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麦多课文档分享! | 帮助中心 海量文档,免费浏览,给你所需,享你所想!
麦多课文档分享
全部分类
  • 标准规范>
  • 教学课件>
  • 考试资料>
  • 办公文档>
  • 学术论文>
  • 行业资料>
  • 易语言源码>
  • 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首页 麦多课文档分享 > 资源分类 > PDF文档下载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分享到QQ空间

    NB T 10490-2021 水电工程边坡植生水泥土生境构筑技术规范.pdf

    • 资源ID:1526682       资源大小:3.66MB        全文页数:63页
    • 资源格式: PDF        下载积分:5000积分
    快捷下载 游客一键下载
    账号登录下载
    微信登录下载
    二维码
    微信扫一扫登录
    下载资源需要5000积分(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需开发票,请勿充值!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微信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交流精品资源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友情提示
    2、PDF文件下载后,可能会被浏览器默认打开,此种情况可以点击浏览器菜单,保存网页到桌面,就可以正常下载了。
    3、本站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电脑自带的IE浏览器,或者360浏览器、谷歌浏览器下载即可。
    4、本站资源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预览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5、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NB T 10490-2021 水电工程边坡植生水泥土生境构筑技术规范.pdf

    1、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P NB/T 10490-2021 水电工程边坡植生水泥土生境构筑技术规范 Code for Slope Habitat Construction Technique Using Vegetative Cement-Soil for Hydropower Projects 2021-01-07 发布 2021-07-01 实施 国家能源局 发布 ICS 27.140 P 59 NB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行业标准 水电工程边坡植生水泥土生境构筑技术规范 Code for Slope Habitat Construction Technique Using Vegeta

    2、tive Cement-Soil for Hydropower Projects NB/ T10490-2021 主编部门: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批准部门: 国 家 能 源 局 施行日期: 2021 年 7 月 1 日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2021 北京 国 家 能 源 局 公 告 2021 年第 1 号 国家能源局批准水电工程建设征地移民安置综合设 计规范等 320 项能源行业标准(附件 1)、 Carbon steel and low alloy steel for pressurized water reactor nuclear power plants-Part 7: Class

    3、1, 2, 3 plates等 113 项能源行业 标准外文版(附件 2)、水电工程水生生态调查与评价 技术规范等 5 项能源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附件 3), 现予以发布。 附件 : 1.行业标准目录 2.行业标准外文版目录 3.行业标准修改通知单 国家能源局 2021 年 7 月 1 日 附件 1: 行业标准目录 序号 标准 编号 标准名称 代替 标准 采标号 批准 日期 实施 日期 7 NB/T 10490- 2021 水电工程 边坡植生水泥土 生境构筑技术规范 2021-01-07 2021-07-01 前言 根据 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关于下达 2019 年能源领域行业标 准制(修)订计划及

    4、英文版翻译出版计划的通知(国能综通科技 2019 58 号) 的要求,规范编制组经 广泛 调查研究,认真总结 实践经验,并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制定本规范。 本规范的主要技术内容是:总则、术语、基本资料、生境构 筑工艺流程、坡面预处理与截排水系统、加筋系统、植物物种与 景观营造、植生水泥土 喷植 、灌溉系统与养护管理、检验与验收。 本规范由国家能源局负责管理,由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提 出并负责日常管理,由能源行业水电规划水库环保标准化技术委 员会 ( NEA/TC16) 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执行过程中如有意 见或建议,请寄送至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地址:北京市西城 区六铺炕北小街 2 号

    5、,邮编: 100120)。 本规范主编单位:三峡大学 湖北润智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中国葛洲坝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本规范参编单位: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福建省 水利 水电 勘测设计研究院 江西亿安工程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多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水电水利规划设计总院 广东省水利电力勘测设计研究院 华电西藏能源有限公司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 限公司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 司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员:许文年 周明涛 刘黎明 夏 栋 夏振尧 刘大翔 丁 瑜 孙向楠 许 阳 熊建武 杨悦舒 赵冰琴 张汶海 李铭怡 肖 海 胡旭东 吴 彬 谢红忠 黄永福 王 华 董良山

    6、杨晓涛 赵华勇 申 剑 尉军耀 朱士江 殷德胜 任 律 田秋芬 胡莉莉 李少丽 葛金金 丰 瞻 姚院峰 吴 哲 岳克栋 冯 明 郁龙清 刘振忠 贺小康 彭松涛 晏国顺 张乃畅 张 博 周 默 陆 波 颜 阳 许立科 许进国 吴江涛 高家祯 夏 露 戴大荣 文鸿晨 赵家成 朱 晨 许亚坤 黄晓乐 张 伦 郭 萍 熊诗源 罗 婷 李 博 孙小军 本规范主要审查人员:万文功 周创兵 杨胜天 崔 磊 牛天祥 张晓利 李 健 朱永刚 马世军 张习传 刘志刚 李建兴 王从锋 张 萌 江 辉 李仕胜 目次 1 总则 . 1 2 术语 . 2 3 基本资料 . 3 4 生境构筑工艺流程 . 5 5 坡面预处理

    7、与截排水系统 . 6 5.1 坡面预处理 . 6 5.2 截排水系统 . 6 6 加筋系统 . 8 6.1 一般要求 . 8 6.2 挂网 . 8 6.3 锚固件 . 8 6.4 植生棒 . 9 7 植物物种与景观营造 . 11 7.1 植物物种 . 11 7.2 景观营造 . 12 8 植生水泥土喷植 . 13 8.1 选材 . 13 8.2 配制 . 15 8.3 喷植 . 17 9 灌溉系统与养护管理 . 20 10 检验与验收 . 22 10.1 检验 . 22 10.2 验收 . 22 附录 A 基本资料记录内容及格式 . 24 附录 B 主要材料检验记录内容及格式 . 30 附录

    8、C 工序验收单 . 36 附录 D 工程竣工验收单 . 41 本规范用词说明 . 43 引用标准名录 . 44 附: 条文说明 . 45 Contents 1General Provisions . 1 2 Terms . 2 3 Basic Data . 3 4 Process of Habitat Construction. 5 5Slope Pretreatment andDrainage System . 6 5.1Slope Pretreatment . 6 5.2 Drainage System . 6 6 Reinforcement System . 8 6.1 General

    9、Requirements. 8 6.2 Meshing . 8 6.3 Anchor . 8 6.4 VegetativeRod . 9 7 Plant Species and Landscaping . 11 7.1 Plant Species . 11 7.2 Landscaping . 12 8 Vegetative Cement-SoilSpraying . 13 8.1 MaterialSelection . 13 8.2 Proportioning . 15 8.3 Spraying . 17 9 IrrigationSystem and Conservation Manageme

    10、nt . 20 10Inspection and Acceptance. 22 10.1 Inspection . 22 10.2 Acceptance . 22 Appendix A Content and Format of Basic DataRecord . 24 Appendix B Content and Format of Main MaterialInspectionRecord 30 Appendix C ProcessAcceptanceSheets . 35 Appendix D Project Completion AcceptanceSheets . 40 Expla

    11、nation of Wording in This Code . 42 List of QuotedStandards . 43 Addition: Explanation of Provisions . 45 1 1 总则 1.0.1 为规范水电工程边坡植生水泥土生境构筑工程设计、施工 与管理,制定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水电工程坡度不大于 60的稳定边坡,亦可用 于其他工程同类边坡。 1.0.3 水电工程 坡度 大于 45的稳定 边坡 ,亦 可 按现行行业标准 水 电工程陡边 坡 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NB/T 35082 的规定 执行 。 1.0.4 水电工程边坡植生水泥

    12、土生境构筑应在保障边坡安全稳定 的前提下,遵循生态修复与生态景观有机结合的原则。 1.0.5 水电工程边坡植生水泥土生境构筑应综合考虑气象气候、 边坡状况、植物群落特征、施工条件与工程投资等因素,因地制 宜,科学设计,规范施工,加强养护与管理。 1.0.6 根据地表出露物质性状,将边坡分为土质边坡、岩质边坡、 土石混合边坡、人工硬化边坡四种类型 ,不同类型边坡应采取不 同生境构筑方式。 1.0.7 水电工程边坡植生水泥土生境构筑技术,除应符合本规范 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 2 术语 2.0.1 植生水泥土 vegetative cement-soil 适宜于边坡防护和植物生长

    13、的生境基材,由土壤、水泥、 生 境基材 改良剂、有机肥、生境基材有机料、化学纤维和水混合而 成的拌合物,具备抗冲刷性及肥力可持续性。 2.0.2 生境基材改良剂 habitat material modifying agent 用于改善植生水泥土的生物与理化性质,活化土壤,固持养 分,增强抗冻性,调节基材 固液气三相 结构,细粒状物质。 2.0.3 植生孔 vegetative hole 用于定植灌木,增强植生水泥土与坡体间能量的连通与交换, 贯穿于混凝土硬化护面的孔。 2.0.4 植生穴 vegetative pit 用于 扩大植物 根系的生长空间,增强植生水泥土稳固性,设 置于岩质坡面的凹

    14、坑。 2.0.5 植生棒 vegetative rod 用于支撑挂网,阻滞喷射物流淌,布局景观,营造水分迁移 通道,内部充填 种植土 和植物种子的柔性条。 3 3 基本资料 3.0.1 工程设计与施工前应对项目区基本资料进行收集与调查, 掌握气象气候、边坡状况、植物群落特征、水源、土壤、天然有 机料等信息。 3.0.2 气象气候收集与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内容应主要包括气候类型、年均日照时数、年均气温、年 均雨量、年均蒸发量、年均无霜期。 2 方法应以收集和分析资料为主。 3.0.3 边坡状况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内容应主要包括边坡类型、边坡面积、 边坡坡向、 边坡坡 度、坡面形态、坡

    15、面渗水状况、坡体稳定性、 地表出露物质 pH 值。 2 方法应以收集和分析资料为主,辅以必要的现场勘察。 3.0.4 植物群落特征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内容应主要包括坡面周边植被类型及生长状况、植物物种、 优势物种。 2 方法应以现场调查为主,辅以资料分析。 3.0.5 水源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内容应主要包括 项目附近 市政居民 生活用水 与工业用水、地 下水、地表水等水源的水质类别、可供量、取用成本。 2 方法应以现场调查为主,辅以资料分析。 3.0.6 土壤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4 1 内容应主要包括 土壤 类型、质地、取用成本、可供量、 pH 值、阳离子交换量,应优先调查工程占

    16、用或扰动区的耕植土及已 收集的表层土。 2 方法应以现场调查为主,辅以资料分析。 3.0.7 天然有机料调查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内容应主要包括秸秆、谷 糠、锯末、糟粕、椰 糠等 的可获 取量、取用成本。 2 方法应以现场调查为主,辅以资料分析。 3.0.8 基本资料记录内容及格式应符合本规范附录 A 的规定。 5 4 生境构筑工艺流程 4.0.1 植生水泥土生境构筑 边坡 应 进行稳定性评价,对不稳定的边 坡应进行工程治理,使其达到稳定。 植生水泥土生境构筑后,亦 应满足边坡稳定 的 要求。 4.0.2 植生水泥土生境构筑 宜采用下列 工艺流程: 6 5 坡面预处理与截排水系统 5.1 坡面

    17、预处理 5.1.1 植生水泥土生境构筑边坡分类应符合下列要求: 1 地表出露物质为土壤基质、岩石基质、混凝土或浆砌块料基 质时应分别划归为土质边坡、岩质边坡、人工 硬化边坡 ,其他情 况均应划归为土石混合边坡。 2 对不同类型边坡,设计与施工应区别对待。 5.1.2 坡面预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土质边坡、岩质边坡、土石混合边坡应清除浮土、松石、 浮根等松散物, 坡面 应 无坠落物 。 2 土质边坡除了必要的坡面整理外,不需要其他处理。 3 坡度 4560且 完整 性 较 好 的岩质边坡,应在坡面设置植生 穴。植生穴应为俯穴,间距宜 为 100 cm200 cm,深度宜 为 20 cm30

    18、cm,穴口面积不宜小于 400 cm2。 4 土石混合边坡应采用土壤充填、洒水沉降等方式减小松散块 料间空隙,并确保坡体稳定。 5 混凝土硬化边坡应在坡面设置植生孔。植生孔应贯穿混凝土 护面层 ,间距宜 为 100 cm200 cm,孔口面积不宜小于 150 cm2。 植生孔应设置在混凝土层内的钢筋网间,且 应为俯孔 。 5.2 截排水系统 5.2.1 根据地形地质 情况 , 应 在坡面、坡周因地制宜 地 设置坡顶 截水沟、马道排水沟、坡脚排水沟、坡面渗水管等 组成的 截排水 7 系统。 5.2.2 坡度 4560的边坡,宜增设坡顶生态集水区。坡顶生态集水 区的设置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水电工程陡边

    19、坡植被混凝土生态修 复技术规范 NB/T 35082 的有关规定执行。 8 6 加筋系统 6.1 一般要求 6.1.1 坡度 大于等于 40且小于等于 60的边坡应设置加筋系统, 加筋 系统 宜 由挂网、锚固件与植生棒组成, 坡度 40以下 的 边坡可 不设置加筋系统。 6.1.2 加筋系统施工时,应先安装锚固件与 植生 棒,再铺设挂网。 6.1.3 挂网与锚固件、挂网与植生棒、挂网与挂网之间均应采用 扎丝绑扎牢固。 6.2 挂网 6.2.1 挂网材料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可选用活络金属网、柔性塑料网或植物纤维网,岩质边坡、 人工硬化边坡 不 应使用植物纤维网。 2 活络金属网料丝直径不应小

    20、于 2.0 mm;柔性塑料网最大拉 伸力不应小于 6.0 kN/m,且抗老化性不应低于 10 a;植物纤维网 最大拉伸力不应小于 6.0 kN/m。 3 坡度 大于等于 40且小于等于 50边坡的挂网网目不宜大于 7.0 cm7.0 cm, 坡度 大于 50且小于等于 60边坡的挂网网目不宜 大于 5.0 cm5.0 cm。 6.2.2 挂网距离坡面宜为植生水泥土基层喷植厚度 的 1/22/3。 6.3 锚固件 6.3.1 锚固件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9 1 应选用 热轧带肋钢筋,土质边坡 可 选用木桩。 2 坡度 大于等于 40且小于等于 50边坡的 钢筋 直径不应小于 14 mm, 坡度

    21、大于 50且小于等于 60边坡的 钢筋 直径不应小于 16 mm。 3 热轧带肋钢筋应进行除锈、防腐处理。 6.3.2 锚固件间距 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坡口线处不应大于 0.5 m。 2 坡度 大于等于 40且小于等于 50边坡坡内不应大于 1.5 m, 坡度 大于 50且小于等于 60边坡坡内不应大于 1.0 m。 3 人工硬化边坡、完整 性 较 好 的岩质边坡,每平方米面积内锚 固件数量不应少于 1 根。 6.3.3 锚固件植入边坡长度不应小于 0.3 m,且应确保挂网与植生 水泥土的稳固。 6.3.4 锚固件应安装稳固,出露坡面长度应同基层喷植厚度一致, 与上坡面的夹角应为锐角。 6.

    22、4 植生棒 6.4.1 植生 棒宜为圆截面,直径应 为 60 mm80 mm,最大拉伸力不 应小于 15.0 kN/m,抗老化性不应小于 3 a。 6.4.2 植生 棒内 种植土 充填饱满度不应低于 95%。 6.4.3 植生 棒 宜 沿坡面横向布设,间距宜 为 1.0m1.5m,且应 采 用 锚固件固定 。 6.4.4 有景观 效果 要求的边坡, 植生棒应 按景观设计 选用植物种 10 子及 布设。 11 7 植物物种与景观营造 7.1 植物物种 7.1.1 种苗筛选、预处理及种子播种量应按 现行行业标准水电 工程陡边坡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技术规范 NB/T 35082 的 有关 规 定执行。

    23、 7.1.2 草本 植物 种子质量不应低于 现行国家标准豆科草种子质 量分级 GB 6141 和 禾本科草种子质量分级 GB 6142 规定的二 级质量标准;木本植物种子质量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林木种 子质量分级 GB 7908 规定的二级质量标准 。 7.1.3 植物种子应进行纯净度、发芽率、千粒重现场试验与检验, 其 检验 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林木种子检验规程 GB/T 2772 的有关规定。 7.1.4 苗木外观应检验根系、株型、病虫害等状况。 7.1.5 植物配置应 符合 下列 要求 : 1 植物群落构成宜模拟项目周边天然植被的群落结构,并兼顾 景观性。 2 土质边坡应构建乔、灌、草

    24、有机叠加,高、中、低合理搭 配的多层次立体群落。 3 岩质边坡应构建草、灌结合,中、低合理搭配的低矮型草 灌群落;灌木苗可定植于植生穴内;植生穴内 植物习性宜兼顾攀 爬性与垂吊性。 4 土石混合边坡应构建灌、草为主,乔木为辅,高、中、低 12 合理搭配的简单型立体群落。 5 人工硬化边坡应构建草本植物为主,灌木为辅,中、低合 理搭配的低矮型草灌群落;灌木苗应定植于植生孔内;植生孔内 植物习性宜兼顾攀爬性与垂吊性。 7.2 景观营造 7.2.1 景观营造宜与项目周边生态和当地人文环境相协调。 7.2.2 景观营造应与边坡立地环境相适应。 7.2.3 景观营造宜利用植物进行层次构建及 色彩 搭配。

    25、 7.2.4 采用植生棒进行景观营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根据景观需求,宜利用植生棒的柔性特点营造不同图案景观。 2 有时限要求时,植生棒内的种子应进行催芽预处理。 7.2.5 采用植生孔进行景观营造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景观需求,宜 利用植生孔 营造点式景观。 2 宜选取 1 a2 a 容器苗;非容器苗定植前应对根系进行适当 修剪,去除 断根、劈裂根、病虫根和过长根 。 3 苗木定植时应按景观要求对枝叶进行适当修剪。 13 8 植生水泥土 喷植 8.1 选材 8.1.1 植生水泥土所用 土壤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调查信息,选取适宜种植的土壤, 不 应使用重金属污 染的土壤。 2 取用

    26、的土壤经破碎处理后, 土壤 主要性能指标及检验方法 应符合表 8.1.1 的规定。 表 8.1.1 土壤主要性能指标及检验方法 序号 指标 参考值 检验方法 1 pH 值 4.08.5 按现行行业标准土壤环境监测技术规 范 HJ/T 166 的 有关 规定执行 2 阳离子交换量 1.5 cmol/kg 按现行行业标准 中性土壤 阳离子交换 量 和交换性盐基的 测定 NY/T 295 的 有 关 规定执行 3 粒径 8.0 mm 按现行国家标准土工试验方法标准 GB/T 50123 的 有关 规定执行 4 砂粒含量 55% 8.1.2 植生水泥土所用水泥宜选用 P.O 42.5,主要性能指标及检

    27、验方 法 应符合 现行国家标准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175 的 有关 规定。 8.1.3 植生水泥土所用生境基材改良剂主要性能指标及检验方法应 符合表 8.1.3 的规定。 14 表 8.1.3 生境基材改良剂主要性能指标及检验方法 序号 指标 参考值 检验方法 1 有效活菌数 1.0 106cfu/g 按现行 行业 标准 微生物肥料产 品检验规程 NY/T 2321 的 有关 规定执行 2 pH 值 2.5 5.5 3 含水率 20% 4 亚甲基蓝吸附值 0.13 mg /g 按现行国家标准 木质活性炭试 验方法亚甲基蓝吸附值的测定 GB/T 12496.10 的 有关 规定执行 8.1.4

    28、 植生水泥土所用有机肥 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有机肥料 NY 525 的 有关 规定。 8.1.5 植生水泥土所用生境基材有机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根据调查信息,选取适宜 的 天然有机料。 2 取用的天然 有机料 经粉碎、过筛等工序处理后所得的生境 基材有机料,其主要性能指标及检验方法应符合表 8.1.5 的规定。 表 8.1.5 生境基材有机料主要性能指标及检验方法 序号 指标 参考值 检验方法 1 粒径 8.0 mm 筛分法 2 含水率 20 按现行国家标准绿化用有机基 质 GB/T 33891 的 有关 规定执行 3 总养分 1.5 4 碳氮比( C/N) 300 有机碳和全氮含量测定 应

    29、 按现行 行业标准有机肥料 NY 525 的 有关 规定执行 8.1.6 植生水泥土所用化学纤维主要性能指标及检验方法应符合 表 8.1.6 的规定。 15 8.1.6 化学纤维主要性能指标及检验方法 序号 指标 参考值 检验方法 1 长度 6 mm 15 mm 按现行国家标准化学纤维短纤 维长度试验方法 GB/T 14336 的 有关 规定执行 2 直径 50 m 按现行国家标准化学纤维微观 形貌及直径的测定扫描电镜法 GB/T 36422 的 有关 规定执行 3 断裂强度 200 MPa 按现行国家标准化学纤维短纤 维拉伸性能试验方法 GB/T 14337 的 有关 规定执行 4 断裂伸长

    30、率 15% 5 初始模量 2.5 GPa 8.1.7 植生水泥土所用水的水质不应低于现行国家标准农田灌溉 水质标准 GB 5084 的 有关 规定。 8.2 配制 8.2.1 植生水泥土分为基层和面层,两者应分别配制。基层配制, 宜 由土壤、水泥、生境基材改良剂、有机肥、生境基材有机料、 化学纤维和水拌合而成;面层配制,应在基层配制料中添加植物 种子拌合而成。 8.2.2 以土壤用量为基准,水泥、生境基材改良剂、有机肥、生 境基材有机料、化学纤维的用量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水泥用量 应 按下式计算: c s r ps ps0.035M K K V ( 8.2.2-1) 式中: Mc水泥质量(

    31、kg); 16 Ks边坡坡度调整系数,边坡坡度大于等于 45且小于等于 60 取 1.3,边坡坡度大于等于 30且小于 45取 1.0,边坡 坡度小于 30取 0.8; Kr年均雨量调整系数,年均雨量大于等于 1200mm 取 1.1, 年均雨量大于等于 900 mm 且小于 1200mm 取 1.0,年 均雨量大于等于 600 mm 且小于 900mm取 0.9, 年均雨 量小于 600mm 取 0.8; Vps土壤体积( m); ps土壤干密度( kg/ m)。 2 生境基材改良剂用量 应 按下式计算: c0.7MM ( 8.2.2-2) 式中: M 生境基材改良剂质量( kg)。 3 有

    32、机肥用量 应 按下式计算: of ps ps0.015 iM KV ( 8.2.2-3) 式中: ofM 有机肥质量( kg); iK 土壤砂粒含量调整系数,砂粒含量大于等于 40%且小 于等于 55%取 1.3, 砂粒含量大于等于 30%且小于 40% 取 1.0, 砂粒含量小于 30%取 0.7。 4 生境基材有机料用量 应 按下式计算: om of c0.5 0.75 M M M( 8.2.2-4) 式中: omM 生境基材有机料质量( kg); 17 5 化学纤维用量 应 按下式计算: v d r p s p s0 .0 0 1 5 -M K K V 0.( )8( 8.2.2-5)

    33、式中: vM 化学纤维质量( kg); dK 年均无霜期调整系数,年均无霜期大于等于 360d 取 0, 年均无霜期大于等于 300d 且小于 360d 取 0.5, 年 均无霜期大于等于 240d 且小于 300d 取 0.75, 年均无 霜期小于 240d 取 1.0。 8.2.3 植生水泥土拌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根据设计配比,先在搅拌罐里投放适量水,再投放土壤、 有机肥、生境基材有机料、化学纤维、水泥、生境基材改良剂, 边投放边搅拌,并根据需求补加水;拌制面层植生水泥土还应投 放植物种子。 2 全部材料投放完毕,应继续拌制 10 min15min。 3 用水量应保证植生水泥土喷植在

    34、坡面不散落不流淌。 8.3 喷植 8.3.1 植生水泥土喷植前应洒水浸润坡体,使坡面湿润。 8.3.2 喷枪口出口压力不应低于 1.6 MPa。 8.3.3 面层 喷植 时, 基层应保持湿润 。 8.3.4 所拌制的植生水泥土,应在 4 h 内喷植完毕。 8.3.5 喷植应均匀,重点关注坡面的凹凸及死角部位,防止漏喷。 8.3.6风速大于 5级或降雨强度大于 10 mm/h时不宜喷植施工。 8.3.7 18 植生水泥土喷植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基层宜多次喷植完成,基层喷植厚度应符合表 8.3.7的规定。 2 面层喷植厚度应控制在 10 mm20mm。 3 植生水泥土喷层应完全覆盖植生棒。 表 8.3.7 基层喷植厚度 边坡类型 边坡坡度( ) 年均雨量( mm) 厚度( mm) 土质边坡 30 600 80 600 1200 70 1200 60 30 60 600 90 600 1200 80 1200


    注意事项

    本文(NB T 10490-2021 水电工程边坡植生水泥土生境构筑技术规范.pdf)为本站会员(王申宇)主动上传,麦多课文档分享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麦多课文档分享(点击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 

    收起
    展开