 (402) , 相对湿度 93 的环境试验 48小时后 , 机械结构应无损坏 , 电气性能应符 合 4.2.4.1、 4.2.4.2的要求,且适配器初次级应依据 GB4943.1通过 3000Vac抗电强度试验。 4.2.8.4 振动 适配器经频率 10 55Hz位移幅值 0.35mm扫频

    27、振动后,机械结构应无松动或损坏 ,电气性能应符合 4.2.4.1、 4.2.4.2的要求,且适配器初次级应依据 GB4943.1通过 3000Vac抗电强度试验。 4.2.8.5 冲击 适配器经受峰值加速度 300m/s2,脉冲持续时间 11ms的半正弦脉冲,冲击 18次后,机械结构应无松 动或损坏,电气性能应符合 4.2.4.1、 4.2.4.2的要求,且适配器初次级应依据 GB4943.1通过 3000Vac抗 电强度试验。 4.2.8.6 跌落 适配器从高度为 (1.00.10)m处跌落在混凝土表面后 , 除允许表面有擦伤外 , 机械结构应无松动或 损坏,电气性能应符合 4.2.4.1、

    28、 4.2.4.2的要求,且适配器初次级应依据 GB4943.1通过 3000Vac抗电强 度试验。 4.2.9 外壳材料要求 外壳材料应是一种具有良好的耐热 、 耐久 、 力学性能和尺寸稳定性的环保复合材料 。 为实现人身健 康、安全环保、资源循环利用等目标,材料应满足 GB/T 26572的要求。材料中多环芳烃( PAHs) 的含量 宜小于 50mg/kg, 苯并芘宜小于 1mg/kg。 材料中 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DEHP、 DBP、 BBP、 DIBP), 每 种化合物的含量宜不大于 1000mg/kg。 外壳材料应采用聚碳酸酯 ( PC) 、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三元共聚物 (

    29、ABS) 、 聚丙烯 ( PP) 、 PC/ABS 合金、热塑性聚酯( PBT/PET) 、改性聚苯乙烯( PS) 、聚酰胺( PA) 、热塑性聚氨酯( TPU) 等符合上 述要求的材料。 4.2.10 标识要求 4.2.10.1 铭牌标记 适配器的铭牌中应包含有下列内容: 额定输入、输出电压值 V(单位) 额定输入、输出电流值 mA或 A(单位) 适配器额定频率 Hz(单位) 输出电源性质的符号 制造厂商名称或商标或识别标记 制造厂商规定的型号 “回”字符 4.2.10.2 识别标识 23 YD/T 1591 9 符合本标准的适配器 可在铭牌中或产品明显位置标注 “通用移动通信终端适配器 ”

    30、的识别标识 (见 附录 A)。 4.3 线缆 4.3.1 接口类型要求 4.3.1.1 线缆 A 端 接口类型要求 线缆 A端 插头 应为 USB A型 , 或 Type-C型 的接口。 4.3.1.2 线缆 B 端接口类型要求 线缆 B端插头应为 Micro-USB B型 , Type-C型,或圆柱型的接口。 4.3.2 机械结构及管脚定义 4.3.2.1 USB A 型插头 机械结构及管脚定义 4.3.2.1.1 机械结构 USB A型接口应能兼容 USB2.0 A型接口, USB 2.0 A型插头机械结构见 USB 2.0规范。 4.3.2.1.2 管脚定义 表 6 线缆 A 端 USB

    31、 2.0A 型插头管脚定义 管脚号 管脚定义 1 VBUS 2 D- 3 D+ 4 GND 4.3.2.2 Micro-USB B 型插头机械结构及管脚定义 4.3.2.2.1 机械结构 Micro-USB型接口应能兼容 Micro-USB 2.0型接口, Micro-USB 2.0 B型插头机械结构 见 Micro-USB 2.0规范。 4.3.2.2.2 管脚定义 表 7 线缆 B 端 Micro-USB 2.0 B 型插头管脚定义 管脚号 管脚定义 1 VBUS 2 D- YD/T 1591 10 表 7(续) 管脚号 管脚定义 3 D+ 4 ID 5 GND 4.3.2.3 USB T

    32、ype-C 型插头机械结构及管脚定义 4.3.2.3.1 机械结构 Type-C型接口应能兼容 USB2.0 Type-C型接口, USB 2.0 Type-C型插头机械结构见 Type-C规范。 4.3.2.3.2 管脚定义 表 8 USB 2.0 Type-C 型插头管脚定义 管脚号 管脚定义 A1, B1, A12, B12 GND A4, B4, A9, B9 VBUS A5 CC B5 VCONN A6 Dp1 A7 Dn1 Shell Shield Type-C不同传输模式下,管脚有所不同。 Type-C型插头中,所有 VBUS和 GND应分别连接在一起。 4.3.2.4 圆柱型接

    33、口机械结构及管脚定义 4.3.2.4.1 机械结构 机械结构如图 4所示。 YD/T 1591 11 单位为毫米( mm) 单位为毫米( mm) 图 4 圆柱型接口机械结构图 4.3.2.4.2 管脚定义 圆柱型插头的中心管脚对应 正极 VBUS,插头的外圈对应 负极 GND。 4.3.3 电气性能要求 4.3.3.1 线缆回路阻抗 线缆的回路阻抗不大于 250m。 YD/T 1591 12 4.3.3.2 线缆连接器接触电阻 表 9 线缆连接器接触电阻要求 连接器兼容类型 最大初始接触电阻 环境试验后接触电阻 Type-C连接器 40m 最大为 50m 其他类型连接器 30m 变化不超过 1

    34、0m 4.3.3.3 线缆压降要求 在任何情况下 , 线缆施加厂家宣称的可承受最大电流 , 直流 5V电压时 , VBUS压降不应超过 500mV,GND 压降不应超过 250mV。 4.3.4 安全性能要求 4.3.4.1 线缆连接器绝缘电阻 相邻接触点(不论公头与母座是否对插上)之间绝缘电阻应不小于 100M。 4.3.4.2 线缆连接器温升 4.3.4.2.1 非 Type-C 型连接器的温升 插头和插座对插后,在 VBUS与 GND引脚之间施加 1.8A电流,其他引脚分别与 GND引脚之间施加 0.25A 电流。在施加电流期间,环境温度 25 3,连接器上任意位置的温升不应超过 30。

    35、 测试应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 测试过程中,连接器应水平放置。 4.3.4.2.2 Type-C 型连接器的温升 插头和插座对插后,在所有 VBUS引脚连接后,与 GND之间施加 5A电流,在 VCONN(如适用)与 GND之 间施加 1.25A电流,其他引脚分别与 GND引脚之间施加 0.25A电流。在施加电流期间,环境温度 25 3 ,连接器上 VBUS和 GND处的温升不应超过 30。 测试应在稳定的环境中进行。 测试过程中,连接器应水平放置,可触及面向上。 4.3.4.3 线缆连接器耐压性 线缆连接器绝缘材料应满足耐压要求。 USB A型连接接口绝缘材料应能承受有效值为 500Vac的电

    36、压 ; Micro-USB B, Type-C,圆柱型连接接口绝缘材料应能承受有效值为 100Vac的电压; 在持续时间为 1min的耐压试验中,应无击穿、打火或飞弧现象。漏电不应超过 0.5mA。 4.3.4.4 线缆绝缘材料阻燃性 线缆连接器部分的绝缘材料,阻燃性应达到 V-1级或更优等级。 线缆其他部分绝缘材料 ,阻燃性应达到 VW-1级 (VW-1垂直燃烧 )或更优等级。 注 : 绝缘线芯不作等级 VW-1的评定,除非标志上特别注明。 YD/T 1591 13 4.3.5 机械性能要求 4.3.5.1 线缆 A 端 USB A 型插头插拔力及寿命要求 线缆 A端 USB A型插头 插拔

    37、力及寿命要求:见 4.2.7.1。插拔结束后线缆的机械结构应无损坏,且应 符合 4.3.3.2、 4.3.4.1和 4.3.4.3的要求。 4.3.5.2 线缆 B 端 Mirco-USB B 型插头插拔力及寿命要求 1)插拔力要求 在连接插头与连接插座之间进行插拔 ,当插拔的速率不超过 12.5mm/min时,将连接插头完全插入连 接插座所需的力应不能超过 25N,将连接插头从连接插座中完全拔出所需的力应不小于 8N。 2)寿命要求 在连接插头与连接插座之间进行插拔 ,以每小时 200个周期的最大速率下插入 /拔出 10000个周期 , 插 拔结束后机械结构应无损坏 , 将连接插头从连接插座

    38、中完全拔出所需的力应不小于 6N。 插拔结束后线缆 的机械结构应无损坏,且应符合 4.3.3.2、 4.3.4.1和 4.3.4.3的要求。 4.3.5.3 线缆 Type-C 型插头插拔力及寿命要求 Type-C型插头插拔力及寿命要求见 4.2.7.2。插拔结束后线缆的机械结构应无损坏,且应符合 4.3.3.2、 4.3.4.1和 4.3.4.3的要求。 4.3.5.4 线缆 B 端圆柱型插头插拔力及寿命要求 方法一:将连接插头从连接插座中完全拔出所需的力, 在 0 至 3000 次插拔之间, 应为 5N 至 15N; 在 3000 至 6000 次插拔之间, 应为 3N 至 15N。 方法

    39、 二 : 当使用直径为 0.5 mm的圆柱型测量量具进行插拔力测试时,经过两次插拔试验后,插 入力应不大于 10N,拔出力应不小于 1.5N,且经过 6000次插拔后拔出力应大于 0.5N。 插拔结束后线缆的机械结构应无损坏,且应符合 4.3.3.2、 4.3.4.1和 4.3.4.3的要求。 4.3.5.5 线缆连接器推力要求 对于圆柱型接口 : 处于插合状态时,圆柱型适配器插头在 30N 70N的力量弯曲下,应断裂,终端应 该无损坏; 对于其它类型 接口 : 处于插合状态时,从距离适配器插头末端 10mm的接口中线处施加 35N的压力 ,试 验结束后线缆、适配器及终端应该无损坏 , 且,线

    40、缆应符合 4.3.3.2、 4.3.4.1和 4.3.4.3的要求,适配 器应符合 4.2.4.1、 4.2.4.2的要求,且适配器初次级应依据 GB4943.1通过 3000Vac抗电强度试验。 4.3.5.6 线缆拉力要求 线缆两端承受持续时间为 1分钟 , 最小 40N的拉力后 , 插头和线缆无破损及瞬断现象 , 线缆的机械结 构应无损坏,且应符合 4.3.3.2、 4.3.4.1和 4.3.4.3的要求。 4.3.5.7 线缆弯曲要求 线缆应承受左右摇摆弯曲试验,插头和线缆外观无损坏,无开路及短路现象,且应符合 4.3.3.2、 4.3.4.1和 4.3.4.3的要求。 05. YD/

    41、T 1591 14 4.3.6 环境适应性要求 4.3.6.1 耐热要求 线缆经受 (105 2)高温试验 72小时 , 试验后 , 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常温后静置 2h, 线缆机械结 构应无损坏,外观无溶化、变形、变色等现象,且应符合 4.3.3.2、 4.3.4.1和 4.3.4.3的要求。 4.3.6.2 耐寒要求 线缆应经受 (-40 2)低温试验 96小时 。 试验后 , 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复常温后静置 2h, 线缆机械 结构应无损坏 , 外观 无开裂 、 变形 、 变色 、 生锈等不良现象 , 且应符合 4.3.3.2、 4.3.4.1和 4.3.4.3的 要求。 4.3.6.3

    42、温度冲击 线缆应经受低温 (-55 2)高温 (85 2)各 30分钟 , 共 10个循环 。 试验后 , 在正常大气条件下恢 复常温后静置 2h,线缆机械结构应无损坏, 外观 无开裂、变形、变色、生锈等不良现象, 且应符合 4.3.3.2、 4.3.4.1和 4.3.4.3的要求。 4.3.6.4 盐雾试验 线缆应经受盐雾试验。试验后线缆镀镍 /镀锡类锈蚀斑点小于 3个,镀金类锈锈蚀斑点小于 5个。线 缆机械结构应无损坏, 外观 无开裂、变形、变色、生锈等不良现象, 且应符合 4.3.3.2、 4.3.4.1和 4.3.4.3的要求。 4.3.6.5 振动试验 线缆经受频率 50Hz 200

    43、Hz 50Hz,位移幅值 1.52mm,一个循环时间为 60s,三个轴向各 2个小时的 扫频振动后,机械结构应无松动或损坏,且应符合 4.3.3.2、 4.3.4.1和 4.3.4.3的要求。 4.3.6.6 冲击试验 线缆经受峰值加速度 50g,脉冲持续时间 11ms的半正弦脉冲 ,冲击 18次后,机械结构应无松动或损坏 , 且应符合 4.3.3.2、 4.3.4.1和 4.3.4.3的要求。 4.3.7 线缆绝缘材料 要求(护套和内部导线护套) 材料应满足 GB/T 26572的要求 。 材料中多环芳烃 ( PAHs) 的含量宜小于 50mg/kg, 苯并芘宜小于 1mg/kg。 材料中 4种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 (DEHP、 DBP、 BBP、 DIBP),每种化合物的含量宜不大于 1000mg/kg。 材料可采用热塑性弹性体材 料( TPE)、 聚乙烯( PE)、编织线或更优材料。 4.4 终端 4.4.1 接口类型要求 终端充电 /数据插座应为 Micro-USB B型, Type-C型或圆柱型的接口。 4.4.2 机械结构及管脚定义 4.4.2.1 Micro-USB


    注意事项

    本文(YD T 1591-2021 移动通信终端电源适配器及充电 数据接口技术要求和测试方法.pdf)为本站会员(李朗)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